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

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

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
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4.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6.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7.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

第4课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8.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9.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0.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11.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2.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3.《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14.万民法是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15.《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16.罗马法稳固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18.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9.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20.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21.两党制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

23.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24.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

25.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27.《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8.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9.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30.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3课辛亥革命

31.清末错综复杂的矛盾交会,使武汉三镇成为辛亥革命的突破口。

3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3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4.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5.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36.南昌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7.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38.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16课抗日战争

39.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40.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41.侵华日军烧杀淫掠,元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42.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曰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17课解放战争

43.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

44.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5.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46.《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7.巴黎公社虽然被扼杀,但它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48.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49.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

5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5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54.“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动乱局面。

55.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政治迅速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56.“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

57.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58.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9.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

6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61.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6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6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使我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64.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6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

66.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67.“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6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

69.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70.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7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7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必修二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是饥饿的领先地位。

2.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

的重要因素。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2.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2.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3.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开辟新航路

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

路得开辟。

2.新航路得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

2.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

的迅速拓展。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

3.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3.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

3.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名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数据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

本建立。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

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迅

速发展。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2.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

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

人的社会生活。

3.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

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

3.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的

影响着人们地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

2.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

3.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2.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第18课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

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2.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

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末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消除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平等,进行了

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

2.第三产业的繁荣,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

改善了资源配置。

3.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

2.国内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3.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的做法,最

后归于失败。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2.《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议”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

货币体系。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成员的合作领域包括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这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必修三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

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2、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课: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

2、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

2、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

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第七课:启蒙运动

1、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2、康德总结了启蒙思想,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

第三单元古代种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展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3、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

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1、《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2、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3、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商朝时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2、魏晋时期,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

3、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

4、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十一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牛顿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十二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1、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对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十三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了电

气时代。

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

息时代。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3、维新变法思想传播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十五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青年杂志》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十六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十七课: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指导中国革命走向

胜利。、

2、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全党智慧的结晶。

第十八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1、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键问题。

2、“三个代表”思想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

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使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增强。

2、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

3、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

第二十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2、“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3、“文革”结束,中国文艺再次呈现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

第二十一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2、“文革”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二十二课:文学的繁荣

1、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

度;在创作风格上,刻意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

第二十三课:美术的辉煌

1、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是艺术家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的思想表露。

2、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兴起。

3、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术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

第二十四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1、19世纪欧洲兴起的各种音乐流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增强的民族性。

2、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它日益通俗化大众化,轻松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3、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2) 教案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学会运用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联系现实;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以祖国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问题一:什么叫百家争鸣(即百家争鸣的含义是什么)?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有哪些?“百家争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百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争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派和代表;; ; 问题二:请根据课本及提示简要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性质?影响?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 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优质教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 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这个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在疆域上空前辽阔的统一政权,不仅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各地,也吸取了外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秦以来的郡县制作了一个大大地发展,对中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巨大革命,影响一直持续到今。 思考与判断: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知识归纳】 一、中央政治制度 1.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皇帝制度,行政三公(中朝、外朝、尚书台)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先是尚书省,继而中书省、门下省

3.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4.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重大创造历朝沿袭 5.宋朝:二府、参知政事、三司 6.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二、地方政治制度: 1`。汉朝: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州牧为州最高长官 2.隋朝: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令 3.唐朝: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设观察使;唐中后期设节度使 4.北宋:文臣作地方官;州县两级制;“道”改为“路”5.元朝:行中书省;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国省制开端,影响深远 【知识运用】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内存在着哪些主要矛盾? 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完整教学提纲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年级:学科:主备人:组长: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3、掌握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立法的影响及局限性。 4、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 简析罗马法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质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习惯法与成文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1)背景: (2)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局限:贵族常常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 _______ 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特点:内容广泛,条理清晰。 (2)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_____ 利益得到保护3.公民法

(1)适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 从公民发到万民法(1)原因:①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矛盾显现出来。 ②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______ 在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形成:①罗马帝国的_____ 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②______ 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与适当 的司法保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的法 律。 2. 罗马法体系完成: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汇编成《》。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积极性: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 ________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局限性: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 影响后世: (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把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材料一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民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人民版必修3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

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一、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也推翻呢?请同学们思考并看书。教师介绍一下汉武帝,由此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考1:汉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一)两汉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考: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措施:①用布衣为相;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夏朝开始:王位世袭制(世卿世禄制) 西 周 分 封 制 背景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控制地区辽阔 目的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拱卫王室 2、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 的需求,为了进行有效统治最根本: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性质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实施 者 武王开始,周公旦大规模分封。分封的大多数是同姓子弟 内容 1、分封诸侯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3、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4、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士以下不再分 封。卿大夫和士也要承担义务(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带有家族统治色彩 积极 性 前期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发展了交通,促进了边疆开发,使 周成为强国 局限 性 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埋下割据混战根源 破坏 瓦解 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权衰弱,血缘关系疏远,分封制开始受到破坏。春秋时 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瓦解(根源:生产力发展) 西 周 宗 法 制 目的 根本:巩固分封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 直接:解决贵族间权力、土地和财产的争夺的矛盾 内容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周王嫡长 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权,为大宗,次子、庶子为小宗;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 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诸侯和大夫以此类推。大宗与小 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小宗须服从大宗 性质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特点按照父系血统关系的亲疏来维系(也是实质) 瓦解随着分封制的破坏、瓦解而破坏、瓦解。战国时宗法制完全瓦解 作用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深远 影响 利: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重视修家谱,建宗祠,寻根问祖,互相帮助)有益于社会安定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也对中国现在的民间继承方法 有较大的影响 弊: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森严,崇尚权威,家(族)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任人唯亲,裙带作风(走后门)盛行,缺乏理性,宗族势力 较强,妨碍了近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 秦朝中央背景公元前221秦王赢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中国(原因、影响)措施 中 央 确立皇帝 制度 由来“三皇五帝” 目的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神化自己的君权,巩固统治 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家天下)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l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l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l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l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模块体系中的作用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学习本单元,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将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分析评价,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的理解,再将之与当今现实思想生活相联系,可使学生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3.本单元总体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历程,古代思想家的主张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分析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概括古代思想家的主张及前后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孟学说、董仲舒的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等了解儒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在学习中应注意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著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变化;对儒学的评价(积极性、局限性).原因是:一、因为是古代史,离现实较远,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封建制度下的思想文化.二、从方法上讲,学生难以灵活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方法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评价历史事物,教师要采取问题教学和探究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 二.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 第一目: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 教学要点:1春秋时期孔子的主张及影响2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主张及影响3 西汉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影响4宋明理学的代表、主张和影响5明清时期批判思潮的代表、主张、影响 第二目: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教学要点:春秋战国、秦朝、汉代、魏晋南北朝、宋明、明清、维新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各时期儒学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第三目: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儒家思想 教学要点:1儒学的作用:积极性、消极性 2正确对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 第四目:儒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要点:1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2对祖国的统一大业的意义3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4对为人处事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 1.导入设计: (1)多媒体播放图片:山东曲阜祭孔大典、台湾祭孔大典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优质教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知识结构: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公九卿制 中朝(内朝):决策机构 两汉:汉承秦制外朝:执行机构 东汉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隋朝:三省制度建立,三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中书省:决策 唐朝: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执行(吏、户、礼、兵、刑、工) 门下省:审议 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分割军权 宋朝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 三司制:分割财权 中书省:行政机构 元朝枢密院: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两汉汉武帝:设刺史( 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州、县两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唐朝 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 路、州、县三级制 北宋 派文臣做地方官,消弱地方的实力 元朝: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 (三)总结从元到汉的演变趋势 1、中央集权不断的加强,严格控制地方行政 2、相权与皇权的矛盾,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解释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它可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地方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制度、财政制度、文教文书符玺等制度、民族政策及有关制度、职官管理制度等。 以故事的形式叙述课本的前言部分,引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

中央,君权与相权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根据史实说明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的成效如何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2、讲述新课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一劳永逸,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也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也推翻呢?让我们来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回放。 (学生阅读) 补充历史背景,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材料中心内容,主要是强化皇帝的个人独尊、皇权的至高无上。对汉朝中央政治制度与秦朝的进行比较。 1、史称“汉承秦制”,西汉以布衣为相,借鉴了秦朝的制度,但也有所变化。(教学中注意秦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设问汉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宝红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得太好 了(精华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精华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 (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 1、道家(老庄之学) (1)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3)影响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法家 (1)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2)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3)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4)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墨家 (1)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2)影响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优质教案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文自习】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化 秦汉隋唐北宋 元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1、汉武帝时设立“_______”决策机构,且起用布衣为相;东汉时“___________ ___”。 2、隋唐三省六部制: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宋“二府三司”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二府”。 4、元“一省二院”指在中央设_________和枢密院、 __________。 二、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 秦汉初汉中后期隋唐 北宋元

郡县郡国州郡县州县道州县路州县行省、路府州县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___________。 2、汉武帝东汉末年,设州为________,长官为刺史;东汉末 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为__________。 3、唐太宗设____,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 的行政实体。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____________局面。 4、宋太祖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将道改为路。 5、元朝在地方实行__________,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_____的开端。 【思维能力提高】 1、汉承秦制的含义以及主要表现。 2、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3、宋朝是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4、隋唐朝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的?如何认识唐朝设立的“道”? 5、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归纳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课标题“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泛指众多学派或学者;争鸣主体,是代表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士”;争鸣主题,是救世(为君主提供治理国家的方法),争鸣实质是各家救世方案之争;争鸣内容,主要是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如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治国理政——德治、法治还是兼用,等等;争鸣形式,包括口头述说(述)和著书立说(作);争鸣特点,是互相批驳和彼此吸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历史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基础和前提。①政治上:其一,从贵族政治(世袭)到官僚政治(选任)。夏商周是早期国家,是贵族政治,官员由世袭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遭到破坏,官员“选任制”逐步确立,即贵族政治逐渐走向官僚政治,由重血缘到重才学,贵族对政治的垄断被打破。其二,“士”的崛起——养士、用士之风盛行。西周时期,“士”是最低等级的、没有封地的贵族,不受重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士”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来自受到教育的平民。“士的崛起”是指“士”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用。外因,是各国争霸争雄,争抢人才,不看血缘看才学,如士争凑燕、楚才晋用、秦王嬴政收回“逐客令”;内因,是“士”有才学。综上,政治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议政机遇和人才基础。国之大事由“肉食者谋之”到下层的士亦可谋之。“士”作为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代言人,周游列国,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获得重用。②经济上: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贵族阶层衰落了,

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职业商人等不同阶层。综上,经济变革为百家争鸣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士”可以成为一个脱离生产的阶层或群体而大量的存在。众多新旧阶级或阶层的代言人“发声”,才有可能“百家争鸣”。如有人认为孔子、老子、庄子代表没落贵族,孟子、荀子、商鞅、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墨子代表平民百姓(手工业者)等。③文化上,从官学到私学,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其意义,一是壮大了“士”的群体,推动了不同学派的形成;二是思想文化不受官府垄断、控制,自由讲学、自由传授有利于民间各种不同思想的产生与争鸣。综上,文化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思想条件(学者多、学派多;思想、学术自由)。(2)西周春秋时期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百家思想不是无源之水。如儒家学派创立于春秋时期,但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整理的“六经”,即是西周时的六部文献。孔子的以民为本、以德治国、重视礼乐等思想,就是继承了周初周公的思想。2、主要学派及代表十家九流。最主要学派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3、历史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是中华民族第一次精神觉醒。主要表现:由夏商西周时期对天命、鬼神、祖先的崇拜到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崇拜与重视。表现:①反思人与自然(或者“天”)的关系:此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天”(或神)的创造物,人没有独立性,即所谓“天人合一”。由“天人合一”,到“天人相分”,是一种进步。如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论者,荀子主张利用自然、战胜自然,是天人相分论者。②反思人与人的关系: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等差之爱),爱惜民力,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舟民水,韩非子主张君贵民轻,墨子主张兼爱(无等差之爱)。③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归纳

第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课标题“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泛指众多学派或学者;争鸣主体,是代表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士”;争鸣主题,是救世(为君主提供治理国家的方法),争鸣实质是各家救世方案之争;争鸣内容,主要是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如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治国理政——德治、法治还是兼用,等等;争鸣形式,包括口头述说(述)和著书立说(作);争鸣特点,是互相批驳和彼此吸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历史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基础和前提。①政治上:其一,从贵族政治(世袭)到官僚政治(选任)。夏商周是早期国家,是贵族政治,官员由世袭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遭到破坏,官员“选任制”逐步确立,即贵族政治逐渐走向官僚政治,由重血缘到重才学,贵族对政治的垄断被打破。其二,“士”的崛起——养士、用士之风盛行。西周时期,“士” 是最低等级的、没有封地的贵族,不受重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士” 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来自受到教育的平民。“士的崛起”是指“士”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用。外因,是各国争霸争雄,争抢人才,不看血缘看才学,如士争凑燕、楚才晋用、秦王嬴政收回“逐客令”;内因,是“士”有才学。综上,政治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议政机遇和人才基础。国之大事由“肉食者谋之”到下层的士亦可谋之。“士”作为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代言人,周游列国,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获得重用。②经济上: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贵族阶层衰落了, 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职业商人等不同阶层。综上,经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3课

第一单元第三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B) 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地方王国对中央形成了挑战,这说明王国势力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从材料中难以看出人口和州郡数目的增长变化,A、D两项排除。 2.据史料记载,仅从元朔二年至元朔六年(前127~前123年),封侯的数目多达121个,元鼎元年至后元二年(前116~前87年)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注:元朔、元鼎、后元均为汉武帝年号)。武帝此举根本目的是(A) A.加强中央集权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王国的实力,实行“推恩令”,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3.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种状况(C)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中央集权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的影响。据材料可知,节度使控制着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项。 4.(2018·河南郑州一中高一期末)《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D)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之 孔子思想 课标要求:了解孔子以及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以“五步走”策略为教学引子,分解课本内容; 以课本内容为依托,辅之于课外材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 难点: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创设“看——找——论——析——答”的教学相长法 四、课时安排: 半个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学前寻找各种视频、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并复习初中语文课文——《论语》。 六、教学过程: 开篇——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关百家争鸣的相关历史,知道了所谓的“百家”是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小说家等等,今天我们来具体学习其中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 第一步:看(1分钟) 播放《孔子》之“舌战群儒”,渲染气氛,吸引学生兴趣。(1分钟) 破题:这是电影《孔子》的一个片段,从人物的对话可以知道他们所争论的一个问题是:

是否应该取消活人殉葬?既然孔子的态度是主张废除殉葬制度,那他冒死相谏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思想?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学完这节课内容,我们再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二步:找(1分钟)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进入孔子的思想世界。大家翻开课本第五页,看一下资料回放的右边的小字内容,先了解了解孔子的生前身后,看看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他在哪些方面作出了贡献。 提示: 教育(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文化(整理古籍《春秋》,保存先秦文化)。 第三步:论(3分钟) 过渡:课本第4页提到,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仁,亲也;从人从二。”“从”表示意符,也就是说“仁”字与“人”、“二”两个字有关联。仁者兼爱,所以“从二”。(板书“仁”)。 根据分组,讨论并理解和断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提示:对于此段材料的理解有以下几种,你们较为认可的是哪一派的理解呢? 1、【汉】郑玄注:重人贱畜也。退朝者,自鲁之朝来归也。 提示:郑玄认为:孔子爱人不爱马,或者说爱人不爱财。所以他的断句方法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清】李顒《反身录》:“伤人乎?不问马”,盖仓卒之间,以人为急,偶未遑问马耳,非真贱畜,置马于度外,以为不足恤而不问也。畜固贱物,然亦有性命,圣人仁民爱物,无所不至,见一物之摧伤,优恻然伤感,况马乎?必不然也。学者慎勿泥贵人贱畜之句,遂轻视物命而不慈夫物。必物物咸慈而后心无不仁,庶不轻伤物命。 提示:清朝学者李颙认为,他说:孔子爱人没错,但并没有轻视马之意。所以他认为应该这样断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点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3)政治制度: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①含义: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②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统治特点: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周朝 1.分封制 (1)原因:周初武王灭商以后,延续了旧的内外服制度;武王去世后发生的“三监之乱”,使得外服诸官及其附属国威胁中央的问题暴露出来;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并有效控制外服地区。 (2)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3)内容 ①对象:主体是同姓王族,异姓诸侯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②纽带:王畿以外的土地及其人民。 ③关系: 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4)特点: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5)意义:①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稳定了统治秩序,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④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6)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7)瓦解表现 ①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 ②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③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