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_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_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_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_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

2011年8月August 2011第34卷第3期Vol.34No.3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感谢香港大学Agnes Lam 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Lawrence Jun Zhang 博士及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1

本文的二语习得指学习者在已经建立母语系统的基础上习得第二种语言,儿童的双语发展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1.引言

应用语言学界普遍认同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Larsen-Freeman (1997)最早

提出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由输入引导的线性过程,而是充满倒退、停滞、甚至跳跃式前进的动态系统行为。近年来,动态系统理论在生物、气象、工商管理及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炙手可热,在应用语言学界亦发展迅速,已率先运用到研究语言的磨蚀(Meara 2004)、多语言发展(Herdina &Jessner 200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D觟rnyei 2009),等。为了向国内学者介绍这一理论框架,本文详细梳理了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最相关的概念,并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成果为切入点,展示该理论在二语习得1领域的应用潜力,并提出若干研究方法上的建议。

2.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与二语习得

研究

动态系统的行为通常在三个范畴内展开讨论:复杂系统(Larsen-Freeman &Cameron

2008)、动态系统理论(Van Geert 1995,2003;de Bot et al.2007)、及涌现主义(Emergentism )(MacWhinney 1999)。复杂系统的提法多用于

气象学和生物学领域,动态系统理论则多用于数学领域。尽管名称、渊源各有不同,但这些理论都指向同一个动态的、循非线性轨迹发展的复杂系统,故而不同名称在文献中常常交互使用。下文将沿用动态系统理论的提法进行讨论。

2.1系统的全面联结性

动态系统的首要特征就是该系统由多种变量或参数构成,这些变量相互联系,并处在恒动之中。动态系统可以是城市的交通系统或森林的生态系统,也可以是一个言语社区。同时,二语学习者自身亦可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包括认知环境(如记忆能力、智力、母语和二语知识、动机和意图)、社会环境(如对二语的接触、受教育程度、与老师和同学的社会交往),教学环境(如课程、教材、教法),以及社会政治环境、客观物质环境等(de Bot et al.2007;Larsen-Freeman &Cameron 2008)。源于多重环境的多种变量在多个层面上相互联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

———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

复旦大学

郑咏滟

提要:动态系统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界最新发展动态。本文详细梳理了该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的全面联结性、非线性、自组性与吸引状态、以及初始状态的敏感性和差异性。该视角下的语言发展既不是单纯的认知心理过程,也不是纯粹的社会文化过程,相反是多重资源在多层次、多维度不断互动的动态过程。本文在探讨每个概念时均以二语词汇发展的实证研究为切入点,详细讨论了该视角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可能,并提出若干研究方法上的建议。本文最后指出了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方向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二语习得、二语词汇发展[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11)03-0303-07

结,故而系统具有“全面联结性”(complete interconnectedness )。不难看出,与传统的强调输入-输出简单因果关系的信息处理框架不

同,动态系统理论更注重系统多重成分间以及系统内外环境间的交互。环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与动态系统观点相呼应的是语言生态观(Van Lier 2000)与语言参与隐喻(language participation metaphor )(Sfard 1998)的提法,这些观点都试图纠正认知观固有的认知-环境分裂倾向,并强调语言学习并非学习者“获取”语义符号、语法规则的过程,而是“参与”到语言使用中去的过程。

那么,系统的全面联结性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如何体现?以二语词汇研究为例,词汇知识具有复杂系统的所有特征(Meara 2006)。认识一个单词是非常复杂的概念,不仅包括知道意义-形式的映射,还包括语音、拼写、词义、形态、词性、语域等多元信息(Nation 2001),且这些维度互相影响、互相制约(Schmitt &

Meara 1997;Schmitt 1998;刘绍龙2001)。近

年来兴起的二语心理词库研究表明,心理词库中的聚合型和组合型语义关系之间高度相关(张淑静2003,2005;张萍2010),联想反应类型与词性相联(Nissen &Henriksen

2006;张珊珊2006),而心理词库的结构表征

又深度影响了单词在接受与产出方面正确、自动化的使用(Jiang 2000)。可见,二语词汇知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具有多种成分,且成分间相互联系。进一步说,如果把二语词汇视为一个分系统,二语能力则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总系统。

就实证研究方法而言,选取动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二语发展需联合考察多方面的能力,并同时积极探索各方面的协同效应。例如,进行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时,我们或许需要同时考察词汇知识的宏观层面(如词汇量)和微观层面(如单个单词的多元知识),也可以考察词汇和语法之间发展是否具有同步性。

我们在探究语言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探索环境与语言心理、认知过程间的互动关系。

2.2系统的非线性发展

在日常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习者有时付出很大的努力仍然一无所获,有时稍许改变却能带来飞速提高。这反射出的正是语言发展的非线性特征,而动态系统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由于系统的多种成分在多个层面上相互联结,交互变化,某个变量细微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甚至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变化,这就是常说的“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 )2(de Bot et al.2007)。变量之间的复杂互动使系统的行为和发展路径变得不可预测,导致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不再具有恒定的比例关系(Larsen-

Freeman &Cameron 2008)。

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中对系统非线性发展特征的解释是传统的认知视角所不能涵盖的。以二语词汇研究成果为例,Meara (1997)最早指出非线性二语发展:词汇学习的初始阶段比较缓慢,之后开始快速增长,到达一定阶段后又会趋缓,总体呈现出S 型的发展曲线。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多维度词汇知识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从各个侧面都印证了词汇发展的非线性路径:宏观层面上,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发展不同步(Laufer 1998;刘绍龙2001),产出性词汇到一定阶段遭遇趋于停滞的词汇高原(Laufer &Paribakht 1998;崔艳嫣&王同顺2006;谭晓晨2006;文秋芳

2006);微观层面上,单词各维度知识(包括词义、同义词、搭配等方面)发展不同步(Schmitt 1998;刘绍龙2001;吴旭东&陈晓庆2000),且会经历多个半稳定状态(Churchill 2008),同

时二语心理词库中的聚合型和组合型语义关系发展不对称、不平衡(Wolter 2001;张珊珊2006;张萍2010),其路径呈现某种U 型态势(张淑静2008;付玉萍2009)。丰富的研究成果证明词汇发展并非恒定的线性过程。

2

“蝴蝶效应”一词由气象学家Edward Lorenz 在1972年最先使用,原句是“巴西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是否会引起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如今这个提法已经广泛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

304

然而,纵观现有的心理语言学或认知语言学模型,尚未有理论能完整解释这种语言发展的非线性特征。例如,现有的二语词汇发展模型(如Jiang2000;Laufer&Hulstijn 2001;刘绍龙2003;张文忠、吴旭东2003)虽然解释了词汇发展的某些现象,但都未能触及词汇发展的非线性路径。单单从信息处理或心理语言的过程很难解释接受性与产出性词汇、聚合型与组合型语义联系出现不同步、不对称模式的根源。相反,由于动态系统理论视二语词汇发展为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与通达、聚合型与组合型关系、心理词汇与学习者的认知、社会等多重环境之间互动变化的结果,一个参数的变化可能引起多个其他参数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化,多层面的联结持续互动致使二语系统发展的轨迹变得不可预测,由此呈现出S型路径。

从研究方法上看,如果我们想更好地理解语言发展的非线性特征,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纵深式的历时研究(longitudinal study)。事实上,以上引用的研究(除Schmitt1998;Churchill2008;张淑静2008;付玉萍2009)皆采用横断面设计(cross-sectional design)探索语言发展,该设计虽然也能总结语言发展的某些规律,但快照式的研究毕竟只能静态记录某个时间点一组学习者的状态。相反,历时研究能为二语发展研究加入时间这一变化维度。通过拉长研究周期,加密研究频数,我们能针对发展的动态路径获取更为深入的数据。我们在分析方法上也可以考虑采用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从而更好把握语言发展的趋势。

2.3系统的自组性与吸引状态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和学习者常遭遇平原现象:即使继续保持二语的输入或接触,也难以得到明显提高。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停滞”(stabilization)。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系统的变化与发展并不仅来源于多变量多层面的互动,也来自于系统内部的自组性(self-organization)。自组性指的是“存在于开放、恒动系统内,模式与模式变化的自发产生”(Kelso1995:xi)。由于系统的自组性,系统通常会经历两种状态:一种叫做“吸引状态”(attractor state),即系统被某种因素吸引(吸引子attractor),从表面上看处在停滞状态。另一种叫做“相斥状态”(repeller state),此时系统会处于剧烈动荡中(Thelen&Smith1994)。De Bot et al.(2007:8)用了以下例子来解释系统的两种状态:“想象一个小球在起伏不平的平面滚动,地面坑陷就是吸引状态,地面拱起就是相斥状态。坑陷有深有浅,如果越深则需要越大的力小球才能滚出坑陷继续前进。”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地心引力是阻止小球前进的一个吸引子。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如果此时一阵顺风吹过,小球可能会加速,从而逃离地心引力的吸引、滚出坑陷。这阵风就代表了一种“控制参数”(control parameter),即能够对系统产生推动作用的一种吸引力或多种吸引力的组合(Larsen-Freeman&Cameron 2008)。例如,在动态行为理论中,一个人的目标或对多个目标的妥协平衡构成一种控制参数,决定了他/她的行为路径(Van Geert 2008);在Herdina和Jessner(2002)的多语言发展动态模型中,元语言意识被视为控制参数,能加速第三种以上语言习得进程。而Larsen-Freeman和Cameron(2008)则假设学习动机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控制参数,能够帮助学习者逃开娱乐的吸引而专注于学习。

动态系统的“吸引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一旦应用到二语习得研究中,可以让我们从全新角度理解语言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中介语的僵化3(Long2003;Han2004)。动态系统理论认为,停滞恰恰代表了系统的吸引状态(Larsen-Freeman2006a)。它是系统中不同参数相互制约表现出的动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属于系统发展的必然。然而,停

郑咏滟

3僵化(fossilization)指的是中介语的某种语言形式在没有达到目的语状态时停止发展(Long2003),不过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倡用“停滞”(stabilization)这一概念替换僵化概念。

305

滞不等于僵化,也不是静止的终极状态,而是代表了一种“无限的潜在性”(Larsen-Freeman 2006a ),因为很可能这一刻停滞的系统在下一刻又开始运动。

再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诸多研究发现多元词汇知识、尤其是词义知识的发展具有惰性,容易出现停滞(Schmitt 1998;吴旭东、陈晓庆2000),二语搭配知识相对滞后(Bahns &Eldaw 1993;Howarth 1998;莫青杨、孙蓝2004)。一些学者解释停滞、僵化现象时,多从输入、输出角度或教学因素等方面切入(如Laufer 1998;刘绍龙2003;文秋芳2006),也有学者将其完全归结为母语影响(Jiang 2000)。但如果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审视停滞现象,输入、输出、母语影响等都只是词汇知识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组成因素,尚有更多内容需要纳入视野,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微观的课堂环境、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如何交互、学习者如何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决定各类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等。鉴于此,我们面临的更迫切的议题是明确诠释各类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找出能够推动二语发展的控制参数,刺激系统向下一个阶段发展,突破停滞。

就研究方法而言,除上文提及的拉长研究周期外,我们可以采纳“情境敏感”(context-

sensitive )的研究思路,有机结合定量研究与

定性研究(例如个案研究或民族志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关照系统的多重组成成分,将多种参数纳入研究视野,全面理解系统的非线性发展路径。

2.4系统的初始状态与差异性

与系统的非线性和自组性发展相关的另一概念是系统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与系统间差异性:一方面,系统初始状态的细微差别可能会随着系统的长期发展而逐渐放大,最终导致系统间的巨大差异;系统也可能吸收巨大的扰动而并不显现出任何变化(de Bot et al.2007;Evans 2007)。例如Labov (1996)认

为,中介语的僵化很可能是由于学习者从一开始存入长期记忆的语音就是错的,错误信息逐渐固化,最终达到吸引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多种组成成分在多层面上复杂互动,每个系统均遵循自身的轨迹自组发展。即使初始状态相似,但由于系统的发展速度、强度或时机等方面存在的微小差异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叠加效应,最终系统行为产生显著差异(Marchman &Thal 2005)。具体到二语习得研究,宏观层面的定量研究通常认为只要组间平均值变化,所有的个体都已经变化,但是微观层面的个案研究则揭示出学习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Larsen-Freeman 2006b ;张淑静2008)。换言之,即使学习者来自相同的母语文化背景、家庭教育背景、社会经济背景,但由于系统间的差异性,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每个学习者遵循整体统一的发展模式。

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将母语影响理解为一种初始状态。例如,Jiang (2000)的“母语词目中介”4假设认为,当母语词目占据了二语词目空间后,二语词目信息再难以融入,导致二语词汇僵化。即使高级水平的二语学习者仍持续使用母语词目信息使用和理解二语词汇(Jiang 2002,2004)。笔者认为,母语词目中介恰恰展现了二语词汇系统对初始状态(母语系统)的依赖与敏感,该敏感性在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大,最终发展为阻碍系统进一步前进的主要因素。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系统的S 型发展路径很可能是相互竞争资源的两个参数的对数关系表达(Larsen-Freeman &Cameron 2008)。笔者认为,我们在实证研究中观察到的词汇知识的跳跃、遗忘、倒退很可能是二语词目信息试图进入二语词目空间、与母语词目信息相互竞争资源的过程,二者的对数关系最终表现为词汇知识非线性的发展路径。

就研究方法而言,为了能够深入理解语言能力的S 型发展路线,我们需要找出相互

4

Jiang 的假设采用了Levelt (1989)句子生成模型中心理词条的结构。心理词条分为词目(lemma )和词位(lexeme )两层,词目包含了单词的语义信息(semantic specifications )及句法信息(syntactic specifications ),而词位囊括了单词的语音、拼写形式(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form )和形态信息(morphological specifications )。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

306

竞争资源的参数,例如母语与二语、学习潜能和学习动机等,不一而足。在词汇发展研究中,我们可以突出母语影响,采用对比研究或有声思维法(think-aloud protocols)探究心理词库,从实证层面揭示母语与二语之间的竞争关系,通过绘制出两者的对数曲线描述词汇发展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多采用定性研究法,将个体差异置于焦点之下,探索学习速度、策略、时机等方面存在的微小差异如何叠加而导致个体行为上表现出的较大差异,从而全面理解系统发展的非线性特征。

3.展望与结语

动态系统理论是国外应用语言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该视角既不认为语言习得是单纯的认知心理过程,也不同意将其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多重资源(包括认知资源、心理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在多层次、多维度不断互动的动态过程。这一提法试图打破学界长期存在的认知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壁垒,并高屋建瓴地调和两者矛盾。基于以上综述,笔者认为动态系统理论视角能够较为全面地诠释二语习得研究中认知过程与环境的多层互动、语言动态发展的非线性特征与停滞、及母语影响与个体差异等关键议题,尤其适合探究语言的动态发展过程。传统的语言理论或许能够充分描述语言的种种特征,可一旦针对上述议题展开讨论,往往缺乏合适的概念与词汇。鉴于此,动态系统理论视角能够全面体现语言发展的复杂性、动态性,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框架。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该框架迄今为止仍囿于理论探讨,几乎称得上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理论本身较为晦涩,概念生僻,让学者很难立刻接受;二来缺乏研究方法的蓝本,真正基于该框架的实证研究凤毛麟角,研究者即使感兴趣也常感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国内学者应开始认识到动态系统理论的应用潜力,增进动态意识。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已有少数研究触及到语言发展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如张淑静2005,2008;文秋芳2006)。由于动态系统理论反对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在今后研究设计中应力求避免还原论(reductionism)倾向,多采用互动、动态视角看待语言习得与发展。其次,我们可以立足该框架建构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二语发展模型,解决中国学习者特有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尤其需要将当今全球化、英语成为通用语的宏观环境,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微观环境与二语发展的认知心理过程相结合,以“全人”的视角研究学习者,既关注他们的心理语言过程,也关注他们的情感、动机与历史,以及多方面的交互。例如,采用动态理论视角进行外语教学课堂研究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教与学并不存在简单因果关系,但教师、课程、教材、教法等课堂环境参数与学习者的内在认知环境相互作用,左右学生的资源分配,最终影响语言发展路径。鉴于此,研究焦点可放在教学的输入输出方式、数量、质量、时机、频率与学习者的认知、注意、心理反应、目标与动机等参数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教与学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第三,我们需要充分关注语言的多元性,联合考察不同种类、多个层面上的语言知识,联合考察语言能力与学习者个别差异,并观察是否存在协同效应。我们可以将语法与词汇结合,将二语发展与母语影响结合,将学习者的身份认同与学习动机纳入语言能力发展研究的范畴,找出构成竞争关系的参数,深入理解非线性语言发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停滞。最后,我们需要把握“情境敏感”的研究思路,更多关注能突出环境与认知动态交互与个体差异的定性研究,将定量研究与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有声思维法等有机结合。同时多采用历时研究,拉长研究周期,加密研究频数,多方位、多角度地解析语言发展的动态过程,并可研究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学课堂环境内学习者口笔语发展,学术语言与一般语言的发展等议题。

郑咏滟307

Van Geert(2008)曾乐观地预测动态系统理论在未来将成为研究人类行为认知(包括语言发展)的典范框架。将该理论运用到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应能推动学科的长足发展。但作为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如何在应用语言学的语境中具化、阐释该框架的概念、观点,仍需我们从多方面、多维度展开大量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Bahns,J.&M.Eldaw.1993.Should we teach EFL students collocations?[J].System21,1:101-114.

Churchill,E.2008.A dynamic systems account of learning a word:From ecology to form relations [J].Applied Linguistics29,3:339-358.

de Bot,K.,W.Lowie&M.Verspoor.2007.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10,1:7-21.

D觟rnyei,Z.2009.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ans,J.2007.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A dynamical systems account[A].In E.Hoff&M.Shatz(eds.).Blackwell Handbook of Language Development[C].Oxford:Blackwell,128-147.Han,Z.H.2004.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Herdina,P.&U.Jessner.2002.A Dynamic Model of Multilingualism:Perspectives of Change in Psycholinguistics[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Howarth,P.1998.The phraseology of learners' academic writing[A].In A.P.Cowie(ed.).Phraseology:Theory,Analysis,and Application [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61-186.Jiang,N.2000.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21:47-77.

Jiang,N.2002.Form-meaning mapping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4:617-637.Jiang,N.2004.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J].Modern Language Journal88:416-432.Kelso,J.A.S.1995.Dynamic Patterns:The Self-organization of Brain and Behavior[M].

Cambridge,MA:MIT.

Labov,W.1996.Some notes on the role of mispercep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A].In R.Bayley&D.Preston(e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inguistic Variation[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245-252.

Larsen-Freeman,D.1997.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8:141-165.

Larsen-Freeman,D.2006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issue of fossilization:There is no end,and there is no state[A].In Z.H.Han &T.Odlin(eds.).Studies of Fossiliz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89-200.

Larsen-Freeman,D.2006b.The emergence of complexity,fluency,and accuracy in the oral and written production of five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Applied Linguistics27:590-619.Larsen-Freeman,D.&L.Cameron.2008.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ufer,B.1998.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J].Applied Linguistics19,2:255-271.

Laufer,B.&J.H.Hulstijn.2001.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J].

Applied Linguistics22:1-26.

Laufer,B.&T.Paribakht.199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ies:Eff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context[J].Language Learning48,3:365-391.

Levelt,W.J.M.1989.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M].Cambridge,MA:MIT Press.Long,M.H.2003.Stabilization and fossilization in interlanguage development[A].In C.Doughty&M.H.Long(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Oxford:Blackwell,487-536.

MacWhinney,B.1999.The Emergence of Language [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Marchman,V.&D.Thal.2005.Words and grammar [A].In M.Tomasello&D.Slobin(eds.).

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308

Beyond Nature-Nurture:Essays in Honor of Elizabeth Bates[C].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39-164.

Meara,P.1997.Towards a new approach to modelling vocabulary acquisition[A].In N.Schmitt&M.McCarthy(eds.).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09-121.Meara,P.2004.Modelling vocabulary loss[J].Applied Linguistics25:137-155.

Meara,P.2006.Emergent properties of multilingual lexicons[J].Applied Linguistics27:620-644.Nation,I.S.P.2001.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issen,H.B.&B.Henriksen.2006.Word class influence on word association test resul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6,3:389-408.

Schmitt,N.1998.Tracking the incremental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A longitudinal study[J].Language Learning48:281-317.

Schmitt,N.,&Meara,P.1997.Researching vocabulary through a word knowledge framework:Word associations and verbal suffixe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17-36.

Sfard,A.1998.On two metaphors for learning and the dangers of choosing just on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7:4-13.

Thelen,E.&L.Smith.1994.A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Action[M].Cambridge,MA:MIT Press.

Van Geert,P.1995.Growth dynamics in development[A].In R.Port&T.van Gelder (eds.).Mind as Motion:Explorations in the Dynamics of Cognition[C].Cambridge,MA:Bradford Book,313-337.

Van Geert,P.2003.Dynamic systems approaches and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A].In J.Valsiner&K.Connolly(eds.).Handbook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London:Sage,640-672.

Van Geert,P.2008.The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 in the study of L1and L2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J].Modern Language Journal92,2:179-199.Van Lier,L.2000.From input to affordances[A].In J.Lantolf(ed.).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45-259.

Wolter,B.2001.Comparing the L1and L2mental lexicon:A depth of individual word knowledge model[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3:41-69.

崔艳嫣、王同顺,2006,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与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路径及其相关性研究[J]。现代外语(29):392-399。

付玉萍,2009,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3-15.

刘绍龙,2001,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及发展特征——

—关于词义与词缀习得的实证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33):436-441。

刘绍龙,2003,论二语词汇的习得与发展——

—基于实证调查的词汇知识发展差异假说[J]。外语教学(24):47-50。

莫青杨、孙蓝,2004,中国学生英语高频动词语义发展的考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7):65-69.

谭晓晨,2006,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38):202-207。

文秋芳,2006,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词汇变化的趋势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38):189-195。

吴旭东、陈晓庆,2000,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J]。现代外语(23):349-360。

张萍,2010,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库联想模式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42):9-16。

张文忠、吴旭东,2003,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能力发展的认知心理模式[J]。现代外语(26):373-384。

张珊珊,2006,通过单词联想实验探索二语词汇结构[J]。现代外语(29):164-171。

张淑静,2003,从反应类型看词汇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35):275-281。

张淑静,2005,从联想测试看二语心理词汇之间的联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8):52-57。

张淑静,2008,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路径:一项历时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4):120-124.

收稿日期:2011-02-20;

作者修改稿,2011-04-27;

本刊修订,2011-06-08

通讯地址:200433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yongyanzheng@fudan.edu.cn>

郑咏滟309

330

in educational context,based on D觟rnyei’s(1994)framework of L2motivation.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2,489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from eight tertiary institutions in China.Results show that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s comprised of8components at3levels:L2deep value,L2surface value,and L2vitality at the language level;self-efficacy,attribution,and languag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beliefs at the learner level;and learning situation attitudes and L2use anxiety at the learning situation level.Motivations at the language level affect those at the learner level,which in turn affect motivations at the learning situation level.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L2deep value and languag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beliefs are respectively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motivations at the language level and the learner level.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est impact research in language testing,by Huang Dayong,p.296

Test impac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esting.Though a large amount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om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tests,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ystematic theories on test imp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test impact in language testing and general education,and identifies four type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about the concept,mechanism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st impact and test validity.Three models,including a concept model,a mechanism model and an interpretation model,are thus proposed as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s for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anguage testing.

Towards 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by Zheng Yongyan,p.303

This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he basic tenets of the Dynamic Systems Theory(DST),including the complete interconnectedness,non-linearity in development,self-organization and attractor states,sensitivity to initial conditions and individual variation.Framed within this perspective,language development is neither a purely psycholinguistic or cognitive process,nor a completely socio-cultural process,but rather a dynamic process during which multiple resources constantl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t multiple levels.By referring to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development,the paper discusses possible ways to explore the DST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Finally,it points out several new directions and potential problems for further consideration.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he FOXP2gene and its relevance to language in the past two decades,by Yu Jianliang,p.310

FOXP2,the first gene identified as related to the human abilit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has been a focus of neur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al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ge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cquisition,neurocognitive basi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language evolution.Problems and deficits in its study are raised for reconsideration,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its research is suggested too.As a potential gene related to human speech and language,FOXP2,whose exact function has not yet been clarified,can help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genetic cascades,regulatory neural pathways,and language circui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omolecule.

SLA 二语习得重要问题总结

S L A期末考试提纲 Week 9 Chapter 1 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hapter 2 Founda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ART ONE: Definition: 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a term that refers both to the study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who are learning a language subsequent to learning their first one as young children, and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at language. 2.Formal L2 learning: instructed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in classrooms. https://www.doczj.com/doc/f29873631.html,rmal L2 learning: SLA that takes place in naturalistic contexts. 4.First language/native language/mother tongue (L1): A language that is acquired naturally in early childhood, usually because it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a child’s family. A child who grows up in a multilingual setting may have more than one “first” language. 5.Second language (L2): In its general sense, this term refers to any language that is acquired after the first languag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its specific sense, this term typically refers to an additional language which is learned within a context where it is societally dominant and needed for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other basic purposes. The more specific sense contrasts with foreign language, library language, auxiliary (帮助的,辅助的) language, and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6.Target language: The language that is the aim or goal of learning. 7.Foreign language: A second language that is not widely used in the learners’ immediate social context, but rather one that might be used for future travel or othe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or one that might be studied as a curricular requirement or elective in school with no immediate or necessary practical application. 8.Library language: A second language that functions as a tool for further learning, especially when books and journals in a desired field of study are not commonly published in the learner’s L1. 9.Auxiliary language: A second language that learners need to know for some official functions in their immediate sociopolitical setting. Or that they will need for purposes of wider communication, although their first language serves most other needs in their lives. 10.L inguistic competence: The underlying knowledge that speakers/hearers have of a language. Chomsky distinguishes this from linguistic performance. 11.L inguistic performance: The use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actual production.

UASB反应器的原理

UASB反应器的原理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是由Lettinga在七十年代开发的。图2是UASB反应器及其设备的示意图。废水被尽可能均匀的引入到UASB反应器的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与污泥颗粒的接触过程,反应产生的沼气引起了内部的循环。附着和没有附着在污泥上的沼气向反应器顶部上升,碰击到三相分离器气体发射板,引起附着气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气泡释放后污泥颗粒将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气体被收集到反应器顶部的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一些污泥颗粒会经过分离器缝隙进入沉淀区。UASB反应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进水和配水系统、反应器的池体和三相分离器(图2)。如果考虑整个厌氧系统还应该包括沼气收集和利用系统。在UASB反应器中最重要的设备是三相分离器,这一设备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并将反应器分为下部的反应区和上部的沉淀区。 2、反应器的池体几何形状 第一个生产性的UASB反应器(200m3)和在圣保罗CETESB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厂(1 20m3)具有特殊的形状,即上部的(沉淀池的)截面积大于下部反应区的截面积(图3a)。较大表面积的沉淀器的水力负荷较低,有利于保持反应器内的污泥,对于低浓度污水尤为重要。但是对于高浓度污水,有机负荷比水力负荷更重要,因此沉淀池截面没有必要设计为较大的表面积(图3b)。但是实际上不论是在建的或已投入运转的大部分生产规模的UASB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反应和沉淀部分是等面积的(图3c所示)。建筑直壁的反应器比斜壁的具有较大(或较小) 沉淀池的反应器在结构上更加有利。因此,以下仅讨论直壁的UASB反应器。 从反应器的形状有矩形和圆形这两种反应器,已大量应用于实际中。圆形反应器具有结构较稳定的优点,同时对于圆形反应器在同样的面积下,其周长比正方形的少12%。所

二语习得复习提要资料.

二语习得复习提要 一、名词解释 1、第二语言习得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探求人们在掌握母语后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系统地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过程。 2、迁移 3、关键期假设127 也称临界期假设,上世纪60年代,Lenneberg在著名神经外科医生Penfiled和Roberts的观点上,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Lenneberg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要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即人出生后的10~12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学习能够自然而然地轻松进行。青春期到来之后,多数人的大脑已发生了侧化,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难。 4、语言焦虑179 指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研究表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倒U曲线,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5、自我概念182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我自我各方面的知觉。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但是取得教育所向往的结果的保证,它民教育的培养目标。 6、外国人话语188 指母语持有者与非母语持有者交流时所使用的话语。 7、教师话语189 指在语言课堂环境中教师对学生说的话语。 8、中介语话语190 指学生从其他学生处接受的输入的话语,即学习者用第二语言对其他学习者说的话,这是许多学生获得输入的基本来源。 9、输入假说192 一些研究者把可理解输入看做是二语习得的一个主导因素,Krashen的输入假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Krashen强调人类只通过理解信息或接受可理解输入习得

语言。他的输入假设的主要观点是:要使语言习得得以发生,有必要让学习者理解的输入语言包含稍高于其现有水平的项目。学习者利用情境提示理解这些语言,最后语言能力自然产生而无需传受。他认为理想的输入应该有四个特征:可理解性,趣味及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10、Swain的输出假设195 该假设的思想概括起来,即通过产生出语言,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语言习得可以发生。输出对学习者的重要性在于,与输入相比,输出能够推动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深入加工,促使学习者更加积极、更负责地学习。 11、语境化输入209 指把给学生在二语习得中的输入放到它合适的语境中去,使学生既接触到要输入的语言,同时还感受这些材料出现的合适语境。 12、强式对比分析230 对比分析是通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时比较发现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Wardhaugh根据对比分析的局限性,把它分成强式对比分析和弱式两种。强式对比分析认为,(1)造成外语学习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原因是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2)困难的产生完全是由两种语言间的差异造成的;(3)差异愈大,学习的困难就愈严重;(4)有必要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对比,并运用由此产生的结果来预测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错误;(5)教师所要教的和学生所要学的内容就是对比分析所确立的两种语言间各方面差异的总和。 13、弱式对比分析231 弱式对比分析是针对强式假设提出来的。虽然弱式对比分析仍然认为语际干扰和语际差异即为学习困难之所在,但它不再声称对第二语言学习过程进行预测,转而强调对错误出事以后的事后分析解释,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源,从而对这些错误加以诊治、纠正。 14、错误分析251 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吕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15、中介语287 根据Selinker1972年的说法,中介语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

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的主要倡导人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 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 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 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 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 2.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克拉申指

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 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悉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悉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 文章增添色彩。 这一条可以说是克拉申对语法知识的用处做出的最大让步。 4.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悉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为“i”, 那么就要给你提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悉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悉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假设, 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教会的。

第二语言习得教学大纲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教学大纲 □通识课□学科(专业) 基础课专业发展 必修课□选修课课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性质、特点、内容、理论研究流派、研究热点、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本课程采用多元视角,对二语习得与教学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介绍与探讨,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二语习得与教学全过程的诸方面,学习和研究二语习得与教学理论,从而加深对二语教学这一认知活动的理性认识,提高运用理论探讨和解决汉语教学问题的能力,并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应用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汉语作为第二

语言的教学的实践中,力争成为积极、自觉的思考者和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者、研究者。 二、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2.中介语研究 3.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4.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研究 (二)难点: 1.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两种理论假设及其研究方法。 2.中介语研究:中介语产生的过程、中介语产生的心理机制。 3.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语言监控模式的五个假说。 4.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研究: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年龄、性格、认知方式以及语言学能等因素。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一)教学目的 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关理论提出产生的意义,熟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内容。

(二)重点与难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三)基本内容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 (1)“母语”与“目的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习得”与“学习” (4)“第二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 (5)“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6)“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及历史回顾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路径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4.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习得因素

二语习得复习

二语习得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二语习得复习资料 填空、判断类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交叉学科: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 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Corder在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和Selinker在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 3. 1984年,鲁健骥在《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这篇文章中,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和“中介语”的概念引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4. 强势说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 5. 1957年,拉多在《跨文化语言学》中系统地阐述了对比分析的内容、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6. 对比分析这一基本假设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之上。 7. Selinker被称为“中介语之父”。 8. 过度泛化指的是二语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将其一目的语的规则推广到超越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外。 9. 输入假说是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整个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10.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包括四个要素:输入数量、输入质量、输入方式、输入条件。 11. 情感过滤假说把成功的二语习得相关联的情感因素分为三大类:动机、自信、焦虑。 12. “社会文化理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立。主要内容包括: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活动理论。 13. 语言输入与互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 14. 最早提出“关键期假说”这个观点的是着名神经外科医生Penfield。 15.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学习者的态度是有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情感、意动。 16.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者个人差异、学习者个人背景和情景社会因素等。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刘亢,翁国飞 宁波大学工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E-mail :liukang2000@https://www.doczj.com/doc/f29873631.html,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变形下的高聚物粘塑性本构模型。认为高聚物网结构节点滑移的应变率和宏观应变率是相关的,同时还假设节点的滑移并不导致能量耗散,因此可以用热力学的方法得到有限变形的本构方程。与传统的有限变形本构理论不同,本文用了一种新的途径来建立本构关系。随后用该本构模型对一种高聚物材料进行剪切变形的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本构模型,有限变形,简单剪切 中图分类号:o33; o34; o63 1. 引 言 高聚物通常被看成是一个等效的由交联组成的网状结构。在加载过程中,网结构的节点会相对其初始位置产生滑移。关于如何处理高聚物节点的滑移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议。本文假设高聚物网结构节点滑移的应变率和宏观应变率是相关的,同时还假设节点的滑移并不导致能量耗散,因此可以用热力学的方法得到有限变形的本构方程。在经典的有限变形本构研究里,有限变形通常被分解成弹性和塑性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通过各自的控制方程来描述。现有的有限弹塑性的率型本构方程一般基于变形率的弹塑性和分解,但是变形率的这种分解与Lee [1]的变形梯度乘积分解并不一致。关于变形的弹塑性分解存在许多争议,至今还没有澄清。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对高聚物在有限变形下的粘塑性本构关系进行研究。 2.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2.1 高聚物网结构节点滑移方程 由于等效网状结构的变形所导致的节点的滑移是与其无应力下的位置有关的,所以自然可以假设节点滑移变形的变形率 p D 与大变形的变形率D 是成比例关系的[2]。 ()()()P D t t D t φ= (1) 此时的比例系数φ是关于右Cauchy-Green 伸长张量 e C 的第一第二主不变量12,I I 的函数。 方程(1)的优点在于它是线性的,而且包括了一个可调整的函数,并满足了材料的不可压缩性的条件。但是(1)的不足之处是它不满足客观条件。如果考虑到有转动的情况,(1)就不能用于建立p D D 和的关系了。 为了使(1)适用于新的本构模型的计算,我们建议对(1)进行转化。这里我们可以把 变形率D 写成 110ln ln lim n n n t V V D t ++?→?=? (2) 其中 n V 为左伸长张量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by Selinker ML TL chiglish target language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 Positive transfer(正迁移)母语的干扰:Transfer(迁移) 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母语帮助目标语 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by Schunman(舒曼) 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 循序渐进(Graduality) Palmer ( 帕默) "Snowball" 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S.D.Krashen(克拉申) 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 "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 “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by “张正东”所用甚少 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 “13”is the critical age 1、印度狼孩 2、非洲黑猩猩孩 3、辽宁猪孩 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 教学目的: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 第四讲:

一、FLI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一).GTM(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 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源于欧洲(西欧),(18世纪前的拉丁语) 中国从1872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GTM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特点如下(弊端) 1、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2、重视语法教学。①按语法的体系来编教材 ②用演绎法教语法 ③充分利用本族语,翻译为课堂主要活动。 ④句子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不足:课堂80%在讨论语言,20%操练;消极活动占85%,积极活动占15%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s) 始于19世纪末,源于欧洲。它的背景是移民、商业发达等。其特点如下: 1、帕默的"snowball" 循序渐进 2、AA制"Ask -Answer"制 直接法作为科学外语教学的开端 (三)、听说法(Auduiolingual Methods)源于二战 20世纪40-60年代源于美国,20世纪70-90年代在中国盛行。其产生背景是珍珠港事件(Bloomfield布龙菲尔德)。其特点如下: 1、听读领先 2、句型操练(听说法的核心) 过程:①耳听会意 ②模仿(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正记忆) ③重复(检查) ④变换操练(机械练习有意义练习交际练习) 3、缺点:①脱离了内容和环境,学生无话可说。 ②无法交际。 ③忽视了读写。 思考题: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第五讲 (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例如"Family Albumn" 1、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又称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例如Follow Me 2、特点:①整体感知(Global Senses).它包括音、形、义、词、句、

二语习得复习资料

二语习得复习资料 填空、判断类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交叉学科: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 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Corder在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和Selinker在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 3. 1984年,鲁健骥在《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这篇文章中,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和“中介语”的概念引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4. 强势说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 5. 1957年,拉多在《跨文化语言学》中系统地阐述了对比分析的内容、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6. 对比分析这一基本假设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之上。 7. Selinker被称为“中介语之父”。 8. 过度泛化指的是二语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将其一目的语的规则推广到超越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外。 9. 输入假说是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整个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 10.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包括四个要素:输入数量、输入质量、输入方式、输入条件。 11. 情感过滤假说把成功的二语习得相关联的情感因素分为三大类:动机、自信、焦虑。 12. “社会文化理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立。主要内容包括: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活动理论。 13. 语言输入与互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 14. 最早提出“关键期假说”这个观点的是著名神经外科医生Penfield。 15.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学习者的态度是有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情感、意动。 16.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者个人差异、学习者个人背景和情景社会因素等。 17. 沉浸式教学法是采用目的语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媒介,课堂上主要是向学习者提供目的语语言输入。 18. 1945年,弗里斯在《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与学习》一书中提出了对比分析的思想。 19. 在第二语言习得顺序中,主要存在以下争议:①母语迁移;②“正确顺序”是否等于“习得顺序”;③第一语言习得顺序是否等于第二语言习得顺序。 20. 偏误分析分为五个步骤:收集资料,鉴别偏误,描写偏误,解释偏误,评价偏误。 21. “社会文化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22. 原则和参数是普遍语法的核心概念。 23. 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24.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比较、预测四个步骤。听说法、视听法等教学法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二语习得理论中文

二语习得理论--中文

————————————————————————————————作者:————————————————————————————————日期: ?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The definition of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Overview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itical period of second langu age acquisitio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English)infour phases ?Variousstagesof education skills 二语习得理论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第四阶段:学习曲线上升期 展开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定义 196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自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对二语习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的研究侧重于描写 ,有的研究偏重于假设,有的研究则采用实验。20多年来 ,第二语言的多侧面、多方法的研究格局导致了该领域中的理论层出不穷。目前较为流行的有: (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乔姆斯基和其支持者们认为,遗传基因赋予人类普遍的语言专门知识 ,他把这种先天知识称之为“普遍语法”。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习得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数据的输入(input )是不充分的 ,不足以促使习得的产生。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有的人在运用语言时,总是用语法来进行核对 ,以保证不出错误,这就是所谓通过学习来进行监控的[ 1 ] (P19)。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监控的使用会逐渐越来越少。从本质上说, 语言不是靠“学习”获得的 , 只要语言输入中有足够的正面证据,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习得语言。 (二)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在20 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当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他把监控论归结为 5 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克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我们发现,“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 ,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与课堂教学顺序无关。“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氏认为 ,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 ,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

山东师范学科英语二语习得重点名词解释

Anna考研精简二语习得内容 1.what is SLA? A term that refers both to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and groups who are learning a language subsequent to learning their first one as young children, and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at language. It includes informal L2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in naturalistic context, and formal L2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in classrooms. 2.Second language:It is any language learned after the first language or "mother tongue", even though it may be the third, fourth, or tenth to be acquired. It is also called a target language. In its specific sense, it typically refers to an additional language which is learned within a context where it is societally dominant and need for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other basic purpose. It is often acquired by minority group members or immigrants who speak another language natively. In this more restricted sense term is contrasted with other terms in this list. 3.Foreign language: It is one not widely used in the learner's immediate social context which might be used for future travel or other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or studied as a curricular requirement or elective in school. but with no immediate practical application. 4.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这个理论教学法上也有我再补充一下):The claim that children have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years during which they can acquire their L1 flawlessly; If they suffered brain damage to the language areas, brain plasticity in childhood would allow other areas of the brain to take over the language functions of the damage areas, but beyond a certain age, normal language development would not be possible. This concept is commonly extended to SLA as well, in the claim that only children are ability to achieve native or near-native proficiency in L2. 5. Interlanguage(learner language): refers to the immediate states or interim grammars of a learner's language as it moves towards the target L2. 6. (1)Positive transfe r: When a L1 structure or rule is used in an L2 utterance and that use is approprite or "correct" in the L2.

二语习得复习提纲

Chapter I Introduction Describing and Explaining L2 Acquisition 1.1What 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refers to any language that is learned subsequent to the mother tongue. 1.2What are the goals of second language? The goals of SLA are to describe how L2 acquisition proceeds and to explain this process and why some learners seem to be better at it than others. 1.3Two case studies of L2 learners 1.3.1 A case study of an adult learner 1.3.2 A case study of two child learners What do these case studies show us? a. They raise a number of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ing to how L2 acquisition should be studied b. They rais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description of learner language c. They point out some of the problems researchers experience in trying to explain L2 acquisition. 1.4Methodological issues What is that needs to be described? a. What it means to say that a learner has acquired a featur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 Whether learners have acquired a particular feature? c. How to measure whether acquisition has taken place? (Learner’s overuse of linguistic forms.) 1.5Issu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learner language a. Learners make errors of different kinds. b. Learners acquired a large number of formulaic chunks,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ir performance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fluency of their unplanned speech. c. Whether learners acquire the language systematically? 1.6Issues in the explanation of L2 acquisition Item learning: formulaic chunks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_评介(精)

71中国外语教育(季刊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Quarterly 2011年 5月 May 2011第 4卷第 2期 Vol. 4 No. 2文秋芳编著的《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堪者友好” (reader-friendly 为撰写原则,且力求“简洁明快” 、“深入浅出” ,但想吃透这本书,不在二语习得界摸爬滚打几年还真是很难做到。因此,该书最适合的目标读者不是该学科的入门群体,而是二语习得界的研究人员,如正处于论文选题阶段的博士生等。虽然书名中带“研究”二字,但该书收录的不是二语习得领域的高精尖研究,而是对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问题的综述、总结、评论与展望。虽然作者开宗明义地承认该书的撰写受到 Doughty 和 Long 主编的鸿篇巨著《二语习得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的启发与影响,但该书的起点却瞄准了对《手册》的总结、发展与超越。首先, 《手册》从理论范式到写作班底都是集认知派之大成。 Doughty 和Long明白表示:“ 我们承认二语习得是在社会环境之中进行的,也因而会受广义或狭义环境的影响。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语言学习最终是学习者个体头脑之中的变化。因此二语习得也被广泛接受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 (Doughty & Long 2003:4 。《手册》出版于 2003 年。七八年过去了,社会派成了气候,其研究成果明显丰富了我们对二语习得的了《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评介 顾永琦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 2011 中国外语教育 (1,71-73页 提要:二语习得领域的重点问题是什么?争论点在哪里?最前沿的研究何在?发展趋 势是什么?由文秋芳编著的《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详尽的答案。本 文简评了该书的闪光点,并指出阅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UASB反应器的原理

U A S B反应器的原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是由Lettinga在七十年代开发的。图2是UASB反应器及其设备的示意图。废水被尽可能均匀的引入到UASB反应器的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与污泥颗粒的接触过程,反应产生的沼气引起了内部的循环。附着和没有附着在污泥上的沼气向反应器顶部上升,碰击到三相分离器气体发射板,引起附着气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气泡释放后污泥颗粒将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气体被收集到反应器顶部的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一些污泥颗粒会经过分离器缝隙进入沉淀区。UASB反应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进水和配水系统、反应器的池体和三相分离器(图2)。如果考虑整个厌氧系统还应该包括沼气收集和利用系统。在UASB反应器中最重要的设备是三相分离器,这一设备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并将反应器分为下部的反应区和上部的沉淀区。 2、反应器的池体几何形状 第一个生产性的UASB反应器(200m3)和在圣保罗CETESB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厂(1 20m3)具有特殊的形状,即上部的(沉淀池的)截面积大于下部反应区的截面积(图3a)。较大表面积的沉淀器的水力负荷较低,有利于保持反应器内的污泥,对于低浓度污水尤为重要。但是对于高浓度污水,有机负荷比水力负荷更重要,因此沉淀池截面没有必要设计为较大的表面积(图3b)。但是实际上不论是在建的或已投入运转的大部分生产规模的UASB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反应和沉淀部分是等面积的(图3c所示)。建筑直壁的反应器比斜壁的具有较大(或较小)沉淀池的反应器在结构上更加有利。因此,以下仅讨论直壁的UASB反应器。 从反应器的形状有矩形和圆形这两种反应器,已大量应用于实际中。圆形反应器具有结构较稳定的优点,同时对于圆形反应器在同样的面积下,其周长比正方形的少12%。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