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离心技术

4离心技术

二、离心方法的选用

所分离的颗粒大小和密度相差较大:常速、高速离心;

若从样品液中分离2种以上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颗粒:差速离心;超速离心: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后者又分速率区带离心和等密度离心。

1、差速离心

采用不同离心速度与时间,使不同沉降速度的颗粒分批分离;

3、虹吸法

用一根聚乙烯小管插到管底部,用虹吸法吸出梯度,它也不损伤离心管,尤其适用于不锈钢管中物质的分级分离,但虹吸时易引起分离区带扰乱,最好使用专门的装置。

除取代法和虹吸法外,有时从管上部直接仔细地用注射器或吸管定量移出梯度液,效果也较好。

4、切割法

适用于极粘梯度,就是用离心管切割器将冻结的塑料管子切成薄片,从而将梯度分部收集,此法仅适用于赛璐璐或硝酸纤维素管,。

梯度的分析

§分析梯度中的回收物质常用紫外吸收法、酶活力测定法、放射标记法。

蛋白质、核酸或某些含蛋白质、核酸占优势的细胞器、病毒可用紫外吸收法测定。

细胞器一般可测定标志酶活性,通常每一组分至少选二种标志酶。

如一时找不到更好的测定目的物,也可测光吸收来推断分布的组分。

对于同位素标记物,最好是测定其放射活性。

此外,某些情况下也可用免疫法,电泳法测定物质在梯度中的分布,亚细胞成分可用电镜或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各分部的组分,最后分析结果。

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是根据颗粒在匀迷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外向的离心力的行为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1.用于工业生产的,如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大型制备用的离心技术,转速都在每分钟5000转以下。 2.用于生物、医学、化学等实验室分析研究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到几万转以上,此类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分离和纯化样品,以及对纯化样品的有关性能进行研究。 一、基本原理 1.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 (F) F=mω2r ω:旋转角速度(弧度/秒) r:旋转体离旋转轴的距离(cm) m:颗粒质量 2.相对离心力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 (RCF) RCF 就是实际离心力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RCF=F离心力/F重力 = mω2r/mg= ω2r/g g为重力加速度(980.70g/sec2) 同为转于旋转一周等于2π弧度,因此转子的角速度以每分钟旋转的次数(每分钟转数n 或r/min)表示: 一般情况下,低速离心时常以r/min来表示,高速离心时则以g(或数字Xg)表示。 用“X g”表示每分钟转速可以真实反映颗粒在离心管不同位置的离心力。Dole&Cotzias 制作了转子速度和半径相对应的离心力列线图(图2—15)。 3.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S) 当转子内样品绕着旋转轴离心时,样品沉降率是由样品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和溶剂的粘度、密度以及离心加速度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样品的沉降特征可以用沉降系数来表示: S:是指单位离心场中粒子移动的速度。 S的物理意义是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从静止状态到达等速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S在实际应用时常在10-13秒左右,故把沉降系数10-13秒称为一个Svedberg单位,简写S,单位为秒,1S二1×10-13秒。对一定的样品,在一定的介质中,样品沉降系数S 也常保持不变。文献中常用沉降系数以描述某些生物大分子或亚细胞器大小。 二、离心设备 离心技术所使用的设备是由离心转子、离心管及附件等组成。 (一)离心机 1. 低速离心机 一般最高转速在6000r/min以下。实验室中常用于分离制备。 2.高速离心机带有能够冷却的离心腔制冷设备,这类离心机的速度控制比上述的低速离心机来得准确,工作时的实际速度和温度可通过仪表显示;配有一定类型及规格的转子,可根据需要选用。此类离心机的最高转速在25000r/min以下,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制备。

生物浮床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专栏 目前,世界富营养水体修复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利用水生植物、尤其是维管束植物和高等藻类来净化和改善水质。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养殖用水,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能耗小,对环境干扰小,植物资源可回收再利用,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有较高美化环境价值,利于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正是因为这些显著的优越性,水生植物治理受污染和富营养化水体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生物浮床技术作为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方式这些年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浮床技术是人工把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陆生植物种植到富营养化水面上,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 消减富集水体中氮、磷及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一、生物浮床技术的原理 生物浮床上的植物根系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为水中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固着载体,起到“生物膜载体”的作用。生物浮床还能阻挡阳光直接照射在水面上,降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从而使藻类的生长繁殖得到了有效抑制。除净化污染水质,防止水华功 能外,人工浮床还为高等水生动植物及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利于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恢复。 二、国内外生物浮床技术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为了改善水库、湖泊、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了植物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水域,达到了净化水质的目的。 我国是从1991年开始利用生物浮床技术在大型水库、湖泊、河道、运河等不同水域,成功种植浮床植物130余种。 生物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有一定的净化功能,综合生物浮床以及人工湿地的相关研究,总结近年来研究进展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浮床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浮床植物具有庞大的根系且分布在水中,与水体接触面积大,大量吸收水体中的N 、P ,吸附水体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 由文辉等(2000)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水生经济植物净化水质,结果表明,在5-10月间,水蕹菜对TN 、TP 的去除率分别为 81.32%和71.34% 邴旭文等(2001)研究用美人蕉浮床做水产养殖塘水质净化试验,结果表明,浮床设置面积为20%时,对TN 、TP 、COD 及叶绿素a 的净化率分别达到72%、82%、31%及56%。 井艳文等(2003)在北京地区什刹海周围进行浮岛示范,发现适宜北京等北方水系环境生长的4种主要植物依次是:旱伞草、高秆美人蕉、矮秆美人蕉和紫叶美人蕉,试验区封闭水体的透明度好于湖中天然水体,TP 、TN 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生物浮床技术用于河湖水体修复效果良好。 张村侠等(2007)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床栽培生菜和苋菜,净化效果明显,28天内,生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 、NH 4+-N 、NO 3--N 、TP 、PO 43--P 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83%、85.41%、59.57%、76.58%和82.16%;苋菜对TN 、NH 4+-N 、NO 3--N 、TP 、PO 43--P 的去除率分别为74.91%、89.58%、54.60%、78.53%和84.71%。 罗固源等(2009)选取美人蕉、风车草、菖蒲和香根草等4种常见的浮床植物为研究对象,经过4个月的生长,4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分别 生物浮床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文 贾晨1 殷守仁2 赵文1 杨华莲2 徐晓玲2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116023 2.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100021

浅析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和发展

浅析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西藏地区是地处地震多发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防御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减隔震技术及产品、西藏地区地震区划及所发生主要地震、减震技术 在西藏地区的应用情况阐述,展示减隔震技术在西藏地区的应用状况。介绍减隔 震技术的概念、产品种类、相关政策法规,现已采用的减隔震技术的建筑、桥梁、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将来减隔震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表明了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对于减小地震作用所带来的损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减隔震技术;西藏地区;应用;发展; 引言 减隔震技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在国内最早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在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灾后重建中应用较多,之后在四川、 云南、新疆、甘肃等地区逐年增多。在国外如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地区也 有着较多的应用。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2014]25号[1] 以来,各省(市、区)相继转发了相关文件,部分省(市、区)如云南、新疆、 甘肃等出台了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地方法规和标准,进一步推动了减隔震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减隔震技术相关技术、产品标准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更利于减隔震技术 的推广应用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保障建设工程的安全性。 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改善建筑功能,降低综合造价 成本,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的社会效益。通过4.20芦山地震等多次强的检验,效果非常明显。 西藏地区属于我国地震高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老旧建筑较多,工程建设 抗震防御灾害的能力较弱。 1 减隔震技术简介 1.1减隔震技术 即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简称。 建筑隔震:即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叠层橡胶 隔震支座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 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建筑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 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 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 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1.2减隔震产品 隔震产品包括: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弹性滑板 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滑轨支座等。 减震产品包括:屈曲约束支撑、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粘 弹性阻尼器等。 1.3减隔震技术国内应用情况 截止目前有超万橦建筑采用减震隔震技术,居全世界首位。 国内减隔震技术应用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四川、新疆、甘肃等,较典型的减

离心技术的应用

离心技术的应用 离心技术(centrifugal technique)是根据颗粒在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外向的离心力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技术。这项技术应用很广,诸如分离出化学反应后的沉淀物,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无机物、有机物,在生物化学以及其它的生物学领域常用来收集细胞、细胞器及生物大分子物质。 一、基本原理的分类 (一)基本原理 ⒈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Fc)离心作用是根据在一定角度速度下作圆周运动的任何物体都受到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进行的。离心力(Fc)的大小等于离心加速度ω2X与颗粒质量m的乘积,即: 其中ω是旋转角速度,以弧度/秒为单位;X是颗粒离开旋转中心的距离,以cm为单位;m是质量,以克为单位。 ⒉相对离心力(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RCF)由于各种离心机转子的半径或者离心管至旋转轴中心的距离不同,离心力而受变化,因此在文献中常用“相对离心力”或“数字×g”表示离心力,只要RCF值不变,一个样品可以在不同的离心机上获得相同的结果。 RCF就是实际离心场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式中X为离心转子的半径距离,以cm为单位;g为地球重力加速度 (980cm/sec2);n为转子每分钟的转数(rpm)。 在上式的基础上,Dole和Cotzias制作了与转子速度和半径相对应的离心力的转换列线图,见图16-4,在用图16-4将离心机转数换成相对离心力时,先在离心机半径标尺上取已知的离心机半径和在转数标尺上取已知的离心机转数,然后将这两点间划一条直线,在图中间RCF标尺上的交叉点,即为相应的离心力数值。例已知离心机转数为2500rpm,离心机的半径为7.7cm,将两点连接起来交于RCF标尺,此交点500×g即是RCF值。

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

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

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327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度核应用技术产业年度报告 资产经营处 2006年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民品发展不平凡之年,我院核应用技术产业抓住发展契机,按照“积极落实规划,坚决打好开局”的工作思路,经广大民品战线干部职工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2006年民品工作任务,实现经营性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达5%,超额完成了中核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性收入指标。为使我院核应用技术产业走上规模化快速发展的道路,院民品工作紧紧抓住核应用技术产业管理体系建设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等工作重心,既保证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又从体系建设上为核应用技术产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下是2006年度我院核应用技术产业的基本概况。 1 2006年院民品生产经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今年我院总体生产经营情况稳定,产品的订货合同及技术服务合同的完成情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 核应用产业管理体系建设 2006年我院核应用技术产业管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较完整的各级管理体系。2.1 核应用产业董事局的组建 根据2006年9月27日院务会精神,为了进一步规范院核应用技术产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行使和维护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院核应用技术产业的发展,院完成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应用产业董事局组建工作。作为院核应用技术产业决策的最高机构,核应用产业董事局的职能为:1)根据院党政领导联席会意见,聘任原子能院全资企业的董事长、董事及监事会成员。 2)根据院党政领导联席会意见,推荐原子能院控股、参股企业的董事长及院方董事和监事会成员。 3)批准院全资及准企业董事会提交的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4)批准院全资及准企业董事会提交的有关企业重大投资、融资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及企业负责人年薪制等重大事项。 核应用产业董事局的成立,对于完善我院核应用产业管理,使全资、控股、参股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2.2 准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对经营相对独立的氧化锆、工业铱源、核仪器仪表厂等项目进行准企业化管理。2006年11月,由院核应用产业董事局正式批准成立了准企业董事会,其成员主要包括院主管民品的副院长、各所主管民品的相关领导及院相关职能处室人员。并由准企业董事会聘任了部分

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初探

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19-05-21T10:58:08.1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董京[导读] 当今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近些年来,我国地震多发,因此对于建筑物抗震性能要求有了更高的提升。本文对此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隔震技术;高层建筑;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高层建筑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同时人民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高层建筑中隔震技术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1隔震技术的研究背景 日本学者河合浩藏1881年提出在地基上设置圆木的滚轴隔震思想,美国J.A.卡兰特伦茨1909年提出在基础与上部结构间铺一层滑石或云母的滑移隔震的思想,美国工程师F.L.莱特1921年利用软泥土层作为隔震层,日本的鬼头健三郎1924年提出在柱脚与基础间放入轴承的隔震方案。在最近的几十年,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开发了多种有效的隔震系统,并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结构上。现代隔震技术已经积累了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目前叠层橡胶隔震技术是研究最为广泛和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技术。我国结构抗震专家周福霖教授1993年在汕头市建成了第1栋橡胶隔震支座建筑并经历了地震的考验,推动了我国隔震建筑的发展。 2高层建筑当中隔离技术的主要原理 在以往的的抗震结构中,主要依靠建筑结构及构件来抵抗甚至是消除掉地震产生的能量,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当中,由于地震产生的作用力属于外加荷载,设计师就要在结合其他荷载带来的影响之下对建筑物隔震设计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使其满足抗震的要求。在高层建筑隔震技术中,其主要原理就是将阻尼器以及橡胶隔震支座加入到建筑物的耗能装置内。其中,橡胶隔震支座主要提供的是较强变形能力等作用,其次,它还会对地震能量进行一定的消耗。 在高层建筑中应用隔震技术,一般会使建筑物上部结构中的地震作用缩小到30%左右,当地震发生时,其上部结构的反应主要以第一振型为主。相当于一种刚体平动,基本上不会产生反应放大的作用,并通过隔震层中的相对大位移作用有效降低上部结构内所受到的地震荷载。在发生地震前若采用基础隔震措施,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受到的地震反应就会很小,并且不会使建筑构件以及内部的设施受到一定的破坏,还会避免建筑物中的人群受到伤害 3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8999.3㎡,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为0.3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Ⅱ类场地,场地特征周期0.40s。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楼层数3层局部4层,结构高度10.35m,宽(A区:18.5m;B区:24.7m;C区:28.3m),高宽比(A 区:0.6;B区:0.5;C区:0.4)。属于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本文以C区为例来进行分析。对于地震反应,一般抗震体系:放大地面作用、剧烈震动。隔震体系:减少结构反应、缓慢平动。水平地震加速度减少至1/2~1/12。 3.2隔震设计 本工程中多层框架部分采用隔震设计后更好的满足了建筑功能,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考虑建筑功能和结构抗震需要,隔震支座设置在±0.00m楼板以下-1.00m处,隔震层高度1.8m。结构设计保证隔震层水平刚度远小于上层结构楼层水平刚度,并远小于隔震层以下结构水平刚度,隔震支座以上混凝土隔震支墩及其梁水平刚度远大于上层结构楼层水平刚度。隔震层以下,即下支墩以下设置承台及承台梁。本工程隔震建筑周边设置隔离缝,其缝宽按照罕遇地震计算变形1.2倍确定,其缝宽≥350mm。 隔震设计采用ETABSNonlinearC软件进行分析。为保证计算模型正确,设计前对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与pkpm模型对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2.2.5条,确定隔震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C区:=0.16×0.261/0.8=0.0522,上部结构计算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C 区:0.09。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各隔震单元隔震层最大位移符合“抗规”要求,绝大部分支座未出现拉应力。隔震支座均受压,受压承载力满足“抗规”要求。 3.3隔震分析 3.3.1设防地震作用下隔震分析 本工程隔震层设计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按照局部和整体满足竖向承载力的原则布置隔震支座,经复核各隔震支座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设防地震作用下楼层剪力、剪力比如图1图2所示(REN1、REN2、NGA8、NGA9、ELC、CAP、CPC为时程分析采用的地震波):

一般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规范

离心式风机箱技术规范: 离心风机箱技术规范 风机类型 风机结构应采用离心式或者混流式,箱体类型,其叶轮为钢制或者铝制,并整体经过静态和动态平衡。叶轮平衡等级应达到AMCA 204标准的G2.5水平。叶轮采用可单进风或者双进风叶轮(根据风量大小不同,选择最优化的箱式产品)。 质量标准 风机性能应按照AMCA标准210和300进行检测,风机性能参数应是以风机整机进行实验检测所得数据。生产企业应拥有全国工业品生产许可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箱体 外壳采用镀锌钢[可选项:环氧树脂静电喷涂处理的]单层箱体,箱体板材厚度应足够厚以降低振动和噪音。 消音型风机箱体为双层,外层应为镀锌钢,内层可采用消音措施,消音层为玻璃纤维材料或者橡塑消音板材质(根据风量风压,选择噪音小的箱体结构)。 其内部风机两侧进风口宽度应根据AMCA推荐的宽度进行设计,以减少紊流,提高效率,降低噪音。 轴 风机轴应经过精车细磨和高温调制处理,达到HB370硬度。驱动机构应按风机额定转速下最大功率的120%选型。 轴承 轴承应采用优质可润滑滚珠轴承带有铸铁枕座,寿命L10:80,000小时。 电机 电机应与风机负载紧密配合,防护等级IP54,绝缘等级F级。当风机做消防用途时,电机置于气流之外,以避免高温烟气对驱动机构的影响,置于外部的电机、皮带、皮带轮应配有保护。 防爆结构[仅适用于防爆型] 风机应符合AMCA 99规定的Spark C防爆结构,蜗壳进风口镶铜环,电机应采用隔爆电机,整机应通过国家防爆认证,生产企业应拥有防爆电气生产许可证。 消防风机及认证[仅适用于消防排烟] 该风机作为消防风机应当通过JB/T 10563-2006《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条件》检验,应保证常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并提供拥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同时还需要经国家指定的消防安全检测机构按照GA 211-2009《消防排烟风机耐高温试验方法》检测,在主风道介质温度为280℃时必须能够连续运行30分钟以上,保证耐高温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并提供拥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标牌 永久固定的铝制标牌上应有清晰可辨的风机编号,型号和产品序列号(即每台机器的唯一身份证明),从而保证客户方便地查询配件的历史记录。 可接受供货商 可接受供货商的资信等级为AAA级,类似产品。 轴流风机技术规范 风机类型

虚拟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虚拟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大,其拥有的PC机和服务器数量、品牌都不断增加,硬件的更新、维护管理难度都变得非常困难。文章以某企业单位为例,结合其业务特点,利用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和用户PC进行统一规划,既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维护成本,又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标签:虚拟化;存储;桌面云;FusionAccess 引言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化平台已变成业务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大部分企业通过使用传统PC用于日常办公和事务处理,每台PC上均需安装业务软件程序及客户端,无法对PC进行便捷、高效的统一集中维护与管理,PC的分布式部署,资源变得非常分散,使用效率非常低,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并且由于所有业务数据信息分散存储在各PC中,不利于集中存储与备份,增加了业务数据信息由PC端泄露的风险。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大,其拥有的PC机和服务器数量、品牌都不断增加,硬件的更新、维护管理难度都变得非常困难。其中一部分PC服务器CPU和内存的使用率不高,空余的资源得不到释放,另一部分服务器则由于资源使用率过高而引发故障,导致整体服务器系统的运算资源分配不均,且无法实现资源调配。 本次将通过虚拟化技术建设企业前端桌面云和后端资源池来对某企业单位的信息化平台进行设计和建设,将该企业单位的业务系统整合迁移到云平台上,扩大资源容量,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提高用户终端的工作效率,以满足未来3-5年的业务增长的需要。 1 需求分析 该企业单位目前在信息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单位的PC及服务器系统的部署位置不同,安装的系统环境都不一样,各自独立运行,缺乏规范性管理,导致运维工作非常困难,浪费人力资源特别严重。(2)没有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器资源使用率低,难以集中管理和使用。(3)设备采购跟随各业务系统的上线或变更,呈离散状态递增,难以实现统一规划与管理。 结合该企业单位现有业务,主要有以下需求:(1)针对PC分散、系统环境不一的情况,此次建设将采用桌面虚拟化的形式,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2)为提高应用系统的维护效率、利用率、业务连续性与可靠性、业务快速上线,需要把已部署的业务系统整合迁移到云平台上,新规划的业务直接部署到云平台上,同时根据业务的发展,提供未来3-5年业务增长所需的资源。(3)在一些重要的

抗震设计中——隔震技术系统介绍

隔震技术介绍 本文源于上海大学隔震网,基于让广大读者更好了解隔震技术,将之copy至此。切勿乱传。谢谢配合。 前言: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回顾过去的历史,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本网站希望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隔震结构的平台,提供隔震理论与技术,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等相关资料,并时刻关注隔震结构前沿发展,期望使人们对隔震建筑有全面的了解,以推动我国隔震建筑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隔震结构与普通结构建造成本比较: 相比于普通建筑结构,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尽管增加了隔震部分的成本,但可以使上部建筑的设防烈度降低了一度,从而减少了相关的成本。 隔震理论: 隔震结构基本信息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强烈地震,仅上个世纪的百年中,由地震引起的伤亡人数超过 5 万人的强震就多达近20次。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28分,在我国河北省北部工业重镇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8级强地震,中心区烈度达到11度。地震引起的死亡人数为242769,受伤人数达到164851,倒塌房屋总数近322万间。日本在经历了 1923 年的关东大地震(1923年l月17日,死亡100000人)仁后,对建筑物的抗震及防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然而在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兵库县南部发生了强烈地震(死亡5500人,受伤人数约为35000人,全部损坏或部分损坏的房屋达 180000 户,1995年2 月16日读卖新闻消息),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经济财产损失,对稳步发展的现代抗震结构提出了新的疑问。 传统抗震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分析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 20-30年代的静力计算理论, 40-50年代的反应谱计算理论后,于60年代又逐步过渡到动力分析理论方面。无可置疑的是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人类在抵抗地震这种突发自然灾害、保障人类生命安全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减少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方面可以认为是没有明显的进展,这一观点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事实上现代社会遭受地震灾害的损失远远大于1个世纪前。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2000 亿美元,地震持续20秒,每秒的损失达 100 亿美元。这样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基于传统建筑结构提出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为设防目标,建筑结构依靠结构的变形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在结构遭遇到中、小型地震时,依靠结构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是可行的。然而,当建筑结构遭遇到大地震或特大罕遇地震时,完全依靠结构难以吸收并消耗巨大的地震能量。因此,虽然采用了严格的设计,在遇到超过规范设计要求的大地震或特大地震时仍无法确保结构安全,寻求有别于传统抗震体系的新体系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目标。 基础隔震结构体系通过设置隔震层,将结构分为上部结构、隔震层和下部结构三部分,地震能量经由下部结构传到隔震层,由隔震层的隔震装置吸收并消耗主要地震能量后,仅有少部分能量传到上部结构。隔震层的设置改变了上部结构的周期,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上部结构在大地震时仍可处于弹性状态,或保持在弹塑形变形状态的初期状态。 美国Northridge大地震(1994年)和日本神户大地震(1995年)中地震区隔震建筑记录到的最大加速度反应表明:隔震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峰值仅为非隔震结构的20%(隔震结构198Gal,非隔震结构965Gal)。

超离心技术简介

超离心技术简介 超速离心机的离心速度为每分钟60000转或更多,离心力约为重力加速度的500000倍。在操作技术上,最常用的是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前者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欲分离沉降系数接近的物质,则广泛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这种方法使用一种密度能形成梯度(在离心管中,其密度从上到下连续增高)又不会使所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凝聚或失活的溶剂系统,离心后各物质颗粒能按其各自的比重平衡在相应的溶剂密度中形成区带。 一、差速离心 差速离心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离心速度较低,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原理:不同沉降系数的组分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沉降的速度不同,以此用来分离亚细胞组份。物体围绕中心轴旋转时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离心力越大,被离心物质沉降得越快。 应用:此法多用于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亚细胞组分,用低渗匀浆、超声破碎或研磨等方法可使细胞质膜破损,形成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细胞组分组成的混合

匀浆,再通过差速离心将各种质量和密度不同的亚细胞组分和各种颗粒分开。

二、密度梯度离心 密度梯度离心使用一种密度能形成梯度(在离心管中,其密度从上到下连续增高)又不会使所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凝聚或失活的溶剂系统,离心后各物质颗粒能按其各自的比重平衡在相应的溶剂密度中形成区带。常用的密度梯度溶剂是蔗糖或氯化铯(CsCl)溶液。用蔗糖时,先将蔗糖溶液制成密度梯度溶液,再在其顶端加样品。离心后,如欲收集所分离的组分,可在离心管的下端刺一小洞,然后分部收集。如用CsCl这种密度大又扩散迅速的溶剂系统时,可将样品均匀地混合于溶剂中。离心达到平衡后, CsCl溶液形成密度梯度,样品中各组分也在相应密度处形成区带。 原理:离心介质以连续密度梯度分布,通过离心、每种物种悬浮到与自己密度相当的介质区。当不同颗粒存在浮力密度差时,在离心力场下,在密度梯度介质中,颗粒或向下沉降,或向上浮起,一直移动到与它们各自的密度恰好相等的位置,在这里颗粒没有重量,不管离心多长时间,它们再也不移动了,形成一系列密度区。从而使不同浮力密度的物质得到分离。 应用:此法常用CsCl、蔗糖、甘油等做介质,一般应用于物质的大小相近,而密度差异较大时。常用来分离提取核酸、富含AT和富含GC的DNA、亚细胞器和质粒等。

《减隔震建筑结构设计指南与工程应用》教学大纲

《减隔震建筑结构设计指南与工程应用》教学大纲 总教学课时: 一、教学目的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号)的工作要求,帮助结构工程师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设计标准与研究现状、减隔震结构设计方法、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与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相关的减隔震技术概念与工作原理,减隔震建筑结构设计参考依据与设计关键要点、减隔震技术工程应用方法等。 三、重点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章减隔震技术概述(学时): 减隔震技术的概念与原理(学时)、减隔震技术发展历程(学时)、减隔震技术设计标准(学时)、减隔震技术研究现状(学时)。 第二章减震结构设计指南(学时): 减震结构概念设计(学时)、减震结构性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学时)、减震结构计算分析的基本要求(学时)、减震

装置的基本要求(学时)、减震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要点(学时)、减震装置的施工、验收和维护(学时)。 第三章隔震结构设计指南(学时) 隔震结构概念设计(学时)、隔震结构性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学时)、隔震结构计算分析的基本要求(学时)、隔震装置的基本要求(学时)、隔震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要点(学时)、隔震装置的施工、验收和维护(学时)。 第四章减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学时): 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案例(学时)、黏滞阻尼支撑应用案例(学时)、黏滞阻尼伸臂应用案例(学时)、黏滞阻尼墙应用案例(学时)、日本典型减震案例(学时)。 第五章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学时): 基础隔震案例(学时)、层间隔震案例(学时)、组合减隔震案例(学时)、日本典型隔震案例(学时)。 四、教学延伸阅读参考书目 1.周福霖.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北京:地震出版社, . 2.李爱群,瞿伟廉. 工程结构减振控制[].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 3.丁洁民,吴宏磊. 黏滞阻尼技术工程设计与应用[].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日本隔震构造协会. 隔震结构入门[]. 东京:出版社,. 5.日本建筑学会,刘文光(译),冯德民(校). 隔震结

智能型超速离心机技术要求

智能型超速离心机技术要求 1.温度控制系统 1.1. 离心室采用八块半导体制冷元件的固态制冷系统 1.2.利用热敏电阻和红外检测温度,准确度为±0.3?C,设定温度范围 0 至 40?C; 1.3. 环境操作温度范围为100C 至400C 1.4. 自动干燥系统,可使离心室在每次离心后保持干燥 2.真空系统 2.1. 真空度显示精度:1 micron ★2.2. 真空度少于 5 microns (0.7 Pa) ,面板上数字化显示真空度的数值. 2.3. 内设脱湿装置,可于3小时内排出10mL水. 3. 驱动系统 3.1.真空密封变频电机驱动系统,无碳刷,直接驱动 3.2. 最高转速100,000 rpm,最大相对离心力≥802,400 xg; 转速控制精度: ± 2 RPM 3.3. 目视平衡,样品量不平衡容忍度为± 10% 或±5mL 4. 控制、操作系统 4.1 大屏幕液晶屏显示,触幕式操作,带中文操作系统 4.2. 可预设实验开始或结束时间,及备有仪器预冷功能 4.3. 时间设定范围至999小时59分钟,另有连续时间运行 (HOLD) 选择 4.4. 10个加速,11个减速选择 4.5. 无限程序储存,且每个程序可设定30个步骤,以满足实验需求 ★4.6可以使用手机或计算机远程监控仪器状态,以实现跨越实验室对离心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并可以本机模拟以下实验过程: a)RNA最佳/最快沉降运行 b)替代转头运行 c)颗粒沉降运行 d)速率区带运行 e)质粒最佳分离运行 4.7 仪器可实时显示运行曲线图,以便于追踪整个实验过程 4.8 化学试剂耐受性数据库内置主机内,便于离心不同样品时离心管的选择; 4.9 具备密码保护功能,要求用户密码锁功能内置于主机软件,并可设置三个级别,方便仪器管理者对不同的使用者进行权限管理; 4.10区带/连续流操作具备授权功能,以便于对使用者进行权限管理;区带/连续流操作界面以流程图显示,简单、直观,便于操作;

离心风机技术规格书招标技术要求

风机技术规格书 本工程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工业通风机现场性能试验》(GB10178-2006)《一般用途离心通风机技术要求》(JB/T 10563-2006)《滚动轴承额定动荷载的额定寿命》(GB/T6391-2010),以下要求如与规范图集冲突以规范图集为准。 1一般要求: 1.1下列标准适用于本技术规格书中涉及的所有风机; 1)皮带轮防护罩:在需要的位置安装满足相关标准的皮带轮防护罩,使得人员可以安全的靠近设备。防护罩可以由一个人方便拆卸。 2)电动机: (1)电机应完好,不应有损伤、锈蚀现象,外观检查合格,每台电机应有铭牌,须注明制造厂商的名称、序号和必需的技术参数,设备操作及维修说明、零件名单、图解、部件图表、接线图表等技术文件齐全。 (2)电动机为知名品牌电机制造商,须具3C认证及有五年以上生产电动机的经验。 (3)电机的各种参数用满足设计说明要求。 (4)电机的功率至少应为风机轴功率的1.1-1.2倍。 (5)绝缘等级F级,防护等级IP54。电机5KW以下按20%的余量考虑,5KW以上按15%的余量考虑,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会过载烧毁。 3)皮带驱动: (1)选择锻钢“V”形槽皮带轮。 (2)风机和电机的皮带轮以及“V”形带的功率等级应为电动机功率的1.5倍。(3)功率大于等于0.75W的电动机应该使用相匹配的多根皮带传动。 (4)风机为可调节的皮带轮。 (5)皮带防护罩应预留转速表测定孔,测定孔尺寸满足标准转速表侧头的要求。4)直连驱动 (1)联轴器:提供法兰式联轴器,联轴器功率等级应为电动机功率的1.5倍。 第 1 页共 5 页

高、超速离心技术及离心过程中应注意

高、超速离心技术及离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离心机主要用于分离细胞和细菌;纯化和收集病毒、RNA、DNA、质粒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一. 离心机的组成 离心机主要有驱动电机、制冷系统、真空系统(超离有)、显示系统、自动保护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必要的配件为离心转头和离心管。 二. 离心转头的选用 在离心中最常使用的转头是角度头和水平头。 1.角度头常用于差速离心来分离s(沉降系数)值相差较大(1:10) 的样品。 2. 水平头常用于密度梯度或等密度离心。 3.另有一种垂直转头使用较少,此转头主要用于等密度离心,以缩短 离心时间。 三. 离心管的选用 1.玻璃离心管不能在高速或者超速离心机上使用。 2.PP (polypropyiene,聚丙烯) 半透明。化学及温度性能稳定,但低 温下发脆。不要在4℃以下离心。 3.PA (polyallomer,聚丙烯和聚乙烯的聚合物) 半透明。化学性质最 稳定,但高温易变软。 4.CAB (cellulose acetobutyrate,醋酸丁酯纤维素) LH为0-15℃

下使用,HT为20-40℃下使用。透明。可用于较稀的酸、碱、盐。 但当pH=8以上,有机溶剂,重盐如CsCl时仅有限条件下可用。适用于酒精及蔗糖梯度。 5.PC (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透明度好,硬度大,能耐高温消 毒。但不耐强酸强碱及某些有机溶剂如酒精、油、MDSO。可不装满。 主要用于5万rpm以上离心。 6.PCR (polyclear,超透明) 与PC相似,但比PC更硬 7.PE (polyethylene,聚乙烯) 不透明。对丙酮、醋酸、盐酸等稳定。 高温易变软,必须装满。 8.PS (polystyrol,聚苯乙烯) 透明坚硬。对大多数水溶液稳定,但 不能沾许多有机物,一次性使用。多用于低速离心。 9.PF (polyflor,聚氟) -100℃-140℃下使用,半透明。 10.不锈钢能抗热,抗化学腐蚀,能高压消毒,但较重,也较贵。 https://www.doczj.com/doc/f99696582.html,管:质地较软,透明,但不耐强酸强碱及某些有机溶剂,不能高 压消毒。适合于蔗糖、甘油等密度梯度离心。透明,利于收集。 四. 注意事项 1.对称平衡:当离心转速达1-5万(转/分)时,如对称管相差1克, 转头半径5厘米,则 离心力公式 F=m×RCF 查表得:1万(转/分) RCF=6000 代入公式 F=1×6000=6(公斤)

4-72离心风机参数.doc

4-72 离心风机产品性能与技术参数产品特点: 4-72型离心风机可作为一般工厂及大型建筑物的室内通风换气用,输送空气和其它不自燃的,对人体无害的,对钢材无腐蚀性的气体,气体内不许有粘性物质所含尘土及硬质颗粒物不大于150mg/m3,气体温度不得超过80℃。 4-72 型性能范围: 流量:991~221730 m3/h 全压:196~3195 Pa ; 4-72 离心风机性能参数表 机号转速 r/m 全压 Pa 3 功率 KW 电机型号in 流量 m/h 2.8A 2900 606-994 1131-2356 1.5 Y90S-2 3.2A 2900 792-1300 1688-3517 2.2 Y90L-2 3.2A 1450 198-324 844-1758 1.1 Y90S-4 3.6A 2900 989-1758 2664-5268 3 Y100L-2 3.6A 1450 247-393 1332-2634 1.1 Y90S-4 4A 2900 1320-2014 4012-7419 5.5 Y132S1-2 4A 1450 329-501 2006-3709 1.1 Y90S-4 4.5A 2900 1673-2554 5712-10562 7.5 Y132S2-2 4.5A 1450 5712-10562 2856-5281 1.1 Y90S-4 5A 2900 2019-3187 7728-15455 15 Y160M2-2 5A 1450 502-790 3864-7728 2.2 Y100L1-4 6A 1450 724-1139 6677-13353 4 Y112M-4 6A 960 317-498 4420-8841 1.5 Y100L-6 6D 1450 724-1139 6677-13353 4 Y112M-4 6D 960 317-498 4420-8841 1.5 Y100L-6 8D 1450 1490-2032 15826-29344 18.5 Y180M-4 8D 960 651-887 10478-19428 5.5 Y132M2-6 8D 730 376-512 7968-14773 3 Y132M-8 10D 1450 2532-3202 40441-56605 55 Y250M-4 10D 960 1104-1395 26775-37476 18.5 Y200L1-6 10D 730 637-805 20360-28497 7.5 Y160L-8 12D 960 1593-2013 46267-64759 45 Y280S-6 12D 730 919-1160 35182-49244 18.5 Y225S-8 6C 2240 1733-2734 10314-20628 15 Y160L-4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附件4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NQI)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NQI支撑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特征鲜明,不仅被国际公认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NQI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推进我国NQI的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升,2016年科技部会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4个部门,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进行了部署。 2019年专项拟继续部署12个重点任务,拟安排国拨总经费 —1—

1.23亿元。重点围绕落实党中央新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质量共性技术问题和加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的集成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年,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的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数不超过10个。 1.多用途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评价技术及标准测量装置研制 研究内容:研究强激光多维物理特征,开展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参数测量;研究多用途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标准测量装置及测试校准方法;开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测试应用软件;开展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测试。 考核指标:(1)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标准测量装置2台:波长范围1~3μm(标准不确定度1pm~1nm),功率1mW~30kW(标准不确定度1μW~30W),光束质量1~10(β,标准不确定度0.01),对光束直径≥100mm的光纤激光器开展测试;(2)开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测试应用软件1套;(3)形成通用标准、相关技术规范2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2.高强度激光增材制造及专用合金材料质量评价技术及标 —2—

离心风机检修标准(DOC)

第一章离心式风机检修标准 一、综述 建龙一期工程中共装置了各类负机约台,包括全国容量最大的高炉鼓风机在内,但主要的是离心式风机,如各种加热炉的助燃风机,大电机风冷用风机,各种除尘 装置上包括电除尘和大布袋除尘装置的使用的各类除尘风机,煤气加压站中继加压风机等等。另外,虽然还有风压较高的罗茨风机以及水处理冷却塔用大直径轴流风机和通风用的轴流风机,但数量较少,或因转速较低,检修工作量不大。 本检修标准着重于常用的离心式风机,虽然用途不一,但其基本型式是离心式,因此从检修标准来讲,技术标准是一致的。 至于高炉鼓风机等个别重要设备,其技术标准将单独编制。 二、离心风机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1)风机的检修周期 风机的检修周期,一般按表1进行。 风机的检修周期与风机使用的场合有极大关系,介质中含尘量与含尘的特性,对风机的 磨损影响极大,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予以调整。 2)风机的检修内容 ⑴检查、清洗各部轴承,更换轴承润滑脂或润滑油,标明正常油位,最低、最高油 位。⑵检查各部的密封情况,清扫内部尘垢; ⑶检查叶片风六挡板,导流板等有无裂纹、锈蚀、磨损、螺丝松动等情况,并进行 处理;⑷检查联轴器及其防护罩,更换磨损的橡胶弹性圈; ⑸检查和紧固各部螺栓; ⑹堵塞各处漏风并修复保温材料; ⑺检查、修理调节风门,保证其灵活,指示正确。 ⑻检查修理冷却水系统。 (n)中修(包括小修内容)

⑴根据叶轮焊接缝(或铆钉)的磨损、桧情况,进行焊补或更换叶片(铆钉),并作静 平衡校验; ⑵修理或更换联轴器; ⑶检查或更换轴承; ⑷检查、调整电动轴和风机主轴的同心度及水平度; ⑸修理或更换轴承座; ⑹修理风机外壳和叶片磨损严重的部位,补焊或更换防磨层内衬; ⑺除锈防腐处理。 (川)大修(包括中修内容) ⑴修理或更换风机主轴; ⑵制造或安装新叶轮,并作静平衡或动平衡校验; ⑶更换磨损严重的风机外壳; ⑷更换台板、轴承箱或重新浇灌基础。 三、风机主要部件及装配的质量 1)叶轮 小型风机的叶轮一般为单吸式,大型风机的叶轮为双吸式的。 叶轮是由前盘,后盘(如双吸式)和中盘,轮毂和叶片风部份组成,叶轮的检修及各部的质量标准为: ⑴叶轮局部磨穿,可以割去磨穿部份,用新材料修补,磨薄部位可以补焊,用角向砂轮打平,但焊接时必须注意热变形和消除焊接应力。 叶片磨损过薄时(一般为原厚度的30%,应更换新叶片,新叶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数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