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马华人是多元体。其中有一个群体叫土生华人

新马华人是多元体。其中有一个群体叫土生华人

新马华人是多元体。其中有一个群体叫土生华人
新马华人是多元体。其中有一个群体叫土生华人

“峇峇”、“土生华人”、“海峡华人”与“海峡土生华人”

新马华人是多元体。其中有一个群体叫土生华人(Perannakan Cina),有些人称他们为“海峡华人”(Straits Chinese) 或者“海峡土生华人”(Straits-born Chinese) 或“峇峇”(男性华人baba,女性华人称nyonya 娘惹)。一般土生华人及学者都把上述称呼相提并论,其实他们的含意有别。

“峇峇”、“土生华人”与“海峡华人”这三个词何时出现,殊难说明。在19世纪阿都拉所写的《阿都拉传》并没有Peranakan这词,但有提到在英属马来亚有两个峇峇。①阿都拉的儿子穆·依布拉欣写了一部书,内有提起Peranakan awak形容当地出生的暹罗或缅甸男人与中国妇女所生的子女。②但是它的意义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

“土生华人”

廖建裕指出,在19世纪中叶,Peranakan一词已颇为流行。根据1856年出版的字典,马来人称呼混血的华人后裔为Peranakan Cina. ③后来,Peranakan这词变成了Peranakan Cina 的简称,好像Peranakan现象只局限在华人族群,其实不然。印度族群中也有Jawi Peranakan,他们是回教印度男人与马来女人通婚的子女。虽然如此,由于土生华人的数目庞大,Peranaka 一词无形中变成了与华人社会息息相关。④

Peranakan的现象其实也不局限在新马,在东南亚区域,包括印尼及菲律宾,这种现象颇为普遍。不过Peranakan一词也在印尼通行,在菲律宾则用Mestizo然而,菲律宾的Mestizo 与印尼及新马的Peranakan有别。前者变成了菲律宾人,而后两者则依照被视为华人。⑤

应该指出的是,直到19世纪,Peranakan这词在印尼指的是华族回教徒。⑥其实,在英属马来亚,Peranakan也是含有相似的含义,它指的是印度与马来混血的回教徒。在20世纪,当这个词套用在荷属印尼或英属马来亚与海峡殖民地的华人社会时,它不再有宗教的含义。外国统治者与说马来语的族群用Peranakan一词形容已部分同化的土生华人。后来,华人本身也接受了这个称呼。这种字眼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概念。⑦

土生华人社会的出现是众所周知的事。这是由于早期华族移民皆是单身或者是已婚,但没有携带配偶的男性,他们与当地土著妇女,尤其是名义上的回教徒(Nominal Muslim)或非回教徒成婚。他们的子女组成了具有华人与马来人文化结合的新族群。这种混合文化与华族文化或马来文化迴然有别。此文化的最大特征是马来语的应用。大部分土生华人的子女不能操华语,而只能用马来语沟通。这种情形可在巴达维亚、马六甲与新加坡看到。最近的研究也显示即使在新加坡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华人学校里,在教华文时所用的媒介语是马来语。

⑧他们的服装也是华人与土著的混合体。其实,土生华人妇女穿马来服装,并且梳马来发式。其食物也与马来食品的成分相同,不过,华人喜爱的猪肉则加以保留。土生华人不但居住在爪哇岛,也居住在爪哇以外的马来半岛与新加坡。⑨

“峇峇”华人

俄根(J. D. Vaughan)在1879年写的有关土生华人的著作中说:

在海峡土生的华人叫Baba,以区别那些来自中国的华人。Baba一词,起初有孟加拉

土著用于称呼欧洲人的孩童。此词也可能由槟城的印度犯人用在华族孩童身上,后

来才通行起来。在道格拉斯闽语字典里,Baba一词被解释成为来自海峡殖民地的

混血华人。在海峡殖民地,此词则用在出生于这些地方的华人,不论他是混血或者

纯粹。⑩

学者陈志明则认为,Baba一词源自中东。?

廖建裕指出,要找到“标准的”Peranakan或Baba并不简单,因为这两个词的定义模糊。我们可以这么说,Peranakan或Baba是一连串的类型的华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马来化”。有些马来化的程度高(例如马六甲的Baba),有些马来化的程度低(例如槟城的Peranakan)。马来化包括应用马来语,穿马来服装以及吃马来食品。?其实,在新马,人们以前用Baba 与Nyonya 来指各种各样的“华人”。这类型的华人不一定是说马来语或者其有马来文化背景的华人族群。?不可否认,Baba, Nyoya 或Peranakan 至今依然存在。讲华语的华人社会继续称讲马来语的华人或者已经半马来化的华人为峇峇(Baba) 或“土生华人”。在印尼,讲华语的华人群体以“侨生”称呼Baba。华语中的“土生华人”以及“侨生”其实起初只指出生地而没有文化的含义,后来,它变成了一种文化的概念。非受英文教育的土生华人也用”Baba”此词作为自己族群的称谓。无人能够断定Baba此词的起源,很可能在荷人或英人东来前就已有此词,可见它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海峡殖民地的土生华人。在苏岛的棉兰以及爪哇(雅加达、茂物等地),当地土著与华人都用峇峇(Baba)称呼土生华人。?

廖建裕指出,有些人以“峇峇”一词来指说马来语的华人,其实是很不正确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峇峇:即马六甲峇峇与槟城峇峇。(至于新加坡的峇峇,他们是由马六甲的峇峇移民过来的,所以是马六甲峇峇的分支。)马六甲的峇峇常被当成是马来西亚峇峇的典范,所以许多人以为峇峇都是说马来语的。有许多人不知道槟城的峇峇是说福建话的峇峇。他们被称为峇峇因为受到马来文化的影响。马六甲峇峇的马来语含有许多福建词汇,而槟城峇峇的福建语含有许多马来词汇。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在语言上,槟城峇峇比马六甲的峇峇更接近中国人。

由于这个缘故,有些作者认为槟城峇峇华人不是真正的峇峇。他们应用的语言是含有马来词汇的福建话。有这种看法的人是把马六甲的峇峇当成是峇峇的唯一标准。在50年代,Diana Oei不用峇峇而用“受英文教育的当地华人,似乎所有的槟城峇峇都受“英文教育”。其他人则认为,最正确的称呼是“海峡华人”。虽然不少人仍坚持峇峇与娘惹的称呼。

当海峡殖民地不复存在的时候,“Peranakan”变成了较受欢迎的名词。这个定义对于已经融入广大华社的土生华人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可是在今日的马来西亚政治体系,Peranakan变成了必要的名词。

虽然如此,不少人仍然坚持峇峇与娘惹的称呼。这称呼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仍颇普遍。在老一辈的土生华人中,如Queeny Chang, Shirley Lim 以及Felix Chia写的书或改名成为“土生华人”已久的峇峇团体,仍然照用“峇峇”作为其大会的名称。例如1993年在新加坡召开的土生华人大会叫做“第六届峇峇大会”而不是“第六届土生华人大会”。在这个大会中,除了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还有四个组织参加,即槟城土生华人协会,马六甲土生华人协会,古农、沙央新加坡学会,以及吉兰丹土生华人协会。?所以上述团体都采用Peranakan而不用Baba为名。也许是由于Peranakan源自马来语或印尼语,而Baba则是源自马来语。?

海峡华人

当英国统治马来半岛与新加坡时,土生华人被视为“海峡华人”。这是因为他们居在18年成立的英属海峡殖民地(槟城、马六甲与新加坡)。严格来说,此词指的是华人的出生地点而不是其文化特色。但是,有些人用此词来形容新马土生华人。也有些人以“海峡出生华人”来形容“土生华人”。他们认为“海峡华人”都是出生在海峡殖民地的人士,因此他们用“海峡出生华人” 来代表“土生华人”。实际上,这种看法也不正确。因为不是所有“海峡爱出生的华人”,都是“土生华人”。在海峡出生的华人中也有“新客”华人的子女(即移民),譬如说,在马六甲出身的陈省堂是一位说中国话并以中文写作的海峡出生华人!陈省堂出生于1861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于新马华文文坛。?

讲马来语的族群(包括新、马、印)与外国统治者用Peranakan称呼土生华人,

“海峡华人”一词则只有受英文教育者使用,在马来语中没有同义词。当马来人称呼土生华人时,则用Peranakan Cina(土生华人)或Baba(峇峇)。

廖建裕指出,“海峡华人”是历史名词,因为它具有历史上的区域含义。它显然是专指居住在“海峡殖民地”里的土生华人,而“海峡殖民地”现已不复存在。1963年新马合并后,曾经在新加坡风光一时的海峡华人已经不再成为社会中的高层的人士。连英籍海峡华人协会(Straits Chinese British Association SCBA),也在1964年改名为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Singapore Chinese Peranakan Association)?见Lee Kip Lee and Lee Liang Hye,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Peranakan association”, 6th Baba convention 26-27 November 1993 (Singapore,1993)p,30.] Peranakan以及Baba/Nyonya两词开始普及化,只有当人们提到历史阶段时,或者谈起文化遗产时,“海峡华人”一词才被使用。Dr. Khoo Joo Ee的英文专著:《海峡华人:一个文化史》(1996)就是一例?; 又如:Queeny Chang, Memoris of a Nyonya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1) ; Felix Chia, The Babas Revisited (Singapore: Heineman Asia, 1994) ; Shirley Lim, Among the white moonfaces : memoris of a Nyonya Feminist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1966.)

参考文献:

①Abul Kadir, The Hikayat Abdulah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by A.H. Hill)(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pp. 75 and 266.

②Abdullah Ibrahim, The V oyages of Mahamed Ibrahim Mushi (translation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Amin Sweeney and Nigel Phillips)(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pp.90-91.

③Tan Chee Beng, Chinese Peranakan Heritage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Kuala Lumpur: Fajar Bhakti, 1993), p.21

④廖建裕,〈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回顾与前瞻〉,何国忠主编《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2005),页22.

⑤同上.

⑥Karl A. Beberapa Aspek Tentang Islam di Indonesia Abad Ke 19 (Jakarta: Bulan Bintang, 1984),p.87.

⑦同上,页23.

⑧庄钦永,〈1819-1844年新加坡的华文学堂〉,台北,2001年5月(未发表).

⑨廖建裕,同上引,页23.

⑩J. D. Vaughan,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Straits Settlements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Tan Chee Beng, Chinese Peranakan Heritage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Kuala Lumpur: Fajar Bhakti, 1993)

?廖建裕,同上引文,页26.

?方宝成.

?廖建裕,同上引,页24.

?参阅6th Baba convention 26-27 November 1993(Singapore,1993).

?廖建裕,同上引文,页29-30.

?见叶钟铃《陈省堂文集》(新加坡亚洲文化学会,1994)

?1966年,此协会又易名为the Peranakan Association (土生华人协会)

?Khoo Joo Ee, Straits Chinese : A Cultural History (Kuala Lumpur : The Pepin Press, 1996)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引子 2007年,一项研究基金使我差不多一整年都在吉隆坡研究马来西亚当代电影。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年轻、有干劲的华裔电影人制作的数码短片,电影中的人物交流大多用中文,偶尔也用英文。我偶然发现了《美丽的马来西亚》,一部由真雅浦(zun yap)创作的12分钟长的短片。电影的场景设置在一间监狱的会见室里。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影师都是华裔女性,与一个即将被绞死的毒贩会面。我们从电影中获知这个毒贩也是一位华裔马来西亚人,曾经是一个警官(对于华裔来说这是很幸运的,因为根据宪法规定大部分国家公职都只提供给马来裔的马来西亚人),但他辞去了警察职务,卷入了毒品交易中,又被警察抓住。片中记者问他是否为给无辜的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感到自责,毒贩说他丝毫不觉得内疚或痛苦,并非常讽刺地反问女记者,她是否能使他觉得内疚。然后他们停顿了一会。当访问再次开始时,毒贩坐在他的椅子上看似非常放松,并叫女记者继续。但是记者既没有坐下来,也没有提任何问题,而是将她的录音机放在桌上开始播放。我们听见了我的国家(negaraku)马来西亚的国歌,可以推知是记者在刚刚休息时录下的。毒贩听着国歌起初变得困惑,然后他慢慢地站起来以表示通常的对国歌的尊敬。他此刻觉得内疚了吗?我们不能确定,电影在此结束。 尽管时间短促,这部在一间普通的、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的房间里拍摄的极简主义的短片,却令我意识到独立电影制作实践中内在的症结当代马来西亚的国族性和华人身份。这部由马来西亚华裔电影制作者完成的数码短片,可以被当作马来西亚独立电影新潮流的一个例证。这种人物使用汉语(普通话、粤语和闽南语)和英语的华语电影构成了2000年后马来西亚独立电影的主体(khoo 2007:228-229)。它们讲述的故事通常是关于生活在当代马来西亚的华裔群体的,我们几乎看不到非华裔的角色。这些电影因此象征着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代马来西亚的一种中国环境,通过影像建构着一种华人的马来西亚(chinese malaysia)。本文将探讨是否能将这些华人制作、以马来西亚为背景的电影视为一类特殊的电影,并分析这些电影与国族性、跨国族性之间的关联,将分析华语马来西亚电影(chinese malaysia cinema)的文本、体制和背景层面。虽然马来西亚的华裔电影作者已得到了电影节、电影学者和批评家的关注,他们的作品也被称赞为一种创新的艺术探索,但这些作品却很少被当作一类特殊的电影来探讨。因此本文将尝试定位这些华语马来西亚电影,侧重于探讨它们与跨国华语电影的关系。 通过将这些马来西亚的中国式电影置于各种可能的语境下,本文提供了一个定位这些华人近年来制作的数字电影的框架,将这些电影视为发展中的马来西亚-华语电影(malaysian-chinese cinema)的一部分。我将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定位于各种未完成的、冲突的、从国族性到跨国性的语境,这些可能适用的语境互相补充又互相冲突。首先,我将这些电影置于马来西亚国族框架中,与马来西亚民族电影做比较。我认为可以参照上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发展起来的马华文学,将这种电影命名为马华(马来西亚华语)电影。事实上,像其它的文化产品一样,很多国家、地区或社会的电影从根本上来说都具有跨国性和跨文化性。因此,我的第二步要将马来西亚华语电影定位为一种非马来西亚电影。我将它们视为一种新的跨国性的华语电影,是在当代国际化的世界中,在与其他的跨国电影的联系和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我将探讨为何这种电影是跨国性的,当它成长于一个全球化的马来西亚时,是否也承载着某些特定的中国性(chinese-ness)的内涵。 电影、国族性和作为他者的华人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非常适用于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的想象的共同体概念。这个国家的诞生没有经历流血事件、民粹运动和反殖民斗争。事实上,它是以一种精英方式被想

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研究现状及其思考

菲律宾的华侨华人研究现状及其思考 沈红芳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关键词]菲律宾;华侨华人研究;问题与思考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菲律宾国内的华侨华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发展时期。本文首先介绍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菲律宾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主要作者群与研究机构。其次,从政治认同和社会融合、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华人经济成长、中国新移民等视角,阐述菲律宾华侨华人研究的主要领域及有代表性的成果。再次,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透视支撑菲律宾华侨华人研究的社会现实基础,探索促进研究重心与特点变化的深层缘由。最后,提出菲律宾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中图分类号]D7341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99(2009)06-0079-07 O verseas and Ethnic Chinese St udies in t he Philippi n es: An Overview and So m e Considerations Shen H ong fang (C enter f o r SoutheastA si a n S t u dies,X ia m en University,X i a m en361005,Ch i n a) K eywords:t h e Ph ili p p i n es;Overseas and E thnic Ch i n ese Stud ies;Prob le m s and Advise m ents Abst ract:Phili p pi n e overseas and ethn ic Ch i n ese studies have entered into a ne w historica l period si n ce t h e m iddle of1980s1This paper introduces firstl y the Filipi n o scho lars and w riters w ho are conducting the coun try p s overseaa and ethnic Ch i n ese studies,and a lso the i n stitutions1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expounds and co mm en ts the leadi n g research fields and ach ieve m ents of F ilipino scho lars and w riters on the aspects of po litical i d entity and so-cia l assi m ilati o n,Chinese education and cu ltura l i n heritance,ethn i c Ch i n ese econo m ic gro w th and developm en,t as w e ll as ne w m i g rants fr o m Ch i n a1The third part of t h e paper explores t h e underly i n g factors that caused the sh ift o f research e mphases,and illustrates the evo l v ing features of the st u dies1F i n ally,the author po i n ts out the shortages and fla w s i n Phili p pi n e overseas and ethnic Chinese studies,and puts f o r w ard so m e questions and doubts that re-m a i n to be st u died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下,在中国入世和中菲两国经济政治关系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菲律宾华人经济在居住国政治社会环境不靖的逆境中不断壮大。同时,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和区域化在促进中菲两国商品和服务贸易、投资、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促进了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当菲律宾劳工向国外大规模流动之时,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菲律宾也迎来了新一轮中国移民的浪潮。在给菲律宾经济和菲律宾华人社会带来一些新问题的同时,也为菲律宾国内的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促使研究的视野与范围不断扩大,观点的碰撞和 *[收稿日期]2009-10-28 [作者简介]沈红芳,博士,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南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的写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南亚华族与其他移民族群国家认同、族别认同的比较研究0(项目编号: 08B M Z032)的资助。文章的探讨仅限于菲族学者和菲籍华裔学者的研究,不包括国际学者的研究;研究对象亦仅涉及菲籍华裔(或称菲律宾华人)和华侨,不包括华人混血儿(Ch i nese m estizo)。

6-群体-撰写提纲与填报说明【2020年国家基金申报】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申请书填报说明 (2019版)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 一、申请条件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申请人及参与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保证资助期限内每年在依托单位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 3.具有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队伍,包括学术带头人1人,研究骨干不多于5人; 4.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申请人,应当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 5.研究骨干作为参与者,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 6.项目申请人和参与者应当属于同一依托单位。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不得作为申请人提出申请;正在承担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参与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退出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参与者2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申请人或参与者同年不得同时申请或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正在承担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参与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但在结题当年可以申请或者参与申请;正在承担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参与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二、注意事项 1.申请书摘要部分填写申请人和群体的主要学术成绩和未来研究方向。 2.申请书项目名称栏目填写“研究方向”,而不是具体的研究课

题名称。 3.申请书中关于论文被收录与引用情况仅需提供统计表。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1.申请人撰写申请书,应注意符合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及正文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相应部分的要求,请认真阅读。 2.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保密规定的内容,依托单位须认真审核。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而导致的一切后果由申请人和依托单位负责。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深受其浸染。因此,在其生长与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规模化,以及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有着华人文化印记的中医药文化飘洋过海,逐渐在马来西亚扎根发展。这一方面与马来西亚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社会中相对独立发展的华人文化为其提供了近似中国国内中医药发展的文化背景,推动着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从无到有,从区域性向全国性、从基础性向理论性、从个别性向有组织性发展。1 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华人向来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怀,这表现在其移居他国时往往仍较多地保存着祖国的文化传统。早期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是农民,他们大多在国内生活窘迫,到国外时力量单薄,倍受艰辛,因此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的小圈子。这样一来,整个华人社会就呈现出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圈子构成的特点。“他们盲目地忠于传统,固执地保持着由他们的祖先传 下来的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风俗习惯。” [1]15 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执着的固守,主要体现在其组建的会馆、宗祠和庙宇中。 会馆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最早建立的地域性组织,自清嘉庆六年( 1801)在槟榔屿成立最早的仁和公司和广东暨汀州会馆起,华人会馆即伴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至19世纪末,顺应东南亚“海外华人会馆文化”的勃兴,马来西亚华人会馆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福建、广东、潮州、客家 和海南5个大帮,各帮所属会馆多达百家[2] 。这些 会馆是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依靠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即包括方言、风俗、习惯在内的地域文化而建立的互济互助的组织,它们发挥着“联乡邑之盛情,谋桑梓之幸福,推而进于社会之提携、国民之结合”的作用。在这些会馆内,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特别是方言的同一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具有相对的排他性。而这也为中医药文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1878年,居住在吉隆坡的大埔人成立了一个团体,名叫“茶阳公司”,座落在吉隆坡的洛士街附近,作为同乡联络感情和急难互助的机构,茶阳公司附设一间留医所,供患病的同乡治病和殓葬不幸去世的同乡,内有一名中医师在留医所驻诊,这就是“回春馆中医留医所”创立的开始。 宗祠或氏族宗亲组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它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一方面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使后嗣勿忘其之所出”的独特气质;一方面也反映了“互惠互助,敦睦亲族”的文化精神。因此,宗祠在保存宗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华人文化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较为著名的宗祠有福建人邱华东、邱心美在槟榔屿建立的龙山堂、邱公司(1835);广东华侨建立的伍氏馆(1848);福建人林清甲在槟榔屿建立的林开勉述堂、林公司、敦关堂;陈金钟、陈明水的 收稿日期:2007-01-18 作者简介:郑志锋(1975—),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海外华人文化研究。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郑志锋 (福建中医学院公共管理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考察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梳理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三大途径,认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后者则进一步丰富了前者的内涵。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中医药文化;传承关系中图分类号:R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7)03-0056-04 ?医史研究? JournalofFujianCollegeofTCMJune2007,17(3)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17卷第3期 56

菲律宾非移民签证申请表-中国人用

Revised August2005 FOREIGN SERVICE OF THE PHILIPPINES PHILIPPINE CONSULATE GENERAL,GUANGZHOU APPLICATION FOR NON-IMMIGRANT VISA 非移民签证申请表 TO BE ACCOMPLISHED IN ENGLISH 请使用英文填写 ═════════════════════════════════════════════Surname/姓First Name/名Middle Name/中间名Sex/性别:()Male/男()Female/女 Date of Birth/出生日期:Citizenship/国籍: Place of Birth/出生地: Civil Status/婚姻状况:()Single/未婚()Married/已婚()Widowed/鳏寡 ()Separated/分居()Divorced/离婚 If married,state name and address of the spouse/如果已婚,请陈述配偶姓名及地址: Residence Address/住址:Since/自: Residence Telephone No./住宅电话:Since/自: Occupation/职业: Office Address/办公地址:Since/自: Office Telephone No./办公电话: Name and Ages of Children,if any/如果有,请陈述小孩的姓名及年龄: Father’s Name/父亲名:Mother’s Name/母亲名: Description of Passport or Traveling Document/护照或旅行证件说明: Type/种类:Number/号码:Issued by/签发地: Date of Issue/签发日期:Valid until/有效期至: Port of Entry/入境口岸:Purpose of Entry/入境目的: Length of Stay/停留多久: Other persons traveling with the Applicants under the same Passport or Travel Document: 是否有其他人与申请人一起使用同一本护照或旅行证件处境 Address in the Philippines/在菲律宾的地址:

团队创新的方法

3、团队创新的方法 创新是21世纪最热门的话题,各行各业都在高倡“创新”:不论你的年龄性别和工作岗位,你都必须在创新中生存,在创新中发展,不创新就意味着失败与死亡!因此,掌握思维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升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每位领导者和有识之士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团队创新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我们举例头脑风暴及六顶思考帽等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头脑风暴何以能激发创新思维?根据A·F·奥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地思维能力。 第三,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第四,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仓促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所谓六顶思考帽,是指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任何人都有能力进使用以下六种基本思维模式: 白色思考帽白色是中立而客观的。戴上白色思考帽,人们只是关注事实和数据。 黄色思考帽黄色代表价值与肯定。戴上黄色思考帽,人们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 黑色思考帽戴上黑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合乎逻辑的进行批判,尽情发表负面的意见,找出逻辑上的错误。 红色思考帽红色是情感的色彩。戴上红色思考帽,人们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人们还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 绿色思考帽绿色代表茵茵芳草,象征勃勃生机。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具有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 蓝色思考帽蓝色思考帽负责控制和调节思维过程。它负责控制各种思考帽的使用顺序,它规划和管理整个思考过程,并负责做出结论。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以马来西亚华人

杨宜音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 为例载张存武海外华族研究论集文化与认同 台北407-420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北京 从而获得 一般来说国家认同 现后华人在海外而当社会流动出 的生存发展典型地展示了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本研究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进行了实地调查 本研究发现其文化认同源自以下线 索1?×ê?è?í??Y±??a???????íà′?÷???a×? ??o??ú??óé?è?3D?èoì?±??a??óD?aè???ì???×????ˉì??÷μ???′ú×é?ˉ2 ?×ê?è?í?í???3??aè?èoì?μ????ˉì??÷3 óéóú???ˉ???μê?°üà¨ò???ì×±ê??×????ˉì?

殊性的观念系统因此 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国家认同改变后 并逐渐建构了独特的马华文化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 及内心的承诺保持与创新自身文 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 in-group identity是指个体在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时 文化价值和文化习俗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属性来进行 族群中的成员的身份特征主要是文化性的   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cultural Array categorization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 四个基本过程197819841987 1990 在个人层面上social identityself  identity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文化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文化认同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巨大的社会心理资源文化认同以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标识着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

知识流与技术创新的群体社会互动

文章编号:1000-7695(2004)04-0105-05 知识流与技术创新的群体社会互动 张培富1,李艳红2 (1.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06; 2.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政治教研室,天津 300161)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流成为创新制胜的关键,而知识流本质上蕴涵着社会群体的互动行为。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流的内涵与本质,把握知识流与群体社会互动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我国技术创新工作中促进知识流动与技术创新群体社会互动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知识流;技术创新;社会互动 中图分类号:C8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知识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的更新与提高愈加依赖于知识的更新与提高。从知识流的角度看,不同创新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总是伴随着知识的流动和扩散。知识流正逐渐成为创新个体及群体社会互动的基本模式,成为提高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1 知识流的内涵与本质 知识流概念的提出是从知识的存在状态来说明的。知识可分成:知道是什么(know-what)的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的知识,知道怎样做(know-how)的知识和知道是谁(know-who)的知识。know-what和know-why 属于“显性知识”(codified knowledge),know-how和know-who属于“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可由语言、数字表示,并可以以数据、公式、产品说明书、原理等形式共享。隐性知识不容易用明显的形式表达,具有高度个性化,深入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体现在个人的价值观及感情中。知识还可分为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静态知识指已储备在组织和个人内部,还没有被激活和使用的知识;动态知识指处于活性状态的知识,包括正在使用的知识和被交易或交流的知识。动态知识在新近兴起的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研究中受到重视,尤其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中,对国家宏观层次的知识流分类以及测度进行了研究,但就知识流自身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框架。 事实上,任何一种知识都不可能以一种游离的方式存在,而是深嵌于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源和组织之中。所以,应从知识流与知识载体的内在关系来把握知识流的内涵,即知识流是通过知识载体的互动行为促成知识的动态流动,在动态的流动过程中使知识处于不断增值的良性循环状态。知识流包含了知识的传播、共享、学习和集成等几个依次循环的过程:知识传播———知识的交流与传播;知识共享———知识内容的扩散与分享;知识学习———知识的搜寻、筛选和动态增长;知识集成———原有知识的集成并产生新知识。 由此可见,知识流实质上有两个层次上的意义:(1)组织内的知识流。个体是组织的起点,尤其是个人的隐性知识通过组织内成员的相互沟通与学习转化为组织知识,而组织知识反过来促进个体知识的更新与扩展。(2)组织间的知识流。组织间的竞争、合作与交流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获取与共享过程,从而使组织能够对各类环境信息与知识加以识别、吸收和利用,使组织知识不断扩充和更新。 依照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做出如下的界定:(1)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包括技术工人、R&D人员、销售人员、企业家等个体、部门间的知识流动。 (2)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知识流,这实质上是国家宏观层次上的知识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同行为者之间主要有四类知识流动:其一,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如企业部门间的研究协作,包括联合研究、技术协作或大的合作计划;企业对产业范围内标准化活动和非正式研究网络的参与;企业接触其他企业和部门的研究成果,如已发表的信息、交换使用专利权或购买许可证和专利;其二,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研究;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申请专利和出版论著;企业接触大学研究成果等;其三,知识与技术向企业扩散,如新装备和机器等的技术扩散;其四,人员流动,如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人员变动,研究人员跨企业和部门流动等。(3)国际知识流,主要形式有:国外直接投资与合资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许可和其他协议模式、战略联盟、本国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等。实际上,各种形式的国际链结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知识流动,促进了更广泛的社会互动。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企业内部知识流和国际知识流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方面,国家创新体系过分关注国家宏观层次的知识流动,把其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企业内部知识流对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来讲,是极为重要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 2004年第4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4N o14 收稿日期:2004-02-25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

马来西亚华人 什么是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属于多民族国家,总人口2800万,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三大民族构成了马来西亚人的主体。其中,马来人并非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而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主要民族,又称巫族,信奉伊斯兰教。华人约六百多万,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二战结束时,马来亚殖民地(马来西亚旧称)500万总人口中,马来人占50%,华人占38%,印度人占11%(该统计数字不含新加坡)。因华人普遍比较富裕、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因此人口出生率低,2010年华人在总人口中已经降到24.6%。 据古书记载,远至汉唐,就有中国人迁居今日马来半岛的记录。中国人向南洋的大规模移民史大约有三次。第一波是唐宋时代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南洋,后来大多被当地土著同化。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开始了第二波移民潮,两广、福建的华人移居马来半岛并与当地人通婚,满清入关后闭关锁国,这些人被隔绝于海外,他们保留了大明风俗并融入很多当地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被称作“娘惹峇峇”或土生华人的族群(华南方言所谓“三代成峇”即为对这些土著化了的早期移民的描述,马来西亚主要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创始人陈祯禄即为土生峇峇华人)。这部分华人世代居住于东西方重要航路上,数百年来见惯了各国商人,因此长于商贸,并于19世纪初与初来此地的英国殖民者合作良好,在殖民时代曾被称为“国王的华人”(Kings’Chinese)。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开始了第三波移民潮。大约在同一时期,开辟了海峡殖民地(辖区包括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后改称英属马来亚)的托马斯.莱佛士爵士苦于缺乏劳动力,他鼓励中国人前来定居,大批华工从人多地少的华南各地来到马来亚,这些人被称为“新客”,构成了今日东南亚华人的主体。很快,“在任何现代技术或专业化的竞争当中”,华人都迅速甩掉了马来人并取得成功。英国殖民官员说,“华侨是世界上最强健、最雄心勃勃、最能相互支持,脑瓜也最灵活的移民”,而马来人则“毫不注意个人创造或竞争意识”,是那种“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需要保护”的人,很多华人身无分文来到马来亚,不知疲倦的工作、攒钱、成家立业,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华人用血汗累积起丰富的经济实力。 马来西亚华人的简况 马来半岛华人虽然孤悬海外,但历史上却一直心系祖国。光绪年就有马来商人为朝廷捐款80万两白银买军舰,却被朝廷挪去修了颐和园。《辛丑条约》签订后,马来亚槟城的寺庙方丈还募款数万银元捐给朝廷以资“庚子赔款”,获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御赐的匾额。1911年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事败,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很多人是马来亚华侨。抗战爆发后,英属马来亚的华人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从抗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开始马来亚沦陷的4年多时间里,华人华侨为祖国筹款占到了全世界华人赈款的2/3,1000多名来自马来亚的华侨机工志愿回国支援抗战。日军占领马来亚后,在很多地方发动报复性屠杀,有多达30多万华人遇难。1948年,马六甲市建立了蒋中正亲书“忠贞足式”四字的纪念碑,以纪念抗战牺牲华人华侨。 二战后,英国重返马来亚殖民地,以华人为主的马来亚共产党在1947年发动了争取独立的游击战,并频频发动针对欧洲种植园主和富有华侨商人的暗杀行动。在几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暗杀事件后,1948年,英国殖民当局宣布马来亚进入了持续十二年之久的“紧急状态”。这实际上是一场游击与反游击的战争,又称“马来亚战争”,二战后被解散的英国特种部队——SAS特别空勤团因为这场战争而重建,并建立了卓越的战绩。最终游击队被打败。在此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英国殖民者被游击战打的焦头烂额,一度想将大批华人强制遣返回国,而事实上华人也是武装冲突的受害者,而且是双重受害者,富裕华人被马共游击队视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团队建设概述试题答案综述

1.以下关于领导的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1得分:3分 A.领导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 o r B.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的智慧、学识、才能、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 o r C.领导艺术是因人、因事而异的,因地、因势而变的 o D.领导艺术就是指领导的用人艺术和授权艺术 2.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单选题3分)二得分:3分 o A.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o B.协同合作 o C.共同奉献 o r D.团队成员的向心力 3.以下不属于一个高效的团队应具备的能力的是()。(单选题3分)’3得分:3分 o r A.执行能力 o B.调研能力 o C.合作能力 o D.领导能力 4.以下不属于团队的构成要素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r A.目标 o r B.人 o o r C.权限 o D.战略 5. 一个好的领导者对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不属于领导必须具备的要素的是 (单选题3分)T得分:3分 ()。 o r A.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者追随者

o r B.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 o p C.领导者必须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o D.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可以通过影响下属来实现组织目标 6.20世纪80 的权限的是( 年代流行的一种名为质量圈的问题解决型团队。在质量圈模型中,不属于团队成 员 )。(单选题3分厂]得分:3分 o A.问题确认 o 1. B.问题选择 o C.问题评估 o D.推荐方案 7.在团队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期,需要一位( )的领导者来帮助团队度过这一阶段。(单选题 分)■「得分:3分 o A.教练型 o B.支持型 o r C.授权型 o r D.告知型 8.以下关于自我管理型团队的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r A.真正独立自主 o B.10-15人组成 o C.有权挑选团队成员 o D.几乎无权采取行动 9.以下不属于虚拟团队的优势的是( )。(单选题 3分厂厂得分:3分 o r A.人才优势 o r B.效率优势 * * * *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菲律宾市场实地考察-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菲律宾现状

2011年10月在菲国旅行过半个月,去过马尼拉,宿务(Cebu),Tacloban等城市,菲国基本情况如下 1. 菲律宾2010年GDP和广州市GDP差不多,首都马尼拉总体看起来略落后于广州, 毕竟是首都,偶有几个地方比广州更繁华更现代化,有点像上海. 马尼拉/宿雾等地的海滩风景很漂亮,这是广州远远不能比的地方,还有SM shopping Mall 等也是很繁华。 首都最抢眼的交通工具是吉普尼车,据说最早的吉普尼(Jeepney)就是用美军留下来的吉普车(Jeep)改造而成的,菲律宾人把吉普车的车斗加长,把车斗的后部打开,作为乘客上车的入口,然后开到街上拉载客人,是菲律宾城市里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如下面附图,后面开门, 进去后两边能坐人.其它城市和小镇也是这样, 吉普尼车在菲国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公交车. 马尼拉也有少量类似于中国的公交车, 由于价格稍贵点,很少有人乘坐. 马尼拉有三大干线铁路,在上面跑, 相当于广州地铁,但比较旧,空调很差, 周末人很多, 热的要命. 菲国冬季平均气温在23度以上, 常年气温在32度左右. 菲国每个城市的大型百货公司,商场,餐馆,商业中心等门口都配有保安,保安都带枪,所有进入人员都是要开包检查, 如此严格安检,反应菲当地治安有问题. 一朋友哥哥做警察,下班回家带枪给我看. 商业大街各营业点保安都有枪, 安全状况实在让人担忧. 菲国当地人并不排华,他们承认那几个小岛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也承认是政府领导人拿了美国资助,不得不为美国卖力闹事,有点幸灾乐祸,不占白不占的样子!!!! 关于南海问题,一菲人说: 有美国人支持我们,你们不敢动我们, 我们都知道那个小岛属于你们的,但离你们那么远, 我们去那些岛只需要30分钟, 你们国家那么大,为什么不能给我们啊,真无耻啊!!!!!! 2. 宿务, 是菲国除马尼位外,最出名的旅游城市, 市容相当于珠三角的一个小镇, 总体来说比中国珠三角城市落后. 市中心偶有几个繁华区/商业中心像广州一样漂亮,如A y a l a S h o p p i n g M a l l,和S M s h o p p i n g M a l l. Colon是宿务最大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人流相当于广州上下九,零售业为主兼批发业,中国百货比较多.

马来西亚-人种

民族关系维度下的马来西亚治国理念 作者:曹庆锋,熊坤新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双月刊) 》2013 年第1 期发布时间:2013-04-12 摘要: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民族众多,民族构成复杂,民族关系始终贯穿于其治国理念发展的始终,亦深刻影响着其民族关系之建构。马来西亚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理性务实的治国理念,制定了旨在发展民族经济、缓和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和避免民族零和博弈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能够根据情势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与改进。事实证明,这有效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但亦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马来西亚全称“马来西亚联邦”(TheFederationofMalaysia),位于亚洲大陆和东南亚群岛的衔接部,亚洲、大洋洲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的交汇处,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全国由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组成,总面积33.24万平方公里,其领土被辽阔的南海分割成不相连的马来半岛南半部(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又称婆罗洲岛)北部(东马)。西马北与泰国接壤,南隔柔佛海峡与新加坡相望,西部与西南部濒临著名的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相望,东濒南海,是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马包括沙捞越和沙巴两个州,南部与印度尼西亚接壤,北部与文莱相邻。 马来西亚历史上曾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的殖民侵略。1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侵占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并于1826年建立“海峡殖民地”,此后英国殖民政府加快了对马来半岛的蚕食,先后取得了马来半岛中部地区的“四州府” (霹雳、雪兰莪、彭亨与森美兰)的统治权和半岛北部“五州府”(吉打、吉兰丹、玻璃市、丁家奴及柔佛)的治理权,并将上述诸邦组成“马来属邦”。1914年,英国殖民政府完全控制了马来半岛,成立“英属马来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马来亚全部领土和加里曼丹岛沙捞越和沙巴。日本战败投降后,英国重新统治了马来亚,强迫新加坡从马来亚分离出去组成“英国皇家殖民地”,其余各邦于1948年组建“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获得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合并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因政治、经济和民族纠纷,新加坡退出联邦并独立建国,其余各州仍称为“马来西亚联邦”。 一、马来西亚多元化的民族构成格局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的国家,全国约有30多个民族,其中,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是马来西亚的三大民族,这三大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0%有余。据马来西亚政府2008年9月统计,马来西亚人口是2773万,其中,马来人占总人口的50.4%、华人占23.7%、印度人占7.1%。此外,当地少数民族占11%,其他民族占7.8%[1]。马来西亚联邦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全国有超过60%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且信奉者大多为马来人,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土著原住民既有信仰原始宗教的,也有皈依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华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多元,包括佛教、儒教、道教以及基督教和天主教等。 (一)土著人

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摘要:华人移居菲律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他们比西方殖民者要早来到这个岛上,在与菲律宾人接触、打交道中有友好相处的一面,也有发生冲突的一面,关系复杂。从1603 年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的排华开始,菲人与华人的矛盾愈演愈烈,菲律宾的排华情绪也日益影响着中菲两国的关系。本文将从各个时期的中非关系浅析菲律宾出现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对两国的影响。 关键词:菲律宾华人排华运动 “排华”是近代以来华侨史上屡屡发生的悲剧。排华是指华侨华人或者走出中国本土以外的中国公民,在异国他乡受到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或居民的不公正对待。在排华过程中,华侨华人在生命、财产、名誉等方面受到各式各样的伤害和排斥。从17 世纪开始至今,海外排华事件屡屡发生,最近的黄岩岛事件更是将矛盾升级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排华运动又会给中菲两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 1、文化上的冲突。 这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上。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除了对当地进行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军事占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传播教化,目的是使菲律宾人在宗教方面信仰天主教,在教育上接受西班牙教育。结果除去信仰回教的毛洛族,菲律宾人大都该信了天主教。但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菲律宾华人很难接受这种教化,他们大多信仰佛教,无法接受突然的信仰转变,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又习惯了以天朝自居,不易接受外来文化,更不用说是要放弃自己的文化,这通常是被看作“背叛”老祖宗的举动,是要遭天谴的。况且这些初期华人来到菲律宾只是为了谋生,并不打算久居,因此也就不会理会西班牙的这种教化。 为了顺利推行教化,西班牙人推出法令,不允许华人与菲律宾人杂居,而且还以纳税优待和就业便利吸引华人。为了取得与菲民杂居权利以及方便谋生,一部分华人改信天主教。但这也只是少数。西班牙对华人的教化以失败告终。由此西班牙将在菲额华人视为眼中钉,为后来西班牙在菲进行排华运动埋下了引线。 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土著菲人对华人存在着敌视情绪。华人看不起土著菲人,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没文化的人,而菲人在西班牙的教化下也接受了西班牙对华人的仇视态度,在西班牙队华人的几次大屠杀中(西班牙殖民者于1603 年、1639 年、1662 年和1762 年在菲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