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说课稿

德育说课稿

德育说课稿
德育说课稿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

课设计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有研究表明,一个行为重复21次就会成为习惯,可见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要经过不断地反复、肯定等过程。而且习惯有好有坏,好习惯就像我们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它的利息让人终身受益,往往也能为我们插上一双成功的翅膀。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改掉不良的习惯,优化自己的行为习惯,我设计了这节《好习惯伴我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学分析本节课主要想通过具体实践,教给学生养成好习惯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养成好习惯;并通过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改变,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使学生体会改掉坏习惯过程中的艰辛,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免养成不良习惯。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教给学生养成好习惯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在以后

的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养成好习惯。

2.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改变,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

必要

性;同时使学生体会改掉坏习惯过程中的艰辛,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免养成不良习惯。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因好习惯而受益的小故事及名人名言。

3、找找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

活动过程设计活动过程设根据活动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下几个板块的活动: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猜猜我是谁?(学生会猜到是好习惯)此时教师对学生说: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经年累月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它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好习惯伴我成长》

二、活动感悟自身习惯

在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再现,

在这个环节中播放一些学生们平时的不良习惯的情景纪实片,有上课不注意听讲的;有吃小食品的;有在教学楼内打闹的等现象。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看来同学们一下子就能找出我们身边的坏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习惯也自然形成,它们中

计有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它将成为我们前进中的绊脚石,阻碍我们的进步。你想知道自己的好习惯有多少,坏习

惯有哪些吗?从而引出习惯加减法活动。

环节二:习惯加减法

学生每个人手中都有两种颜色的圆片,其中绿色的代表好习惯,红色的代

表坏习惯。请根据老师的提问,在桌面上摆上相应的圆片。学生按要求摆

完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白纸上的这些圆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能不能举

例子具体说说你养成了什么好习惯?”“谁愿意勇敢地说一说你的红色圆

片代表什么?你今后打算怎样做?”对于哪些勇敢地说出自己坏习惯的学

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是他们明白:勇于承认错误,也是好习惯的

一种体现。

三、深入体会习惯的重要性

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汇报自己关于因好习惯而受益的故事,搜集到的也可

以。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爱书》《诺贝尔奖获得者感言》。学

生听完后让学生用自己搜集到的一句名言说一说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我

们应该怎样做?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通过听故事,从中受到启

发,并体会到习惯的重要性及良好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幸福。让好习惯坚持

下去,让坏习惯变成好习惯。还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提出建议,指导具体做法。

建议同学们仔细阅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

目的的改掉坏习惯,并养成记“好习惯养成日记”的好习惯。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真高兴我们班已经养成了这么多的好习惯,可见我们是一个积极

向上的集体。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这些不足之处,希望我们共同努力

改掉坏习惯,养成更多的好习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加顺畅,让我们的

生命能像这些树木一样,生机勃勃,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让我们“播

种一次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

格,收获一种命运。”

结束时学生齐读这句名言,既总结了本节课,又对学生提出了希望,还起

到了导行的作用。

效果预测通过具体实践,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到改掉坏习惯过程中的艰辛。从而下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改掉自己的不良习

惯,有意识地、

主动地养成好习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础,但一节课不可能把好习惯展现的面面俱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互相监督、提醒,共同提高。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陈为(2012年12月28日)我讲的这门课程的名字叫《职业道德与法律》,

(说教材)首先,我先说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不同于其它学科。比如,它不同于语文、数学基础类课传授的是知识,键盘、舞蹈专业类课传授的是技能,而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这也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所以,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意识到,德育的实效不在于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条条,而在于能真正得到些感悟,在于把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正确而务实的职业理想,并以此为动力而珍惜在校生活,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地养成符合职业需要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更好地融入社会。

全书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属于礼仪规范,第二个单元属于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属于法律的内容。我今天给诸位评委和老师带来的说课稿是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第一节内容“感受道德之美”的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

本单元是全书的重点,而本节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今天讲的第一节这部分,分为道德和职业道德两个大问题,

我们今天就利用40分钟一堂课的时间,只针对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展开新课,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学习第二个大问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德育课道德部分核心内容职业道德的前提。

那么,怎样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认识和培养道德健康意识、认识遵守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是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是对我的教学工作的一种挑战。

我的教学目标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认知、理解道德的含义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明白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无论在学业、还是将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道德的含义2.教学难点:联系

理解道德的含义

四、教法学法: 1.采用“师生互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特

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加强学生活动环节,多采用老师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言和讨论,发表不同看法;老师导读、讲述和总结,只占课堂的较少部分

2.用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典型事例来创设情境、开展教学。

3.加大教学中师生的感情投入,以教师之情引学生之情,使教学充满感情色彩,以加强德育效果。

五、教学用具:阅读资料、彩色卡片(40张)、白板、磁扣儿

六、教学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三个组成部分:

(二)引导学生学新课(30分钟)

(三)课堂小结、留作业(5分钟)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设问,讨论生活事件联系第一单元的礼仪常识,提问:一个干净利落、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男士站在你的面前,你能确定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吗?

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引起学生的发言和讨论。

结论式提问:道德能看得见、摸得着吗?

将这位男士逐一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用列表方式,列出四种不同行为,再进一步提问?(学生上课说话、老师上课抽烟、图书馆里打电话、医生向患者隐瞒病情)这四种行为都是不道德行为吗?

学生之间引起争论。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大家看法都有不同,那么究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以什么标准看待道德问题呢?我们通过学习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第一节“感受道德之美”这部分内容,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板书: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

板书:第一节感受道德之美

(二)进行新课的学习。(30分钟)

1.老师导读:让一位学生朗读,本课第30页的一段话:

“道德”似乎空洞抽象,其实不然。“道德”蕴含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之中,融汇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之中。它实实在在地呼唤着做高尚的人,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走向成功的脚步。

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道德问题存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着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人人皆与道德有关,只是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区别而已。

段话的意思是道德无处不在,人人皆与道德有关。

2.导读之后,老师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结合这段话的意思,请同学们在2分钟之内写出,你认为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的例子,写得越多越好。

3.下面,根据班级的不同学情,学生举例深度的不同,请若干名同学发言,

达到我想要的阶段性教学效果为准。

4.教师总结:同学们所举的例子很多,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五花八门,这说明同学们不但平时能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注意道德问题,而且思维宽广、观察能力强。

有关道德的具体行为,同学们能举很多例子,那么,下面,我们共同来总结一下,

5.引出道德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都有哪些特点呢?

(板书):一、道德的涵义1. 道德的涵义

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并朗读出来。

然后,我通过大量的例子具体阐述、解释道德的含义,并由道德的含义引出道德的特点

2.道德的特点

(1)道德以善恶作为判断标准

(2)道德主要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3)道德的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6.根据道德的含义和特点,我们重新来判断刚才提到的各种行为。

(师生共同进行),从而引出第三个问题道德的作用

3.道德的作用

4.从含义上可知,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及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如上课随便讲话,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批评和责怪,因此大部分同学都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会乱讲话。

又比如这个例子:(出示阅读资料:《珠海特区报》曾报道这样一个事例)请同学说一说,听后的感想并总结。

老师总结:可见,教育的威力巨大。现实中的许多例子都表明:道义的力量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法律所不能替代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材料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材料 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一、教学设计说明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显得意义深长。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节约意识淡薄了,为了把节约意识渗透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去,所以我借助本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等几方面入手,告诉学生,节约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使同学们意识到身边浪费的严重性,意识到中国的资源危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们传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并号召全体同学共同制定三年一班《节约公约》,互相督促,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促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正落实“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二)教学重点: 1、感受体会身边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和浪费会造成的后果。 2、通过互相协作制定班级的《节约公约》。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变废为宝的制作过程,感受其中的乐趣。 4、使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四)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二是实践操作部分,使学生通过实践进而将认识转变为行动,从而使节约意识真正落实。 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这部分,我先从图片入手,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在强烈的直观刺激下,学生很快就能意识到这些现象是浪费现象。我在学生有了明确的认识后,又马上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数据感受到如此浪费的严重后果。数据的一一列举虽然准确,但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上考虑,他们对这类数据的敏感度不高,于是,我紧接着出示是贫困地区缺粮、缺水、缺电等图片,通过直观的感知,鲜明的对比,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浪费实在是可耻的,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在实践活动部分,我以节约为主题,先后设计了想一想还有没有更节约的办法、名人节约故事分享、制定班级《节约公约》和变废为宝等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这些环节进一步巩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并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把观念转变为自身的行动。使学生真正知道了怎样做是节约的,怎样做可以避免过多的浪费,用过的废旧物品可以怎样变成有用的物品,在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又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间合作互助的精神。为了使本课教学顺利完成,收集我国名人、伟人的节约故事是我在课前布置学生们进行收集的。因为本课并非手工制作课,所以变废为宝这一环节,我是布置孩子们在课前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整理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废旧物品进行重新设计,加工,我把大部分的制作时间放在了课前,而在课上我只给了孩子们比较少的整理修饰的时间,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手工制作过程占用过多的时间冲淡德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也是对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粗浅的认识,

《好习惯-成就梦想》德育实践课教案

《好习惯,成就梦想》德育实践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发现并改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3、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实现理想,坏习惯使人失败,一事无成。 二、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自觉性。 难点:学生对好习惯养成的恒心和坚持。 三、活动准备 印制梦想卡、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好习惯成就梦想的名人、伟人的各种资料、故事。 四、班会过程 (一)、猜迷语导入: 请同学看大屏幕,你能用二个字的词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吗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习惯) 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习惯好似影子一样陪伴我们终身,我们自身的好习惯不仅能让我们受益终身,更能成就我们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好习惯成就梦想”。(板书课题) (二)、引入梦想,谈梦想。 梦想是一个人的美好愿望,是理想,是心愿,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梦想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要想实现你们的美好梦想,就要养成好习惯 (三)、分享名人伟人梦想成真的故事,强调习惯和梦想的关系。 案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几十年

如一日,从不间断。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良好的生活习惯) 案例二: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堪称美德典范的总统,他的诚实小故事家喻户晓,他从小看得最多的一本书是一本书,是一本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与人交谈和相处时必须遵循的文明礼貌规则110条》。好习惯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总统和一个伟大的人。 案例三:达尔文从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大自然的机会,为他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观察习惯) 思考:说说这些名人、伟人都有什么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师:名人、伟人的小故事使我们受益匪浅,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自身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不仅使我们受益终身,更有助于我们实现梦想,同样要想实现我们的梦想就要养成好习惯。 (四)、明确从小应养成哪些好习惯。 师:既然好习惯对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度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让学生先随意说说。)我们只针对:学习习惯(分为课前、课上、课后)、文明礼貌习惯、卫生习惯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分组进行汇报。) 学习习惯: 课前:1、做好预习。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白好文具、书本。 课上:1、倾听的习惯,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 2、上课发言的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要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 3、坐姿端正,努力做到三个一。 4、作业书写要端正,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课后:及时复习,先复习课上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课后高效完成作业。文明礼貌习惯: 1、进别人房间要敲门。 2、实用文明用语。 3、礼貌待客。 4、不乱翻别人东西。 5、不打断别人说话。 6、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德育实践活动课

德育实践活动课 德育实践活动课 《与友同行》教学设计 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创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一个大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今天面对跨世纪的一代, 21世纪的主人,人类的未来,在以独生子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发展趋势下,学生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在很多时候,因为一点小事情而与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全然不顾同学情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出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以至与会影响到集体的荣誉,当有活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合作时,更不懂得与他人合作,缺少团结协作的认识及能力,更不懂得与同学之间的友谊的珍贵。针对这些现象,师生共同研究决定围绕“和谐友爱,合作发展”这一话题开展实践活动,并且确定了《与友同行》这个活动主题。 二、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正确认识友谊,初步体会“和谐、合作”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友谊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交友困惑及冲突,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愿意和同学交往,懂得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则。愿意改变自己,主动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选择并初小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三、活动实施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确立研究的问题: 1、什么是朋友?交友有哪些益处? 2、查找实例,探讨朋友从哪里来,即:交友的方法、同学之间合作的方法。 3、列举、查找一些学生中真实案例或经典友谊故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合作的案例。 4、调查本校、本班的同学交往状况。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合作精神,创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二)、制定活动方案: 1、按照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小组活动目标。 2、各小组展开调查、访问、讨论,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3、各小组整理材料,并准备与主题相关的歌曲、故事等节目突出观点,交流研讨写出汇报材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制定计划后,各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按计划进行活动。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 经过两周的调查、采访、翻阅书刊、上网等活动,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精心整理,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报一下。 四、学生谈感受: 五、教师总结: 经过两周的亲身实践活动,通过调查、翻阅书刊、上网查资料等形式,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并能以组为单位,精心整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能围绕“和谐友爱,合作发展”这一话题各抒已见,形式多样,同学们能真正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懂得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尤其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讲课教案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的: 针对班级体学生之间缺少理解,关爱的现象,根据未来竞争呼唤合作型人才这一需求,通过讨论交流、小品、做友谊卡……激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并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朋友之间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朋友》、《友谊歌》。 3、铅画纸、篮球、有关友谊的格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播放周华健的《朋友》歌,听完后问:这首歌让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能向我们介绍认识你的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她)交朋友啊? 2、点题:你对你的朋友那么了解,我想你们平时相处一定很好,能告诉我们大家你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板书:真心相处) 二、出谋划策,掌握生活的智慧 导语:舌头和牙齿这么好,也有打架的时候,那么朋友之间也难

免会出现矛盾。我们班谢家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出示课件: 谢家浩丢了一块橡皮,正好看到他的好朋友小明有这样一块橡皮。谢家浩看到了,就说:“小明偷了我的橡皮。”小明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 问:如果你是小明,你现在回是什么样的心情?(难过、愤怒、伤心) 师:是啊,我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那你会怎么做呢?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大声争辩耐心解释帮他找 师:同学们,你们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理解别人,真的让沈老师非常感动。下面我们请谢家浩同学说说,后来他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好吗? 3、谢家浩说。 4、师:多么坦诚的一对朋友啊!谢家浩和小明之间的矛盾消除了。可还有好多同学来找我谈心,问我该怎么解决和好朋友之间遇到的一些不愉快,今天我把这些问题都带来了,(课件出示)我想请你们帮我给这些疑难杂症开个妙方,人多主意多,咱们以小组讨论为主,为了节省时间,请每个小组认领一个问题,然后讨论。 5、交流,解决问题。 小结;同学们,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朋友”两个字的份量,你们知道用沟通、用理解、用宽容来化解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我为有

德育说课稿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陈为 (2012年12月28日) 我讲的这门课程的名字叫《职业道德与法律》, (说教材)首先,我先说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不同于其它学科。比如,它不同于语文、数学基础类课传授的是知识,键盘、舞蹈专业类课传授的是技能,而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这也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所以,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意识到,德育的实效不在于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条条,而在于能真正得到些感悟,在于把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正确而务实的职业理想,并以此为动力而珍惜在校生活,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地养成符合职业需要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更好地融入社会。 全书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属于礼仪规范,第二个单元属于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属于法律的内容。我今天给诸位评委和老师带来的说课稿是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第一节内容“感受道德之美”的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 本单元是全书的重点,而本节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今天讲的第一节这部分,分为道德和职业道德两个大问题,我们今天就利用40分钟一堂课的时间,只针对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展开新课,这

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学习第二个大问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德育课道德部分核心内容职业道德的前提。 那么,怎样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认识和培养道德健康意识、认识遵守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是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是对我的教学工作的一种挑战。我的教学目标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认知、理解道德的含义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明白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无论在学业、还是将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道德的含义 2.教学难点:联系自身理解道德的含义 四、教法学法: 1.采用“师生互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加强学生活动环节, 多采用老师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言和讨论,发表不同看法; 老师导读、讲述和总结,只占课堂的较少部分

最新整理三年级德育活动课教案

最新整理三年级德育活动课教案 学会感恩是最基本的德育教育。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德育活动课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哦! 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制作千纸鹤,手语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1、排练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 2、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3、学习叠千纸鹤。 4、制作课件。 活动形式 回忆汇报、讨论交流、折纸鹤、手语表演等形式。 活动过程 一、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小乌鸦爱妈妈》吗?下面老师先请大家

再来一起看看这个故事! 观看《小乌鸦爱妈妈》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是一只懂事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有爱心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不忘记妈妈的养育之恩的小乌鸦。 (指名回答) 大家说得真好! 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动物们都知道感恩,我们人类更应该学会感恩。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再享受着父母的爱。父爱是一束阳光,丝丝缕缕的包裹着我,温暖着我。母爱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抚慰着我,浸润着我。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要对父母感恩。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这节课,我们以《感恩父母》为主题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1、慈爱 师:在这平凡的一天天,我们读懂了一个字,那就是爱。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与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你从哪件事上体会到父母对你的爱。谁愿意来交流。 同学1:我年龄小,妈妈怕我学习跟不上,每天晚上干完活都会给我补课。 同学2:小时候,我的脚上不小心被刀割了一大口子,血流不止,妈妈冒雨抱着我送我到医院,妈妈全身被雨淋湿了,但我一点也没被淋到。 同学3:小时候,我得了阑尾炎,爸爸带我到医院看病,交了医药费后,爸爸身上的钱都用光了,中午爸爸没有吃饭,一直把我背回家。 同学4:小时候,我贪玩掉到水里,妈妈奋不顾身跳到水里救起我。 同学5:我在妈妈身体里生活了十个月,吸收了妈妈身上的许多营养,妈妈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走进父母的少年时代》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走进父母的少年时代》 龙山一中彭扶贫 一、活动背景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亲人的宠溺很大程度上造成有些孩子自理能力很差,更甚者从小形成了自私的品质,不懂得感恩。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本次社会实践课,决定以“走进父母的少年时代”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孩子与父母良好的沟通让孩子理解父母,进而反思自我、再学会感恩的思想道德培养过程。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的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从而激发起学生关心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以及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父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重点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理解父母,学会感恩。 四、活动难点 培养感恩意识,学会在生活中感恩。 五、活动方法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次活动课的具体内容,我采用了调查记录、亲身体验、问卷、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六、活动准备 、“父母年少时的一天”记录表; 、“今天我来做家务”体验活动记录表; 、调查问卷; 七、活动流程 活动分为五个阶段: (一)采访调查 、利用周末的时间,全面了解父母少年时期的生活,和自己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体会父母少年时期成长的艰辛和烦恼。 项目我父母少年时代感受 学习 玩具 衣食

趣事 娱乐 关键词 、开展“超级访问”活动。记录并讲述父母少年时期最幸福的事,最伤心的事或最难忘的事。 项目我父母少年时代感受 最幸福的事 最伤心的事 最难忘的事 (二)了解妈妈(爸爸)的少年时代的一天生活。 让同学们了解平日里的父母少年时每天要做的事情,进而与自身情况对比。 (三)体验生活“今天我来做家务”。 让孩子们亲身经历一次作为家长的辛苦与责任,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四)回报、感恩父母 展开讨论,对中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懂得付出”等。

省一等奖走近电影-走进生活综合实践说课稿演示教学

省一等奖走近电影-走进生活综合实践说课 稿

走近电影,走进生活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李萌萌,来自钦州一小,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近电影,走进生活》。(出示课件) 作为学校的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者,一直以来,我以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努力解读着这门课程的性质,践行着它的理念,从中也体悟到了它独特的课程魅力。 一、首先我说一说“课题生成的背景”(出示课件) 钦州一小传承学校艺术特色,为了让孩子从电影中找到德育榜样,把每周五的下午设为电影课。德育处从社会、自然、历史、人文各方面选择了适合孩子的好电影(ppt),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统一观影。我们班有一部分淘气的孩子,他们对传统一板一眼的说教并不受用,但是,通过观看了一部一部好的电影,他们从中间找到了自己想要主动去学习的榜样,德育的教育变被动为主动了,事半功倍。所以,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以电影课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走近电影,走进自己的生活。 二、下面我再说一说“活动目标”(出示课件)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也基于学校的现实资源和条件,我从三个维度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目标: 三、下面我再具体地说一说“实施过程与策略”(出示课件) 本次活动共用四周时间,约八个课时完成。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电影是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媒介和基础,在积累了观影经验基础之上,我们的活动准备分为两步走。 准备工作之一:1、走近电影这一研究媒介,细化主题(出示课件) 想要理性地了解电影构成的内容要素,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太过庞杂的内容,庖丁解牛、舍轻就重是让学生的实践变为可行的第一步。我们观看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精彩片段(视频)从对电影作用重要性和研究的可行性出发,将主题细化为以下四个子课题(ppt): 走近电影故事情节 走近电影画面 走近电影音乐 走近电影服饰和道具 准备工作之二:2、成立小组、拟订方案(出示课件)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德育实践活动课执教:曹清婕年级:五年二班活动主题尊重父母:感恩父母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 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1 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2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重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难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 母。怎样感恩父母。课前准备: 、调查问卷1 、诗朗诵《妈妈的爱》2 ;学唱《感恩的心》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5、搜集相关的文章、故事。6、感恩宣言活动过程一、营造气氛进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愿同学们愿意吗?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意!)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歌,同学们想听吗?(想!。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赞美的是谁?(母亲)教师: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 任何的回尊重父母、感恩报。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现在我宣布五 年二班“”德育实践活动课现在开始。父母,教师:请我们班的班长做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好吗? 。二.汇报调查结果 现在,老师让我们分组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主持人:课前,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发现。 、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1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同学们对父母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第一小组组长: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徐明珠)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但是我们还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王林)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

德育课教案-(1)

德育课教案-(1)

唐河县思源实验学校中小学生德育课 第一周:如何面对突发事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初步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 2、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常识有创意、合理地解决生活中安全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了解在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学生在课前搜集灾害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第一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活动一:危急时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教师提出问题“遇到危险怎么办”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还可为学生创设一些危险情景:发现家中有危急病人、遇坏人、家中停水停电等,运用查找到的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危机时拨打什么电话及防护自护措施;也可以学生们介绍自己

遇险时自护自救的经验及做法,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 活动二:面对灾难 大自然中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龙卷风、沙尘暴等是不可抗拒的,我们要从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会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那么,当自然灾害真的发生时,我们应当怎样应对呢?通过设置情境、收集相关资料、模拟演习等活动让学生掌握面对灾害的一般方法,冷静应对各种灾难。 第二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自护 活动三:模拟演习活动“当地震发生时” 先组织讨论“地震发生时怎么办?”,指导学生思考辨析: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怎样冷静应对?下面的做法正确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演习,演习的目的在于学习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避免慌乱和盲目。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住所附近的设施情况,利用好周围的安全设备、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可以模拟在家中、在学校、在商场几种情景。 活动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像资料,来展现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特别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损失。用一些具体、感人的事例展现在危难中人们是如何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体会危难之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内容,一是灾区人民灾后努力抗灾,消灾。二是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心系灾区,提供各种支援。

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之《以传统美德共勉与五常精神同行》

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以传统美德共勉,与五常精神同行》 反思材料 作为本次活动课的指导教师,在看到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感受到实践课给老师、给同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领域,一个新的塑造自我的平台。 1、德育实践活动不但给我们班主任而且给学生创建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道德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尤其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感受到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仁义礼智信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时也对自己平时的思想、行为做出深刻的反省,更深刻地体会到本次活动的意义,并且能够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实际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习惯,把五常精神发扬光大。在活动中,我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2、德育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在今天,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能针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现代文明礼仪”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可以说这是应时代的潮流更是时代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美德”的意义。这既是对班主任教师的挑战,更是对学生思想的一次洗礼。同时也让我体验到这种德育实践活动也使老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作为班主任老师只有多读书,多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的充实自我,增强自身能力,才能更好的把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起来。 《以传统美德共勉,与五常精神同行》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五常职教中心艺术九班班主任许冰滢。我说课的题目是《以传统美德共勉,与五常精神同行》。 创建文明社会是当前一个大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弘扬传统美德,创建文明校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我校部分学生脏话成习,举止野蛮,情感缺失、行为散漫,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荣誉感,缺乏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追求另类审美,缺少活泼开朗大方的学生应有的气质,针对这些现象,师生共同研究决定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礼

小班德育活动《我爱爷爷奶奶》说课稿

小班德育活动《我爱爷爷奶奶》说课稿 今天我们团队说课的内容的小班德育活动《我爱爷爷奶奶》是与小班德育活动紧紧相扣的,是与幼儿生活密不可分的。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我们都知道,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首先应该从娃娃抓起。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体验了活动的乐趣,还激发了幼儿敬老爱老的美好情感。通过活动使孩子知道,应该正确对待老年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老年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使幼儿从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重要性,感受到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所获得的快乐。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在家里备受长辈们的呵护,只知道自己需要关心、需要帮助,还没有为他人服务意识。需经过学习、体验才能得到启迪。 3、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确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①幼儿在互相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种种不便。 ②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4、活动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们将活动重点定位于了解老人,帮助老人做事情,并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活动难点则是通过探索发现、游戏体验等,使活动得到深化。 5、活动准备: 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从而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活动准备如下: ①知识准备及家庭社会等相关的准备,收集有关爷爷奶奶日常生活细节的信息资料。 ②环境创设:爷爷奶奶图片等。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可爱的

中职德育说课稿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

中职德育说课稿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 《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说课稿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一册中《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这一知识内容,它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共同构成第一册教材第六课第一节《正确面对人生》的内容。《正确面对人生》是从人生常见的矛盾出发,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后,提出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帮助学生实现观念上的适应。而《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这一知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生真谛,正确看待世界、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人生,从而培养终身”德育的能力。 一、主要内容: 阐述人生常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境、竞争与合作,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之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而现实是,我们有的学生,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面对困难,消极悲观;看待问题,片面武断;不能正确处理人生的各种矛盾。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有较强的事非辨别能力,只要社会和老师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实践中,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和实践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充分理解学

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 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能培育出一颗颗美的心灵,培养出一个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青年。 所以,我为本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体验人生的各种矛盾,懂得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价值判断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辨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确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树立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人生的各种矛盾,理清理想与现实、顺境与逆 境、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依据:这是因为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两者在形式上是对立的,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又是统一的。青少年看待问题容易走极端,往往认为竞争就排斥合作,合作就不能竞争,对于竞争中的合作,合作中的竞争缺乏认识。

德育活动课说课稿

德育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摘下红领巾时》说课稿 一、课题分析 本节课的课题是《摘下红领巾时》,这是一堂团队活动课,课题的含义,要求我们必须让适龄退队的学生明白,在摘下红领巾时,他们应该怎么做,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在现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红色革命情感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而作为学生来说,他们对“少先队、共青团”的感受和理解更是显得十分的抽象,因而,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让他们对“少先队、共青团”的理解变得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进行少先队、共青团知识的教育时,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激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以环境为媒介,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调查总结了解了少先队与共青团的先进事迹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从中体会少先队、共青团在青少年群体中所产生的力量与作用,感受到作为一名队员、团员的光荣感与使命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感熏陶为主的环节,采用观察、表演、调查汇报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感悟加入少先队的深刻内涵,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产生更进一步加入共青团的决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学校、周边、生活等不同的视角去感受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难点:引导学生把少先队员的使命与荣誉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四、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聋生的认知年龄相较一般孩子较小,对于少先队的历史以及对少先队的内涵理解也显得抽象,不具体,对退出少先队后是否加入共青团也显得有些

迟疑。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将是具体和贴近生活的,因为聋生对具象化的实质教学的接受程度更高,也更加有利于他们理解团队的深刻内涵,坚定努力加入共青团的决心。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聋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将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活动课中,我恰当地在每个情境中,运用多媒体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概念,促进行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自主学习过程 在课前,我让学生在课前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任务启动,让学生分组去阅读学习少先队的历史,并通过网络了解少先队的发展情况,再将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准备好,拿到在本节课中进行分享交流,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产生体验。广泛搜集有关少先队和共青团活动的图片、文字以及其他信息载体,引导学生在学校中、生活中寻找发现少先队员的风采,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增强其处理信息能力。 2、课堂互动实践过程 (1)合作交流,引入新课 首先,我采用了设疑诱导法,让学生通过我预设的问题,(1)你了解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历史吗?把自己阅读调查到的信息,例如少先队与共青团的历史知识,在小组内进行分享、讨论。生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把所了解的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进一步的加深了解与记忆。对少先队和共青团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创设情境,回顾历史 将准备好的道具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片模仿少先队员各个时期的形象(劳动童子团、共产儿童团、抗日儿童团、少先队和儿童团、中国少年先锋队),并由学生介绍自己调查了解的相关历史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以模仿的方式,体会到旧时少先队员的艰苦,让学生在模仿中,更清楚地认识到少先队悠久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3)师生互动,突破难点

德育说课稿教案范文

德育说课稿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中的第一课《塑自己的良好形象》本课分为三学时 学情分析 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全部为男生其中大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没有感受到良好行为 习惯带来的快乐甚至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今后就能找到好工作对修身齐家的思想很是排斥 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主动去发掘修身的重要性让他们较好理解人 格魅力为个人带来丰富的社会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塑自己的良好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交往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能力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让学生在面试时不会出现紧 张而出现的各种如抓头、抖脚、挖鼻孔等多余动作或因进退场不打招呼等无礼行为 3、情感目标:塑造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自己修身养性俭以养德 难点:正确认识自己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学法 教法:展开情境分析布置任务带动学生思考利用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主要是由这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实践结论交给学生去分析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才能充实地走完这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礼记·大学》曾有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意思是说:修身齐家是儒家的伦理政治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只有治理好了家政才能治理好国家那么如何才能修身这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数据调查公司在对人员进行面试时第一印象能给人加分不少可是也有许多第一印象让人错失了优越工作机会 任务一: 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正确认识自己) 展示古今中外各种名人名言 讨论: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是每个人应该知道的道理要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志存高远,平凡做起”德育课说课稿(陈雪慧)

德育实践课说课稿 基础教学部陈雪慧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志存高远,平凡做起》。本次说课包括:教材概说、学情分析、阐述教法、学法指导、教学流程设计和考核评价六部分。 一、教材概说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疆《高职德育教育读本》最后一章,对全书起升华点题的作用。理想是犹如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人生之舟的航向;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根本保证。作为21世纪的高职大学生,应当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起崇高伟大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地艰苦奋斗,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需求、祖国兴盛联系起来。 前一节的主题是“就业创业能力为本”,立足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如何实现就业创业。而现实就业创业的大前提就是解决高职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 教材优点:密切结合了高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想信念与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 教材不足:教材编写较早,与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中的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与面临问题存在脱离。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理想的概念,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方法、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中大量事例的对比、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激励学生为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一份力量。 3、重点难点 重点:(1)明确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难点: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二、学情分析 预科1504班的学生来自全疆各地,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为主。预科是少数民族学生夯实语言基础、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阶段,一个好的开端对其今后大学阶段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许多高校都将预科阶段的重点放在提高“MHK”过级率上,

初中九年级学生德育主题班会《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学校 题目 班级 九年八班 班主任姓名 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 现在的学生,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者 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者亦有之,唯独知
活 动 目 的
恩图报者鲜有之。那么对父母无情无义之人,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有 情有义了。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努力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并引 导学生通过体悟,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让学生明 白心存感恩, 就能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 心存感恩, 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 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在这节班会里,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爱与被爱的画面,讲述世间
设 想 与 构 思
爱的伟大、无私。通过讨论,让学生体悟自己身边的爱和如何回报爱, 讲述他的感悟。在过程中,配以歌曲和诗歌朗诵深化爱的意义。通过整 节班会,教育学生知足惜福,心存感恩,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 凡中的美丽,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 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

一、引入 孟郊《游子吟》导入(课件) 二、感受父母的爱,播放 6 个画面, 画面一: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
活 动 过 程
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回报…… 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画面二: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 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 走好 。 画面三:有这样几个故事 父母给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是不
求回报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赋予我们好的学 习环境……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A 借我一双慧眼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从学生需要、情感、兴趣出发,通过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道德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的品德发展。 2、整体思路 根据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针对校园出现的现代迷信问题,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发展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分析: 1、活动课内容分析 迷信思想在青少年中的传播,给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次德育活动课,针对这些问题,帮助学生远离迷信,追求健康生活。 2、教学对象分析: 青少年普遍对新事物好奇,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又急于知道自己未来,特别是当学生面对升学、考试等多方面压力时,有时会对前途感到茫然,以命运预测为代表的现代迷信,正好符合了他们在这特殊时期的心理需要。传统迷信已经难以使青少年相信,而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却颇受青睐,这说明青少年内心对科学是崇尚的,只要撕下现代迷信的伪科学性面具,让学生感受到真科学的力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了解科学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的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此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校园迷信对青少年的危害。 教学难点: 揭露现代迷信的伪科学性质。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 ①确定主题 针对校园中流行的星相、网上算命等现象,确立破除现代迷信、弘扬科学精神这一主题。 ②搜集资料 将学生根据性格、特长、兴趣、爱好或以自愿为原则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调查校园迷信的现状,设计好情况调查表,并对调查情况归纳整理;第二小组分析校园迷信的危害;第三小组揭露迷信真相;第四小组宣传科学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