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屯昌县海株岭金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屯昌县海株岭金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屯昌县海株岭金矿区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海南屯昌金鼎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河北鑫旺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四月

第1章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1.1 建设项目地点

屯昌县海株岭金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由海南屯昌金鼎实业有限公司筹备建设,项目位于海南省屯昌县坡心镇。地理位置详见图1-1。

1.1.2 建设背景

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尤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民用、国防、电子工业发展对黄金的需求,以及我国建设富民小康生活水平而带来的巨大的黄金首饰消费需求,黄金矿山企业的发展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业主为满足市场需求,拟对屯昌县海株岭金矿区进行开发。目前,该矿点的勘察地质报告、金矿开发设计方案已经编制完成。

海株岭金矿区位于海南省中部屯昌县城东南75°方向,直线距离7km,里程约10公里。行政上属于坡心镇管辖。开采矿种为金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年生产规模为矿石4.5万t/年,服务年限为6年,矿区面积0.7528km2。

1.2 工程概况

1.2.1 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由采矿工业场、选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1。

表1.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2.2 采选工艺流程

矿石—碎矿—磨矿—浸吸—电解——冶炼—脱水。本矿区采用削壁充填法采矿,矿石运搬为人工手推车运搬方式。由人工将矿石运至溜矿井,矿石靠重力溜至溜矿井下部漏斗,由放矿漏斗放至矿车。再由汽车拉至选矿厂,废土石运至废石场。本项目选矿的工艺采用重尾采用氰化工艺,磨矿细度为90%-0.074mm,氧化钙用量2.0kg/t,氰化钠耗量0.6kg/t,浸出时间24h,浸渣金品位降至0.18g/t,金作业浸出率为94.04%,对原矿回收率为67.62%,重选+氰化金的综合回收率为95.67%。金的冶炼为234.9kg/a,3-4天冶炼一次。矿山生产流程及污染流程如下:

1.3

1.3.1 与政策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为金属矿(金)开采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本项目不属于关于金矿开采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项目。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解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因此,本项目的开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3.2 与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本项目区内矿区范围属于一般农田、草本园地和林地,还有少部分基本农田。本项目用地经屯昌县国土环境资源局批准,详见图10-1.

本项目矿区范围内有少量基本农田,应采取以下措施:

矿井口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由于本项目属于地下开采,开采深度在-183m,属于深度开采,矿井口不占用基本农田,本项目不会影响基本农田的正常耕种。

项目辅助工程都不得占用基本农田。本项目符合禁止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的要求。

废石场位于基本农田的上方,做好废石场的水土保持,禁止废石场污染和占用到基本农田。

表1.3.2 项目占用土地类型表

项目建设需占用部分林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占用或征用林地,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因此,项目占用林地需要经屯昌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在办理占用征用林地审核手续时,应当填写《使用林地申请表》,同时提供项目批准文件、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和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协议。

因此,本项目在开采前应办理好相关手续,补偿占用的林地后,矿区方可进行开采。

1.3.3 矿区开发利用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1)矿区总布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的矿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较简单。本项目建设内容由采矿工业场、选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废石场等。尾矿储存池位于选矿工业场内,选矿工业场地附近没有村庄,不占用基本农,选矿工业场地位于南台水库的东侧,根据地形地貌可以看出其在南台水库的上游,但是选矿厂的氰化物废水全部返回流程闭路循环不外排,尾矿储存池上方设顶棚,水池四周设排水沟,防止暴雨时雨水冲刷溢出废水污染地表水,因此选矿厂不会对南台水库造成影响。

一号采区矿井位于南台水库的西南侧,根据地形地貌可以看出其在南台水库的下游,不会对南台水库产生影响。矿井离村庄较近,矿井爆破的时候会对村庄产生的一定的影响,要严格控制爆破的时间和炸药量,确保不会影响村庄的安全。废石场位于一号采区的东南侧,废石场的东南侧有基本农田,但是两者的距离有500m,根据地形地貌可以看出废石场在基本农田的上部,要切实做好废石场的排水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废石场的产生水土流失,污染和占用农田。

总体上,采矿工业场、选矿工业场、废石场不占用基本农田,对南台水库和村庄基本无影响,本项目开发利用方案中的总体布局合理。

(2)厂址布局及开拓运输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内容由采矿工业场、选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等。废石场布

置在一号采区的东侧,办公区和选矿工业场地在南台水库的东侧。尾矿储存池位于选矿工业场内。

废石场位于一号采区的东侧,可储存废石0.5万m3。废石场地形宽阔,周围属于荒坡荒岭,已形成一个小坑,可以用来堆放废石,废石场离一采区较近,运输方便且废石场不占用基本农田,不会对农田产生影响。矿山基建期废石主要用于矿区基建建设或外部销售,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石用于井下充填。废石场的容量能够满足。所以废石场选址合理。

本项目不设尾矿库,尾矿制作建筑材料灰砂砖。但本项目设有尾矿储存池,尾矿储存池不另选场地,其位于选矿厂内的西南侧,紧邻尾矿制砖厂房。本项目尾矿产量149.8t/d,尾砂比重2.87t/m3,每天产尾砂约52m3,尾砂储存池储存尾砂3天,需要池体容积为156m3,本次设计池体容积270m3,池体尺寸15m*12 m *1.5 m,满足尾矿的容量,尾矿储存池选址合理。

废石场的位置不会对矿区的排水造成影响,矿区的各主要建构筑物距离矿区约1000m远的地方,由于本项目属于地下开采,矿区附近不适合建造建筑物,矿区对办公生活区的影响也较小。矿山采用人工手推车开拓运输方式,目前已经有公路便于运输,因此开发利用方案中矿区的布局符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工艺的需要。

(3)采选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本矿区拟采用经济适用、技术可靠、环保节能的设备为主部分,人工配合的采矿方式。由于本矿山所开采的产品为金矿,故本项目的生产工艺要求较高,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提出的工艺流程为:矿石—碎矿—磨矿—浸吸—电解——冶炼—脱水。本矿区采用削壁充填法采矿,矿石搬运为人工手推车运搬方式。由人工将矿石运至溜矿井,矿石靠重力溜至溜矿井下部漏斗,由放矿漏斗放至矿车。再由汽车拉至选矿厂,废土石运至废石场。因此采选工艺符合矿山的实际情况以及开发的需要。

第2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

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2年10月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月报,2012年9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级,所有监测城市(镇)的空气质量均为优,绝大多数监测城市(镇)的所有监测日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质量要求的国家一级水平;除海口市区、五指山通什镇、琼海嘉积镇、万宁万城镇、文昌文城镇、昌江石碌镇分别有13.3%、21.4%、36.7%、6.9%、6.7%、14.3%的监测日空气质量为国家二级水平之外,其余监测日均达一级。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2.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委托海口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南台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地表水整体水平处于Ⅲ类。

2.1.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监测项目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III类标准。

2.1.4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从监测结果与统计结果来看,各监测点昼夜监测值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区评价标准值,说明评价区的声环境良好。

2.1.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范围为屯昌县海株岭金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占地范围,合计约

0.7528km2。主要的自然植物类型为灌木丛、草地、人工植被等,调查结果合计有83种,隶属37科,5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36科,82种,其中双子叶植物27科,58种;单子叶植物9科,24种。详见植被图和附录。

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下表。

表2.2-1 评价范围表

第3章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

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3.1.1 施工期

3.1.1.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施工需要运进一些建筑材料、设备等,行驶在施工现场的主要运输通道上的车辆来往频繁,特别在土建施工期产生的扬尘量较大,是影响区域大气环境的最不利时段。施工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每段施工的周期较短,这些不利影响的持续时间也较短,工程规模较小,采用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数量也相对较少,排放的尾气量亦将较小,尾气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将不甚明显。而运输时产生的道路扬尘随离扬尘点的距离增加而迅速下降,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200m内,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工业场地在施工阶段的植被破坏后将会造成地表裸露,在长期干燥无雨及大风天气条件下,裸露地面和堆置的土石方极易产生风蚀扬尘,风蚀扬尘影响范围通常不超过200m。

混凝土搅拌站加料中产生的水泥粉尘也是施工期的一个主要污染因素。搅拌机加料过程易产生水泥粉尘,水泥粉尘粒径细小,易飞扬,但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3.1.1.2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类比调查和资料分析,各类施工机械产噪声级见表5-1。

表5-1 施工机械产噪声级一览表单位:dB(A)

3.1.1.3 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矿井排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根据类比分析,SS浓度为200mg/L左右,经设在地面的水池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附近沟渠对其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其水质功能。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开挖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及清洗用水),施工现场须设置泥浆循环池,排出的泥浆水全部送入循环泥浆池沉淀后用于生产的循环再利用。因此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期生活污水来自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主要包括盥洗废水和粪便污水,生活污水可排入临时化粪池,定期用作农肥。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把施工期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3.1.1.4 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废均属一般固废,生活垃圾可按环卫部门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清运至屯昌县环卫部门指定地点。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矿山井巷开拓挖出的废石和挖掘土方产生的废物。本项目施工期间的挖方量较大,挖方量可以满足构建与平整工业场地,多余挖方量用于填埋地表剥离坑,应将施工废弃土石及时填方、或及时洒水防风刮起,或用蓬布覆盖未及时清理的弃土堆,减少水土流失或扬尘。在拉运废弃土石方过程中拉运车辆应加盖蓬布,以减少运输过程中洒落现象,从而降低对运输沿线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1.1.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造成表土结构的扰动,导致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量加大,加剧项目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也使生物组分自身的异质性构成发生改变,导致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降低,其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也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降低的幅度较小,自然体系对这个改变是可以承受的。因此,从维护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的角度看,生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本项目施工期采取了严格控制施工场地,不得超过征地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复垦绿化等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大大减少了施工期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1.2 营运期

3.1.2.1 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爆破噪声是由爆破源附近的空气冲击波形成的,属间歇性脉冲高噪声,持续时间短,瞬时源强在180dB(A)以下。据资料介绍及类比分析爆破所造成的突发性噪声强度与装药量、爆破方式密切相关。据同类露天开采矿山测定资料,爆破时产生的噪声在距爆破源20m处,其声压级为85~90dB(A),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爆破信号应符合《爆破安全规程》中的要求,应使全体职工和附近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信号的要求。

采矿过程中主要噪声设备有凿岩机、空压机、挖掘机、破碎机等,噪声级在70~110dB(A)之间,采取选用噪声较小的设备,并采取设置消声器的措施尽量降低噪声,噪声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本项目噪声源强及防治措施见表3.1-1。

表3.1-1 噪声源强参数、防治措施及效果

3.1.2.2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采场废气污染源主要以粉尘(扬尘)污染为主。有潜孔钻机和手持风动凿岩机在穿孔过程、爆破工序、反铲装车过程、矿石运输及堆放、废石运输及回填

等过程产生的粉尘。

3.1.2.3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矿山为井下开采,矿体围岩为花岗闪长岩,属较坚硬岩石,其构造裂隙不发育,富水性较差。裂隙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也是矿床充水的水源,但渗透性较小,采矿排出水主要是凿岩喷雾废水,此废水除浊度偏高外,不含有害物质,经沉淀后可直接排放。部分排出水作为矿山开采用水、选矿用水和绿化等。

选矿工艺产生的废水全部返回流程闭路循环,一方面达到含氰废水“零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可节约新水的注入,降低生产成本。强化尾矿渣和尾矿水管理措施和要求,严格实施尾矿渣和尾矿水的除毒净化过程,以避免氰化物污染事故发生。灰砂砖厂堆存备用的含微量氰化物的尾矿渣构建有防雨顶蓬的尾矿池,防止雨水冲刷溢出废水污染地表水。因此选矿厂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本项目生活污水(49.1m3/d)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

3.1.2.4 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采选工艺特别是选矿工艺流程中重尾氰化阶段氰化钠这一剧毒物质的使用,更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但本项目的选矿废水不外排,废水全部返回流程闭路循环使用。强化尾矿渣和尾矿水管理措施和要求,严格实施尾矿渣和尾矿水的除毒净化过程,以避免氰化物污染事故发生。生产灰砂砖的尾矿贮存池应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漏措施,杜绝尾矿渣残余的少量氰化物下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1.2.5 营运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主要为剥离的山体表土及采矿时产生的废石,其需分别堆存。剥离的表土将其堆放在废石场内,待矿山闭矿后用于恢复植被。采矿产生的废石堆放在废石场,用作普通建筑石料,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待闭矿后回填矿坑,恢复植被。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996),上述各类固体废物均属于第I 类一般固体废物,全部进行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理,处置率达100%。

危险固废:包括废机油、含机油的废弃零部件、废活性碳和过滤棉以及氰化钠的包装袋或氰化钠的药品瓶,产生量约为0.2t/a。废油通过机油桶统一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进行处理,维修车间产生的其他危险废物,按规定送至危险废物处理场进行处理。氰化钠包装袋或药品瓶不可随意丢弃,暂时贮存在药品房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禁止将危险废物以任何形式转移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转移到非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中。

工人生活垃圾产生量104t/a,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往屯昌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不外排。即本项目固体废物全部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3.1.2.6 井下工作环境影响分析

井下产生的粉尘、废气对井下作业人员身体产生影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能给井下作业员工的上呼吸系统、肺部等产生危害,甚至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2 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影响范围内的主要环境敏感点如下表;

表3.2-1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

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废气污染控制措施

①为减少材料运输中产生道路扬尘,应定时对道路洒水抑尘。施工运输车辆行驶速度限制在20km/h以下,既可减少扬尘量,又可降低车辆噪声,同时有利于施工现场安全。卸料时尽量降低高度,对散状物如沙子、石子堆场也可采取洒水抑尘措施。

②为减少物料堆场扬尘的污染,本评价建议,散状建材应设置简易材料棚。在天气干燥、风速较大时,易扬尘物料应采用帆布或物料布覆盖。对有包装的建材应设置材料库堆放,避免露天堆放造成环境污染。

③混凝土搅拌站运转过程中,为防止水泥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本评价建议,混凝土搅拌站四周应设置围护结构,并应对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

3.3.1.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矿井排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根据类比分析,SS浓度为200mg/L左右,经设在地面的水池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附近沟渠对其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其水质功能。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开挖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及清洗用水),施工现场须设置泥浆循环池,排出的泥浆水全部送入循环泥浆池沉淀后用于生产的循环再利用。因此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期生活污水来自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主要包括盥洗废水和粪便污

水,生活污水可排入临时化粪池,定期用作农肥。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把施工期污水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3.3.1.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现场踏勘过程中了解到,距施工场地最近居民点为位于项目西侧100处的山心村,由上表噪声源预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施工期昼间距施工现场100m,夜间300m即可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尽量不要夜间施工。但是经过距离衰减和山体阻隔、树木屏蔽后,施工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声环境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工程需消耗一定量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材料的运输将使通向工地的公路车流量增加,交通噪声将对运输路线沿途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经过距离衰减和山体阻隔、树木屏蔽后,施工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声环境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工程需消耗一定量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材料的运输将使通向工地的公路车流量增加,交通噪声将对运输路线沿途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施工及车辆运输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不利影响,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施工期采取以下噪声控制对策和措施:

施工过程中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设专人对其进行保养维修;

建筑材料、土方及设备运输车辆过村段时,降低车速,禁止鸣笛;

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土方、结构等产生噪声、影响居民休息的施工,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如连筑)需在施工前三日内,由施工单位报经环保部门批准,并向附近居民公告。

经采取上述措施治理后,建筑施工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中相关标准。

3.3.1.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施工期固废均属一般固废,生活垃圾可按环卫部门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清运至屯昌县环卫部门指定地点。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矿山井巷开拓挖出的废石和挖掘土方产生的废物。本项目施工期间的挖方量较大,挖方量

可以满足构建与平整工业场地,多余挖方量用于填埋地表剥离坑,应将施工废弃土石及时填方、或及时洒水防风刮起,或用蓬布覆盖未及时清理的弃土堆,减少水土流失或扬尘。在拉运废弃土石方过程中拉运车辆应加盖蓬布,以减少运输过程中洒落现象,从而降低对运输沿线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3.1.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施工期采取了严格控制施工场地,不得超过征地范围,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植被复垦绿化等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大大减少了施工期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1)工程永久性占地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场、空压机房等建筑用地将永久丧失其原有的使用功能。地表植被将连根挖起,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法恢复原有生态功能。

(2)工程临时性占地影响分析

施工人员生活和施工场地等临时用地不可避免的对一定面积的土壤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建筑用料的临时性堆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的植被,使土地丧失其原有的使用功能。为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在严格指定下的地点取弃土,取土坑和弃土堆使用完毕后应加强对周围恢复和绿化工作。在施工期工程建设阶段,修建厂房取弃土过程中,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在施工设计过程中选用地表植被稀疏处选取,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程度,同时做好自然植被的恢复工作。

(3)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

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占地对植被的影响以及施工时人员、机械等对植被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可以通过自然或人工方式进行恢复,区别在于恢复所需的时间长短问题。人员、机械在施工时对矿区周围的植被造成踏踩和碾压,对原本就脆弱的植被带来很大的破坏。机械的碾压还使土层变的更紧实,植被的自然恢复较困难。

(4)施工期水土流失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阶段包括矿区道路、矿山开采区与排土场的建设;弃土的堆放和施工期各类机械人员扰动及工程占地等将不同程度地造成地表的破坏和损失,还对地表结皮有较大范围的扰动、破坏,使土壤抗水蚀能力下降,因此建设期将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

工程基建完成后,项目区大部分被建筑物、原料及产品堆场、道路所占用,人为活动对地表的扰动有所减少,工程建设区内水土流失逐步减少,但这些部位处于自然恢复期,地表抗侵蚀能力仍较差,在不采取相应管护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土地裸露并恢复到原扰动后的侵蚀状态。

因此积极的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及时绿化,提高矿区内的绿化率是解决评价区生态环境影响的最好途径。

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2.1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矿山为井下开采,矿体围岩为花岗闪长岩,属较坚硬岩石,其构造裂隙不发育,富水性较差。裂隙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也是矿床充水的水源,但渗透性较小,采矿排出水主要是凿岩喷雾废水,此废水除浊度偏高外,不含有害物质,经沉淀后可直接排放。部分排出水作为矿山开采用水、选矿用水和绿化等。

选矿工艺产生的废水全部返回流程闭路循环,一方面达到含氰废水“零排放”标准,另一方面可节约新水的注入,降低生产成本。强化尾矿渣和尾矿水管理措施和要求,严格实施尾矿渣和尾矿水的除毒净化过程,以避免氰化物污染事故发生。灰砂砖厂堆存备用的含微量氰化物的尾矿渣构建有防雨顶蓬的尾矿池,防止雨水冲刷溢出废水污染地表水。因此选矿厂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本项目生活污水(49.1m3/d)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用作农肥,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

南台水库的保护措施:

由于选矿厂位于南台水库的上游,要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南台水库。

①选矿厂中的选矿工艺产生的氰化物废水禁止外溢,禁止排放。切实做到含氰废水零排放。

②对尾矿贮存池构建防雨顶棚和四周修建排水池,防治雨水冲刷溢出废水污染南台水库。

③对南台水库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查看氰化物是否超标。一旦出现超标迹象,要立刻停止选矿,对南台水库进行治理工作。

3.3.2.2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采选工艺特别是选矿工艺流程中重尾氰化阶段氰化钠这一剧毒物质的使用,更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但本项目的选矿废水不外排,废水全部返回流程闭路循环使用。强化尾矿渣和尾矿水管理措施和要求,严格实施尾矿渣和尾矿水的除毒净化过程,以避免氰化物污染事故发生。生产灰砂砖的尾矿贮存池应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漏措施,杜绝尾矿渣残余的少量氰化物下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综上所述,选矿废水对地下水水质不会产生影响。为更好的保护地下水,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做到以下措施:

①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格控制取、用水量,提高水重复利用率,杜绝盲目用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

②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为保证建设项目安全运行,减少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加强对矿区周围水文地质的观测,发现异常,及时停产,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必要时进行范围更广、更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水文地质工作。

③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废液的收集、贮存和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沉淀池、收集废液池必须做好防渗处理。

3.3.2.3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主要为剥离的山体表土及采矿时产生的废石,其需分别堆存。剥离的表土将其堆放在废石场内,待矿山闭矿后用于恢复植被。采矿产生的废石堆放在废石场,用作普通建筑石料,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待闭矿后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