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成语误用问题 定稿

谈成语误用问题 定稿

谈成语误用问题 定稿
谈成语误用问题 定稿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谈成语误用问题

院系名称汉语言文学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08级

学生姓名刘冬

学号 0802140186 指导教师邹德文

时间 2012.5

谈成语误用问题

摘要:在语言词汇系统中,成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其应用领域也极其广阔,因而,成语在使用时出现误用的机率也居高不下,这对于整个语言词汇系统的发展来说是消极的。因此,本文认为对于其词语意义不能单单从词语的构成上去理解,要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语境、对象、句法功能等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观察,才能准确的把握成语的意义。

关键词:成语成语误用误用类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1]现在人们在理解成语这个词时会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较宽的,除了成语之外也还包括其他类的固定词组;一种是比较窄的,不仅排除其他类的固定词组,而且排除某些浅显的词语。”[2]成语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有着不同于其他词语的本质特征:历代沿用、意义完整、四言定位、风格典雅、结构凝定、言简意赅。其表达效果在人们的交际中是其他语言词汇所不能比拟的。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交际活动的需要,词汇得到了不断补充的同时新词、错词也不断产生。

成语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数着眼于成语的演变研究、成语的色彩研究、成语的惯用语研究、成语的古溯源研究、成语文化研究等、成语的结构研究、成语的规范研究等方面,但在成语误用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全面地对成语误用问题进行研究的有倪宝元的《注意成语的正确写法和用法》,倪先生从书写形式有误与运用不规范两大角度来分析;湖南师范王美玲的《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结合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较全面的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从关注留学生成语学习规律切入,引导成语教学的方法革新;黑龙江大学王欣的《成语运用及规范研究》运用语料分析,从成语的活用、误用、新义及规范四个角度进行论述,旨在引导人们正确使用成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成语的读音字形的误用、意义的误用、句法功能的误用、语用误用四个角度对成语误用类型进行归类分析并总结成语误用的原因。

一、成语及成语误用研究概说

七十年代末期是我国成语研究的一个关键时期,诸多的与成语相关的论文、专著和词典在此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成语的研究,前期我们对成语的认识只偏重于“古语”、“现成话”和“习用”、“通行”两方面,后来人们从成语本身的结构出发,做到内容与结构并重,这反映出人们已把成语作为语言学科的重要部分的历史进程,也反映出汉语成语在现代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重要的交际工具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有的词汇已不能满足人们交际活动的需要,因此使得词汇得到了补充,成语的运用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词、错词不断产生。“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辞汇、语法,辞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变化最迅速、最频繁。社会在发展,在前进,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现,新的词语也就不断产生。同样,由于旧事物、旧思想逐步消失,旧的词语也就慢慢消亡。”[3]成语也不例外,也存在着旧的词逐渐被新词所更新、代替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误用、篡改成语的现象也层出不穷。顾名思义,成语误用就是不能准确的、全面的把握成语的意义,或偏离了成语的本意,或使用成语时用错了

字。

二、成语误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成语的实际运用情况较为复杂,误用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很多人不能理解其意义的双层性,只是凭对字面的简单理解就把成语运用到想要表达的意思中。所谓成语在意义上存在双层性,即比喻义和引申义。“比喻义是以成语字面意义作比,产生一种扩大了的抽象、概括的意义;引申义是在成语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发挥而产生的一种扩大了的抽象、概括的意义。”[4]例如“炙手可热”语出自《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字面意义是指手只要靠近就会有很热,很烫的感觉,但是其比喻意义是形容气焰盛、权势大,是贬义词。

我认为在言语或写文章时正确、恰当的运用成语可以准确的表达思想观点、增强表达效果,或者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魅力,相反,成语的误用、篡改现象会使汉语的语言词汇系统得不到良性发展,所以只有对成语误用现象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找出误用、错用的原因,才能保障汉语语言系统的良好健康发展,才能让成语这一具有庄重、典雅特点的熟语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成语误用的类型

“客观上说,无论形式或意义的改动,都是对原成语的一种“偏离”,如果这种偏离能为对方所理解并接受,达到主观理解和客观效果完满地结合,才能认定它是“活用”,否则就是“误用”。[5]

(一)、读音、字形误用

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近、字面意义相近的原因导致的误用。例如:

1、食不裹(果)腹:“食不果腹”常常形容生活贫困;果,饱食。裹,在此时包扎之意。

2、娇(矫)揉造作:出自《周易·说卦》:“坎,为矫揉,为引轮。”常比喻故意做作,

表现极不自然。矫,使曲变直。揉,使直变曲。

3、一股(鼓)作气:“一鼓作气”来源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在使用时不了解或忽略了成语的出处,就会造成误用。(二)、成语意义误用

“一条成语所具有的特定含义,是我们根据需要通过约定俗成的办法来决定的。特定含义与基础之间并无固定不变的关系。因此,同一条成语也就是同一个基础,古今可能出现不同的含义,随便用哪一个特定含义都有理由可说。”[6]

1、望文生义

由于成语中的某个字或成语的表层意思与所要表达的意思相近或相同,所以把成语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例如:

(1)、隔壁邻居张大妈的儿子因车祸导致了瘫痪,这件事让大家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2)、近年来,各种晚会和娱乐节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可是笑点低,数量越多,质量越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3)、发生火灾时,商场的消防通道被临时堆放的货物堵住了,可是商场的领导认为这是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以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褒贬不明

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时如果褒贬不分,就会用错。例如:

贬义褒用:

(1)、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人们无不弹冠相庆(贬义,比喻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比喻坏人上台)。

(2)、明天,达芬奇画展将在北京美术馆隆重开幕,许多的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贬义指成群的人像鸭子一样的跑过去,多比喻许多的人争相去追逐不好的事物)竞相观摩。

(3)、《丽江爱情》就是一部管窥蠡测名利场生存潜规则的长篇小说,这也正是这部作品能够长时间火爆之所在。

“管窥蠡测” 语本出《答客难》,贬义词,从竹管的小孔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所见到和所量到的只是整体中很小的一部分。常常比喻做人只顾眼前,目光短浅,不能看到全面,只能了解到片面的、浅显的。

褒义贬用:

(1)、这个牌子的手机销量之所以很低,是因为它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不好,这是有口皆碑的(碑,记功的石碑。把人的嘴比做活的记功碑。比喻高尚的品行得到人们的赞扬。褒义词)。

(2)、近年来,走私活动在我国沿海地区泛滥,海关部门采取严抓严打措施,走私活动已得到有效抑制,效果明显,但是王家的兄弟俩还是义无反顾(褒义词,形容做好的、正面的,但却是很危险的事情时,能够勇敢果断,不惧危险向前冲。毒贩的贩毒活动是违法的事,义无反顾是褒义词贬用了)。

3、不分轻重

对于成语的轻重问题要酌情处理,轻则词不达意,重则有损表达效果,造成误用。例如:

(1)、他在这次团队的设计表示支持王丽的想法,实际上更赞同张伟真是口蜜腹剑。

(2)、由于此次月考的题偏难,所以学生的成绩普遍很低,老师告诉学生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不能自暴自弃。

“口蜜腹剑”嘴里说的好似蜜糖一样甜,心里想的却是阴险的东西。若换成“口是心非”,语义相对较轻的则更为合适。例2中“自暴自弃”指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语意较“妄自菲薄”重,若改为“妄自菲薄”较为合理。

4、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在使用时会受“场合”、“环境”的制约。例如:

(1)、他们作为大学同学,在聚会上一起合作跳了支舞,彼此很快就熟悉了,不拘一格(“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规范或方式;改为形容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更合适)地谈笑着。

(2)、修筑堤坝对于沿海城市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兴修水利工程,一旦洪水来袭,后果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来自佛教用语,有神秘奥妙之意;“不堪设想”堪: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指事情会发展到令人难以预料的、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改用“不堪设想”更为合适)的。

5、对象不适

有一部分的成语有固定的适用对象,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对象搭配使用,要对号入座。例如:

(1)、平时和王麟一同玩耍的都是十三四岁的小伙子,真是豆蔻年华(“豆蔻年华”出自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初夏时开淡黄色花,比喻处女。其适用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少女,而非男子)、风华正茂啊。

(2)、陕西的博物馆里保存着秦始皇时期大量奇珍异宝,许多的艺术珍品都是美轮美奂(此句中“美轮美奂”中的“轮”高大;“奂”众多;整个成语是形容新屋高大、众多、美观的样子,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丽漂亮。误用原因在于弄不清楚适用对象常常是高大的建筑物)的,令人目不暇接。

6、逻辑错误

有些成语从表面上用的合情合理,但从逻辑(主要是说明顺序、思维规律二个方面)角度来看则漏洞百出,故犯了逻辑错误。例如:

(1)、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编辑,他能设计出令人们欣喜的舞台效果,但是在音响效果方面,他就望尘莫及(“望尘莫及”在后面的人只能看见前面人走路带起的尘土,走在后面的人不能追赶上前面的人,常常比喻被人落在后面而追赶不上,用在此处与上文不能构成转折关系;改用“爱莫能助”效果更好)了。

(2)、王明同学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突出,其演说的内容不仅新颖充实,而且闪烁其辞(“闪烁其辞”闪烁:光线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比喻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稍微露出想法,不做肯定答复,与上半句无法构成递进关系),令全场掌声不断。

7、形貌混淆

成语之间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语素,导致在使用时不易辨别,造成误用。例如:

(1)、某些贪官污吏指对自身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此处应为“漠不关心”)。

(2)、这次的民事纠纷事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庭的调解员不胜其烦(“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表示非常的烦琐,让人受不了。“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故此处用“不厌其烦”更合适)地找双方当事人谈话。

8、语义重复

所谓“语义重复”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成分相近的词,造成句子意义、句子成分的累赘现象。例如: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生灵”指的就是老百姓,“生灵涂炭”前再加上“人民”就是语义重复)。

(2)、她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所以平时说话就音量大,声如洪钟(“声如洪钟”形容说话声音大、嗓门高,句子前面已说音量大,故重复)。

(3)、下个星期会有总部的领导来检查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所以我们已经几天几夜通宵达旦的工作了(“几天几夜”与“通宵达旦”重复)

9、杂揉成语

杂揉成语,就是把两个成语或词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意思相近的词语。例如:(1)、在此次的大学生辩论会上,正反双反唇枪舌战,看点颇多。

“唇枪舌战”是“唇枪舌剑”和“舌战”的杂揉。

“唇枪舌剑”是嘴唇像抢,舌头像剑般尖刻犀利。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与“针锋相对”意义相近。

(2)、此种表演危险性大,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表演者的生命安全就的不到保障,请

相关工作人员不要“坐山观火”。

“坐山观火”是成语“坐山观虎斗”和“隔岸观火”的杂揉。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斗,等到两败俱伤再从中取利,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意思相近。改用“隔岸观火”更合适。而“坐山观火”是成语“坐山观虎斗”和“隔岸观火”的杂揉。

10、不知典故导致的误用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釜底抽薪”出自《吕氏春秋·数尽篇》、“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饮鸩止渴”出自《后汉书》等等,如果不知其来源、典故,就不能掌握成语的深层意思,造成误用、错用。

(三)、句法功能误用

1、搭配、修饰不当

(1)、这次参加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训练使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到,虽然当时学生们会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恐惧之感,但是都克服了困难。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像走在薄冰上面、亲临深渊一样,形容有戒心,做事十分谨慎,此处用来修辞“恐惧”不恰当。

(2)、《你在人海》剧组在云南地区进行拍摄工作,导演想借一群芸芸众生的平凡的爱情历程,向观众传递人类爱的不平凡的主题。

“芸芸众生”是佛教用语,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芸芸”是众多的意思。此句“一群”是特指,而“芸芸众生”是泛指,二者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的成语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三令五申的强调、忍俊不禁地笑起来、浑身遍体鳞伤、让人贻笑大方、难言之隐的苦衷等等。

2、造句功能错误

(1)、电视剧《步步惊心》中的女演员们为了让自己更加花容月貌,除了精心打扮,还使用了很多化妆品。

“花容月貌”为名词性短语,“更加”为副词,“更加”不能修饰“花容月貌”。

(2)、今年“十一”黄金周,我们自驾旅游去云南,为了早日到达目的地,汽车风驰电掣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

“风驰电掣”联合式,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速度极快。;后面不能带宾语或补语。

(四)、语用误用

1、谦敬错位

谦词,“谦”自谦,只能用在自己身上,不能用于对方;敬词则相反。如果误用,就容易让人啼笑皆非。例如:

(1)、这次的编剧任务导演交给了吴红,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狗尾续貂。

“狗尾续貂”出自《晋书·赵王伦传》,是谦词,貂不够用了拿狗尾巴来顶替,用次的东西充当好的东西,前后非常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想在常常用来比喻文章或办事能力拙劣。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佛头着粪”。

(2)以我今天的成绩和能力,担当这个职务是当之无愧的。

表示谦辞的成语还有:忝列门墙、蓬荜生辉、雕虫小技、聊表寸心、一孔之见、贻笑大方、绠短汲深、等等;表示敬辞的成语还有:高抬贵手、虚怀若谷、不吝赐教、鼎力相助、率先垂范等等。

2、对象错误

(1)、商城的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尽快健全商城的消防器材,但是在记者的走访中发现问题依然故我。

“依然故我”现在和以前没有什么分别,在句子中的对象是“问题”,其对象只能是“人”,故用错。

(2)、要想去长春就得走新修的那条直达长春的高速公路,数这条路最近了,所以这条路上的汽车是滔滔不绝啊。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引申为指话很多,没完没了。适用对象只能是“人”,故误用。

(3)、由于闹水灾,他们的房子没有了,现在只能住在帐篷里,生活是筚路蓝缕。“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苦,不能用来形容生活的艰辛。

3、不合语境

例如:我们不得不佩服教练那坐怀不乱的定力,即使在比分即将被扳平的时候,仍神情自若。

“坐怀不乱”形容男子不贪图女色,作风正派。此处用来形容教练的稳重和镇定,使用的场合不对,忽视了成语的深层含义。

4、轻重失当

例如:韩国郑多燕的减肥操很受欢迎,许多要减肥的女孩都在模仿她,但是减肥操的版本有很多,真是汗牛充栋,如果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肥操,做得再多也是无用功。

“汗牛充栋”用来形容书的数量很多,用牛车载书,牛被得都出汗,放进屋子里,屋子被堆得满满的,直到屋顶。现在常用来形容藏书或著作很多。即使其“版本”再多,也不可能达到“汗牛充栋”的程度。显然犯了轻重失当的错误。

四、成语误用的原因

(一)、形近造成意义混淆.

例如“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望尘莫及”与“望其项背”、“间不容发”与“亲密无间”、“薪尽火传”与“薪尽火灭”、“刮目相看”与“拭目以待”、“形影相吊”与“形影不离”、“舍本逐末”与“本末倒置”、“弹冠相庆”与“额手相庆”、“不拘一格”与“无拘无束”等等。

(二)、特殊语法现象的忽略

古汉语成语中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特殊语法现象,在运用成语时要注意。例如:“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汗马功劳”、“汗牛充栋”、“损人利己”等是使动用法的成语;“安居乐业”、“鱼肉百姓”、“草菅人命”等是意动用法的成语。

文言句式也是特殊的语法现象之一,其中的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省略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是常见的语法现象,不易用错。但是因为古今异义和通假而用错成语的就不少见了。例如:

“破涕为笑”的“涕”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指泪水,今义指的是鼻涕。“一暴十寒”出自《孟子·告子上》“暴”同“曝”晒。

(三)、不能准确把握成语整体意义

成语是以整体表达意义的词语,尤其是典故性成语,如“洛阳纸贵”,纸贵只是表意,整体意义是“作品风行一时”。

还要注意其整体意义常和构成成分间语义的不同,特别是关键成分的意义。如:“却

之不恭”的“却”是“拒绝”、“不接受”,“之”为代词。不了解“却”就很难明白其整体意义,因此理解成语构成成分是正确运用成语的重要线索。

成语整体意义的理解还要注意其意义的双层性,褒贬色彩的不同。如“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就是一种比喻,而并不是真的像鸿毛一样轻,像泰山一样重,拿一片树叶就能遮住眼睛,看不见泰山那么大的东西;“嗟来之食”“残羹冷炙”引申为带有侮辱性的一种施舍;“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一褒一贬;“见机行事”与“见风使舵”色彩不同。

(四)、不了解语法结构

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主要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如“只字片纸”变成“片纸只字”意义依旧不变,用法也是正确的,原因是“只字”与“片纸”是并列关系,所以如果对语法结构不了解,就想要灵活、正确的运用成语是不可能的。

成语也像其他词语一样在语法功能上有其所属词类,如“空中楼阁”是名词性成语、“精打细算”是动词性成语,“姹紫嫣红”是形容词性成语等等,因此不同此性在语法上的搭配也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五)、使用对象与场合不适

不能把成语用在正确的对象、场合,就不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有时还会词不达意。如果说“他们一个是正班长,一个是副班长,在平时的工作中是相敬如宾,后来因为奖学金闹翻了,而今又在老师的劝说下破镜重圆了。”如此运用成语,岂不变成笑话了!

五、正确使用成语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7]所以成语是语言的“活化石”,成语是语言的精华的同时也是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反映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历史。因此,成语对于我们学习祖国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成语误用是对成语的经典性和形式稳固性等特性挑战和冲击。正确运用成语对于增强语言表达力、感染力、甚至艺术魅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减少成语的误用和错用就成为了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

词汇规范的标准难以确定的原因是:“一来它是面广量大,二来词汇规范的标准很难确立,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三来词汇问题牵扯到非语言的问题也比较多,四来词汇本身和词汇规范的标准都是在变动着的。总之一句话,在词汇的规范化问题上,由于变量太多,是很难把握的。”[8]

成语的意义比起语言中其他词汇的意义要复杂,要正确使用成语就要正确认识成语误用的原因及类型,了解成语在意义上的整体性、结构上的凝固性的特点,从重视成语内容到成语形式,从重视成语表意到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要明辨词义、审查语境、合理对照,注意归纳总结,全面了解成语的方方面面才不会误用。

正确使用成语对于语言词汇系统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对我国古代优秀语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3.

[2] [4]马国凡.成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6.

[3]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7.

[5] 李行键.成语规范问题[J].2001:2.

[6]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336.

[7]转引自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

[8]王希杰.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J].1995:3.

ON THE IDIOMS MISUSE PROBLEMS

Liu Dong

Abstract: In the lexical system of a language, idiom using a relatively high frequency, its application is very broad, therefore, when in use and misuses idioms probability is high, the entire system of language vocabulary development is negative. Therefo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from the words which can not only to understand, from the idiom emotion, context, object, the syntactic func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analysis and observation,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meaning of idioms。

Key words: idiom; idiom; misuse of type.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庸人自扰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 办事干练,素有威名。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到 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 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严厉的刑 罚建立自己的威望。 不然,这里的百姓就会轻慢你,就没有人怕你了!陆象先听了, 摇摇头说:老百姓的事情在于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会安定,百 姓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服从你,谁说只有用严刑才能树立自己的威 望呢?又有一次,一个小吏犯了错,陆象先只是批评了他一顿,劝他 以后不要重犯。而一个属下认为处理太轻,应该用棍子重重责打那 个小吏一顿。陆象先严肃地对他说:人情都是相通的。我责备了他,他难道会不理解我的话吗?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责任,如 果一定要用刑的话,是不是应该先从你开始呀?这么一来,那个属下 不敢说话了,满脸羞惭地退了下去。 后来人们就用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 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 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 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

常见成语误用练习答案

常见成语误用练习答案 一、改正使用错误的成语 1、“耿耿于怀”就是“一直” “未能忘记”的意思 2、“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4、“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5、“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6、“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7、“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8、“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 9、“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10、“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11、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12、“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13、“孑然一身”就是“独自”14、“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15、“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16、“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17、“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18、“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19、“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20、前后语意矛盾21、“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22、“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23、“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24、“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25、“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26、在书面语体风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两”,语体色彩不妥27、“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28、“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29、“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30、“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31、“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32、“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33、“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34、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35、“遍体”与“全身”重复3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37、“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38、“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39、“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40、“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41、“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42、“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二、选择题答案略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 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④“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⑤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76个常用成语错误例说

76个常用成语错误例说 个常见“误用成语”解说 1.黑色的高三漫不经心地就来了。漫:随便。指人对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瑟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比喻夫妇不和。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3.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不能用于对自然灾害等。 喧 比 容 指把 用 8. 敷衍 9 指 . 形 .近 义 .放 姹: . 法 的 .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拢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大江截流。蹴:踏;就:成功。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大江截流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英明论断是牢不可破的,?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一般指友谊、团结等牢不可破。此处可用“颠扑不破”。.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嘱咐我:“上了大学,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加紧学习。”形容怀着好心再三诚恳地劝告。一般用于劝告那些不能较快地认识自己缺点错误的人。.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一

般指对事。句中可用“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实际上生产提高了,生活才能提高。放弃主要的、根本的,而只追求次要的、枝节的。生产与生活不存在本末关系,只有因果关系。.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衷:内心。内心动也没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不关心,置之不理。读书是孩子应做的事情,只能说认真与否,不认真不能叫做“无动于衷”。.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用 . 当 .这 涣然 .一 不 . 向 .如 滥: . 闻” 割 不 . 好 .爸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手病态地抖动不叫“情不自禁”。可用“不由自主”。.对于什么时候去珠海广场参加公益劳动,班长、团支书、?劳动委员说法不一,令全班莫衷一是。衷;折衷。各有各的看法或主张,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一般用于指议论者。句中可改为“无所适从”。.经过挑选,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踏进北京警院的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岁。豆蔻:植物名。比喻处女。唐杜牧有诗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飞黄腾达了。飞黄:传说中的神马;腾达:形容马的飞驰。比喻一些人的地位提升得很快。不用于生活

(完整版)50个成语故事大全

50个成语故事大全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 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 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

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

常见的误用成语及分类

2016年中考语文——常见的误用成语 常见的误用成语 误用成语第一类:感情色彩 (1)褒贬颠倒 褒义词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贬义词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考,死了的父亲;妣,bǐ,死了的母亲。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丘,土山;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用贬义)。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1)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1) A ai洪水冲走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其他人并未受灾,只是李老汉受灾了,故不合语境。) ai我们办事是要讲情义,但前提是不能违反原则,如果因为是老战友,就爱屋及乌,包庇袒护,那会危害党的事业。(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此语境中只有“爱屋”之意,而没有“及乌”之意。) an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与“抢险救灾的紧急”不相符。) an新年伊始,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陈述对象应为“人”而不是“生活”。) an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an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使用正确。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往往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像平常一样。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B bai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bai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bai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形容人才出众。不用于指“人才短缺”。) ban课堂上,王丽跟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课堂上争论不能用“班门弄斧”。) ban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八两:古代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贬义词。) ban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bao一只发黑的藤编书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说跟它们有“乡情”,不肯扔掉。我想,这是老年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应当理解。(形容思想保守,不知改进。贬义词。) bao第一次试验失败了,王工程师抱恨终天,直到深夜才心境平和下来。(心中遗憾或怨恨的事一直存留一辈子。语境是“存留一天”。) bao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地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贬义。) bei他做事总是贪图省力,不按要求去做,结果背道而驰,重新反工,反而费力。(比喻方向和目标完全相反。改为“适得其反”。) bei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不表示无中生有。) bi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做好预防,一面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改为“未雨绸缪”。) bi这件新产品的设计还有最后的两个环节,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难关攻克。(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用以形容急于求成。) bi我市文、理两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堪称比翼双飞两状元。(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bi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珍惜。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珍视。

精选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精选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入室操戈】 后汉时期,有一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他从小勤奋好学,太守杜密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推荐他进入太学读书。后来郑玄 又拜大文学家马融为师,在他门下学习。当郑玄学成离开时,马融感 慨地说:“郑玄走了,我全部的学识也都被他带走了。” 郑玄在家里勤奋地研究学问,他和一起研究经学的何休是好朋友。何休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篇文章。郑 玄读完后,不同意他的见解,于是就写了《发墨守》、《针膏肓》、《起癱疾》三篇文章来反驳何休。何休读完后,发觉郑玄是利用自己 文章里的观点来反驳自己,而且很有道理,不得不憾慨地说:“你这 样不是进来我的屋子,又拿我的武器向我进攻吗?”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 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 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方法解决得来。 后来,他们便请伯犁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方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 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恨他,便 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 围的功劳。“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跑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下其手”了。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许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旧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说,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假如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成语误用原因浅析(蓝本)1

成语误用原因浅析(蓝本) 成语运用的考查是各种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也是近年高考中必备的题型。该题型对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要能够从容应对试题中的成语题目,除了平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特别是报刊的阅读以了解一些成语运用中的问题外,还应该知道命题人的命题方式以及成语运用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成语误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下面举例来谈一下。 (一)没有深入实际,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主观臆断,就会对成语的内涵不清楚,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例⑴:在正常的写作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为错误的意思。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过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点,是涂改的意思。《初学记》卷一七引张隐《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而上例就是望文生义,误将“点”理解为“标点”,致使对成语的本来意思产生错误理解。 例⑵:随着中国加入WTO,IT人才是越来越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较早见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绝伦,无与伦比;丞相,杨国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杨国忠权贵气势无与伦比,非常大,小心不要接近丞相。“炙手可热”的意思是热得烫手。比喻气焰权势很盛。由此看出,“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现在用的多是它的比喻义,一般只能用于气焰权势很盛,是个贬义词。上面的例子中只看字面,把“炙手可热”理解为“抢手的;热闹、火爆的;红极一时的”之类的意思,因而造成了使用上的错误。

中华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精选

中华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精选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因此,学习历史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精选篇一:孺(rú)子可教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故意把鞋扔下桥底,慢慢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小心帮老人穿鞋。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日后的黎明,与我会此。”二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后十年天下会大乱。十三年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平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很快走了。张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书,方知书名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军师)。张良就日夜诵读此书,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tāo)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囊”。十年后果然陈胜起义爆发,十三年后张良去谷城,山下确有黄石一尊,老人的预言神奇般地得到应验。这个故事虽属后人虚构,但他赞扬了张良的聪慧过人。

成语“孺子可教”,后来常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中华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精选篇二:远交近攻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jū)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范雎说服秦王的一句名言。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策略。 成语“远交近攻”,后来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成语判断中的几个常见误用

教学课题:成语判断中的几个常见误用 教学思考 准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综观本市中考语文试题,对成语运用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考查成语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所选成语一般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成语。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关键是对其意思的理解。应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先理解其原始意义,再试着揣摩它的比喻义、引申义,吃透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为了在考试中做到万无一失,我们首先应做个有心人,建立常用成语正误档案,把课内学到的、课外看到的常用成语进行正误归类,有时间拿出来看看,加深记忆,强化积累。其次,应理解成语误用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考点回顾 成语是中高考的必考点,题型上设置盲区,迷惑同学判断,导致很多同学做题目时拿捏不定,耗费了大量时间。下面介绍九种常见类型成语误用——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9、对象用错 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八种常见成语误用的例句

八种常见成语误用的类型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 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 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解析:“轻重不分”的成语误用

解析:“轻重不分”的成语误用 解析:“轻重不分”的成语误用(齐东风)(高考版)名师导入首先请大家猜个谜语:“论个儿卖东西——打一成语。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不分轻重。”回答正确,很好。成语使用的错误类型中就有一种叫做“轻重不分”。高考成语试题的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利用考生分不清某些成语表意的轻重差别,故意诱使考生上当,造成错误判断。大家在做题时应该力求排除命题者设置的干扰,要根据特定的语境以及它的意义进行选择,做到成语使用轻重适当,不能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造成成语运用轻重不当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并举例分析。甲生发言对语境意义与程度把握不准,就会造成成语使用轻重不当。例1:这位团长无论在怎么危险的情况下打仗总是不怕牺牲,以身作则,这对战士们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解析】该句中“以身作则”的使用轻重不当,属于小词大用。“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此词表意程度轻。联系上下句看,“不怕牺牲”“极大的鼓舞作用”,这些内容构成的语境宜用表意程度重的词语,可用“身先士卒”,它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乙生发言对成语中某些关键词及整体的意义把握不到位,也会造成成语使用轻重不当。例2:飓风“桑迪”袭击美国,已导致92人死亡,真是哀鸿遍野。【解析】此句中“哀鸿遍野”的使用轻重不当,属于大词小用。“哀鸿遍野”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此词表意程度很重,体现在关键词“遍野”上;而该句只叙述了“92人死亡”,并非所有人都受灾,更没有成为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因此使用该词轻重不适当。丙生发言两位同学回答得都非常好。我想再补充一下,如果同一个试题中出现了几个程度不同的成语供选择,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它们,尤其要准确理解不同语素的意义及表意程度,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仔细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例3: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A.不屑一顾一无是处B.颇有微词一无是处C.心怀不敬体无完肤 D.嗤之以鼻一塌糊涂【解析】答案为B项。“不屑一顾”“心怀不敬”“嗤之以鼻”这三个词的语义都要比“颇有微词”重。根据“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程度较轻的成语,所以应选“颇有微词”。根据“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可知,第二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程度很重的成语。“一无是处”“体无完肤”都比“一塌糊涂”表意重,但是“体无完肤”不符合具体语境,因此第二空应选“一无是处”。综上所述,应选B项。名师盘点避免成语使用轻重不当,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准确把握语境描述的程度;二是准确把握成语语意的轻重程度;三是对常见易错的、轻重有别的成语作归类整理,经常温习。【友情提示】常见的表意程度存在轻重差别的成语(前轻后重)有: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含沙射影—暗箭伤人匪夷所思—惊世骇俗无可厚非—无可非议称斤掂两—斤斤计较自惭形秽—无地自容自以为是—自命不凡闪烁其词—振振有词有所耳闻—如雷贯耳声名鹊起—大名鼎鼎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闻过则喜—从谏如流名列前茅—独占鳌头初见端倪—尘埃落定叹为观止—空前绝后

最新成语故事精选

最新成语故事精选 多多益善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将军。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立下辉煌功绩。但是,在 汉高祖六年之时,有人告密说韩信意图谋反,刘邦本来就对韩信有戒心,于是设计将韩信 捉拿起来。但是,因证据不足,不久又释放了他。韩信明白,刘邦嫉妒自己的才干,常闷 闷不乐,借故推说有病而不上朝,闲居家中,进行消极反抗。 汉高祖刘邦也心知肚明,不想丢失了这位良将,所以常同韩信谈话聊天,挽回关系。 有一次闲聊时,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带领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最 多也就带上十万人。”刘邦又问道:“你要是带兵能够带多少呢?”韩信说:“我当然是 愈多愈好啦!”刘邦追问:“你可带的兵多多益善,怎样会被我抓住了呢?”韩信回答说 “这是两回事了,陛下虽然不可带兵太多,但是陛下善于使用将帅,所以我才被你抓住了。”自此,“多多益善”流传开来。 “多多益善”简言之是愈多愈好。这个成语还能够在它前面加上“韩信将兵”转成八字,亦即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 求援。平原计划领导20名门客前往完成这项任务,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 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国立刻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无果。这时,毛遂对楚 王说:“咱们今日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尽管兵多地大,却连连 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求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 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许发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 成也萧何 西汉的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之后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想 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萧何设计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 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于长乐宫钟室。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 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 闻鸡起舞

把容易误用成语编成一个故事

把容易误用成语编成一个故事 小学生作文《我的家》 (附: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呆若木鸡。我的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我每次考试成绩下来后,80分以下女子单打,70分以下男子单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双打。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充满活力的家。 大家不妨接着写下去! 附: 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 一、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 (一)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考试大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人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贬错用褒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于了。 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6.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7.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8.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0.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1.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3.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4.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5.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6.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7.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8.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1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0.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第一类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⑴明日黄花;⑵火中取栗;⑶万人空巷;⑷不刊之论;⑸不为已甚;⑹望洋兴叹;⑺不足为训;⑻因人成事;⑼弹冠相庆;⑽久假不归;(11)司马青衫;(12)数典忘祖;(13)大动干戈; (14)高山流水;(15)不绝如缕;(16)不翼而飞等。 附解释: 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第二类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及意思

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及意思 【篇1】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及意思:一事无成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寺里。晚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个极小香炉,炉檀香烟袅袅上升。老和尚对省辟说道:“这小香炉中的香烟还是你许愿时留存下来的,现在你已做了三世人了。你一世你是唐玄宗时代的剑南安抚巡官;第二世你是宪宗时候的西蜀书记,第三世就是现在的省郎官。”他听了老和尚这番话,恍然有点觉悟,彷佛记忆三世所做的官,都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于是,再也不愿意在宦海里浮沈,对人生似乎恍然彻悟。 又王中的诗句,也有“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的感叹语。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事业上要是没有成就的话,通常都是拿一事无成来感叹。有时年纪不大的人,你问他事业做得怎样,他也会说“一事无成”呀! 一事无成的意思是: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篇2】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及意思:先声夺人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宋国的司马华费逐,有三个儿子:华驱、华多僚和华登。华多僚得国君宋元公的信任,就经常在元公面前说两个弟兄的坏活。华登被迫逃亡到国外后,他又在元公面前诬陷华驱,说他打算接纳逃亡的人。宋元公经不住华多僚的一再挑拨,便派人通知华费逐,叫他驱逐华驱。华费逐知道这件事是华多僚干

的,恨不得杀了他,但又只得执行元公的命令,准备叫华驱去打猎,然后打发他走。华驱了解到这是华多僚干的坏事,本想杀了他,但又伯父亲伤心,决定逃亡。临行时,华驱打算与父亲告别。不料,在朝廷上遇见了华多僚。他一时性起,就与侍从杀死了华多僚,并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国。元公请齐国的乌枝鸣帮助守卫城池。这年冬天,逃亡在外的华登带领了吴国的一支军队,前来支持华驱攻打宋国。眼看华登的队伍快要来到,有位名叫淄的大夫对乌枝鸣说:“兵书《军志》上有这样的话:先向敌人进攻可以摧毁敌人的土气;后向敌人进攻要等待他们士气衰竭。何不乘华登的军队很疲劳和还没有安定而进攻?如果敌人已经来到而且稳住,他们的人就多了,到那时我们就后悔不及了。”乌枝鸣听从了濮的建议。结果,宋国和齐国的联军击败了吴军,俘虏了两个将领。但是,华登率领余部又击败了宋军。宋元公想逃,淄拦住他说:“我是小人,可以为君王战死,但不能护送你逃跑。请君王等待一下。”淄说完这话,一面巡行,一面向军士们喊道:“是国君的战士,就挥舞旗帜:”军士们按照他的话挥舞旗帜。宋元公也壮着胆下城巡视,对军士们说:“国家败亡,国君死去,这是大家的耻辱,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大家拼死打吧!”乌枝鸣命军士们用剑与叛军拼博。齐军和宋军一起攻打华登,华登支持不住,节节败退。淄冲到前面刺死华登,将他的头砍下、裹在战袍里,一边奔跑一边喊道:“我杀了华登了!我杀了华登了!” 先声夺人的意思是: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篇3】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及意思: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