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_赵静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_赵静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_赵静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_赵静

总第120期2007年11月

图书·情报·知识

No.120

Nov.,2007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赵 静 王玉平

(西南科技大学,绵阳,621000)

[摘要] 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依靠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健全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这些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建设的内容,旨在为发展我国西部农业信息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07)06-0080-06

[Abstract]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overseas ag 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 n depends o n g enerali-zing applied info rmatio n technolo gy to build a perfect ag ricultural info rmatio n service sy stem and ag ricultural info rm atization regulatio ns and law s,it is a g ood ex perience that we sho uld use fo r reference in our ag 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 n co nstruction.O n the basis of co llig ating the theo rie s and practice on agricultural inform ation service sy stem and info rm ation techno logy applicatio ns, the autho r se ts up some o pinio ns w hich are w o rth researching in o rder to give some sug gestion and revelation on the resea rch and construction of our w estern agricultural info rmatiza tion. [Key words] A gricultural info rmatizatio n Ag ricultural info rmatio n se rvices sy stem Info rma-tion technology

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过程。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这一惠及“三农”的政策要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是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工程,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必将引发对农业信息化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拟对国内外有关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经验与措施的研究,以及对作为信息化支撑的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农村群体信息能力培育及区域信息共享机制研究”(06XT Q001)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赵静,女,1970年生,副研究馆员、硕士、硕士导师,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王玉平,男,1959年生,教授、硕士、硕士导师,已发表论文20余篇。与实践加以综合分析,旨在为国内农村信息化研究与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信息。

1 国外农业信息化概况

1.1 关于国外农业信息化现状、特点与趋势的研究

随着世界各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它们是“建立有以国家为主体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实现了农业基础设施高度信息化、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健全了相关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1],并向“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实用化和普及化”[2]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前面五个化均体现了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由此,农业信息化程度相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化特征也相当突出,而“普及化”包含了农业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利用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教育的普及两层含义,说明了对于农业信息化主体的重视。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大致分为计算机农业科学计算、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80

三个阶段。在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所形成的三个时期里,世界各国分别介入发展的时间或早或晚,加上各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实际各有千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信息化特点:美国“以政府为主体五大信息机构为主线,形成国家、地区、州三级农业信息网,同时构建了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形成了完整、健全、规范的信息体系和信息制度。”

[3]在德国,信息技术一直是德国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领域,“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农业新技术、德国农业信息技术正在普及并向农业全面信息化迈进”[4];而法国则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信息化利用方式共同发展,多元化信息服务主体共存局面[5]。

在农业信息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亚洲各国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作出响应,以发展的态势迎接挑战,纷纷走出一条条非常有特色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道路。“印度以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契机,在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下,从农村信息需求入手,结合行政体系,采取公私合营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性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新路”[6]。同时,通过利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来寻找农业发展,印度的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和政府农业市场委员会等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个供给链模式的网络”[7]。日本的农业信息化形成了“因地制宜发展地域农业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根本变革,推进I T技术在农场作业中的应用,大力发展日本型的精确农业的特点”[8]。韩国采取农业信息化的“追赶型”模式,其新村运动卓有成效。越南的农业信息化起步虽晚,但政府吸取了许多国家的经验,由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实现电子化管理过程[9]。

1.2 关于国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农业信息化运行机制中的一个子系统,集信息收集、处理、传播、应用为一体,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技术和组织保障。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系统,采取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农业信息立法、加大国际合作,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有力的措施建设。

美国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组织机构,健全农业信息体系发展的政策法规”[10],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发挥了民间在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作用,并重视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与应用”[11],同时将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作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来抓,日本农业信息化发展中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法国形成政府、民间、大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格局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主体包括国家农业部门、农业商会、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及各种农业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民间信息媒体和各种农产品生产合作社以及互助社”[12]等。虽然欧盟官方机构是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除了官方的信息服务外,“农业协会(包括行业组织、农业商会)、期货市场和保险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也占很大一部分,是欧盟防范农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13]。此外,韩国自上而下设立的三级农业服务体系,集科研、推广和培训三位一体,统一于农业服务体系之中,程序简化、领导集中、推动其新农村运动的开展。

各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有侧重的同时又形成了共同的特征,即政府从组织体系上进行宏观协调与管理,并明确各执行部门的职责分工协作;二是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如法国;三是注重从法律、科研、教育和推广等方面加强服务环境的建设来保障服务体系的运行。

1.3 关于国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主要有6大类:“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技术模拟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14]等。农业信息技术在国外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包括3S技术、精确农业(Precision Farming)、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专家系统、模型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的应用[15-16]。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美国“农业公司、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农场都在普遍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17],澳大利亚政府重视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出的农业专家系统有39个,己投入使用15个”[18],信息技术的使用名列世界前茅。

国外农业信息化高度发达,与其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是分不开的,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农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财务会计、业务分析、计划管理,税务、畜牧和作物生产跟踪记录,以及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应用与精准农业成为当前热点;应用性作物模拟模型;农业动态信息的计划、预测和宏观决策。”[19]。解决农业信息化生产中某个问题的具体研究集中在对具体应用系统的研究上,如:“由美国环境保护组织和加利福尼亚杀虫剂调节部门共同承担的UC-IPM

81

赵 静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Zhao Jing etc.:Research o 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n and Abroad

计划,扩大了基于计算机的农作物预测能力,设计有蔬菜、水果和草皮15种疾病模型可用”[20];巴西有由国家气象协会开发的两个系统(VISUA L T EM-PO和VISUA L C LIMA)用于气象和农业气候信息的传播。印度的“农业信息分发系统AgrIDS,旨在及时和个性化地分配专家的知识给农事团体以改善作物的生产流通量”[21]等。

同时国外注重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资源的发掘和分析结合,突出表现为农业数据库作为了农业信息服务的信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国外有4个大型农业信息数据库,即“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数据库(AGRIS)、国际食物信息数据库(IFIS)、美国农业部农业联机存取数据库(AGRICOLA)、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ABI)”[22],它们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保障。

2 国内农业信息化概况

2.1 关于国内农业信息化现状的研究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落后10~20年,大致经历了单机辅助管理、系统规划起步和网络技术应用3个阶段”[23],有学者认为,中国农业通过“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农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开发与应用阶段,最终进入信息农业”[24]。目前,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整体的现状,原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有较全面的总结,即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各级农业部门启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农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得到了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25]学者们总结的还有“网站建设方兴未艾、采集体系已具雏形、技术应用效果显著”[26]。

从实践上讲,“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涉及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直接向农民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18万人,初步建立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化队伍,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组织体系”[27];建立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及“科技教育信息网”、“种植业信息网”等子网络;农业部在全国累计布设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等领域形成了33条信息采集渠道,开发了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金农工程”启动,以政府农业部为基础的、由行政管理服务体系、农业图书情报服务体系和民间团体组织形成三层服务体系。

然而,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还不能让人满意,表现在各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整体而言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信息体系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信息化人才短缺、农业信息法制法规建设十分薄弱。目前,“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28];“农业信息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信息传输渠道不畅,农业共同的信息平台技术支撑能力没有充分发挥,以及农业信息技术成果类型少、商品化不高”[29];“信息意识薄弱、数字鸿沟加剧、信息资源缺乏、“最后—公里问题”突出”[30];“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31];“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农业信息标准化严重滞后”[32];“农村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化产品开发及服务水平偏低”[33]。并且,我们看到还存在着“互联网在农村的“准空白”现象、农村信息化“边缘化”的现象”[34];西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基层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缺乏实用大型数据库、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35],形成了中、东、西部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2.2 关于国内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组织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平台初具规模、信息采集与资源开发渠道日趋完善、信息发布覆盖面逐步扩大”[36]。但与国外相比,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农业信息“采集范围狭窄、传输渠道不畅、服务手段落后、服务面窄”[37];“政府的农村信息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缺位”[38];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少、功能单一。少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总量缺乏,二是结构单一”[39]。

结合国外发展经验,从而提出各种措施,较全面、典型的有:“大力开展农业信息知识教育和培训、做好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工作,开发整合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加强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40];“发挥政府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体系建设的分类指导、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消费水平”[41];“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农技推广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良性互动机制”[42];推动建立和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条件,调动电信运营商、软件提供商、设备制造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的积极性,发挥信息技术、产品、网络

82

2007年第6期 图书·情报·知识

和服务的综合优势,实现资源共享”[43]。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专门系统化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地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例如湖北省当阳市“四位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44]、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三级农业信息网络[45]、浙江省苍南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46]、宁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在对25个省市实际调研情况的基础上,从组织模式、服务内容、传播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持保障体系等5个方面,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服务模式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比较分析”[48]。

此外,研究还集中在服务中的手段、渠道、采集、推广的具体措施与方法上,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则非常少见,较全面的有两篇学位论文,一是李应博的《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提出并构建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结构,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框架,进行农业服务体系的运行方式、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研究,应用DEA模型进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运行效果评价,此研究成果已结集成书于2006年12月出版。二是郑红维的《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构建了一套能综合反映农村信息服务的软、硬件体系建设和效益情况的指标体系。两篇均收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此外,由中国农业大学的李道亮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C TQ006),对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展开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2.3 关于国内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库、信息网络、精细农业以及农业多媒体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情监测、农产品品质检测、农业化学制品的施用检测、土壤养分管理和经营决策”[49]展开研究,例如研究“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50]、“分布式的小麦高产专家系统”[51]、“网上蔬菜施肥智能咨询系统”[52]、作物模型[53]、智能农业数据资源平台[54]和农业信息管理系统[55]等。这些研究专题跨农业、生物、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控制、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参与丰富了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的范围,但是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缺陷,大多数是阐述如何从理论上设计与实现,框架多于应用,比较分析这些系统在农业信息化应用实例与效果的较少(国外则侧重这类主题研究,见本文1.3节的叙述),同时,虽然研究各种平台和管理系统也很多,但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中并未形成如国外四大农业数据库一样具权威性的、使用普及率高的、具有影响力的农业信息数据库。

3 关于国内影响农业信息化的因素及措施的研究影响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因素及对策的研究,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国内外在对客观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建设上有着共同的关注度,集中在信息资源、硬件环境、应用的信息技术与软件开发等问题进行研究与建设,影响农业信息化的主观因素包含了对信息服务提供主体、信息服务对象的研究,国内外对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研究较为重视,但国外对信息服务提供主体的研究与建设更为突出。

对影响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客观因素的分析研究涉及基础设施、硬件、资源环境,如研究中提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相对不平衡;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落后”[56];“农业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落后”[57];农村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分散、单一、不实用;信息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化产品开发及服务水平偏低等[58]问题。对影响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主观因素的分析还涉及主体、农民、法律与教育环境诸多方面,如“政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不够;农村信息化的管理、建设、应用三者分离;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缺乏统一的规划”[59];“农民本身对信息化及其作用认识不够;农民信息素质低”[60]等,但专题研究不多。

为此,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与农业信息技术,学习借鉴国外这两方面建设的经验,结合影响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提出了种种建设性的措施:一是从客观上加强基础设施、资源与平台、信息技术等硬件环境的建设;从政府投入、法律规范、标准化、保险、科技体制及成果转换等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二是从主观的主体和对象两方面分别提出政府在规划、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体现在研究中提出了下面一些建设措施与对策:

“加快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面向精准农业推进农业信息化”[61];“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6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市场”[63];“加大对关键农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上的投入”[64];“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挖掘多种

83

赵 静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Zhao Jing etc.:Research o 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n and Abroad

网络和渠道资源、构建农村信息化保障机制”[65];“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66];“加大标准化建设”[67];“研制和开发农业信息化实用软件、高技术要平民化、傻瓜化”[68];以及“政府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管理协调、加大政策倾斜、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造农业信息化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多途径解决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健全农业信息化市场服务体系和推广体系,制定农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体系等条措施”[69]。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

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2006-2007年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将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概述为“集成化、专业化是发展的总体趋势、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必然选择、农村特色网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五年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部指出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发展趋势是“政府主导化、需求复杂化、渠道多样化、工作交织化和发展社会化。”[70]。随着我国农业信息化实践的探索,研究也必将进入与实践建设共繁荣的时期,同时,农业信息化是一门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边缘性学科,结合前文对农业信息化相关研究的综述,总结一些尚需进一步加大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主题,它们是:①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②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职能研究;③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机制的研究;④农业信息化中的法律保障;⑤农业信息化中的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⑥区域性的个案研究;⑦信息服务机构作用;⑧农业信息化基层践行的理论与操作模式研究;⑨个性化、定制化的农业信息体系研究;⑩普及型信息技术应用研究;1教育培训体系等。

参考文献

1,15 赵元凤.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中国农村经济, 2002(7)

2 沈瑛.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世界农业,2002(1)

3,17 范凤翠.国外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的比较研究.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6)

4 德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w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8080/html/main/nyltView/2005121654176.html (2005-12-16)5 崔国胜,孔媛.法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2004

(2)

6 国外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的比例研究.

http://ww w.amic.agri.g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DesktopM odules/I n-fo s11/Infos/T hisI nfo.aspx?c=20&ItemID=19808 (2006-07-06)

7 印度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http://mns.

sy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zqx xh/ReadN ew s.asp?N ewsID=694 (2007-03-10)

8 日本:I T力助农业信息化.ht tp://m ns.sy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 zqxx h/ReadNew s.asp?New sID=692(2007-03-10)

9 子瑜.农业信息化席卷世界.中国财经报,2005-12-18

10张香玉.关于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1)

11杨艺.浅谈日本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及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5(6)

12郭作玉等.从法国农业信息服务情况看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化建设———赴法国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培训报告.饲料广角,2000(4)

13白丽等.欧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数字农业研究进展,71-74

14,61洪黎明.怎样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人民邮电,2004-10-14(4)

16黎香兰.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适和我国国情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创新体系.农业网络信息,2006(2)

18田玲.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对发展我国西部农业的启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19,22王恒玉.西方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成功经验.甘肃社会科学,2003(6)

20The California PestCast sy stem.http://w ww.ipm.ucdavis.

edu/DISEASE/california pestcast.html(2007-03-10)

21P.K rishna Reddy and R.A nkaiah.A fr amew o rk o f info r-ma tion technolog y-based ag ricultur e infor matio n dissemi-natio n sy stem to impro ve cr op pro ductivity.Cur rent Sci-ence,2005,88(12):1905-1913.http://w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 rr lo ng.html(2007-03-10)

23,26,30臧春荣等.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24王亚东等.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情报学报,2002(2) 25,27杜青林.农业信息化是构建现代农业的绿色通道.ht-tp://w w w.gd.ag ri.g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snlt/t20051018146829.

htm(2007-03-10)

28陈海淳.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下半月)

29,39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5.

31,49贾科利等.信息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84

2007年第6期 图书·情报·知识

32薛亮.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ht tp://w w w.g yag ri.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ReadN ew s.asp?N ew sID=1473(2006-03-01) 33,582006~2007年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http://ww w.chinaccm.co m(2007-01-19)

34何廷润.农村信息化的“边缘化”趋势分析.当代通信, 2005-06-08

35实现西部农业信息化的难度及对策.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 Browse/ShowDoc.aspx?Code=1-20&Id=20061128091022913 (2007-03-10)

36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ht tp://w w w.stc-sm.g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learning/lesson/cour se/detail.asp?id= 151&le ssonnum=5&cour senum=42(2007-03-10)

37,40高广生.构建完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前沿,2006(6) 38,41郑红维.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4.

42余斌.对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初步研究.改革与发展,2004(3)

43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培育农村信息服务业 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http://ww w.mii.go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ar t/ 2006/07/28/ar t222120460.htm(2007-03-10)

44何莹.当阳创出“四位一体”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湖北农业科学,2002(2)

45张文学.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国信息导报,2005(2)

46周荣灿.苍南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农业技术经济,1996(5)

47桑长清.加快宁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宁夏科技, 2002(2)

48郑广翠.关于我国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几点思考.农业信息图书情报学刊,2005(12)

50刘小军.基于WebG 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农业工程学报,2006(5)51周光明.分布式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4)

52李群.网上蔬菜施肥智能咨询系统.计算机与农业,2002(3) 53刘占锋等.利用作物模拟模型辅助决策小麦新品种推广初探.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5)

54蒋晓茹等.智能农业数据资源平台(I ADP)设计.农业网络信息,2006(11)

55徐东升等.基于P2P网络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机化研究,2006(10)

56,59我国农业信息化滞后原因与建议.ht tp://w w w.

so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it/html/14560.htm(2006-02-18)

57,60张世忠等.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业网络信息,2005(4)

62傅汝仁.美国农业情况考察报告.农村经济研究,1999(6) 63马云泽.论新型工业化下的农业信息化.农业经济问题, 2003(12)

64王春.21世纪:农业信息化离我们有多远.科技日报, 2000-12-08

65从农民需求看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抓手.http:// ww w.cqag ri.go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2007-02-02)

66詹慧龙,刘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信息障碍与对策.

调研世界,2003(1)

67赵苹.我国农业信息的标准化建设.管理世界,2002(5)

68张德修.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及对策.农民日报,2005-03-05

69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2006).http://data.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yjbg/nye/qt/200701/yjbg2347.shtml(2007-03-

10)

70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http://w ww.ag ri.g https://www.doczj.com/doc/fa8623712.html,/x ztz/ t20061102713455.htm(2006-11-02)

(收稿日期:2007-04-17)

(上接第110页)杨作平、黄星辉4学长;图书本科第四届严文郁、曾宪三2学长;图书本科第五届汪长炳、徐家麟2学长;图书本科第六届岳良木、李芳馥2学长;图书本科第七届陆秀学长;图书本科第八届徐家璧、房兆楹、曾宪文3学长;图书本科第九届徐亮、张葆葳2学长;图书本科第十届童世纲、吴元清、于镜宇3学长;图书本科第十二届杨漪如、顾家杰2学长;图书本科第十三届黄慕龄学长;图书本科第十四届姜文锦学长;图书本科第十五届任简、陶维勋2学长;图书本科第十七届沈宝环、聂锡恩2学长;图书讲习班第一届舒纪维学长;图书专科第一届富兰英同学;图书专科第八届吴宝珠同学。图书本科毕业生在美国图书馆界工作人数共30人,占该科毕业生总人数130人的23%以上,所占比例之高,是其他学校毕业生达不到的。文华图专毕业生在美国图书馆界做出的成绩,受到美国图书馆界的称赞。如裘开明学长领导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工作30年,使其成为西方大学图书馆中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管理最善的东亚图书馆,使他在美国图书馆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藏有世界罕见的我国善本书。在童世纲学长领导该馆后,将十多万册被埋没了多年的好书整理出来,得到重视。并在10年间,为该馆增加中日文书籍四万余册,童世纲学长做出的成绩是突出的。严文郁学长在联合国图书馆主持编目部工作,后又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讲授中国目录学,并主持该校图书馆事务。因其成绩卓著,曾获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杰出服务奖”。沈宝环学长在丹佛市公共图书馆工作期间,表现杰出,曾名列《美国图书馆名人录》。

85

赵 静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Zhao Jing etc.:Research o 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in and Abroad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而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努力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现在的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农业科技、经济和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如何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运用到农业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农业提速发展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著名学者李宏畅与袁娟率先提出来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相结合的发展的几种模式。(一)农业智能模式 当前在很多先进农场里,奶牛的耳朵上都会有一颗非常精致、特别的“耳钉”,即奶牛的电子耳标,这个“耳钉”里蕴藏着这头奶牛区别于其他奶牛的信息。散养在农场里的奶牛,当它悠闲的进入挤奶大厅时,它身上的所有信息就会被感应器所感应,然后被计算机扫描,进入电脑,信息包括它的所有信息:出生日期、最后一次挤奶日期、交配时间等等,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这些都突出体现出了农业智能模式的优越性。 (二)电商模式 淘宝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站在了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当作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将市场划分到最小化,将产品包装减到最轻,而且注重产品特色、模式和内容,把简单的“B2C”模式转化为“B2C2B”,并不断改进产品品质,逐渐实现了电商模式。目前,农村电商逐渐成为巨头们布局的重点。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市场的电商需求远远未被满足,是一个典型的蓝海市场,含金量十足。然而,农村电商市场要被很好地开发出来还是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也与农村市场的特性紧密相关,农民购物的便利性与网购信任度是农村市场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产业链模式 一方面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改变了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采用一对一模式,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平台,采用批量作业、降低借贷双方交易成本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说课讲解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邓晓栋 The Sand Trend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eng Xiaodong 技术正在加快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浪潮席卷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全球,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急剧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aspect - to expand 变革和加速发展,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应用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analysis, mainly 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国际 studied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 informatio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来,信息技术农业应用先后经过了计算机科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化、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精准农业等阶段,农业信息化开始逐步进入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新的发展历程。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 to mak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an 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improve as soon as possible, make the 播、电话通讯及计算机科学计算阶段;第二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our country can more quickly, and in the 理和数据库技术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service of the "three rural" construction of our 90年代的专家系统、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 [2] 。农 country. 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交通应急信息化现状 2006年8月,交通运输部颁发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到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为““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主要任务可归纳为:建设两级数据中心、三大综合信息平台、三大应用系统,完善两大门户网站、三个保障体系和一个通信信息基础网络。以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建设部、省厅(局、委)两级数据中心;以业务数据为核心,整合业务系统,构建部省两级公路、水路和综合类管理三大综合信息平台,从而形成交通电子政务平台的核心内容;以三大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开发和推广交通运行综合分析、公路水路交通应急处理和公路水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三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内外网两大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前端展示;构建和连通覆盖区域的交通通信信息基础网络,为交通信息的传输、交换与共享提供支撑;构筑交通信息化建设运营、安全保证及标准规范三个保障体系,确保交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1.1.1公路应急 目前我国公路应急信息化发展较迅速,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城市都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举例如下: (1)北京市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为实现对意外事件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北京市完善了交通民警警务装备,建设了交通应急指挥硬、

软件系统。在系统综合管理平台下,以宽带、高速数字通信网络为基础,以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集成了交通指挥调度信息系统、“122”接处警系统、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警车定位系统等。发现交通意外或接到“122”报警后,指挥中心利用警车卫星定位系统、无线指挥通信系统等技术手段,将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警车直接调度到达现场,处警时间缩短至平均3分钟每起,使得交通管理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目前,系统平均每天接到群众交通报警、交通咨询7000余起,发布各种指挥调度指令700多次。通过快速处置,因交通意外造成的交通堵塞减少了25%。同时,在指挥调度中心设立了交通广播直播室,建设了户外信息显示屏、停车诱导系统,并利用电台、电视台、寻呼台等多种媒体,有效诱导交通流,均衡交通流量,为交通参与者出行提供方便。目前,已有340余处路口、人行横道信号灯实现了计算机集中控制,二环路内交通信号已全部实现计算机自动优化区域协调控制,路网运行能力提高15%以上,基本保障了全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山东省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山东省依托易华录公司按照”金盾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功能要求,应用最新的现代通信、多媒体网络、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理论与新技术,以现有网络和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山东省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有线通信系统为纽带建立了山东省交警总队应急指挥中心。中心将山东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警务工作站系统、各地市视频监控系统、GPS警车定位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整体效能,建立具有数据采集、整合、处理调度、反馈等功能的交通指挥运行机制,实现科学、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一、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通 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 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这不仅是毕业论文撰写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而而且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 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避免研究重复。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在撰写之前,要先把从网络上和图书馆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找出课题的研究 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1. 在写 毕业论文时,简写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最重要的是对 一些现行的研究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 的年份。 2. 再者简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可分技术不足和研究不足。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等等。 3. 最后简 略介绍发展趋势。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写的是把研究现状,而不是写课题物本身现状,重要体现研究。例如,写算法的可视化研究现状,应 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等;而不是大量算法的可视化研 究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此只需一笔带过,也是对研究的一种 把握。 2.要写最新研究成果和历史意义重大的研究成功,主要写最新成果。 3.不要写得太少或写的太多。如果写的少,说明你查阅的材料少;如果太多则说明你没有归纳,只是机械的罗列。一般2-3 页A4 纸即可。 4.如果没有与毕业论 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 较靠近的内容来写。多从网络上找资料,学习和练习。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范文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三维可视化是一个重 要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人员己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有许多成熟的 技术己经应用到实际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的可视化软件产品,如3DMAX、MAYA、EVS、 AVS 等。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游戏、电影动画、工业设计以及其它专业领 域的研究,而与GIS 联系较少。可视化理论与技术用于地图学与GIS 始于90 年 代初。1993 年,国际地图学协会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16 届学术讨论会上宣告成 立可视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定期交流可视化技术在地图学领域中的发展状况 和研究热点,并加强与计算机领域的协作。 1996 年该委员会与美国计算机协会图形学专业组进行了跨学科的协作,制订了一项称为“CartoProiect"的行动计划,旨在探索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何有效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可视化中, 同时也探讨怎样从地图学的观点和方法来促进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1998 年 2 月由B.H.Mccormick 等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讨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主要由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等决定,不主要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而是受到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主体社会认知的影响制约,这种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社会认知有两种:即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是指人关于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他所期望的某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作用。从理论分析,任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受学生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制 约和调节。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在其自主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学生与教师、父母、其他学生的积极交往和反馈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此理论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自由意志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意志成分控制着人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高度的自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农业的地位尤为重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2l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五条第十四款中首次明 确强调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四条第十六款“加快乡 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再次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 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条中用一整款对农业信息化 进行了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带动 农业现代化,无疑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本文首先从农业信息化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入手,论述了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农 业信息化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其次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从定量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在对国内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的比 较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利用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来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 行测度,主要套用波拉特法确定了农业第一信息部门和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以及计算两 个信息部门的产值,并得出了我国2000年~2004年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初步数据。另外,还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选取的四种信息因素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关系,从中可 以看出农林牧渔服务业(技术推广)影响最大,当然科技、教育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存 在偏差、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水平低、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服务对象素质较低、农 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 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加速科技、教育和推广的结合等。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水平,波拉特法,测度,对策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怎么写

你好,同学,你的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方面开题报告老师让你往 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 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 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 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 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 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 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 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 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 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题设计论证

---活页1---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走进葫芦文化 ---------莪山畲族乡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葫芦文化与畲乡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 最近邻近乡镇在开庙会,庙会上的物品虽说不上昂贵却也应有尽有。路过庙会,一种叫葫芦丝的乐器吸引了我,买一个回家练练,没想到这小小的乐器也被我们学生们瞄上了,很快葫芦丝就走进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每天早晨只要你走进我们的校园,随处都可以看见吹练葫芦丝的同学,三五成群,欢歌笑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同学还在想:这样的葫芦丝我们自己也可以制作呀!我们不是有许多自己种植的葫芦吗? 是呀,说起种植葫芦同学们早就有很深的体会了。近两年少先队一直在组织学生自己回家种植葫芦,出了不少的成果。其中学生制作的葫芦器在校园艺术周上得到了展示,县电视台少儿栏目对此还特别进行了系列报道。 (二)历史背景:葫芦文化是灿烂畲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葫芦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畲族历史演变过程中早就有了它的一席之地。勤劳聪明的畲族人民曾经用它制作了各种生活用品,例如:水瓢、茶壶、竹筒等,也曾经用它制作了许多极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葫芦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显而易见,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尽情领略祖国灿烂的葫芦文化。 (三)时代背景:把葫芦文化发扬光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美不胜收的葫芦世界就是一座民间艺术宝库,21世纪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代。弘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艺术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感受浓浓的艺术韵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学生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丰富学习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畲乡地处山村,这里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每次不是钓鱼跳绳就是打球走棋,葫芦文化的开发和挖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能在活动中寻找童年的快乐、体验动手的乐趣,享受合作的愉悦。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教师、学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逐渐地把课程的生态系统直接指向于学生,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葫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2、教师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推动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挖掘葫芦文化课程资源,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就让我校一线教师有了更大的课程开放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视野都产生变化。他们将引领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变为一个实践者,一个研究者;他们将与学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加快自身专业成长的脚步。 3、学校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凸现自身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中外大量特色学校的成功经验业已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一条基于学校特色的道路。葫芦文化是我校自身的一个优势项目,以此为生长点和突破口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目标。 4、社区需要这样的校本课程,为社区不断发展作好准备 小小葫芦为我们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艺术品加工厂应蕴而生,精美的葫芦工艺品给畲乡人民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希望。学生通过参观调查,亲身实践,与葫芦有了不解之缘,长大要把家乡人民的这份共同事业发扬光大是不少学生心中的愿望,学生们的爱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 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 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 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 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oc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 1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1.1农业传感器技术。 农业生产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对技术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种类繁多、功能强大等特点的农业信息传感技术也由此应运而生。农业信息传感器技术依照检测对象的不同,分为了生命信息传感器技术与环境信息传感器技术两个类别。其中生命信息传感器技术包括光谱技术、人工嗅觉技术等先进技术,其检测对象是动、植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比如在使用化肥后,农作物表面的保留物状况、农作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状况等。环境信息传感技术主要对综合环境因素进行检测。 1.2精细作业技术与智能装备。 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指的是把遥感、GPS、GIS、作物栽培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集合用于精细农业中,使农田里的农作物能实现随着时间、空间而变化。使用精细作业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种植成本。精细作业技术包括机载田间信息采集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决策模型和处方生成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但能够及时获取农田里农作物的生长信息,还能智能综合信息生成决策方案。精细实施技术装备是精细作业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其得以发展推广的一个主要载体,二者缺一不可。精细实施技术装备在农作物的播种、施肥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得到应用,变量播种机、自动施肥机等已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农业智能机器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农业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农作工具被广泛应用起来。农业智能机器人聚自动控制技术、环境建模算法、机器视觉系统等多种技术为一体,逐渐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用途,机器人可以分为播种机器人、采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农产品加工类机器人等。现如今AI技术的崛起,农业智能机器人产业也将面临着大整合,传统的半自动的农业机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时代淘汰。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帮助许多领域节省很大比例的劳动力成本,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在未来十年,农业领域将有六成以上的工作都能够用农业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力。 2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传感器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农业传感器技术中的主要检测技术大部分是对静态属性的研究,对实时、动态的信息传感存在真空,在今后的研发农业综合应用系统方面无法适应。一些虚拟模拟技术的研究也才只是刚刚起步,缺少多点同步检测和一些多组检测的方法,在农业环境复杂情况下非常缺乏实用性。中国传感器的产业结构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许多先进的技术产业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农业传感器技术的售后产业也存在着问题。 2.2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精细作业技术和智能装备领域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专业技术不足,系统不完善以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体系和精细农业的核心技术,从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就目前来说,对于卢梭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思想专著,成文的也多是篇幅有限的论文形式。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和类别:一是关于卢梭伦理思想对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代性意义述评;二是卢梭伦理思想与哲学史上其他思想家如康德、黑格尔等的比较性研究;三是卢梭的婚姻家庭观在《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中的概念论述。关于卢梭伦理思想对于家庭教育的述评,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郑州大学学者崔帆概述了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真谛,指出卢梭是对人类新儿童观建立的贡献最大者,认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做到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孩子,研究孩子,欣赏孩子,使孩子一跃成为教育过程的焦点,使孩子问题成为令世人瞩目的课题。并针对我国现行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人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些许可参照的措施。钟英法对卢梭的伦理思想与康德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不是表现为继承和发展,而是表现为震撼和挑战.卢梭伦理思想以情感作为最终的根据和基础,而康德则把道德严格地建立在人类的理性能力之上.但是,卢梭和康德的伦理道德观念无论其具有多么大的差别,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在他们看来,道德责任的担当者乃是作为个体的人,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无需他人的确证.学者刘阳认为,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不只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是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符合自然道德的纯洁爱情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的描绘从而达到对建立在诚挚、纯洁和友爱基础上的爱情的肯定,反映了作者与贵族文明截然相反的新的社会思想。宣扬激情的冲动是不可战胜的。然而在刘阳的这一研究中,所不足的是忽略了女主人公对于家庭的责任和自我牺牲给两个家庭所带来的和乐与幸福,而这一点也恰恰是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中家庭伦理最具有启发的论断。 在高呼男女平等、传统国学又悄然兴起的现当代社会,女性面临着这一新的形势下,呈现出回归家庭做“贤妻良母”和在女权主义的影响下成为“白领贵族”的两个极端现象。然而两个状态都给新时代的女性带来苦恼:一是回归家庭做所谓的“全职太太”。在这一境况下,其真实的现状不过是做了一个家庭保姆,在完成锁碎家务之余只能以追各式电视剧或者逛街打麻将来打发漫长的时日,而每于饭点时又于起起落落的等待盼望中圆自己心中所谓的“团圆与幸福”。就是在这样的消磨中她们全然忘却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年轻时的所有理想被当作一件包裹精美的礼物赋着在丈夫和孩子身上。结果可想而知,家人因不堪这理想的“重负”开始叛逆和逃避,而她也只能以失望来对于自己对于家庭的“全力付出”在苦闷中发出质问:“他们为何要这样对待我”?另一个极端是坚持所谓的“男女平等”。她们绝不愿意做一个传统中的女性那样去相夫教子,她们忽视自己做为一个女性与男人之间天然的差别与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的特殊困难,有着和男人们一样的野心在职场上撕杀,手中攥着权力或者显耀的地位,高喊着自己是所谓的“女汉子”,并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于是,外面的世界占据了全部的心思,孩子的家长会从来是没有时间参与的,老公事业上的困境被藐视为他的无能,她也俨然成了家里的“支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男女在天性上的不等同,长期的劳累拼搏导致的疲累、对于孩子和家庭的忽视导致的背判,最后剩下的,是一个外表的光鲜包裹着一颗破碎的心。固然,全然地回归传统的“三从四德”是不可取的,然而,只片面强调男女平等走出家庭去打拼也同样不可取。那么,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家庭事业两不误,既经营一个成功的家庭又不失自己独立之人格,这就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深究的课题。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以期通过对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