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部 第4章 心理学专业名词解释

S部 第4章 心理学专业名词解释

S部  第4章   心理学专业名词解释
S部  第4章   心理学专业名词解释

S部第4章

社会处境不利(social disadvantage)贫困的家庭环境、缺乏必要刺激或刺激贫乏的环境。如感觉剥夺或文化剥夺下的环境。源自动物行为研究,后被西方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用于解释出身较低社会阶层的孩子学业成绩落后这一现象。动物研究发现,早期生活中的感觉剥夺会导致有机体智力和情感功能的损害。类似的损害也存在于非正常的、缺乏刺激的环境(如孤儿院或其他收容机构)中抚养大的人类婴儿。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出身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阶层的儿童学业成绩落后的比率相当高,其原因为社会处境不利或文化剥夺,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教育上的措施帮助他们摆脱这些不利影响。近来这一观点受到挑战,致使这一概念逐渐被慎重使用。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一译“社会助长”。社会心理效应。与“社会抑制”相对。个体因他人在场而提高活动效果的现象。特里普利特1898年发现,多人同时参赛自行车竞赛,比单个运动员分别计时参赛速度要快。后来的许多实验,如F.H.奥尔波特的五种工作方式、特拉维斯的追视盘工作等.均证实了这一点。同期研究中,亦发现社会抑制现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琼克通过现场实验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他指出,有他人在场可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可增强优势反应(已经学习和掌握得很熟练的动作),抑制较弱的反应(不熟练或复杂的智力活动),因此既可能对个体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亦可能产生促退作用。以后的许多研究者深化和发展了这一假说。有学者认为,社会促进效应是透过活动者的竞争动机和对他人评价的认识实现的。

社会促进空间(social promoting space)有助于人际沟通或交往的空间。具有两大特点:第一,空间敞开并相通,如采用大间办公室,仅用桌子、书架、花架等相隔,让所有办事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促使同事间有更多的接触,增加对团体的归属感和对同事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二,空间内设施多作相对安排,如坐椅相对,因两人正面相对,交往频率就高,这在茶室、会议室等尤为明显。

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由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派生出来的西方社会学流派。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因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其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由能量均衡原则来调节的。它表现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斗争。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社会的勇气(social courage)见“勇气”。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

以财富、声望、职业、受教育程度或权力的高低和多寡为标准确定的某人或某团体在社会或团体中的等级序列。在心理学中常被作为调查研究或个案研究的基本材料。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的家庭背景、父母及本人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等。可分为先赋地位和自获地位两类。前者指先天固定的地位。如世袭贵族等;后者指靠后天努力获得的地位,如教授等。社会定势(sociaI set)

个人或群体准备以一定的方式对各种社会影响作出反应的倾向。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先于行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概念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L.朗格等引进实验心理学,表示对知觉情境的反应速度受过去的经验制约。后来,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捷及其学派对定势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建了定势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被广泛用于社会心理学,特别是在个性社会化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乌兹纳捷学派(亦称定势学派)当代著名的继承人纳吉拉什维里看来,个性只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社会

定势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人的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不了解这种系统,就不了解人的本质。因此,在纳氏看来,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改变与形成社会定势系统。为什么同一社会现象(S)

作用于不同的个人(PIP2R)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为个人受原有社会定势的影响,用社会定势的形成解释上述现象,并揭示个性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与个性社会化过程研究的协调性、稳定性。社会定势是一个人对自身某种积极活动的准备状态,预示人的未来行为特点;是角色行为模式的重要成分,可以帮助一个人掌握角色的行为规范,并使人在交往过程中预见伙伴面对社会情境即将发生的行为,从而促进交往过程与社会知觉的发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定势效应(effect of social attitLlde)

人际知觉规律的一种。人在知觉他人或群体时的心理准备状态。从过去知识经验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产生。人与陌生人交往时,它会对形成这个陌生人的印象产生影响,社会知觉中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等广义来说都是社会定势效应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施巴林斯基做了一个实验:把在进修班学习的教师分成四组,让同一个人(穿同样的衣服、用同一份讲稿,教态也一样)给他们介绍阿尔及利亚学校的情况.对第一组说他是在那里工作过的副教授,对第二组说他是中学教师,对第三组说他是去过那里的运动员,对第四组说是保健工作者。结果第一、二组对报告反映良好。认为语言生动、活泼,教态落落大方,第三、四组却认为演讲人“语言贫乏、枯燥无味,沉不住气.一望而知他很少在大庭广众中讲话”。

社会定向(social orientation)

社会群体思想对社

会环境的指向性。主要由社会价值决定,体现群体对一定

目标的追求与认识。由三个因素构成:(1)人或社会群体;

(2)社会任务(所定目标);(3)具体策略。一般由群体根据

本身所处的时间、空间及条件来确定。

社会定型(Social stereotype)

亦称“社会刻板模

式”。由各种观念构成的固定思想与行为模式。w.李普曼

提出。社会在正常发展运行中,需要逐步形成为大多数人

所遵循的固定模式。但这类模式一旦刻板化,就成为新事

物、新思想观念产生的障碍。从个体角度,主要指一种僵化

的思想特征;从社会角度,主要包括僵化的政治、经济、文

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形式。广泛用于社会心理学及社会学分

析。一般认为,不同职业、性别、民族、国家等不同群体的

人交往时,常会用某种思想和行为特点来刻画一个群体特

征,以便预测其在特定情境下会如何行为,使交往顺利进

行。但错误的刻板印象常常会使人们忽视那些与社会定型

不符的行为而成为认识与交往的障碍。

社会动机(social rnotivation)维持与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有四方面的特性:(1)强度。个体的动机有多种性质,不同性质的动机对个体有不同的意义,从而产生不同的推动力量。(2)清晰度。个体对可见到或可预见到的某一特殊目标的意识程度存有差异。(3)更替性。在同一时期,个体可同时产生多种不同性质的动机,强度较低的动机往往被强度较高的动机所取代。(4)实践性。由于动机推动人的行为,因而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实践人的活动。主要分五种:(1)成就动机,即个体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追求达到完美地步的内在推动力;(2)权力动机,即追求权力的内在推动力;(3)亲和动机,即希望与人结伴、交往,建立友好关系的内在推动力;(4)利他动机.即个体从事为他人考虑的行为的内在推动力;(5)侵犯动机,即个体为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内在推动力。主要理论:(1)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我为了减少或解除“心理能量”造成的紧张和焦虑,会采取某些防御机制,使之以变换的形式释放出来。(2)麦独孤的本能理论.认为个人先天的本能可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他提出的一系列本能中每一类都有情绪成分在起动力作用。(3)机能主义者的驱力理论,认为在原始驱力之外,还有次级驱力或习得驱力,它们是在原始驱力基础上通过联想形成的。(4)唤醒或激活理论,因脑电技术的出现以及感觉剥夺实验使驱力理论衰落而取而代之。(5)诱因理论,强调外界诱因对机体行为的强烈影响。(6)勒温的心理场论,认为个体生活空间中的某些领域处于紧张状态,个体为使这种状态恢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力量。(7)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两种或多种有关的认知元素不协调时,会产生紧张状态,推动个体去解决这种不协调。

社会发生论(SOCiogenesis theory)

青少年期心理

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有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和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化方式以及青少年与他人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决定其心理发展的关键,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是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或社会环境对他发生影响的结果。勒温认为青少年的人格结构和现场的行为都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结构决定的。在环境结构中,现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处于这种影响的前列。哈维格斯特认为,青少年在其生活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任务,这些发展任务是个人需要和社会目标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并提出了青少年期的十项发展任务。

社会犯罪预防(social preventiorl 0f oflense-)

由国家和社会团体进行的预防犯罪的活动。综合治理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行政手段。国家采取政治、经济、文化、舆论宣传等措施,以协调社会关系,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减少犯罪诱因,从根本上预防犯罪。(2)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刑事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侦查机关强化侦查破案能力,提高破案率,减少隐案;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对犯罪人进行及时惩罚和改造等。以控制犯罪的发展与蔓延。(3)道德手段。通过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家庭伦理道德水平。(4)法制宣传。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社会团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做到自觉守法。(5)社会帮教。社区对有劣迹的和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及时进行帮教和挽救,防止其进一步犯罪或重新违法犯罪。(6)劳动教养。对屡次违反治安管理条例、情节较重者或犯罪情节轻微、不够追究刑事责任者进行强制性劳动教养.以防止进一步犯罪。

社会防卫学派(SOCial defense scla001)

西方犯罪学流派。被称为继古典犯罪学、实证犯罪学派之后的“第三学派”。20世纪40年代在欧洲兴起。主要代表人物为意大利的格拉马蒂卡和法国的安赛尔。1943年,格拉马蒂卡在意大利威尼斯创建社会防卫研究中心,标志该学派的诞生。主要观点:(1)视处理犯

罪的手段为保卫社会的方法而非惩罚犯罪人的方法。(2)社会保卫方法包括使用隔离、教育、治疗、迁移等方法,将犯罪人中立化,使其不再实施犯罪行为。(3)赞成通过将犯罪人重新社会化来预防犯罪,强调个别预防。(4)建议制定人道的新刑法,以恢复犯罪人的自信和个人责任感,发展犯罪人的人道主义价值观。(5)提倡刑事司法制度的人道化,科学地理解犯罪现象和犯罪人的人格。(6)主张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并重,视社会防卫为一场运动,试图通过影响立法、司法、政府决策实现其主张,改变刑事立法和司法现状。该学派较松散,其中安赛尔的理论被称为“新社会防卫论”。

社会分工的消费效应(ccrestJmptive effec-t of SO—cial division of 1abor)

社会分工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者的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具体体现。不同的职业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消费需要、消费方式、购买动机、购买行为。了解由社会分工而导致人们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差异,对于商业经营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是重要的。

社会风气(too()d of society)

在一定社会时期和社会范围内,人们竞相仿效和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或行为。表现在事物的各个方面,渗透于人与人之间,对人的思想、情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人们精神面貌的表现,推动或阻碍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社会安危、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有直接影响。社会风气良好,人们精神振奋、乐观积极、勤劳朴实、道德高尚、社会安定;社会风气败坏,人们精神涣散、悲观消极、盗贼猖獗、道德堕落。

社会风险知觉(social risk perception)

消费风险知觉的一种。消费者对某商品的购买、使用是否会与社会、团体规范相冲突的风险知觉。购买商品所涉及的社会风险问题主要包括:(1)消费者家庭对该商品购买、使用的意见;(2)对消费者至关重要的人对该商品购买、使用的意见;(3)消费者认同的群体对该商品购买、使用的意见。越遵从团体规范的消费者,在购物时知觉到的社会风险越大。

社会概念发展(developmerlt of social COllcept)儿童概念发展的一个方面。儿童思维活动中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有关的概念的发展。在个体发展中形成比较晚。婴儿由于自我中心倾向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实际上没有社会概念;幼儿时期开始有了一些简单的社会概念,这些初步的概念还带有表象的性质,逐步向具体形象水平过渡,如知道“工人是盖房子的”;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儿童能对常用的社会概念下初步的定义;但对一些复杂的社会概念则要到中学时期甚至更晚才能理解和定义。

社会感受性(social sensitivity)

人对社会现实中某种事物及其属性的感觉能力。与人的社会感觉阈限成反比。因社会物质生产和文化水平及个人年龄、性别、经历社会角色的不同而变化。一个人的社会感受性愈高,对社会现象及新事物就愈敏感,社会知觉范围及内容就愈广泛和丰富,观察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也愈强。

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o一译“社会孤立”。个体因被忽视、被拒绝或主动退缩而失去积极的人际联系。哈洛对幼猴研究发现,那些在出生6个月被完全隔离的幼猴后来表现出极其异常的社会行为,如对任何社会性接触都感到恐惧,有反抗和退缩行为。社会孤立(如一般的社会性剥夺)可能剥夺被孤立儿童许多重要的社会化经验,增加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并导致后期的社会适应不良。产生显著的发展迟滞和缺陷。在福利院、孤儿院等设施机构中长大或缺少支持性看护人的年幼儿童,在语言、交往技能、身体能力、反应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显示出发展迟缓。被同伴孤立的儿童经常比受欢迎儿童更可能表现出社会适应困难,如学业失败、行为不端或犯罪,精神或心理疾病等问题。儿童期的社会孤立可能被焦虑和社会技能缺失加剧。社会技能训练计划可用于帮助儿童和成人改变社会孤立状况。0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动物个体之间的交互行为对个体行为发展的影响。具体指将幼小动物

单独饲养并断绝其与同类动物互相交往的机会。实验证明,自断乳起单独饲养3个月后的大鼠有许多不正常的行为:神经紧张,功击性强,难以制服和好咬人。体质上也不正常,易发生皮炎,肾上腺比一般大鼠的重。但让它与其他大鼠生活一段时间后,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和生理状况会逐渐消失。在灵长动物中,社会隔离的影响可能导致永久性的不正常行为。如与同类隔离的小猴,长大后没有正常的交配模式。许多鸣禽如孵出后即将它置于听不到本种雄鸟歌声的环境中喂养,则它成年后就不能发出本种雄鸟的婉转歌声。这类实验证明,动物同种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行为的正常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动物的行为发展并非由遗传基因单独决定。

社会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

临床心理服务工作的一种。个案工作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深入社会上有关家庭或团体,帮助其成员解决心理问题的专门工作。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具体有行为矫正、家庭疗法、危机干预和成年人社会化等。发端于美国19世纪晚期博爱组织会的友好使者。后越来越向不同的实践领域发展,至20世纪20年代进入医学和精神病学领域。重要的技术理论有心理社会理论、功能论和问题解决理论。主要特点:(1)个案工作者承担了解与鉴别的任务,为个案并与个案一起采取行动;(2)个案工作者的传统角色或作用是促进个案满意并过上富有建设性的生活;(3)以行为科学为基础;(4)以社会工作的人道或博爱价值观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

社会公益活动(social profitable activity)

少年期主导活动。苏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者提出。对10岁~15岁少年心理发展起最主要作用的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包括劳动活动、学习活动、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少年产生了参加各种对社会有益的工作的愿望,在集体中学会以集体认可的相互关系准则与别人交往,同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学会评价自己的潜力,形成自我意识。

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

即“社会隔离”o。

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

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与人仅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具有的物理学、生物学上的自然关系不同。起源于以相互分工协作为特征的劳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体现了人类的本质联系。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物质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突出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和社会的本质内容。思想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形成的关系,既依赖物质关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和主动性。物质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思想关系中最基本的是反映经济基础特点和要求的那一部分,是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导致社会关系系统的变化与发展。

社会规范(social nor·m)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行为参考标准。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如伤害妇女违反社会规范,不被认可;做好本职工作符合社会规范,则被认可。内成员组成的各种社会因素互不相同,每个婴猴就会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行为规范。

社会化犯罪人(socialized criminal)

因社会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出现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形成不健全人格和社会适应困难而实施犯罪行为者。由不完全社会化和错误社会化造成。不完全社会化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和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社会化过程未达到正常人水平,主要表现为:知识经验与技能的不完全社会化;社会规范的不完全社会化;家庭与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特定年龄阶段的不完全社会化;文化冲突造成的不完全社会化。错误的社会化指社会成员未按社会要求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而在犯罪意识影响下,完全接受了与社会规范相悖的

反社会观念,形成恶劣的生活习惯和反社会人格,同正常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社会化言语(socialiZeCl speech)

能够施展复杂的社会交往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的言语形式。与“自我中心言语”相对。皮亚杰认为这是真正具有交际功能的言语,儿童能用这种言语和成人交换思想、观点、情感,传达信息。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三种形式。前两种体现社会化言语的社会交往功能,后一种则体现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下或在行动遇到困难时作为思维的言语表现而发挥出的自我调节功能。皮亚杰早期把社会化言语分成适应性告知、批评、命令、请求和威胁、提问、答复。在皮亚杰看来,这种言语出现于7岁~8岁、其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期的儿童,这时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摆脱自我中心的特点,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知觉和考虑问题。加上广泛的社会交往、不断增加的知识经验使儿童能感受他人的经验,能发现并意识到他人所想的和所讲的与自己的观点不一定相同,因而发展出社会化言语。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广义上指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它可分为物质环境(如器具、建筑、公用设施等)和精神环境(如风俗、宗教、伦理、艺术、政治、法律等观念形态)。社会环境不论是人造的各种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甚至是人自身的存续,都是经过人的力量改造的结果。人为性是社会环境区别于自然环境的主要差别。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它是对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的构成元素有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由人、物、关系所形成的观念系统,其中包括价值系统、知识系统和理论系统。所有这些元素综合为一体即构成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个人要适应社会环境,就要不断地社会化,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社会计量法(sociometric reel,hod)

采用计量方式研究团体心理结构的方法。美国精神医学家莫雷诺1934年提出。其特点是用数量表示团体中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其基本假设:所有团体里都存在相当程度的相互作用,各成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与消极人际情感基础上形成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这种相互偏爱或疏远的关系会显著影响团体的士气和效率。根据以上假设,要事先设计一种实验情境,要求团体成员根据研究者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标准选择一位或多位同伴。统计结果显示三种情形:(1)明星人物,多票集中于一身;(2)小团体,数人彼此互选;(3)孤独者,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可以用社会关系图表示团体成员相互选择的情形。涉及社会性的变量,容易引起受测者较强的兴趣与动机,应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但要特别注意测量标准的确定。使用应明确指导语和测量目的,与受测者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

社会技能(social skill)

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且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能力。主要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反馈等学习获得,包括各种特定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它能强化社会交往中的社会性,使个体得到来自社会的积极反应;在本质上是互动的,其表现受到交往参与者的特征和所处情境的影响,对方的年龄、性别、声誉都会影响人的社会技能表现。不同学者对社会技能作过不同界定。行为主义者利波特认为,社会技能是发出对他人具有积极强化意义的行为和避免发出可能受到他人处罚的行为的能力。意向论者菲利普斯认为,它是与人交往时,一个人在履行对他人义务的同时,实现自身权利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哈赛特概括了它的三个关键要素:(1)具有情境特征;(2)获得的用言语或非言语方式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3)以不损害他人的方式行为的能力。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技能被认为是在传统的社会化机构(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中自然习得的。随着这些机构社会功能的变迁,以及新的社会化工具如电视等的出现,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社会技能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社会技能训练进行了诸多研究。

社会技能训练(so(:ial skill training)

即“社交技能训练”。

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 system)见“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the()ry of,sociotechnical sys—tem)

一种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与技术系统同时优化,才能达到经济系统的最优化的组织系统理论。20世纪50年代英国塔维斯特克人际关系研究所的特里斯特在研究煤矿机械化带来的影响时提出。他认为,技术系统对整个生产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它决定着社会系统,而社会系统必须适应于技术系统。劳动组织的效率是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两者的函数。如果忽略了社会系统而使技术系统最优化,结果达到的效率并不是最优的。相反,如果只根据社会系统的要求变更技术系统,其结果也不可能是好的。他还认为,人群关系论只考虑社会系统,职务扩大化仅改善技术系统,两者都不全面。只有同时改善两个系统,才能使整个生产系统发挥最大效率。参见“长壁法”。

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

o一译“社会建构论”。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心理学,特别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取向。西方心理学中后现代主义取向的主要理论建构。其早期形态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知识社会学。认为社会文化是知识生产的决定因素,其研究重点在于文化力量怎样建构知识和知识类型。知识社会学家P.L.伯杰和拉克曼1966年出版的《实在的社会建构》在该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根1985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标志该理论的正式形成。主要有三种形态:(1)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亦称“激进的社会建构论”,以格根为代表,完全否认心理现象的实在特性,认为意识、心理仅是一种社会建构;(2)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以英国心理学家R.海尔为代表,其特点为话语心理学和后结构主义倾向;(3)修辞一反应和反应特性。三者虽侧重点不同,但都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其基本主张:(1)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社会建构,是根据根植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发明”,而非通过所谓客观方法的“发现”。(2)实在(remity)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所谓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情绪、认知等并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语言的建构,心理想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社会建构的产物。(3)语言是先在的,规定人的认识方式,限定思维方向。语言不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和媒介,相反,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己提供范畴和分类方式,使人能对意识和心理进行分类,并用于解释新的经验。语言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思维。该理论产生后,在西方心理学界引起争议,有心理学家称其是能与主流心理学经验主义方法论相抗衡的一种方法论。对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相对主义认识论上,认为这种理论最终将导致心理学走向虚无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0发生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倾向。与“个体建构主义”相对。认知社会心理学者道伊斯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儿童认知结构的建立首先是社会性的,即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与周围的成人和同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解决认知问题的。人类世世代代积累的解决认知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只有经过社会相互作用,才能内化为儿童个人的认知方法和手段。这种社会相互作用的方式有成人的指导和教学,儿童之间的认知冲突、认知协调以及潜移默化发生作用的社会印记等。这种观点明显地有别于皮亚杰的个体建构主义。后者认为,儿童认知结构的建立主要是儿童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参见“个体建构主义”。

社会键理论(SOClial bond theor’y)

即“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交换(social eke:hange)

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利益“提供”与“接受”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人

人都是“提供”方,也都是“接受”方。可用来交换的资源有感情、时间、技术、努力、服务、物质、金钱、信息和地位。人们总是依靠别人去完成自己的部分需求,即通过交换,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需求。能满足对方需求的人,常找那些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做伙伴。个人为组织付出时间、技术、脑力和体力,而组织回报给个人以金钱、社会地位和其他物质待遇等,实现相互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亦称“交换理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重要理论观点。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主要思想来源:功利主义经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类学。霍曼斯是主要奠基者。代表人物还有P.布劳和L_埃默森。霍曼斯的主要思想: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过程中获得最大利润,交换行为本身就变成一种相对的、没有绝对或明显吃亏与占便宜的行为。他的基本概念是剥夺与满足、酬赏与代价、利润和投资等。他提出了一组解释作为交换过程的人类行为的、互相联系的命题。(1)成功命题:对于人们采取的全部行动来说,一个人的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动。(2)刺激命题:若过去一特定刺激的出现曾成为一个人的行为得到奖赏的原因,则现在的刺激越是与过去的相同,该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或类似行动。(3)价值命题:一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5)侵犯赞同命题:包括(a)某人的行动未获得期望的酬赏或得到了未估计到的惩罚。他就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b)某人的行动获得了期望的报酬(特别是大于期望的报酬),或未遭受估计的惩罚时,他会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P.布劳的理论目标是既要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的理论只局限于小团体范围内的不足。他区分了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内在奖赏与外在奖赏,并且在交换过程中引进了权力与不平等的思想。L.埃默森运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交换关系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描述,把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成功地结合起来,完成了从简单结构中的微观过。程向复杂结构中的宏观过程的过渡。i 社会交往图谱(sociogi。am)

即“社交图”。÷‘社会教化(social d01nestic)

一个社会或民族通过各}种方式,使其成员掌握该社会或民族的符号系统(语言、文}字及其他象征符号),接受社会经验,从而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充当一定的角色,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以再现}社会经验的过程。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如各级I各类学校教育)进行;也在日常生活中以熏陶、灌输的方式}进行,即通过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礼仪等,使人自然而然I地接受现存文化并照它行动、思考,掌握该社会或民族的行I为规范。其方式、内容、特点与水平,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l定:一是时代要求,每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其政治、经济、I文化方面的特点以及推崇的知识与规范;二是群体要求,不I伺的群体有不同的教化标准。总的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I展,推动历史前进。I;。社会阶层(so(:ial hier_archy)

人们由于经济地位不I同而形成的层次。各阶层可来自不同的阶级。划分标准主_要是人们在占有社会性资源方面的差别。由于社会性资源l盼配不平均,人们的社会位置有高低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I赣层。西方多数学者主张以多元标准划分阶层,划分方法_精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等。德国学者M.韦伯持社会阶一层三体系的观点,认为社会阶层的划分应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经济因素分化出若干“阶级”,政治因素分化出若干“政党”,社会因素分化出若干“社会集团”。这三种因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成为划分阶层的决定性因素。阶层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阶级内部划分的;二是内部有不同阶级的成员。这些人尽管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各不相同,但就某一个社会

标准来说,都可能处于同一等级,因而构成一个阶层。

社会阶层消费说(theory of class—dependent con—slamption)

关于社会阶层影响消费行为的学说。认为在同一社会中,人们由于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及生活情趣,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取向和消费行为。美国学者沃纳将美国社会的消费者划分为6个阶层:(1)上上层,占人口的O.9%,主要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名门望族,一般是美国社会中传统的领导者,其购买取向为名贵珍宝、古董、古建筑物,是航海、旅游业的忠实消遣者;(2)上下层,占人口2%,是有成就的专家或政治经济界显赫人物、社会名流等,是别墅、汽车、游艇的主要顾主;(3)中上层,占人口的12%,主要为高级专业人员,如教授、医生、律师等,是高档商品、别墅、高级衣料和家具的光顾者;(4)中下层,占人口的30%,主要指那些资金不够雄厚的经营者、公务人员、教师、技术人员、推销员等,常消费传统商品、普及商品等;(5)下上层,占人口的35%,指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职员、工人等,在购买日用商品时,往往以某种商标、厂牌为准,消费多表现为习惯性;(6)下下层,占人口的20%,主要指非熟练工人、移民、职业不受尊重者,往往是实用商品和廉价商品的购买者。我国国情与西方不同,还没有明确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有部分学者认为只能按社会职业分工的不同来划分消费者。

社会结构犯罪论(social

structure

the~)ry ofcrime)

根据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相关特征来解释犯罪原因的犯罪社会学理论。20世纪流行于西方。认为社会按政治和经济地位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阶层,下层阶级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此为导致其犯罪的基本原因。有4个分支:(1)犯罪文化冲突论;(2)紧张理论(失范理论);(3)犯罪亚文化理论;(4)社会生态学理论。详“犯罪文化冲突论”、“紧张理论”、“犯罪亚文化理论”、“少年犯罪区理论”。

社会解组犯罪论(theor‘y of social disorganizationand offense:)

研究社会解组与犯罪关系的理论。认为社会解组与犯罪密切相关。社会解组指社会上公认的行为规范与制度对个人与群体的约束力处于瓦解或削弱状态。由于传统的社会规范与制度趋于瓦解或削弱,新的社会规范与制度尚未建立或巩固,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越轨和犯罪行为。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于1897年提出“失范”(一译“规范失调”)概念,认为当出现社会解组现象,个体行为失去规范标准时,即会在不知所措状态下出现自杀行为和产生越轨及犯罪行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失范是社会目标与实现这些目标之间出现断裂或不平衡状态,个体从中体验到压力或“失范性紧张”,为缓解这种紧张,可采取五种方式,即遵从、创新、形式主义、退却主义、造反,其中创新、造反的方式均会导致犯罪行为。因新旧规范、制度之间的断裂,或因规范冲突而未建立与整个社会要求相一致的规范与制度,社会解组状态也易在急剧变化的地域和多民族聚居地产生,导致违法犯罪。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因亲近或疏远程度不同表现的不同空间距离。可从横向和纵向、宏观和微观、客观和人为等三方面理解。横向和纵向是指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层次不同,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之间的人们因在心理沟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间隔和距离。在宏观意义上,社会距离是由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决定的,如不同民族间的社会距离是有差别的。在微观意义上,社会距离是指不同出身、经历、文化和不同专业的人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社会距离。客观和人为是指社会距离有客观环境造成的,也有主观人为造成的。在主观人为的距离方面,有的是应当加以克服和沟通的,而有的则是个体主动保持和有意拉开的。英国人类学家E.T.霍尔根据人们社会交往的状况把微观社会距离概括为亲密距离(小于45厘米)、个人距离(45厘米~

120厘米)、社会距离(1.2米~3.6米)、公共距离(3.6米~7.5米)四类。

社会距离量表(social distanee scale)测量人际态度亲疏的工具。主试根据被试的回答确定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的社会距离。较早的测量种族之间社会距离的量表是博加德斯社会距离量表。人际态度按从最近距离到最远距离依次为:(1)可以结亲;(2)可以成为亲密朋友;(3)可以作为邻居;(4)可以在同一行业共事;(5)只能作为公民相处;(6)只能作为外国移民;(7)驱逐出境。要求被试根据自己感情的第一反应,从七种关系中选出自己愿意与某个种族一般成员建立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关系。研究表明,博加德斯量表不论是在测量一般社会距离(接受或排斥外来群体的倾向性)的个别差异方面,还是在测量群体偏好程度方面,都有极高的信度。E.L霍罗威茨制订了一个修正了的社会距离量表,叫做“告诉我测验”,可用来测量儿童的社会距离。该量表有四张白种儿童照片和八张黑种儿童照片,要求被试根据不同情境,选择照片上的儿童作为伙伴。

社会决定论(social determinism)认为社会集体生活和文化因素是人类行为和社会现实决定性因素的一种理论。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唯实论者涂尔干是典型代表。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外在性、普遍性,表现在法律制度、道德、宗教、风俗和习惯等方面。它们能对人类集体生活或社会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控制(social contr01)

通过社会力量,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社会控制》(1901)一书中最先提出。E.A.罗斯认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依赖社会稳定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以前这种平衡是用由同情心、正义感等构成的人性中的“自然秩序”维持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都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破坏了这种“自然秩序”。因此应创立新的机制,来维护社会秩序。他把社会控制定义为“在社会生活中履行某种功能的有意图的统制”。尽管E.A.罗斯由于过分强调控制的意图性而受到人们的质疑,但他提出的“社会控制”成了现代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根据不同的手段,可划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硬控制是依赖社会强制力,如法律、宗教和体现国家权力的军队、法庭、监狱、警察等实施的控制;软控制是依赖社会心理机制,如道德、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实施的非强制性控制。途径有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内在控制是经社会化,将社会规范内化到社会成员的人格中去,使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外在控制是通过各种惩罚措施,惩治各种违背规范的行为,预防其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要控制适当,与个人自由并不矛盾,反而会起到保护社会成员自由的作用。

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

亦称“社会键理论”。解释人为什么不犯罪的理论。美国犯罪学家T.赫希提出。基本观点: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每个人都有可能犯罪,犯罪是缺乏社会控制的产物。T.赫希在《少年犯罪的原因》(1969)中认为,人是不道德的动物,每个人都有犯罪的自然倾向,故无需解释人为什么会犯罪,而应解释人为什么不犯罪。认为人之所以不犯罪,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社会控制机制(社会键)的结果。社会键有四种成分:(1)依恋,即个体对父母、学校和同辈朋友的感情依恋。这种感情依恋越强烈,人就越不可能犯罪。(2)奉献,即个体对传统的生活目标的追求。若人渴望获得社会承认的、传统的成功,就不可能冒损害自己前途的危险去违法犯罪。(3)参与,即参加传统的活动,如学术活动、体育运动等。人若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传统的活动,就不可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4)信仰,即对社会的道德、法律规范等的尊重。人若尊重道德与法律规范,就不会出现违反这些规范的行为。

社会昆虫(socialinsect)

有组织结构的群体生活的昆虫。如蚂蚁、白蚁和蜜蜂等。有严格的组织分工。如蜜蜂群中有专司产卵的蜂后、专供授精的雄蜂,有外出采蜜的工蜂,还有造巢、喂幼虫和维持巢内

清洁的年龄不同的工蜂。功能不同,其身体结构也不同。离开群体不能生活。其群体被视为超级有机体。

社会困境(social dilemma)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的处境。道威斯1980年提出。其形成原因是人们倾向于从自己的短期利益出发决定做什么,没有充分考虑其他人的长期利益。于是。人们会后悔所做过的事情。社会和行为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试图理解什么情境诱导人们以自我为中心行事或合作行事的强烈愿望,为人为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社会离心空间(sociofugal space:)社会空间的一种。与“社会向心空间”相对。使人分开,较少交往,以减少刺激,确保私密性的空间环境。受环境特征,如家具布置、光线变化或平面布局等的影响。对人际交往具有消极作用。如高度发达、繁华的大城市,常常使刚从农村或小城镇迁入的人感到一种与世隔绝的精神压力。

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ul type)

阿德勒提出的一种健康的生活风格。此类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社会量表(social scale)

具有社会阶层性的量表。按某种标准将社会分成数个阶层,然后把个人按标准归列入各阶层当中。

社会疗法(s()cial ther’apy)

通过对病人提供社会帮助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分为医院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治疗两部分。核心任务是协调患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体制、社会条件、地理条件、亲属关系等密切相关,涉及社会精神病学、集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方面。从事该治疗的治疗家着重为患者争取各种政治权利、福利待遇,帮助他们参加社会技能训练,并为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工作。该治疗已有打破机构与社区界线的趋势,有的还建立日间医院,或对患者进行特殊的危机干预,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

个体或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转变的现象。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社会变迁的方向。有三类趋向:(1)横向社会流动和纵向社会流动;(2)个体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流动;(3)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一个社会能创造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象征和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流动一有组织犯罪研究(study’of SOC‘lalmobility and organized crime)关于社会成员谋求社会地位变动与有组织犯罪产生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外犯罪学家以黑手党在美国的产生为例说明社会流动与有组织犯罪之间的关系,认为美国的黑手党最初由意大利输入,在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因缺少文化和技术,从事艰苦的工作,处于社会下层,其第二、第三代移民认为,要改变自己的处境,须组织起来,通过非法活动获得成功,便将意大利的黑手党组织引入美国,导致有组织犯罪的产生。一些未参加犯罪组织的人,通过交纳一定的金钱求得犯罪组织的庇护,使有组织的犯罪获得生存的社会基础。处于下层社会地位的当地居民为实现向上层社会流动,亦加入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有组织的犯罪成员不仅可获得巨额利润,且可通过贿赂警察、政客与官僚,为犯罪寻求庇护,减少遭受惩罚的危险性。

杜会盲(social blindness)

视觉丧失程度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造成社会适应缺陷的个体。

社会美(beauty of hLlman society)

产生和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各种社会现象的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其本质在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和谐统一,凡有助于人类的自由生存和健康发展、有助于社会历史进步的各种社会现象,都是社会美。人的美、人际关系美以及社会产品、社会结构、社会运动和社会风尚的美,是其基本形式。人的美作

为其核心和主体,是内在心灵美与外在风度、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美的有机统一,决定着其他社会美的形式,其他社会美形式也反过来促进人的美。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不仅影响人们的审美情感,也影响普遍的社会心理,人们从自己对周围环境的切实感受中,会经由功利性判断达到审美判断,从而形成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产生求真、爱美、向善的愿望,进而促进人的美化、风气的美化。

社会模式(social model)

精神疾病模式的一种。该模式以社会学观点解释和治疗精神疾病,认为精神疾病主要是社会病理的反映,各种行为、心理障碍都与贫困、种族歧视和其他社会应激有关。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人格障碍,因为人格障碍的许多症状是属于社会性的,即被社会认为是有害的、破坏性的或是违反文化道德的。主张首先去改善人们社会经济生活,创造一个健康公平的社会,然后再针对个体进行治疗。

社会能力缺损(s()cial incompeterice)社会适应行为缺陷。有的表现为残疾缺陷阻碍了儿童对社会规范知识的认识,行为无规范。有的表现为因社会偏见对残疾儿童造成心理压力,便对抗社会或逃避社会,造成社会适应能力的伤害。还有隔离式教育方式造成残疾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缺损。缺损程度多用文兰社会成熟量表测试。

社会年龄(social age)年龄当量的一种。某年龄个体达到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即以社会行为成熟程度代表的年龄。仿效智力年龄提出。若一个人的社会年龄为30岁,那么其社会化能力的发展水平同一般30岁成人的社会化能力相等。建立社会年龄常模时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及常模样本的代表性。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个体间会有差异,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间差异较小。解释个体测验成绩时,要注意被测者同常模团体对象的一致性。应用它可直接比较同一个人在不同社会工作岗位上的成就高低。

社会评价(social evaluation)

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反应。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裁定,控制和引导个人行为。由社会既定行为模式和规范决定。这些模式和规范包含在各种社会集团和阶层各自制订或自然形成的法律、伦理、理想、风俗之中,由相应的机构和人员依据这些模式和规范,对个人行为作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个相对范畴:(1)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评价标准;(2)一般性、范畴化的评价由具有不同特征的具体机构和个人加以实施,具有不同的程度和形式;(3)在社会变化和发展中常处于模棱两可状态。法律系统是其范畴化的特殊形态。

社会期望(social expec-tation)

群体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及身份,对其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包括两个方面:(1)个体有义务按照群体的要求行事;(2)群体有权利要求个体行为符合他们的角色和身份。根据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各个群体不同的性质与任务,表现为各种群体准则和行为规范。有不同的等级:国家的、党团的、厂矿的、学校的、班级的、家庭的以及伙伴群体的,等等。可能以法律、守则、公约等明文规定的形式出现,更多的是不成文的。由社会定型、社会定势、知识要素、评价系统及信任等组成,如家

庭中父亲和儿子的权利、义务等。每个人都同时属于各种

不同的群体,活动中都有一整套社会期望。这些社会期望

发生冲突时,人们便会产生动机斗争。苏联心理学家

M.JI.戈麦拉乌里等人的研究表明,小群体的社会期望是

一个人接受社会角色的因素,是群体存在、群体沟通以及个

体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他们还指出,从少年期开始,如果群

体的期望与个人需要发生矛盾,人便会服从前者。因此了

解一个人的个性及行为,要先研究他所属的群体、群体特有

的准则和价值系统以及它们对他的参照程度。个人行为很

难违背群体期望,否则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与群体的

制裁。

社会气氛(sociaI atmosphere)即“社会气候”。

社会气候(social climate)

亦称“群体气候”、“社会

气氛”、“群体气氛”。与一定的领导作风相关的群体的心理

表现和情绪状态。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等人1939年在进行

一项关于少年群体领导作风问题的实验后提出。他们用三

组男孩作被试,安排三位分别采用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领导作风的成人,各领导一组儿童从事作业。结果表明,领导作风不同,造成的气氛也不同。其构成因素主要是领导

作风、群体目标、群体规范、群体凝聚性、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在生产群体中,它会影响群体成员的生产

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社会潜意识(s(>cial unconscious)

一个社会大多数

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经验领域。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吸

收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思想的基础上,将潜意识概念移置于人类社会结构中而提出。它包含

一个社会特有的思想和感情,是个人带有社会制约性的过

渡过程的产物。只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

于意识之内,而把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观念情感排斥于意识

之外。具有社会过滤器的功能,并通过三种文化机制发生

作用:(1)共同语言。社会利用一套句法和语法规则来表达大家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态度。(2)逻辑规则。它使符合社

会文化的东西自然化和合理化。(3)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表明某些不适合的、被禁止的和危险的思想和感觉,并阻止它们进入意识。若大多数人意识到社会的不合理并充

满怨恨情绪则会威胁到该社会的现存秩序。弗洛姆认为社

会潜意识概念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概念的区别在于:后者

直接指普遍的精神,其中绝大部分不能成为意识;前者与压抑的社会性格的概念同时提出,指人的经验的某个部分,为特定的社会所不允许达到,是普遍精神在社会中被压抑的

部分。它的提出强调潜意识的个体所有性和群体共有性,

突出潜意识产生和发生作用过程的社会性。

社会强化(social reinforcement)

社会学习理论的

基本概念。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能够学会社会技能,掌握行为规范,依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行为,都是社会强化的结果。有正负向之分。正强化包括他人的肯定、认可、赞

赏、支持、奖励等,负强化包括反对、批评、疏远、孤立等。正

强化会增加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负强化会减少行为重

复出现的可能性。也可分直接强化、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个体行为的直接结果对个体的强化;间接强化又称替代性强化,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而受到的强化;自我强化是个体的内在强化,是一种特殊的强化。个体是通过对自己行为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成果之间的对比和评价来对自身行为作正向和负向调节的。

社会强化法(community reinforcement approach)用于戒酒治疗的行为治疗技术。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治疗中不排除使用戒酒硫之类的药物,但侧重于进行心理咨询、求职咨询、家庭行为治疗,解决患者家庭与工作中的问题、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帮助其寻求不饮酒的朋友,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等,以改变患者对酗酒问题的错误认知,克服其不良习惯。可以进行个别治疗,也可进行小组治疗。对于长期酗酒者而言,该方法的疗效优于传统的戒酒法。经治疗后,不仅饮酒量明显减少,且婚姻与社会关系稳定,复发明显减少。

社会情境(social situation)

微观环境的一种。带有主观理解性。与社会环境有区别:(1)范围不同,社会环境涵盖个体或群体所依存的全部生活条件,社会情境只是社会环境中直接影响个体或群体心理与行为的部分;(2)与意识的关系不同,社会环境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社会情境对行为的作用受人意识的影响;(3)作用方式不同,社会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要通过中介因素——具体的微观环境,社会情境能直接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具体环境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本身的特点,还依赖自身对行为主体具有的心理意义。这是由人的行为特点决定的。人不像动物那样对外界刺激作机械反应,而是先赋予情境以一定意义,再作出行动。托马斯有句名言:如果把某种情境界定为是真实的,那么它在结果上就会具有真实的意义。可进一步分为真实情境、想象情境、暗含情境。

社会确认(social validation)

对“自己”与“他人”的认识。个体总是在社会比较中存在的,自我的意识必须得到他人的确认才成立。只有通过别人的确认,才可能知道自己观点的“对”、“错”。个体也不可能确定自己行为的“对”、“错”,须从他人的行为中才能判断。

社会人格(social pers(9nality)

即“社会性格”。

社会认可(social approval)

社会对个体社会行为的肯定性反应。表现为舆论的肯定和支持,团体的赞许和表彰,他人的夸奖和仿效及各种表示支持和赞许的表情、姿态、语气等。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给行为人以强大的精神鼓励,强化其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加强其正当行为的影响力,帮助人们纠正不良的社会行为习惯,消除因批评、惩罚等造成的冲突和隔阂,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

即“社会同一性”。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i‘y)

印象整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社会相互作用中定义和看待人们的方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施伦科提出。认为第一次相互作用时,每个人都试图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对他人创造或投射一个特定形象,决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并影响对方对自己的知觉,从而形成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对自己或他人认同的知觉,也即除对其他人像什么样的人这类知觉外,人们有着他人如何知觉自己的概念。人们为保持或提高自我概念,试图影响他们投射于他人的认同。社会认同可分为定位认同(即与特定的他人进行特定相互作用的特殊认同)和混合

认同(包含与不同人广泛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普遍认同)。一个人有许多定位认同,但只有一个混合认同。人们在试图投射社会认同的方式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些人对相互交往有较多的自我意识,有些人对社会情景和创造的印象较为敏感,有些人对社会赞同有较大的需要,另有些人更善于给他人造成对自己的某种印象,等等。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狭义指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关系及认知主体本身等社会客体的认识。被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同。广义是指一切调节和伴随着社会行为的认知活动。此观点来自认知心理学。其研究历史可以从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方面来考察。实验心理学自冯特主张的内省法因被认为不符合科学原则而遭摒弃后,忽视了对认知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起,才重新重视它。其突出标志是认知心理学以计算机模拟人的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论的出现。相对而言,认知心理学对无生命物体和抽象概念的信息加工研究比较多一些。与实验心理学相反,社会心理学一直重视对社会认知的研究。s.T.菲斯克等将社会心理学关于认知的观点概括为三种:一是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把人看成是“认知一致寻求者”的协调理论,如海德、费斯廷格等人的认知理论;二是以归因理论为代表的“朴素科学家”模式,70年代初成为社会认知的前沿;三是认知吝啬模型,认为信息加工的容量是有限的,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人就会走捷径。70年代,社会认知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进一步发展起来。两个研究群体不仅分别从对方吸取有用的理论和方法,还从“图式”这一概念找到了基本一致的立场。图式是指由各种认知元素组合而成的一种认知结构。社会r认知研究不局限于狭窄的经验领域,可以从概念层次上将:人的思想与社会行为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并且打破了不同}理论间的界限,为社会心理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其研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信奉心灵主义;注重过程研究;关心I现实问题等。信奉心灵主义是指关注认知活动的性质和认I知活动在人的推理、判断、选择、决定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I关注社会认知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认知元素,如归因等。I过程研究注重于认知元素的形成、运用和改变,将认知分成l注意、编码、储存、记忆、推理等若干阶段,分别加以探讨。l 关心现实问题是指研究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其研究成果被l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健康服务、广告宣传等领域。l i社会认知发展(development of social cognition)l讯知发展的一个方面。个体社会认知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过I程。在婴儿期萌芽,个体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获得关于物I理世界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关于社会世界的大量知识,逐I步出现自我与非我的分化、人类客体与非人类客体的分化、I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体的分化。怯生、依恋、交际信号的出现都反映出婴儿开始具备有关人和特定个体的基本概念。婴儿期以后,个体的社会认知变得复杂起来,在对他人心理活动的认知、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他人印象的形成等方面都迅速发展。个体关于他人的知觉、思维、意图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经历由低到高不同水平的发展。3岁儿童关于人的行为意图的认知已开始萌芽,对意图的明确认知和复杂推测则要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在印象形成方面,六七岁以下的幼儿一般容易用一些具体的、可见的特征来描述同伴或其他人,如邻近性与共同活动、外表、物品等,他们对自己的描述也是如此。7岁~lO岁的儿童在描述自己和他人时,开始较少依据具体特征,而更多地注意心理方面。

社会商数(s()cial qLlOtient)个体社会行为成熟度衡量指标。计算方法:篓葆荤豢×100。

社会生态学(SO~:ial ecolog~r)研究动物和人类的社会组织及社会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学者R.E.帕克等人最早提出。60年代后,其研究发生革命性变化,由注重自然生态转变为侧重社会生态,逐渐形成独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三:(1)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生物的社会行为,研究方向偏向行为科学。研究表明,动物的社会组织,包括群体的大小、雌雄的性配比、婚配的方式,以及各种社会交往的形式、保卫领地和防御捕猎者等,都是适应生态环境压力的结果。(2)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

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重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变化和空间组合。(3)从人类生态学(亦即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研究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其中两个方向研究内容主要有人口与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理论等。基本研究方法有描述法、分析法、计量法和数模法等。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 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2)生理学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3)认知功能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催眠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识状态,被试在催眠师的指导下,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之后,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和事情,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实的。在催眠的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似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眠。 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的观点认为,被催眠的人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是角色要求被催眠的人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意识功能分离观点认为催眠是将意识的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分开了,或者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控制。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 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知觉。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 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 的临界值。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属性 的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 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 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 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 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 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 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的现象。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 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学习:指通过主题客观的星湖作 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 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 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 映。 聚合思维:指根据已知的信息, 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式,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 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 信息,沿着不用的方向和角度思 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 一种思维活动。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 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 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 形式来表现。 推理:指从一组具体食物经过分析 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 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的已证 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 向。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 德纳提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 是多元的,它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 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 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智力结构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 福特提出。他认为,智力活动可以 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 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 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 动机:指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 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 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 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 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 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 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 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 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 产生的情绪体验。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普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 律的科学。 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然后进行 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 3.反射: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4.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5.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 状态的过程。 6.抑制: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阻止皮层的兴奋和器官机能 的活动。 7.动型:即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 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一次出现。 8.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 的过程) 9.意识: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 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10.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感受性: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 14.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 阈限。 16.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 式的统一。 17.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18.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9.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0.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1.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22.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 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2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 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4.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 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觉感受性。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地情绪状态。 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的活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主要分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类。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的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内脏感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心理与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9、小脑有哪些功能? 答:小脑功能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 与某些高级的认真功能也有关系; 小脑损伤后,一些简单的动作也无法做出且会产生口吃,阅读困难等。 。 10、什么叫边缘系统?它在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丘脑下部、中部内侧被盖等 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支配动物的喂食、攻击、逃避危险、配偶活动等

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海马损坏,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就会被损坏;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其中的扣带回与注意有密切的关系。 11、试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答:◆ 初级感觉区:它们(眼睛、耳朵、皮肤表面和内脏)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 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若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 ◆联合区: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分成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感觉联合区受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不识症”;运动联合区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前额联合区可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订及维持稳定的注意有密切关系。 12、关于脑的机制系统说,有心理学家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试问由哪些部分组成?彼此之间的关系是? ◆ 鲁利亚根据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也叫第一机能系统: 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提供各种活动所需动力(~ o ~)~ 信息处理系统也叫第二机能系统: 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作用就是接受刺激并进一步加工储存。 行为调节系统也叫第三机能系统 :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映,实现对运动的组织

……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或阶段内进行长期的反复观察测量的方法,故也叫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年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观察这些研究对象 双生子设计:通过比较双生子在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对其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来研究先天和环境教育发生作用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本我:基本机能,寻求机体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的需要 超我:人格的法官,人格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 心理生物性紊乱:青春期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在初中生中,常存在心理生物性紊乱的情况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载体,其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能表现生理功能的序列,一个基因就代表一个遗传信息,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格式: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 同化:格式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使其能够被纳入到现有格式中 顺应:为了更好的加工外在刺激,个体对格式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 记忆: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存储、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记忆策略: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 或关系的过程。 4、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5、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6、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7、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纪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8、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9、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0、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1、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3、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 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4、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 反射弧。 5、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 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 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 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 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反射。它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 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 遗传下来的,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 的直接 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 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7、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是指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 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 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 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 中经过学习而开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8、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 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 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 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 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 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 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 用。 9、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以物理的性质 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 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 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的变化,这就 是刺激过程。 10、不应期: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 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 刺激不做反应。 11、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 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 一信号系统。 12、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 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 号系统。 13、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 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 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 依次出现,巴浦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 力定型。 14、强化:开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 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 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15:泛化:巴浦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 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 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 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 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16、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 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 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化。 17、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 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实验发现 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次数 的分配,斯金纳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 程表。 18、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 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 制。 19、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 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 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 20、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爱到 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21、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 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 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 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 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22、听觉性失语症:颞叶的颞上回的后 方(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病人虽 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 人的语,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 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 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23、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 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 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 相互诱导。 24、正诱导:由抑制过程所引起或加强 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填空题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按照_____________ 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记忆过程理解为大脑对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取。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研究瞬时记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__________ ,它有两种表现:其中积极而能够实现 的我们叫理想;消极而不能实现的我们叫空想。 4 ?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___ 。 5?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客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 的_______________ 。 6.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 7.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典型稳定的__________ 特征。 8?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认为,瘦长型的人内向而孤僻,不善交际,神经过敏,他们具有分裂气质,易患的精神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o 9?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 ___________ 、意志特征和____________ o 10. 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其高度发展就是天才。

1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12?你对骑自行车的记忆是________ ___ 记忆。 13 .表象是从___________ 过渡至y _________ 的中间环节。 14 ?认知心理学界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三种状态,即_________________ 、中介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 5 .人的原始情绪(基本情绪)有快乐、 ________ 、愤怒和 ______ o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1.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6.反射弧: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的过程。 10.抑制过程: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的过程。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散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关键期: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3.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 是稳定的共同的。 4.智商:是智力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 商。 5.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6.诱因: 指能够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和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7.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 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8.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时产生的不 良情绪反应。 9.构想: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成特质。 10.焦虑(障碍):指受不合平现实或不合平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11.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12.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境 下由催眠师生诱导形成的。 13.心向:也称“心理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14.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 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示。 15.内涵:概念所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外延:是概念的范围 16.推理: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17.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8.适应: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 19.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 20.性格: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镶嵌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21.个性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它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 22.口语板告: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 内进行的活动,事后出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 23.心理健康:1.广义:指一种高效,满意而持续的心理状态2.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 整,协调一致。 2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 的心理。 25.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 5 分,共20 分) 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 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 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 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