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白城十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吉林省白城十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白城市第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嗟.怨(jiē)罪愆.(yǎn)衔.冤(xián)

B. 羡.慕(xiàn)脑髓.(suí)冠冕.(miǎn)

C. 睨.柱(nì)汤镬.(hu?)渑.池(miǎn)

D. 喟.然(wai)阏氏

..(yān zhī)单.于(chán)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罪愆(qiān);B项,脑髓(suǐ);D项,喟然(kai)。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寒喧湛蓝绣闼金壁辉煌

B. 戕害篡夺忏悔繁文缛节

C. 妨碍辨白腥红并行不背

D. 追朔国粹严厉浅移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中A项,金壁辉煌——金碧辉煌;C项,并行不背——并行不悖;D项,追朔——追溯,浅移默化——潜移默化。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

..

莫及

..了。

B.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

....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

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C.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 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好的城市

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

....,成为一纸空文。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句子是“买不起”的意思,不合语境;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也形容做事不大胆泼辣,对象错配;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句中是“疼爱之情”,不合语境;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正确。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湖北省政府原秘书长焦俊贤在任荆门市委书记时,就利用职权,唆使有关人员为他的情妇

陈丽伪造假文凭和国家干部身份。

B. 我党反腐的实践证明,只有形成并完善纪律处分、组织处理、法律制裁全覆盖的终身追责体系,才能真正构成严密的反腐。

C. 这6份被点名的较差环评文件之所以引来如此关注,原因在于这些劣质报告问题较多,一句纰漏、失职恐怕很难说服公众。

D. 这也提醒国内出版行业,要努力为儿童阅读提供更多优秀读物,创作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精

品绘本,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项,“伪造假文凭”不合事理,应为“仿造文凭”或“伪造文凭”。B项,“构成”和“反腐”搭配不当,应在句末加“防火墙”。C项,重复赘余,“原因”赘余,把“原因”删去。故选D。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在餐厅遗失了《论语》,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失物招领)

B. “日前欣闻贵校百年校庆,却因事不能躬临,为歉!”(校友请假)

C. “既然你这么真诚客气,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接受朋友礼物)

D.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周末文化广场,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恭候您的

光临。(邀请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请速还我”带有命令口气,而此处是自己丢失了东西,有求于人,故用于此处不得体。B项,“贵校”,你们学校的意思,“贵”是敬辞。而此处是校友称自己的学校,应为“母校”。D项,“有幸”是谦辞,有运气、机会好,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6.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

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致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 ④①⑤②⑥③

B. ④③⑤⑥②①

C. ⑤①④⑥②③

D. ⑤③④②⑥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本题的选文是一个议论语段,阐述的是“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的辩证关系。解答的关键是注意横线前后的语义衔接,同时要关注横线后的标点符号提示的句间关系。根据第一空前的“产生了过度欲望”,与⑤中的“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相照应,可知第一空应接⑤,排除A.B;接着,可从“生产能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三个关键词入手,可知第二空应填③;结尾应是总说“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的正面作用,故①应放在最后。所以,D项正确。【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横线前后的语义衔接,同时要关注横线后的标点符号提示的句间关系。根据第一空前的“产生了过度欲望”,与⑤中的“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相照应,可知第一空应接⑤,排除A.B;接着,可从“生产能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三个关键词入手,可知第二空应填③。

视频

7.下列加点字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 臣所以去亲戚

..

..而事君者 B. 皆为陛下所成就

C. 公车特征拜郎中

.. D. 仰观宇宙

..之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A 项,亲戚:古义指血亲,今义一般指姻亲;B项,成就,古义是成全,今义多指某领域取得的成绩;C项,郎中古代是官职,今义是医生的别称;D项,宇宙古今均指一切存在的总体。故选D。

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是哪项()

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C. 见犯乃死,重负国。

D. 王问:“何以知之?”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例句和C项均为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故选C。

【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使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

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

匹。 .

9.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诛降.逆贼杨异等降:使……投降

B. 诗雅.好推贤雅:儒雅

C. 闻贼规.欲北度规:谋划

D. 视事

..七年,正化大行视事:任职

10. 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B. 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C. 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D. 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11.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但他仍旧我行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

B. 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军队,带领冲锋陷阵的

骑兵,消灭了敌人。

C. 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杀强暴,树立威信,并且还擅长计划谋略,

爱惜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

D. 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上奏。

12. 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

①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

②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答案】9. B 10. D 11. A

12. ①他生性节俭,施政清廉公平,因为惩罚强暴树立起了威信,他还撞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胜.②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解析】

【9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雅:平素向来。故选B。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句子的谓语较长,“昔魏公子”主语后面断开;“假兵符”是“解赵围”的方式,联系较紧,不要断开。故选D。【11题详解】

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A项,“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错误,原文内容杜诗是先斩后奏。故选A。

【12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政治:施政;清平:清廉公平;以:介词,因为;诛:惩罚;其:代词,他的;遂:所以;之:代词,这个请求。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和的美称.更始年间,被征

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官员.建武元年,在一年中升迁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百牲中横行霸道,百姓性恐不安.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击杀了萧广,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刻民.光武帝召见他,踢给他一套桨戟仪仗.又派他巡视河东,

去讨伐、降服反叛的城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碱人谋划北渡黄河,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碱兵,杀死杨异等人,诚兵终于被消灭.再次升

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治理的地方政绩显扬.

建武七年,杜诗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性节俭,施政清廉公平,因为惩罚强暴树立起了威信,他还

撞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胜.又设计制作水排,用以炼铁,铸造农具,使(百姓)用

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

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说: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喜欢推举贤才,多次举荐名人士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董崇等人。当初,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之印的书信发兵,没有虎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书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的

能够杀伤人的工具,圣人也很谨懊小心对待.原来的制度派遣军队,都用虎符,其他征调只用幸着信件的使者罢了.兵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对方完全的信任,以此来表明澎显国家

的命令,保持国家的威严与重要地位.近来派遣军队,只用带有皇上之印的书信,有时还用室上的招命.如有奸邪的人欺作作伪,就无法发觉.我认为军事正在兴起,报乱的人没有灭绝.从下

面的郡国中征兵,应该懊重,可以确立虎符制度,来杜绝奸作事件的产生.昔日魏国的公子无忌,威风令邻国倾倒,尚且借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如果没有如姬的仇事,那么他的功绩也就

不会显露.事情中有些虽然烦琐但不能省却,虽然浪费但不能不如此,大概说的就是发兵制度

这类的事情吧.”谏书递给皇上.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杜诗虽然在外做官,但是对朝廷竭尽忠心,正直的言论和有益的谋略,随着报告某事献给皇上.在任七年,政绩教化十分显著.十四年,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被朝廷征召,正巧他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贫困没有土地、住宅等产业,死了以后没有理葬的地方.皇上下令在郡邸办丧事,并赏踢一千匹绢作为治丧费用。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①。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严陵,即严光,东汉人,曾隐居富春江上。

1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行香子”是词牌名,规定了填词用的曲调。“过七里濑”是本词题目,提示了作品内容。

B. 上片“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记录了沿途所见所感,节奏轻快,画面感强。

C. 下片“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句,以比喻写山,从舟中望去,群山重叠似画景,曲折如屏风。

D. “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四句用典,表达了对严陵的敬意和怀念,诗人渴望像他一样生活。

14. 本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13. D 14. (1)①比喻:“一叶舟轻,双桨鸿惊”,用惊飞的鸿雁比喻上下翻飞的船桨,生动形象。或:“鱼翻藻鉴”,用(带水草花纹的)镜子比喻平静的水面,生动形象。②排比:“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用“过”字领“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个排比句,写出作者沿途的不同的所见与所感,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③对偶:“鱼翻藻鉴,鹭点烟汀”,“鱼”对“鹭”,“翻”对“点”,“藻鉴”对“烟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突出了江面的生机美。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理解。D项,“表达了对严陵的敬意”分析错误。“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东坡在此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如今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虚老”“空名”可看出作者并非在表达敬意。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手法分析。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立足文本上阕内容,结合题干“景物描写”分析。如“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比喻,用惊飞的鸿雁比

喻上下翻飞的船桨,生动形象。“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江水清澈平静为静景,鱼跃江面、白鹭翔集为动景,动静结合。“鱼”对“鹭”,“翻”对“点”,“藻鉴”对“烟汀”,对仗,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突出了江面的生机美。用“过”字领起的三句,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情绪的波动,一齐涌来,给人以强烈动感。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两个挑战。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

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 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