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要共犯研究

必要共犯研究

保密级别:内部 

学位级别:硕士 

提交日期:2002年4月 

答辩日期:2002年5月22日 

论文中文题目:必要共犯研究 

论文英文题目:Research on Notwendige Teilnahem 

作 者:李涛 

所在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 

指导教师:吴振兴 

所在单位:吉林大学法学院 

分类标识:DF611 

中文主题标识:必要共犯、类型、刑事责任 

英文主题标识:Notwendige Teilnahem、Types、Criminal Responsibility 

中文文摘

 

论文摘要 

 

一般认为,共犯理论是一种刑罚扩张的理论,它服务于为处罚非典型行为人提供理论根据的目的。所以,共犯理论纵然复杂多变,其最后的落脚点仍在于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在共同犯罪的分类之中,必要共犯是与任意共犯相对称而存在的。与任意共犯不同的是,必要共犯是由刑法分则而不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这样必要共犯就与任意共犯有了很大的不同,从而带来了两者刑事责任处理上原则的差异。本文正是从必要共犯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必要共犯类型的考察,对必要共犯中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进行了梳理。全文共分为三部分,摘要如下:

第一部分为必要共犯的概念。首先,在广泛考察中、外历史上对“谋反罪”和通奸罪的规定的基础之上,得出了一个结论:尽管必要共犯作为理论上的一个概念于近代才出现于西方,但是它作为一种现实的犯罪现象却早已存在并在中、外历史上的法律中得到不同程度地反映。其次,在对中、外刑法学界对必要共犯的各种定义之中,揭示了必要共犯与我国共犯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尔后,对该矛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中、外刑法学界共犯理论和犯罪论体系差异的分析,得出

了必要共犯由于与我国共犯概念不处于同一理论层次,因而必然与之发生冲突的结论。第三,提供了两种可能的解决矛盾的思路:一是改造必要共犯的概念,将之变为与我国共犯处于同一层次的概念,并使之成为我国共犯概念的一个子概念;二是承认共犯内部有不同的理论层次,承认必要共犯与我国的共犯概念处于不同的理论层面上。通过对这两种解决方式的优劣得失的剖析,本文采用了第二种解决办法。并由此将必要共犯界定为一种自然意义上行为人的复数,而并非是犯罪成立之后犯罪人的复数。从而消解了必要共犯与我国共犯理论之间的矛盾。 

 

第二部分为必要共犯的类型。在中、外刑法学界对必要共犯分类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刑法典的具体规定,将必要共犯分为三种类型,即聚众犯、集团犯及对向犯。并且还指出了三者之间的区别:聚众犯与集团犯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人数相对不确定而且犯罪的组织性程度相对较低,而对向犯则以其行为人之间行为的对向性作为它与前两者的理论分野。在本部分,重点讨论了三组范畴的关系。在谈到必要共犯与多众型情节犯的关系时,从必要共犯的概念着手,指出必要共犯是基本构成要件以内行为人的复数而多众型情节犯则是在一人可以充足基本构成要件而由数人实行并因而加重其刑的一种修正构成要件之内行为人的复数,从而得出多众型情节犯并非必要共犯的结论。关于集团犯与共同犯罪的分类形式,指出由于集团犯是由刑法分则明文加以规定的,因而各行为人都是直接符合构成要件规定的实行行为的行为人,所以集团犯是简单共同犯罪而不是复杂共同犯罪。又考虑到集团犯本身就是以组织或者参加犯罪集团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所以它属于特殊共同犯罪而非一般共同犯罪。并且在集团犯与有组织犯罪的关系的问题上,得出了集团犯为有组织犯罪的结论。最后涉及到对向犯与连累犯的关系。在分析、比较了两者中行为人行为的关系及它们中因果关系的构造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对向犯和连累犯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尽管这种区分有时很微妙。所以,连累犯不属于对向犯。 

 

第三部分为必要共犯中的刑事责任。首先,将与必要共犯相关的行为人分为法定构成要件指称范围以内的内部行为人与法定构成要件指称范围以外的外部行为人。对于内部行为人,一般而言,直接依据刑法分则各本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在法律规定只处罚对向犯中一方当事人时,一般对未规定的一方不得处罚。但是当该行为人的行为超越了其在必要共犯中的角色行为,已构成当罚一方当事人的教唆犯时,可以将该内部行为人作为其相对方的教唆犯予以处罚,这也并不违反罪刑法定主义。随后,又分析了这种教唆犯的内部行为的构造。其次,在讨论外部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时,首先对外部行为人进行了定位。根据字义分析,外部行为人既不属于必要共犯也不属于任意共犯。然后,通过外部行为人与上述本无明文规定却可以作为其相对方的教唆犯来处理的内部行为人的对比,指出外部行为人比上述内部行为人有更充分的应受处罚的理由。现在既然这种内部行为人可以作为其相对方的教唆犯予以处罚,那么,依据当然解释,外部行为人当然更可以作为必要共犯的教唆犯予以处罚。并且指出,在我国处罚外部行为人的实质根据在于他们已满足了我国刑法

典对共同犯罪的规定。最后,又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内部行为人不成立犯罪时,外部行为人可否成立犯罪。这要依据内部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内部行为人的行为因法律未明文规定为犯罪时,外部行为人也不成立犯罪。而在内部行为人因欠缺某一犯罪的成立要件而不成立犯罪之时,外部行为人仍可以成立犯罪。二是可否将外部行为人的结论扩展到集团犯和聚众犯。对之,依据集团犯、聚众犯的只处罚特定行为者的立法意图,本文给出了一个否定的回答。并且还指出,对外部行为人作为对向犯一方的共犯处理时,应以刑法分则对这种外部行为人没有明文规定为限,否则,对之应以刑法分则规定的另外一个独立罪名予以处罚,而不应再将之作为共犯予以处罚。 

 

英文文摘 

Summary

Generally speaking, joint crime theory is a kind of theory for expansion of penalty, which serve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to punishment of intipical actors. Thus, the ultimate end of joint crime theory rests on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accomplices no matter how complicated the theory is. Notwendige Teilnahem is on the balance end of zuf?llige Teilnahem within joint crime. Different from zuf?llige Teilnahem, notwendige Teilnahem is prescribed not by general provisions of penal code but by specific provisions, which results in principle difference of thei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Begin with analysis of notion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this thesis analyzes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actors related to notwendige Teilnahem after inspection on its type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sections, whose summary is as following : 

 

The first section is on notion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After a broad inspection on stipulation of crime of conspiracy against the state and crime of adultery in domestic and abroad history, firstly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notwendige Teilnahem had long came into being in history of China and abroad as a criminal phenomena and was somewhat reflected in legislation although it was only in the next-to-modern western society that notwendige Teilnahem was put forward as a theoretical concept. Secondly, inher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notwendige Teilnahem and our theory system of joint crime is disclosed after analyzing definition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in 

Sino-abroad criminal law circles. Then the cause of this conflict is researched. After comparing joint crime theories of China and abroad countries it is got that it is inevitable that notwendige Teilnahem will conflict with our joint crime theory since they are concepts on different theoretical grounds. Thirdly, two resolutions possible are provided to resolve this problem,among which one is to reform concept of notwnendige Teilnahem to make it a sub-concept of our joint crime concept and the other is to recognize that notwendige Teilnahem and our joint crime notion don’t lie on the same ground. Through dissection on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se two resolutions, the second one is taken and notwendige Teilnahem is defined to be the pluralness of actors in a natural sense and not to mean that several people have committed crime. Thu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notwendige Teilnahem and our joint crime theory is cleared up. 

 

The second section is concerned with types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Based on types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in Sino-abroad criminal law circles and considering concrete prescription in China’s penal code, notwendige Teilnahem is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crime committed by an assembling crowd, Konvergenzdelikte and Begegnungsdelikte, and their differences are pointed out. Crime committed by an assembling crowd differs from Konvergenzdelikte at the point that the former is carried out by relatively indefinite mobs and it has a worse organization. Begegnungsdelikte distinguishes from the other two by the interplay of its actors. This section focused mainly on three pairs of categories. As to relation between notwendige Teilnahem and crime under multiple doers’ circumstanc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notwendige Teilnahem means plural actors within fundamental Tatbestand yet the latter does mean plural actors within revised Tatbestand and that crime under multiple doers’ circumstance doesn’t sub to notwendige Teilnahem. On Konverganzdelikte and classification forms of joint crim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Konvergenzdelikte stipulated directly in specific provisions does sub to simple joint crime not complex joint crime since its actors meet the prescribed behavior of fundamental Tatbestand. Considering that it is a crime that takes it necessary to taking part in criminal group, Konvergenzdelikte is regarded as special joint crime not ordinary joint crime. And it is drawn that Konvergenzdelikte subs to organized crime as far as their relation is concerned. The last concern i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Begegnungsdelikte and accessory after the fact. After comparing action relation of actors and 

constitution of causation within the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Begegnungsdelikte and accessory after the fact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essence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is subtle sometimes. Thus, accessory after the face is beyond the sphere of Begegnungsdelikte. 

 

The last section talks about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n notwendige Teilnahem. Firstly, actors related to notwendige Teilnahem are classified into internal actors within the legal Tatbestand and external actors outside the legal Tatbestand. Generally, internal actors should be penalized o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provisions of penal code. Unilateral cooperator should not be punished if specific provisions prescribe that only his counterpart be penalized. But he can be punished as instigator of his counterpart when he is beyond his necessary role and becomes an instigator, which does not conflict with principle of legality. And inner constitution of this kind of instigator is probed. Secondly,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external actors begins with location of them. According to its literal analysis, external actors sub to neither notwendige Teilnahem nor zuf?llige Teilnahem. The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external actors have more reasons to be punished than internal actors mentioned above on comparison of them. Now that the mentioned internal actors can be penalized as instigators of their counterpart, it is not unrational to treat external actors as instigators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according to natural interpretation. Substantial basis to punish external actors lies on their actions which meet the condition of provisions of joint crime in our penal code. At last, two peculiar problems are discussed. The first one is whether external actors commits a crime when his counterpart does not. It depends on concrete circumstance of the internal actor. If internal actor never has his chance to commit a crime, that is, law makes no stipulation on his action, external actor cannot be punished either. Otherwise, we do not punish internal actor only because he cannot meet all conditions of specific provisions, external actors still takes his chance to be penalized. The other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conclusion about external actors of Begegnungsdelikte could be extended to Konvergenzdelikte and crime committed by an assembling crowd. The treatise gives a no answer according to legislation intent of punishing particular actors in Konvergenzdelikte and crime committed by an assembling crowd. 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external actors treated as accomplices of Begegnungddelikte should exclude an occasion on which his action meets the need of Tatbestand of another independent specific accusation in specific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 and under that circumstance he should be punished in name of that independent crime not as accomplice of Begegnungsdelikte. 

总 页 数:58页 

开本是否有图表:有 

 

 

 

 

 

 

 

 

 

 

 

 

 

 

 

 

 

 

 

 

内容提要 

 

 

必要共犯作为一种与任意共犯相对称的共犯形式,其刑事责任的原则与任意共犯有所不同,这样在共犯理论中必要共犯就有了自己的独特地位。本文在充分比较、借鉴国内外不同立法及理论的基础上对必要共犯问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提要如下: 

第一部分为“必要共犯的概念”,重点是对必要共犯概念的理解问题。本部分在对两种古代常见必要共犯“谋反罪”及通奸罪考察的基础上,提出近代以前虽无相关理论但必要共犯作为一种犯罪现象早已存在;然后讨论了必要共犯的概念,通过对各种必要共犯定义的引述,得出必要共犯与我国共犯体系不协调的结论,并进而揭示这一矛盾的成因,最后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为“必要共犯的类型”,在考察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立法的实际情况对必要共犯进行了分类。其中对三种必要共犯进行了区分,并重点讨论了相关的三组范畴之间关系的问题,即:多众型情节犯与必要共犯的关系、集团犯与共同犯罪分类形式的关系以及对向犯与连累犯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必要共犯中的刑事责任”,讨论了内部行为人和外部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根据问题。在内部行为人部分,主要是围绕对法条本身不予处罚的必要共犯(即刑法分则条文只处罚必要共犯中的一方)可否进行处罚来展开的。结合罪刑法定原则,最后在限定的条件内对之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并对该行为人的行为构造进行了分析。而在外部行为人部分,则首先对之进行了定位,然后利用法律解释中的当然解释剖析了外部行为人的责任根据,最后又对两个与必要共犯刑事责任相关的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 

 

 

 

目 录 

 

前 言…………………………………………………………………………………1 一、必要共犯的概念……………………………………………………………………2 (一)历史上的必要共犯………………………………………………………………2 1、“谋反罪”……………………………………………………………………2 2、通奸罪………………………………………………………………………5 (二)必要共犯的概念…………………………………………………………………7 1、两种理论的冲突……………………………………………………………8 2、冲突之成因分析……………………………………………………………10 3、两种理论的协调……………………………………………………………12 二、必要共犯的类型……………………………………………………………………15 (一)必要共犯类型概说………………………………………………………15 1、 中、外刑法学界中必要共犯的类型…………………………………15 

2、 特殊情节犯与必要共犯………………………………………………17 (二)必要共犯类型之一━━聚众犯………………………………………………19 (三)必要共犯类型之二━━集团犯……………………………………………21 1、 集团犯的概念…………………………………………………………21 

2、 集团犯与共同犯罪分类形式…………………………………………22 (四)必要共犯类型之三━━对向犯………………………………………………26 1、 对向犯的概念及其种类…………………………………………………26 

2、 对向犯与连累犯…………………………………………………………27 三、必要共犯中的刑事责任…………………………………………………………29 (一)内部行为人的刑事责任…………………………………………………30 1、 内部行为人的责任与罪刑法定原则………………………………30 

2、 内部行为人之作为教唆犯的构造……………………………………33 (二)外部行为人的刑事责任……………………………………………………34 1、 外部行为人的定位……………………………………………………35 

2、 外部行为人的责任根据……………………………………………36 

3、 两个特殊的问题……………………………………………………40 注 释………………………………………………………………………………43 参考文献…………………………………………………………………………49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后 记 

 

 

Contents 

Preface/1 

Section One Notion of Notwendige Teilnahem/2 

Ⅰ、Notwendige Teilnahem in History/2 

1、 Crime of Conspiracy against The State/2 

2、 Crime of Adultery/5 

Ⅱ、Notion of Notwendige Teilnahem/7 

1、 Conflict between Two Kinds of Theories/8 

2、 Analysis on Reason of The Conflict/10 

3、 Harmonizing of The Two Kinds of Theories/12 

Section Two Types of Notwendige Teilnahem/15 

Ⅰ、Brief Introduction to Types of Notwendige Teilnahem/15 1、 Types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in Domestic and Abroad

Criminal Law Circles/15 

2、 Crime under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And Notwendige Teilnahem/17 Ⅱ、The First Type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 Crime Committed by 

An Assembling Crowd/19 

Ⅲ、The Second Type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 Konvergenzdelikte/21 1、 Notion of Konvergenzdelikte/21 

2、 Konvergenzdelikte And Classification Forms of Joint Crime/22 

Ⅳ、The Third Type of Notwendige Teilnahem :Begegnungsdelikte/26 1、 Notion of Begegnungsdelikte And Its Types/26 

2、 Begegnungsdelikte And Accessory after The Fact/27 

Section Thre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n Notwendige Teilnahem/29 Ⅰ、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al Actors/30 

1、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al Actors And Principle of Legality/30 2、 Constitution of Internal Actors as Instigators/33 

Ⅱ、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External Actors/34 

1、 Location of External Actors /35 

2、 Basis for External Actors’ Liability/36 

3、 Two Notice━━deserved Problems/40 

Notes/43 

Bibliography/49 

Summary( In Chinese )/1 

Summary( In English )/1 

Postscript 

 

前 言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是在其目的指引之下,经过一定的选择之后才做出的。所以,任何学科及其内部的各种理论的产生,都并非是无中生有,而是在人类特定目的之下产生的。通常,这一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实践的需要。作为法学重要分支学科的刑法学自莫能外。 

以刑法学中的共犯理论为例。之所以产生共犯理论,完全是出于解决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需要,是为了给处罚共同犯罪人提供理论根据。我们知道,我国刑法典分则部分规定的犯罪行为,绝大多数(必要共犯和法人犯罪除外)是以单个自然人犯罪的完成形态为模式的。但是,实践中经常出现对犯罪者的帮助行为和教唆行为,或者是在复行为犯中,数行为人相互配合、各自实施刑法分则某一条文规定的实行行为之一部分的情况(如在抢劫罪中,可能两人共同实施,一人使用暴力,另一人取财)。分开来看,上述各行为人的行为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实行行为并不相符。与刑法典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相比,我们可以将上述行为人的行为称之为“非典型行为”。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若没有共犯理论,则无从对上述“非典型行为”予以处罚。但对这些行为人不予处罚,显然是违背一般人的法感情的。这样,共犯理论便应运而生了。所以,从根本上说,共犯理论是为解决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提供处罚根据的理论。 

在对共同犯罪的各种分类法中,有一种将共同犯罪分为任意共犯和必要共犯。而我们通常提到的共犯,是就前者而言的,比如,主犯、从犯、教唆犯。并且,在论述共犯时我们常举的例子也都是任意共犯的例子,如教唆杀人等等。与任意共犯不同,必要共犯是由刑法分则条文直接加以规定的。这样,就产生了问题:我们通常讨论的那套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必要共犯?如果适用,能在多大范围内适用?如果不适用,那么必要共犯该当如何处理?当然,问题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既然在上述分类法中,必要共犯与任意共犯相对立,那么,两者之间必定有所不同。它们究竟差别在什么地方?在它们存在差别的情况下,必要共犯有哪些值得特别注意之处? 

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关于必要共犯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系统,与任意共犯的研究放在一起比较,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对必要共犯作一稍微系统、深入的研究,但苦于本人水平及资料所限,文中自必有颇多难尽人意之处。但是,笔者坚信,我们不能将必要共犯置于我们的理论视野之外,惟有如此,才能更进一步丰富、完善我们的共犯理论。 

 

 

一、必要共犯的概念 

 

虽然说真正意义的共同犯罪理论是在近代才在西方出现的,但是,作为一种犯罪形态的共同犯罪却具有和单独犯罪同样悠久的历史。而有关必要共犯的规定,也可以说贯穿了有犯罪以来的整部历史。今天,在讨论我们自己的必要共犯的理论之前,先对必要共犯进行一番历史的考察,对我们不无裨益。至少,我们要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裂的。必要共犯的理论是在必要共犯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犯罪现象为人们认识之后才产生的,是从理论上对这种犯罪现象进行的概括。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将探讨现在对必要共犯的各种定义中存在的理解上的差别,并由之得出必要共犯的概念。 

 

(一)历史上的必要共犯 

 

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料,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一些有关必要共犯的零星规定。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了作为犯罪现象而存在的必要共犯。甚至,我们可以作如下这个大胆的猜测:自从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分化、国家产生、法诞生[1]以来,我们的先辈就意识到了必要共犯的存在,并有了对它的惩罚。我们来考察两种较为典型的、在法律文献中常见的必要共犯。 

 

1、“谋反罪” 

 

“谋反罪”,就是企图推翻现行统治的犯罪,也就基本上相当于现代国事罪中的颠覆政权罪。可以肯定,自从国家诞生以来,试图推翻现行政权的行为就一直被视为最大的罪行,因为它直接威胁到现行统治秩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尤其在阶级斗争较为激烈的古代社会中,更是如此。而该罪性质的严重性决定了对它的处罚也一直是各种犯罪中最重的。人们很容易认识到,要推翻现行统治非一人之力所能及,需要多人联合进行,所以举凡该罪,没有只处罚一人的。由该罪的性质决定,解决本罪通常首先是一场刀兵相见的战争,然后是酷刑紧随其后,这就是所谓的“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朴。”[2]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夏朝形成之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夏启就发动了对有扈氏的战争,这就与传说中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黄帝发动的对蚩尤之战一样,属于动用大刑。从这开始,统治者对于敢于向现行统治挑战者,从来不惜动用最残酷的刑罚乃至军事手段。并且,对这种犯罪通常实行株连:刑罚不仅及于谋反者本人,也及于其亲属。西周初年,武庚(商纣王之子)与留守殷地的管叔、蔡叔一起发动

叛乱,很快就被平乱。周公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剥夺了霍叔的爵位,将之贬为庶人,这已经是宽大处理了[3]。到春秋、战国之交各诸侯国竞相进行变法,旨在巩固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最早变法的魏国,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法典──《法经》。据《晋书?刑法志》记载,《法经》分为盗、贼、网(或作囚)、捕、杂、具六篇,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此将惩治盗(侵犯财产所有权)、贼(伤害人身及反抗朝廷等)置于前面[4]。这就给中国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将盗贼视为治国之急定下了基调。秦朝建立之后,崇信法家学说的秦始皇为了镇压农民的正义反抗,采用了残酷的“连什伍而同其罪”的连坐法,即“一人犯罪,举家及邻伍坐之”(《史记?高祖本纪》)。汉初,为了恢复生产,采用了黄老学说的“清静无为”的思想,采取了相对宽缓的法律。即便如此,对于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毫不手软。比如,《汉书?景帝纪》如淳注引汉律:“大逆不道,父母妻子同产皆弃市。”翻开太史公的《史记》,汉初几大异姓王,如韩信、彭越、黥布最后都被以谋反的罪名夷族。这些立法为三国、两晋所继承。到南北朝时期,谋反的罪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北齐律》首创的重罪十条[5]以反逆为首,与之同时的《南朝梁律》规定:“其谋反、降、叛、大逆以上,皆斩;父子同产男无少长,皆弃市;母妻姊妹及应从坐弃市者,妻子女妾同补奚官为奴婢”[6]。并且,这时首创的“八议”、“官当”等减免刑罚的制度对重罪十条不适用。隋文帝时的《开皇律》,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首次归纳出“十恶”大罪,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并且还规定:“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7]《唐律》完全将“十恶”大罪继承下来,并将它列在首篇《名例》篇中。《唐律?盗贼一》首定谋反大逆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姐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男夫年八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不限籍之同异。”并且,对贵族、官员进行刑罚减免的通例并不完全适用于“十恶”大罪。此后,直至中国封建社会末叶的明清,“十恶”大罪一直延续下来,谋反罪也一直成为历代统治者打击的重中之重。且在明朝有扩大谋反罪的倾向。在明朝,举凡“谋反大逆”,无论已行未行、已遂未遂、有无可能,本犯无论首从皆凌迟处死,本宗宗族祖父、父、子、孙、伯叔父、兄弟、侄、堂兄,同居异姓亲族如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十六岁以上皆斩,十五岁以下男子及女性亲族“给付功臣之家为奴”[8]。与唐朝相比,明朝明显扩大了株连缘坐的范围。 

在外国,也有类似的规定。在奴隶社会中,雅典国家的各种犯罪就以国事罪占主要地位。罗马法上规定的犯罪,主要有国事罪等犯罪,凡是参加暴动、反抗政府或者背叛国家的均以国事罪论处。到帝国时期国事罪的含义更加广泛,如武装起义、擅自进行战争、叛变、刺杀长官、伪造国家文件都包括在内。犯国事罪者一律处以死刑。在奴隶社会中,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奴隶主阶级拼命利用刑罚手段乃至军事手段来对付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后,路旁布满了上面挂有起义奴隶的木架。在封建社会之中,统治者也异常重视对颠覆政权这类政治犯罪的镇压,例如:法国封建专制时期对国事罪和宗教罪的惩罚尤其残酷,危及国王的“犯上”罪以肢

解处死。在英吉利,诺曼人“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后,由于盎格鲁?撒克逊法和诺曼法同时并存,定罪和判刑充满专横和混乱,刑罚很残酷,特别是对于反叛者,几乎无例外地处以死刑。14世纪之时,叛逆罪从重罪中划分出来。叛逆罪分为两种:叛国罪和较小的叛逆罪,前者指侵犯国王人身和权力的犯罪;后者是指侵犯领主、夫的人身和权力,以及应服从管辖的人侵犯高级僧侣的行为。我们所说的颠覆现行政权罪,自是属于前者叛国罪。到了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也和封建地主阶级一样,规定了包括颠覆现政权在内的反抗统治的国事犯罪,并予以重点打击。例如,法国1810年刑法典第一编第一章和第二章专门规定了危害国家对内安全、对外安全和危害宪法的犯罪,对于这些犯罪,多数处以死刑。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法国刑法典之后,相继规定了政治犯罪,并以最严厉的刑罚加以制裁。英国有些特殊。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刑法,仍然以封建时期的普通法为基础,继续保留封建时期含混不清的“政治犯”的概念;叛国罪的范围也一再被扩大,并依旧保留了对这种行为的残酷刑罚——肢解刑。英国的普通法,从中世纪开始就将犯罪划分为叛国罪(叛逆)、重罪和轻罪三种,对叛国罪和重罪,一律处以重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国内斗争日益尖锐化,各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斗争也风起云涌,统治者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除了继续沿用陈旧的判例和成文法外,还颁布了若干单行法规。例如,1933年,保守党政府制订了《民政权力法》,授予北爱尔兰政府镇压“叛乱”的全权。美国刑法除受英国刑法的影响之外,联邦和州曾制订了刑法典。在1909年颁布的《美国联邦刑法典》中,第一章就规定了颠覆政府罪,其中包括叛逆罪、隐匿叛逆罪等。此外,美国还颁布了一些针对国事犯罪的单行法规。在日本,从1880年公布1882年实施的刑法典(旧刑法)看,其中也规定国事罪为重罪。1907年制订的刑法典(新刑法)规定了针对国家政权威胁较大的“内乱罪”及“骚扰罪”。二战之后日本新刑法进行了全面修改,但仍保留了内乱罪、骚扰罪的规定[9]。直到今天,经1995年修订之后的日本刑法中,还是有这两个罪名。 

上面是外国世俗法对颠覆现行政权行为做出的规定。作为国外另一法律重要分支及前期表现形式的神法,对这也有一些规定。比如《汉穆拉比法典》本身并没有直接对叛乱等做出规定,但它开篇即宣扬君权神授、君主为神所佑及君主神圣,所以,对于敢于反抗现行统治的,它可以以违抗神意为借口直接动用刑罚乃至军事手段。《摩奴法典》作为古代印度“圣典”,要维护的重点是种姓制度,但对于敢于反抗世俗统治从而动摇种姓制度稳定根基的,它可以将之上升为宗教犯罪,并对之进行诅咒。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被认为是真主传给人类的最后一部“天启经典”,其中谈到人要信仰真主,从而自然就引申出人要服从真主在世间的代表——政教权力合一的“哈里发”的结论,否则将因不信仰真主而在末日审判时进入火狱,而这为世俗法处罚反抗者提供了宗教上的理论依据。在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中,大多数国家流行的是为维护世俗统治提供助力的逊尼教派,这就为世俗统治提供了宗教辩护。而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则由相对激进的什叶教派掌握了全国最高领导权,为世俗统治提供的辩护倒不如说是对它的监督。可以说,神法在更深层面上为

统治者镇压反抗者提供了支持,并为被统治者泡制了宗教上的服从现行统治的义务。 

 

2、通奸罪 

 

性犯罪并非是人类社会当然的产物,它是在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后,专偶制(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在此之前,性关系即使发生冲突,也不能称之为犯罪,因为它还没有形成需要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当然,那时也没有“法”[10],就是发生需要原始人解决的性冲突问题,也谈不上依“法”办“罪”。时至西周初年,在《周礼?夏官司马》中对于性犯罪还称之为“外内乱鸟

兽行”[11]。西周初年关于婚姻解除方面的“七出之条”(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中的淫佚,怕是已包括了与人通奸的内容。按《小雅?广义》的解释,“男女不以义交谓之淫。上淫曰蒸,下淫曰报,旁淫曰通。”蒸淫是采取攻击手段而奸淫,报淫是采取强力的奸淫,通淫即采取合同会合的奸淫[12]。而《尚书?大传》写道:“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13]。到汉代,由于汉武帝从黄老到儒家指导思想的转变,与儒家相冲突的通奸行为自是难逃刑罚的厄运。汉代,一般情况下,常人通奸“耐为鬼薪”,即处三年徒刑,但若居父母丧期间与人通奸则要处死刑[14]。到《北齐律》中,将内乱列为重罪十条之一,并为以后的“十恶”大罪所继承。但重罪十条中的内乱罪仅指奸祖父、父亲之妾等,而《唐律》则将之扩展到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罪[15]。并且,唐朝大搞身份立法,以维护封建伦常,依据《唐律》规定及其《疏议》的解说,可将和奸罪汇为下表[16]: 

 犯罪者 被害者 处刑 备注 

凡人 男女各徒一年半* 他人部曲妻,杂 户及官户妇女 杖一百 

凡人 己家部曲妻及 客女 各不坐** 奴 凡人妇女 徒二年半 (和) 奸 部曲,奴 主,主之期亲及 期亲妻 

绞*** 

*有夫者处徒二 

年 **律文未载,此系《疏议》解说 ***妇女各减一等

在元朝的《大元通制》中有关于奸非的规定。它规定:“诸和奸者,杖七十七,有夫者八十七,诸奸妇逃者加一等,男女罪同;妇人去衣受刑者未成者,减四等……其媒合及容止者,各减奸罪三等;止理见发之家,私和者减四等。”[17]至明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父权、夫权的保护,妻子相对于丈夫的法律地位进一步降低。明律明确规定:“凡妇人犯罪,除犯奸及死罪收禁外,其余杂犯,责付本夫收管。”这就明确了丈夫对妻子的监护权。而在妻子与人通奸时,丈夫若于奸所捉获,则将奸夫奸妇登时

杀死者无罪[18]。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等于变相宣告了通奸者的死刑。 

通奸罪在国外也是一个很古老的罪名。早在3800多年前,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第129条即规定,“倘自由民之妻与其他男人同寝而被捕,则应捆缚此二人投之于河。倘妻之主人保存其妻之生命,则国王亦将保存其奴隶(此处为虚指,每一巴比伦人都被认为是国王的奴隶)之生命。”其第157条则规定:“倘自由民于其父死后淫其母者,则两人均处焚刑。”[19]公元前十五世纪,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的《赫梯法典》在其第190条规定:“假如他们自愿同居,则男人和女人即不构成罪行。假如某人同继母一起犯罪(按原书注解,这是英语中发生关系的一种习惯表达方式),则不构成罪行,假如其父仍在,则应加以处罚。”而其第189条规定:“[假如某人]同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起犯罪,则应加以[处]罚;假如[某人]同自己的女儿一起犯罪,则应加以[处]罚;假如某人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犯罪,则应加以处罚。”[20](按原书注解,原文中处罚使用了单词“hurkil”,可能意思是指死刑。)到了约两千年前的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中,对通奸罪处罚极其严厉。该法典规定:“妇女以家世和身份自负,不忠于夫,国王可在人众杂遝之区,使狗吞食她。”还有,“要判处她的从犯即奸夫在烧红的铁床上烧死之刑,行刑人应不停以木柴添火,直至此坏人被烧死。”[21]到公元五世纪末叶的《萨利克法典》,情况已有了一些变化。由于制订该法典的法兰克王国为日尔曼蛮族所建,而最早日尔曼诸部还处在原始部落阶段,所以该法典呈现为一种原始习惯法、奴隶制法及初现苗头的封建制法的混合状态。该法典规定:“如果国王的奴隶或半自由人掠夺自由妇女(即“抢亲”,目的是与她们结婚),应处死刑。如果自由姑娘自愿跟随奴隶,应被剥夺自由。”[22]值得注意的是,《萨利克法典》中很少规定死刑,即便杀人也可以以金钱补偿,由此可见立法者对该种犯罪是十分重视的。到中世纪时,欧洲成为基督教的天下,教会法成了高于王法的法律。基督教“摩西十诫”中即有不可奸淫之条。(按基督教经书《圣经?旧约全书》记载,“摩西十诫”为上帝与犹太人首领摩西所订之约,其内容为只信上帝、禁止偶像崇拜、不可妄称神名、守安息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以及他所有的一切[物品]。)以之推理,中世纪时欧洲应是禁止通奸的,它是一种宗教上的罪孽(Sin)。但是,耐人寻味的是,中世纪时苏格兰、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封建统治者都曾公开用法律规定,贵族或领主享有强制与农奴的新娘同宿第一夜的特权(所谓的“初夜权”)。在中世纪里,阿拉伯人势力所及之处,盛行伊斯兰教会法。依伊斯兰教基本经典《古兰经》的规定,通奸罪,未婚通奸,各责一百鞭,已婚通奸,处乱石击死(24:2)。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伊斯兰国家沿用该规定。在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过渡之际,曾有一段时间通奸成为一种“风尚”。直至十九世纪,这一邪风仍有迹可寻。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愤怒地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的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娼妓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受。”但总的来说,通奸仍然是一种宗教上的犯罪。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由于观念上的变化,许多国家在实践中已很少处理通奸行为,还有的国家干脆从立法上删掉了通奸这一罪名。以日本为例,其新刑法制订之初,在第183条规定了通奸罪,现在该条已被删除,

理由据称是通奸是一种无受害法益的犯罪。 

由以上我们对中外历史上两种必要共犯的考察,可知历史上对这类犯罪规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刑罚较为严厉;第二,伦理色彩浓厚,与之相连的是,在西方还违背了宗教义务。这不仅是这两种类型犯罪的特点,也是整个古代法律制度的特色。此外,我们要注意到,虽然历史上存在上述有关必要共犯的规定,但当时却并不存在相关的必要共犯的理论,必要共犯只是作为一种事实上的犯罪现象而存在。不仅如此,我们可以说在整个古代社会中,虽然也曾出现过比较发达的甚至是技术很高超的立法(比如我国的《唐律》),但从总体上来看,在近代以前始终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刑法学理论体系。这主要是和当时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有关。在当时,人们认识事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直觉来进行的。虽然通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人们很少将之上升为理论,很少给出一套系统的解释。所以,受当时人们认识方式所限,人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但在古代社会中,却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相关学科,从而也就没有真正的法学理论出现,有的只是相关的零星规定,至多出现过一些理论的雏形罢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学理论,是在近代经过文艺复兴之后各种学科分立的过程中,才在西方出现的。而刑法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则是从近代刑法学之父费尔巴哈开始的。整个共犯理论更是在刑法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地位确立之后才出现于西方。既然古代社会中不存在有关必要共犯的理论,所以当我们说历史上存在必要共犯,实际上是以近、现代的概念去解释古代相关现象,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历史上的有关规定视为是必要共犯的历史发源地。这种必要共犯的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的历史沿革过程,正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人们将之上升为理性认识,接下来人们再用形成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践之中来修改、完善理论。 

 

(二)必要共犯的概念 

 

作为一种现象形态,必要共犯早已存在。但从理论上提出必要共犯的概念,历史并不算太长。必要共犯的概念,是德国刑法学者Schuetze于1869年提出的[23]。一百多年以来,必要共犯的研究有了不少进展,但与任意共犯相比,显然研究不够深入,理论体系上也欠完整。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必要共犯并无太多裨益(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或没有多少理论意义(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诚然,与任意共犯相比较,必要共犯理论意义不够突出,但我们不应以之为由忽视必要共犯的存在。其实,必要共犯内部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的,比如,如何理解必要共犯。还有,我们知道必要共犯是由刑法分则直接加以规定的,这样其刑事责任的原则便与任意共犯有所不同,研究必要共犯也就不再纯粹是出于理论自洽的需要,而具有了实际意义,因为这将直接决定相关行为人的行为后果。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外刑法学界对于必要共犯的界定。 

 

1、两种理论的冲突 

 

围绕必要共犯的概念,中外刑法学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的观点。有的认为,“根据其构成要件,从概念上看需要多人共同协作的犯罪,为必要共犯。”[24]有的认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实现是取决于复数的人去实施犯罪行为,叫做必要的共犯……”[25]有的认为,“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中,有些只可能由多个主体的行为构成,如果只有一个犯罪主体,犯罪就不能成立。这种情况就是人们所说的‘必要共犯’,或更正确地说是必须以多个主体为存在前提的‘必要的多主体构成’。”[26]还有的认为:“如果一犯罪构成要件要这样来理解,即实现该构成要件在概念上必须有数人参与,就成立必要的共犯。”[27]以上是国外刑法学界对必要共犯的界定。在我国刑法学界,有学者提出,“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刑法规定只能由二人以上构成的犯罪。因此,这种犯罪不可能由一人单独构成,而是以二人以上共同实行为必要条件的犯罪。必要的共犯因为是由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因此,在刑法理论上又称为分则性共同犯罪。”[28]还有的学者认为,“……有一些(刑法分则)条文规定了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才能构成的犯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叫做必要的共同犯罪。”[29]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则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30] 从上面所举的各种必要共犯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中外刑法学界在给必要共犯下定义时,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构成必要共犯,至少需要有两个以上行为人的参与,单独一个行为人是不可能成立必要共犯的,这恐怕也是“必要”两字的真正含义所在。但是,如果继续往下探究,我们不禁会问,“两个以上行为人的参与”究竟该怎样理解,这是否意味着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人都要成立犯罪呢?在这一点上,刑法学界存在不同意见,有的对之做出肯定的回答,有的则对之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 

在大陆法系的国家中,大多数学者并不认为必须有两人以上参与就意味着必须有两人以上成立犯罪,当然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并因之将必要共犯称之为“所谓的‘必要共犯’”。而中国刑法学界的通说则认为,必须有两个以上行为人参与,就是说必须有二人以上成立了犯罪。为什么中外刑法学界在这一点上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是由中外刑法学界对共同犯罪的理解及犯罪论体系的差异所造成的。 

在大陆法系国家,共犯一词可以在不同层次上来使用。以日本为例,共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最广义的共犯、广义的共犯和狭义的共犯。二人以上共同实现构成要件这种情况被称为最广义的共犯。最广义的共犯分为任意共犯和必要共犯。任意共犯指法律上预设单独行为者就能实现的构成要件,却由二人以上行为者(共同)来加功实现的情况,它包括在刑法总则上规定的共同正犯(六十条)、教唆犯(六十一条)以及从犯(六十二、六十三条)三种。而必要共犯指从构成要件的性质上就预先决定

了只有复数行为者才可能实施的犯罪。广义的共犯即指任意共犯中的共同正犯、教唆犯和从犯。一般情况下谈到共犯都指的是任意共犯。狭义的共犯是指教唆犯和从犯[31]。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将上述各相关范畴汇总为下图: 

 

 

必要共犯 

最广义的共犯 共同正犯

广义的共犯 

 任意共犯 教唆犯 狭义的共犯 

从犯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广义的共犯的定义之中,只强调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构成要件这一主体复数性特征,而并没有涉及到其他方面。我们知道,日本犯罪论的体系一般是采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结构。仅仅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并不能保证行为人一定成立犯罪。而我国刑法学界有关犯罪主体的内容(主要是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及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故意和过失)在日本是放在责任论中来研究的[32]。这样,所谓构成要件决定必须由两个以上行为人参与,并不必然引出两人以上都成立犯罪的结论。这一点,应当不算太难理解。比如,谈到贿赂犯罪,不论是索贿、赠贿,还是一般的受贿,至少在概念上来讲,要完成这一行为,必须至少有一个受贿者和一个行贿者,而无论这两方是否都成立犯罪。这一点是不变的。由此出发,必要共犯中主体复数是一种行为自然属性上的主体复数(一种概念上的应然形态),而并不是指犯罪意义上的复数(犯罪成立中的实然形态)。 

与日本不同,我国犯罪定义是实质意义上的定义,我国的犯罪成立条件是一种平面的耦合结构。在我国,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行为成立犯罪的充要条件。我国刑法典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由此,我们可以将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作以下概括: 

第一,从犯罪主体上看,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即有两个以上的人成立犯罪。这是共同犯罪的一个基本条件,单独一个人是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的。并且要求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第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来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就要求:(1)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2)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形成一个互相配合的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3)共同实施的犯罪是结果犯时,在发生犯罪结果的情况下,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来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2)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行

为主体的复数性;(3)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意思联络。 

可以说,以上是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是符合我国刑法总则中对共同犯罪的定义的,并且,它也是与我国犯罪论构成要件的体系相协调的。但是,我国刑法学界在对共同犯罪进行分类时,是在上述共同犯罪的框架之内做出的,必要共犯被认为是与任意共犯相对应的一种共同犯罪形式。这样,问题就产生了。依照学界通说,重婚罪是必要共犯的一种,但在与已婚者结婚之一方(即相婚者)没有犯罪故意(不知对方已婚)时,依照我国共犯理论,这当然不是共同犯罪。在聚众性犯罪这种被认为是必要共犯之一类的犯罪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可能只有一个人成立犯罪。这样,依照我国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上述情况不是共同犯罪,从而也不是必要共犯。也就是说,在中国刑法学界,必要共犯的所指(在共同犯罪成立条件内的可能包含对象)和能指(本身由定义出发应当包括的对象)之间出现了矛盾。具体表现为,必要共犯的能指超过了它的所指。或者说,必要共犯的实际外延要小于由其定义推导出的应有外延。在此情况下,我们应当找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2、冲突之成因分析 

 

上面,我们谈到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必要共犯的概念之中,内含了一个固有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必须要先搞清楚这一矛盾的成因。我们只有先搞清楚了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应当说,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矛盾,决非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从上面对日本刑法学界共犯理论层次的描述,我们已经得知,日本刑法学界是在三个不同层次上来使用共犯这一概念的,即最广义的共犯、广义的共犯和狭义的共犯。而必要共犯,是最广义的共犯之一种。作为最广义的共犯之一种的必要共犯,强调的是一种行为的自然意义上的主体复数性,而不是指犯罪成立之后犯罪主体的复数性。对于我国刑法学界来说,必要共犯和许多其他词汇一样,完全是一个外来词,我们是从大陆法系引入这一概念的。并且,引入时并未做出什么保留,仍然将必要共犯的范围等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比如,对于必要共犯中的对向犯,有些具体罪名法律规定只处罚一方(如日本的贩卖猥亵文书罪)或根据情况只有一方成罪(重婚罪中相婚者无犯意时不成立犯罪),欧陆刑法学界仍认为这是一种对向犯。我们也将这种观点引入。但问题是,在我国,共同犯罪的含义和大陆法系的作为必要共犯上位属概念的最广义的共犯并不相同。可以说,大陆法系的最广义的共犯是一个前犯罪判断的概念,而中国的共犯概念则是一个后犯罪判断的概念。这样,将两者稍加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我国的共犯概念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均要窄于大陆法系的最广义的共犯。这样,原封不动的必要共犯概念与缩水之后的共同犯罪概念之间必然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因为前者已不能完全为我国的共犯概念所囊括。所以,必要共犯来到中国,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实乃逻辑上必然的结果。 

那么,我国的共犯到底相当于大陆法系的共犯中的哪一部分呢?要说明这个问

题,需要先对共同犯罪进行一番本质上的探讨。与单独一个人实施犯罪不同,共同犯罪的特点在于主体的复数性,而更重要的是二人以上在实施犯罪中具有“共同”关系。因而,怎样才构成“共同”,就成为共犯本质中的焦点。对之,在大陆法系存在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争论。 

犯罪共同说是客观主义的共犯理论。德国刑法学者毕克迈耶(Birkmyer )为此说的代表,日本刑法学者小野清一郎、泷川幸辰、团藤重光、大塚仁也都持这一见解。这种学说,根据犯罪的本质为侵害法益的客观事实,认为共犯是二人以上共同对同一法益实施犯罪的侵害。换而言之,共犯是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参与实施一个犯罪。所谓“共同”,就是以犯同一犯罪的意思,对同一犯罪事实的协同加功。所以它又叫犯意共同说。它是以因果关系论中的原因说为基础的。用原因说来说明共犯论的代表学者是毕克迈耶。毕氏为原因说中的最有力条件说的倡导者,他认为对于犯罪结果的发生最有力的条件是原因,其余的为单纯条件。共犯是数人为了发生一个犯罪结果而协力,由于在共同犯罪中行为者不止一人,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与之相适应,就需要将共犯者作出共同正犯、教唆犯和从犯的区别。共同惹起犯罪结果的,是共同正犯;仅仅成为犯罪结果发生的条件的,是教唆犯或从犯。犯罪共同说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产生的客观主义的共犯理论。为了体现资产阶级的人权保障思想,犯罪共同说确立了共犯成立的严格条件。它要求成立共犯必须具备:第一,二人以上的有责任能力者;第二,对于同一犯罪的共同犯罪行为;第三,对于同一犯罪的共同犯罪意思,否则就不成立共犯。这样严格的条件,由于限定了共犯的成立范围,确实有利于保障人权。但是,若严格依照这些条件来认定共犯,则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甲、乙二人蓄意共同殴打丙,但甲是伤害的故意,而乙是杀人的故意。此时,虽然甲、乙之间存在意思联络,但依照犯罪共同说,他们不能成立共犯关系。若甲、乙的行为致使丙死亡,在不能分清谁为致命伤害者时,依据疑案从轻、疑案从无的刑事诉讼原则,应当推定甲、乙都不是致丙死亡的凶手,这样就会出现无人对丙的死亡结果负责的后果。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犯罪共同说不恰当地缩小了共同犯罪成立的范围。 

行为共同说是主观主义的共犯理论,为德国刑法学者布黎(Buri)所主张,日本学者牧野英一、山冈万之助、宫本英修、木村龟二等也都倡导这一学说。这种学说从犯罪是犯人恶性的表现的观点出发,认为共犯中的“共同”关系,不是二人以上共犯一罪的关系,而是共同表现恶性的关系。所以,共犯应当理解为二人以上基于共同行为而各自实现自己的犯意。它是以因果关系中的条件说为基础的。对布黎来说,对于一定事实的诸原因力之间没有差别,教唆犯、从犯和共同正犯同样惹起犯罪结果,因而主张只要加功于犯罪事实的发生,都有同样的地位;从而认为根据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不能区别共犯的,对共犯的区别应当依主观的标准,以行为人的目的——利益的差别探求共同正犯与从犯的区别。布黎认为,“……以犯罪的动作达成自己独自的目的——利益,或者为了他人的利益遂行该犯罪的主行为者,是有正犯的意图者;反之,没有自己独立的目的——利益,完全以其犯罪的动作,作为达成他人目的的手段,不欲以他的动作实行该犯罪的主行为者,是有从犯的意图者。”行为共同说是在十九世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使用说明

目录 第1章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系统 (3) 1.1 软件开发现状分析 (3) 1.2 功能定位、建设目标 (3) 1.3 系统优点 (4) 1.4 系统架构大局观 (4) 1.5物理结构图 (5) 1.6逻辑结构图 (5) 1.7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6) 第2章登录后台管理系统 (10) 2.1 请用"登录"不要"登陆" (10) 2.2 系统登录 (10) 第3章用户(账户)管理 (11) 3.1 申请用户(账户) (12) 3.2 用户(账户)审核 (14) 3.3 用户(账户)管理 (16) 3.4 分布式管理 (18) 第4章组织机构(部门)管理 (25) 4.1 大型业务系统 (26) 4.2 中小型业务系统 (27) 4.3 微型的业务系统 (28) 4.4 内外部组织机构 (29) 第5章角色(用户组)管理 (30) 第6章职员(员工)管理 (34) 6.1 职员(员工)管理 (34) 6.2 职员(员工)的排序顺序 (34) 6.3 职员(员工)与用户(账户)的关系 (35) 6.4 职员(员工)导出数据 (36) 6.5 职员(员工)离职处理 (37) 第7章内部通讯录 (39) 7.1 我的联系方式 (39) 7.2 内部通讯录 (40) 第8章即时通讯 (41) 8.1 发送消息 (41) 8.2 即时通讯 (43) 第9章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1 数据字典(选项)管理 (1) 9.2 数据字典(选项)明细管理 (3) 第10章系统日志管理 (4) 10.1 用户(账户)访问情况 (5) 10.2 按用户(账户)查询 (5) 10.3 按模块(菜单)查询 (6) 10.4 按日期查询 (7) 第11章模块(菜单)管理 (1) 第12章操作权限项管理 (1) 第13章用户权限管理 (4) 第14章序号(流水号)管理 (5) 第15章系统异常情况记录 (7) 第16章修改密码 (1) 第17章重新登录 (1) 第18章退出系统 (3)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论共同犯罪

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论共同犯罪 姓名:宋庚申 学号:1 3 5 2 0 0 1 2 5 6 4 7 2 分校:六盘水市电大 班级:2013年秋六盘水市电大法学(本)专业:法学 指导教师:美文 日期: 2015 年 3 月 27 日

目录 一、论文摘要 (3) 二、论文正文 (4) (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4) (二)单位共同犯罪 (6)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的理论 (7) 三、参考文献 (10)

论共同犯罪 论文摘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 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二、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组织决策机构后形成的整体意志,这种单位整体意志由单位部组织中的自然人行为转化为单位的犯罪行为。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以共同犯罪的一般标准来评判,单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形态出现的,这也是立法对单位犯罪往往规定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原因。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理论

所谓的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单方面具有与他人共同参与犯罪的的故意的情形。片面共犯具有,主观联络的单向性,主观上的直接故意性,客观行为上的协同利用性,共同犯罪人类型的多样性,片面共犯的确立可以是片面共犯找到法律上的依据,使其能够罚当其罚,罪当其罪。 关键词: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片面共同犯罪;形态;特征;存在必要性。 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该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之间才能构成共同犯罪。所谓共同必须是: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各共犯人主观上彼此沟通、互相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和他人一起共同实施犯罪[1]。但是同时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几种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的形式: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犯;2、同时犯不成立共犯;3、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4、故意犯与过失犯的某些行为彼此联络或联系,不成立共犯;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6、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7、事先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原理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原理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实现原理将根据系统的架构而有所不同。对于B/S架构,将采用利用Web服务器对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协议)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需求。而对于C/S架构,将采用签名及签名验证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需求。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目前,SSL技术已被大部份的Web Server及Browser广泛支持和使用。采用SSL技术,在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时,会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的SSL通道。在SSL会话产生时:首先,服务器会传送它的服务器证书,客户端会自动的分析服务器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其次,服务器会要求用户出示客户端证书(即用户证书),服务器完成客户端证书的验证,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对客户端证书的验证包括验证客户端证书是否由服务器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颁发、客户端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客户端证书是否有效(即是否被窜改等)和客户端证书是否被吊销等。验证通过后,服务器会解析客户端证书,获取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信息查询访问控制列表来决定是否授权访问。所有的过程都会在几秒钟内自动完成,对用户是透明的。 如下图所示,除了系统中已有的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外,要实现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原理,还需要增加下列模块: 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原理图 1.Web服务器证书 要利用SSL技术,在Web服务器上必需安装一个Web服务器证书,用来表明服务器的身份,并对Web服务器的安全性进行设置,使能SSL功能。服务器证书由CA 认证中心颁发,在服务器证书内表示了服务器的域名等证明服务器身份的信息、Web 服务器端的公钥以及CA对证书相关域内容的数字签名。服务器证书都有一个有效 期,Web服务器需要使能SSL功能的前提是必须拥有服务器证书,利用服务器证书 来协商、建立安全SSL安全通道。 这样,在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发出SSL握手时,Web服务器将配置的服务器证书返回给客户端,通过验证服务器证书来验证他所访问的网站是否真

论共同犯罪(一)

论共同犯罪(一) 论文摘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二、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组织决策机构后形成的整体意志,这种单位整体意志由单位内部组织中的自然人行为转化为单位的犯罪行为。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以共同犯罪的一般标准来评判,单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形态出现的,这也是立法对单位犯罪往往规定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原因。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理论 所谓的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单方面具有与他人共同参与犯罪的的故意的情形。片面共犯具有,主观联络的单向性,主观上的直接故意性,客观行为上的协同利用性,共同犯罪人类型的多样性,片面共犯的确立可以是片面共犯找到法律上的依据,使其能够罚当其罚,罪当其罪。关键词: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片面共同犯罪;形态;特征;存在必要性。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该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之间才能构成共同犯罪。所谓共同必须是: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各共犯人主观上彼此沟通、互相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和他人一起共同实施犯罪1]。但是同时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几种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的形式: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犯;2、同时犯不成立共犯;3、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4、故意犯与过失犯的某些行为彼此联络或联系,不成立共犯;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6、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7、事先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8、所谓“片面共犯”不是真正的共犯;9、法人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法人犯罪是法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的犯罪,因此它不是共同犯罪,法人内部直接参与犯罪实施的人也不成立共同犯罪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共同犯罪的关系,而是作为法人有机整体内部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法人实施犯罪时的内部结构。如果是法人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两种情况:1、两个或两个以上法;2、一个或一个以上法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自然人共同故意犯罪2]。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也即共同犯罪的结构是指各共犯人的故意犯罪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会作用的方式。共同犯罪的形式不同起身会危害性就不同。我国刑法只规定了构成共同犯罪的一般条件和犯罪集团,在理论上,则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将共同犯罪划分为多种形式。 1、犯罪能否由一个人能够单独实施形成为标准进行划分,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时,就是任意共同犯

信息系统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办法

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 信息系统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办法 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存储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只能够被有权操作的人访问,所有未被授权的人无法访问到这些数据。 身份认证技术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而产生的解决方法。权限控制是信息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系统安全运行的有力保证。身份认证与权限控制两者之间在实际应用中既有联系,又有具体的区别。为规范我院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特制定本措施: 一、身份认证 1、授权:医生、护理人员、其他信息系统人员账号的新增、变更、停止,需由本人填写《信息系统授权表》,医务科或护理部等部门审批并注明权限范围后,交由信息科工作人员进行账户新建与授权操作。信息科将《信息系统授权表》归档、保存。 2、身份认证:我院身份认证采用用户名、密码形式。用户设置密码要求大小写字母混写并不定期更换密码,防止密码丢失于盗用。 二、权限控制 1、信息系统权限控制:医生、护理人员、其他人员信息系统权限,由本人填写《信息系统授权表》,医务科或护理部等部门审批并注明使用权限及其范围之后,交由信息科进行权限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授权操作。 2、数据库权限控制:数据库操作为数据权限及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

因此数据库的使用要严格控制在十分小的范围之内,信息科要严格保密数据库密码,并控制数据库权限,不允许对数据库任何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信息科职员查询数据库操作时需经信息科主任同意后,方可进行查询操作。 三、医疗数据安全 1、病人数据使用控制。在进行了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之后,我院可接触到病人信息、数据的范围被严格控制到了医生和护士,通过权限管理医生和护士只可对病人数据进行相应的计费等操作,保障了患者信息及数据的安全。 2、病人隐私保护。为病人保守医疗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医务人员既是病人隐私权的义务实施者,同时也是病人隐私的保护者。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第22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护士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 3、各信息系统使用人员要注意保密自己的用户口令及密码,不得泄露个他人。长时间离开计算机应及时关闭信息系统软件,防止泄密。 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信息科

片面帮助犯问题研究

题目:片面帮助犯问题研究 摘要:片面帮助犯是刑法理论和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在复杂的犯罪现象中是存在片面帮助犯,但是不应认定为共犯的特殊形式,文中对片面帮助犯的成立要件进行了阐述,进而对片面帮助犯的刑事责任认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共同犯罪,片面共犯,片面帮助犯 一、片面帮助犯不是共犯 片面共犯理论在刑事理论学界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肯定说认为其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只是因为主观上的单方面性而称为片面共犯,且承认片面共犯主要是为了解决其刑事责任问题,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否定说则认为片面共犯不是共同犯罪,因其无主观的联系。有的学者进而认为是间接正犯的一种,处罚同样也存在混乱和问题。 我认为对于片面共犯不应当承认其属于共犯的特殊形式。理由如下: 首先全面共犯的一般特征,即共犯之间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不但认识到自己在实施危害行为,而且其他共犯也在于自己一起实施危害行为。而片面共犯的概念中,行为人缺乏对他人危害行为的认识,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具备全部共犯的普遍特征,既然

连普遍性都不存在,何谈特殊性? 其次,在司法实践中,对片面共犯的处理往往不是按照共同犯罪的方法处理,这显然与共同犯罪的处罚相矛盾。例如:某甲得知某乙将去丙家盗窃,便利用其在丙家左面的友邻关系,到丙家将其防盗门的锁弄坏,使其防盗门无法上锁。第二天,乙来盗窃时因防盗门未锁,顺利完成盗窃,那么乙应该作为主犯处理,甲应该作为从犯处理。但是司法实践却恰恰相反,对于实行犯乙以单独犯罪处罚。司法实践明显的否认了片面共犯的共犯性质。所谓的片面共犯不是共同犯罪,是不能按照共犯原则处罚的,否则没有理由对于片面共犯中的一部分人还得按单独犯罪处理。 综上,片面共犯不属于共犯,可以作为二种犯罪现象对此进行讨论,因此作为类型之一的片面帮助犯也就不具有共同犯罪的性质。 二、片面帮助犯的成立条件 片面帮助犯是暗中帮助他人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 正在实行犯罪而暗中给予其以帮助的行为。 (一)从主观方面上看,片面帮助犯必须具有帮助故意。 1.片面帮助故意的认识因素。片面帮助犯须具有双重认识:其一,认识到他人企图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所实施的是犯罪行为,以及该行为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社会结果。其二,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在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予以暗中帮助,即只为他人犯罪的实施或完成暗中创造便利条件,而非自己亲自实施实行行为。

片面共犯的研究

目录1片面共犯的概念与特征 1 1.1概念 1 1.2片面共犯的特征 1 1.2.1犯罪主体上具有多方性 1 1.2.2犯罪行为具有共同性 2 1.2.3故意具有片面性 2 1.3片面共犯的形式 2 1.3.1片面帮助犯 2 1.3.2片面教唆犯 2 1.3.3片面组织犯 3 2关于片面共犯存在的理论分歧 3 2.1全面肯定说 4 2.2全面否定说 5 2.3部分肯定说 6 2.4笔者的观点 6 3片面共犯的构成要件的界定 7 3.1实行犯必须要有实行行为 7 3.2片面共犯必须参与其中 8 3.3必须具有共同的犯意 8 4片面共犯的处罚 9 4.1片面共犯的定罪 9 4.2片面共犯与从犯 10 4.3片面共犯的犯罪形态 10 5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片面共犯的研究 王明月 摘要:对片面共犯是否成立,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论文从哲学、构成要件、司法实践的需求、以及法理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片面共犯是成立的。片面共犯的构成,必须是片面共犯人暗中对犯罪实行行为的一种帮助、加功,但二者在犯罪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不存在犯意的联络,只存在一方的合意,而不存在双方的合意。对于片面共犯的处罚,可以参考从犯的量刑标准进行定罪量刑,但是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应当针对案例中具体的片面共犯行为的加功程度酌情考量,不能完全套用从犯的定罪标准。这样既能够保证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又避免了司法上的处罚过重。 关键词:片面共犯;构成要件;处罚 Research on one sided accomplice By Wang Mingyue March,2016 Abstract:The one-sided accomplice is establishe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thesis, from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y, constitution, demand of judicial practice and legal theory, thinks that the one-sided accomplice is established. One-sided accomplice, must be one-sided accomplice secretly to the crime to implement the behavior of a help, plus the work, but the two in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oes not exist in the contact of criminal intention, there is only a desirable, and there is no mutual agreement. For the punishment of one-sided accomplice can reference an accomplice of the

PKI-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实现原理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实现原理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实现原理将根据系统的架构而有所不同。对于B/S架构,将采用利用Web 服务器对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协议)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需求。而对于C/S架构,将采用签名及签名验证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需求。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目前,SSL技术已被大部份的Web Server及Browser广泛支持和使用。采用SSL技术,在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时,会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的SSL通道。在SSL会话产生时:首先,服务器会传送它的服务器证书,客户端会自动的分析服务器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其次,服务器会要求用户出示客户端证书(即用户证书),服务器完成客户端证书的验证,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对客户端证书的验证包括验证客户端证书是否由服务器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颁发、客户端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客户端证书是否有效(即是否被窜改等)和客户端证书是否被吊销等。验证通过后,服务器会解析客户端证书,获取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信息查询访问控制列表来决定是否授权访问。所有的过程都会在几秒钟内自动完成,对用户是透明的。 如下图所示,除了系统中已有的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外,要实现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原理,还需要增加下列模块: 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原理图 1.Web服务器证书 要利用SSL技术,在Web服务器上必需安装一个Web服务器证书,用来表明服务器的身份,并对Web服务器的安全性进行设置,使能SSL功能。服务器证书由CA认证中心颁 发,在服务器证书内表示了服务器的域名等证明服务器身份的信息、Web服务器端的公钥以及CA对证书相关域内容的数字签名。服务器证书都有一个有效期,Web服务器需要使能SSL功能的前提是必须拥有服务器证书,利用服务器证书来协商、建立安全SSL安全通道。 这样,在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发出SSL握手时,Web服务器将配置的服务器证书返回给客户端,通过验证服务器证书来验证他所访问的网站是否真实可靠。 2.客户端证书 客户端证书由CA系统颁发给系统用户,在用户证书内标识了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的公钥以及CA对证书相关域内容的数字签名,用户证书都有一个有效期。在建立SSL通 道过程中,可以对服务器的SSL功能配置成必须要求用户证书,服务器验证用户证书来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 3.证书解析模块 证书解析模块以动态库的方式提供给各种Web服务器,它可以解析证书中包含的信息,用于提取证书中的用户信息,根据获得的用户信息,查询访问控制列表(ACL),获取用 户的访问权限,实现系统的访问控制。 4.访问控制列表(ACL)

历史—探究—反思:单摆的科学本质教学(2013.12)

“历史—探究—反思” ——谈“单摆”的科学本质教学1 黄晓 (浙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单摆运动呈现了由线性运动向混沌的过渡,扮演着宇宙的基本角色;单摆的物理特性研究,体现了典型的近代科学方法论,为建立“单摆”与“自由落体运动”关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科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论文基于课程标准对“单摆”教学要求的定位与教材对“单摆”教学内容的描述,反思了新课改中单摆教学对科学本质关注的缺失,提出以“历史—探究—反思”方法开展“单摆”的科学本质教学。 关键词:单摆;科学本质;科学本质教学;历史;探究;反思 伴随着科学哲学从理性主义、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实在论等的演进,科学本质的内涵不断得以改变与丰富。对科学本质的内涵的界定及如何促成科学本质理解,已成为科学哲学界与科学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因而,需要思考“适合中、小学生理解的科学本质是什么?”“如何促成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等问题。AAAS发表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关于科学本质三个领域的划分[1]与McComas基于八个国际科学教育标准而提出的关于科学本质较为一致性的十四个方面[2],彰显了科学教育研究者对科学本质内涵的共通认识。对科学本质教学的探索,也凸显了科学本质教学的多元方法。历史个案研究方法作为科学本质教学的多元教学方法之一,不仅可以使学生透过科学史,了解科学的进展过程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对科学事件、科学家成就的充分揭标与成因分析中,多维度认识科学本质内涵。 单摆是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之一,它在科学发展与教育教学中体现了多维度的价值。首先,单摆相对于复摆而言,是物理学中最简单的模型之一,也是集“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可以从线性通向混沌2[3][4]。其次,不管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的钟摆对时钟的调整到精确性钟表的设计与制作3,其实现时间测量的核心原理无异于伽利略的钟摆与振动所依据的原理。在科学发展中的声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论领域4,单摆扮演着科学发展的基础角色5。第三,钟摆的物理特性(等时性)的发现是伽利略运动 1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Y201224693)与全国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26220623)阶段成果。 2在无阻尼、无外力( =0,f=0),且做小角度摆动时,通过数学运算、振动曲线与相图分析,其运动过程呈现伽利略提出的等时性原理;在大振幅情况下(不管是否受迫与有无阻尼),会进入混沌,如保守单摆系统随着振幅的增大,而表现出的两种混沌方式:表现为椭圆点的KAM(相轨迹在相空间被限制成一定的形式,是个维数低于相空间的维数的曲面,称KAM环面)环的自相似结构与KAM环扭曲到混沌。在受迫振动时,可能出现倍准周期序列向混沌的转变现象等。 3自文艺复兴以来,英格兰约翰.哈里森的H-1,H-2,H-3,H-4时钟的出现便是单摆振动的应用一个见证。之后,基于社会需求对精确、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音叉时钟、石英时钟及铯原子钟等继而产生。 4对谐振器的付立叶分析使许多现象可以象征性地表述成钟摆的聚集体。不管是通过弹拨琴弦发声的乐器、管乐器吹口与管风琴气柱的振动还是现代乐器的琴弦,其以波的形式传播与扩散的声音都可分解为不同的付立叶分量。声音由空气的谐波振荡叠加所组成,每一个谐波振荡都有一个固定的频率(有些是超过或低于耳朵的识别范围),即每一个声音都好像蕴涵着无数的伽利略钟摆。在电磁学领域的麦克斯韦方程预示着普遍存在的大气中也存在谐振——一种普遍存在的伽利略钟摆似的振动,那些频率在0.5×109-0.7×109兆赫,或者波长在400-700纳米的振动就是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光,光的颜色取决于波长或振动的频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了简谐振动与时间流逝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牛顿的力学定律,时间的流逝是由简单钟摆或其他基于类似原理的振荡器所定义,对所有观察者是有效的),使得伽利略的钟摆只能作为时

继承的共同犯罪的案例与片面的共同犯罪

一、继承的共同犯罪的案例 被告人章浩承租泗阳县中亚一店大酒店,因经营不善而严重亏损,遂产生了绑架勒索财物的犯意。经考察,章浩选定了泗阳县摄影个体户吴艺光之子吴迪(本案被害人,7岁)为绑架对象,并对吴迪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跟踪了解。2000年1月14日上午,章浩向在自己承包的大酒店做服务员工作的被告人王敏提出:有人欠债不还,去把其子带来,逼其还债。王敏表示同意。当日13时10分左右,章浩骑摩托车载着王敏至泗阳县实验小学附近,将去学校上学的被害人吴迪指认给王敏,王敏即跟随吴迪至教室,将吴迪骗出。章浩骑摩托车与王敏一起将吴迪带至泗阳县中亚一店大酒店,用胶带将吴迪反绑置于酒店贮藏室内关押。16时许,章浩电话寻呼被告人章娟(系章浩外甥女),告诉章娟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章娟帮助自己打电话给被害人家勒索财物,并告知章娟被害人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和一部手机等条件。章娟表示同意。当日16时至17时许,章娟共3次打电话给被害人家,提出了勒索50万元人民币和一部手机等条件。次日,章浩赶到沭阳县城,再次要求章娟继续向被害人家打电话勒索,章娟予以拒绝。因被害人家属报案,1月17日凌晨,被告人章娟、章浩、王敏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被害人吴迪同时被解救。 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章浩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被告人章娟在明知被告人章浩实施绑架行为后,打电话勒索财物,章浩、章娟的行为均已构成绑架罪。其后来虽然拒绝继续实施勒索行为,

但不足以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属于犯罪中止。被告人王敏在被告人章浩谎称扣押人质而索债的认识支配下,非法拘禁儿童,由于其主观上只有非法拘禁的故意,没有绑架的故意,其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章浩、章娟系绑架罪的共犯,其中,章浩系主犯;章娟是在章浩实施绑架行为后,帮助实施勒索行为—,属从犯,可依法予以减轻处罚。三被告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⑴ 本案的裁判理由是:“明知他人实施了绑架行为后帮助实施勒索行为的,构成绑架罪的共犯……被告人章娟虽然是在被告人章浩绑架行为之后才应邀帮助实施勒索行为的,但她也正是接受并利用了这种绑架行为向被害人的亲属实施勒索行为的,没有前面的绑架也就没有后面的勒索,此时绑架与勒索均在其共同犯意之内。因此,章娟不仅要对勒索行为负责,也应对绑架行为负责,即对绑架罪的整体负责。因此,对章娟应以绑架罪论处。”⑵不过,也有评析的观点认为:“本案中,被害人是被告人章浩和王敏绑架的,在被告人章娟参与犯罪之前,被害人已被绑架,处于被告人章浩和王敏的控制之下,在取得了与前行为人意思联络后进而向被害人实施勒索财物的行为,被告人章娟的行为显然属于承继的共同犯罪。但是,对于绑架被害人,被告人章娟主观并无犯意,客观上也不是其实施的,自然不应承担(共同实行犯)刑事责任。其实施的给被害人打电话索取财物的行为,实际上属于事中的帮助行为,对于本罪的实施并非起主要作用,因此,被告人章娟应当成立绑架罪的从犯。……在他人实施部分犯罪后,行为人取得与先行行为人意思联络而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形是承继的共同犯罪。在承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3)

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丁震锋 201030840309 指导教师刘美彤讲师 学院名称人文与法学学院专业名称法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0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05月

摘要 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大塚仁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的不足。如今,共犯脱离问题在各国有了独立研究价值,我国在此问题的理论研究上有所落后,司法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笔者希望能通过对共犯脱离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以期丰富刑法理论中关于共犯脱离理论的研究。 本文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前言部分通过一个案例来引出共犯关系脱离这一概念,简单介绍了理论界对共犯关系脱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共分三部分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共犯脱离的基本理论,是本文的基础章节,通过对共犯中止的概念来引出共犯脱离的概念,同时对于目前共犯关系脱离的学说流派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目的在于加强对于共犯脱离概念的理解,以期能为后面的内容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这一部分分别对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三部分共犯脱离在我国的适用,分为两个部分:共犯脱离的成立条件、具体共犯脱离的类型,主要针对共犯脱离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及一些粗浅的建议。 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共犯脱离共犯中止在中国的适用

A Brief Analysi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Ding Zhen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by Japanese scholar Pro.Otsuka Hito. The aim of creating such a concept was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ies of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Nowadays,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ies gains independent research value in various countries. Our theoretical study on this question is lagging. There is no uniform estimate standard in judicial practices. The author hopes to explore series problems of the departing from the complicity,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bout the departing from the complicity in the criminal law theory.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which are foreword, text and epilogue. The foreword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orm complicity theory through a case.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eparting form complicity theory, and points out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dissertation. The text part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is the basic section of this paper. This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which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e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and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This section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link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and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in China. This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is section briefly provided som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on China, and made some superficial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

第5章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 教学目标 ●理解身份认证的概念及常用认证方式方法 ●了解数字签名的概念、功能、原理和过程 ●掌握访问控制的概念、原理、类型、机制和策略 ●理解安全审计的概念、类型、跟踪与实施 ●了解访问列表与Telnet访问控制实验 5.1 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5.1.1 身份认证的概念 身份认证基本方法有三种:用户物件认证;有关信息确认或体貌特征识别。 1. 身份认证的概念 认证(Authentication)是指对主客体身份进行确认的过程。 身份认证(Identity Authentication)是指网络用户在进入系统或访问受限系统资源时,系统对用户身份的鉴别过程。 2. 认证技术的类型 认证技术是用户身份认证与鉴别的重要手段,也是计算机系统安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鉴别对象上,分为消息认证和用户身份认证两种。 (1)消息认证:用于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2)身份认证:鉴别用户身份。包括识别和验证两部分。识别是鉴别访问者的身份,验证是对访问者身份的合法性进行确认。 从认证关系上,身份认证也可分为用户与主机间的认证和主机之间的认证, 5.1.2 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 1. 静态密码方式 静态密码方式是指以用户名及密码认证的方式,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 2. 动态口令认证 动态口令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身份识别方式,基于动态口令认证的方式主要有动态

短信密码和动态口令牌(卡)两种方式,口令一次一密。图5-1动态口令牌 3. USB Key认证 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次一密的强双因素(两种认证方法) 认证模式。其身份认证系统主要有两种认证模式:基于冲击/响应 模式和基于PKI体系的认证模式。常用的网银USB Key如图5-2 所示。图5-2 网银USB Key 4. 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可测量的生物信息和行为等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认证系统测量的生物特征一般是用户唯一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生物特征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 5. CA认证 国际认证机构通称为CA,是对数字证书的申请者发放、管理、取消的机构。用于检查证书持有者身份的合法性,并签发证书,以防证书被伪造或篡改。发放、管理和认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CA认证过程,如表5-1所示。 表5-1 证书的类型与作用 注:数字证书标准有:X.509证书、简单PKI证书、PGP证书和属性证书。 CA主要职能是管理和维护所签发的证书,并提供各种证书服务,包括证书的签发、更新、回收、归档等。CA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其辖域内的用户证书。 CA的主要职能体现在3个方面: (1)管理和维护客户的证书和证书作废表 (CRL)。 (2)维护整个认证过程的安全。 (3)提供安全审计的依据。 5.1.3 身份认证系统概述 1. 身份认证系统的构成

片面共犯原理

片面共犯即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共同行为人的一方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并协力于他人的犯罪行为,但他人却不知道其给予了协力,因而被协力者与协力者之间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形。在中国法学界,对不知情者不构成共同犯罪这一点并无争议,但是对于给予协力的一方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却存在争议,主要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观点。通说观点认为,片面共犯不符合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因此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同时,对所谓的片面共犯,可以按照间接正犯论处。 犯罪的共同形态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犯罪形态之一,也是刑法理论中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执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各国立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也就是说刑事司法中的共同犯罪制度,即共同犯罪理论是各该国共同犯罪现象在法律上的反映。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就是说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在共同犯罪故意的支配下,共同实施的具内在联系的犯罪行为。据此,我国现行刑法理论将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述成如下三项: 一、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所谓共同故意,包括下面内容:(1)共同犯罪人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在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有犯罪意图的联系或联络。(2)共同犯罪人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其共同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3) 共同犯罪人皆希望共同犯罪行为奏效,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在某些情况下部分共同犯罪人是放任其危害结果发生。 二、犯罪的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数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犯罪对象,行为之间客观联系、相互配合,在数量上叠加,在质量上递增,成为一个统一犯罪活动的整体;在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各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的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上述这一看似确定明晰、严密无懈的传统共同犯罪理论,适用于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却不无疏漏欠缺之处,亟需补充、完善。下举一例予以说明:某乙获悉某甲准备窃取某丙随身携带的巨款,便在暗地里帮助某甲,某乙在某丙喝的饮料中偷偷地掺入安眠药物,某丙饮后陷入沉睡状态,从而使得某甲顺利地完成盗窃巨款行为。本案中某甲虽不知乙的暗中帮助,与乙亦无主观犯意联络,然甲已构成盗窃罪无疑。问题在于对于某乙的行为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可否以共同盗窃罪予以处罚?按照现有的共同犯罪理论分析本案,对上述二点的回答无疑均是否定的。因为甲、乙二人行为在客观上虽有联系配合,主观上却无共同故意,甲、乙之间并无主观故意的双向联络和沟通。就甲而言,根本不知道,而且也没有与乙共同犯罪的故意,这样乙用安眠药使丙沉睡的行为,虽然基于共同盗窃的心理,但并没有盗窃犯罪客观要件中的盗窃行为,无法直接适用盗窃罪名。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其它合适的罪名,这等于是放纵了某乙的犯罪行为。 笔者以为:共同犯罪理论(或称共犯形态理论)既然是刑法上专条规定的,他就不仅仅是对单纯的典型化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必须体现出立法机关对客观事物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判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利益和刑事政策。简而言之,刑法理论应服务于刑事司法实践,指导性地解决各种司法实践问题。法网虽疏却不应有漏洞。现有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的一个重大疏漏之处,在于否定了片面共犯学说,不承认片面共犯也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片面共犯是相对于普通的典型的双面共同犯罪而言的,在普通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意思联络,如张三知道李四与自己一起共同盗窃,李四也知道张三与自己一起去盗窃,绝大多数的共同犯罪都属于这种情况。因而被称为普通共同犯罪。而所谓片面共

片面共犯研究

目录 诚信承诺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片面共犯的理论纷争及评析 (一)片面共犯存在与否的理论分歧 (2) (二)部分肯定说之提倡 (3) (三)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 (4) 二、片面共犯的成立要件 (一)行为要件 (6) (二)意思要件 (7) 三、片面共犯的处罚 (一)处罚依据 (8) (二)片面帮助犯的处罚 (8) (三)片面实行犯的处罚 (9) 参考文献 (10) 开题报告表 (11) 中期检查表 (15) 答辩记录表 (16) 成绩评定表 (18)

片面共犯研究 [摘要]:我国刑法对片面共犯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片面共犯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它的成立范围应限于片面帮助犯和片面实行犯,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态,在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的承担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共同犯罪;片面共犯;片面帮助犯;片面实行犯 [Abstract]:The one-sided accomplice in criminal law of our country did not make specific provisions, but the one-sided accomplice in real life exist, it should be limited to the scope of unilateral accessory and unilateral offense, its essence is a kind of special form of common crime,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ear also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Key words]:commit crimes, one-sided accomplice, one sided accessory, one-sided perpetrator 对于片面共犯这一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在我国目前的刑法总则与分则中也并没有较为详细的法律条文对此加以明确规定,因而理论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鉴于此,本文根据学术界对片面共犯问题研究的成果,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刑事司法现状,从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构成要件以及责任的划分等问题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妥善处理好片面共犯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片面共犯的理论纷争及评析 (一)片面共犯存在与否的理论分歧 关于片面共犯的成立与否,国内外学者都对此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依据不同的视角及主客观之间的联系,学术界在该问题上存在全面肯定说、全面否定说以及部分肯定说三种观点。[1]这些观点无论在片面共犯的构成还是在何种情况下进行处罚以及处罚的力度上均存在争议,这些争议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国的刑法条文对片面共犯相关问题的规定还很模糊,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种全面肯定说的观点认为片面共犯是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共同犯罪。具体来说,片面共犯是指在某个犯罪过程中,片面共犯人在实行犯全然不知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帮助、教唆、指导等行为,尽管实行犯对此并不知情,但对片面共犯一方而言,他们都加功于同一个犯罪行为,完全是一种共同犯罪行为。有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