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例看佛教观念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强化

例看佛教观念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强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佛教伦理道德与中国社会——以孝道为例看佛教观念对中国

传统道德的强化

作者:邹维一, Zou Weiyi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刊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11(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3条)

1.何锡蓉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构建 2004

2.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 2003(04)

3.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1991

4.汤若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2006

5.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 1999

6.蒋维乔中国佛教史 2007

7.粱僧佑弘明集

8.范晔后汉书 1965

9.方立天文集(第三卷)--中国佛教文化 2006

10.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 2005

11.宋元笔记小说大现 2001

12.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 2002(11)

13.赖永海中国佛性论 1988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曹三尚居士佛教伦理研究2007

佛教自两汉来到中土,到唐宋时期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化过程。而基督教在历史上前后四次传到中土,进展不大。两者相比,佛教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佛教有居士的支持。潘桂明认为,居士在政治上展开各种形式的护法活动,经济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开展各种学术性活动,来接受、改造、发展佛教教义、思想学说。

有关居士生平事迹以及佛教活动,主要记载于居士传,如彭绍升的《居士传》、《善女人传》,陶明潜的《先觉集》,圆信、郭凝之的《先觉宗乘》、《优婆夷志》,朱时恩的《居士分灯录》,心泰的《佛法金汤编》、复树芳的《名公法喜志》等。在弘教著述中对居士事迹也有论述,如《弘明集》、《广弘明集》等。

有关中国居士佛教的研究,有的学者以断代的居士佛教思潮为中心,如郭绍林的《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大学出版社)、张圣严《明末中国佛教的研究》(山喜房佛书林)、刘成有的《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2002)、黄志强等人的《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与刘本类似。有的学者从文化史的角度

,研究文人士大夫与个别佛教宗派的关系,如孙吕武的《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葛兆光的《禅宗与中国文化》(广海人民出版社)。有的学者从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客维视角对居士佛教作全面的、系统的历史性研究,如潘桂明的《中国居士佛教史》(2000)。

有关居士方面的论文大多偏重于从历史角度论述,潘桂明的《居士佛教源流谈》(复旦学报,1990年第一期,53页)、《居士、居士佛教及其源流》(佛学研究1998,358页)、《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佛学研究1999,23页),谭伟的《中国居士佛教之历史与未来》(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28页)等。此外佛日的《近现代居士佛教》(法音论坛,23页)、常正的《“居士佛教”刍议》(法音论坛,13页)争论居士与僧侣孰高孰低,也没有出这个范围。

有关居士佛教伦理思想方面的专著不多。张怀承的《无我与涅槃:佛教伦理道德精粹》(1999)、王月清的博士论文《中国佛教伦理研究》(1999),还是业露华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2000)、傅伟勋主编的《从传统到现在: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大多偏重于僧侣,对居士关注的不够。麻天祥的《晚清佛学与社会思潮》(1992)、李向平的《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1993)、邓子美的《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何建明的《佛法观念的近代调试》(1998)多是从宏观角度研究近现代佛教发展的专著,涉及到居士佛学伦理思想,但不是探讨的重点,没有作太深的研究。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试图通过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印、中西文化交流为背景,以居士伦理思想发展为主线,揭示居士在沟通中印、中西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居士佛教伦理有两千多年历史,人物众多,理论繁博,如此大的内容,不是一篇论文所能完成的,因此本文着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初步探讨。

第一,以时代问题为主线。在中国古代,由于佛教与中土文化相冲突,如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沙门不敬王者、出家剃发违背孝道等诸多思想中

,孝为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论题。以古代居士关于“忠孝”的阐释创新为主线。在近代,面临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居士发掘佛教中关于平等思想来格义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从佛教思想中推旧出新为时代变革服务。以时代需求为线索,这是本文一点创新之处。

第二,以关键人物为重点。古代居士伦理思想浩如烟海,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重点,对僧侣思想略作论述,近代也是如此。

从以上思考出发,本文拟作两部分予以讨论。

第一章,从居士的源流开始谈起,比较中国印度两国居士的不同含义,以及印度传入中土之后居士含义的演变。作为佛教中一个阶层,中国居士界对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既有经济上的布施,政治上的庇护,还有学理层面的论证。

古代居士伦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两汉初始阶段以论证佛教伦理高于儒家伦理为主: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侧重于佛教伦理不违背儒家伦理道德;三,隋唐以及两宋之后,转为三教合一,佛教以自身的形式宣传儒家伦理道德,儒家卫道士也认识到佛教独特的宣传作用。问题关键不再纠缠

于孰高孰低,而是表现在何种宣传形式更为受众容易接受的问题。

第二章,进入近代以后,当满清还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的时候,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廉价的商品,先进的科学技术,眼花缭乱的各种西方思想观念,不但改变了国人的生产方式,而且颠覆了他们灵魂深处的意义世界。救亡图存成为摆在每个中国人的任务,任何社会思潮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佛教也不例外。国际上,西方基督教在华的迅速传播,日僧在华活动日益频繁;国内“庙产兴学”的社会思潮,积弱时弊缠身的佛教保庙胜于保教,佛法流入居士间。居士佛学面对西方的强势话语,重印佛教典籍,发掘佛教资源里近乎西方理性的法相唯识宗,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用佛学救世治心刷新国民道德。他们对佛教的现代性转换的努力,代表了中国佛教新的发展方向。以变法派的谭嗣同、梁启超,革命派的章太炎为代表进行分析。

佛教从印度到中国,经过僧俗共同努力,适应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在近代,面临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时代关头,居士们借用西方学说,来改造传统佛教学说,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动力与道德支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希望能够为佛教更好地在社会主义新阶段发展提供一点借鉴意义,这也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2.期刊论文王宇飞佛教伦理道德的形成及中国化演变之路-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五世纪,先流传于古印度、恒河流域,其发展经历了六个部派阶段,形成了丰富的教义和浩繁的佛家经典.公元前后,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对东亚、南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论述了佛教伦理道德的形成及中国化演变之路,以证实佛教在与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家、道家的思想接触、交流、融合过程中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它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巨大影响作用.

3.期刊论文彭华试论佛教伦理与道教伦理的"儒学化"-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2)

古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合一"之说,但三教实际上又不可等量齐观.就伦理道德层面的功能与作用而言,佛教和道教确实是不可与儒教比肩的.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便在伦理道德上自觉地选择了"儒学化"这一路径.道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其走向与佛教基本上如出一辙.即在伦理道德上亦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儒学化"的道路.佛教伦理和道教伦理的"儒学化",主要体现在阐述忠孝思想作品的撰写、忠孝思想的提倡、戒律与"五常"的会通、以忠孝作为宗派立教之本等方面.

4.期刊论文胡遂佛教三业理论与《聊斋志异》之伦理道德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

佛教认为,"业"是形成事物的最直接原因,它包括身业、口业、意业三种."业"不仅给施为者自己带来善恶报应,而且也会给他人及环境带来幸与不幸,因此往往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聊斋志异>在对佛道两家想象模式多所采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教义的影响,其中佛教"三业"理论是阐述得最多的,作用乃在于告诫人们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时刻注意防恶止非、行善积德.正是借助着佛教"三业"理论,<聊斋志异>一方面非常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也十分明确地表达了希望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这一主题导向.

5.学位论文熊红艳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的比较分析2008

“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分别是道教和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它们都是关于善恶报应的宗教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宗教伦理道德思想。这两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世人,一切存在都并非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之中,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对自身的命运产生影响,召感相应的回报,善因生善果,恶因结恶果。它们提供了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带有普遍性的灵魂制约机制并以其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和德目注入中国世俗伦理思想,扩展和深化了世俗伦理的内涵,这对于提高和完善世俗伦理思想具有深远的、特殊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承负说”和“因果报应论”的基本内容、两种理论的比较以及两种理论的历史作用和其当今的社会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1.“承负说”的基本内容。本文依道教经典《太平经》为蓝本,提炼出“承负说”的有关思想。首先,详细的介绍“承负”的涵义。其次,本文以中国传统的天道报应理论为线索,论述“承负说”产生的思想根源和历史文化基础及其主要理论依据即“天道循环论”、“命定论”。最后,本文依照《太平经》的记载将“承负说”的主要内容细化为:“个人”的承负、“家族”的承负、“社会”和“自然界”的承负;

2.“因果报应论”的基本内容。本文对佛教“因果报应论”的介绍主要是以其思想的历史发展为线索,详细的论述了“因果报应论’’是建立在神不灭论的基础上的一种因果报应观念,它认为宇宙人生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无缘无故生灭的,而是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善因必得善果,恶因必得恶果。其次,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归纳出“因果报应论”产生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佛教“缘起论”和“轮回说”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最后,仍是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总结出“因果报应论”的主要内容即其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业报轮回说”、“善恶报应说”、“三世报应说”;

3.“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的异同之比较。本文将对两种理论的内容和理论基础做出详细的比较,其中包括:报应的主体承担者、主宰者、报应的时空范围、报应内容、解除报应的方法、报应结果以及各自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论述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从报应的机制、社会观依据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论述两种理论的相同之处。

4.“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的历史作用及其当代价值。文中分别论述了两者在道教、佛教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们不仅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做出了强化和补充,同时作为一种宗教教义和宗教哲学理论,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就在今天,“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作为宗教教义与宗教伦理思想对于社会、经济、道德都具有值得肯定的价值。

6.会议论文玉康龙傣族传统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关系2006

本文阐述了傣族原始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南传佛教教义的基本思想对傣族思想道德的影响。傣族从原始道德意识、佛教教义并结合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形成了一系列传统道德思想,并论述了这些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7.学位论文钱光胜敦煌文学与唐五代敦煌之地狱观念2007

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构成了生死观念的关键环节,最能反映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这种解读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人生观、生死观和伦理道德。因此,冥界观念的变化直接反映着人生观、生死观和伦理道德的变化。两汉之际佛教地狱观的传入,深刻地影响了中土的冥界观,从而也引起了中土人生观、生死观和伦理道德的变化。敦煌遗书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抄录于唐五代时期,它们的发现,是我们探究唐五代时期敦煌的地狱观念及其流变的宝贵资料,对我们全面认识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民众信仰,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文学中的地狱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对其所反映的地狱观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是从新的视角对敦煌文学进行研究的初步尝试。

本文对敦煌文学作品中地狱观念和信仰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即本文导论,简述了先唐以来文学作品中的冥界观念的和地狱观。第二部分即本文第一章,分析了初盛唐、中唐时期的敦煌的王梵志诗和小说,探讨了这一时期敦煌地狱观念的内容和特点,并与同时期的小说进行了比较。第三部分即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中唐到五代宋初时期敦煌的讲经文、因缘、变文、愿文中的地狱观念和信仰,以目连救母变文为中心,探讨了佛教地狱中土化过程中儒家文化与佛教地狱思想的融合。第四部分即本文第三章,分析了地狱观念和信仰在敦煌得以流传的思想和社会历史背景,探讨了地狱观念在敦煌的流传方式以及敦煌的道教、祆教、摩尼教对地狱观念的影响,并论述了地狱观念对敦煌文学和敦煌伦理道德的影响,简要分析了敦煌文学对唐诗和《西游记》的影响。

8.期刊论文翟艳春.张云辉.ZHAI Yan-chun.ZHANG Yun-hui中国佛教戒律之孝道观念-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6,19(2)

"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中国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中国佛教历来倡导持戒与孝行的统一,正如宗密所言"经诠理智,律诠戒行.戒虽万行,以孝为宗."说明了"孝道"是中国佛教戒律基本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中国佛教之"孝道"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宝贵的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仍有着旺盛的道德活力和重要价值.

9.学位论文黄利发中国佛家与儒家孝道思想的比较研究2007

中国传统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思想内容,其中孝道思想便是其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而且处于核心地位,也存在于中国佛教伦理之中。它们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对中国传统儒家和中国佛教两种不同思想体系中所存在的孝道思想进而比较研究。通过纵向深入分析两家孝道伦理思想体系进而发现其本

质及精髓,并通过横向比较两家在同一层次的思想内涵进而分析他们的异同,从而使两家的孝道伦理思想体系的脉络更加清晰,并挖掘其思想本质的目的性。一并也可以帮助理解作为从印度传入中国而形成的中国佛教的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形式和本质的异同及其发展史。

本文比较研究也试图弥补过去单从传统儒家或中国佛教的其中一方深入研究或两家之间的简单涉及比较研究的缺陷。使孝道思想用系统的方式得到充分比较,更有助于展现它们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

10.期刊论文牛延锋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江淮论坛2006,""(1)

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突出了道德在果报产生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果报是自身善恶行为的必然结果,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强调主体自身的决定作用,自作自受,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就要求人们从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使人乐于从善而畏惧作恶.这有助于形成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对社会的和谐进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57826965.html,/Periodical_nmgnydxxb-shkxb200904106.aspx

授权使用:(w107277144),授权号:790b220a-4e10-4e3f-9851-9dbb00d81c2a

下载时间:2010年7月2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