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k口腔溃疡19例(5218

kk口腔溃疡19例(5218

kk口腔溃疡19例(5218
kk口腔溃疡19例(5218

(6617%),口腔溃疡19例(5218%),肺结核13例(3611%),带状疱疹10例(2718%),呼吸困难6例(1617%),淋巴结肿大6例(1617%),胃出血1例(218%),肛周尖锐湿疣1例(218%)。

114 辅助检查 抗2HIV均阳性,抗2HCV阳性21例(5813%),HBsAg阳性11例(3016%),三者均阳性6例(1617%);血常规:白细胞(211~1413)×109/L,红细胞(1166~4120)×1012/L,血红蛋白53~139g/L;CD4细胞计数104~487μl;血沉22~120mm/h;痰抗酸杆菌阳性4例(1111%);肺部X 线片检查双肺弥漫性改变16例(4414%),典型肺结核2例(516%),胸腔积液1例(218%)。

115 误诊情况 误诊为沙门菌感染26例(7212%),肺结核12例(3313%),肺部感染10例(2718%),肠炎6例(1617%),真菌性口炎、肺脓肿各4例(1111%),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白塞病各1例(218%)。

2 讨 论

误诊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对本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诊断思路局限于常见病、多发病;(3)片面根据X线胸片、血常规、痰抗酸杆菌等常规检查,忽视了长期发热,治疗效果不佳等病史;

(4)对输血史、献血史等情况问诊不详细;(5)部分患者隐瞒病史亦是误诊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1个月,体重下降>10%,慢性腹泻>4次/天,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条件致病菌感染,尤其是有输血或献血史者,应高度怀疑艾滋病,及时行抗2HIV血清及T细胞亚群检测,以便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编校:王 宁 收稿:2003-07-15)

绝经后子宫出血40例

265600 山东蓬莱 解放军405医院 孟 涛 郝蓬渤 丁 昊

关键词:绝经后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 中国图书分类号:R711174,R737133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指已绝经1年以上者又出现阴道出血。其原因很多,但多数与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虽系功血的一种内膜病理改变,但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与癌变的关系,现将我院1992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40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情况 40例,年龄50~63岁,平均5516岁。绝经至出血2~15年,平均517年。出血距病理诊断2周~6个月。经诊断性刮宫,初次均为内膜腺囊性增生,占同期绝经后内膜增生的1712% (40/232);手术及再次诊断性刮宫后病理诊断为内膜腺囊性增生35例,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3例。出血量多于月经量6例,与月经量相同10例,少于月经量24例。妇科检查:子宫大于正常28例,小于正常12例。阴道穹窿涂片巴氏Ⅲ级4例,Ⅱ级24例,Ⅰ级12例。B超示内膜增厚110~210 cm12例,014~015cm7例。合并子宫肌瘤12例,合并卵巢囊肿4例。112 治疗方法 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24例。药物治疗16例,口服三苯氧胺10mg,每天2次,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每天1次,1个月后药量减半, 3个月后停药并行诊刮术。药物治疗后病变消失4例,随访3年无复发。余12例分别于停药后8个月、12个月、15个月、20个月、23个月、27个月、36个月再次出血,诊刮报告为腺囊性增生3例,腺瘤样增生4例,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3例。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9例,子宫次广泛加盆腔淋巴清扫术3例。

术后病理报告:腺囊性增生27例,腺瘤样增生4例,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癌3例。

113 结果 随访2~8年,健在39例,死于子宫内膜癌复发、广泛转移1例。

2 讨 论

211 与癌前病变的关系 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不是癌前病变,发生率为014%~510%1,绝经后腺囊性增生演变为腺瘤样增生约需6年,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转变为癌则需1~5年,发生率

高达2510%~5010%1。有报道,近绝经期及绝经期腺囊性增生经短期观察,变为腺瘤样增生或不典型增生甚至内膜腺癌的发生率为1017%。且同一病人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见腺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或内膜腺癌等几种病理改变并存现象2。这可能是绝经后卵泡刺激素(FSH)分泌增高,刺激卵巢皮质细胞增生而分泌雌激素,另外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在外周脂肪组织中转变为雌酮。在无对抗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下,子宫内膜由腺囊性增生逐步演变为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最后发展为子宫内膜癌。这也可能与各部位内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多少有关。本组腺囊性增生9例分别于12个月、15个月、27个月、36个月变为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发生率2/36,癌变率3/36。因此,可以认为绝经后内膜腺囊性增生虽不是癌前病变,但有转变为癌前病变及癌的倾向,应积极治疗,密切随访。

212 诊断性刮宫 这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最常用的方法。本资料中,除表现为绝经后出血外,妇科检查无明显体征,B超及细胞学检查阳性发现较少。因此,及时诊刮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本文诊刮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2例,经再次诊刮病理确诊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内膜癌1例,第1次诊刮可能与取材少、漏刮病灶有关。因此,最好采用负压吸宫术,刮宫术虽然所获内膜组织比较全面,但仍有可能遗漏,特别双宫角及宫底处,而负压吸引则由于有负压吸引作用使内膜脱落,诊断更全面、可靠。各种诊断方法中,以负压吸宫的准确率最高3。术后应将标本全部送检,以减少漏诊、误诊率。

213 年龄与癌变 本组宫内膜腺囊性增生9例,转变为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其中癌前及癌变5例,平均年龄5913岁,高于腺囊性增生组(5213岁)。绝经至出血的平均年限1013年,高于腺囊性增生组(518年),P<0105。B超检查子宫内膜较厚,平均为112cm,高于腺囊性增生组(017 cm)。最厚1例,其子宫内膜210cm,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仅1例子宫内膜厚度014cm,诊刮病理报告为不典型增生。因此,可提示年龄大,绝经至出血时间久,子宫内膜增厚,均是癌前或癌变的高危因素。因此,对增生性子宫内膜致绝经后阴道出血者应定期随诊,并可给予适量的孕激素治疗,以促使内膜剥脱或逆转,对绝经5年以上的增生性子宫内膜,宫腔深度接近或大于8cm者,应考虑子宫切除,以防癌变4。

参 考 文 献

1 林 崧1妇产科病理学1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41

2 韩殿存1子宫内膜增生25例分析1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

(9):555

3 连利娟1林巧稚妇科肿瘤学1第2版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379

4 韦继红1绝经后阴道出血23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1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0):637

(编校:李 红 收稿:2003-06-18)

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21例

541003 广西桂林 空军桂林疗养院 徐兆水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手术治疗;病因分析 中国图书分类号:R76612

1991年3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舌咽神经痛21例,经手术探查确定诱发病因及部位后,均予以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情况 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2~76岁,平均5213岁。舌咽神经痛左侧13例,右侧8例。病程6个月~8年2个月,平均2年3个月。临床表现为患侧咽部、软腭及舌根部阵发性电击样、刀割样及针刺样疼痛,向同侧耳深部、颌下及颈深部放射,疼痛剧烈时伴有流涎、流泪、面色苍白,多数病人发病时有心悸、心率减慢、脉迟缓细弱及血压下降等特殊症状体征。疼痛发作突然,常因吞咽、咀嚼、说话、咳嗽及转头等动作诱发,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自行停止,每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用棉签触及外耳、扁桃体、咽侧壁、软腭及舌边板机点时可诱发疼痛典型发作,用1%丁卡因喷雾咽部后疼痛可暂时或部分缓解,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