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韩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比较研究

中国与韩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比较研究

中国与韩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比较研究
中国与韩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比较研究

中国与韩国出生性别比问题比较研究

尹豪金永花侯建明

2013-1-29 15:46:25 来源:《人口学刊》(长春)2007年4期作者简介:尹豪(1957-),男,吉林图们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金永花(1980-),女,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侯建明(1981-),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人口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持续升高的势头。200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9.92。地区间、城乡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也较大。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起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1990年高达116.5。但经过韩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2004年韩国出生性别比下降至108.2,接近正常水平。韩国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韩国出生性别比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现象。在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但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下降。研究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及所采取的对策,对解决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人口性别结构与出生人口性别比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分别计算男性和女性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百分比,通常称为人口性比例(sex proportion),即分别指男性比例和女性比例;另一种是计算男性人口数对女性人口数的比例,通常以每100个女性人口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称为人口性别比(sex ratio)。性别比高于100,表示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低于100,则表示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1]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主要因素为出生婴儿性别比、男女分年龄死亡率、迁移人口的性别比等。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直接影响人口的性别结构,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也间接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即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将通过影响生育率、死亡率、迁移率以及性别偏好来影响人口性别结构。

在人口性别结构中,出生人口性别比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比较稳定的指标,一般在103~107之间。男性新生儿的死亡率通常比女性新生儿高,所以到5~6岁时男女性别比达到基本平衡。生育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生性别比,而性别偏好对生育抉择产生直接影响。这种性别偏好,是传统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将会导致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调,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种种不良后果。

[2]从长远看,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婚姻、就业、社会稳定、人口安全等方面。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决定总人口性别比的基础,是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对未来人口再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将危害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出现升高的趋势,到目前处于较高的水平。根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98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6,虽然略高但基本上还属于正常范围。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5,已明显高于正常范围。[3]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98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已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19.9。从上述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而且呈上升趋势。表1显示了第三次、第四次及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各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我国地区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较大。200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的地区为江西,达到138.01,最低的西藏为97.43;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3~107正常范围的地区只有贵州、青海和新疆,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内陆省份;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宁夏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7~110之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10~116之间的地区有包括4个直辖市在内的9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16以上的地区多为东南沿海人口较密集的省份和华南内陆省份。

城乡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也较大,农村地区远远高于城市地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也出现了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现象。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农村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96,而城市为107.06;但是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农村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到121.67,而城市地区也上升到114.15。可见,在这10年期间农村和城市的出生性别比都在升高,而出生性别比失衡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

另外,不同孩次之间的出生性别比差异较大,出生性别比随孩次的增高而显著上升。1990年和2000年我国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都基本正常,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基本保持在103~107 2右;但第二孩的出生性别比就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年我国第一孩的出生性别比为107.12,基本平衡,但第二孩为151.92,第三孩高达160.30,已经处于严重失衡状态。表2显示了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各个孩次的出生性别比情况。

资料来源: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1985年中国人口年

鉴.

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性别偏好,即男孩偏好。由于希望得到男婴,人们通过一些医疗手段违法进行产前性别鉴定,并选择人工流产。二是对女婴出生的漏报或瞒报。导致这些情况的深层原因,主要是传统生育观的影响,即传统社会所形成的以儿子作为养老保障的“养儿防老”思想,表现为对男孩的偏好和对女婴的歧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以及生育抉择中的男孩偏好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但目前在一些农村落后地区仍然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不仅关系到人口性别结构的平衡,而且将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甚至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引起了人口学界和计划生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三、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及失衡原因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韩国积极推行现代化和工业化政策,逐渐步入经济增长轨道,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韩国实施了政府主导的家庭计划,进行积极的人口控制,生育率显著下降,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人口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由于强烈的男性偏好以及胎儿性别鉴定技术

等原因,在韩国生育率急剧下降的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表3显示了1981年以来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厅.2004年出生、死亡统计结果[Z].2005.

在1981~1984年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保持在107左右,尚属正常;然而在1986~2000年间基本都超过110,而最高的1990年曾达到116.5。1990年为马年,人们认为马年出生的女孩性格暴躁,因此这一年出生的女婴在进行出生登记时谎报为1989年或1991年。1993年和1994年韩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也高达115,但是在此后的10年时间里,通过各种努力,韩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得到明显的改善,到2004年其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08.2,基本趋于正常水平。在韩国,出生性别比同样随孩次的增高而显著上升,第一孩出生人口性别比一般在104~107范围内;而第二孩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急剧上升,从1985年到1995年都超过了110;第三孩的性别比则远远高于第一孩和第二孩。1997年以后,第一孩和第二孩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

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在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1994年韩国各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普遍较高,基本上都处于110以上,而大邱、庆北、庆南等地区都超过了120。到2000年,各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但大邱、蔚山、忠

北、庆北、庆南等地区仍保持着较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2004年韩国大部分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接近正常水平,而6个地区仍保持着较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具体蔚山为113.7、庆南为113.1、庆北为112.8、济洲为112.1、全南为110.8、大邱为110.3。表4显示了1994年以来韩国各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二)失衡原因

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因素很多,并且各国的情况也不同。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男性偏好

韩国社会重男轻女,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严格的父系联合家庭体系。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系联合家庭体系在当代韩国社会变得日益松散,但男女仍然有别,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而长子继承制、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父权制度带给女性的不平等使整个社会产生强烈的男性偏好。因此,不仅是男性,女性本身也有强烈的男性偏好思想。根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对已婚妇女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已婚妇女中认为“必须有男孩”的人,1991年为40.5%,1994年为26.3%,1997年为24.8%,2000年为16.2%,2003年为14.1%,呈下降趋势。回答“最好有男孩”的已婚妇女1991年为30.7%,1994年为34.3%,1997年为35.0%,2000年为43.2%,2003年为41.8%。认为“无所谓”的已婚妇女,1991年为28.0%,1994年为38.9%,2000年为39.5%,2003年上升至43.3%。可见,人们对男孩必要性的看法在逐渐发生变化。尽管如此,在韩国社会男性偏好思想仍根深蒂固。

2.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与选择性人工流产

人们的性别偏好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然而,性别偏好本身并不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降产生直接影响。从“想要男孩”到“生男孩”的过程中,胎儿性别鉴定技术起了重要作用。胎儿性别鉴定技术有超声检查(B超)、染色体分析(羊水、妊娠尿分析)、阴道细胞学技术等。后两项技术涉及难度较大的临床和实验室技术,因而目前尚不普及。B超检查则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大约在妊娠中期(怀孕4~6个月),通过B超机可清楚地观察到胎儿的外生殖器。B超检查之所以普及,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技术比较简单,没有医学背景的人经过短期培训和实习也能操作和观察;二是B超机的价格并不昂贵,乡镇医疗诊所和个体行医都买得起,它对就诊环境要求也不高,由于利用率高,很快便能收回成本,带来赢利;三是由于B超收费适当,一般可以承受得起。[4]B超机自80年代中期在韩国的普及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有直接关系。

人工流产是解决避孕失败、中止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同时也使为选择性别而中止妊娠成为可能。根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1997年的调查,做人工流产的妇女中,有2.6%是通过胎儿性别鉴定得知是女婴后进行的选择性人工流产,比1994年的1.7%高出0.9个百分点;15~44岁已婚妇女中只有8.3%赞成选择性人工流产,而73.5%的妇女持反对态度;而且妇女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反对选择性人工流产。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对进行过人工流产的15~44岁已婚妇女以第一次人工流产与最后一次人工流产时是否进行过胎儿性别鉴定为内容所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第一次人工流产时,进行过胎儿性别鉴定的妇女为2.1%,最后一次人工流产时,进行过胎儿性别鉴定的妇女为2.5%。没有男孩的妇女,进行胎儿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率最高,第一次人工流产时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

妇女为3.5%,最后一次为5.0%;相反,有1个男孩的妇女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比率较低,第一次人工流产、最后一次人工流产,都只有0.5%。有1个女孩时,胎儿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比率很低,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分别只有2.0%、1.4%;有2个女孩时,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人工流产时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比率分别为9.1%、10.7%;而有3个女孩时,胎儿性别鉴定的比率很高,即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人工流产时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比率分别为11.1%、7.7%。[5]可见,有2个以上女孩时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比率明显上升。根据1998年9月韩国保健福祉部对全国22个医院的接生员及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996~1998年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以上的医院为数不少。尤其,1998年为虎年,人们认为虎年出生的女孩命硬,所以在有些医院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孕妇超过30%,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200。[6]

3.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与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密切关系。社会经济因素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受教育水平、就业水平、初婚年龄及医疗技术的发展等间接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受教育水平以及就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性别偏好将趋向减弱,出生人口性别比也随之下降。然而,医疗技术的普及却给人们提供了各种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人工流产的条件。80年代以前,韩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没有出现异常。但是,80年代之后随着简单易行的B超技术的普及,人们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人工流产成为较容易的事情。

四、韩国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的主要措施

进入9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韩国政府颁布各项政策、法律禁止胎儿性别鉴定行为,并展开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了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呼吁医疗机构自觉遵守有关法律等。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在80年代持续攀升、90年代初达到高峰116.5之后逐渐下降,到2004年下降到108.2,基本趋于正常范围。

1.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活动

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韩国利用人口日等各种机会发放多种多样的宣传品、出版物等,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宣传有关维护女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政府关于禁止使用超声波技术或其他技术手段进行性别鉴定、禁止非医学目的的性别选择性引产和流产的内容和规定。并通过媒体的大量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会给社会及子孙后代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小学、中学、大学等课程里设置了男女平等、对性别的正确认识等内容。

2.改变男性偏好,提高女性地位

在过去的20多年,韩国政府为提高女性地位做了不断的努力。为了改变人们男性偏好思想,将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体现在学校课本及课程中,从小培养人们重视生命、拒绝性别偏好。韩国政府为促进男女地位平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早在1983年,成立了韩国女性开发院,专门从事对女性政策的研究。1987年韩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男女雇佣平等法》;1990年修改《家庭法》,使女性成为家庭户主变为可能;[7]2001年1月政府正式设立女性部(Ministry of Gender Equality),致力于制定维护女性权益的相关政策。另外,2005年3月韩国国会

通过了《民法》修正案,从2008年1月起废除“户主制”。

在韩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仍根深蒂固,虽然政府颁布了各种法律以提高女性地位,但女性在家庭及社会还是没有实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

3.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处罚和监督

1987年韩国修改“医疗法”,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并对违反者取消其医师资格。根据修改的“医疗法”第19条第2项,医疗人员不得对孕妇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帮助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医疗人员不得将胎儿性别鉴定结果告诉孕妇本人及家人或其他人。1994年又修改了“医疗法”第67条,规定如果违反上述第19条第2项法规,将处以3年(最多3年)徒刑与1000万韩元(最多1000万)罚款。[8]并且,以韩国医师协会为主展开了医务人员自觉杜绝胎儿性别鉴定与选择性人工流产的自律实践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约30名医生为此被吊销执照。[9]自1996年10月拘留并起诉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部分医疗人员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经过上述努力,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如前所述,20世纪80、90年代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在110以上,而1990年甚至达到116.5。然而,进入21世纪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下降,2004年下降到108.2,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02~107的正常范围。同时,分孩次性别比也有所下降,2003年第一、第二孩出生人口性别比分60为104,9和107.0,2004年分别为105.2和106.2。从各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来看,1994~1996年全国各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呈现失衡状态,后来部分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下降。2004年除了庆南、庆北、蔚山等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略高以外,其他地区接近正常值。

五、小结

出生人口性别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研究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对解决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韩国生育率在短期内经历了急剧下降,但男性偏好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同时随着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普及,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始于生育率急剧下降的20世纪80年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计划与人工流产的普及、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发展、较强的男性偏好观念及生育率下降等因素。为了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政府颁布各种政策、法律禁止胎儿性别鉴定行为,并通过民间团体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男女平等思想,用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性别比失衡带来的严重后果,呼吁医疗机构自觉遵守法律等。结果,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与韩国都是在生育上男性偏好较强的国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所以,仍需要不断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男女平等,消除人们的男性偏好思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尤其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仍根深蒂固。重要的是发展经济,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性措施,以实现“到2010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的目标,并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韩国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过程中较为成功的经验,具有较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141.

[2]尹豪.人口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63.

[3]张翼.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原因与对策[J].社会学研究,1997,(6):55.

[4]解振明.引起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J].人口研究,2002,(9):16.

[5]金胜权等.2003年全国生育率及家庭保健、福利调查(研究报告)[R].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004.

[6]赵南勋等.韩国最近人口动向与对应战略(研究报告)[R].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1998.106-122.

[7]工业龙.韩国经济发展与妇女进步的关系[J].外国问题研究,1994,(3):15-17.

[8]韩国保健医疗管理研究院.医疗法规体系整备方案基础研究

[J/OL].http://www.hospitallaw.or.kr/hospitallaw-history.html.

[9]施春景.对韩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原因分析及其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5):40.

中华文化总结之婚姻

一、释“婚姻” 1.“昏因”、“婚姻”与原典2.后人的理解与阐发 婚姻一共四种含义 “婚姻”的两种基本含义: (1) 男女两性的结婚行为。(2) 夫妻关系。 “婚姻”的另外两种含义 (3) 夫妇双方的父母。(4) 两家的亲戚(兄弟姊妹等) 名词解释:1,“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2“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3“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指中国。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4“中华民族”:我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56个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5:“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第二章婚姻形态一:聘娶婚以前 一:血缘家族期:杂乱性交→ 氏族内群婚(同辈男女) “男女杂游,不聘不娶”。—《列子·汤问》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庄子·盗跖》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 文明史前人们“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的性交”。 二:母系氏族期:氏族外婚(同辈男女)→对偶婚【阿注婚】永宁纳西族,暮宿朝离,“望门居”。子女由女阿注一方照管。 三:父系氏族期:父系个体婚制→父系家长制下婚制 第二章婚姻形态二:一夫一妻制与一夫一妻多妾现象 1.文献、民间传说 2.考古遗迹、甲骨文 第二章婚姻形态三:其它形式 1.掠夺婚 2.姑舅表婚:“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3.媵妾婚:贵族男子娶嫡妻,妻的侄(姪)、和娣(妹)配嫁。侄和娣叫做“妾” 派生形式:奴婢陪嫁。《红楼梦》陪房丫头平儿。 4.烝报婚:源于氏族外婚期。古代文献上把父死后其子娶庶母称为“烝”,兄、叔死后,其弟弟或侄儿娶寡嫂或婶母称为“报”。 5.换亲婚:甲家女嫁乙家子,则乙家女嫁甲家子。 6.招赘婚、冥婚等 第三章六礼一:要略与原典解读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 韩 文 化 差 异 对 比 学生:卢柔柔 学号:G1121091 班级:营销1104 老师:戴明丽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一、语言文字的差异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受人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使用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或者说通过语言可以透视出民族文化。(一)在文字方面差异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 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 1.元音 (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韩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

韩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样一个与中国有着几千年联系的国家,各种认同感必然会导致这样一种流行文化的盛行。但是,我们还是不禁会问:为什么韩国文化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席卷全国并形成潮流?其实,从文化背景来说,中国和韩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族群上就有很深的渊源。通过几千年来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知识信仰。因此,两国之间的文化很容易被对方认同。再者,即便是在相近的文化也有差异,韩国文化所流露出的人情世态、风俗时尚和文化蕴含,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也就是导致“韩流”在中国流行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我们所欠缺和需要学习的地方。 一、韩国影视:与众不同的自强精神 其实,对韩国文化在中国的广泛流行,究其根源,韩国影视首当其冲,正是它的流行为“韩流”的跨国之旅创造了条件。中国和韩国自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后,1993年第一部韩剧《嫉妒》在中国cctv 播出,此后一系列有关家庭伦理,男女爱情的韩国电视剧开始出口中国,从此“韩流”开始了。此后,《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等一系列韩剧的陆续引进,在中国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韩剧到底会对我们国家产生怎样的影响,应怎样对待韩剧也值得中国人深思。 首先物质上带来了经济效应,带来了空前的收视率。走在各大

城市的繁华地带,可以看到很多专门出售韩式服装的专卖店。尤其是年轻人,往往把韩式服装看作时尚的风向标。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兴起了韩国料理热。韩国料理味道独特,观众看到那些俊男靓女在韩剧中享受韩国料理的美妙神情,自然也想要亲身尝试一下。无形中带动了韩国的旅游业。导演们的镜头下,韩国是个美丽富饶的国家,看惯韩剧的中国观众自然也想身临其境地感受韩国的美丽风光。对于韩国旅游,韩国政府巧妙利用影视的影响,一度掀起中国游客去韩国旅游的热潮。 从更深的层面上说,精神上对中国观众的价值观产生影响。韩剧中很多故事向我们传递强大的现代意识,即强调个体最大程度的自由发展,对个体的充分尊重,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父亲又父亲的人生,自己要有自己的人生”,意思是每个人应该由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自己要走的路。自强精神也是韩剧中明显表现的一种价值观。乐观的态度来自于积极向上的精神,来自于对自己的信心,对前途的信心,韩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轻松开了的感受,更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使生活多姿多彩,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而中国人应该从中吸取韩剧精华部分。贴近生活,讲道理不说教是其一大特色。一些中国内地电视剧有很浓的说教意味,故事有些脱离生活,让人感觉不是让观众看的,而是为政治服务的。另外,中国电视剧古装戏,战争戏,历史戏太多,现代生活剧太少,离现实生活

对中国男女出生性别比的分析

从男女出生性别比看中国人的事情 中国每年都要出生近两千万人,每年的出生人数中男性应当服从伯努利分布B (n,p),实际上我们可以假设男性人口是X,P为男性出生性别比,每年出生人口为N那么恭喜我们得出 f(X)=(X/N-P)/(P*(1-P)/N)^0.5~N(0,1) 根据基因原则,P应该是0.5,当然由于很多自然原因的促成,对于0.5显然很不科学,借鉴中国七十年代的最高男女性别比得1.04/2.04,于是我们取P0=1.1/2.1(这个让人觉得离谱的数据,但是他远高于“正常”水平却还是说明我们中国人有多离谱)这个数字为自然条件下的男女性别出生比例。,、另外我们取N=1000000<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实际值。取X=118/218(2012年的最新数据)。 假设 H0:P<=P0 H1: P> P0 这是右边检验问题。于是我们计算得f(X)=111>>3.9,真是离谱的数据,我已经找不出用什么置信度来使自己相信,假设H0是对的。那么假设H1是准确的,。 于是我们得出了我们的结论:我们的男女性别比不是在自然因素下诞生的。 1.当然实际上我继续提高自然条件下的P值,f(X)会是不错 的正态分布函数,随着食物中各种复杂物质的增多,男女性别比可能会增大(瞎猜的,貌似没这方面的数据支持这一观点)。 2.英王子的妻子Kate Catherine已经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是个女的了——一直好奇他们会打掉吗?貌似这事中国人做了不

少啊。男女出生性别比例这东西——叫医生们重业些好了,中国人的事还是从中国人上下手吧。120:100都出现过,傻子也知道自然因素下不会产生。 3.男性比例高是应该的,根据生命表都知道是为什么。但是太高真的不好,像我这种屌丝找老婆就不容易了。记得乌兹别克斯坦女性比例挺高的,嗨,这才是我应该向往的世界吧!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特征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曾寅初张辉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FAO的贸易统计资料,分析1960~2000年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趋势特征,并通过中日韩之间变化趋势的比较,论证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研究表明,中日韩三国由于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方面更为明显。中国与日韩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并不是相互之间不存在优势互补的基础,相反是由于基于这种基础而迅速扩大的贸易超出了进口国家进行必要调整的限度的缘故。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东北亚经济 同处于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各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日本属于发达国家,韩国属于新兴工业国,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有不同的资源赋存条件,从而往往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种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互补性成为国际贸易的良好基础。但是,在21世纪之初,中日韩三国之间先后出现了农产品贸易摩擦1。这是否意味着中日韩三国的农业比较优势变化,具有不同于上述理论解释的特殊性呢? 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FAO的贸易统计资料,分析1960~2000年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趋势特征,并通过中日韩之间变化趋势的比较,论证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 12000年中韩就大蒜发生了贸易摩擦,2001年中日又因为大葱、鲜香菇和席草而引起贸易摩擦。

一、 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及其计算方法 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是在现有贸易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根据国际贸易的经济理论,贸易的基础是相对比较成本的差异。在存在相对比较成本差异的情况下,无论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只要出口相对比较成本较低的产品而进口相对比较成本较高的产品,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这样,在各国追求贸易利益的过程中,贸易结构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就是要根据现实的贸易结构,来计算各国的比较优势。因此,显性比较优势的前提条件,是现有贸易结构基本能够反映各国的比较优势。 关志雄(2001)利用显性比较优势的方法,根据比较优势通常会随着经济发展,从初级产品过渡到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最终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变化规律,分析了中国整体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1992年,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超过了第一产业的产品,在1999年,机械产业产品的比较优势也超过了一次产品产品,中国的整体贸易结构已经进入成熟的新兴工业国类型。显性比较优势方法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牛宝俊等(1996)与郄贺良等(1999),分别计测了1980~1991年间与1987~1996年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显性比较值,分析了显性比较优势的时序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程漱兰等(2002)则分析了1980年后,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的净出口指数的变化,提出了在东北亚进行农业资源整合存在潜在的巨大效益。 上述研究表明,利用净出口指数方法在分析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现实可行的。因此,本文将沿用他们的方法,以净出口指数R (index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来计算相对比较优势。某一类或者一种产品的净出口指数,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I E I E R +-= 其中,R 为净出口指数,E 为出口额,I 为进口额。 净出口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净进口额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出口额越多而进口额越少,则净出口指数越小。某种产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时,净出口指数达到最大值1。相反,某种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时,净出口指数为最小值-1。根据现有贸易结构反映各国比较优势的前提条件,各国一般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自己不具备比较优势或者比较优势相会较弱的产品。这样,净出口指数越接近于1,则此产品的比较优势越强。净出口指数越接近于-1,则比较优势越弱。 为了考察生产要素赋存条件的变化对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我们根据生产要素投入构

论韩流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力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论韩国影视文化对中国的新轰炸 系别: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班级:2012级广电班 学号:122001041014 学生姓名:李玉欣 指导教师:熊燕妮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

韩国影视文化对中国的“新轰炸” 摘要:1997年,“韩流”正式进入中国大陆,“韩流”——韩国音乐、电影、电视、游戏及其他与韩国有关的文化产品,在其后的十多年间,受到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女性以及青少年们的欢迎喜爱,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研究以“韩流”核心构成韩国影视文化为重点阐述对象,以韩国文化产业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当今韩国影视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关键词:韩流影视文化 “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韩流”一词最早由中国媒体提出,后被韩国媒体及学术界广泛使用,用以指代本国文化产业的输出。韩流现象在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亦逐渐发展。 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传统制造业遭受重创,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韩国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成为继日本后又一个通过实施国家战略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并且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短短十多年间,韩国文化产业逐步占领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市场,从流行音乐、电影到网游、电视剧,“韩流”一度

席卷亚洲。韩国政府充分利用“韩流”扩散效应,以韩剧、韩国电影、动漫、游戏为“开路先锋”,有力带动了服装、餐饮、美容、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且不断开发衍生产品,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 在这些产业中,不得不提的是韩国的影视产业。影视产业被作为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韩国政府不仅通过强制手段来保证国产电影在上映档期上的配额,给予专门发行国产电影的发行公司和专映国产电影的影院以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并规定每家影院一年内播放国产电影不得少于126天。在政府有计划的支持下,韩国影视产业硕果累累,为韩国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下通过对韩国影视文化的起源,以及其为何风靡亚洲做简要的概述。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春风吹拂,许多异国文化悄然进入。比如大和抚子、黑泽明为代表的日本文化,迈克杰克逊、滚石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同时,剧情凄美的韩国电视剧也进入全国观众的屏幕上。 《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对不起,我爱你》、《大长今》等剧集的热播,让当时中国的大街小巷每个人都在讨论剧中人物,幻想着自己的韩国世界,而后的H.O.T、东方神起、少女时代、SuperJunior、BIGBANG的乐队也相继被中国青少年所熟知并疯狂迷恋上。 还记得那个每天哼着Gangnam Style,网络疯狂模仿骑马舞鸟叔的日子吗?毫无疑问,韩国文化已经被大多数人群所接受。然而,韩国国内对这一现象并不感到乐观,表示“韩流”现象只是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而青少年没有收入来源,他们的经济能力很有限。此外,他们还担心中国政府会对韩国大众文化过多地进入采取限制措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汇报材料

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情况的汇报 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 (2012年5月日) 今天,..秘书长和..书记一行专程莅临..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人口与计生工作的鞭策和鼓舞。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前一段的主要工作 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协作互动、宣传发动、引导带动、查案促动”,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去年十月份以来,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7.4,与去年同期下降4.28个百分点。 1、开展大宣传,生育文明更加浓厚。坚持立体纵深抓宣传,逐步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文明生育理念。一是召开会议宣传。市、乡、村三级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大力宣传整治“两非”的措施和成果,不断传递党委政府整治“两非”的态度和决心,始终保持整治“两非”的高压态势。二是利用媒介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全方位宣传打击“两非”法律法规,公告“两非”线

索举报重奖制度,宣传专项整治活动内容,曝光“两非”反面典型,形成整治“两非”的强大声势。在集镇、行政村和交通要道刷写打击“两非”墙体标语上千条,制作固定宣传牌380块,出动宣传车上百台次,张贴宣传公告万余份,发放印刷品20万份,建宣传栏422个,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整治行动。三是组织文艺宣传。以争创生育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行动,组织编排“生育讲文明,幸福进家门”主题文艺节目,赴各乡镇办事处巡回演出30余场,用通俗易懂、直观形象的节目,让群众潜移默化的接受生育新风的感染和熏陶,对群众转变生育观念产生了较好影响。 2、树立大导向,利益机制更加完善。一是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开展“四大关爱”、“春雨行动”、“金秋助学”、“计生圆梦”、“幸福家园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活动,近两年,市、乡两级共筹措“关爱女孩行动”专项资金140万元,救助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缺信息、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手的“三难”、“四缺”农村女孩家庭1530户,救助资金130万元。二是开展结对帮扶行动。组织市直、乡直单位结对帮扶困难计生家庭,市直单位每年各帮扶3至5户,乡镇每年各帮扶20户,每户帮扶资金500元以上,全市每年帮扶困难计生家庭860个,帮扶资金近50万元。三是开展评选表彰行动。计生、教育、妇联、团委、广电等单位每年都

中华文化之婚姻风尚复习资料

第一章解题 ○1释“婚姻”○2释“婚姻风尚”与“中华文化” 第二章形态 ○1聘娶婚以前○2一夫一妻制与一夫一妻多妾现象○3其它形式:掠夺婚、姑舅表婚等 第三章六礼 ○1要略与原典○2流变○3婚书 第四章余论 ○1婚姻风尚的官民互动与错位○2合理内核与负面因 素 第一章解题 一、释“婚姻” 1.“昏因”“婚姻”与原典 2. 后人的理解与阐发 “婚姻”的两种基本含义 (1) 男女两性的结婚行为。 “昏姻之道,谓嫁娶之礼”。 —《诗丰篇小序》郑玄笺 (2) 夫妻关系。 “婿曰昏,妻曰姻”。—《礼记经解》引郑玄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婚”“娶妻之礼,以昏为期”。—《礼记·昏义》叙 “因”与“姻”“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白虎通·婚娶》 “婚姻”的另外两种含义 (3) 夫妇双方的父母。 (4) 两家的亲戚(兄弟姊妹等)。 二、释“婚姻风尚” “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现代汉语词典》p377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p377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序》 “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指中国。 —《现代汉语词典》p1627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册p599 “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桓温《请还都洛阳赋》 “中华民族”:我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56个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汉语大词典》1册p599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韩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97625898.html, 韩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孙晓倩王盈崔广兵 来源:《商情》2014年第51期 摘要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打扮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了我国绝大部分 的都市时尚人群——近几年,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我们随处都可以听到温馨或激情的韩国流行音乐;在各个城市出现了众多韩国风味的餐馆、酒吧、韩国风格的服装精品小店;一些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穿着宽大衣裤,跳着韩国街舞的年轻人,也时常与我们擦肩而过。新的社会现象催生了新的词语,“韩流”一词应运而生,并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中频频出现。“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就是浸透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在国内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同时在中国的所有外境文化,毫无疑问的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是主导。“韩流”就像“寒流”一样,带来风暴。无论是饮食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娱乐文化、都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中国民众生活,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韩流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影响如何对待 一、饮食文化 现在大街上的韩国美食店随处可见,一些具有营养价值的韩国料理如参鸡汤,杂烩,吸引了一大批注重营养的用餐者。韩国料理已经和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成为了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又一异域餐饮。从饮食文化来看,很多中国人最后习惯了韩国美味,比起中国的传统美食,我们不断推崇的中国菜系,仿佛失去了它的诱惑力,泡菜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与泡菜相关的各种韩国风味登上了美食佳肴的舞台。很多人只是从众心理,当然很多中国民众把它看成一种时尚,也有着对外来文化的好奇。 二、娱乐文化 1、娱乐文化之韩剧 韩剧三宝是之韩国电视剧的演绎套路,从最开始的“车祸、癌症、治不好”的套路,逐渐演进到“长腿、养眼、纯土豪”、“星星”效应 (1)“炸鸡”拯救饲养业。在遭遇新一波H7N9的“禽流感”打击之后,家禽业一度陷入低谷。但自从《星星》播出后。“炸鸡和啤酒”套餐就奇迹地火了起来。 (2)奢侈品被迫全亚洲调货。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奢侈品行业走衰退路。不过,自从《星星》热播后,因为女主角千颂伊几乎每一集都变着花样穿出各种奢侈品,引无数粉丝疯狂追赶,导致奢侈品的销售额直线上升。

韩国端午节申遗对中国的启示

中新网11月27日电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对此,吉林延边大学朝鲜(专题,图库)和韩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高敬洙教授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访问时指出,这一事件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高教授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也传到了周边各个国家。在东方国家尤其是韩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传统了。作为和中国共享的一种文化现象,现在韩国申报成功,我们应该祝贺,对作为起源国的中国来说,也是敲一下警钟: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 高敬洙教授也指出,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也有所不同。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只是在农历5月5号一天,一般是搞龙舟赛和吃粽子等简单的活动。而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主要内容有: 一、祭祀活动,广泛的祭祀。当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纪念的人物都会进行祭祀,从4月5号到5月7号之间活动不断。 二、各种游戏。以舞蹈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种歌唱比赛,有传统的歌谣比赛,也有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 三、端午节的前后两天将广泛举行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这些活动引来周边和附近民众的广泛参加。同时,这几年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高敬洙特别指出:韩国江陵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这十几年,江陵准备申请世界无形遗产以来,有意识地对这个文化现象做了很多创造性地发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97年端午祭已经被选定为韩国的十大地方庆典之一,2000年正式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报。 高敬洙教授表示,现在韩国已经有三个无形遗产了,联合国也肯定了韩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这个事情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政府重视,文化管理部门重视。这些重视是有意地培育和保护,而培育也加上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包括现代的有些游戏规则也放到传统文化里头去了,使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必须是有世界性影响的。我们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等只是停留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很平淡,这样不可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 三、必须是有创造性。我们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必须有创新并且和现代形式结合的这种新创意,这样才能保护这些无形文化遗产。(郑永)

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作者:李文明谢颜信息来源:《世界农业》发布时间:2015/05/11 浏览次数:25次 摘要:韩国和波兰两个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大农业扶持和补贴力度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培育农业后继力量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准确洞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始终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解决好“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经验借鉴 一、韩国和波兰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韩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近几十年来,从“绿色革命”到“新村运动”,再到“汉江奇迹”,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致力推动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扭转了工业化初期拉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迈入农业现代化之路。韩国农村人口近几十年来呈现大幅减少的趋势。据统计,1970年韩国农村人口为1442.2万人,1990年减少至666.1万人,2011年继续下滑到296.5万人,与1970年相比,减少了近80%。与之相应,韩国城市化比例趋于提高,但近十多年来增速趋缓,逐步进入城市化稳定阶段,2013年韩国城市化率为91%,比2012年略有降低。 韩国人多地少且山地多,耕地资源短缺,近年来,耕地面积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韩国农地总面积173.7万hm2,占国土面积的不到1/5。稻谷是韩国农业生产政策的核心,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农地面积的50%,平均每户拥有稻田面积约为1.2hm2,大米供大于求,而玉米、小麦和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小麦自给率仅为0.5%,玉米自给率约为1%,大豆自给率在8%左右。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机械供应方案,目前水稻产业机械化接近100%。为调动农户水稻生产的积极性,韩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稻农收入补偿项目,将市场价格与设定的目标价格之间差额的85%补偿给农民。政府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和扶持力度,重视亲环境农业发展,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外部冲击,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韩国农业以小规模适度经营模式为主体,家庭农场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形态。随着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减少,家庭农场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由1970年的248.3万户下降到2010年的117.5万户,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总体上趋于提高,由1992年平均每户经营面积1.26hm2增加到2010年的1.58hm2。但是由于总体耕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状

摘要:江苏省目前是全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省大多数市县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从1990年起,几乎每年出生的性别比都高于100,到2009年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虽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性别比长期处于偏高状态,不仅是一个重大的人口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我省出生性别比升高现象是一个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社会问题,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举措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从根本上控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继续升高,还需要各级政府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关健词:江苏省,性别比,现状,原因,对策 引言: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大多数市县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现偏高状况,特别是到2008年以后,性别比有突破120的迹象,为了控制这种现象的继续发生,国家制定了一系

列的措施努力控制出生性别结构,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推进人口性别比的治理工作,有必要对我省目前出现的性别比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状 我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并逐渐呈上升趋势。根据有关资料,1982、1990和2000年分别为108。47、111.14和116。86,至2009年上升到119.45,成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程度最大的人口省份。 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演变过程看,从1980年起缓慢上升,苏南与苏北、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差异较小;进入九十年代后,上升速度加快,苏南与苏北、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差异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空间分布特征 1、区域差异明显。我省经济发达的南、中部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这些地区也是我省人口稠密区,计划生育工作抓得较紧;我省北部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虽超出了正常范围,得超出和范围较小。 2、出生人口性别比从苏南向苏北扩散。根据2000年我省人口普查的数据,有关学者将13出生的性别比按南、中、北行比较得出,北部、中部、南部渐次升高. 3、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城乡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根据有关资料,1990年,城市、镇和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9、112.1和111。7;到2005年,城市、镇和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2、119。9和122.9.均有所上升。 4、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具有普遍性。依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将每个地市级行政区域作为一个单元,对全国344个地(市)人口性别比数据分析,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具有普遍性。其中有108个地(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20个以上,个别地市甚至高达150以上。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社会特征及原因: 从家庭和生育人群的社会特征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另外,既然中国出生性别比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异常偏高现象,必定与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政策等变化有关,必定与这个时期的生育偏好、生育行为和生育结果的管理有关。在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地方,首先,有一定规模的男孩偏好

韩国抢拔河申遗 还有哪些中国文化“被韩国”(整理精校版)

韩国抢拔河申遗还有哪些中国文化“被韩国” 素材汇编 0515 1559 韩国人又出手了!他们这回抢的是“拔河”,这个在中国已流传2000多年的遗产,即将被韩国唐津郡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名湖南浏阳的女子出来发声,称通过多方查证,认为拔河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荆楚之地,为鲁班所创,只有中国才有资格申报。 [留学]发现中国遗产被“抢注” 今年4月,留学于韩国釜山釜庆大学的熊梦霞,得知韩国唐津郡举办国际拔河节,邀请了世界11个国家1万多人参与。拔河节的盛况让熊梦霞兴奋不已,但拔河节后,韩国牵头成立国际拔河交流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的交流主题是把拔河作为韩国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我所知,拔河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一项军事游戏,怎么会是他们的遗产?”听说韩国即将把拔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熊梦霞急了,她以个人身份报名参加了这次拔河节,并争取到了唯一的一个中国民间组织名额。交流会上,面对各国专家“一边倒”的论调,一向温柔有礼的熊梦霞“发怒”了,她逐一进行了反驳,坚决主张,中国才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 [求证]拔河是鲁班发明的 熊梦霞主修历史学,她细致研究发现,关于“拔河”,《墨子·鲁问》就有记载。 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这种配合水战的军事技能,后演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各项史料说明,“施钩之戏”起源于楚地的襄阳和南郡江陵一带,尔后“传于他郡”。“到隋唐五代,拔河还有祈求年丰和炫耀国力之意。”熊梦霞说。正式定名为“拔河”始见于唐代,并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为全民性竞技项目。 [呼吁]守住拔河这项遗产 作为后来者的韩国,对于拔河运动、拔河文化的推广非常重视。拔河是韩国政府公布的“第75号无形文化财”。 熊梦霞说,拔河运动在我国其实也是深入人心的,各地的拔河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尤其是甘肃临潭县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拔河比赛。

中韩FTA对韩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1

中韩FTA建立对韩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双边自由贸易区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两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建立中韩FTA 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农业作为中韩都非常重视的领域,对其进一步开放应该会给两国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会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是农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大国,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较大的劳动力优势。相对来说,韩国农业不够发达,加入中韩FTA 对其打击较大。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中韩FTA建立对韩国农业的影响,并指出韩国唯有转变观念,快速融入全球自由贸易的大潮,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促进其农业产业升级,并实现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韩FTA 韩国农业农产品市场开放

ABSTRACT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b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 worldw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can not only at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countries, but also it ca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northeast Asian.S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Korea FTA is not only acce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Both China and Korea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rm, so the further open of the farm will bring the two countries great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threaten. 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the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has great advantage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labor. Relatively, Korean agriculture is not as developed as China, so there will be a heavy blow when China-Korea FTA is established. So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mpacts to Korean agriculture when China-Korea FTA is eatablished, and pointed out that only by changing opinions, and fit in the worldwide free trade trend as soon as possibl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n Korea promote it’s farm’s upgrading and realiz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Key words: China-Korea FTA Korean agriculture open-up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出生人口性别比宣传资料

出生人口性别比宣传资料 1、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 2、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妇女生育时活产婴儿的性别比,即100个活产女婴对应活产男婴的数量。正常值是102-107,即生100个女婴就要对应出生102-107个男婴。 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复杂。就目前来讲,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利用现代医学科技检测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然后选择性别,施行终止妊娠,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直接原因。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性犯罪增加。如果人在性发育成熟后始终得不到婚配,一些自控能力差的男性,在受到不良性刺激和诱惑之后,就可能出现强奸、轮奸等性犯罪行为。二是恶性事件频发。男女婚配年龄段的性别失衡,会使人们情绪烦躁、社会暴力行为多,争吵、斗殴、伤害事件也随之发生。若这种情况长期不能得到改变,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影响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导致青年男女比例失衡,是社会上很多丑恶现象滋生的温床,如同性恋、卖淫、非法姘居等。如果这些社会毒瘤不得到铲除将会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符合计划生育规定怀孕14周以上的妇女在哪些情形下可以终止妊娠 (1)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 (2)胎儿有严重缺陷; (3)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 (4)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形。 符合前款(1)(2)(3)项情形之一终止妊娠的,还必须取得符合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结论和医学意见,三名以上医生签字,并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批后方可终止妊娠。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之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我国人口数量正在稳固平稳的增加。但是,在数量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了性别比失衡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从原因入手进行对策概述,具体在更新原有计划生育政策、提高政府计划生育管理能力和转变性别歧视观念等方面进行解决问题。希望本文可以为广大计划生育工作部门提供一些思想指导和技术意见,为我国更好的迎合国际态势、发展和维护人权主义贡献力量。 标签:性别比失衡;计划生育政策;男女平等 0 引言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程度是相对一定范围而言的,我国的性别比失衡具有持续时间久、分布地域不均的特点。针对这个现象,我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二孩政策”就是对原有政策的全新调整,通过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转变社会落后风气、落实社保制度等途径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解决。 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具体现状和原因 1.1 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现状 伴随社会不断发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阻碍。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从80年代以来就有迅速升高的趋势:1982年的性别比为108.5,而到2004年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21.2,虽然在这个危险的峰值之后数据有些回落,但是性别比通常是在103到107的范围内进行波动,随后十余年的数据皆大大超过这个范围。我国人口基数大,约占世界人口比例的五分之一,即使是小数据也同样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性别比失衡存在着空间地区分布不均、持续时间久、城乡差异大等特点,治理解决方式较为复杂多样,需要在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总体来看,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较为严重,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反映了某些地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 1.2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具体原因 造成我国多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有多重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传统文化思想的牵制。中国传统的父系社会极大的提高了家庭对男孩的期盼,大多数家庭认为生育男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宗接代,也只有男孩才有资格成为家庭的继承人;二是“两非”非医学需要技术的兴起。提前鉴定婴儿性别,选择进行人工流产是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这些技术严重违背了

韩国文化传承相关

长期以来,韩国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不仅韩国,古代日本、古代朝鲜受中国的文化影响都很大。并且在古代,越南、朝鲜曾经是中国的属国。——最近几十年以来,韩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世人瞩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韩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振兴需要的时间要短一些,而文化的振兴则要长久的多。而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之外,文化的影响更为长远。出于这种文化上的焦虑,韩国文化界意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先天不足,是非常自然的。这个时候,有人开始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入手,寻找本民族的痕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端午祭”也好,“韩医”也好,虽然源头出自中国,但是在韩国本土都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对于这种现状,国内的人士了解的也许不是很多。比如“韩医”,是不是就完全等于中医?显然不能用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如果“韩医”确实在中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自己的特色,那么,我们的指责似乎就有些牵强。至于风俗习惯,中国有句俗话,“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自己的特色。在这种前提下,贸然指责他人也是不明智的做法。 当然,郑在书教授的观点明显带有民族主义的特色。中国神话影响了韩国神话,还是韩国神话影响了中国神话,这本身并不重要,这恰恰说明中国和韩国长期以来交往很多,彼此影响很大。韩国学者到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根”,恰恰是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骄傲。但是,郑在书教授一味强调韩国神话对中国神话的影响,显然带有狭隘的地域偏见,实际上是由于文化自卑而导致的文化焦虑的一种表现。甚至不值得大家评论。 第三,韩国人对文化的重视,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争夺”,恰恰在提醒我们一些问题。中国的经济出现大规模的发展和变化,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换句话说,中国国内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也没有多少年。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仪”。经济发展了,文化上的繁荣就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此,有关方面应该加大对文化的财政投入,努力引导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加大公益性文化产业和文化设施的建设。 韩国人对文化的重视、甚至对传统文化争夺,提醒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让有益的文化传承继承下去,建立合理的文化发展机制,保证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 实际上韩国的好多民俗节日,过去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譬如说清明节、韩师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现在他们都在过,春节传过去以后,韩国人也进行了适合自己民族情况的改造,他也在过春节,但是相对来讲,过得并不大,过得最大的是中秋节,就是八月十五,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