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才发:科研处在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宋才发:科研处在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宋才发:科研处在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科研处“十五”工作回顾

与“十一五”前景展望

(报告人科研处处长:宋才发)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按照学校教代会的制度规定和工作安排,我代表学校科研处向教代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定和指导。我报告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我校“十五”科研工作总结,第二部分是“十一五”学校科研工作规划。

一、我校“十五”科研工作工作总结

(一)明确学校科研工作定位和发展方向

中央民族大学是培养国家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民族工作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是我国民族问题研究和民族理论创新的基地,是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与服务的重要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校总体建设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项目研究,全面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深入开展民族问题研究、提供政策咨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的作用,保持和发展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把中央民族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学校科研工作进一步明确为:“密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真正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以及国内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解决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献计献策,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领导的决策理论资源”。为此,学校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为契机,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实施“学术兴校、人才强校”两大战略,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结合我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民族学科为主导和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创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2004年6月,我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后,又把学校科研的定位进一步提升为适应国家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国家最高层次的决策咨询。

近年来,在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的领导和积极支持下,在学校各院、系(部)老师们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十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以建设“服务式”、“综合性”、“研究型”的“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为奋斗目标,抓住机遇,以改革求发展,以实干求进步,以基础带动应用,学校科学研究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研处积极行动起来,以改革促进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努力为我校教育教学和学科发展服务,为校党委、校行政科学决策服务,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服务,开创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促使学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高。

在此,我就学校近年来科研工作情况向教代会作报告,并将我们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思路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作汇报,恳请在座的领导和专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把我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推进我校科学研究工作

我校自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二期)建设院校后,学校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有关“211工程”建设规划的精神和我校“211工程”整体规划,校“211工程”以重点学科建设(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5个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工作任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成绩斐然。基于“十五”期间特色优势学科的加强和发展,2004年我校又成功地进入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行列,获准建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公共管理研究”3个国家级一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基地坚持以国家建设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国家一流水平为标准,以学校优势特色为基础,以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原创性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为目标的总体思路,直接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的所有科研活动紧紧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展开。“十五”期间是我校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学校科学研究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5年。

“十五”期间我们主要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精心组织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和评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全校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1项,与“九五”相比,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增加了19%。“十五”期间,全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经费达到5768万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0%。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工具书732部,发表论文3910篇,其中,承担“211工程”项目的教师,SCI收录论文27篇,EI收录论文10篇,CSSCI收录论文430篇。到目前为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4项,这些奖项包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部级以上奖项数位居北京市高校前列。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效显著。通过“211工程”二期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地提高,重点学科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科研经费多元化大幅度增长。“十五”期间,民族学学科所涉及的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经济学、民族教育学、藏学等领域所获得的国内外重大项目和课题的数量及经费居全国同行之首,完成了一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及中外合作基金项目。仅2005年,我校就一次性获得7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些新立项的科研项目,如《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沙地植被群落动态变化机制及其数量分析》等,密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真正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以及国内国际的学科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新增项目及一批国家和省部级“十五”在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再加上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资助科研项目的经费在内,我校平均每年度可使用科研经费在50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列入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5个重点学科或者学科群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正在按计划付诸实施,“十五”期间国家投入我校的中央专项的科学研究经费2000余万元。学校结合“十五”“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的实施,制定出台了“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名师暨学术名师培养计划”、“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科研新人培养计划”和“中央民族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条例”,现在所有计划的内容全部付诸实施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经过“211工程”二期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近年来实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211工程”民族地区植物适应对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项目的推动下,理工科院系把工作重点转向积极扶持理工科实验室建设方面,探索符合高校发展规律和我校实际的“产学研”三结合的发展道路,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的提高。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分别成功地建立了基础数学专业和生态学专业等6个硕士点。以这两个科研平台为依托,凝聚了一大

批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含博士后出站人员)、专业基础雄厚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生态学也成为了国家民委的重点学科,填补了我校理科无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的空白。2004年成功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均匀颗粒快速流动机理实验及应用研究》,对于分析研究泥石流不同层理结构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意义。2004年11月在国家民委的组织下,我校召开了“增设民族医学本科专业并成立民族医学院”论证会,得到了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2005年成立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成功地申请到了民族医学硕士授权点,获得2项国家级课题、4项部委级课题,该中心尽管人手很少,但已经成为我校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范例。近3年理科教师被SCI、EI收录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尤其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方面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为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全面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2004年学校对《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审办法》进行了修订后以校发文的形式下发各个院系,并于2004年、2006年分别按照程序举行了每两年一届的校级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通过多种激励方式,以期从制度和用人机制上提升和形成我校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科学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第二,出台激励政策措施,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应用能力。

为了提升我校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本着“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和顶尖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在继续发挥老一代学者学术影响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千方百计地加速中青年学者的成长,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整体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科研处推出了《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名师暨学术名师培养计划、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科研新人培养计划实施与管理的若干规定》(校发[2003]401号文件)。经校内外专家评审,学术委员会投票评审的方式,2004年我校评审出了我校首批“四个培养计划资助项目”中的学术名师4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和“青年科研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各5项、“科研新人培养计划”项目资助10项,共计24个项目,批准支持研究经费27.80万元。学校进入了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建设中青年教师队伍的阶段。2005年校长办公会议再次研究,决定从科研处承担的“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中,拿出部分经费用于非重点学科的科研建设工作(“十五”第二批立项)。该项目分“创新团队”、“特别立项”和“中青年教师攻关项目”3个类别,共评审出34个资助项目。2006年2月科研处又正式出台了《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设立“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以期促进青年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掘其在本学科前沿研究能力和科研技能,为相关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及教学辅导发挥促进作用,经严格评审共有80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有8个“国家民委2005年度项目”获得资助)。“十五”期间,学校还先后出台了《中央民族大学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计划总体方案》、《中央民族大学学者发展计划实施办法》、《中央民族大学人才引进与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等有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文件,使我校人才培养更加制度化和系统化。5年来,学校新增双聘院士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得国家民委突出贡献奖5人,使得我校的人才布局更趋科学合理。

第三,规范、完善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经过资源整合,我校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所、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所、民族宗教研究所、藏学研究所等6个科学研究所被国家民委批准成立。这6个研究所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集中了一批国内研究民族学与人类学、民族语言、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著名专家、教授。对于这些研究所,学校采取院系合一的方式予以重点扶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人员配备合理,保证了学科研究队伍和研究质量在国内和国际同行中都处于领先地位。如《中国民族史》、《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中国宗教通史》、《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等成果都获部委表彰。这些研究所对

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设在我校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通过深入调查撰写的《“东突”恐怖势力的由来、特征和影响》、《关于青藏铁路沿线的民族人口迁徙与文化适应的调研报告》、《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云南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鄂温克族脱贫奔小康调研报告》、《关于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研究报告》等受到了国家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对于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重点扶持国家民委批准的研究所外,经学校同意,科研处组织专家对学校的非实体性研究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并实行末尾淘汰制,对非实体性研究机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譬如2004通过评估,以校发文件的形式正式通过“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等14个研究中心、研究所被为“甲级”非实体性科研机构;“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26个研究中心、研究所为“乙级”非实体性科研机构。基本实现了科研所机构职责明确,规范管理,以评促建,加强管理,为开拓我校有发展前景的边缘交叉学科及承担综合研究课题,多渠道、多层次地争取国内外各种科研项目和经费,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活跃学校的学术气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真正实现科研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校师生利用寒暑假奔赴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社会历史、民族语言等方面的调查科研工作。一些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边疆稳定关系密切的研究报告,得到了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奖励和高度重视。如杨圣敏教授用自己研究的民族学理论成果,在2004年暑期前后分别为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领导授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好评。在此基础上,科研处认真收集和组织各院系所的调研信息和调研报告,通过参评形式,使我校科研活动发挥真正的决策参谋作用。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策——以黑河流域为例》、《少数民族健康和少数民族医药资源》、《民族自治地方公共产品的缺乏与政策选择的困境——以贵州黔南自治州为例》、《内蒙古生态移民》等调研报告,由于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分别获得了国家民委2004年、2005年度调研报告二、三等奖。

第四,加强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以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展和用活学术资源。

学校非常重视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在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学术团队整体研究水平逐步提升的同时,广泛积极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现已同12个国家63所学校和学术单位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互派留学生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先后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学校已先后接待90多个国家的首脑、专家学者1万多人次来我校参观访问和讲学,是目前全国民族院校接收外国留学生层次最多、规模最大的学校。留学生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三大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留学生教育体系,学校目前有外籍教师27人。同时学校也派出1000多人到国外进修、学习和学术访问。近3年来,科研处注意资源发掘,与相关院系协作,先后邀请国外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和举办讲座。2004年至今,共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和讲座 191 次;学校举办各类大型学术研讨会的数量和层次明显提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逐年扩大。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央民族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加强了重点学科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和接轨,为中央民族大学各学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获取丰富的学术信息,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和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我校还主办和协办各种学术会议30多场,如2004年召开的“蒙古文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召开的“蒙汉双语研究与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研讨会”、“濒危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均是由为我校相关院系主办和承办,邀请了国际相关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各国相关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参加,为涉及到国家及地区间的重大现实问题搭建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为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的学术会议明显增加。如2004年“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西部开发中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及“和谐共进·民族与宗教学术论坛”,

均围绕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中心任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本校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以学术会议的形式,为国家制定政策法规,为妇女发展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当前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最近,由国家民委主办、民委民研中心和我校联合承办的“费孝通先生民族学研究70周年学术研讨会”,就是一次意义非常重大的学术会议,对现今青年学者继承先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精神,将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同中国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开创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新局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转变工作作风,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科研处内部设有项目管理科和成果管理科两个科室,项目管理科负责各种科研基金、项目、科研机构管理;年度社科、科技统计;学术委员会日常事务;科技开发及报表编制;科研经费管理以及中期跟踪管理和后期结项、归档工作;并负责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管理系统”和科研处网络系统的管理、使用和护理。成果管理科负责组织学校的科研成果参加校内外各类科研成果的评审、报奖工作;教学科研人员科研成果审核工作。做好各类科研成果的整理、简介及作者赠书收藏工作;建立成果库和博士生导师专家资料库;编印《中央民族大学科研成果目录》、《中央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动态》等。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教师满意度的重要手段。科研处一直十分重视学校科研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十五”期间,学校专门为科研处配置了专用服务器,科研处在原有网站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信息门户”(https://www.doczj.com/doc/fb7149706.html,)。该门户集成了科研管理系统、CSSCI检索、科研动态等与科研管理相关的资源,大大提高了提升了学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学校数字化校园工程中,对科研处科研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实现了管理系统和学校门户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为学校科研管理完全自动化做好了架构上的准备。同时,科研处还注重信息管理的历史延续性,今年将正式出版《1951-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科研成果目录辑览》一书,将我校建校以来的科研成果目录进行认真辑编,此次辑录带有资料抢救性质,已经先后校对过7次之多,处领导亲自把关,确保质量。这是我校建校以来科研成果的总体汇编,对我校今后科研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

(三)不断完善学校科研管理的工作环节

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1)在制定“十一五”科研规划的前提下,加强执行过程的评估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中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是我们保证“十一五”科研规划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关键。(2)青年教师是学校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是学校合理的科研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将从制度和机制上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挑大梁,形成团队,多出学术精品,担负起学校繁重的教学科研重任。(3)在科研项目的学科布局中,努力做到合理分配,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强调田野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推出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二、“十一五”学校科研工作规划

(一)学校“十一五”科研总目标

结合“211工程”二期建设和“985工程”二期建设,狠抓科研质量,突出学科特色,加强全局性、前瞻性、理论性、战略性重大课题研究,在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强化我校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使之成为国家的重要“思想库”之一。深化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加强理工科科学研究,推动文理学科尤其是民族类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形成若干创新团队;培养和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贯中西,高效精干,结构合理的教师科研队伍;加强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理工类研发型实验室建设,建设好一批研究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的非实体性研究机构;与地方有关高校和政府机构合作,共同建设一批学术田野工作基地,推进学科建设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层次学生的培养工作;鼓励与国内外政府及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学术研究,促进科研经费不断增加;完善科学研究管理规范,

加大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气氛;产出一批反映我校学科建设特色并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通过以上努力,使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在全国民族类院校科学研究的前列地位,力争使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研究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扶植理工科实验室建设,探索符合高校发展规律和我校实际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学校“十一五”科研具体目标

第一,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实现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凸显我校的学术优势和学科特色。在基础研究方面,继承老一辈专家的大师风范,与时俱进,提高发现和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创建重大研究理论和创新研究模式与方法的能力,影响或者引领国内民族类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继续强化民族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结合“十一五”“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重点规划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围绕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建设,开展民族学科综合研究,加深和拓宽学术研究领域,进入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我校科学研究改革发展的先导和支柱。在原有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和建设民族经济学、民族法学、民族管理学、民族政治学、民族地区生态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建设,加强应用研究、对策研究、现实问题研究,不断为解决民族地区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决策咨询,推进社会进步。

第二,搭建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促进学科的交叉互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加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力度和步伐,在总结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五项建设标准,进一步深化基地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使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发挥示范作用。支持并加强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和文科基地院系的学科建设,力争再有1—2个学科的研究机构入选教育部(或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学科成为全国重点学科;3个招收研究生专业、规模较大的学科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新增10—15个非实体性科研机构,使其总量保持在60个左右,继续实行动态管理,以其中的甲级机构及其所挂靠的院系为主体,创建若干个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高级科研机构。逐步在西北、西南、东北、东南民族地区各建1—2个与地方联办的学术田野工作基地,在各自领域能够满足省市地方各个方面的对策研究、应用研究的需求。重点建设好1—2个理工类研发型部级重点实验室。

第三,建成一支年龄梯次合理、知识结构均衡、多学科互动、富有创造性的教师科研队伍。在“211工程”二期和“985工程”二期建设单位之外的学科中,再建设3—5个校级学术创新团队;积极培养各学科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出拔尖人才,争取有10—20名学者入选教育部和北京市的各项人才培养和奖励计划;涌现出一批在学术界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杰出人才,为未来学术“大师”的产生培植土壤,使学校的“252人才工程”建设在“十一五”末期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强化科研项目意识,提高纵向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和质量,扩大横向联系,提高理工科科研项目申报和中标的成功率,使进入我校的研究经费总量持续增长。积极组织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纵向课题的申报和竞标,强化课题论证的科学性、实效性,提高国家级科研项目特别是其中理工科各类科学技术项目申报和中标的成功率。鼓励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横向课题,筹集科研经费,努力使横向课题和经费逐步成为我校社科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优化文理科科研项目配置结构,力争获得国家级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30—40项,国家级科学技术类项目8—10项,进入全校的各级纵向和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15%以上。到“十一五”末期,年科研经费力争接近或者突破2000万元。

第五,增强精品意识,在努力提高科研成果总量的同时,产出一批学术精品之作。推动教师实现从“数量观”到“质量观”的转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使基础研究人员能集中精力,从事具有代表我校学术水平的“精品”和标志性成果的生产,做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重大

成果和标志性产品,获得北京市和全国科学研究高级奖励,为我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声誉上台阶做出积极贡献。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特别是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成果要给予重奖,努力造就新一代大师级专家。

第六,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支持院系把“民大学术论坛”打造成为一个知名学术讲座品牌,营造校园学术气氛。开设系列学术讲座,组织跨学科的学术沙龙,资助举办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我校学术风貌,活跃学术气氛,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竞争力和知名度;办好《科学研究动态》,争取在2年内将之由半年刊改为季刊,使之成为全国民族院校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库之一;将“民大学术论坛”办成学校最高水平的学术讲座,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通过报刊、媒体加大其在校园和社会上的舆论宣传力度和积极影响。

第七,转变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理念,建立健全科学研究制度,推动各院系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科研队伍的学术和学风建设。科研处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岗位服务意识和工作创新意识;深入研究科学研究管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管理,促进科研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民族类院校、国内著名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和合作研究,扩大学校在全国乃至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推进以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社会效益为核心的激励标准的科研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符合学校科学研究发展实际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鼓励院系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体制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的积极性,探索以知名教授为中心、重大项目为纽带、高水平学术团队为形式的开放式多样化科研组织新机制。在进一步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奖励与激励机制的同时,大力弘扬学术道德,严格履行学术规范,倡导求真务实,反对急功近利。

第八,强化国际意识,推进海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术互访、共同申报课题、共同培养人才等途径,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教师出国出境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增强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有重点、有步骤地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精品力作推向国际学术界,继续扩大我校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主要实施措施

第一,实施文科学术振兴计划。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211工程”二期和“985工程”二期建设,以科研项目立项为抓手,通过推动优化组合研究队伍、促进学术梯队建设、凝炼学科方向、创新研究领域等途径,做好发展其中的优势学科、转变危势学科的工作,扶持一些学科分别进入国家或者省部级重点学科和基地建设行列。加大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经济学、民族法学、民族政治学、民族史学等传统学科的建设力度,培育、凝炼若干处于学术前沿的学科研究方向;大力发展具有综合优势的交叉学科,在重点支持“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形成4个左右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交叉学科群;加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建设,提高文科学术影响力;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体制创新。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观念变革与学术创新。在保持严谨、厚重的学术传统的同时,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勇于面对世界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的新问题,密切关注现实发展,在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若干领域形成新的学派,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引领文明进步。

第二,牢固树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设立跨学科应用研究科研项目,专项支持田野学术工作基地建设,并以此为纽带组织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对策研究,为国家领导决策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出版优秀调研报告选编;鼓励在民族地区联合组织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

第三,花大气力推出一批学术精品。评审学术研究精品项目,有计划地开展学术研究优质论文与精品著作(成果)评奖活动。加大资助学术精品著作出版补贴的力度,遴选出版50部左右

的学术精品著作,做出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地位或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第四,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建设。参照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意见,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组织评审并确定一批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对非实体性科研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并且根据科研发展需要,增设新的非实体性科研机构,通过全面的检查评估,促进该类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造就一批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

第五,围绕《中央民族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做好国家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的申报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从“十五”后期开始实施的四个“培养计划”的落实与管理工作;学校将在“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经费之外,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十一五”学校科研立项,专门支持青年教师进行探索性研究。

第六,加大学术交流力度。继续组织举办学术研究系列和科学研究工作系列讲座,进一步打造“民大学术论坛”学术交流品牌。支持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大型学术会议;不定期地组织举办中青年教师学术论坛。

第七,坚持科研管理创新。确立学术本位的政策导向,制定科研队伍培训制度和管理办法,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咨询服务。制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和转化管理办法,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制定和实施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和管理办法,改善科研条件;修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管理办法,强化资助科研成果出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实效性;制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在研项目管理,切实提高各级各类项目的结项率。

第八,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国家民委共建中央民族大学协议中的科学研究工作事宜,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学校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九,建设科学研究信息网络,凸显学校整体形象。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建设学校科学研究信息网络,主要是基于公共数据库为全校教师提供科学研究信息和交流的渠道,宣传学校科学研究实绩,展示学校学术成果。

第十,筹建知识产权办公室,做好文理科教师知识产权登记、著作权管理、科技成果的有偿使用和成果的转化工作,维护我校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知识产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创造权。

(2006.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