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养老制度研究综述

开题报告-养老制度研究综述

开题报告-养老制度研究综述
开题报告-养老制度研究综述

开题报告

养老制度研究综述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

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老年人口增速加快,空巢化趋势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照料等压力和社会影响已经凸显。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政府建设的福利性养老院也难以满足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匮乏。各种社会因素引发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出现以及传统居家养老观念的转变,共同催生出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欲望。此外,老年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全国老年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研讨会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已达1万亿元;2020年将达到3.3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8.6万亿元。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养老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比如旅游养老、动态养老等方式不断诞生,这些新颖的养老方式带给老人更有趣的生活,成为社会比较追捧的养老形式,由于具备疗养式的功能,“旅游养老”将成未来养老新趋势。

1.1.1 选题的社会背景: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完善,老年人的生活及健康状况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年人寿命的延长,死亡年龄的后移,死亡率的降低,使得老年群体的人数不断上升。按照国际标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最常用的指标就是老年人口的比例。当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其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总人口数的7%时,这个国家、城市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当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从现在起的20年里,平均每年约增加1000万老年人,到2033年将突破4亿人。与此同时,中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也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目前,中国老年出游的比例已高达20%,并且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1.1.2 选题的市场背景:老年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

2013年6月2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鲍学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老年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旅游业应充分认识老年群体的特点,积极主动开发研制适合老年群体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中国的老年旅游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产业市场供给不足、服务项目不全、产品开发单一、开发较慢等问题。因此,这种形势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老年旅游产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的富民政策使广大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已率先步入了小康,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外出旅游迅速“升温”,而且不同地区、不同

类型、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阅历和爱好,要求老年旅游形式多样,而且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诸如旅游线路、旅游服务、日程安排、医疗保健等要求逐步提高。

有资料表明,全国有近16%的吃穿不愁、渴望亲情和精神慰藉,需要适合自身特点的休闲和娱乐设施的“空巢老人”, “长三角”城市则高达20%以上,这些老年人已不满足于吃好、穿好,而注重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渴望提高生活质量,结伴外出旅游也就成为他们的共同愿望。

可以预见, “银发浪潮”将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旅游市场已不单单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更是养老保障体系中十分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2 选题的意义

1.2.1 老年旅游市场具有特殊带动性——启动家庭旅游市场

年龄是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年龄的差异,不同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的种类、品牌以及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当家中老年人决定外出旅游时,家中的其他成员考虑到老年人身体状况等因素就会选择随同出游。在旅游景区,全家三代共同旅游的越来越多。因此利用这一特点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就可以牵动中年市场,波及青少年市场,以此强化家庭旅游市场。

1.2.2 可以缓解食宿利用率下降的矛盾

老年人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这就可以提高餐饮业、宾馆业的经济效益。老年人由于腿脚不灵便,每天的活动时间少,游览景点也就相对较少,使得老年旅游周期较长,节奏较慢。这样老年人在游览地停留的时间就相对较长,缓解了中青年旅游者游速加快,所造成的食宿设施利用率下降的矛盾,提高了旅游目的地餐饮业、旅馆业的经济收益,从而带动整个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增长。

1.2.3 均衡淡旺季效益

老年旅游呈现出“非假日性”的特点,这是相对于一般旅游者的假日旅游而言的。由于老年人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再加上最近几年的双休日制度实行以来,每逢周末节假日,各个景点人满为患,住宿交通全面告急,多数老年人性喜恬淡和缓,他们出游一般不会选择黄金周、大周末、寒暑假等客流量较大的时间,他们更愿意选择在黄金周后出游,以避开客流高峰。这样就可以均衡淡旺季效益。老年旅游者已经成为消除旅游淡季影响的主要力量之一。

1.3 理论基础

1.3.1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源于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等人的“生命周期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在任何年龄 t 分配到的用于消费的资源仅依赖于他的毕生资源( 劳动收入加继承遗产的现值) ,而与当前得到的收入完全无关。为了追求生命周期内一生效用的最大化,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导致个人收入和储蓄在其一生中呈‘驼形分布’”。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就业之前的消费一般是由父母承担,因此自开始工作起,可以将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为工作年限和退休生涯两方面进行考虑。随着实际劳动起始年龄在向后推移,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生命周期中工作年限将缩短,意味着个人的自我供给即储蓄会减少;另外,

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在保持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延长退休生涯,使得个人的自我消费需求即支取需求时间、数量增加。最终,必然会出现工作时间与退休时间之比减小,导致个人自我供给无法满足需求,陷入晚年贫困。

1.3.2社会嵌入理论

嵌入性(embeddedness)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首先提出来的。在《作为制度过程的经济》(1954年)一文中提出了经济活动实际上是嵌入到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当中的观点,批判了把经济学视为一个单纯的研究领域的思想。80年代以后格兰诺维特继承并发展了嵌入性的思想,在《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中(1985年)提出了社会嵌入性(sociallembeddedness)简称嵌入性,他认为人类行为存在过度社会化和不充分社会化这两种极端倾向,他的嵌入性概念既反对社会化不

足也反对过度社会化。指出行动者无法脱离社会背景采取行动、做出决策,同时行动者也不可能是规则的奴隶,事实上他是在具体的动态的社会关系制度中追求目标的实现。嵌入性概念在必要的社会联系的基础上,并不完全否定这两种社会化,而是主张两者的相互支持,将人的社会行为嵌入到社会网

络中,主张个体社会网络之叫的融合和互动。

1.3.3需求层次理论

老年人需求的满足是养老模式选择和构建过程中的重要考量,也是评判其是否合理有效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需求理论在关于实际的养老模式选择的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心理学中需求被认为是一种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人对维持和发展生命所必须拥有客观条件的反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各种需求之间有高低层次和先后顺序之分。认为这些高低有序的需求是人类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内在的力量和动机,每一层需求的满足情况,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程度和境界。这些需求贯穿和影响着人的一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情况在人类晚年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群体作为人口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机能衰弱,依赖性逐渐的增强,特别是体弱和患病的老人,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满足的要求较为迫切,如食物、水、住房、生活的安定、避免遭受疾病痛苦等这些最基本生存的需要;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人际间的情感交流、家庭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自己的生活圈子等这些都构成了老年人的社交的需求;老年群体同样也有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老年阶段老年人年纪大、身体弱、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等标签化的特征使得人们在对待老年人的时候,往往从自身有些狭隘的价值观考虑问题,认为老年人处于生命周期的末端,除了消费不创造任何价值,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常常忽视老年人的需求和价值,社会上更有弃老、虐老的现象发生。不能简单只是将老年群体归类为弱势群体,我们在日常的生活照顾上尊重老年人的同时也要尊重老年人的对自身价值的诉求。

1.3.4 养老支持系统理论

人口结构中存在不同年龄的人群,养老支持系统是针对老年人而言的,且老年人的自我支持力较弱,需要较多的其他不同层面的外力支援,因而不同代际的人口通过支持力的交换和相互而取得相互的联系。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年轻到年老的一个生命周期过程,养老支持系统是

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微观支持系统,它阶段性的反映人们年老时期拥有的系统支持状况。一位老人的养老支持系统是离不开各个养老支持元素和支持力系统各层面间的元素关系,这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体现的支持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在微观支持系统中,个人自我支持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例如个人、家庭、社区这几个因素是起到相互支撑和促进的圆圈状层次性的。

按照此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养老模式研究中所谓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或居家养老等都不只是强调了整个养老支持系统中起主要支持作用的个别因素,实际上也强调了系统支持力也必然是各力的总和。因为任何时候系统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养老支持系统的完善需要靠每个因素的共同努力。

1.3.5 福利多元主义

在探讨养老模式的选择和构建时,要特别注意服务的提供主体,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是养老模式得以运作的执行者和推动者,直接关系到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维持和提高。福利多元主义主张福利供给主体供给的多元化,在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8 年英国的《沃尔芬德志愿组织的未来报告》中首先使用了福利多元主义这一概念,随后在罗斯和伊瓦斯研究中不断的明确和发展。福利多元主义主张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国家、市场、家庭、雇员、志愿机构等都是福利的供给者,认为国家是主要的福利的生产者,但并不是福利的唯一的来源,让国家去承担福利生产的完全责任是不正确的。国家在提供福利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绝不是对福利供给的垄断角色;市场也是福利的重要来源之一,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会与市场提供的福利存在这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家庭一直是福利的基本提供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供给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单一的供给主体已不太现实,已不能满足社会发挥的需要。

我国现阶段家庭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地位不断的减弱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养老方面的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但仍存在扩面、提质等方面的问题;养老市场逐渐放开和成熟,但仍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头绪;NGO 组织的本土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但也遇到重重的障碍。这些发展和不足给多元化的福利供给带来了空间和契机,也给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服务的供给是任何养老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养老模式的多元化离不开福利供给的多元化,福利供给的多元化推动着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理清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养老模式仍离不开多元服务供给主体的支持。

1.4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4.1 旅游社会学

真正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旅游始于20世纪70年代,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系学者埃里克·科恩发表的《从社会学角度看国际旅游业》,是一篇重要的旅游社会学论文,旅游社会学的研究由此形成。

旅游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人口与旅游、社会变迁与旅游、社会文化与旅游、社会交际与旅游、社会群体与旅游、闲暇时间与旅游、旅游的社会功能、旅游社区建设和旅游体制改革。其中社会人口与旅游方面主要包括研究人口数量、质量以及人口老龄化、人口城市化等人口现象与旅游的关系,分析旅游人口的分布和旅游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种族、文化等结构,以便

从宏观上把握旅游市场,合理安排旅游活动。

旅游社会学是界于旅游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综合学科,其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旅游者包括两层意思,一为旅游者个体,二为旅游者群体。对前者的研究,构成微观旅游社会学;对后者的研究,构成宏观旅游社会学。

1.4.2 养老模式

城市养老模式是指通过在各城市养老实践中总结和探索出來的,为了缓解家庭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从而解决城市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典型性的方法。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分类标准较为复杂和混乱,学术界也存在很多分类方法和叫法,传统的例如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等,近年来还出现了新型的养老模式如居家养老、异地养老、以房养老、储蓄养老等。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传统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在我国也有很久的发展历程,而居家养老模式目前在中国城市社区由于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而成为我国目前城市社区主要的养老模式之一,因此这三种养老模式具有代表性。

此外,还有学者在此分类基础上将这三种养老模式细分,例如将机构养老模式细分为“本地机构养老”与“异地机构养老”这两种模式,结合家庭和居家养老添加了一个“个人家庭养老院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差别体现在老年人个人禀赋的差异上,需要从老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1.4.3 旅游养老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业余性、享受性。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须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旅游这一观念。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毕竟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已然成为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借用这一定义可以表述本文中旅游养老的概念:旅游养老是老年人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而离开常住地,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休闲、度假和养生等旅游活动的总称。旅游养老把养老服务与旅游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旅游成为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状态。它既是一种新型的专项旅游项目,也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

2.文献综述

2.1关于社会保障的研究

2.1.1国外研究现状

从社会保障价值理念的变化角度观察,一般认为,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经历了以慈善行为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以国家责任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到以国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三个阶段。在以慈善行为为基础的原始社会保障时期,以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的“济贫法”为主要标志,对贫民实施国家救济为当时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其思想基础是“慈善”、“怜悯”、“做善事”。它涉及的主要是社会保障的第一层次,也就是最低层次——社会救济。在以国家责任为基础的社会保障

综述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内容和要求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功能 开题报告是在学生接到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由学生撰写的对于课题准备情况以及进度计划作出概括反映的一种表格式文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撰写,经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及学院审定后生效。 撰写开题报告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活动。有资料反映,美国科学家每年要用两个月时间组织和撰写开题报告,以便获得各方面对课题的资金支持。我国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科研申请报告,也往往具有开题报告的性质。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对课题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撰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让指导老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选题的意义何在,自己做这个题目的优势是什么,自己准备怎么做,会出什么结果,等等。并请指导老师帮学生作出如下判断:课题所确定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题目的大小是否合适,所选择的研究途径与方法是否可行等。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开题报告的内容及时作出判断,此课题能否这样实施,要不要改变题目或研究方法;学生则可以在得到批准后按开题报告的安排来开展工作。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包括(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方法及措施,(4)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5)主要参考文献等项目。下面对有关项目作一些说明: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各种观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发展趋势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达到什么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即选题的意义,包括对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说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开题报告撰写者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选题的意义而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比较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想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研究基本内容可以分几部分介绍。 (3)研究方法及措施 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甚至成败。在开题报告中,学生要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研究中的抽样法、问卷法,论文论证中的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写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争取在这些方面得到指导老师的指导或建议。 (4)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对于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规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应在开题报告中给予呼应,并最后得到批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一般应提前一点,千万别前松后紧,也不能虎头蛇尾,完不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任务。 (5) 主要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中,同样需列出参考文献,这在实际上是介绍了自己的准备情况,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的资料源,证明选题是有理论依据的。在所列的参

养老保险的收益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 养老保险的收益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实施最广泛的一个险种。如何通过有效地投资,实现养老保险的收益,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养老保险是一种最普遍而重要的险种。 第二,养老保险保障的对象广泛。 第三,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对较高。 第四,养老保险的开支大,负担重[1]。 由于近20多年来生育率下降和医疗护理水平提高等原因,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人口抚养比大幅攀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己占总人口的10%,按照联合国的社会老龄化标准,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我国的老龄化具有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特征,养老资金不足是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也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订者的关注焦点之一[2]。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必然产生对养老资金的巨大需求,而我国当前的养老资金供给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目前,我国养老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基本养老保险金、养老储蓄和子女资助。由于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历史遗留问题,“现收现付”式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已被证明不能满足需要[3]。虽然近几年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改革,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但收效甚微,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国内许多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已出现巨额养老资金赤字,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养老金的巨大需求。已经实施的养老金办法未能缓解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威胁,反倒暴露了国家养老金津贴制度的众多弊病。正如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前负责人皮耶特·伯特利尔所言,“中国的养老金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资金不足,覆盖面小,地区分配不平衡、系统支离破碎等等问题。”另外,由于我国九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 2010-3-31 13:36 任舸【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农民工是既具有农村户籍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①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始于1991年,在近二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模式分类、退保问题、参保率问题和政府责任五大方面介绍了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未来展望。 [关键词] 农民工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一、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91年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它将农民工参保资格限定在受雇于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和1997年的相关规定又将参保对象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和职工。2001年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一些具体办法,标志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从模糊走向明确。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明确化绝非偶然。一方面,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群体在一系列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密切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均占总从业人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根据老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的往往是城市化;中国是农业大国,若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作为主要

流动劳动力群体——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则必将引起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国务院于2006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指明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改革方向。2009年12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了包括农民工在的流动劳动力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 二、国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的文献综述 目前,农民工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尤其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确立起来的包括养老保障权社会保障权利受到了国诸多学者的关注,近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笔者将就农民工养老保险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具体介绍与描述。 1. 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对于必要性的考察应该分为两个维度:必要性是否存在,与其他项目相比其必要性程度大小。对于第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认为农民工不需要养老保险。然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具体地说就是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不同保障项目的何者优先建立与完善的问题则有所分歧。事实上,完善某一个具体社会保障项目的优先程度既取决于问题的重要性,又取决于问题的迫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 写 开题报告是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要书写的,同时也让很多毕业生无从下手。这里小编带来的是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最新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的制度变迁 1、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建立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成果。1951年原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但在之后的三十余年里,由于受到国家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什么变化,直到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垒面启动。 2、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初步改革 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休制改革全面启动,在国营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展开的过程中,传统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显现出来。随着企业更新职工队伍,企业退休人员骤然增多,企业养老金负担迅速增长,由于实质上的企业保险,企业之间负担轻重不一的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80年代首先开始进行了还原养老社会保险基本职能的养老社会统筹的工作,1986年国务院颁发的77号文件,建立了市一级层次上的国有企业养老金的社会统筹机制。在社会统筹机制内,养老金资金由人口结构年轻的国有企业向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国有企业的转移,实际上构成传统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再保险机制。传统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部分企业层面上的支付危机在这样的社会统筹机制的设置上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1990年,劳动部又开始进行养老社会保险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试点工作,提出养老社会保险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按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第二部分按职工本人缴费年限和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额计发。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又建立了专职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归属劳动部监管。1991年为扩大传统养老社会保险的缴费基础,国务院在《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要求国营企业的所有职工(包括固定工与合同工)都要以标准工资的3%为起征点向该计划缴费。《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由国家、企业、个人三个层次构成的基本模式,初步确定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逐步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在这个多层次的养老社会保险体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核心,由国家立法,在全国统一强制实施,适用于城镇各类职工。第二个层次是单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力量举办的,体现不同单位在经济条件上的差别性的养老保障。第三个层次是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个人根据经济能力和不同需求自愿参加,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引导,在储蓄利率上给予相应的优惠。 3、新型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 4 新型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2000年,中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研究提出了完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方案,并于2001年7月起在辽宁省进行试点,目前已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中央政府提出修改和完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最直接的动因是拯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从1998年起,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压力:其一,养老基金收不抵支,养老金拖欠十分严重。其二,个人账户有账无钱,是空账,个人账户取舍问题再次引人关注。放弃它,统账结台的制度设计落空;保留它,需要财力支撑。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调整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社会保障发展至今,已成为国家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体系的核心,也是社会保险工作中最庞大的部分。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和实行,不仅有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农村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大以及养老功能的弱化等新问题对出现,迫切要求政府在农村迅速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推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也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论文的写作,是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中包括了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及独立思考等诸多环节,其中某些资料或学术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最终观点的形成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也锻炼老自己分析概括和汇总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主题 国外对于本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分析已比较深入,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以前就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或农村人口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养老保障体系,因此国外先进的社会保障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比如Dalmer D.Hoskins的《In Defense of Public Pension Systems》中提到了国家养老金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问题,分析了公共养老系统丧失信心的原因,并介绍了公众养老金系统。还有如Xavierx.Sala-imartin的《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中也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民族事业,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内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成果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毕业 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口与劳动力基础发生了快速变革,传统的农村社会形态逐步瓦解,农村社会加快转型,表现为:传统小农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居民老龄化群体比重迅速增加,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在城市及城市周围,非正规居住的农村流动人口大量积聚。这就导致了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的减弱,家庭养老面临挑战,集体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储蓄养老保障功能不足。为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则成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选题的科研现状及前沿水平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和其它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处于早期试点的发展体制阶段,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尚未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本文借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的一些做法,力图在我国农村解决农村居民养老方面做点探索。 参 阅 文 献 【1】唐钧《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宁波出版社 2003年 【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我著《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

【3】黄黎若莲《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学习与实践》(武汉)2006.12 【4】刘子兰《养老金计划挤出效应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6.12【5】周德民《长株潭沛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探析》《社会保障制度》2007.4【6】宋斌文张琳《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与探索》《农业经济问题》2006.11 【7】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经济学家》2005.5 【8】樊天霞、徐鼎亚《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困境与出路》《上海经济研究》2005.6 【9】许雄奇、赖景生《21世纪中国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构想》《农村经济》2005.4 【10】武深树、邓真惠《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当代财经》2004.1 【11】姜木枝、张朝蓉《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计生纯女户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2008.4 【12】郑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境反思》《保险研究》2007.11

浅议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47144678.html, 浅议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作者:常青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01期 摘要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不仅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靠且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一一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立法建议 作者简介:常青,重庆大学法学院2009级法律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056-01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69亿,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①。而依据“生存保障原则”②,为了保障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中处于弱者地位的老年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刻不容缓。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法律的相关配套法规立法存在缺失 尽管我国已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但对其具体实施细则未作规定,实际操作较为困难。 (二)我国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没有对该保未保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度的惩处;许多企业只顾利润,不愿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因为诸如换工的保费接续等问题,愿意参保者不多;当今还普遍存在由于养老保险关系异地接转不畅所带来的退保等现象。另外,在一些发达城市,即使缴费达到一定年限,由于未拿到当地户口,仍不能在当地领取养老金,而是被“打回”户籍所在地。例如张三一直在发达城市工作,所缴的社会保险中用于社会统筹的部分远大于个人部分(即为发达城市的养老保险做了贡献),由于未在发达城市落户,退休后却要到未做贡献的原籍领取养老金,其原籍地也很不乐意对张三进行养老金支付。 (三)基本养老保险未全面覆盖到各种群体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摘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保险基金人口老龄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养老保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经历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个过程。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总人口的70%多是农村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人,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矛盾。而农村和城镇又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这又使矛盾更加复杂化。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 在城镇,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家庭养老。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 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_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_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篇一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技术经济 设计(论文)题目: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指导教师: 200 年4 月21 日 目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

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封面、目录、任务书、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姓名:詹仁富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与管理 年级: 2004级 指导老师:(签名) 二00六年十月十七日

目录 一、引言 (1) 二、正文 (2) 第一章当前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2~3 1 家庭养老 (2) 2 集体养老 (2) 3 养老保险 (2) 4 储蓄养老 (3) 第二章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4~7 1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4~5 1.1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客观条件 (4) 1.1.1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4) 1.1.2 非货币经济是家庭养老存在的必要条件 (4) 1.2 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主观条件 (5) 1.2.1 孝道思想是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内在动力 (5) 1.2.2 享受天伦之乐的本能是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精神动 (5) 1.2.3 政府的强力推行是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外在动力 (5) 2 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6~7 2.1 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6) 2.2 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 (6) 2.3 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7) 第三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基础、现状、意义及注意事项………8~11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基础………………………………8~9 1.1 货币经济的发展 (8) 1.2 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 (8) 1.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9)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9) 3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10~11 3.1 是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需要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 (10) 3.2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PPT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文章简要对比了国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侧重比较了中美保险制度的差异。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养老保险中美制度对比制度改革成就现存问题发展趋势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养老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和国外各种保险制度比较,更能发现我国保险制度的缺陷,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各异,不同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五花八门,但几乎都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所构成,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具有成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一比较,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会提供一些借鉴。 从制度特点来看,国外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投保资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和储蓄积累型等。目前,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属于投保资助型,英国、瑞典等北欧国家是福利国家,前苏联、东欧诸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实行国家保险模式,智利和新加坡等国则实施储蓄积累模式。这些模式在具体设计上各有特点,以下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比较。 (一)资金来源基金的负担方这一问题来说,一般以雇主、雇员及政府三方出资为主或至少是其中两方出资。就各国实际而言,投保资助型国家主要以三方负担为主,政府的责任主要是间接的;而储蓄型模式中,政府基本不承担责任。具体来看,福利国家的基金来源于一般税收,基本上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缴纳保险费或缴纳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例如,瑞典退休者在工作期间不必缴纳任 何保险金或保险税。在投保互助型的美、德、日等国中,美国的养老金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负担,主要由雇员和雇主缴纳,国库原则上不负担,典型的依靠目的税负担费用,根据所得最高税率可达27%;欧洲大陆国家养老金来源比较多样,主要来自保险费,但以国库的部分负担为补充,其中德国除主要由保险费(占所得比例的17.7%)负担外,国库也分别负担12-15%;东亚的日本也是雇主、雇员、国家三方负担型,日本对其基础部分除有定额保险费负担外,国库负担高达33%。 (二)给付水平从计算基数的对比看,即按照不同期间的平均所得作为养老金计算的基数,一般采用的期间越短,给付水平越高。有的国家以加入养老金计划的整个期间为基数,例如德国就以加入全期间平均所得为基数,还有些国家以退休前几年的平均所得为基数,例如意大利仅以退休前5年间平均所得为基数。从替代率标准的对比看,替代率是养老金额相对于过去所得的比例,是有效的衡量给付水平的工具,替代率越高,给付水平越高。并且计算替代率的标准也各不相同。由于依据不同的计算基准,不仅会使替代率大相径庭,而且使养老金的实质水准相差悬殊,无论各国采取什么办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尽量不让替代率过高,以防止福利刚性。 (三)支付条件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条件通常有四个:一是退休年龄,西欧、北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均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而亚洲、非洲等国家规定的年龄为55或60岁。二是工龄,即必须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通常为男25年左右,女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学校: 专业: 年级: 班别: 姓名: 指导教师及姓名; 摘要:我国自2003年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2009年10月正式试点推行。试点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新农保的焦点问题,如新农保启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新农保启动的可行性、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新农保可持续发展思路等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给出了最终评价。 关键词:新农保;制度研究;老龄化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exploring to establish a new type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since 2003,which pilot implementation in October of 2009.Rich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was accumulated while the pilot was introduced. Based on plenty of document resources, some focus problem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such as the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ial implementation and the feasible 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sues need to be researched in the next step were put forward, and evaluation of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was given. Key Words: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tudies on system; Aging of population; Literature review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在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之后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而实行的一种福利制度,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解除农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能有效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86~2003年,我国探索性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旧农保”),经历了摸索期与停滞期,从2004年开始,一些地方进行了有政府财政投入的所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

(完整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填写要求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填写 1、开题报告填写格式 开题报告内容全部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开题报告要求每人独立完成,不得相互抄袭。 2、开题报告中各部分填写要求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背景: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献,结合任务书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和设计任务,对目前建排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总述。 选题的意义:建排毕业设计的意义(如能够锻炼你的什么能力;通过你选的课题对解决今后该类工程设计中的问题有什么意义、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指导作用等,在毕业设计大纲中也有部分体现)。 背景及意义内容一至二页左右就行,要体现所选题目、设计内容的重要意义,不要把文献综述全部抄过来。 2)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半页到一页左右,要简练、扼要,有条理。 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是指对要达到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针对你要完成工作内容和最终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关键步骤(或层次),一步步完成该设计任务;技术路线可以采用流程图、示意图或文字排序的形式表达完成设计的顺序步骤。采用的方法(如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方法,如果需要作分析试验,说明分析方法)。一页左右即可,要让人一目了然,看出你对完成这个工作的主要过程和步骤安排有清晰的思路。(不要写成方案的比较选择)。 4)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计划 根据研究内容和最终目标,结合任务书时间要求,依次安排上述任务完成中的主要环节。 5)主要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参考文献的阅读数量要求10篇以上,主要为论文,文献综述中可以不写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编排格式要满足“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要求。参考文献中尽量不要用网络文章(大部分网络上的技术文章一般都来自于期刊杂志,可以上学术期刊网搜索出处) 3、文献综述写作要求 文献综述要结合自己毕业设计(研究)涉及的领域来写,结合自己设计内容和技术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步骤和方法来写,内容要有系统性、针对性,应该现状描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或已有的研究结果),总结发展趋势或提出建议、看法。文献综述体现你对所涉及的技术领域(背景)的了解程度、体现你对设计(研究)中关键问题(步骤)的理解熟悉程度。 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参考): (1)该领域的研究意义。 (2)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文献综述养老保险

08 级 学院:金融学院 专业:保险班级: 081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日期: 2011-9-24 年月

关于养老保险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 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发展初具规模,也积累了大量资料和文献。本文通过对已有资料的阅读,分析,整理综合,阐述了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文献综述,养老保险,农村,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生活日渐富裕,农民开始参加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截2009年底,全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8691 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81亿元,27个省自治区的320个县(市、区、旗)和四个直辖市部分区县被列入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具规模。研究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既是保障农民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也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而在农村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探索设计适合我国农村实际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缓和计划生育政策与农民生育观念的冲突,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现状 于珊珊(2008)认为中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己有10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大体划分为 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一1992年,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委婉语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张琳萍学号: 专业:英语 设计(论文)题目: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 文化差异 指导教师:王艳芳讲师 2013 年 12 月 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一般一本参考书最多相当于三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0年3月15日”或“2010-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人工作水平 委婉,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委婉语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引起了中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委婉语最早出现在《诗经》里,因此它在中国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但是对它的研究却不多。1976年,中国学者陈望道在他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对委婉语进行定义,并从修辞的角度研究了委婉语。从陈望道先生开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语言研究者们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进行的。他们的研究突破了字、词层次上的研究,将委婉的概念扩展到了句子,甚至是篇章的层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的社会语言学理论传入我国。委婉语的特殊社会功能受到了一些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的兴趣。1983年,陈原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从委婉语产生的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心理背景出发,揭示了委婉语现象的社会本质,还从大量的委婉语例子入手,分析了委婉语构成的特点和使用特点,对研究委婉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后,我国汉语界对委婉语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了历史悠久的避讳现象的研究,以陈北郊先生1991年出版的《汉语语讳学》为代表;另一类则是继承了修辞学中委婉语的研究传统,继续把委婉语作为一种辞格来进行研究。后一类研究在八十年代我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中语言学界研究语言美的活动中集中出了一批成果,散见各类修辞学论文集刊中。束定芳1989年在《汉语学习》第二期上发表了《现代汉语中的委婉语》,第一次尝试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委婉语构造和涉及范围进行描述和探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_开题报告三篇汇总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篇一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技术经济班 设计(论文)题目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指导教师 200年4月21日 目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资本运营的涵义 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2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概念 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4并购方式 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

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