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论语》选读200篇(最新精编高一学生版)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论语》选读200篇(最新精编高一学生版)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论语》选读200篇(最新精编高一学生版)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论语》选读200篇(最新精编高一学生版)

《论语》选读(学生版)(20篇492章选读200章)

临朐县朐山小学

一、学而第一

(共16则,选10则)

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便敬重兄长,谨慎寡言,说话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

5.【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效力国家),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6.【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7、【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大意】有子说:?礼的应用,以遇事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贤明君王治理国家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如果有行不通的时候,只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礼节规矩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8.【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大意】有子说:?约定符合义,说出来的话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合于礼,这样就能避免耻辱。依靠关系深厚的人,也就可靠了。?

9、【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0.【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诗》了。?

二、为政第二

(共24则,选14则)

1.【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

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法制了。?

4.【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同颜回讲学一整天,他也不提不同的意见,像是很愚笨。课后我观

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能充分发挥我讲的东西,可见,颜回并不愚笨。?

6.【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7.【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常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有新的体会,获得更进一步的知识,这样就

能为人师表了。?

8.【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9.【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0.【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11.【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的知识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12.【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学习谋求做官的方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谨慎地说出其余有把握的部分,就能减少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就能减少错误,谨慎地去做其余有把握的事,就能行事少有懊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懊悔,求官职的机会就在这其中了。?

13.【原文】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

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怎么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将其位置安排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而提拔邪恶的人,将其位置安排在正直的人之上,

人民就不服。?

14.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三、八佾第三

(共26章,选5章)

1.【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2.【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译文】子夏问道:?‘乖巧的笑容真美丽呀,黑白分明的眼眸流转娇美呀,洁白的地儿上画得绚丽多彩呀’,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画画需先有白地儿再画图案。?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节仪式产生于仁德之后呢??孔子说:?商啊,你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

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3.【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孔子进了太庙助祭,每件事都请教。有人说:?谁说叔梁纥(hé)的儿子懂得礼

呢?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了这话说:?这样做正是一种礼啊。?

4.【原文】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5.【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谈论《韶》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谈论《武》说:?美极了,却还不够好。?

四、里仁第四

(共26章,选18章)

1.【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2.【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

3.【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

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4、【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大意】孔子说:?人犯的过错与各自那一类的人相同。观察他犯的过错,就能知道他是

什么样的人了。?

5.【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6.【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7、【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大意】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没有规定要怎样干,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干,

怎样干合理恰当就怎样干。?

8.【原文】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9、【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大意】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10.【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11.【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12、【原文】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3.【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14.【原文】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15.【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大意】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认为说出来了却做不到是可耻的。?

16.【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

17.【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大意】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却要敏捷地行动。?

18.【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大意】子游说:?对君主过于频繁劝谏就会招致侮辱,对朋友过多提意见,就会被疏远。?

五、公冶长第五

(共28章,选10章)

1.【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大意】孔子说:?我主张的道得不到实行,就想坐木桴漂到海上去。能跟随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了我,就是不能裁度事理。?

2.【原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大意】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个道理,我呢,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

同意你说的!?

4.【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5.【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大意】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文献方面的学问,我们可以听到;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论述,我们却无法听到。?

6.【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7.【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大意】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却行为粗率,文采又斐然可观,就是不知该怎样节制和约束!?

8.【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9.【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大意】孔子说:?算了吧!我没见过能看到自己的错误就在心里自我责备的人啊。?10.【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大意】孔子说:?就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邑里,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

六、雍也第六

(共30章,选13章)

1.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2、【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大意】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能长久地不违背仁德,其余的学生们只能短时间里做到仁德而已。?

3.【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4.【原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5、【原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大意】孔子说:?谁能出屋而不经过屋门呢?立身处世何不依照人生的仁义之道呢??6.【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7、【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大意】孔子说:?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不过是他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8.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9、【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大意】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讲给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讲给他高深的学问。?

10.【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1、【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大意】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民众施与恩惠,救济百姓的生活,这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尧、舜做到这样尚且不容易呢!作为仁人,自己想立身,也要使别人立身,自己想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能拿自己打比方,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做到仁的方法了。?

12、【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大意】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合于礼的事,天会厌弃我的!天会厌弃我的!?

13、【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大意】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德行,是最高尚的了!人民缺少这种德行已经很久了。?

七、述而第七

(共38章,选16章)

1、【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2、【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大意】孔子说:?以道为志向,坚守德,不违背仁,在六艺中游习。?

3、【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4、【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大意】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取,就是手拿皮鞭的差役我也去做。如果财富不可以求取,那就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5、【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大意】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几个月以来吃肉都不知道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美妙有到这等境地的。?

6、【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7、【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大意】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五十岁时去学习《易经》,就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8、【原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大意】孔子说话,有时用雅言,诵读《诗经》、《尚书》,主持仪礼都用雅言。

9、【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0、【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11、【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2、【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大意】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文化典籍知识,品行修养,忠诚老实,守信用。

13、【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大意】孔子说:?大概有一种不懂却妄自造作的人,我没有这样的事。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接受依从,多看,记在心里,这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知了。?

14、【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大意】孔子与别人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会让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唱和。

15、【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大意】孔子说:?若说到圣和仁,我哪里敢当?在这方面学习不厌倦,教导别人不倦怠,

抑或可以这样说吧。?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们学不到的。?

16、【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八、泰伯第八

(共21章,选7章)

1.【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2、【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

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3、【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4、【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5、【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6、【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7、【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大意】孔子说:?研习学问如同追赶什么怕追不上一样,追上了还总怕丢了它。?

九、子罕第九

(共31章,选13章)

1、、【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贪欲,没有固执己见之举,

没有自私之心。

2、【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大意】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实在没什么知识。有个农夫问我,我脑子里空空的,我

反问他事情的始末端头之后才尽量地告诉他。?

3、【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

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4、【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位,就不闭塞落后了。?

5、【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6、【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7、【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大意】孔子说:?听我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了吧!?

8、【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大意】孔子说:?庄稼生长了却不吐穗开花的,有过吧!吐穗开花却不结果实的,有过吧!?9、【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大意】孔子说:?符合规则的告诫之言,能不听从吗?据此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才是可贵的。恭维好听的话,能不让人高兴吗?能分析一下听信才可贵。只知道高兴,不加以分析鉴别,

只表面上接受,实际上不改正错误,我对这样的人实在没什么办法了!?

10、【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1、【原文】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大意】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絮做的袍子,和穿着狐貉皮袍子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耻辱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别人,不贪求财物,什么行为能不好呢?’?

子路(即仲由)听了常背诵这句诗。孔子说:?这样做固然是德行所在,但怎么够得上好呢??12、【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后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3、【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大意】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愁虑,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十、乡党第十

(共27章,选3章)

1、【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大意】孔子在乡里间表现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于说话。他在宗庙朝廷时就很善于言谈,只是说得很谨慎。

2、【原文】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3、【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十一、先进十一

(共26章,选5章)

1、【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2、【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大意】孔子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他对于我说的话,无不心悦诚服。?

3、【原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4、【原文】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大意】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所以孔子的学生们不敬重子路。孔子说:?仲由么,学习学问已经不错了,但是还不够精深。

5、【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大意】子路问孔子:?听到有道理就马上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哥哥还活着,怎能听到就做呢??冉有问:?听到有道理就马上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说:?仲由也问‘听到就做吗’,您说‘父亲和哥哥还活着’。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您说‘听到就做’。我很困惑,大胆地问您为何回答不同。?孔子说:?冉求做事萎缩不前,所以这样说使他勇于进取;仲由一个人顶得上两个,所以这样说,以便约束他使他慎重。?

十二、颜渊第十二

(共24章,选11章)

1、【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2、【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

话去做。?

3、【原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4、【原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5、【原文】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大意】子张问什么是明。孔子说:?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谗言和肌肤所受的切身的诬告都在你这里行不通,那你可以说是做到了明。点滴积累的谗言和肌肤痛切的诬告在你这里行

不通,你可以说是看得远了。?

6、【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

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

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

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7、【原文】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

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大意】棘子成说:?君子有内在修养就行了,何必要外在的文辞礼仪呢??子贡说:?可惜啊!先生这样谈君子。话说出口,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了。文采和本质一样重要。拔了毛的虎豹皮和拔了毛的犬羊皮没什么不同。?

8、【原文】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

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大意】子张问如何提高品德,辨析迷惑。孔子说:?以忠诚守信为主,按照义去做,就可以提高品德。爱他就希望他永远活着,厌恶他就希望他死掉。既希望他活又希望他死,这就

是迷惑。《诗经》说:‘不是因为是不是富,只是因为见异思迁。’?

9、【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

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

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10、【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11、【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最新-初中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精品

初中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篇一:中学生国学经典教育校本课程教材中学生国学经典教育校本课程教材《水浒英雄正义考》第29章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第一节人物简介阮小五,绰号“短命二郎”,梁山排行中第二十九位,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五位。 阮小五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 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渔谋生,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与兄弟一起打败何涛。 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水中奋勇杀敌。 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 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做细作,却被娄丞相所杀。 是梁山战死的最后一条好汉。 第二节人物故事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当八人上梁山后,当时山寨主王伦却怕晁盖势力和能力太大,要他们下山投靠别处,阮小五便同众人杀了王伦,助晁盖坐上山寨主位置,自己坐上第八把交椅。 上山后官兵再来追众人,阮小五便和两兄弟于梁山水道把济州官兵引到一艘船,烧了敌船,帮助梁山好汉打败官兵。 上山安定之后阮小五立功亦不少,其中就在青州官兵攻梁山时亦帮助一众水军将领捉了敌军的凌振,最后在聚义时成为第二十九头领。 招安后阮小五随梁山人征方腊,一路战功甚多,最后一战他与李俊等水军头领扮做艄公带梁山好汉入城,与宋军里应外合,在城内放火,帮助宋军破了清溪,生擒方腊。 阮小五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 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随李俊去诈降,但阮小五却在混战之中被方军的娄丞相所杀。 第三节精彩片段且说晁盖,公孙胜,自从把火烧了庄阮,带同十数个庄客来到石碣村,半路上撞见三阮弟兄各执器械,却来接应到家。 七个人都在阮小五庄上。 那时阮小二已把老小搬入湖泊里,七人商议要去投梁山泊一事。 吴用道"见今李家道口有那旱地忽律朱贵在那里开酒店,招接四方好汉。

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试用版) 主编:翟杨琴

目录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六年级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完整版)

目录 一、国学经典 1.古今贤文(志向篇)...... ........... (3) 2.古今贤文(劝学篇)................. (3) 3.古今贤文(真理篇)................. (4) 4.古今贤文(合作篇)................. ....... .. (5) 5.古今贤文(读书篇)................. ........ . (6) 6.苏幕遮·怀旧 ....................... 宋·范仲淹6 7.相见欢 ........................ ......宋·李煜7 8.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8 9.江南春....................... ........宋·寇准8 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9 11. 蝶恋花·春景............... ..... ...宋·苏轼9 12.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10 13.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11 14. 陋室铭.................. .........唐·刘禹锡11 15.爱莲说................ ............宋·周敦颐12 16.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3 17.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14 18.螳臂挡车.................... 《淮南子·人间训》15 19.囫囵吞枣....................... ...《湛渊静语》15 20.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16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七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 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3.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十五从军行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1.将进酒 李白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

德育经典校本教材 齐铁锋区第五十二中学校本教材编写组 编写说明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 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涤荡我们的灵魂。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 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 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 够前进得更快。 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干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 曾经影响了无数人。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我校十余位优秀教师编写了这套《德育经典校本教材》C 本书从爱国报国、道德修养、勤学励志等领域中各选取了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它们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本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 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的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 20RR-11-28 爱国篇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德育经典校本教材之爱国报国篇 满江红?怒发冲冠 选文导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朝历代,许多志士仁人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让我们跟随抗金名将岳飞的脚步,走进他那饱含英雄之气的《满江红》,去领悟精 忠报国的真谛。 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怒发冲冠[1],凭[2]栏处,潇潇[3]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4],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⑸,八千里路云和月⑹。莫等闲[7],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8],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9]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0] ! 注解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一)唐诗宋词

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2017年国学兴趣小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读、诵、议、评”,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研读,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文化校园;通过研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师生民族情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远大志向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6)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利用早晨预备铃前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利用语文阅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分钟。 五、诵读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情境写诗比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选等。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使该项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明德学校 2017年2月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 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课程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和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 课程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毅力。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内容: 1、自编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诵读经典诗词、诸子典籍等。 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 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积累为主,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运用,使国学成为学生真正的营养。 2、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国学,提高其学习国学的兴趣。

新--2020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

2020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接触历史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下面是我带来关于20xx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中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诵读内容:《弟子规》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班级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弟子规》,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

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四、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语文晨读10分钟、课前展示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1、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 2、每周一节课,进行经典吟诵,完成《弟子规》里的内容,并开展一定的读书交流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 ;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 ;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 ;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d a 1. 大xu e 学 zhi 之 d a o 道; zh i sh a n zh i zh i e r 至 善 。知止而 hd u n(n g

《国学经典》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附城初级中学《国学经典》校本课程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引领我校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名着,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等优良品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从2015年第二学期开始,学校编印了《附城初中国学经典读本》。 二、目的意义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国五千年的智慧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让中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并让他们受益终生。 三、基本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发展记忆能力,开发智慧潜能;培育良好学风,形成良好校风;培养亲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学生的人格修养,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传统美德代代传承。让广大中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充满自信、充满朝气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四、课程内容 学校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古诗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论语》等进行诵读、学习。 五、教育途径 1.学科课程。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不同领域挖掘传统文化因素,传播中华文明成果,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在语文、思品、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要适当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与指导。 2.校本课程。要使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积极开发反映本校教育特色,适合学生发展,可供学生选择的国学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国学教育诵读、阅读活动,在读中悟,做中学。 六、基本原则 1.与日常德育工作相结合。国学教育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在常规教育活动中体现国学教育的思想,在国学教育中解读常规教育的要求。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扎实持久,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和国学教育自身的规律。 2.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国学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等相结合,注意讲解规范言行、修养身心的传统做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给国学注入新的生机,升华新的境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知行合一,使学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养成儒雅的君子之风。 3.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国学教育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在国学教育中,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是国学教育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动力。

初级中学校本教材《国学精华》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国 学 精 华 读 本 霍州市向阳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组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国学精华读本编委: 顾问: 主编: 副主编: 编者: 校对: 封面设计: 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组 二○一五年三月 读国学,打造校园精品文化

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学校也需要一种精神。学校精神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特色和精神面貌,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开发了以国学精华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国学精华读本》,正是为了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并通过打造校园精品文化来凝练我校的一种精神——向阳精神。 一个民族的文化铸就一个民族的灵魂。“以和为贵,以善为本,以孝为先”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中华经典所孕育的民族精神,这精神是由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的经史子集作为载体传承下来的孔孟之道、老庄之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学”。中华民族子孙的国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学的人文内涵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精神的深远影响,而且还在于它是提升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的前提;不仅是每一位国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建构未来“学习型”人才的社会基础。 因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极大地提升每位学生的国学素养,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因此,作为中国人,要从小接受一定的经典教育,“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通过读经,诵经,规范言行,修身养性,明德开慧,培养人格,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道和谐”的民族精神。特别是初中学生,是处于“智”和“慧”的可塑期,通过诵读经典,能够开启先天的慧性;通过诵读经典,能够弥补五德之不足。诵读经典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诵读经典不仅会为我国创建和谐社会引来清新的源头活水,也将会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大有裨益。 这本教材,是在遵循新课程理念的原则下编写的,特色鲜明,紧扣“团结、拼搏、求实、创新、高效”的校训,对向阳精神作了具体的诠释和演绎,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终极关怀,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情感品质,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为方便学生学习,我们对一些原文进行了白话讲析,对一些消极的内容做了删减。然而国学浩瀚,此本不足冰山一角,只是从古代蒙学丛中撷取其一二,对国学中诸子百家、经典名著还未涉猎。 愿我们的校园从此书声朗朗,翰墨飘香;愿国学在向阳学校中发扬光大,成为校园主流文化;愿向阳精神如陈年老酿,浓香持久;愿向阳学校的学生从此文思泉涌,谈吐高雅。“人生要读几本垫底的书”,这是陶行知所说过的一句话。多读书,读好书,有书做伴,生活才更光彩有力。本书能给你以收获,那是我们的希望! 向阳学校校本教材《国学精华读本》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 教材说明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并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国人民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而独具魅力的古代经典著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国学”。 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我们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一书,供学生诵读。 同学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生活,并且能够和自己的知、情、意、行相结合。 本套教材共十二册,供小学六个年级十二个学期使用。每一册约选入经典诗文三十余篇。 本册供三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校本教材古诗词编写小组

目录 1. 题西施石 (4) 2. 剑客 (5) 3. 题诗后 (6) 4. 马诗 (7) 5. 雪 (8) 6. 五岁咏花 (9) 7. 田家 (10) 8. 公子家 (1) 9. 江行无题(节选) (12) 10. 田上 (13) 11. 宿建德江 (14) 12. 山中送别 (15) 13. 田园乐 (16) 14. 越女词 (17) 15.八阵图 (18) 16. 江南曲 (19) 17. 春怨 (20) 18.《论语》节选一 (21)

19. 《论语》节选二 (22) 20. 《论语》节选三 (23) 21. 《论语》节选四 (24) 22. 《论语》节选五 (25) 23. 《论语》节选六 (26) 24. 《论语》节选七 (27) 25.《论语》节选八 (28) 26.《论语》节选九 (29) 27.《论语》节选十 (30) 28. 《周易》节选 (31) 29. 《礼记》节选 (32) 30. 《左传》节选 (33) 题西施石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1 小学一年级古诗诵读篇目(课内+课外)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一)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画 清 高鼎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秋浦歌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2 小学二年级古诗诵读篇目(课内+课外)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一)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 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绝句(二)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悯农(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

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诵读 弟子规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之《弟子规》校本教材 主编: 目录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的是「总叙」,后面有个「结劝」,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就

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这七大段,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是结劝,最后结束了,劝导大家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讲了一百一十三则。 《弟子规》内容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弟子规》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的,毋庸置疑,这一点肯定是学习《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仅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对孩子的

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从清朝中晚期开始,这本书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通城各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课程名称:书香满校园、经典伴童年 二、课程类型:校本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区都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四)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

四年级国学校本教材

四年级国学校本教材

前言 亲爱的同学们,生命是打开了再也合不上的画卷。这幅生命画卷究竟有多长,你无法控制。但有一点确信无疑,我们每天都在消费生命。活一天,我们的生命就减少一天。既然生命是减法,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获得加法?读书!你可以用读书学习来丰富你生命画卷的色彩,饱满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邱吉尔首相说过: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她的文化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

他的阅读史。和平路小学一直以书香校园远近闻名,读书成了和小人的基因。所以,不管你将来做什么,你都要把“我是一个永远热爱读书的人”当做你的名片。 国学经典,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读国学经典,能提升我们的境界,锻造我们高尚的人格,使我们获得无限的智慧!《风华国学》,是和平路小学的老师们为你们烹制的又一份精神大餐。 幼学如漆。学习经典要从小开始。小学阶段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是学语言的最佳期。你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黄金期!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就是说一个人真正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真正改变自己,必须读书,必须多读文化典籍。同学们,亲近经典文化吧!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立世之本!

四年级国学诵读校本教材 目录 第一章国学篇 一、谈《笠翁对韵》… 二、《笠翁对韵》节选 三、经典故事 1. .吹萧引凤… 2. 刘邦斩蛇起义传说 3. 戏彩娱亲 4.王羲之爱鹅 5. 伯牙绝弦 6. 许由洗耳 7. 黄粱美梦 8. 狡兔三窟 9. 纸上谈兵 10.梅妻鹤子 第二章古诗篇(一)走进唐诗宋词………………… (二)四(上)必背8首古诗 1.《水调歌头》(苏轼) 2.《望洞庭》(刘禹锡) 3.《峨眉山乐歌》(李白)…

初中九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九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诗歌诵读篇目 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子衿《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感遇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4.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5.渭川田家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6.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7.行经华阴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0.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1.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2.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3.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4.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5.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6.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7.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8. 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9. 南园其五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附:【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20.咏煤炭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6篇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6篇 Implementation plan docu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 um of classical reading in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文档 6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文 档 2、篇章2: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文 档 3、篇章3: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文 档 4、篇章4: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文档 5、篇章5: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文档 6、篇章6: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三)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下面是小泰带来关于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篇章1:20xx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文档 一、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1、践行课改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的建议,而且对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基础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高品质学习。通过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凸显教材民族化,现代化的课程理念、丰富课程设计和实施,合理配置学校课程资源,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