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集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Word版含解析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集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Word版含解析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集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Word版含解析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集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Word版含解析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知识点的知识】

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形成单质的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

②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元素形成的单质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2)依据物质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原子的还原性强,排在后面的金属元素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如:还原性Na>Mg>Al,氧化性Cu2+>H+>Zn2+.

②非金属按F、O、Cl、Br、I、S的顺序从左向右原子氧化性减弱,其阴离子还原性增强.原子氧化性:F>O>Cl>Br>I>S,离子的还原性:F-<O2-<Cl-<Br-<I-<S2-.

3)根据元素的价态高低判断:

元素处于高价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低价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一般是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Fe3+>Fe2+,S(+6)>S(+4)>S(0).特例:HClO>HClO

2>HClO3>HClO4(氧化性).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一般来说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要求反应条件简单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

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常温下KMnO

4可将HCl氧化为Cl2,而MnO2则需加热才能将HCl氧化为Cl2,故氧化性:KMnO4>MnO2.

6)根据氧化、还原的程度判断:

①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使还原剂被氧化呈高价态的氧化剂氧化性强.如Fe分别

与S、Cl

2、O2发生反应:Fe+S△ˉFeS,2Fe+3Cl2点燃ˉ2FeCl3,3Fe+2O2点燃ˉFe3O4,可判断出氧化性:Cl

2>O2>S.

②同一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被不同还原剂还原得越彻底,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如:HCl+H2SO4(浓)→不反应,HBr+H2SO4(浓)→Br2+SO2↑+H2O,HI+H2SO4(浓)

→I2+H2S↑+H2O,可判断出还原性:HI>HBr>HCl.

7)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反应越剧烈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剧烈还原的还原性越强.如Fe、Zn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时,Zn放出大量气泡,Fe缓慢放出气泡,故还原性:Zn>Fe.

8)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②电解池中,氧化性越强的金属阳离子优先在阴极放电,还原性强的非金属阴离子优先在阳极放电.

9)某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外界条件有关:

①浓度:一般而言,同种氧化剂浓度大者氧化性强.如氧化性:浓HNO

3>稀HNO3.

②温度:升高温度氧化剂氧化性增强,还原剂还原性也增强.如常温下CO不能与CuO反应,但加热时能还原CuO.

③溶液的酸碱度:一般在酸性环境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如在中性溶液中Fe2+与NO

-

3

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Fe2+与NO

-不能共存.

3

【命题方向】

题型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典例1:

http://www.jyeoo.com/chemistry2/ques/detail/96d716f8-ce73-4048-80e8-03a8dac1461d

(2014?浙江模拟)SO

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

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SO2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分析:根据滴入BaCl

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则具有还原性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硫酸,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以依据现象判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注意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3

解答:A、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O

-,故A正确;

3

B、由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但在硝酸存在的前提下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说明亚铁迅速被氧化成铁离子,故硝酸的氧化性强三价铁,综上所述氧化

性:HNO

3>Fe3+>稀硫酸,故B正确;

C、硝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硫被氧后产生的氢离子构成强氧化性体系,氧化亚铁时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故C正确;

D、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故相当于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3SO2~2NO3-,之比为3: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注意利用信息来判断发生的氧化反应,明确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是解答的关键.

典例2:(2011?丹东模拟)已知Co

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2KI=2KCl+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Cl2+Cl2=2FeCl3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只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的结果符合题干已知条件的,说明反应成立.

解答:A、根据反应:3Cl

2+6FeI2=2FeCl3+4FeI3,得出氧化性是:Cl2>FeCl3,但是氧化性是FeCl

3>I2,还原性是碘离子强于亚铁离子,碘离子会先被氯气氧化,和题意不相符合,不可能发生,故A选;

B、根据反应:Cl2+2KI=2KCl+I2,得出氧化性是:Cl2>I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B不选;

C、根据反应:Co2O3+6HCl=2CoCl2+Cl2↑+3H2O,得出氧化性是:Co2O3>Cl2,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发生,故C不选;

D、根据反应:2FeCl2+Cl2=2FeCl3,得出氧化性是:Cl2>FeCl3,和题意相符合,反应可能

发生,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难度不大.

题型二:其他方法的考察

典例3:

http://www.jyeoo.com/chemistry2/ques/detail/ab448eb9-37af-4ee4-be77-e52658a2d8ef 据下列事实:①X+Y2+=X2++Y;②Z+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W B.Z>W>X>Y C.Z>Y>X>W D.Z>X>Y>W

分析:根据同一化学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X、Y、Z、W的还原性强弱.

解答:①X+Y2+=X2++Y,X作还原剂,Y是还原产物,所以X的还原性大于Y的还原性;

②Z+H

2O(冷)=Z(OH)2+H2↑,Z能与冷水反应作还原剂,所以Z的还原性最强;z作还原剂,氢气是还原产物,所以Z的还原性大于氢气的还原性;

③Z2+氧化性比X2+弱,所以Z的还原性大于X的还原性;

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Y是还原剂,W是还原产物,所以Y的还原性大于W的还原性;

所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X>Y>W.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还原性强弱的比较,难度不大,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解题思路点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1)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运用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

价的变化值

(2)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一般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利用此规律可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及还原性,但不能判断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

(3)反应先后规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如:将Cl

2通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Br和NaI的混合液中,Cl2首先与NaI反应;将过量铁粉加入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中,Fe首先与Fe3+反应;FeBr2中通入Cl2,Cl2首先氧化Fe2+.(4)价态变化规律

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态两边转.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价态只能归中而不能交叉.本规律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和判断(如反应

KClO3+6HCl△ˉKCl+3Cl2↑+3H2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生成3molCl2电子转移数是5mol ).

①歧化反应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化合价的特点是: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常用于判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高低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②价态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也称“反歧化反应”.常用于方程式的书写,当有中间价态时,才可能发生,否则不反应,如SO2与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H2SO4干燥.

(5)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进行,一般为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常用于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5Cl2+I2+6H2O═2HIO3+10HCl;③ClO3﹣+5Cl ﹣+6H+═3Cl

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BrO3﹣>ClO3﹣>Cl2>IO3﹣B.BrO3﹣>Cl2>C1O3﹣>IO3﹣

C.ClO3﹣>BrO3﹣>IO3﹣>Cl2 D.Cl2>BrO3﹣>ClO 3﹣>IO3﹣

2.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SO2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3.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E+2H2O═E(OH)2↓+H2↑;③以B、D为电极与D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D2++2e﹣═D,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A.D2+>B2+>A2+>E2+ B.B2+>A2+>D2+>E2+

C.D2+>E2+>A2+>B2+ D.E2+>B2+>A2+>D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可以比较Cu、Fe2+的还原性

B.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

C.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以铁为阴极、铜片为阳极、硫酸铜为电镀液可以实现铁制品镀铜

5.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

2A﹣+B2═2B﹣+A22C﹣+A2═2A﹣+C22B﹣+D2═2D﹣+B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A﹣>B﹣>C﹣>D﹣

C.2A﹣+D2═2D﹣+A2反应可以进行

D.2C﹣+B2═2B﹣+C2反应不能进行

6.已知强弱顺序:还原性I﹣>Br﹣>Fe2+>Cl﹣,氧化性Cl2>Fe3+>Br2>I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A.Br2+2HI═I2+2HBr

B.2FeCl2+Cl2═2FeCl3

C.2FeCl2+2HCl+I2═2FeCl3+2HI

D.Cl2通入到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I﹣先被氧化

7.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I2+Fe2+═2I﹣+Fe3+

8.已知还原性I﹣>Fe2+>Br﹣,在只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关于所得溶液离子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Br2、I2和水的反应)()

A.I﹣、Fe3+、Cl﹣B.Fe2+、Cl﹣、Br?

C.Fe2+、Fe3+、Cl﹣D.Fe2+、I﹣、Cl﹣

9.A2、B2、C2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C2=2C﹣+A2,2C﹣+B2=2B﹣+C2,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C2=2C﹣+X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B2>C2>A2 B.还原性:X﹣>C﹣>B﹣

C.X2与B﹣能发生D.X2与B﹣不能发生

10.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

3、OH ﹣、CO

3

2﹣

11.一种海水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MnO2是还原剂

B.Ag的还原性比Na2Mn5O10强

C.该反应中MnO2具有催化作用

D.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1mol电子

12.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Mn2++S2O82﹣+H2O→MnO4﹣+SO4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2+

B.氧气性比较:S2O82﹣>MnO4﹣

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

D.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

13.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SO42﹣.在含3mol NaHSO3的溶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NaHSO3过量

B.b点时还原产物为I﹣

C.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I2

D.加入的KIO3为0.4mol或1.12mol时,I﹣均为0.4mol

14.根据所给的4个反应,判断下列4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1)Cl2+2KI=2KCl+I22FeCl2+Cl2=2FeCl3(3)2FeCl3+2HI=2FeCl2+2HCl+I2(4)

H2S+I2=S↓+2HI.

A.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S>I2 D.Cl2>I2>Fe3+>S

15.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02>SO42﹣>I0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

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关系:①KBrO3能把KI氧化成I2或KIO3,KBr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把I﹣氧化为I2;③KIO3能把I﹣氧化为I2;④KIO3能把Br﹣氧化为Br2.在③④反应中KIO3被还原为I2.试回答:

(1)KBrO3、KIO3、Br2、I2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现取6mL 0.4mol/LKBrO3溶液和10mL 0.4mol/LKI溶液在稀H2SO4中混合,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有哪些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17.已知下列两氧化还原反应:O2+4HI═2I2+2H2O Na2S+I2═2NaI+S,试比较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18.完成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题

(1)已知:①H2SO3、②HI、③FeCl2、④NO四种物质均具有还原性.试根据下列反应判断它们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请填序号)

H2SO3+I2+H2O═H2SO4+2HI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2FeCl3+2HI═2FeCl2+2HCl+I2

配平该反应,将系数填入横线上

①FeCl3+KI═FeCl2+KCl+

I2

②Na2S+HNO3═NaNO3+NO+

SO2+H2O

(3)有如下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③当生成标况下的气体67.2升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量为mol.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想将少量Cl2通入Fe2+和I﹣的混合溶液,来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

【提出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Fe2+和I﹣的还原性一样强.

【验证假设】

1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试验,

实验必需的装置是:A(按氯气流向的顺序用序号书写)

实验开始后,控制通入少量氯气,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能或不能)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3)请在下表中填写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反应的溶液置于A、B两支试管中;

向A试管中滴加;

向B试管中滴加:①若

则假设1成立

②若

则假设2成立

③若

则假设3成立

(4)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各反应物的用量.该小组称量1.52g FeSO4(M=152g/mol)和1.66gKI(M=166g/mol)固体溶于水中,为了验证上述假设,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标准状况)

(5)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只能验证氯气分别与Fe2+和I﹣反应的速率的大小.并不能证明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于是提出另一验证方案:往KI溶液中滴加溶液,如果能发生反应,就可证明二者的还原性强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0.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如图1)(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V.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填“甲”、“乙”或“丙”).

过程ⅣB中溶液含有的离子过程ⅥB中溶液含有的离子

甲有Fe2+,无Fe3+有SO42﹣

乙既有Fe3+,又有Fe2+有SO42﹣

丙有Fe3+,无Fe2+有Fe2+

(6)进行实验过程V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2+(aq)+SO32﹣(aq)?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溶液E和F分别为、.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如图2)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1.已知: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氧化性Cu2+>I2>Cu+,还原性Cu>I﹣>Cu+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欲消除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填“>”、“<”、“=”)I﹣;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 溶液浓度(填“高”、“低”、“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只是氧化产物.

22.(Ⅰ)含氯消毒剂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mL 0.5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中化学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是.

23.已知下列物质的氧化性:KMnO4>Cl2>Fe3+>I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来验证: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产生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由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3)写出步骤Ⅱ结束后检验B中阳离子的试剂:现象:

(4)打开活塞b,振荡D试管、静止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在100mL FeI2溶液中通入2.24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的I﹣被氧化成单质I2,则原FeI2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5Cl2+I2+6H2O═2HIO3+10HCl;③ClO3﹣+5Cl ﹣+6H+═3Cl

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BrO3﹣>ClO3﹣>Cl2>IO3﹣B.BrO3﹣>Cl2>C1O3﹣>IO3﹣

C.ClO3﹣>BrO3﹣>IO3﹣>Cl2 D.Cl2>BrO3﹣>ClO 3﹣>IO3﹣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解答:解:①中BrO3﹣是氧化剂,Cl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O3﹣>ClO3﹣,

②中Cl2是氧化剂,HI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IO3﹣,

③中ClO3﹣是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3﹣>Cl2,

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BrO3﹣>ClO3﹣>Cl2>IO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方程式来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合价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D.假设通SO2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硝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则具有还原性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硫酸,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以依据现象判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注意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解答:解:A、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三价铁离子变为亚铁离子,后又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O3﹣,故A正确;

B、由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但在硝酸存在的前提下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说明亚铁迅速被氧化成铁离子,故硝酸的氧化性强三价铁,综上所述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故B正确;

C、硝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硫被氧后产生的氢离子构成强氧化性体系,氧化亚铁时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故C正确;

D、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故相当于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3SO2~2NO3﹣,之比为3: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注意利用信息来判断发生的氧化反应,明确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是解答的关键.

3.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E+2H2O═E(OH)2↓+H2↑;③以B、D为电极与D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D2++2e﹣═D,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A.D2+>B2+>A2+>E2+ B.B2+>A2+>D2+>E2+

C.D2+>E2+>A2+>B2+ D.E2+>B2+>A2+>D2+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解答:解: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①A+B2+=A2++B,该反应中氧化剂是B2+,氧化产物是A2+,所以B2+的氧化性>A2+的氧化性;

②E+2H2O═E(OH)2↓+H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H2O,氧化产物是E(OH)2,所以H2O 的氧化性>E2+的氧化性;

③以B、D为电极与D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D2++2e﹣═D,B﹣2e﹣═B2+,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D2++B=D+B2+,所以氧化剂是D2+,氧化产物是B2+,所以D2+的氧化性>B2+的氧化性.

所以各离子的氧化性大小为D2+>B2+>A2+>E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比较,难度不大,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即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可以比较Cu、Fe2+的还原性

B.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只产生一种气体

C.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以铁为阴极、铜片为阳极、硫酸铜为电镀液可以实现铁制品镀铜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氮的固定;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A、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可以证明金属的还原性强弱;

B、金属铜可以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和稀硝酸之间反应生成的是NO气体;

C、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条件不一样;

D、根据电镀的原理结合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判断.

解答:解:A、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生成Cu,可以比较Cu、Fe的还原性,故A错误;

B、足量的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故B错误;

C、生物固氮是氮的固定的一种方式,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是根瘤菌的作用,故C错误;

D、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是阳极,电镀液中必须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即铁为阴极、铜片为阳极、硫酸铜为电镀液可以实现铁制品镀铜,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金属和硝酸之间的反应、生物固氮方式以及电镀池的工作原理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5.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

2A﹣+B2═2B﹣+A22C﹣+A2═2A﹣+C22B﹣+D2═2D﹣+B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A﹣>B﹣>C﹣>D﹣

C.2A﹣+D2═2D﹣+A2反应可以进行

D.2C﹣+B2═2B﹣+C2反应不能进行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分析:由2A﹣+B2═2B﹣+A2氧化性:B2>A2,还原性:A﹣>B﹣;由2C﹣+A2═2A﹣+C2氧化性:A2>C2,还原性:C﹣>A﹣;2B﹣+D2═2D﹣+B2氧化性:D2>B2,还原性:B﹣>D﹣;所以氧化性:D2>B2>A2>C2;还原性:C﹣>A﹣>B﹣>D﹣;

A、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

B、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C、强氧化剂能制弱氧化剂;

D、强氧化剂能制弱氧化剂.

解答:解:由2A﹣+B2═2B﹣+A2氧化性:B2>A2,还原性:A﹣>B﹣;由2C﹣+A2═2A﹣+C2氧化性:A2>C2,还原性:C﹣>A﹣;2B﹣+D2═2D﹣+B2氧化性:D2>B2,还原性:B﹣>D ﹣;所以氧化性:D

﹣>A﹣>B﹣>D﹣;

2>B2>A2>C2;还原性:C

A、氧化性:D2>B2>A2>C2,故A错误;

B、还原性:C﹣>A﹣>B﹣>D﹣,故B错误;

C、D2的氧化性强于A2,所以2A﹣+D2═2D﹣+A2反应可以进行,故C正确;

D、因为氧化性:B2>C2,所以2C﹣+B2═2B﹣+C2反应能进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和反应的自发的性问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6.已知强弱顺序:还原性I﹣>Br﹣>Fe2+>Cl﹣,氧化性Cl2>Fe3+>Br2>I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A.Br2+2HI═I2+2HBr

B.2FeCl2+Cl2═2FeCl3

C.2FeCl2+2HCl+I2═2FeCl3+2HI

D.Cl2通入到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I﹣先被氧化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只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的结果符合题干已知条件的,说明反应成立.解答:解:A、根据Br2+2HI=I2+2HBr可知氧化性是Br2>I2,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成立,故A不选;

B、根据2FeCl2+Cl2=2FeCl3可知氧化性是Cl2>Fe3+,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成立,故B不选;

C、根据2FeCl2+2HCl+I2=2FeCl3+2HI可知氧化性是I2>Fe3+,不符合题干已知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不成立,故C选;

D、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Br﹣,氧化剂氯气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即优先氧化I﹣,故D 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较大.

7.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I2+Fe2+═2I﹣+Fe3+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或偏移离子)后被氧化后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

B、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C、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确定反应转移电子数;

D、由反应①可知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所以铁离子的氧化性强碘单质.

解答:解:A、在已知的三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只有I2、Fe3+、C12,I2、Fe3+、C12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①中,C12>I2,在反应②中,Br2>Fe3+,在反应③中,Co2O3>C12,氧化性顺序是:Co2O3>C12>Br2>Fe3+,故B错误;

C、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有6mol的盐酸参加反应,其中2molHC1被氧化,故C正确;

D、由反应①可知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所以铁离子的氧化性强碘单质,所以能发生2I﹣+Fe3+═I2+Fe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8.已知还原性I﹣>Fe2+>Br﹣,在只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关于所得溶液离子成分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Br2、I2和水的反应)()

A.I﹣、Fe3+、Cl﹣B.Fe2+、Cl﹣、Br?

C.Fe2+、Fe3+、Cl﹣D.Fe2+、I﹣、Cl﹣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只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据此回答判断.

解答:解:还原性I﹣>Fe2+>Br﹣,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

A、当溶液中含有碘离子,就不会出现铁离子,故A错误;

B、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当亚铁离子存在,则溴离子一定不会参与反应,氯气做氧化剂,对应产物是氯离子,故B正确;

C、当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时,则一定会存在溴离子,故C错误;

D、当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时,则一定会存在溴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率知识,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难度不大.

9.A2、B2、C2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C2=2C﹣+A2,2C﹣+B2=2B﹣+C2,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C2=2C﹣+X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B2>C2>A2 B.还原性:X﹣>C﹣>B﹣

C.X2与B﹣能发生D.X2与B﹣不能发生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性强的单质可以将氧化性弱的单质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A、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2A﹣+C2═2C

﹣+A

2中,氧化剂是C2,氧化产物是A2,所以氧化性C2>A2,在反应2C ﹣+B

2═2B

﹣+C

2中,

氧化剂是B2,氧化产物是C2,所以氧化性B2>C2,故氧化性顺序是:B2>C2>A2,故A 正确;

B、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在反应2X﹣+C2=2C﹣+X2中,还原剂是X﹣,还原产物是C﹣,所以还原性X﹣>C﹣,在反应2C﹣+B2═2B﹣+C2中,还原剂是C﹣,还原产物是B﹣,所以还原性C﹣>B﹣,故还原性顺序是:X﹣>C﹣>B﹣,故B正确;

C、在反应2X﹣+C2=2C﹣+X2中,氧化性顺序是C2>X2,根据A的分析氧化性B2>C2,所以氧化性顺序是B2>X2,X2与B﹣不能发生,故C错误;

D、根据C的分析知道氧化性顺序是B2>X2,所以X2与B﹣不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判断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10.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

3、OH ﹣、CO

3

2﹣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根据离子的还原性顺序:I﹣>Fe2+>Br﹣来回答;

B、离子的氧化性顺序是:Fe3+>Cu2+>H+>Fe2+;

C、化学反应优先和能生成沉淀的物质间反应;

D、含有AlO2﹣、OH﹣、CO32﹣溶液中,氢离子先是和氢氧根之间发生中和反应.

解答:解: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氯气具有氧化性,先和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离子的还原性顺序:I﹣>Fe2+>Br﹣,故A错误;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金属锌先是和氧化性强的离子之间反应,离子的氧化性顺序是:Fe3+>Cu2+>H+>Fe2+,故B正确;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先是和Ba(OH)2之间反应,其次是氢氧化钾,再是和碳酸盐之间反应,故C错误;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氢离子先是和氢氧根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的先后率知识,注意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1.一种海水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MnO2是还原剂

B.Ag的还原性比Na2Mn5O10强

C.该反应中MnO2具有催化作用

D.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1mol电子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B.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C.根据二氧化锰是否参加反应判断;

D.根据Na2Mn5O10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解:A.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价,所以二氧化锰得电子作氧化剂,

故A错误;

B.该反应中,银是还原剂,Na2Mn5O10是还原产物,所以银的还原性比Na2Mn5O10强,故B正确;

C.该反应中,二氧化锰参加反应作氧化剂,故C错误;

D.每生成1 molNa2Mn5O10转移(4﹣)mol×5=2 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12.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Mn2++S2O82﹣+H2O→MnO4﹣+SO4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Mn2+

B.氧气性比较:S2O82﹣>MnO4﹣

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

D.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酸性条件下,锰离子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高锰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呈紫色;

B.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C.盐酸为强还原性酸,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

D.根据氧化产物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转移电子数.

解答:解:A.酸性条件下,锰离子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高锰酸根离子,锰离子无色,高锰酸根离子呈紫色,所以可以用该反应检验Mn2+,故A正确;

B.该反应中,过二硫酸根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锰离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则高锰酸根离子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比较:S2O82﹣>MnO4﹣,故B正确;

C.盐酸为强还原性酸,能被过二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氯气,所以不能用盐酸作酸性介质,故C错误;

D.Mn2+++H2O→MnO4﹣++H+转移电子

1mol 5mol

0.1mol 0.5mol

所以若有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0.5mol,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盐酸是强酸且是强还原性酸,易被强氧化剂氧化,为易错点.

13.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SO42﹣.在含3mol NaHSO3的溶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NaHSO3过量

B.b点时还原产物为I﹣

C.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I2

D.加入的KIO3为0.4mol或1.12mol时,I﹣均为0.4mol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还原性HSO﹣3>I﹣,所以首先是发生以下反应离子方程式:2IO3﹣+6HSO3﹣═2I﹣+6SO42﹣+6H+,继续加入KIO3,已知氧化性

IO﹣3>I2,所以IO3﹣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根据发生的反应,来判断各个点的产物.

解答:解:还原性HSO﹣3>I﹣,所以首先是发生以下反应离子方程式:2IO3﹣+6HSO3﹣═2I

﹣+6SO

42﹣+6H+,继续加入KIO

3,已知氧化性IO

3>I2,所以IO3

﹣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

I2,离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根据发生的反应,则:

A、a点时加入的KIO3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反应方程式IO3﹣+3HSO3﹣═I﹣+3SO42﹣+3H+,消耗的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2mol,剩余的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故A正确;

B、b点时加入的KIO3物质的量为1mol,和3molNaHS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2IO3﹣+6HSO3﹣═2I﹣+6SO42﹣+6H+,不会生成碘单质,还原产物为I﹣,故B正确;

C、b点时加入的KIO3物质的量为1mol,和3molNaHS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2IO3﹣+6HSO3﹣═2I﹣+6SO42﹣+6H+,b点到c点,IO3﹣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在C点时,KIO3与NaHSO3反应恰好生成I2,故C错误;

D、加入的KIO3为0.4mol或1.12mol时,发生反应:2IO3﹣+6HSO3﹣═2I﹣+6SO42﹣+6H+,生成I﹣为0.4mol,加入的KIO3为1.12mol时,先发生反应:2IO3﹣+6HSO3﹣═2I﹣+6SO42﹣+6H+,3molNaHSO3消耗碘酸钾1mol,同时生成碘离子1mol,然后发生反应IO3﹣+6H++5I ﹣=3H

2O+3I2,剩余的0.12mol碘酸钾消耗碘离子0.6mol,所以剩余的碘离子是0.4mol,故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时结合了图象增加了解题难度.14.根据所给的4个反应,判断下列4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1)Cl2+2KI=2KCl+I22FeCl2+Cl2=2FeCl3(3)2FeCl3+2HI=2FeCl2+2HCl+I2(4)

H2S+I2=S↓+2HI.

A.S>I2>Fe3+>Cl2 B.Cl2>Fe3+>I2>S

C.Fe3+>Cl2>S>I2 D.Cl2>I2>Fe3+>S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同一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各物质的氧化性强弱.

解答:解:根据根据同一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1)Cl2+2KI=2KCl+I2,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所以Cl2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2FeCl2+Cl2=2 FeCl3,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FeCl3,所以Cl2的氧化性大于FeCl3的氧化性;

(3)2FeCl3+2HI=2FeCl2+2HCl+I2,氧化剂是FeCl3,氧化产物是I2,所以FeCl3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

(4)H2S+I2=S↓+2HI,氧化剂是I2,氧化产物是S,所以I2的氧化性大于S的氧化性;

所以各物质的氧化性大小顺序为:Cl2>Fe3+>I2>S.

故选B

点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15.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02>SO42﹣>I03﹣>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

B.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

C.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根据碘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解答:解:A.在反应①中硫元素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故A错误;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②中被还原,故B错误;

C.氧化性I03﹣>SO42﹣,故C错误;

D.反应①中生成1mol碘转移2N A电子,反应②中生成1mol碘转移10N A电子,所以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2N A:10N A=1:5,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化合价计算转移的电子数,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关系:①KBrO3能把KI氧化成I2或KIO3,KBr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把I﹣氧化为I2;③KIO3能把I﹣氧化为I2;④KIO3能把Br﹣氧化为Br2.在③④反应中KIO3被还原为I2.试回答:

(1)KBrO3、KIO3、Br2、I2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I2<Br2<KIO3<KBrO3.

现取6mL 0.4mol/LKBrO3溶液和10mL 0.4mol/LKI溶液在稀H2SO4中混合,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有哪些Br2、I2、I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3:3:4.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较;

根据反应原理方程式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来计算即可.

解答:解:(1)①KBrO3能把KI氧化成I2或KIO3,KBrO3本身被还原为Br2,则氧化性顺序是:KIO3<KBrO3,②Br2能把I﹣氧化为I2,氧化性是I2<Br2,

③KIO3能把I﹣氧化为I2,氧化性是:I2<KIO3,④KIO3能把Br﹣氧化为Br2,氧化性是:Br2<KIO3,综上氧化性顺序是:I2<Br2<KIO3<KBrO3,

故答案为:I2<Br2<KIO3<KBrO3;

KBrO3能把KI氧化成I2或KIO3,有三种情况:6BrO3﹣+5I﹣+6H+=3Br2+5IO3﹣+3H2O,2BrO3﹣+10I﹣+12H+=Br

2+5I2+6H2O,设生成碘单质和碘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根据电子守恒,得2x+6y=5×2.4×10﹣3,根据I原子守恒,则2x+y=4×10﹣3,解得x=1.2×10﹣3,y=1.6×10

﹣3,x:y=3:4,又n(Br2)=n(BrO

3﹣)=1.2×10﹣3mol,所以Br

2、I2、IO3

﹣的物质的量

之比是3:3:4,

故答案为:Br2、I2、IO3﹣;3:3:4.

点评:本题涉及氧化性强弱的判断以及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的计算等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难度不大.

17.已知下列两氧化还原反应:O2+4HI═2I2+2H2O Na2S+I2═2NaI+S,试比较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O2>I2>S.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据此来回答.

解答:解:反应Na2S+I2=2NaI+S中,氧化剂是碘单质,氧化产物是S,所以氧化性I2>S,反应O2+4HI═2I2+2H2O 中,氧化剂是氧气,氧化产物是I2,所以氧化性O2>I2,所以氧化性顺序是:O2>I2>S.

故答案为:O2>I2>S.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方法,规律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8.完成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题

(1)已知:①H2SO3、②HI、③FeCl2、④NO四种物质均具有还原性.试根据下列反应判断它们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②③④(请填序号)

H2SO3+I2+H2O═H2SO4+2HI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2FeCl3+2HI═2FeCl2+2HCl+I2

配平该反应,将系数填入横线上

①2FeCl3+2KI═2FeCl2+2KCl+1I2

②1Na2S+4HNO3═2NaNO3+2NO+1SO2+2H2O

(3)有如下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1:6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Cl2,

③当生成标况下的气体67.2升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量为6mol.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为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为还原剂>还原产物,据此判断;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不交叉后的原则和电子守恒法来配平方程式;

(3)先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再根据氯气和转移电子间的关系计算.

解答:解:(1)根据H2SO3+I2+H2O═H2SO4+2HI反应可知还原剂为H2SO3、还原产物为HI,所以还原性:H2SO3>HI,

根据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可知,还原剂FeCl2、还原产物为NO,所以还原性:FeCl2>NO,

根据2FeCl3+2HI═2FeCl2+2HCl+I2可知,还原剂FeCl2、还原产物为HI,所以还原性:HI >FeCl2,

故还原性顺序为:H2SO3>HI>FeCl2>NO,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①FeCl3中的铁元素化合价由+3降到+2价,得1mol电子,KI中的碘元素由﹣1价升到0价,共失2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得失电子数目应相等,所以FeCl3前是2,观察法配平其他系数,故答案为:2;2;2;2;1;

②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不交叉,所以HNO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由+5降到+2价,得3mol 电子,Na2S中的硫元素由﹣2价升到+4价,共失6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得失电子数目应相等,所以NO前是2,观察法配平其他系数,故答案为:1;4;2;2;1;2;

(3)①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下:K2Cr2O7→CrCl3,铬元素由+6价→+3价,得电子,所以K2Cr2O7是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 教案

第二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 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整理归纳】一、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判断 对于反应: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如:Fe+CuSO4=FeSO4+Cu,则有: 氧化性:CuSO4>FeSO4;还原性:Fe>Cu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根据产物的价态判断 一种氧化剂将还原剂氧化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如:2Fe +Cl 2=====点燃2FeCl 3 Fe +I 2=====△ FeI 2 氧化性:Cl 2>I 2 4.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剂)发生反应,其反应越困难(即要求条件越高),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弱。 如: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小结】 (1)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2)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Na + 。处于最低价态时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如F -。 【例题分析】1.根据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判断Fe 2+、Cu 2+、Fe 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2FeCl 3+Cu=2FeCl 2+CuCl 2, ②CuCl 2+Fe=FeCl 2+Cu A .Fe 3+>Fe 2+>Cu 2+ B .Fe 2+>Cu 2+>Fe 3+ C .Cu 2+>Fe 3+>Fe 2+ D .Fe 3+>Cu 2+>Fe 2+ 【解析】由反应①可得出氧化性:Fe 3+>Cu 2+;由反应②可得出氧化性:Cu 2+>Fe 2+;故综合可知:Fe 3+>Cu2+>Fe 2+ ,选D 。 【整理归纳】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 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 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口诀: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 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 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A.基础训练 1.在3Cl2 +8NH3 =6NH4Cl +N2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 A、Cl2 B、NH3 C、NH4Cl D、N2 2.在反应KI +5KIO3 +3H2S =3I2 +3K2SO4 +3H2O 中,被氧化的碘元素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A、1:5 B、5:1 C、6:1 D、1:6 3.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Br-→Br2 B、Cr2O72-→Cr3+ C、S2-→HS- D、NO3-→NO 4.已知:2BrO3-+Cl2=Br2 +2ClO3-;5Cl2 +I2 +6H2O =2HIO3 +10HCl;ClO3-+5Cl-+6H+ =3Cl2+3H2O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 ) A、ClO3->BrO3->IO3->Cl2 B、BrO3->Cl2>ClO3->IO3- C、BrO3->ClO3->Cl2>IO3- D、Cl2>BrO3->ClO3->IO3- 5.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NaW + Z2= 2NaZ + W2 B、2NaX + Z2 = 2NaZ + X2 C、2NaY + W2 = 2NaW + Y2 D、2NaZ + X2= 2NaX + Z2 6.用KClO3制氧气和用KMnO4制氧气,若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1 B、1:2 C、2:1 D、2:3 7.在xR2++y H++O2 =m R3++n H2O 的离子反应中,m 的值为( ) A、2x B、4 C、y/2 D、2n 8.元素从化合物中被置换成单质时,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B.提高训练 9.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 ) A、SO3→SO42- B、HCl →Cl2 C、HCO3-→CO2↑ D、Cl2→C l O- 10.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 A、SO2 B、H2S C、H2SO4 D、SO3 11.在3S+6KOH =2K2S +K2SO3 +3H2O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 ) A、1∶3 B、3∶4 C、2∶1 D、1∶2 12.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3个反应:①C+CO2 =2CO;②C+H2O =CO +H2; ③CO +H2O =CO2 +H2,由此可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A、CO >C>H2 B、CO>H2>C C、C>H2>CO D、C>CO>H2 13.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Na + 2H2O = 2NaOH +H2↑ B、2F2 +2H2O = 4HF + O2 C、H2O+Cl2 =HCl =HClO D、2H2O2H2↑ +O2↑ 14.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 +B2 =2B +A2;2C +A2 =2A +C2;2B +D2 =2D +B2;可判断( )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2A-+D2 =2D-+A2可进行 D、2C-+B2 =2B-+C2不能进行 15.对于反应14CuSO4 +5FeS2 +12H2O =7Cu2S +5FeSO4 +12H2SO4来说,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只有CuSO4作氧化剂 C、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3:7 D、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1:1 16.现有下列三个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8H2O 若FeCl2溶液中含有I-杂质,氧化除去I-杂质可加入试剂( )

氧化还原性强弱顺序

淡黄色:S、Na2O2、TNT、PCl5、AgBr、浓HNO3(混有NO2)、浓HCl(混有Fe3+)、硝基苯(溶有NO2)灰黄色:Mg3N2 棕黄色:FeCL3溶液、碘水(深黄--褐) 棕色:固体FeCl3、固体CuCl2、NO2(红棕)、Fe2O3(红棕) 常见微溶物: Ag2SO4、CaSO4、Ca(OH)2、MgCO3 Ag+ 与Cl-、Br-、I-、SO42- Ca2+ 与CO32-、SO32- Ba2+ 与CO32-、SO32-、SO42- 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S2-、F-、ClO-、CH3COO-、C6H5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Zn2+、Cu2+、Fe2+、Fe3+ 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 Fe3+与S2-、SO32-、HSO3-、I-、HS-、CO32-、HCO3-、AlO2- SO32-(H+)与S2- MnO4-(H+)、Cr2O72-、ClO-与Cl-、I-、S2-、Fe2+、HS-、SO32-、HSO3- NO3-(H+)与Fe2+、S2-、HS-、SO32-、HSO3-、Br-、I- Al3+与CO32-、HCO3-、S2-、HS-、AlO2- NH4+与AlO2- 还原;K、Ca、Na、Mg、Al,Zn、Fe、Sn、Pb、(H),Cu、Fe3+、Hg、Ag、Pt、Au 氧化: F2>O2>Cl2>Br2>Fe3+>I2>SO2>S 还原: Fe-MnO2>O2 常见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 一、顺序的由来及依据 学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律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下列反应 ①2FeCl2+Cl2=2FeCl3②2FeCl3+2HI=I2+2FeCl2+2HCl ③I2+K2S=S+2KI

氧化还原性强弱顺序

常见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 一、顺序的由来及依据 学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律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下列反应 ①2FeCl2+Cl2=2FeCl3②2FeCl3+2HI=I2+2FeCl2+2HCl ③I2+K2S=S+2KI 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Fe3+>I2>S 同样可以得出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Cl-

+H2SO4可得,还原性I-

2.推测能否反应及产物 如①Fe3+与I-可反应但不能与Cl-,Br-反应; ②浓H2SO4能干燥HCl但不能干燥HBr、HI、H2S; ③Fe与Cl2,Br2能生成FeCl3,FeBr3但与I2,S只能生成FeI2,FeS; ④能把Fe氧化成Fe3+的有Cl2,HNO3,浓H2SO4,Br2但I2,S都只能把Fe 氧化成+2价。 ⑤HNO3能氧化HBr,HI,H2S但不能氧化HCl 3.推测反应顺序 ①如少量Cl2通入到FeBr2,FeI2中的离子方程式就不同; ②把Fe投入到Fe2(SO4)3+H2SO4+CuSO4混合液中时相继发生的反应顺序。 4.判断氧化还原产物及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 如书写KMnO4与SO2的方程式,应生成Mn2++SO42-然后结合元素守恒判断出其它产物。 5.需要说明的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 与运用大盘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考试范围,其主要内容包括:⑴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⑵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的判断;⑶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种种计算;等等。为此,在复习中必须熟练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同时,还要善于从这些知识中去挖掘隐含着的重要核心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方面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一、重要核心规律总结 规律之一:性质规律 1. 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 Mn +7O 4、H 2S +6 O 4、H + 、N +5O 3-、F 0 2(无正价)等。 2. 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可能再降低。例如,K C -1 l 、N 0 a(无负价)、Na 2S -2 等。 3. 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降低。例如,C 0 、S 0 、Fe +2 、S +4 O 2 等。 4. 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 5. 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 与CO ,CO 与CO 2,Cl 2与HCl ,浓H 2SO 4与SO 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物质(微粒)可否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之二:强弱规律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二)根据元素活动性顺序比较? (1)金属活动顺序: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Hg>Ag>Pt>Au? 从左到右,金属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F---Cl---Br---I---S? 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氧化性:F2>Cl2>Br2>Fe3+>I2>SO2>S 还原性:S2->SO32->I->Fe2+>Br->Cl->OH->含氧酸根>F- (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四)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 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 (五)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六)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比较? 酸性越强,对应元素氧化性越强? 碱性越强,对应元素还原性越强? (七)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其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电解池则相反 (八)根据物质的浓度大小判断?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九)根据元素化合价价态高低判断? 一般来说,变价元素位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氧化性最强,随着化合价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氧化还原性强弱顺序

常见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 一、顺序的由来及依据 学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律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下列反应 ①2FeCl 2+Cl 2=2FeCl 3 ②2FeCl 3+2HI =I 2+2FeCl 2+2HCl ③I 2+K 2S =S+2KI 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l 2>Fe 3+>I 2>S 同样可以得出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Cl -

(1)注意各微粒中元素的价态 (2)由氧化性顺序可得还原性顺序,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性越弱。 (3)强氧化剂可氧化弱氧化剂的还原产物生成弱氧化剂,此之谓“前氧后低”即前面的物质可氧化后面物质的低价态。 四、应用举例 1.推测物质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见下表)

2.推测能否反应及产物 如①Fe3+与I-可反应但不能与Cl-,Br-反应; ②浓H 2SO 4 能干燥HCl但不能干燥HBr、HI、H 2 S; ③ Fe与Cl 2,Br 2 能生成FeCl 3 ,FeBr 3 但与I 2 ,S只能生成FeI 2 ,FeS; ④能把Fe氧化成Fe3+的有Cl 2,HNO 3 ,浓H 2 SO 4 ,Br 2 但I 2 ,S都只能把Fe氧化成+2价。 ⑤HNO3能氧化HBr,HI,H2S但不能氧化HCl 3.推测反应顺序 ①如少量Cl 2通入到FeBr 2 ,FeI 2 中的离子方程式就不同; ②把Fe投入到Fe 2(SO 4 ) 3 +H 2 SO 4 +CuSO 4 混合液中时相继发生的反应顺序。 4.判断氧化还原产物及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 如书写KMnO 4与SO 2 的方程式,应生成Mn2++SO 4 2-然后结合元素守恒判断出其它产物。 5.需要说明的问题: ①Cu2++S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S↓而不是氧化还原,类似的Ag++(S2-,Br-,I-)也不是氧化还原。 ②2HI+H2SO4(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I2+SO2+2H2O; I2+SO2+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HI+H2SO4 说明浓度不同,氧化性或还原性也有所不同 ③Cl2+2KB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KCl+Br2 Br2+2KCl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KBrO3+Cl2 都可以发生,是因为前者氧化性Cl2>Br2而后者是还原性Br2>Cl2,二者并不矛盾。 ④2C+Si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O+Si

高中化学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怎么判断氧化性强弱 ?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3. 根据元素酸碱性强弱比较。4.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1)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氧化产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 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 3.根据元素酸碱性强弱比较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比较。酸性越强,对应元素氧化性越强。碱性越强,对应元素还原性越强。 ? 4.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 ?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 ?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一般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 ? ?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 ?(3)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难易(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高低来进行判断。 ?例: ? ? ?

如何判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1 反应名称得失氧情况实例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2H2+O2=(点燃) 2H2O 氢气得到氧变成了水 氢气发生的是氧化还 原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CuO+H2=(加热)Cu+ H2O 氧化铜失去氧变成了 单质铜,氧化铜发生 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学后感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既是性质相反的反应,又是同时进行的两种反应,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应统一的. 易错点分析:易错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独立进行? 从得失氧的角度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不全面的,这种划分突出了某种物质参与反应的过程,但忽略了一个反应的完整性.因此,不能反映该类反应的全貌,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与还原是一个反应的两个侧面,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知识点2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提醒: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呈-2价,物质得到氧(即负价元素)势必引起得到氧的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高,物质失去氧(即负价元素)势必引起失去氧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学会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还原反应.因此,并非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延伸:延伸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若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3 (1)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1、在化学反应中,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K Na Ca Mg等)易失去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8电子或2电子)的阳离子,表现为化合价升高(通常显正价),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Cl O F等)易得到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阴离子,表现为化合价降低(通常显负价). 2、在化学反应中,某些分子形成时,没有电子得失(如H2与Cl2反应生成HCl),而是形成分子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8电子(H为2电子)的稳定结构,由于共用电子对的原子的电子能力大小不同,使得通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电子对偏向的原子显负价(如HCl中-1价氯元素),电子对偏离的原子显正价(如HCl中+1价的氢元素). 特别提示: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是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宏观反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大小顺序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大小顺序归纳总结 1.强弱规律 ⑴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①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能力。 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③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2).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常用的方法 ①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a.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b.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 c.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为Fe2+)。如:Ag+>Hg2+>Fe3+ >Cu2+>H+>Fe2+。 ②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F2>Cl2>Br2>I2>S; 还原性S2—>I—>Br—>Cl—>F—。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以及反应条件或剧烈程度来判断 a.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b.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c.不同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还原 性)越强。 如:根据浓盐酸分别与KMnO4、MnO2、O2反应的条件分别为常温、加热、催化剂并加热,由反应条件可以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顺序为KMnO4 >MnO2 >O2。 d.不同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现象越剧烈,氧化性(还 原性)越强。 如: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时,钾更剧烈,所以还原性:K >Na ④根据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a.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 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b.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 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⑤某些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外界条件有关 a.温度:如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热的浓硫酸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更强。 b.浓度:如硝酸的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c.酸碱性:如KMnO4的氧化性随酸性的增强而增强。 2.相等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相等。此规律应用于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 断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二)根据元素活动性顺序比较? (1)金属活动顺序: 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Hg>Ag>Pt>Au? 从左到右,金属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F---Cl---Br---I---S? 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氧化性:F 2>Cl 2 >Br 2 >Fe3+>I 2 >SO 2 >S 还原性:S2->SO 3 2->I->Fe2+>Br->Cl->OH->含氧 酸根>F- (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四)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 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 (五)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练习题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练习题 1.(2014?浦东新区一模)反应Cu2++Zn→Cu+Zn2+可在溶液中进行完全,由该反应可判断Cu2+的氧化性强于() A.Zn B.Cu C.Zn2+ D.Fe3+ 2.(2011?松江区模拟)在复杂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化学问题.已知溶液中阳离子氧化性顺序为:Ag+>Fe3+>Cu2+>H+>Fe2+>Na+,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2Ag++Fe→2Ag+Fe2+ B.2Fe3++Cu→Cu2++2Fe2+ C.2Fe3++3Zn→3Zn2++2Fe D.Cu2++2Na→Cu+2Na+ 3.下列对递变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化性:Na+<K+<Rb+<Cs+ B.卤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依次增强 C.在卤素的氢化物中,HI的还原性最强 D.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依次升高 4.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A.比较Cu、Fe2+的还原性: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B.比较氯、溴单质的氧化性: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比较镁、铝金属性: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D.比较碳、硫非金属性:测定同条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5.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Cl2 B.BrO3->Cl2>C1O3- C.BrO3->ClO3->Cl2 D.Cl2>BrO3->C1O3- 6.依据2Fe2++Cl2=2Fe3++2Cl,HClO+HCl=Cl2+H2O,2Fe3++Cu=2Fe2++Cu2+,Fe+Cu2+=Fe2++Cu 判断下列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Fe3+>HClO>Cl2>Fe2+>Cu2+ B.HClO>Cl2>Fe3+>Cu2+>Fe2+ C.Cl2>HClO>Fe3+>Cu2+>Fe2+ D.Fe3+>Cu2+>Cl2>HClO>Fe2+ 7.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则下列微粒还原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2+>Cl->I- B.I->Fe2+>Cl- C.I->Cl->Fe2+ D.Cl->I->Fe2+ 8.Cl2、Br2、I2都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Cl2>Br2>I2,Cl2能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其余依此类推.向NaBr、NaI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

氧化还原反应强弱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一) 一、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含有最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 (3)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等; (2)含低价元素的金属阳离子: (3)某些非金属单质:C、H 等; 2 S、KI等。 (4)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 2 归纳:含元素的物质,具有;含元素的物质,具有;含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 二、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1)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结论] 氧化性: 还原性: [例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Fe + CuSO4= Cu + FeSO4 2FeCl2+ Cl2= 2FeCl3 2FeCl3+ 2HI = 2FeCl2+ 2HCl + I2 练1: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 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lO3->BrO3->Cl2>Fe3+>I2 B. BrO3->Cl2>ClO3->I2>Fe3+ C. BrO3->ClO3->Cl2>Fe3+>I2 D. BrO3->ClO3->Fe3+>Cl2>I2 (2)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 同种元素所处的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所处的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3)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 K、Ca、Na、Mg、Al、Zn、Fe、Sn、Pb、Cu、Hg、Ag、At、Au

【化学】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总结

【化学】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总结 方法归纳: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实质上是物质得失电子难易程度的比较。即物质越 易得到电子,则其氧化性越强,越难得到电子则其氧化性越弱;反之,物质越易失去电子, 则其还原性越强,越难失去电子,则其还原性越弱。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一. 利用化合价,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价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规律:元素的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元素的中 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二、依据元素周期表 1.同周期,如:Na、Mg、Al、Si、P、Cl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2.同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逐渐增强(如:Li、Na、K、Rb、Cs),氧化性逐渐减弱(如:F、Cl、Br、I、At)。

三、利用元素活泼性的不同,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 对金属而言,金属越活泼(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如: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而言: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其活泼性(金属性)依次减弱;单质的还原性 K>Ca>Na>Mg>Al>Zn>Fe>Sn>Pb>(H2)>Cu> Hg>Ag>Pt>Au;离子的氧化性: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Ag+<Pt2+<Au+ 2.对非金属而言,非金属越活泼(非金属性越强),其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如:对一般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而言:F、Cl、Br、I、S,其活泼性(其金属性)依次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 F2?Cl2?Br2?I2?S;其阴离子的还原性:F-<Cl-<Br-<I-<S2-。 四、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对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五、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和反应物浓度

如何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如何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答氧化剂的氧化性(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能力)的强弱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我们可借助于物质的结构、反应事实,来分析这种性质的相对强弱. 解析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少,则该原子的单质易失电子,还原性强;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多,则该原子的单质易得电子,氧化性强.如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和同族元素原子结构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就是如此. ②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判断出两个顺序: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③与浓度的关系:一般地说,氧化剂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就越强.如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浓H2SO4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则没 盐酸的还原性强于稀盐酸,所以在实验室制Cl2时,由于MnO2的氧化性不够强,需要增加还原剂的还原性,即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 ④与pH值的关系:硝酸的氧化性与H+浓度有关,H+浓度越大氧 了强氧化性.在有机物的性质实验中,通常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来证明有机物的不饱和性或还原性(如CH2=CH2,CH≡CH,CH3CHO等均能使酸化的KMnO4溶液褪色).这是因为KMnO4酸化之后氧化性增强,使实验现象迅速、明显. ⑤与温度的关系:许多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的.可见升温可增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有少数例外),特别是H2,CO,C这3种还原剂只有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它们的“威力”,如用它们冶炼金属、制水煤气、氢气等.

如:3H2+WO3W+3H2O 3CO+Fe2O32Fe+3CO2 2C+SiO2 Si+2CO↑ C+H2O CO+H2 CO+H2O CO2+H2 ⑥根据化合价判断:同一元素,一般是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但氧化性HClO>HClO3>HClO4) ⑦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位置越后的金属,其原子的还原性越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但氧化性Fe3+>Cu2+) ⑧根据反应速度、反应条件判断:反应速度越快,反应条件越易,则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所以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依据是电子得失的难易而非多少. ⑨与电池的电极名称有关,与电解时放电顺序有关.原电池负极失电子能力大于正极,先放电的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强. 例 1.根据以下反应: 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 Fe3++2Br-可以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解:先确定还原剂①为I-,②为Fe2+和还原产物①为Fe2+,②为Br-,根据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故I->Fe2+>Br-.B正确. 2.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 (1)2FeCl3+2KI=2FeCl2+2KCl+I2

十招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十招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即物质得、失电子能力强弱。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氧化性强,失电子能力强的物质还原性强,且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是物质的本性,但也与外界的诸多因素有关,我们一般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时往往针对的是物质在外界因素相近的情况。中学常见有如下比较方法: (1)直接比较: 如果两种待比较的物质能够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充当氧化剂的物质比充当还原剂的物质的氧化性要强。如需比较硫和氧气的氧化性强弱时,直接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可以判断氧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要强。 (2)根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高低判断:对于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而言,一般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就越强。 如:氧化性 FeCl3 >FeCl 2、 KMnO 4> K 2MnO 4 >MnO2 >Mn 2+;这里需注意的是:一,必须是指不同物质中的同种元素;二,存在一组特殊物质——卤素含氧酸。例如高氯酸、氯酸、亚氯酸、次氯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恰好相反,次氯酸氧化性最强,高氯酸氧化性最弱。 (3)根据产物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判断: 几种氧化剂和同种还原剂发生反应,氧化产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越多,对应的氧化剂氧化性越强。例如:氯气和硫分别可以和铁发生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铁和硫化亚铁。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硫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为 +2 价,由此可以判断: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 (4)可根据氧化还原规律比较: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运用这个规律时应当注意,该规律一般适用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在高温或者加热时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可能不符合这个规律。例如:在溶液中,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此时,铁是还原剂、氢气是还原产物,得到结论:还原性Fe>H2;而在加热时,氢气与氧化铁反应可得到单质铁,此时氢气是还原剂,铁是还原产物,得到结论:还原性 H2> Fe o那么到底如何比较氢气和铁的还原性强弱呢?正是由于该规律的适用条件,我们才能确定:一般来说,铁的还原性大于氢气。 (5)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一般来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 运用这种方法比较时要注意一种特殊的离子Fe3+, Fe3+的氧化性比Ag+和Hg2+都要弱。 阳离子氧化性强弱顺序一般为: Hg2+>Ag +>Hg 22+>Fe3+ >Cu2+>H +>Pb2+>Sn2+>Fe2+>Zn2+>Al 3+>Mg2+>Na+>Ca2+>K+ (6)根据反应条件或反应现象进行比较: 同一还原剂与不同的氧化剂反应时,所需条件越简易,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所需条件越苛刻,则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弱。例如,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别与氯化氢发生反应的条件是:常温、加热、高温和催化剂,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判断,高锰酸钾的氧化性最强、氧气的氧化性最弱。又如不同的金属与同一种酸反应时,反应现象越剧烈,则说明该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运用这种方法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时要注意“两同”;一是同种参照物、二是除了需比较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必须相同。 (7)利用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判断。一般来说,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越来越弱,对应的金属还原性也越来越弱,非金属性越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一、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 金属性是指气态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气态阳离子)能力的性质。我们常用电离能来表示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大,它的金属性越弱。 金属活动性则指在水溶液中(非固相或气相),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简单水合离子)能力的性质。它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为标准的,标准电极电位与原子的电离能、升华能、水合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见“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金属活动性越强,但两者有时也表现不一致。例如Cu和Zn、Na和Ca,金属性:Cu>Zn,Na>Ca;金属活动性:Zn>Cu,Ca>Na。 二、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极少数除外)。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与水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 3、常温下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与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 4、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金属性弱的金属。 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极少数除外)。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7、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8、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金属性弱的金属,如铝热反应。

三、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能力的性质。我们常用电子亲合能来表示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一般说来,元素的电子亲合能越大,它的非金属性越强。 四、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化合的条件,反应条件越容易。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与H 2 3、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F除外)。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5、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6、非金属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的强弱。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 7、与同一可变价金属反应,生成物中金属元素价态的高低。金属元素在该产物中价态越高,则说明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