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知识和智慧关系

论知识和智慧关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一个探寻知识与智慧的关系近乎于绝妙的视角

陈禹霄五色土和谐世界网北京155********

引子: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激增,知识爆炸,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知识经济端倪初露。知识和智慧作为两个最为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是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习者至关重要。

两者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它们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在冥思苦想之后,想到了从古圣先贤那里寻找智慧的启迪,毕竟他们才是全人类智慧最高的人,尤其是“老子”。

《道德经》中的一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禁让我眼前一亮,使我恍然大悟,原来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原来如此简单,老子用了八个字---“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将它说得如此透彻!

一. 知识和智慧的定义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系统化的认知成果。有真伪之分,鉴别知识真伪的最终标准是“实践”。真知识必实用,假知识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智慧:是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它同时也是“对知识的正确运用”。

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真正含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八个字出自《道德经》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将这段文字还原到它所在章节和全文的整体语境之中具体分析,笔者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含义应该是:

“当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读书“由薄到厚”,所谓“为学日益”,通过正确的方法消化知识,逐渐增长智慧,与真理更加贴近,读书“由厚到薄”,所谓“为道日损”。

最后,学习者将知识完全消化之后,智慧达到最高,与真理合二为一,达到了“无为”的至高境界,就可以做到客观条件和规律允许的一切事情,也就是“无不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得民心,取天下”。所谓“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三. 知识和智慧的关系

关于知识与智慧,我们先来品一则小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位学子不远千里四处访师求学,为的是能学到真才实学,可是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他学到的知识越多,却越觉得自己无知和浅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高僧,便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并请求高僧想一个办法让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高僧听完了他所诉说的苦恼后,静静地想了一会,然后慢慢地问道:“你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识还是求智慧?”

那为学子听后大为惊诧,不解地问道:“求知识和求智慧有什么不同吗?”

那位高僧听了笑道:“这两者当然有不所同了,“求知识”是“求诸于外”,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的越广,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学到的越多就越“无知和浅薄”。而“求智慧”则不然,求智慧是“求诸于内”,当你对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的越多,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股来自于内在的“智性”,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学子听后还是不明白,继续问道:“大师的话我还是不明白,请您讲得更简单一点好吗?”

高僧就打了一个比喻:“有两个人要上山去打柴,一个早早地就出发了,来到山上后却发现自己忘记磨砍柴刀,只好钝刀劈柴。另一个人则没有急于上山,而是现在家磨快刀后才上山,你说这两个人谁打得柴更多呢?”

学子听后恍然大悟,对高僧说:“大师的意思是,我就是那个只顾砍柴忘记磨刀的人吧!”

高僧笑而不答。

究竟什么是智慧?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佛教第一大宗派---禅宗“六祖慧能”的故事。

六祖慧能小时侯家里很穷,靠上山打柴养活老母亲。因为没有钱上学,从小不识字,但却能“闻经解义”。

有一次,路过一个尼姑庵,听老尼在诵经,即明白经文深意,并为老尼讲解。

当老尼拿着经书征询书中文字读音时,慧能实言相告:“吾不识字”。

老尼疑惑:“不识字怎能知经意呢?”

慧能郑重地道出了一句堪为千古经典之语:“佛法(大智慧)与文字无关。”

换句话说,智慧与语言、文字没有直接关系。

文字和语言都不过是知识的表象,知识是思想的表象,思想常常受到语言,文字的限制和束缚,所谓“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思想用嘴,用声音表露就是语言,用手,用痕迹等具体事物来记录就是文字,也就是古人所谓的“结绳记事。”

人的声音如果不加任何主观个性化的修饰、虚伪的装饰,那就是“真声”,即:每个人本来、本性本自具足的声音,所谓“天然去雕饰、言为心声”,佛法称之为“真言”,即“真正的心声”,具有无量大功能,它同时也是密宗藏密(西藏佛教)特别是红教(宁玛派)修炼专持的密咒法门。

所以,真正的真实本自具足“无量大”功能,在世间就体现出“无量大”智慧。

总之,知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不等于会运用,不等于真正明了知识的真正含义。善思维,会思考,能创造知识,在思维辩证过程中运用知识是能力问题,而能觉悟思维之主体、本来面目,融通世间一切方便方法,大机用于世道人心才可称之为“智慧”,否则,充其量为一点聪明而已,最终必落不好的果报,聪明反被聪明误!

综所上述,笔者得出自己的观点:

知识和智慧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智慧是知识学习的目的,知识是智慧展现的手段。

理由如下:

(1)没有智慧就没有能力,主体就无法生存,发展,出于“学以致用”的观点,智慧理所当然应当成为知识学习的目的(2)无知识者肯定没智慧,因为知识是智慧展现的手段

因为智慧的展现过程同时也是主体对他所掌握的知识运用的过程,所以说无知识者肯定没有智慧,知识是智慧的载体,两者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鉴于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笔者将用以下几个分论点分别阐述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1. 有知识者未必有智慧,客观存在的“书呆子”就是。

因为知识的表面含义和真正含义是不同的,如果主体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消化所学知识,执著于表面含义,是增长

不了智慧的,最终成为一个有知识无智慧的“书呆子”。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再强调知识与智慧的区别。他们认为:知识是人类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一种“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理”。

因此,“书呆子”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书呆子,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两者比较就如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聪慧女性”的比较,后者令人心仪的不是其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在其“内在的灵性”,古代的“武则天、蔡文姬、李清照”,当今的“杨澜、王小丫、陈鲁豫”都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可以是“书呆子”,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会写茴香豆的“茴”字的三种写法,成为千古笑料的孔乙己就是一个最为生动,再好不过的例子!

2. 有智慧者必有知识,因为智慧就是对知识的正确运用。

“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建立教育制度大力促进知识的增长,最终有力推动社会进步!

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累得再多,若没有智慧的加以应用,这

些知识就失去原本价值,反而会把学习者的脑袋搞乱,使人越来越糊涂!就像暴饮暴食一样,严重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健康.

如果懂得一大堆知识,还算不得什么,关键你如何应用,真正的智慧使你知道怎样实践真知,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一点上,世界公认智商最高的犹太人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

犹太人的智慧来自《圣经》,他们很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在犹太人观念中,人类的智慧是心灵的发展,知识的扩展,也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有着强有力的道德内涵。

在犹太人看来,一个人有智慧,不仅仅有知识,是个知识分子,而在于这人明事理,有忍耐,勤劳,可靠,自律,谦逊,有德性,才是一个智慧的人。所以,比起知识来,犹太人更重视智慧,这种观念源自《圣经》,《圣经---启示录》启示我们: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怎样更好地生活,实践生命的真正意义。

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学习,在知识上博而又专,更要竭力追求智慧,怪不然《圣经》教导我们要“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

3.智慧是知识学习的目的,学习者将知识消化之后,就会获得智慧。

文化经典的真实含义和字面含义一般来说都有很大出入。

如果学习者不通过深入思考,通过正确的方法解读文化经典的真正含义,最终将知识消化,就像人食用稻米时先要把稻谷的“壳”给去掉一样,最终对这些知识难以下咽,还会通过搞乱脑袋,严重影响

你对其他知识的消化。

要不然那两句至理名言---“未经师傅引,如何见波涛”,“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不会流传许久而连绵不绝,历久而弥新!

如果举反面例子的话:一种非常高明的骗术---“假传万卷书”,不教给你正确的解读方法,让你盲目得去看,最终使得学习者“有多少傻多少”!

结束语:

末了,笔者希望能借助这篇拙文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仁深入挖掘我中华文化的不朽智慧,为我中华名族在这场全球危机中文化崛起大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如有错误和遗漏,不吝指教,笔者是越尖锐,越高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