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答谢中书书练习完成

答谢中书书练习完成

答谢中书书练习完成
答谢中书书练习完成

答谢中书书1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1)五色交辉。青林翠竹,(2)四时俱备。晓雾将(3)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5)颓,(6)沉鳞竞跃。实是(7)欲界之(8)仙都。自(9)康乐以来,未复有能(10)与其(11)奇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

(2)四时:(3)歇:

(4)夕日:(5)颓:

(6)沉鳞:(7)欲界:

(8)仙都:(9)康乐:

(10)与:(11)奇:

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

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

1

答谢中书书2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四时俱备四时:

②晓雾将歇歇:

③夕日欲颓颓:

④与其奇者与:

2、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①五色交辉

②沉鳞竞跃

3、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两种视角,

写,用笔洗练,境界清新。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自己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流露于笔端。

《答谢中书书》3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 .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4.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

5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答谢中书书》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2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翻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简答题

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本文分几层?写出各层大意。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

13.《答谢中书书》文中“”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1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2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2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5、《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书写游山之感,为什么要与“康乐”相比?

答谢中书书1 陶弘景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五色,后泛指多种颜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3)歇:消散。(4)夕日:夕阳。(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

(7)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指人间。

(8)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9)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0)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1)奇:指奇山异水。

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

3

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6)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绘其美景的。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跳,“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山川之美景。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答案2:

18.①四季。②休息。这里指散尽。③坠落。④参与,这里指欣赏。(4分,一词1分)

19.①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②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2分,一句1分)

20.①仰观俯察山之高、水之净。②归隐林泉、与自然相融合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4分,一空1分)

《答谢中书书》3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 .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4.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

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5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答: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答: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答:“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答谢中书书》4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翻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⑴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二、简答题

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信给谢中书的信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本文分几层?写出各层大意。

三层 .……共谈‖高峰……仙都‖……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4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朝与夕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答谢中书书》文中“”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同时表达了自己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2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概说人人皆爱以点明全文中心的语句是: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全文。

共谈美实是欲界之仙都

24、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个画面?试写一段赏析文字。

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作者既描绘了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描绘了清静幽寂的暮景,写出了晨昏变化之美。

25、《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书写游山之感,为什么要与“康乐”相比?

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正因如此,陶弘景书写山水之感时,才要与谢灵运相比。作者带有自豪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6《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5

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08571

《答谢中书书》 一、翻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⑴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二、简答题 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信给谢中书的信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朝与夕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答谢中书书》文中“”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同时表达了自己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2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答谢中书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27短文两篇(1)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18—20题。(10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l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四时俱备四时:②晓雾将歇歇: ③夕日欲颓颓:④与其奇者与: 19、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①五色交辉译文: ②沉鳞竞跃译文: 20、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两种视角,写,用笔洗练,境界清新。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自己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流露于笔端。 答案:18.①四季。②休息。这里指散尽。③坠落。④参与,这里指欣赏。(4分,一词1分) 19.①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②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2分,一句1分)20.①仰观俯察山之高、水之净。②归隐林泉、与自然相融合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4分,一空1分) 27短文两篇(2) 阅读古文《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苏轼与张怀民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解: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zhé)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解释划线的字词。 1)念无与为乐者步于中庭。()() 3)盖竹柏影也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解释 五色交辉消散 四时俱备争相 晓雾将歇交相 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季 三、译 ①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 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 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 四、默写理解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谢中书书》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 2、填补原文空白。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②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④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三、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交相辉映。 ② 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交织在一起) ③ 实在是人间天堂。 四、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 2、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 自康乐以来未复者能与其奇者 3、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新部编版8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 专题03 《答谢中书书》(实战训练)(原卷和解析版)

2020部编版8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及中考实战训练 最 新 讲

义 《答谢中书书》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略无:一点都没有 B.属引凄异属引:连续不断 C.五色交辉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 D.自康乐以来康乐:指南朝年号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 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 二、(2019年海南省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l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与)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 8.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晓雾将歇(hé) B.沉鳞竞跃(yào) C.参差披拂(cī) D.佁然不动(tái) 9.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⑴五色交辉()⑵四时俱备()⑶青树翠蔓()⑷俶尔远逝()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

《答谢中书书》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两岸石壁,五色():晓雾将(): ()竞跃:未复有能()其奇者: 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四时俱备()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 (1)欲:夕日欲颓()(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实是欲界之仙都()念无与为乐者() 欲穷其林()相与步中庭() 4、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字通明,号。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5、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7.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课文理解题。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3、文中的静景是:,文中的动景是: 4、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 5、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7、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8、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9、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10、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1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字子瞻,号,是 朝的家。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为“”,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填空:

10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与答案

10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 一、填空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①,。 ②,。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五色交.辉消散 四时.俱备争相 晓雾将歇.交相 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季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 1.《答谢中书书》选自《》,作者,字,号。 2.填补原文空白。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一、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②“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二、 三、①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交织在一起) ③实在是人间天堂。 四、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 2.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者能与其奇者 3.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阅读课文《答谢中书书》,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下列加线词。 (1)答谢中书书( ) (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最新答谢中书书专题训练附答案

《答谢中书书》训练题 一、翻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简答题 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 13.《答谢中书书》文中“”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19.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20.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2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 一、翻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⑴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二、简答题 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信给谢中书的信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朝与夕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3.《答谢中书书》文中“”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同时表达了自己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 1、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人,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二、语音 颓(tuí)与(yù)歇(xiē) 三、重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交:交相 2、四时俱备时:四季俱:都 3、晓雾将歇歇:消散 4、夕日欲颓颓:坠落 5、沉鳞竞跃竞:争相 6、古来共谈共:共同 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欲界:人间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四、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重点语句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5、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欣赏这奇美的山水。 六、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七、开放性试题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 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人物品评篇 (一)(2019·达州改编)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四》,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 ①脱粟:吃糙米饭。②艺:种植。③曩:从前。④发:打开。⑤橐(tuó):布袋的一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御史诣.学宫诣:到 (2)属吏咸.伏谒咸:都 (3)迁.淳安知县迁:升迁 (4)宗宪子过.淳安过:路过 2.下列选项中,与“倒悬之”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何陋之.有(《陋室铭》) 1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D.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解析】“倒悬之”的“之”是代词,意为“他”。A.宾语前置的标志;B.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代词,他;D.助词,的。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 (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从前胡公巡察所辖各地,下令经过的地方不要提供陈设之物招待(他)。 4.海瑞在民间人称“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孟子》中关于“大丈夫”的看法与选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示例】“青天”应是像海瑞“独长揖”一样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人,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威武不能屈”;“青天”应是像海瑞“布袍脱粟”一样清正廉洁的人,就像《孟子》中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附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不下拜),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 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后,在任 2

答谢中书书练习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含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答谢中书书》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 .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4.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 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5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问题探究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答: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答: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答:“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题含答案

短文两篇跟踪检测 (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 _ ”。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答案: 1.(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2.(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3.(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答谢中书书》与《三峡》比较阅读。 4.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5.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答案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 5·《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 三、) 阅读《短文两篇》 6.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7简答

答谢中书书》复习题(含答案)--MY

《答谢中书书》复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两岸石壁,五色():________________ 晓雾将():________________ ()竞跃:________________ 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四时俱备()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 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 (1)、欲: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穷其林() (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中庭()选贤与能() 4.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5.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7.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对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课文《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 《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头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构成: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她又像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梦幻”和“求索”是贯穿小说的比喻。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答案】 C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C项《简爱》贯穿小说的比喻是“旅行”和“求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的难度较大,十分考验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需要学生在阅读名著名篇的过程中了解文学常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 【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

《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练习 知识梳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书: (2)五色交辉 ..交辉: (3)四时俱 ...备四时:俱: (4)夕日欲颓.颓: (5)沉鳞 ..竞跃沉鳞: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7)实是欲界 ..之仙都欲界: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内容理解。 (1)“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也用得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吗?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视角来写的? (3)作者是怎样动静结合来描写景物的? 精题演练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歇: (2)沉鳞 ..竞跃沉鳞: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观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7.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对比阅读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 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ɡǒu)。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罴(pí):棕熊。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共.谈共:共同 B.高峰入.云入:耸入 C.晓雾将歇.歇:休息 D.夕日欲颓.颓:坠落 9.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10.文章结尾提到的“康乐”是谁?作者提及他有什么深意? 11.两文写景运用了不同的手法,语段(一)动静结合,语段(二)妙用比喻,请分别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1.台州市(09 浙江省) (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五色交辉 ..()⑵晓雾将歇.() ⑶夕日欲颓.()⑷沉鳞 ..竞跃() ⒉翻译句 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题集锦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题集锦 一、范式传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侯之。母日:“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 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圹kuàng:墓穴。⑤窆biǎn:落葬下棺。⑥柩jiù:棺材。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台①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②,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③,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④、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 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注】①天台:天台府,在今浙江天台。②中书左司掾(yuàn):中书省下所设左司的属官。 ③照磨:都指挥司下属官吏,掌管文书宗卷。④射:射覆,酒令的一种。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B.于是其诗/益工 C.庭学/无不历览 D.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北________②益________③越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①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②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完整版)答谢中书书练习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列词语 (1)交辉:(2)四时:(3)歇:(4)夕日:(5)颓:(6)沉鳞:(7)欲界:(8)仙都:(9)奇:(10)与: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 的? 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

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教师版参考答案: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1)五色交辉。青林翠竹,(2)四时俱备。晓雾将(3)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5)颓,(6)沉鳞竞跃。实是(7)欲界之(8)仙都。自(9)康乐以来,未复有能(10)与其(11)奇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四季。 (3)歇:消散。 (4)夕日:夕阳。 (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 (7)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指人间。 (8)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9)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10)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11)奇:指奇山异水。 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答谢中书书》选择、翻译、简答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班级:姓名: 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A参与,这里指欣赏;和。B代指鱼;代指鱼。C发出;振作。D看见;见(xiàn):同“现”,显露。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 【解析】A的;主谓之间。B判断词,是;判断词,是。C连词,和;动词,参与,欣赏。D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解析】A存在;准备。B都是代指鱼。C发出;振作。D看见;引见。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相与.步于中庭。 C. ①时时而间.进。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解析】A 判断动词,是;指示代词,这。B参与,这里指欣赏;一起。C间或,有时候;参与。D的;补足音节。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三、课内简答题: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答:全文抓住“美”字来写。写了山峰、水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游鱼。描写特点: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