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基础讲义

教育学基础讲义

教育学基础讲义
教育学基础讲义

《教育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什么是教育

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法语中是,德语中教育是,三者均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 educere。

解释:把某种本来就潜藏在人身体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我国最早的“教育”一词出现在《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现在“教育”一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兴学”活动和理论,日文中称作教育和教育学故称之。

1、教育的定义:

一般人们是从两个角度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⑴、从社会角度定义,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①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③更狭义的教育,有时专指思想教育活动。

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缺点:单纯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过去我们的教学表现为一种灌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教育看作是外在的强制过程,而不顾学生内在需要,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出来。

⑵、从个体的教育定义,把教育等同为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定义的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缺点:单纯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而且用“学习”来定义教育也会使教育的外延过于宽泛,难以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

⑶、专业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具体分析:①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实践性。

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在活动之前就已经明确了目的性,是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②教育是一种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耦”,两人并耕。耦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

现象。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

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这两个过程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的。单纯地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单纯强调个体的社会化:古希腊的斯巴达

单纯强调社会的个性化:只强调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需要,忽视社会的一般要求,就会导致个体自身的随心所欲。教育是要求必要的“规范、限制和引导”的。

③教育活动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过程中起到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专门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它的专门性,它区别于养育、抚养这种自然状态下的活动。

④教育活动的发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教育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社会性:教育活动时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与社会其他的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历史性: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任何社会的教育都不会完全摆脱前一个社会下的教育而完全重新开始。它必然是对前一种教育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文化性:教育本身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有着巨大的作用。

2、教育与学习、教育与灌输、教育与养育等概念比较

教育与学习:教育包含着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教育,比如完全独立自主的自学就不是教育。

教育与灌输:片面地只强调个体的社会化,强调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一致,而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这样就使机械的“灌输”,这不是教育。教育是既包括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有包括社会的个性化过程。

教育与养育:教育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有专门的教师等,而养育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

二、教育的要素

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教育者,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对于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应该从类上来把握,而且还应该从质的方面把握。㈡、学习者:传统教育学理论上成为是受教育者或学生,而不是学习者,在这里叫做是学习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⑴、受教育者,这个概念将教育对象看成是比较被动的存在,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⑵、学生,这个概念主要是指那些在身心两方面还没有成熟的人,现在还将教育对象看作是学生,看来是不合适了。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城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

所以,就上面因素,经教育对象称为学习者更合适。

学习时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教育者要向成功地促使学习这的有效学习或高效学习,就必须在把握学习者之间共性的同时,花大力气把握他们彼此之间十分不同的个性。所以在教学中强调要因材施教。

㈢、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是教育活动的媒介,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互动的媒介。她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及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从人类的文化宝库中精心选择、组织和呈现的,具有丰富的发展价值。

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是围绕着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设计的,是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的。

三者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三、教育的形态

1、教育形态:是指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2、教育形态的划分标准:

①从教育系统自身来划分,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就

是非制度化教育。

人类社会学校产生之前的教育就属于份制度化的教育,在今天非制度化的

教育仍然才存在。

制度化教育是从非制度化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

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②从教育所运行的场所和空间来划分,教育形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与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在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到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主导性的教育形态。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由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有比较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等。

社会教育:在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传统教育、社会制度教育和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

社会传统教育:是指一个社会的传统风尚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教育性。

社会制度的教育:是指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信念也有一种塑造的作用。

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是指个体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验中获得的教

育。

三者间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发展。

③从教育所运行的时间来划分,教育形态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

的教育与信息化社会的教育。(第二节重点阐述)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㈠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㈡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主要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在于动物界。

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使一个生物学的过程。

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㈢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㈣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㈠、农业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特点: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学校产生的条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文字的出现

学校产生的时间:奴隶社会初期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

古代学校的特点:①以文法学校、修辞学校等古典学校为主;

②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古代统治阶级所需要的

人才,另一方面是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宗教、道德或政治的教化;

③课程内容主要是一些古典学科,如西方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文法、修辞、辩证法等;我国古代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儒家思想

④教学方法上强调严格的纪律和体罚,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化教学等。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教育具有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师选择与任用上。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㈡、工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教育的特点: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①什么是现代学校: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学校,它不仅包括一些专门传递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现代工业训练劳动力的实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也包括现代大学。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8世纪。

②现代学校的来源:一是来源于政府出资购买或接管一批教会学校;一是逐步地改造传统的学校,增加一些现代课程;一是新建一些适合与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化大生产以及工人提高自己劳动素质需要的学校。

③现代学校的特点:世俗化、普及化、制度化

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授课形式。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越来越成为一项公共事业。

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被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关注。

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㈢、信息社会的教育

信息社会教育的特点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①学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职业预备的需要,而且也是满足人们人文关怀的需要

②学校的类型进一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要

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将会最终建立起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也得到根本改变

④学校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学校市场化”的概念会激发学校不断进行变革,以提供优质和简便的教育服务

⑤教学的组织形式也由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多种多样的形式转变

⑥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成为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

⑦学校教育观念、管理、课程、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学校事务都成为公共辩论的焦点⑧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方向转变为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因此把这一时期称作“前教育学时期”。

对教育认识的主要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

如:我国的孔子、孟子、韩愈、朱熹等

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思想家。

这一时期的思想们对教育的认识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没有一定的教育学的结构体系,缺乏一定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整体性,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仍然不能说是科学的思想。

二、教育学的创立

1、教育学创立的条件:①来源于教育实践的客观需要;②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③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①从研究对象来看,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从概念和范畴方面看,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体系和范畴体系;③从研究方法上看,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④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⑤从研究机构看,有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出版,被看作是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四次讲授教育学,并在1803年出版了《康德伦教育》。

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之后还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写出了专门的教育学著作,为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法国思想家卢梭等。

三、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19世纪末德国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狄尔泰

3、实用主义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5、批判教育学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当代教育学出现的新的特征: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对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羊城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性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1、概念: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从教育内部看,是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从教育外部看,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社会其他子系统也在发生着作用和影响。

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2、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异同

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它反映了人们认为的“教育应该干什么”,是教育的“应然”表现,是人对教育的主观上的期望;

教育功能是一种实效,它反映了教育实践活动“实际干了什么”,是教育的“实然”表现,是教育价值在教育实际中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由于在教育内部发生,因此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使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为教育的工具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都是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同时存在的,只是二者的比重不同。多数时期都是以正向功能为主,但在历史上也有负向作用较明显的时候,如欧洲中世纪教育、法西斯教育、军国主义教育等,不仅扼杀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也阻碍着社会的进步。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着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学校除了教育儿童,学校还在照管着儿童;在学校教育中,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日本学者柴野昌山

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分为正向显性、正向隐性、负向显性、负向隐性

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分为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经历了四个时期:

早期社会,教育没有成为独立的形态,也就谈不上有意识地发展个体了

古代社会,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但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巩固政治制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是附属的

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强调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

当代社会,教育的功能既强调个体发展的功能,又强调社会发展的功能并且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二者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和冲突。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身体发展指有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完善;心理发展,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各种高级社会性的发展。

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

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使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㈠、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如,狼孩

具体内容: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需的技能;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群体、大众传媒、职业等等。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校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完成的。

2、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

①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③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㈡、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

主体能力:是指主体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㈠、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㈡、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个体享用是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式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它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

人口质量是现代生产发展和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

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工程,具有国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

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方式有两种:一是纵向的文化的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一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文化存在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存储形态的文化,一种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活化文化就是从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活化。

只有教育才能把文化从物质载体转移到任身上,与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建立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行为的现实力量。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食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它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

教育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教育并等同于文化传递,因为教育并不是对所有文化的传播,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有选择的。

教育的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一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文化批判功能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教师的出国访问、学术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二是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教育创造文化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途径,就是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如新的作品,新的思想,新的科学技术等;二是间接途径,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①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②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科技第一生产力有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前提和条件。

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最主要的就是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它表现为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即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

造成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社会的负向发展是指社会在现有基础上沿着阻碍、乃至降低人的解放程度的方向变化,就是负向发展。

第二种情况: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教育功能的形成

1、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2、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3、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二、教育功能的释放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质的规定性:

㈠、教育目的的内涵:

1、定义: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教育目标在结构上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比较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的教育和各层次、各专业的教育对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的具体规格和素质要求。

课程目标:是各个学科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要完成的教与学的具体任务,它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前一个概念是后一个概念的上位概念,后一个概念是前一个概念的下位概念。后一个概念是前一个概念的具体化。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也有所不同。

联系:二者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哪个阶级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原则。

区别:教育目的中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的总体规格和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突进和基本原则。除了包括以上内容以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方占的基本原则。

目标和目的是根本不同的。目标是可以测量的,而目的是抽象的,是不能够测量的。

我国目前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㈡、教育目的的质的规定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规定了教育“为谁培养人”、“为哪个阶级服务”。这种质的规定性在于明确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和根本方向,使其培养出与一定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人。

一是对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就是要使教育对象成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的人,为哪个阶级、哪个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就是要使教育对象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应养成哪些方面的素质等。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目的: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

操作性教育目的: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

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操作性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是确立具体目标的设立原则,奠定了具体目标的价值基础;操作性教育目的是价值性教育目的的体现,受价值目的所规定,是表现价值内核的形式。

2、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为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含着人的发展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终极性教育目的与发展性教育目的的不同:前者具有发展的终结性,对各种教育阶段及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宏观的,具有总的指导原则和方向指针的意义;后者具有发展的持续性,对各种教育阶段及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具体的,对各种教育现实问题解决的结果具有直接评价和认定的意义。

3、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定权利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它一般由国家(或一定地区)作为主体提出,其决策的过程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常常体现在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教育文本或有关的法令中。它内含国家或地区的意志和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等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国家或地区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密切联系,综合反映国家各方面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

非正式的教育目的:指蕴含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权利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

分为两类:一是以思想理论为根基而存在,其大多是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给予自己社会间接或教育间接而提出的,通常体现在他们的理论或思想中。

二是基于一定社会单纯的功利观念而存在,它虽没有明确的阐述,但常常借助一定的社会功利心理和观念而起作用,如片面或单纯升学的教育目的严格说这类教育目的不适教育目的,但因其凭借广泛的社会功利心理或观念,对正式教育的实现带来极大的干扰,左右实际教育的方向,而成为有的学校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这是国家在实现教育目的时应该格外注意和防止的。。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就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①、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

②、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使教育依循这样的规定,不仅能改变人的自然的盲目的发展性,而且还能对人不符合教育目的要求得发展给与正确的引导,使其发展与预定的方向一致,符合教育目的的规定,产生社会所需要的新的品质。

③、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④、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除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值定向作用,是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调控的方式:①、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教育目的带有一定价值取向,通过价值取向来调控教育活动的。

②、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教育者根据标准调节和控制自身对教育内容或教学方式的选择等。

③、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察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①、是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素质教育,有的被赋予了片面升学的价值取向。

②、是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上。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的质量等,都要用教育目的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来评价。

教育目的的以上功能是相互联系、综合体现的。每一种功能的作用,都不是单一表现出来的。定向功能是伴随评价功能和调控功能而发挥的,没有评价和调控功能,定向功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调控功能的发挥需要以定向功能和评价功能作为依据;评价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对定向动能的凭借。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教育目的的选择,即对人培养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取或抉择。

教育目的的确立,即以一定组织形式对教育目的进行确认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

一般来说,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定是结合在一起的。

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定是分层次的:

宏观层析的选择,即对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体要求,也就是教育目的的选择;

中观层次的选择,即对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目标的选择;

微观层次的选择,即对具体教育活动、具体目标的决策,是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就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等具体教学活动目标的选择。

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㈠、社会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1、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的各种关系的综合,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利益关系等各种关系的总称。

在社会发展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就要带来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到变革,而新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建立,对教育培养的人相应也提出了要求。

比如:从我国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就可以看到,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关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对人的培养上的要求在不断的变化。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下建立的现代的社会关系,要求我们教育培养的是现代人。

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发展,要求教育要培养现代人。现代人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否则将无益于现代化制度的确立。

现代人要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代人的精神特质,自主、自立、自强,有奋斗精神等等。

2、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教育目的的确立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发展需要所制约。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要反映社会关系和政治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需要所制约。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生产力发展状况又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对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标准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上要考虑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具体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我国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

㈡、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而且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如,初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决定;中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决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决定。这样才有利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如果不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就会造成教育目的的难以实现。

从人的需要来看,人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和发展的等。教育目的在确定上要考虑到人有不同的需要,要满足人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要。

如果不考虑人发展中的不同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就不能唤起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也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具有积极主动精神的社会主体。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就是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价值是教育目的的核心。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进而影响教育活动的方向。

所以说,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问题上,主要涉及到的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论两种。㈠、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观点: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分清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等

代表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上也有所不同:

1、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背景和针对性有所区别: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18-19世纪的自然主义(卢梭)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文主义、20世纪以来的人本主义;

2、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虽都视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在对待社会的态度上由对立与非对立之分,具有激进和非激进之别。

激进的:强调人与社会的对立

非激进的:不否认人的社会性,不否认人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社会需要的。教育的个体目的与社会目的不是对立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的完善需要通过个人价值及其发展的完善才能实现。

评价: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性对于正确认识社会和正确认识人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强调任的发展的重要性时,忽视或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把教育的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

㈡、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处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代表人物:那托普、孔德、图尔干

评价:社会本位论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它过于强调任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甚至认为“个人是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种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是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㈢、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对我们认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启示:

1、这两种主张虽然各含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是一个超历史的抽象公式,它们各自的合理性需联系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进行分析。

2、这两种主张对我们理解人和社会在教育目的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性是有帮助的,但二者割裂了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否定了人与社会在教育目的中的合理性存在。必然导致教育实践的片面性。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从这一点来说,社会是人的社会;另一方面,人是在社会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人总是归属一定的社会,从这一点来看,人是社会的人。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如何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思考的方式很重要:首先对教育目的中人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应是动态的、发展性的把握,而不是静止的、僵化地看待;其次,应注意在相应的层次上来思考和讨论问题。

1、就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人与社会发展的互依性、互动性、互利性作为社会整体教育目的的根本价值取向,既有利于避免一个社会的教育对人的压抑,也有利于避免教育对人的培养脱离社会实际与发展的需要。

2、就价值取向的实现过程而言,把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僵化理解成二者在实践中“平分秋色”或“份量相等”,应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

3、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因为教育无论是满足社会需要还是满足人的需要,都是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的,没有人的发展,一切都是空话。可见,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实现的着眼点。

因为,人的发展本身就有一定的社会依据,是一定社会需要的反应。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㈠、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最早源于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及其保护的认识。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长篇报告中,定义了“可持续性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达到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满足今后整个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全面发展。它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核心是人的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对人与社会、自然关系上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教育目的在确定时,要依据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

只有富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培养人,才能使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获得强有力的内在把握和坚实的基础。

2、适应与超越问题

适应与超越是特指教育对现实社会的两种功能。

适应: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需要的符合性,是教育基于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肯定关系,在体现现实社会当前的要求,满足现实社会当前需要方面所具有的适合顺应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要求满足的配合性或支持性。(教育要适应现实社会)

超越:是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超出性,是教育给予现实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满足现实社会未来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教育要超越现实社会)

教育既要适应现实社会,又要超越现实社会。教育只注重适应,就容易导致教育的短视,降低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样教育也要超越现实社会,没有超越就没有发展。但也不能只注重超越,如果这样,就容易导致教育热衷于虚幻的未来,忽视社会未来发展的现实基础。

对于现实和未来,应该说要适应现实,要有走向未来的指向;超越现实,要有良好的现实基础。适应与超越之间应辩证的统一,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连续性。

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坚持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如果坚持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上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①、首先,不能局限于在理论上抽象思考二者统一的合理性,还要探索二者统一在实践上的可行性。

②、在实践上要避免主次分明的绝对化思维。

③、在实践中,要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来把握教育的连续性,体现适应于超越的统一,一方面在适应中超越,另一方面在超越中适应。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问题

教育的功利性:指教育自身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及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公用性和效益,这方面的意义体现教育在社会中功利性价值。

教育的人文性:教育自身活动对社会精神生活,文化发展,价值精神建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这方面的意义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

社会的发展是既强调物质和经济发展,要强调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的。正是由于社会的这种内在要求,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既坚持功利性,又要坚持人文价值,二者有机结合。

现状分析: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教育被越来越赋予了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物质利益追求的目的,生存于发展的功利性、实用性。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中功利性价值和人文价值严重失衡,对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如何实现功利性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结合:

①、重视人文精神、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的同时,避免把它与功利价值对立起来;

②、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就是要倡扬人文精神,但不能把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等同于今天所要提倡的人文精神,也不能把它同西方倡导的人文精神等同起来。

③、确立人文精神与功利追求是人生意义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观念。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民族性:涉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传递、保持、敬重及维护问题。其根本在于不使自己民族失去独立和自主,从而得以凝聚和发展。世界性:涉及对世界交往与合作的各种文化、规则的认同或接受,进而使自身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基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

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要立足于民族,面向世界,在民族开放中发展民族、创新民族精神,是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

如何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①、对民族性的理解和把握要避免讲话和封闭,坚持民族性的价值取向,不是用自己的传统特点去抵制全球化的趋势,而是要强调民族自身的发展,要重视民族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使民族具有开放性和容纳性的品质。

②、在理解和把握世界性价值取向时要避免盲目性。不能“全盘世界化”,或“全盘西化”,也不能盲目地跟着世界发展,或照搬照抄世界模式或西方模式。㈡、个人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1、人的社会化和人性化问题是人自身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

社会化: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反映人的一种“群”的聚合性和共处性,是社会得以凝聚群系个体的重要形式,也是个体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个性化: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人的个性化发展,意味着个人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创造能力与自觉自控能力的提高,蕴含着人自身发展的潜能和自立自主的能力。

社会化与人性化之间的关系:

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自身发展的两个相互对应的不同方面,是人得以健康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发展与完善,就在于社会化和个性化而这的和谐与统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也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没有人的社会化,个体就难以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没有人的个性化,个体的观念和性味就行为就会千人一面,个人的才智及潜能就难以充分发挥。

教育目的的个人价值取向上,既要强调人的社会化,又要强调人的个性化,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理性:指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理性遵循(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性遵循,对科学的概念、价值准则的遵循等),以及运用理性(逻辑、科学概念和价值准则等)来揭示或把握客观对象的普遍性本质和规律,来看待或处理问题的特点等。

非理性:指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非理性遵循(对产生于感觉、情绪、欲望之上的知觉、直接体验或灵感、顿悟的遵循),以及运用非理性来把握或说明客观对象或事物,来看待或处理问题。

对理性和非理性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上如何处理:

首先要避免陷入理性和非理性二者对立的误区;而这虽然不同,但却不是截然对立的,在认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理性与非理性是相互作用的,理性的产生发展以及作用的发挥不是孤立的,是与人的情感、欲望等联系在一起的;非理性的产生发展也要受到一定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以及价值标准的影响。二者在发生作用时有着一定的相互性。

其次,要充分认识理性与非理性各有的长处与局限性,避免对二者的盲目性。理性至上容易造成对人的冲动的压抑,导致人行为的僵化教条,使人的行为缺少内在的激情与活力,无益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非理性至上容易造成人的自我放纵,使自我任由本能冲动的支配,也无益于个体自身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问题

科技素质:指与人认识、作用于自然,与人从事物质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的水平,通常提箱为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掌握及运用的能力,与此相关的思维品质、探索创新的意识、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等。

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决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水平,通常表现为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

近代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以人文素养培养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的,因为近代之前,自然科学体系并没有形成,对人的科技素质的要求很少。随着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并且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应用的增加,对人的科学素质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科技素质在教育目的中的价值取向也日益突出。而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以及对于人们的社会功利价值的追求的满足,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近现代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失衡的,人文教育中科学科技素质的培养,科学技术教育中缺少对人文素质的关照,这样造成了当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明显缺失。这是我们目前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要关注的问题。

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必须要摆脱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观的片面性。过分强调科学主义或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对于认定全面发展都是不利的。

其次,要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反映和构成整个世界图景的两个相互关联的不同方面。科学精神是人类在对世界特别是自然界的探究中形成的,包括相信理性、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热爱真理,遵循公正、普遍、创新能等准则等。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包括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等。

最后,充分认识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有机培养的时代性要求。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㈠、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㈡、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途径

是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保证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指引着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全面的发展进步培养造就各方面对人才。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是我国在人才培养上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明确了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明确了使受教育者各方面全面发展,即在注重基本素质形成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不应仅仅局限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深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进而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人才”的理解,各级各类人才就是劳动者,不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是人才。“劳动者”的理解,所用在社会中从事劳动的人,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①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②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③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④自由时间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⑤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78页)

①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劳动能力既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包括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全面发展;

②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

③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④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个人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1、为我们科学的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

2、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有多种相互关联而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①、不能把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所讲的全面发展等同起来;

二者的区别:西方传统的“全面发展”基本上局限于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忽视人在物质生活领域,特别是在生产劳动领域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它们讲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极少数人,特别是极少数“精神贵族”的自我发展问题。

我们今天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包括人在物质生活领域,特别是在生产劳动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又包括人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强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同时,我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发展问题,更多涉及到的事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②、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个方面的平均发展、均衡发展;

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③、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发展在不同的受教育个体身上必然会有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个人特点,而不会是千人一面,因而表现出个性特点来。因此说,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在强调个性发展时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全面和谐的发展,也不会显示出完美的个性,也不会有个性的很好发展。德、智、体、美、劳等各种素质在个体身上的和谐发展,正是个性完美发展的表现。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倾向给我国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得直接与首要目标就是( A ) A、影响人得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得素质 D、促进人类与谐 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得著作( 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得出发点就是( 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4、在一定得前提下,对个体得发展中起着相对得主导作用得就是(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得前提就是( 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得问题就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7、为实现一定时期得教育目得而规定得教育工作得总方向就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8、雅典教育中“缪司”就是指( C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与美育 D、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强大动力就是( 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得创新 C、学校发展 D、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得主要实施者就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得开始得文件就是( D )。 A、《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 B、《国家为21世纪得教师作准备》 C、《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D、《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得核心就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就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得理论体系得构建者就是( 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得实质就是( 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教学方法概念得基点就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得教学方法就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得核心应该就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得核心就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教育学基础311重点总结

一. 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预期的教育结果,是国家,家长,教育机构,教师对培育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还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教育目的是教学的总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教学目标是在某一阶段(如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的具体结果,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确保教学有效的基本条件,但是今年仅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总的教育目的作为指导,教学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二.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建构主义的区别 两者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是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皮亚杰的将建构观称为认知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势存在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华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则成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三. 什么是道德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者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侧重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强调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谅,学会关心。该模式通过使用一套包含大量社会情境问题的教材《生命线》,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道德学习。 四.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点 共同点: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三者对学科之间的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吧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教材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教材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融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五.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的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 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六. 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优:便于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便于获得较为完整的资料。便于进行多次观察 缺: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观察的样本数小,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强。 七.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基本过程: 理解与表征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的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定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 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作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 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作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70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我校为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一、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5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50分 三、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四、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3、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提纲

第一章 ·在中国古代.对“教”的理解:“教”是一种上者、长者对下者、幼者进行规范灌输的过程。教的内容以道德的养成为主。 ·在西语中教育的本义意味着要用引导的方法来发展受教育者潜在的心理能量。 ·定义的三种方式: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填空) ·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便是学校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一门学科能否独立存在,是否发展成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便是看它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教育学的萌芽和创立、发展时期的重要人物: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论学术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授学》) ·康德---哥尼斯堡大学开设的由哲学教授轮流教授教育学的讲座,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特拉普---德国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一位教育学教授---《教育学探讨》---这是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完成了教学与教育的结合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4点浏览就好 第二章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 ·原始社会晚期:学校的萌芽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后:学校产生。 ·学校产生与下列条件有关: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2、文字的出现是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时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从形式上看,人类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学制的定义: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

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里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想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工业社会的教育的新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得到全面的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饿终身化和全名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明主化向纵深发展: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明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突出成。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美国的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负向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发展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大量出现。2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3教育的功能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是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目的选择:即人对培养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择或确立。 教育目的的确立:以一定组织形式对教育的目的进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是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虽然都视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是在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具有基金和非激进之别。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2使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

最新 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最新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①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 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 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

育口号 D教育隐喻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所谓的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所谓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现代教育学原理答案

01任务: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答:(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 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 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 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 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1)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 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 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 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 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 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 育。 02任务: 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由内因与外因构成的,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2分)(2)顺序性(1分)(3)阶段性(1分)(4)不均衡性(1分)(5)个别差异性(1分) 2、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2.传播-丰富文化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4.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03任务: 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现代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 比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性;(2) 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 (5)融合性; 2、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答出 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1)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 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 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 应性 04任务:1、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 些?答题要点:(1)三种教育力 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 的相互衔接;(2)三种教育力量 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方向上 的高度一致;(3)三种教育力量 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 互补作用 2、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 可能性)是什么?答题要点:(1) 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 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 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 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 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 教师职业规范。 3、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 方面?答题要点:(1)主体意识 增强;(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3) 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 辈群体影响较大。 05任务: 1.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 特征有哪些。答:①根本原因是 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 口素质;②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 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2) 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 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 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2.简述教学的任务:答:答:1)培 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 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简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 的主导作用。答:人的身心发展是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发 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 以下多方因素的制约:(1)受教 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自 身状况;(3)家庭环境的因素;(4) 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如果能得到以 上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就能充 分发挥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独特作用。 4.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答:(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 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 效性不强;(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 (4)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 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 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教 育和社会实际;(5)课程实施过程 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6)课程评价基本只重视学 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7)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 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 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作者:————————————————————————————————日期: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本复习全析是分为七册,组织仙林南师大与高分研究生共同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参加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在初试复习的全程必备专业课资料。 该书通过总结南师大教育学专业课的总体考试概况、最新题型特点、指定教材特点与大纲解读等,旨在帮助考生通过汇总分析近年南师大该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考试命题规律与难易程度、考试内容及分布,宏微观综合把握考试发展及趋势。 同时,本书系统总结梳理了《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心理学(张大均)》、《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现代教育学基础(冯建军)》六本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浓缩精华内容,并对各章节的课后习题进行解答且配备相关的名校真题,再对南师大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使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适用院系: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德育学】 金陵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

适用科目: 620教育学基础综合 内容详情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620教育学基础综合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师大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师大考研专业课620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师大教育学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选择题、辨析题、简单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教育学基础重点

《教育学基础》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①实践性②耦合过程③动力性④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2、教育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的人。因此,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她/他在实践活动中说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②、学习者: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③、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势与内容的统一。 3、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 来越大。 5、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③、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6、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代表作及其基本观点: ①、中国古代无名氏的《学记》,它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 学作品; ②、英国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科学提出; ③、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 ④、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现在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成为科学; ⑤、英国哲学家洛克,他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 较大的影响; ⑥、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享誉全球的《爱弥儿》 7、教育学流派: ①、实验教育学; ②、文化教育学; ③、实用主义教育学; 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⑤、批判教育学。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2017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真题 来源:文都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育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 模拟试题集 大纲说明: 识记:填空题、名词解释 领会:简答题、综合题 简单应用:论述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识记: (1)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2)学校教育的定义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额,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领会 (1)给“教育”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意义 (2)对“教育”这一概念含义理解的多样化的原因 A.定义者的哲学观、价值观以及逻辑方法不同,对教育认识和解释也不同,他们总是从某一角度提出对于教育的理解。 B.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尚不成熟,人们对某一概念下定义主要根据事实和历史事实。 C.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群对于教育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D.根本原因:有事人给“教育”下定义时没按照逻辑规则来进行,而是采取了“定义性陈述”的方式,导致了“教育”定义的混乱。 (3)谢弗勒有关教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性陈述。 1、规定性定义:指创造的定义,也就是下定义者用自己的语言对于有关概念或术语下定义。“规定性定义”对于下定于本身并无特殊的规定,而只是要求被定义的概念或术语在著作或文献中始终保持表示这种规定的含义。 2、描述性定义:指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在这类定义中没有任何逻辑要求或规定,定义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下定义者的主观意图的和知识、语言水平。优点:避开了繁琐的逻辑规则,缺点:随意性太大,对下定义者的知识水平依赖性太大。 3、纲领性定义: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 (4)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 形式逻辑是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对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有着明确的规则:吧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公式:(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 (5)按照逻辑规则给“教育”下定义的基本思路。 第一,教育做为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活动对象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教育活动的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他有别于其他以物质或精神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第二,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并不仅仅只有教育一种,如还有医疗,美容等。那么他们的差别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在所有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中,只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而其他活动则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直接目标。第三,很多社会活动都对于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那么,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首先,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总体上讲是有意义的。其次,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亦可能是有意识的,但却不会是这些社会活动的首要目标。再次,正如有些社会活动并非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但却会产生教育效果和教育影响一样,教育虽

《教育学基础》期末重点知识整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的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 级)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 教育的基本形式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特点:(1)启蒙性与长期性(2)全面性与渗透性(3)针对性和权威性 学校教育的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3)内容的系统性 社会教育的特点:(1)对象的开放性(2)内容的多样性(3)媒介的多元化 4. 教育理念的含义及作用含义: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

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 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作用:(1)反思与概括作用(2)导向与激励作用(3)创新作用 5. 当代主要的教育理念 (1)终身教育理念【特征: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 (2)全民教育理念【特征:差别平等、普及化】 (3)素质教育理念【特征: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6. 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简答或论述) (1)教育学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教育自觉性的提升 (3)教育学为反思性、研究性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教育功能(上) 1. 教育功能的分类 (1)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 求。 1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 ?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 ?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 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4?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A.成熟论 B .性善论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 5?“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 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教育准备生活说 B .教育适应生活说 C .教育超越生活说 D .教育改造生活说 6.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放教育 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 .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 7.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A.精英化阶段 B .大众化阶段C .普及化阶段 D .全民化阶段

《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精)

《现代教育学基础》复习要点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P1 —P34 P6【填空】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实施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便是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P6 【多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特点: 1、教育内容生活化 2、教育方式情感化 3、教育时间的持久性 4、教育作用的显著性 P8 【单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P10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创立时期、发展阶段。 【填空或单选】注意:识记各阶段的代表人和代表作 (一萌芽阶段 P12古代中国:《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世界上 最早的教育专著。

P11古代西方:柏拉图《理想国》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 (P12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二创立时期(P13—P16【下面第1和7小点稍微了解一下,其他点识记】 P13 1.(英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162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萌芽。“班级授课制” P14 3.(英洛克《教育漫画》(1693 4.(法卢梭《爱弥儿》(1762 5.(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 P16 6.(德康德哥尼斯堡大学于1774年首次开设教育学讲座,由哲学教授 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康德在1776—1777学年讲授教育学,其后又有数次主讲。 7.(德特拉普1779年担任哈勒大学教育学教授,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1780年出版了《教育学探讨》,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8.(德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里程碑式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 (三发展阶段 P19 (美杜威实用主义代表人《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