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结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JKGHB——401

项目来源:南阳市教育局

报告内容:

1、立项通知书(复印件)

2、研究报告

3、研究方案

4、过程性材料

5、其它

课题主持人:XXX

课题组成员:XXX、XXX、XXX

项目完成单位:XXXXXX

结题时间:2016年12月

课题目录

一、课题立项通知书

二、课题研究报告

三、课题实施方案

四、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

1.课题开题仪式记录及活动照片

2.课题阶段实施方案及总结

3.问卷调查样表及分析

4.主题研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5.主题研讨课听评课资料

6.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7.论文及教师随笔

8.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及学生活动照片

9.获奖证书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研究报告

XXXXXX* XXX

【摘要】《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课题研究了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对象是XXX小学四年级四班全体学生,研究方法以实验研究法为主,并辅助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研究结果显示:主题研究针对如何提高农村四年级学生提高运算能力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同时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的课外练习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运算习惯,运算能力得到了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到兴趣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草稿纸和灵活掌握验算方法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采用小组合作互助的课外运算练习形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村小学四年级运算能力。但由于研究过程实验学生仅一个教学班,推广不够,研究面太小,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整个四年级整体运算能力提高,还需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发现并及时解决推广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提高运算习惯养成

一、课题研究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数学概念、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区域性中心小学,生源情况复杂、留守儿童多。而根据平时所教四年级学生的作业以及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发现学生在运算方面普遍存在计算正确率低、计算速度慢、混淆定律、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有着特殊的地方,例如: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一,家庭辅导不能很好落实,完全靠在校学习;计算过程马虎造成计算错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等方面原因造成了小学生运算能力提高的困难。这些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总是困扰着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是我们本次研究的目的。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及技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所提出的课程目标中的很多方面,如获得“四基”,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与运算的学习有关,运算对实惠课程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作用。只能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才能使他们更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而四年级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运算能力培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掌握整数方面的运算能力并开始接触小数和分数方面的运算能力训练。所以四年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对后学生后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扎实的计算能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更严重的将会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而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题组的教师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开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在提高四年级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训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等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

1.促进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将研究如何在学校和课外学习中促进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将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计算能力的提升与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与形式良好计算习惯的方法。

3、提高运算能力训练方式的研究

将研究学生在校时间和校外时间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方法,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恰当方法。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四年级四班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持,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运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摸清学生课堂外的学习环境,弄清学生已有的运算基础、运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过程中实话调查,通过谈话、问卷、实际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以便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实验研究法: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选取四四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取得实验经验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经验总结法: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3.研究策略

课内联系课外,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规范学生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三)阶段目标和最终成果

1.小学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分析。

2.论文:撰写阶段性研究论文,每学期不少于二篇。

3.优质课:相关优质课每学期不少于一节。

三、研究过程

2016年1月《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经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通过立项,课题组按照制订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阶段性研究实施方案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

(一)课题研究第一阶段主要研究工作

1、总结教学是困惑,找准研究方向。

2016年2月下旬,组织课题组总结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关于学生运算能力教学方面的困难,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总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找准研究的关键点。

2、通过理论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3月上旬,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标、相关运算教学的书籍、优秀文章提高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积极查阅现有阶段关于学生运算能力研究现状,吸收、借鉴他人关于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为课题开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摸清学生学情,准确掌握课题研究对象。

2016年3月下旬我们将对研究对象我校四年四班学生进行学生对数学运算能力态度及现实情况、学生学习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附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准确掌

握实验对象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将能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

(二)课题研究第二阶段主要研究工作

1.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课堂教学、良好的运算习惯培养、课外练习组织形式等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1)进行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研究,主要研究运算教学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怎样优化课堂设计,形成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积极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研究运算练习课的设计。

(2)对学生良好运算养成进行研究。主要从学生用“草稿纸”、验算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3)对学生在课外进行运算练习的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寻找出解决农村学生在校学习时监管不到位、学习中遇到问题无人辅导的情况。

(4)为了准确掌握学生运算能力水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水平检测。在课题开展研究时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学生原有运算水平检测,主要检测内容是三年级要求学习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二)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二位数乘二位数、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进度适时进行了学生运算检测,检测题的设计主要内容是根据教学进度来进行设计,选取典型、学生易错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三位数乘二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简便计算。在进行主要内容检测时我们还辅以口算或估算练习,这些口算或估算练习题的设计主要还是为教学内容服务。例如:在讲授笔算除法时,我们设计的估算题是为学生在试商时打下基础,训练学生在试商过程中对估算的运用;在进行笔算乘法时,我们设计的整十整百相乘的口算,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方法;在四则运算简便时我们设计像25×4=100,125×8=1000等这样的口算题是为学生在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能找到那两个数结合计算更简便。(附检测试卷)

2.2016年6月、11月,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成果、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思考,撰写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论文。

3.2016年11月,总结本阶段研究情况,形成本阶段研究总结。

(三)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2016年12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形成结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奠定理论知识基础,掌握学生学情

1.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奠定理论知识基础

小学生运算能力差,学习中计算容易出错、正确不高,一直以来是困惑着广大数老师的一个难题。这一问题在我们这个农村小学显得特别明显,一直是影响学生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难点。在教学工作中也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并且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这一研究主题。

在研究主题确定后,我们先认真学习了《小学数学学习课程标准》并且认真研究了课标中关于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课标中要求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上要求达到的标准:1.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3.探索并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由课标中对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可能看出,四年级学生的运算能力高低对学生下一步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四年级基本完成了有关整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初步学习了小数、分数的计算,并且掌握了四则运算定律,会对进行简便计算。这些知识为学生下步学习小数乘除法、小

数、分数简便运算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四年级时运算能力达不到标准,那么学生将无法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正是有了这样认识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为了找到提高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我们将对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2.摸清学生运用能力,找准研究方向

为了更准确了掌握我校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运算能力,我们以我校四年级四班65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情况进行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真实性,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本次问卷调查我们采用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后让学生独立填写,在回收问卷调查时不标记不排序。调查统计情况如下:

(1)小学四年级学生大多数同学对计算题是感兴趣的,并且认识计算题对于学习数学非常重要。

(2)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运算能力不满意有进一步提高的想法。

(3)学生在进行运算时的大多同学有良好的习惯,有固定的草稿本,计算时先审题能反复难处结果。但也有部分同学存在着不好运算习惯,无固定的草稿纸甚至不用草稿纸,计算一次完成,不检查验算结果。

(4)对于出错的原因学生们有不同的认识,过程中口算出错、进位退位出错、不写答案等原因都占有相当的比例。

(5)对于运算能力的训练大多同学都认为要坚持训练。

3.从学习环境入手寻找影响学生提高运算能力提高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找到影响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为了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找到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小学四年级学生大多数对数学的学习是感兴趣的。

(2)学生的家庭情况复杂,父母单亲外出、双亲外出的家庭在比较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或其它亲人照顾的较多。

(3)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有40%同学不能得到很好的帮助。

(4)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情况较多但有近一半的学生不愿意找老师寻求帮助,更多的同学愿意找同学帮助。

4.分析问卷调查找准研究方向

经过对四年级学生学习环境和计算能力的问卷调查,我们分析找出造成学生运算能力不高,提升困难的问题所在。造成学生运算能力不高,提升困难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在运算过程中的良好的习惯有待提高,在运算过程中学生在注意检验结果和审题方面做的较好,大多同学能够做到运算前先仔细审题,运算得出结果后注意验算结果。但存在验算方法单一,做题过程马虎抄错数情况较多。

(2)学生对运算方面的方法、概念、定律一般都能掌握,但在运算过程中的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解决在课堂中怎么让学生能够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概念、定律来进行运算,以达到提高运算能力的目的。

(3)学生课外练习效果不好,这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外遇到困难不能得到辅导。由于学生父母外出较多,由爷爷、奶奶或其它亲戚照顾对学生完成的作业不能进行有效检查,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能够进行辅导,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人可问的局面。

(二)从实践中找到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

1.让“好、中、差”学生都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为了更好的进行相关研究,也为了我们进一步掌握实验班的学情,在课题开始研究时我们首先对研究对象四年级四班的同学进行运算能力检测。检测主要内容为最基础的口算,乘、除法的笔算,四则运算。检测结果如下:

面进行的问卷调查情况基本相符,大多是由于在计算过程进位、退位以及计算过程抄错数或结果末尾多“0”或少“0”而造成的错误。还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笔算除法整体掌握情况不如乘法,甚至有个别学生连笔算除法算理还没弄清楚。在四则运算中出错多是简便计算主要问题是对于运算定律不能灵活的运用,不能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而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在课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首先要让学生牢固的掌握运算方法,让学

生熟练掌握运算技能和运算定律。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准确掌握运算方法和相关定律、概念。为了提高课堂上学生对运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尝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为中着重体现发挥学生自主性。发挥学生自主性并不是找几个学生代表能准确完成课堂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采用“好、中、差”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板演,先让成绩差的学生板演,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纠错、订正,最后让成绩好,表达力强的学生来进行讲评:板演、纠错的同学出现的问题在哪?怎么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因为都参与其中了,在讲评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因为题是自己做的,出现错误,他会想我为什么会错?在别人讲的时候他会注意听。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避免了在课堂中一些学生就是听众的现象。通过在课堂中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同学们对运算技能和运算相关的概念及定律的掌握有了较大的提升。

2.从规范草稿纸,巧妙运用验算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我们发现仅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让学生记概念、掌握定律并不能保证学生运算的正确率。没有良好的习惯,造成了学生看到运算的题目他知道怎么做但不可避免的在运算过程出现诸如前面所说的马虎等现象而造成的错误,这些错误都是学生没一个良好的运算习惯造成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学生本身对已经有审题和验算结果的良好习惯。对于运算习惯我们重点在于学生使用草稿纸和验算时采用不同方法来进行验算两个方面进行重点引导。

由于在前面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草稿纸使用不规范,大多数同学的草稿纸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课本、课桌、作业本等都是他们演题的地方,有的用的是演草本但在上面乱写,乱画,没有一丝规范,在做完题后想在上面找出那一首题的计算情况非常困难。正由于草稿纸使用的混乱也是造成学生运算能力不高一个因素,对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造成不良影响。因为草稿纸的规范、有条理、字迹工整对学后在计算完后进行验算,再次检查结果有着重要的做用,如果在做完题后能快速地找到解题时的演算过程将非常有助于他进行再次检查,核对运算的过程与结果。对果草稿纸混乱的连原来的演算过程都找不到何谈进行再次检查,复核运算过程与结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规范使用草稿纸,要求有专用作业本,并且在草稿纸上演题是要求做到规范、有条理、字迹工整。为了有效对草稿纸的使用进行监控,一方面我们让小组长对草稿纸的使用进行检查,另一方面我们在平时做课堂作业或小测验时不仅要求上交完成的作业、试卷还同时上交学生草稿纸,比一比看谁的草稿纸上面整齐、有条理、字迹工整。对发现草稿纸使用混乱的同学我们进行了一些小惩罚措施,如:让他再次在草稿纸上干净、规范、整齐的再一次进行计算。我们还将草稿纸使用情况较好的同学的草稿纸进行展示让同学看后和自己的草稿纸进行对比,大家看到干净、工整的草稿纸都会赞叹,并无形中受到感染,进行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以及有意识展示学生们的草稿纸,从学生上交的草稿纸来看同学们草稿纸使用情况有大大的好转,而这一改变随之带来的是同学们的运算能力的提高。

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在运算习惯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验算方法不能灵活运算。大多数同学知道计算最后进行验算,但验算的方法比较单一,不重视估算在验算时的作用。例如:我们在对学生运算能力进行检测时一位同学在计算22×67时出现错误的答案是2074,我们先不研究他是怎么做错的,如果在验算时他先用估算一下,应该得到答案在1400左右,当他得2074的答案时应该第一反映就是算错了。另外在进行三位数乘二数计算时的验算时,大多同学就是再算一次来进行验算,如果前面出现错误,哪可能因为习惯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而检查不出来错误。我们就引导学生利用交换因数位置计算来进行计算。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把估算重

视起来。还有就是让学生明白验算时要采用和计算时用的方法不一样来进行验算这样才能准确起到验算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发现运算能力中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是影响运算能力提高的一个

难点。学生们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基本都可以掌握,但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运算时缺乏灵活性,知道定律但看到题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怎么用运算定律来进行解题。例如:78×99+78这道题。这道题是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计算。如果把这道题换成78×99+78×1同学们基本都知道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便计算,但变成78×99+78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就反映了学生们在运用运算定律时灵活性不够,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运算定律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能说出来运算定律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另一方面,对这类计算题进行分类汇总,总结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技巧,进行强化训练,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分层设计课堂习题,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运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次反复训练,螺旋上升逐步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安排一定量的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对形成运算能力不可缺少,但训练的难度一定要适当,要从数学教学的全局出发,合理调控。所以不管是运算方法、运算定律与概念的掌握,还是学生良好运算习惯的养成都离开练习。这一切都是在运算的训练中形成的。

针对练习我们总结以往日常教学过程遇到的困难,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找到提高练习效果的方法与途径。我们发现在以往的练习课中存以下几个问题:(1)练习形式单一,大多是学生做题,老师讲解。掌握好的学生总是做对了,而掌握不好的学生提高不明显。(2)练习题设计难度不合理,存在优秀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好”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练习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设计,对练习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分类型进行练习。并且在练习课上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运算,发现共性问题后集体讲评,如果个别出现问题我们让小组长帮助其解决不再集中讲评。针对练习形式不再是单一的让学生做题,而是根据练习内容组织小组对抗、抢答比赛等形式来进行,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练习课上得也充满了活跃的气氛,不再是枯燥无味、死气沉沉。针对练习题进行分层设计,适当加入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来进行解决。让优秀学生感到练习的挑战性,同时也避免了他们快速做完后没事干等着速度慢的学生。

为了在练习中加深学生对运算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还尝试了让学生来进行讲评习题,先让优秀学生来进行讲解,再让成绩差些的学生来讲解,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这样的讲评过程中。这样使学生在练习课既感到有兴趣,又加深了对运算知识的理解。

4.用小组学习的课外练习形式,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在家练习效果。

运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学校是在老师的监控下进行学习,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但对于学生运算能力提高只靠在学校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是不行的。因此对对于学生运算能力提高必须保证在家也得进行有效的练习,不能只靠在学校的时间来进行练习。而我校的实际是一所农村小学,根据对学生学习环境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家长的知识层次不一,留守儿童较多,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只对照顾学生的生活,而对于学习的辅导是无能为力的。

针对学生在家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为了加强对学生在家的学习,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家完成的练习必须家长进行检查。要求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审题、计算后

验算、规范运算草稿纸等良好运算习惯养成。对于学生完成情况要求家长签字。另一方面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在家学习没人辅导的问题,我们尝试运用小组合作互助的方式来进行解决。根据学生居住地分布情况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对于练习情况互相评价并签字。在分组时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放学后在一起完成作业、进行运算练习。这样在放学后的练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一方面让学生互相评价更加让学生对练习内容进行熟练,另一方面让优秀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在家的练习无人辅导的问题。为了监控学习小组放学后的练习完成情况,在第二天到校后老师要重点检查小组成员的互批互肋情况,小组完成好的表扬,完成差的整个小组将受的批评。通过尝试发现学生也比较喜欢放学小组在一起完成练习的方式,这样既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也没有在老师、家长监督下的拘束,共同完成作业后互相评价,互相交流,运算能力也得了提高。

5.学生运算能力、教师教学水平双提升

通过研究过程可以看到学生发现了许多变化,首先同学们对关于数学运算课堂的兴趣提高了,感到运算课不再枯燥无闻而是感到自己有表现的机会,练习过程充满了竞争、充满了乐趣。其次,学生的运算能力得了提升。我们为了及时掌握学生运算能力,在研究过程定期对学生运算能力进行检测,发现在除在刚开始的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变化不大外,到实验中后期学生整体运算能力有较大提升。同时我们看到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提高伴随的是学生良好运算习惯的养成,大多数学生可以做到规范使用草稿纸、会用恰当的方法进行验算。最后,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练习方式,解决了在家的运算练习无人检查、遇到问题无人辅导的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愉快地进行练习、交流。

如在实验后期学生运算能力检测结果如下:

通过研究,也对老师们对数学运算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的理念得到转变,更加理解了课堂“以学生为主”理念。随着理念的转变老师们在课堂上更加注意让学生发挥自己主动性,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课堂上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而在这些变化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四、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思考

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对研究过程中材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并总结,在研究中还是存在一些困惑。

(一)运算定律运用的灵活性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运算定律、概念掌握的都比较好,但是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解题时,特别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学生总是不能灵活运用。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强调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同时也对运算题进行分类型强化练习,学生运算能力虽有提升但效果不理想。由于研究时间局限性,对这一部分内容研究不够。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在教学工作中探索出更加高效的练习方法。

(二)课外学习小组作用发挥不稳定

根据我校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对于课外学习我们采用了优秀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组成小组的形式来让学生在家进行运算练习时互助、互评。成绩差的学生遇到问题时由优秀的学生对其进行解决,解决学些学生家人无人辅导的现象。但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

生自律性还是不高,小组在学习过程无人监管,虽然也采取了第二天到校检查的形式。但存在部分小组的练习效果不明显,反而存在成绩下降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来进行摸索。

(三)良好的运算习惯保持问题

良好的运算习惯是提高运算能力的保证。运算能力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同样良好的运算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强化保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不断的要求、强调。如果放松要求学生已经形成的习惯可能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发生。如何保持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探索。

五、课题研究结论

针对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从教师优化运算课堂教学,学生良好运算习惯养成,探索提高课外练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做了重点研究分析。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丰富课堂练习形式让练习课变得有趣充满竞争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从学生的草稿纸、验算方法入手来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结合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特点运用小组合作的练习方法来巩固学生运算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村小学四年级运算能力。但由于研究过程实验学生仅一个教学班,推广不够,研究面太小,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整个四年级整体运算能力提高,还需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发现并及时解决推广中出现的问题。

六、参考文献

1、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吴正宪.《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华东大学出版社 2012-10

4、王永春.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应与时俱进.教学研究,2012(10).

5、王东岳.新课标下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实施方案

XXXXXX* XXX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数学概念、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我校是一所农村区域性中心小学,生源情况复杂、留守儿童多。而根据平时所教四年级学生的作业以及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发现学生在运算方面普遍存在计算正确率低、计算速度慢、混淆定律、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有着特殊的地方,例如: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一,家庭辅导不能很好落实,完全靠在校学习;计算过程马虎造成计算错误,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等方面原因造成了小学生运算能力提高的困难。这些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总是困扰着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是我们本次研究的目的。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很大的比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及技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所提出的课程目标中的很多方面,如获得“四基”,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与运算的学习有关,运算对实惠课程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作用。只能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才能使他们更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而四年级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运算能力培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掌握整数方面的运算能力并开始接触小数和分数方面的运算能力训练。所以四年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对后学生后续

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扎实的计算能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更严重的将会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而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题组的教师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开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在提高四年级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训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等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

1.促进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将研究如何在学校和课外学习中促进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将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计算能力的提升与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与形式良好计算习惯的方法。

4、提高运算能力训练方式的研究

将研究学生在校时间和校外时间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方法,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恰当方法。

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四年级四班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持,并在各实验阶

段指导实验工作。

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运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摸清学生课堂外的学习环境,弄清学生已有的运算基础、运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过程中实话调查,通过谈话、问卷、实际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以便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实验研究法: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选取四四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取得实验经验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经验总结法: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研究策略

课内联系课外,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规范学生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课题小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XXX,中小学二级教师,负责组织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熊然,中小学二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资料收集工作。

XXX,中小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工作。

XXX,中小学二级教师,负责课题资料研究分析工作。

我组特聘请马元成校长和数学教研组长为课题组顾问,利用他们的管理经验和业务知识为了我们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提供保障。

五、实施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10-2016.1)

1.文献搜集

2.撰写开题报告计划

3.教师培训、分工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6.1—2016.11)

1.开展教学实践

2.组织研讨交流

3.形成阶段性成果

(三)实验总结阶段(2016.11-2016.12)

1.撰写结题报告;

2.论文、案例、调查问卷及资料的收集汇编;

3.请专家评审鉴定研究成果。

五、阶段目标和最终成果

1.小学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现状分析(2015年12月)

2.论文:撰写阶段性研究论文,每学期不少于二篇。

3.优质课:相关优质课每学期不少于一节。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阶实施方案

XXXXXX* XXX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经过课题准备阶段的努力在2016年1月,经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我组课题确定为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课题研究将进入实施研究阶段,为了能科学合理地开展课题研究,更好将本课题研究实施开展,最终达到顺利结题的目标,我们特制订了本课题研究实施第一阶段的研究实施方案如下:

一、具体实施步骤

1、总结教学是困惑,找准研究方向。

2016年2月下旬,组织课题组总结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关于学生运算能力教学方面的困难,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总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找准研究的关键点。

2、通过理论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3月上旬,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标》、相关运算教学的书籍、优秀文章提高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积极查阅现有阶段关于学生运算能力研究现状,吸收、借鉴他人关于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为课题开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摸清学生学情,准确掌握课题研究对象。

2016年3月下旬我们将对研究对象我校四年四班学生进行学生对数学运算能力态度及现实情况、学生学习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准确掌握实验对象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将能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

二、预期取得的研究成果

1.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过程中,我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论,认识到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数学的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找到适合学生、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广泛借鉴了收集的现有研究成果,了解了关于小学生运算能力提高的研究现状。

2.摸清了我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运算现状,初步确定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研究方向。

通过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对学生问卷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我校小学生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了解了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环境。使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的开展实验活动。设计出有针对的应对方案。打找准课题研究的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实施保障措施

1.为了使本阶段课题能够顺利开展要求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阅读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并撰写学习笔记。

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集中研究活动。在集中研究活动中对大家的收获、困惑、感想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流。

3.要求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如果发现有不符合继续在课题组进行参与研究的情况将给予退出课题组处理。

万事开头难,但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相信,根据实施方案扎实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我们一定会顺利完成本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第一阶段阶段性总结

XXXXXX* XXX

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运算能力提高是我们在日常教学感到头疼的问题。特别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学生运算能力提高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找到解决这一问题途径和方法,在2015年10月,我组开始进行课题酝酿,初步确定课题研究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设计了课题研究计划、方案、措施等,撰写了课题申请论证书。经过课题准备阶段的努力在2016年1月,经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我组课题《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确定为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以下是我组课题对本阶段工作的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

1.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困难,确定研究方向。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运算能力整体不理想,特别是四年级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运算能力培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求掌握整数方面的运算能力并开始接触小数和分数方面的运算能力训练。所以四年小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对后学生后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扎实的计算能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更严重的将会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而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整体运算能力不高,提高困难。课题组的教师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开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在提高四年级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训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等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开展问卷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学情。

为了准确了掌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运算状况,我们对我校四年级四班的学生进行了学生对数学运算能力态度及现实情况、学生学习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真实性,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问卷调查我们采用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后让学生独立填写,在回收问卷调查时不标记不排序。经过问卷调查我们摸清了四年级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现状,初步梳理出影响运算能力提高的因素,找准了要解决的问题方法。

3.积极吸收现有研究成果,借鉴他人成功经验。

在课题开始准备阶段我们大量查阅了现阶段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现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基本通过多种训练形式,培养学生良好运算习惯。例如:很多研究结果提出的要求学生在运算是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查”等来形成学生良好运算习惯。但是缺乏具体的、详细的操作方法。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要研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时要从哪些具体的方面入手,来通过实际行动来促进学生良好运算习惯的培养。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从学生用的“草稿纸”和学生验算方法上提出具体要求,通过这些具体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良好运算习惯。

三、初步取得的成绩

1.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初步奠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过程中,我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论,认识到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数学的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找到适合学生、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广泛借鉴了收集的现有研究成果,了解了关于小学生运算能力提高的研究现状。

2.摸清了我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运算现状,初步确定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研究方向。

通过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对学生问卷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我校小学生四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了解了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环境。使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

的开展实验活动。设计出有针对的应对方案。打找准课题研究的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感觉知识理论不足,研究方法掌握不够熟练,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还得进一步加强,对研究方法还得进一步学习掌握。

2.对课题研究中所研究的方向确定不够全面,还需进一步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3.对于在课堂中优具体怎么优化课堂设计,提高学生运算课堂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彻底,使对于运算课堂的设计思维还不够清晰,这还需要要课题组成员积极与全体数学老师进行沟通来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吸收现有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并且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课题研究活动。

2.在影响学生运算能力提高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广泛听取其它数学的意见和建议,找准课题研究方向,使课题研究的内容做到实处,研究的方法有效。

3.进一步和全体数学老师一起研究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设计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感兴趣、能充分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学的喜欢的数学课堂。

课题研究实施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XXXXXX* XXX

《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努力,第一阶段研究工作已经顺利结果,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准确掌握了学生学情。为一下阶段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课题研究将进入到实施研究的第二阶段,为了使本阶段的工作能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特制订本阶段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1.不断进行相关教学理论知识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先导,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底蕴,对课题研究工作就没有基本认识,甚至连基本的技巧、方法都不懂,研究工作就没有什么收效。因此,我组成员在研究将在过程中加强了自己对的相关理论学习。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

2.开展“提高农村四年级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的研究活动,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怎么优化运算教学课堂设计,提高学生对运算教学的兴趣性,充分在课堂中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

(2)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3.学生课外运算练习形式探索,找到适合农村四年级学生在家运算训练练习组织方式。

4.研究怎么找准从什么方面入手来具体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四、具体时间安排

1.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课堂教学、良好的运算习惯培养、课外练习组织形式等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研究:

(1)进行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研究,主要研究运算教学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怎样优化课堂设计,形成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积极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研究运算练习课的设计。

(2)对学生良好运算养成进行研究。主要从学生用“草稿纸”、验算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3)对学生在课外进行运算练习的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寻找出解决农村学生在校学习时监管不到位、学习中遇到问题无人辅导的情况。

2.2016年6月、11月,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成果、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思考,撰写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论文。

3.2016年11月,总结本阶段研究情况,形成本阶段研究总结。

三、课题研究过程的具体要求

为了本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切实做到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全体课题组成员必须遵守以下工作要求:

1.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运算教学课堂中怎么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怎样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每月每位成员至少上一节课题研究主题课。

2.要求每位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积极反思、思考,要求每人至少撰写一篇一课题相关的教学论文。

3.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研究顺利开展,要求每一节课题研究主题课全体成员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课题研究实施第二阶段阶段性总结

XXXXXX* XXX

自2016年1月开题以来,我组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课题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研究工作中,我组成员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研究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以下是我组课题本阶段工作的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

教育教学理论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先导,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底蕴,对课题研究工作就没有基本认识,甚至连基本的技巧、方法都不懂,研究工作就没有什么收效。因此,我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对的相关理论学习,进一步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计算教学》等书籍,订阅了相关教学杂志,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总结,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

2.开展问卷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学情。

为了更准确了掌握实验对象的学情,我们对实验对象四年级四班的学生进行了运算能力、学生学习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真实性,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问卷调查我们采用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后让学生独立填写,在回收问卷调查时不标记不排序。同时为了准确掌握学生运算能力我定期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检测。

3.从课堂教学入手,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在课题开始实验过程,我们首先从运算的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突出不明显,课堂教学缺乏活跃性,引不起学生兴趣的局面。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照顾“好、中、差”各类学生,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进行运算练习时,“差生”演板,其它学生纠错,优秀学生来进行讲评,老师做为引导者、组织者来补充学生出现的漏洞。通过努力学生对数学关于运算的课堂教学充满了兴趣,课堂效果得到了提高。

4.从课堂到课外渗透良好运算习惯养成。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我们除了一些常规的要求外还从学生的草稿纸入手。课堂严格要求,要求在课堂中进行运算练习时学生都要使用草稿纸,并且草稿纸上的演算书写要规范、整齐。并不定时检查学生草稿纸使用情况,对表现好的进行展示表扬,差的进行批评教育要求改正。

5.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课外运算练习方法

由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复杂,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跟随爷奶生活,在家进行学习时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无人能辅导其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小组互助的形式,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组成小组在家一起学习,这样他们可以互相检查,互相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遇到问题还可以由优秀的学生对其进行辅导,另一方面通过互相检查作业,运算能力无形中都得到了提高。

五、初步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在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我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论,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数学的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找到适合学生、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

组织形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设计,随着研究的开展,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在课堂中学生自主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课堂效果自然得到了提高。

2.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初步养成

通过在课堂上的要求,特别是老师强调草稿纸的使用,学生对不同验算方法的掌握,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运算习惯。运算过程因为马虎等不良运算习惯出错的现象逐渐减少。

3.学生运算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实验研究,随着老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生运算习惯的养成,学生运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掌握得更准确,基本都能准确叙述或讲评运算方法。算理明白了,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也就逐步提高。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总结与反思中感到有困难,深感教学理论层面知识明显匮乏、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不足,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平时教学中没能及时地记录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或对问题的认识,导致有部分内容被遗漏。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富有理论依据。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断改进教法,不断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2.在对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反思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更加清晰,课题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

3.及时整理和归纳,加强教研记录及个案记录,以便于进行研究反思。

4.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在数学运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开展多种运算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对运算练习的兴趣。进一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5.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检验,在实践教学中对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练习方法进行检验,总结经验改进实验研究的方法。

小课题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结题报告纳卜藏九年一贯制学校马洪福 一.课题基本情况 1.研究的背景 ①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与抓手,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②学校高位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根本价值存在是文化存在。认识一所学校,一定要认识该学校的文化;研究一所学校,也一定要研究该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是最值得研究的因素,也是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先进的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近几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育研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校根据“特色为根,质量为本,

文化为魂”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建设“美丽校园”,打造品牌学校涵。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还未能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班主任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没要有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要使学校在更高层次上良性运转,必须借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③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学生养成教育方面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不为班级着想,不关心班集体,缺乏集体思想,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与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班级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良好的班风,班貌,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就没有班级精神的形成。教育的本质,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文化人”。当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做什么”,部分学生知道“怎么做”,而只有少部分学生才知道“为什么做”。我们的理想,就是让绝大多数学生知道“为什么做”,而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文化一旦化为学生自觉主动追求的东西后,它就可以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点,价值判断的参照系。如此,学生就会用某种“特征”的文化选择生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选择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做正确的事情”,以至形成一种生活精神。 ④教师生命发展的需要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利用“一言堂”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非常薄弱,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在应试的范畴内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的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新知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此在理、化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面对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当前我们学校的设施和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准备量太大,或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常常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代替学生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或用演示实验取代学生分组实验。 2、尽管开设实验,但由于农村学生自小学教育就缺乏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差强人意,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无兴趣,或者存在畏惧心理,主动性差,或只看不动手,成为实验边缘人。 3、部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对实验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改变我校理化实验课教学的现状,优化理化实验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的理化教研组的几个老师研究讨论决定对《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做好记录,从而形成适合新课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我们课题组理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低年级快乐写话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记录

《低年级快乐写话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低年级学生快乐写话的研究 ——结题报告 延长县小学徐延琴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年级主要是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即先说写一句话,后说写一段话。一句话主要在一年级时间训练,到二年级就过渡到一段话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然而,当我在教学写话时,感到很头痛。 一方面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我校是城乡结合,学生大多是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家长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工作繁忙,对孩子缺乏引导。孩子课外阅读量少,词语缺乏,一些孩子在写话时没词可写,没句可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写出的话呆板没有生气,甚至表述不清,语无伦次,错别字多,病句多。他们对写话兴趣不高,普遍认为写话是“苦差使”,惧怕写话,厌倦写话,谈写色变,不知从何入手。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快乐的写话呢? 我在教学中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因此我申请了"低年级学生快乐写话的研究”这一课题。 本课题研究旨在落实课程规范中关于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关要求,提高教师对写话教学的认识,在写话课堂教学实验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与喜好,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使同学在一种快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内容详实)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研究 崇文教育集团安居街校区杨建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勇于探索,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走出学校,担任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他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培养学生质疑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达到能终身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过我反复论证并结合班级实际,决定以“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研究”作为我班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目前课堂教学仍没有跳出教师“提问式”地传递知识,学生“答问式”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如目前提倡并风行的小组讨论学习,也往往是让学生讨论怎么回答,很少有要求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推广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1.创设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为了能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我们常利用班会课进行讲述科学家小时候敢于质疑,长大后有成就的故事,如瓦特小时候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鲁班小时候的故事《锯是怎样发明的》,课外读物中牛顿、爱因斯坦小时候敢于质疑问难的故事,给学生树立勤动脑、敢质疑的榜样,慢慢在学生的心田中培养质疑的欲望。 2.教学中使学生敢于发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努力帮助了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就让这位学生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就让这些学生在课下单独问老师;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就让学生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 3.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质疑。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有益的事。自2001年推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我校在试用了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个年头,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课改后学生的总体计算能力不如以前使用旧教材的学生,无论是计算的准确率还是计算的习惯上都有所下降,而且越到高年级计算问题越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提出此研究课题, 力图就使用新教材的中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教师关于计算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上都能有所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分析,寻求提高计算能力对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对策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平台。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例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实验研究法: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每年级选取两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形成研究成果过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对象与时间。 研究的对象为二年级学生,研究时间为学期 五、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教研组访谈、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1)、教材编排的问题新教材关于计算的练习编排减少了,现在用2课时教学的知识点在旧教材种至少也用4课时,旧教材中的某一类型的一些例题在新教材中被删去,却以习题形式出现在练习中,老师还得拿出来讲,却也只是蜻蜓点水,致使学生没有训练形成一定技能, (2)、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课改之后的数学课,教师们几乎是使劲浑身解数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一节40分钟的课被这些填的满满的,甚至整堂课学生不动笔,课堂少了学生静静的写作业,少了老师耐心的指导作业、发现问题过程。其次,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有的老师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在课堂上一个劲地千呼万唤要把预设中的方法挖出

微型课题《论语》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论语》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论语》的朗读方法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吟诵古典诗词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的作用。开展“读诗诵经”活动不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很适合我们农村学校。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二、理论支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课题的研究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践,以有效提高读的效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心灵。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1.经典,即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2.国学经典指那些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像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幼学琼林》以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诗经》《史记》等。 3.经典诵读旨在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国学经典,不断激发兴趣,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口诵心念,熟读成诵。引导小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提升语言质量。

小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

小课题结题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单位:杨木川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沈明月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课题总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法,指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优秀读本进行阅读和品鉴,提高对语言的赏析、感悟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读书的愿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达到自主阅读的目 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5、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 词句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一、二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诵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低年级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能单靠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但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地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 美。? 1.读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在读中揣摩语音,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和课文的内涵。如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基本上都要经过以下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受。(2)、细读课文,感悟理解。这个理解包括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3)、美读课文,感悟情感。由此可见,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读书活动,因此,我总是在指导学生把书读顺、读得有感情上下功夫,摈弃了繁琐分析,在多读、熟读中体会词语含义,感悟思想感情。读是综合能力,它体现了语文的学习规律和特点。 2.渗透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技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阅读课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或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实效。因此在阅读课上我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易转移,因此读书的形式尽量追求多样化。如初读课文时的听读、自读,理解课文时的指读、轻声读、范读、练读,巩固提高中的分角色读、配乐读、比赛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对读书保持着盎然的兴趣。 (2)、在课外,根据阅读的需要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法结题报告

《英语自然拼读法》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古鲁板蒿小学白榆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在课堂上,教师通常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上,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超过了他们的读写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开始要求学生拼写单词和书写句子。学生没有独立辨音和拼读单词的能力,记忆单词非常困难,只能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效果极差。拼写的困难使学生逐步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直接拼音”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英语直拼”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推广的教研项目。直接拼音是指按字、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拼出单词,逐步内化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从而防止传统教法先学字母名、按字母名称先后顺序背单词的弊端。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先元后辅,先闭后开,先简后繁”的原则,使学生能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直拼拼读出单词,学生易学易记,凡是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学生很快达到“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二、实验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市教研员的引荐下,我们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章兼中教学法研究所进行了英语直拼教学的合作。实验的目的如下: 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以愉快的情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

担。使学生学会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拼读单词,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和提高辨音能力。扎实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方法:主要采取教育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步骤: 第一阶段:申请命题 1. 组织有关教师进行专题的教研活动,研讨本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制定研究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 和研讨。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2.定期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到同类课题的试点学校进行观摩学习、研讨。 3.积累研究的数据和具体资料,包括有关计划、教师反思、总结以及体现研究成果和问题的一切书面、音像材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分工负责撰写实验经验,汇编教学案例,教案、论文。 2.全面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撰写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问题提出: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时,它需要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揭示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2. 研究过程与方法: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二是如何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

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4. 研究成效:主要阐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果,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二是操作技术成果,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路径、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现出来。三是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 5. 微型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比如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报告的呈现形式就可能是系列文章组成,因此,以上结构仅供参考,老师们可根据需要或个人喜好产生一些变式。

《小学语文低段“读_写_绘”的实践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低段“读·写·绘”的实践研究》 微型课题成果报告

《小学语文低段“读·写·绘”的实践研究》 微型课题成果报告 一、课题实施的时间 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 二、课题实施的对象 泸州市城北学校2015级三班(即二年级三班)。 三、课题的提出 1.我新接手二年级三班语文读书习惯和语文思维习惯现状分析 2010年9月,我接手了二年级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对本班 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家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访问后,我发现 除少数优生以外,该班绝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都存在以下问 题:一是没有主动读书、大声读书的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即使教师要求读书,往往也显得消极被动,读得吞吞吐吐,声若蚊蚁,面无悦色,如嚼枯草,干瘪无味。二是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无论是 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只是按部就班,机械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一点 作业,其余时间不是看电视、玩玩具,就是和小伙伴追逐打闹。即使 偶尔看书,也充其量看看《奥特曼》《大怪兽》等动漫书籍而已。三 是课堂上不能完整地、流利地表述清楚一件事情。更有甚者,不能完 整地、流利地表述清楚一句话,即使说得清楚,一旦动起笔来,也写 不清、说不明、道不通,如果再要求用上一两个词语,那情况会更糟。四是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语文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任

凭老师千呼万唤,响应者寥寥无几。但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很多 孩子喜欢在课间画画写写,做一些精美的小卡片,送给老师或者同学。于是,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开展“读·写·绘”的实践研究, 扭转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13岁前的语文学习新观念”的启示 (1)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 蓝的彩色阶梯。在小学三年级(9岁左右)之前,儿童都处于粉红浪漫期。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论述,儿童早期(换牙之前)是浪漫、 混沌、整体,是“我与世界不相分享”的儿童,这一阶段儿童有自己 特定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生命方式。而到二三年级后,随着“自 我概念”和“他人概念”同时出现,世界概念相伴而生,儿童对于这 个世界就需要既分享又整合的认识了。因此,与此相适应的,是要对 儿童进行既符合又能引领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课程:以特殊的阅读为核心的“读写绘”。 (2)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十三岁前的语文》中指出: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应以记忆为主, 而不是以理解为主!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13岁之前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 四、课题的界定 “读写绘”的核心首先是“读”。人类的经验证明:绘本、故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但这一阶段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还是要给予他们切实的指导,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教师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并且对这三个阶段的指导策略都有所研究。但是,对具体主题的指导缺乏深度的探究,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教师指导目标不明,各环节的指导缺乏策略,指导方式单一,指导力度不当等问题,学生也很难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这五个特征,它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综合性课程的开发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更是活动过程的分享者。通过教师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积极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包容,还学会信任并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 (四)概念的界定 教师指导策略——指教师指导中的思维策略及行为策略。思维策略体现指导内容的产生途径及着力点,行为策略体现指导方式。 二、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 高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方法。 (二)内容 1、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并对学生进行调查。 2、反思教学指导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并分析其原因。

微课题结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写

微课题结题报告范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写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3--8部分,回答“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 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 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时,它需要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 来回答问题,揭示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 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改造力有多强。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课中,我们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是带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这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也极为重要。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教育事业受“应试教育”影响,培养的学生表现出求同思维见长,求异思维见短,文化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毛病。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而实验操作更是能够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让学生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内科一学课的需求,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比较长时间的探究。我们发现生活很多物品可以作为学生实验材料,于是,我们提出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科学启蒙教育内涵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前人研究的成果--科学知识,还要求他们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养成科学态度,认识科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经过的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 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科学(新课标)理论知识,进行相关准备。我组学习了《科学课》、《探究性学习》、《实验教学与仪器》、《科学教学与实验》等杂志。 2、实施及发展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0月) 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验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教师的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会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及生活中的物品开展实验和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指导学生实验中,科学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汽水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牛奶盒、塑料袋、气球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1)、很多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雨量器、会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和

最新罗湖区小学智慧课堂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5罗湖区小学智慧课堂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深圳市罗芳小学体育课题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校申报的“罗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风险识别的研究”课题,今天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做此结题报告,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请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研究背景 国内: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体育风险事件时有发生(表1)。据教育部、公安部和卫生部等部门的初步统计,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第一死亡原因,其中60%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户外(教育部,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现状: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体育风险事件的发生,总是采用风险回避的方式,取消或禁止开展那些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以及身体活动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牺牲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这种做法是极为消极的,不仅影响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贯彻执行,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体育的精神。这种所谓的安全,从长远看不仅仅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一代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基因。 本研究就是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提出,以我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风险的识别为研究对象,以我校体育工作的执行层——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我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正确认识我校体育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掌握学校对体育风险的认知、识别状况,找出学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校体育风险管理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二、研究方向 1、学生能够养成体育课堂上学会保护自己,不做危险动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中风险的识别。 3、学校对体育课堂上风险领域应对的识别。 三、课题延伸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 附件三: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ⅹⅹ学校ⅹⅹ(执笔) 前言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策略研究,20XX年10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写“系列日记”来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

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习作形式,倍受老师的关注。低年级同学有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的特点,但真正写起日记来又有一定的困难:不是没话可说,就是千篇一律,要不就是流水帐。而且,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根据每个老师的指导方法,训练效果参差不齐,没有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有的孩子积累较好掌握了方法后经过训练很喜欢写作,有的孩子因为训练较少接触不多,变得害怕写作不喜欢写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由表达,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自我需求,更是一种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但现在的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到了高年级写作文是完成老师的任务命令,毫无乐趣可言。如果能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学会并且能够经常利用写作的方法表达自己,以后的习作自然不是难事。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研究,扭转习作教学因人为定位的 偏差,使之真正展示学生生命活力和个性,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究竟有哪些联系,学生根本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新课标》同时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

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1、陶行知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 2、陶行知的实践教学法,即“教、学、做”三者合一。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因此他主张在教学方式上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改变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的状况。 (二)弗赖登塔尔(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的数学教育理论。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三)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行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应该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

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美术小课题结题报告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立项小课题 结题申报、鉴定书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从色彩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题负责人:郭高勇 工作单位: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八中学申报日期: 2011年10月鉴定日期: 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0一二年月日一、小课题结题申请表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目标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五、主要研究成果 六、鉴定意见七、乌鲁木齐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篇二:小学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在美术课中进行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我们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但都不能给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2、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想象力,人们就可以发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物品,有了想象力,人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还在刀耕火种,吮毛吸血,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想象只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诞,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3、美术新课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10年7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 篇(段),由此可见让小学生从小课外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通过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为开展本项研究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孩子储存自己的童年精神营养,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把握时机,刻不容缓: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从一年级开始尽可能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2、博览群书,广泛涉取:博览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博览使儿童获得广阔的知识背景,就有助于新信息的融合和重组,有效提高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难易不序,持之以恒:课外阅读没有循序渐进之说。儿童正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机,接受能力极强,效率高。孩子也能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恒,书自会“越读越薄”,这是读书的最高理想。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