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

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1~3题。

9℃

13℃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B.12℃

C.16℃ D.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B.9日15时左右

C.8日22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

图2为“世界某区域图”,图3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2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4~5题。

4.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5.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图4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4,完成下面6-7小题。

图4

6.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 增强①过程

B. 增强②过程

C. 减弱③过程

D. 增强④过程

7.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浅色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 减弱①,降低气温

B. 反射②,增加光效

C. 减弱③,保持水分

D. 吸收④,保持地温

图 6

纽约曼哈顿街区,每年7月12日前后,在 天气晴朗的日落时分,就会出现太阳悬在城市街 道上空的现象,被称为“曼哈顿悬日”(见图5)。 据此回答8~9题。

8.日落时,出现“曼哈顿悬日”的街道走向及每 年出现的次数分别为 A .正东—正西走向 两次 B .东北—西南走向 四次 C . 西北—东南走向 四次 D .西北—东南走向 两次

9. 出现“曼哈顿悬日”以下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东北地区正值休耕时期 B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 C .美国硅谷地区温和多雨 D .我国江西婺源油菜花盛开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 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 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 动。图6为“西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读 图回答10-11题。 10.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B.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C. 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 华北地区多暴雨

11.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

梅时节家家雨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清

风细雨湿梅花

图5

12.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

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关于雷锋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国内游客涌入旅游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一些诸如损坏旅游设施、随手题刻等不文明行为不断“输出”,这些行为实在令人尴尬。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对此,我们应当不断反思,做到

①积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文化

②加强文化自省自觉,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文化自强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国家的荣誉

④见贤思齐,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

14.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这段话蕴含的道理相近的是

①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陆九渊)

②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符)

③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曾子)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5.曾有一位哲人形象地用“圆”描述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好比圆内的部分,哲学则是圆圈本身。这一比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①哲学与科学研究的具体对象相同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精华的总和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6.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其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唯心主义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

该观点

①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承认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③在根本上是唯物主义的④认为主观精神才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A.②③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9.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

①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0.“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②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③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植物的根会伸向有水多肥的地层,枝叶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

②铁生锈、岩石风化、滴水穿石

③我国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④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23. 因为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历程,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所以有

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

②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错觉的客观物质性表明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

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

25.秦王赢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D.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26.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这一改革有助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高决策效率C.加强宰相权力 D.规范政务运作

27.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政治制度不断成熟D.地方机构办事高效

28.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下面各项主张与唐太宗的认识比较接近的一项是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C.民贵君轻 D.以法治国29.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

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B.市民阶层的扩大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城市经济的发展

30.明清以前,中国是以钱钞为主要货币的,但在明清时期白银成了主要货币。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白银相对于钱钞更值钱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D.政府的推动

31.《论语·述而》曰:子……戈不射宿(孔子主张可以射飞鸟,但不射巢中歇宿的鸟)。下列言论所蕴含的思想与“戈不射宿”相符的是

A.治民无常,唯法为治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2.图7反映了汉朝太学博士人数的增长情况。据该图可知西汉时期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B.完善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

C.太学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D.法家、墨家等思想已经消失

33.在《阳明年谱》遗言中记载,徐言问(阳明)道体无恙。阳明日:“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这反映出王阳明

A.无视生命 B.偏好道家学说C.重视精神的作用 D.主张“天人合一”34.在古代希腊,规定议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一年且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中任议事会成员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两年,均进行抽签选举。这种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

A.动摇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B.参政权利与公民财产没有关系

C.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保障所有公民直接参政的机会

35.罗马法规定:债务人因欺骗行为擅自做主将所有物交付他人的,经债权人诉求,该交付行为不产生效力,则该物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的一部分。这说明古代罗马

A.严厉打击商业欺骗行为B.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债务人合法权利受限制D.经济行为崇尚契约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综合题

36. (28分)

图8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读图描述A半岛的地形特点,试说明判断其地势变化特点的依据。(8分)

(2)描述图中1月份0℃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在B处发生较大弯曲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试推测该等温线弯曲的程度会发生怎样变化,并说明原因。(10分)

一般说的雪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与温度成正比,与降水成反比。

(3)描述A半岛山地雪线随坡向和纬度的分布特点,并分别解释原因。(10分)

37. (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位于黑海之滨的索契市,一年有近70%的时间光照充足,是地球上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索契80%的面积是自然保护区,生长着3000多种植物.,在索契,即使在冬季,棕榈树和柏树依然翠绿,草坪里栽种的各色花卉五彩缤纷..是俄罗斯著名的疗养地。加拿大温哥华背靠海岸山脉,面向乔治亚海峡。冬季很少下雪,但雨水充沛,为温哥华带来“加拿大雨都”之称。图9为索契和温哥华区域图:

图9 材料二索契和温哥华气候资料

索契气候资料

温哥华气候资料

(1)描述“大高加索地区图”中地形地势特征;(4分)

(2)分析索契成为世界纬度最高亚热带气候区的原因?(4分)并分析其成为俄罗斯最大疗养地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二分析索契和温哥华冬季日照时数均较其他季节短的成因。(4分)

(4)温哥华为什么被称为“加拿大雨都”?(6分)

(5)分析索契冬奥会举办雪上项目的优越自然条件。(6分)

38.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4分)

材料二: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的。(18分)3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

40.(8分)

材料:2017年我国打响“蓝天保卫战”.《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呵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协调,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各地情况不同,在发展速度上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要用铁规、铁腕来强化污染治理,全民积极行动起来,用零容忍的态度攻克污染防治问题,才能守住碧海蓝天,保卫人类唯一的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说明我们在发展过程如何更好守住碧海蓝天,保卫人类唯一的家园。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材料二 11—12世纪,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西欧各地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是第二类城市的典型,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6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1世纪前后中国宋代与西欧城市发展的共同历史影响。(6分)4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传统蒙学经典概况简表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14分)

43.(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史中每个朝代的发展都各具特色,可以通过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个朝代的发展特色和脉络。例如: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秦,崇文抑武的王朝——宋,铁骑踏出的强悍帝国——元,万里长城拱卫的文明——明,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清等。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唐朝的发展特色,并用相关史实进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CDD CBDBAB

二、综合题

36、(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海岸线曲折(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河流自西向东流。(2分)

(2)以B处作为分界点,西部西南东北走向,东部基本上为南北走向。(4分)

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0°等温线向北弯曲(2分)

弯曲程度减弱(2分),极地冰川融化加强北冰洋海水流出,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从而降低此地温度。(2分)

(3)随坡向:西坡雪线低,东坡雪线高。(2分)原因:西坡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2分)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少(2分)。

随纬度:纬度越高,雪线越低。(2分)原因:纬度越高,温度越低,融化量少。(2分)37.(28分)

(1)中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大山脉(2分),南北海拔较低;北麓较缓,南麓较陡;南部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

(2)冬季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削弱了南下的冷空气(2分);冬季黑海增温作用显著(2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2分);索契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阳光充足。(2分)

(3)索契和温哥华冬季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2分);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2分)

(4)温哥华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沿岸暖流增温增湿;海岸山脉抬升作用显著,多地形雨。(6分)

(5)南临黑海,冬季降雪量大;山地气温低,积雪时间长;山脉高大,北部有高大的山地,坡度适中;滑雪道长,利于滑雪。(3点共6分)

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24—35:A A D B A C C D A C C B

41.(24分)

(1)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6分,每1点2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6分)原因: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等。(6分,每1点2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6分)

(2)特点:城市经济功能更加明显;城市外向型发展特征突出;商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城市兴办大学等。(6分,每1点2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6分)

影响:为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促进了满足市民阶层需求的世俗文化出现等。(6分,每1点2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2.(14分)

特点:历史悠久,多采用韵文形式;越来越注重伦理道德渗透;明清是蒙学发展高峰。(6分)

原因:统治者稳固统治的需要;科举制度的推动;理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汉字具有押韵的特点。(8分,任答4点即可)

43.(14分)

观点:开放多元的盛世华章

论证:①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女性地位较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这是唐代发展的特色。②唐代,儒、佛、道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③唐代,在开明政策和利国利民措施的实施下,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盛世局面,向世界展现了唐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领先。

升华:开放、多元、盛世是唐朝发展的名片,谱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今。

(评分标准:观点3分,史论结合三点及以上8分,升华3分)

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12—16 BACCA 16-23 BADBC BD

38(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3分)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3分)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4分)

④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4分)

(2)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

和文化养料。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

④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感。

39(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40①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我们的发展必须是尊重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分)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在守住碧海蓝天,保卫人类唯一家园的过程中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全民动员起来,用铁腕来治理污染,净化环境。(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