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新闻写作基础与拍摄技巧

电视新闻写作基础与拍摄技巧

电视新闻写作基础与拍摄技巧
电视新闻写作基础与拍摄技巧

电视新闻写作基础与拍摄技巧

电视新闻写作基础与拍摄技巧

什么是新闻

1、新闻的定义(大约有两类)

一类是不成文的新闻定义(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部主任约翰.博加特(John B.Bgart)在1882年不经意间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一句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3个”W”:女人、金钱、坏事)(猎奇)

另一类,学者界有四种,我们目前说得较多的是“认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就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宁树藩教授)。

“新近”是指新闻的时效,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或潜在的变化,是构成新闻事件的重要因素;新闻是“易碎品”,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旧闻,因此,新闻必须及时,特别是在当今新媒体(互联网、),新闻的时间用语“昨天”等,已被“今晨、今天上午、今天晚上、刚刚发生”等所代替,而广播电视的现场卫星同步直播(卫星连线)、3G时代、电话连线等,更是赋予了新闻实效新的涵义。比如“现在看到、正在进行等(例如今年“5.6”特大风雹暴雨灾害央视和重视的直播。播放视频资料)“事实”就是新闻的真实性。

2、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

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对新闻价值有“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和“功能说”),有了新闻价值才有报道价值,传播价值。

“新近发生的事实”不一定都具有新闻价值。如每天上班、吃饭、睡觉等琐事,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没有新闻价值。

新闻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种需要:

知晓需要:满足知晓需要是判断新闻价值的首要依据。

认识需要:是受众评判新闻价值的另一标准。新闻是生活中的百科全书,如科学上的新发现。

教育需要:受众从新闻中理解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同时还希望从中受到教育,获得鼓舞,引起警醒。如先进人物、不良社会风气等审美需要:美丽的自然景物、优秀的文化艺术,生活中的逸闻趣事等。

新闻价值的要素: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3、新闻和信息的区别

信息和新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都是客观事物的情况、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及其在人脑中的反应。信息并非全都能构成新闻,有的只是一般常识。比如说我告诉你一个信息:普顺镇政府大院有一颗百年黄桷树,不是新闻;如果说这棵黄桷树长虫或倒了就有新闻价值了。

新闻除了事实,必须有新意。(新情况、新经验、新事物、新动态、新人物等)如:《地球三分钟净增500人》

二、电视新闻写作

(一)什么是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

(二)、电视新闻的特点:

1、传播迅速。虽然它没有网络、报纸、广播等制作简便,但电视的传播速度同样惊人尤其是现在的卫星直播、连线,3G同步直播,有着报纸网络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今年的“5.6风灾”重庆台和中央台的卫星直播报道。

2、声画结合,形象直观。图、声、字是电视传播的三大元素。图像与文字作用于眼睛,语言、音乐、音响则首先作用于耳朵。在多数情况下,电视的这种立体作用效果,易为人们接受。

3、篇幅短小,传播内容丰富。电视具有最宽宏的度量,它兼容天下事,凡涉及人类应该了解而尚未知晓之事,一概纳之无误

4、线性流程,时效性强。电视传播拥有与时间同一的流逝特征,它也是顺时序的“一次过”,缺乏贮藏性和复显性,它“过时不候”,无法返回。电视新闻语言(镜头语言和解说词)的特征:感性:通俗质朴、爽口悦耳、形象生动。经济报道、成果报道, 大量数字的表达相当繁复,这些都很难在画面中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要借助解说词,如在《某学院出新招刷卡节水好》片子中,写到“到目前为止,每年学校用水由原来的102900吨下降至2300吨,节约十万余吨水。”我们续写成“十万吨水相当于每天把水龙头开

到最大流两个小时。”这样写就会变的形象起来;再如形容铜梁养鸭多:“一只一只依次排队,可以排到北京城”。理性:真实准确,凝炼概括、提高升华。

(三)、电视新闻的分类:

由简到繁可分为:字幕、口播、电话连线、影像

1、按报道体裁可分为:消息报道(短消息:1分30秒以内、长消息1分30秒至4分钟以内)、系列报道、连续报道、专题报道、直播报道、新闻评论等。新闻特写、

2、按性质不同分:突发新闻和预知新闻独家新闻和共有新闻

硬新闻和软新闻

3、按题材不同分: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

4、按报道的内容分:事件消息、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等。

(四)、电视新闻的结构:通常分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几部分。有时,还包括背景材料,有时还有尾导语(简单的述评) 标题:标题是整条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涵的概括和浓缩。题好一半文,电视新闻的标题要力求简练、准确、生动,起到提示新闻主题的作用。标题不同,报道角度也不同。标题取大了有无病呻吟之嫌,让人反感。取偏了会导致文不对题,观众看完新闻之后会有种上当的感觉。标题过于平淡(如用一般会议名称做新闻标题),很难引起观众的注意。标题太夸张又有失新闻的真实与客观。

导语:是新闻的先导,当然位于最开头。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要求有实质内容,不要空洞无物。因此,要尽量将最有新闻价

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总的要求:与导语相辅相成,内容充实,材料典型,层次清楚,手法灵活,富有新意。

结尾:特指能够深化新闻主题的最后一部分。根据新闻内容或报道角度的不同,消息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大体分为:评论式、总结式、启发式、展望式、引用式、背景式、数字式、补充式等形式。

背景:背景是指对新闻事件产生的相关条件和有关知识、政策法规等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介绍。目的是帮助观众理解新闻内容或延伸思路,深化主题,再或者是为了丰富内容,增加趣味。

背景的写作必须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滋有味。特别强调一点,新闻写作时常常要用到一些资料,它通常是背景材料的一种,运用恰当,会为新闻增色,增加报道深度。但记者一定要咀嚼材料,吃透精神,融会贯通。切忌照搬照抄,滥用材料。

(五)、电视新闻的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增加了一个要素:如何(HOW),用英文字头简称“5W1H”,被人们称为新闻六要素。过去强调前面的五要素,一个都不能少。现在更为灵活了。有时,电视新闻报道中可以省略某些要素。比如一般性会议报道,不用写在哪里(几楼、几会议室等)开会。

(六)、把握新闻采写的特点:记住五句话。

1、敏于捕捉:新闻工作者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要增强新闻的敏感性,才能发现并抓住身边的好新闻。获取新闻的途

径很多,报纸、电视、网络、会议、简报等。要当“两广总督”,广泛接触社会,广交各界朋友,以增加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要有政治敏锐性、新闻敏感性、工作责任心,不要眼睁睁看着好新闻从你身边溜走。

例:有时手里没有摄像机,或电池用完等情况,不要忘了眼睛就是最好的摄像机,写成口播新闻也可报出来。要苦练基本功,养成善于学习、长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由表及里,顺藤摸瓜,找出新闻背后的新闻,用好用尽手里的新闻线索。

2、勤于采访:新闻是采访得来的,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不要把眼睛仅仅盯在会议室,要走到群众中去,走进生活中去,走进实际工作中去,找出鲜活的东西来。要找准采访对象,讲究采访技巧,用眼看、用心听、用手记。采访到位,新闻就成功了一半。例:有位新闻同行曾发过这样感慨:坐在家头、捏着烟头、皱着眉头,思考了两个钟头,稿子还没开头。这是许多记者的体会,同时说明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3、精于构思:确立新闻主题、巧选报道角度、体现匠心独运。

例:经常我们单位有位记者跑会议或领导调研活动的新闻,回来我问他收获如何?他说没什么“名堂”,他们在“吹牛”耍,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写的,成了十足的穷记者。还有一次是2008年柚子成熟季节,我安排记者到黄沙和永平采访垫江白柚的收成和销售情况,结果记者联系后很快给我回话,对不起,主任,永平的蜜柚卖完了,只有黄沙没卖完,新闻没法做了。我告诉他,换个角度,一边卖完了一边卖不掉,不就是新闻吗?后来我带领记者分别去永平黄沙采访了一组新闻调查《垫江白柚闯市场》深度报道,这组节目还在当年的创优节目中荣获重庆新闻奖三等奖。因此,记者在采

访中为什么要先入为主,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呢?

4疾于运笔:采访结束,迅速成篇,又快又好。一是报道时效性的需要。二是既能写出真实感受,又不至于忘掉重要的信息。

5、把握细节:拍摄时不要放过细节,撰稿时也要处理好细节。新闻的亮点往往需要用细节来刻画。现代新闻报道提倡: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要能抓住细节,写出人情味来。做到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扣人心弦。

例:我想,观众可能跟我一样,也想看看这些东西吧?

(七)、电视新闻写作技巧

第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用事实说话,经得起推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是新闻的原则。让观点从报道中自然流露,而不是“指点”出来。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当的,绝对的真实客观无法做到。例:不说绝对的话,不讲过头的话。如:有人用“一尘不染”来形容地面干净,显然就言过其实了。

2、精选事实,以小见大。在纷繁的事件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未必就是大事)。有时,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

3、正反并举,对比衬托。这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手法。将今昔、正反不同的事实组织在一起形成对比,让人一目了然。

4、集点成面,点面结合。这既是写作原则,也是表现技巧。选取一个“点”,把这说细、说透,具体客观。再结合到面上去深化主题。这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综合性、经验性的新闻报道比较适用。

5、目击实录,再现场景。这是电视新闻报道中最常采用的手法之一,

也最能体现“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好处有三,一是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是记者或被采访者的现身说法。内容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因此真实可信。大家可能还记得08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央视记者张泉灵在映秀等灾害现场所做的几个感人肺腑的报道。二是事件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展开,因此时效性较强。三是形象生动,现场感强,能吸引观众眼球。

6、言简意赅,画龙点睛。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中的议论而言的。值得注意的是,议论必须是从新闻事实中自然而然引发出来的,而不是硬塞进去的。

7、适时引语,借口说话。发挥电视的优势,把自己想说的话,借别人的嘴说出来。使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可性。引语必须准确,不得歪曲原话,不得断章取义。

第二、新闻要追求精练。要尽量把新闻写短,因为短才能快,而且容易让新闻信息饱满,这样才能留住观众。方法有四:

1、一事一报,笔无旁涉。文稿不蔓不枝,短小精悍;

2、提炼精华,巧取一隅(yu角落)。突出重点,发现亮点体现特点;

3、选材典型,举一反三。用典型的事例让报道变得生动。

4、以小见大,视角新颖。大题小做,生动具体,一叶知秋。

第三、新闻要有鲜活性。新鲜的东西好卖,没有谁爱看冷冰冰的面孔,也没有人喜欢呆板枯燥的报道,所以,新闻要讲故事。除了讲究事实新鲜、角度新颖而外,电视新闻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要学会用画面语言来表现,让报道显得更直观。要让观众如临其境。要把新闻事实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来考察它的新闻价值,从而提炼出富于时代气息的新闻主

题。这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功。

(八)、会议新闻报道应注意的问题。除了党代会、党委扩大会、人代会、政协委等高规格的会议报道,要注意会议的议题、议程等形式外,一般会议报道应淡化形式,注重内容。做到跳出会议报会议,有的甚至可以不提会议。只要把会议精神准确传达出来,能够深入进支做延伸性的报道当然更好。千万不要把会议新闻搞成新闻会议,观众不会买账的,一般观众谁会想看你在电视上开会,想看的人早就参加了会议。而我们作报道的目的是什么,是让更多不了解会议内容的人知晓。因此,我们宣传的目的又怎么能实现呢?

例:比如报道农业生产方面的会议,就可以跳出会议去写,再加上些反映农作物生长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图像,就会使新闻更生动。

(九)、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忌讳:

一忌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二忌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三忌添枝加叶,夸大事实;

四忌关注表象,忽略本质;报道浮在上面,容易误导观众;

五忌材料堆砌,思路混乱;

六忌形式重于内容。在会议报道中最容易犯这个错误,把时间、地点、会议名称、参加人员说完就占了一半多的篇幅,真正该报道的内容却一笔带过了。要知道,会议精神及其延深的东西才是观众所关心的。(比如前几天我们有个记者报道妇女小额贷款宣传,观众关心关注的不是你怎么宣传,

而是怎么贷、贷多少、利息、期限等)

七忌抄总结、抄简报,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如:报道统计数据,经济指标等。只报综合排名第几,指标多高。对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关键问题却只字未提。新闻报道不是ZF目标管理考核,既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报道的目的不仅要让大家了解令人鼓舞的成绩,还要让观众从创造辉煌业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八忌声画两张皮。文字解说与画面根本不是同一回事,让人看着就别扭。(如:沙坪、新民都送过场镇路灯照亮民心的新闻,结果没有一个场镇亮灯的镜头,全是白天的灯,我们不知道是否真亮)

三、电视新闻摄像技巧

(一)摄像前的准备

1、技术准备(认识摄像机、焦距、光圈、快门、照度、景深、白平衡、像素、存储介质等,下午由技术部王远杰主任讲)

存储介质:磁带、光盘、硬盘、SD卡、P2卡(数字高清)等。当下以磁带运用最为广泛。DV的像素不一定越多越好。一般40多万像素就可以达到普通电视的分辨率(720×576=414720)的有效像素了。

2、采访设备准备:摄像机、录像带(或光盘,硬盘摄像机要腾出存储空间)、电池、话筒及连线、采访本、笔;检查相关设备是否正常,如摄像机是否调整到4:3的画面(电视台播出不用16:9宽屏)

(二)、摄像中的艺术实践

1、拍摄用光的选择:

光的照度:要合理控制光线强度。前面已经介绍,不再赘述。

光的方向:顺光、侧顺光、逆光、侧逆光、顶光、仰射光、平行光等。光的不用方向,将对画面层次、色调、色彩产生影响。对新闻摄像而言,多用顺光或侧顺光,少用侧逆光,尽量不用逆光。其它的光源,实际工作中,通常由不得记者选择。

2、拍摄角度的选择:平视、侧视、俯视、仰视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视角方位构成不同的人、物造型。会议新闻多用平行视角,结合部分侧视(如拍会议受场地限制时)角度来完成。拍摄角度往往是由拍摄位臵决定的,因此,拍摄新闻就有个站位、抢位的问题。比如:拍摄领导慰问走访,记者应抢在前面,才能拍到正面图像。

3、拍摄景别的选择:

远景:视野开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场景;

全景:显示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能较好地反映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会议新闻的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常常用到。)

中景:人物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能反映出人与物总体特征的局部;(会议新闻也常用到。)

近景:显示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内心情感或物体较为细节的部分。如:会议新闻拍摄领导。

特写: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物体细部的画面。排除一切多余形象,突出人物表情或物体部特征。最能反映细节,强调内容的景别。如:握手(领导与群众的手,招商签约的握手)、激动的表情等。特写运用要有目的,不要滥用。

4、构图:按形态分:静态构图(如树林)、动态构图(如运动场)。按

线形结构分:水平线构图(如教学楼)、垂直线构图(如高楼)、斜线构图(如街道)、曲线构图(如河流)、黄金分割式构图(如播音员出口导)、九宫格构图(右上方的交差点最为理想)、圆型构图(如广场跑道)、对称与非对称构图。

构图原则:保持摄像机的平衡、突出被拍摄主体、注意多个主体联系、排除干扰信息、画面整洁流畅。

构图要点:立意要“准”(让镜头“说话”)、画面要“精”(力戒杂乱无章)、主体要“明”(处理好主体与陪体及环境的关系,比如领导调研。)、图像要“美”(艺术表现力)。

5、镜头长度:新闻镜头以5到6秒为宜。起幅、落幅至少1秒按下记录按钮后,心中开始数数,估计时间到再按一下停止拍摄。关机前的最后一个镜头可以稍微长些。

6、拍摄的方法:固定拍摄、移动拍摄(推、拉、摇、移、甩)。移动拍摄时(主要指摇摄)要把握好起幅与落幅。长度一般以2至3秒为佳,便于后期剪辑。

(三)、新闻摄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稳定压倒一切,忌讳图像晃动。多拍固定镜头,少拍移动镜头。做到平、稳、准、匀的方法:一是拍摄时尽量摒住呼吸,控制好机器;二是尽量靠近被摄对象进行拍摄;三是选择好站位,摇移拍摄有讲究。忌讳无目的地使用推、拉、摇、移镜头。

2、摄像机的设臵:画面比例要调到4:3;不能用16:9,否则电视台无法使用,影响播出。

3、尽量避免逆光镜头出现。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减少逆光发生,迫不得已时可启用摄像机的增溢功能。

4、学会运用不同景别、不同角度拍摄,丰富镜头的表现力,让新闻的图像更好看。横摇镜头最好不要超过180度,否则将给人晕厥的感觉。初学者容易犯该毛病。初学者画面要按1:5的比例拍摄。

5、合理选择拍摄内容,为新闻主题服务。拍摄什么图像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乱拍一通,浪费自己的磁带,也浪费别人的表情,更耽误制作的时间。尽量避开有干扰信息的内容。

如:报道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拍摄清洁工人清扫街道时,刚扫过的干净路面上还留有“办证号码”清晰的字样。这显然不应该出现在画面中。比如,被采访者说今年庄稼长势良好,背景画面却正好相反。诸如此类的情况应当避免。

6、合理运用同期声,包括现场同期录音和现场采访,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突发事件现场等,只要运用得当,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7、会议新闻拍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领导图像拍摄尽量用正面镜头(除非场地限制)。按照一般的惯例,同级媒体拍同级别领导及上级领导才使用近景(大家通常说的“特写”),同级别以下领导及参会人员一般用中景或接近于近景(二到三个人出现在画面中)。

B、镜头讲究对称性。主席台一组、参会人员一组,或检查方一组,迎检方一组。拍摄顺序一般从大景别(全景)到小景别(近景)、从主席台到

参会席、从主要领导到其他领导;

C、抓紧在前十分钟拍摄完所需镜头(参会人员整体精神状态较好),余下的时间做笔记,补拍领导讲话或与会者发言的镜头。有时会场人不多,坐得不集中,可在会前提醒主持人调整坐位,便于拍摄。

8、摄像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检查电池是否有电、磁带是否装好。有时,为抢镜头,要提前开机。比如在下车之前就开机。

9、记者要练就一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硬功夫。强化抓拍意识,不放过稍纵即逝的镜头(如爆破作业)。既要动手拍,更要用心想。同时还要注意人、机安全,防摔跤,防碰撞,防意外。

四、上送新闻稿到DJTV应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媒体的视角。对同一件事情,媒体不同,报道角度也有区别,我们在写上送稿时,应考虑到媒体的不同视角。如乡镇、部门送县电视台;县级台送重庆台;重庆台送中央台。

从标题上看到内容都要讲究。就能看出两级媒体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角度各有不同。

2、为方便联系,上送新闻的稿件上要注明来稿单位、通讯员姓名、联系方式、撰稿日期、磁带编号,以便于工作衔接。

3、除了自采稿件上送外,可以采取推荐选题上送,待双方沟通之后进行联合采访报道。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4、送新闻到DJTV的流程:

拍摄撰稿完毕,先将文稿传到新闻编辑邮箱85659266@https://www.doczj.com/doc/fb5824323.html,,再将画面的磁带或光盘送到电视台新闻部。我们有专人接待,登记。为了方便广大

通讯员,我们将在本台非编系统为通讯员建立专门账户采集素材。记住:传稿子一定要送画面,否则编辑白忙活,如前次垫江四中的一位通讯员为我们传了一条交通事故的稿子,编辑发现可用就改了出来,结果一联系,没送画面来,只好去掉。

5、通讯员管理:培训会后,建议每个乡镇或部门相对固定人员负责电视新闻宣传联络,希望我们加强合作,力争在2010年,各单位在电视台的宣传有更大的突破。

谢谢大家!

新闻视频拍摄技巧

一、镜头要稳,少用推拉摇移 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 原因是: 1、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 2、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 3、使新闻节奏明快。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二、镜头要有连贯性,关键环节都要有 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 a、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 b、镜头景别要成龙配套。 c、镜头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 三、拍摄镜头要突出特征,角度常新 角度,是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夹角。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角度具有鲜明的个性,它能够强调、突出、夸张某个事物的表现,也能减弱某个事物的表现。 5、新闻中的运动镜头 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因为新闻要求单位时间的信息量要大,而运动镜头少则5,6秒,会大大降低新闻的信息携带量和节奏。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例如去参加一网络会议新闻发布会,开会的人一边是真人,另一边是通过网络传输来的视频影像,这个时候从电视屏幕到真人的一个摇会显的非常的有意义。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所以拍摄之前最好确定移动镜头是否有必要.有很多人把两个没有必要的两个画面用运动镜头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为了运动而运动的做法,当没有明确的意图和感觉的时候,不要随便移动,.随意的运动只会给看到你东西的人留下坏印象。 当开始拍摄运动镜头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λ起落幅要注意稳定,开始运动的时候,注意要有速度的缓冲,不能突然加速,也不能戛然而止。而且落幅一定要准,不能落幅没到就开始减速,快停的时候发现还没到落幅接着向前摇,更不能摇过了来一个回头摇,总之落幅一定要准。要摇出感觉就必须长期的练习,寻找节奏和韵律. λ新闻的运动一般都是比较快的,不像专题那样.注意中途速度控制,严防突快突慢. λ避免拍摄主体在画面中位置忽左忽右,甚至出画,一般在运动镜头中是由于摄像机运动速度快于或慢于主体的运动速度,致使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定。要克服它,除了注意自己的景别不要太小外,还要注意摄像机的速度和拍摄主体运动速度大体一致,同时注意主体的速度变化,给速度变化留提前量。对于固定镜头则注意采用的景别不要太小。 6、拍摄中的等和抢 当会议的重要流程将要开始,要集中全部精力拍好画面,因为接下来要拍摄的东西如果你没有拍好,基本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过“挑”,这个技能更多的是应对平稳状态下的会场,当有一些变动发生的时候,我们更多运用的是“等”和“抢”。 λ等是说要有等待的耐心,坐不住的记者,无法捕捉到那些在平静中爆发的精彩瞬间。去参加佩顿见面会,好多记者都在不停的动,一个记者在拍摄完相关内容后就一直把架子放在某个位置等待,最后互增礼物的时候,他得到了最好的角度. λ抢。当等待已久或突然出现的巨大变动在面前出现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捕捉下来,便瞬间变为永恒,不然就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失职。 无论是等和抢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正确判断出事情动态,某人将要做什么,他将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只有将这些准确判断,才能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位置拍摄到好的角度.比如去钓鱼台国宾馆,拍摄,当所有的记者都在里面等待吴仪的时候,我们在门口开始等待,在人很少的时候,及时的在最近的距离最早拍摄到了重要的画面. 采访的人需要具备代表性和多面性,很多时候只要采访一下出席的重要人物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种表明观点的新闻还需要采访相关专家,高级官员,当事人等。 λ注意避开一些人先天的不足,当某个人左脸有一些伤疤的时候,可以拍摄右侧脸,避免一些让人感觉不自然的东西,拍摄耳蜗,主人公的某耳朵上长了一个肉疙瘩,没有避开. λ要采访的时候,事前一定先选好背景,以免事发的时候慌张.背景选择要注意简洁,如果实在不能避免一些杂乱的背景,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后面有明显的物体从人的头部冒出来,当两个同是竖直的物体重合的时候,会让人不舒服.在拍摄人的时候,就会产生人的头上长了一个电线杆或者一堆杂草的现象.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提醒被摄人换一下位置,如果换不了,自己就改变一个角度去拍. λ拍摄演讲人的时候,要边听他们说话的意思,边进行拍摄。只有他说完一句带结束语的话再停机。这样可以即使了解发生了什么。我们所拍摄的发布会发部分是商业性质的,决大多时候,都会有一些标志性的时间,如剪彩,赠送礼物等,但是当拍摄政府性质的发布会,一些东西会很隐性,只有你明确的知道对方在讲什么,才能知道到底做了什么。比如去年去钓鱼台国宾馆拍摄某世界级论坛,当时一些老外用英语说话,大家由于急于摄取画面,都没带翻译耳机,后来好长时间才知道会场里参加会议的两方产身了很大的分歧。 拍摄时候注意水平线与垂直线,避免画面中的人或物一边倒.需要注意的是,,在正面构图的时候可以采用找水平线与寻像器的平行关系,但当采用斜侧面构图的时候,就不能再次依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篇一: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实践报告 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班级 教师评语 阅 分数 日期: 篇二: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何峻峰 XX210722 课程小结 通过本学期对于《电视摄像》课程的学习和几次非常宝贵的实验实践学习经历,我对电视摄像在技术层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我不但掌握了一些摄像机设备如SONY1500C 和各种三脚架的使用技巧,另外我也学习了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拍摄手法等摄像基本知识,也了解了景别、光线、角度、色彩光学镜头等各种因素对拍摄画面的影响,还初步形

成了将叙事语言表意分解成镜头语言以及将镜头语言串联成叙事语言的意识。 其中,给我最大帮助的莫过于老师每节课老师播放的视频和实验课上的自我实践,我一直觉得只有通过看别人的还有自己去拍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通过一次次实际拍摄,我对于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特别是摇镜头理解又上到了更高的层次。同时,我还学到了到达拍摄现场第一要务是观察环境,然后根据环境制定合适的拍摄计划,例如,当拍摄主体要从右往左移动时,那么我们摄像师也应该提前掌握他的移动轨迹,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站位走位调整画面构图。其次为了拍摄画面稳定,脚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没有脚架,那么我们最好能寻到合适的支撑物,接着开机,调节白平衡,然后拍摄,而且要谨记的是,拍摄镜头长度的规律:固定画面至少为5秒,运动镜头则至少为15秒,若要拍摄文字,则不能低于观众全部浏览一遍文字所需的最短时间,等等。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教学实践,我明白了确定画面主体的重要性,主体是画面表现的主要对象,承担着叙事和表现的直接责任,如果一个画面缺少主体,那么即使拍摄角度、手法等其他环节控制得再好,这个画面也无疑是失败的,不能用于后期编辑的。而确定主体后,还要让一定的陪体入画,陪体的责任是帮助主体说明内容,衬托主体,使观众更

浅析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王旸 【摘要】如今,隨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视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得以确立。在电视新闻编辑开展工作期间,必须重视受众需求,对受众需求的重要价值作出准确判断,不断对受众需求展开细致分析,才能改善自身的工作模式,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促使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一些电视新闻编辑在开展工作期间,缺乏对受众需求的充分了解,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媒体赖以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市场资源是受众资源,电视媒体要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必须获得观众的认可,满足观众需求。因此,电视媒体发展战略首要问题就是研究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在市场活动中,以受众需求为第一信号,根据自己的目标受众群来确定办台方针,设置节目,选择内容产品。因此,想要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将受众需求作为工作重心,不断探寻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技巧的措施,如此,才能确保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高质高效,为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电视新闻传播效果与受众需求 受众心理、受众需求与传播效果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重要关联。根据传播学理论,受众与电视新闻传播效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电视新闻编辑对受众需求展开分析,有助于推动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上世纪50年代,就有相关传播学专家提出5W模式,同时,对传播效果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展开梳理。 传播行为中的五个要素包含传播人员、受传人员、媒介、新闻、效果。通过这五个要素,受众需求与媒介之间相互关联。重视受众需求有助于推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受众对信息展现出一定的需求,受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电视新闻编辑的帮助,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最新鲜的资讯。电视新闻产品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受众判断,取决于信息对受众有用的程度和对受众接受目的的投合程度,产品信息价值的大小与投合程度成正比,因此,面对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复杂化的市场需求,电视媒体必须考虑受众

新闻写作技巧汇总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方法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 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习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

电视摄像.doc

《电视摄像》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1.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电视摄像在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框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围绕数字摄像机使用方法与摄像构图技巧展开教学活动。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与生活化,使学生了解与影像画面构图与拍摄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影像作品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技能方法,初步具备数字摄像能力与商业化项目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核心课程建设将以“强化实训、促进交叉、协调发展、提高内涵”为方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全面推进,构建《电视摄像》课程体系和精品教学资源库,探索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新模式,以提高独立学院工科专业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熟知数字摄像设备的基本知识,了解摄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三年的课程建设,本课程建设团队力求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制定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打造一支优化合理的教师队伍;编撰一套规范完备的教学大纲;建立一个丰富的教学案例库。 3.课程建设思路 当前依据工作流程与岗位需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体系是学院核心课程建设的大方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满足新闻和广电专业影像节目拍摄与制作的需要,本课程建设以培养影像作品策划、拍摄和后期编辑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以"重视基础、强调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及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广电专业“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将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改革实训方法、教学模式为手段,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课程纲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采取引进、培养并举的措施,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

新闻稿件写作方法分析

新闻稿件的写作 新闻宣传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好本地本部门工作的各项成果,以此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树立起一个地方、单位、部门的外在形象。也以此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于我们全县而言,通过新闻宣传,可以让大家了解前郭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了解我们蓬勃的发展态势,明确我们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及政策措施,这样,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前郭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愿意到前郭投资兴业。(谈一下自己在新闻科工作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感受) 我们第一次写新闻稿都感觉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抓不到新闻线索,没有多少东西可写。这就需要占有和掌握一定的新闻素材,那么新闻素材在哪里呢?其实报道点子就在上级部门、本单位的简报、文件、工作安排、阶段性成果、工作总结中。(举例)即使你生活在不太大的天地里,也可以抓到不少好点子,收集到好线索,写出好新闻。(引出主题) 新闻稿件写作 1、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党委开展的某项学习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

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再举一例,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举例:梨花节、贡果节、西瓜节、查干花)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举例: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单位指定的相应政策)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关注的焦点。(举例:三到户助推新农村建设) 2、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关键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的形式,一般是眉题(也称引题)+主题或主题+副题。当然也有三者俱备的,但现在用得不多。比如:(眉题)引资金,上项目,扩增量,活存量(主题)前郭再造工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电视摄像实训心得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电视摄像实训心得 在为期两周的电视摄像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让我们可以轻易解决的,也有让我们头痛的.在实训的开始,我们要写的实战 拍摄项目执行方案,就让我们大伤脑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改得不 下三四遍,直到方案到可行.在方案中,我们写二十个镜头就觉得作为 素材已经足够了.但是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素材很少.尤 其是的观看素材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的明显.以至于在最后我们要 补充镜头.在拍摄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烦.在第一天的拍摄中,我们就发现,我们拍摄的所有的镜头都偏蓝,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白 平衡没有及时的调整.最终导致我们一天的素材全部被当掉. 在看自己拍摄的素材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拍摄的东西都很稚嫩, 要是在镜头里看到自己,还会觉得很丑,不自然。在老师看来,我 们的作品也是上不了台面的吧。但是看着我们初次的作品在电视屏 幕上出现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或许这就是自己努 力之后取得的成绩不论好坏,还是让自己感动学的。 在实训开始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给我们讲述的一堂课。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 些与专业无关,却又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精 神和做人的态度。认真的态度,无论在做什么的时候,都要有一个 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也是很重要的。其实,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属于自己的技能,才可以 昂首挺胸的走在世间的大路习上。 实训开始后,我们面临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是我们不会逃避,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面对它,挑战它,克服它。作为一个电视人, 在学习的初期面对困难是很平常的事,谁也不是天才,所有的事情 都不会顺利的通过。就像刚开始的时候,一则新闻,我们就会被要 求更改三四便,都觉得老师有点无理取闹了。可是在拍摄的时候就 觉得我们错了,还真是应了那句“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我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当前,电视新闻栏目已进人品牌化经营,只有形成独特的风格模式,才能吸引观众,而电视新闻编辑也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这种现代运作方式使新闻质量管理处于可控状态,也使节目形成整体风格和鲜明特色。从客观来说,这对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要完成好“主导”作用,就必须从自身提高、培养基本能力开始,其中很多技巧值得学习和摸索。 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编辑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新闻模糊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什么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新闻不能模糊处理、新闻模糊处理技巧等常识性知识。对急发稿件的模糊处理。我们往往会遇到一时没条件弄清的事情或问题,而稿子又必须及时播发,这时就不能盲目确认,而应当采取模糊处理,这样做既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又可以避免新闻失实。对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进行模糊处理。军事报道中有关驻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报道中的一些技术数据等,这些是需要保密的内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据权威人士透露”模糊语言,就比用精确的语言表述更合适。为遵守法律和道德对新闻进行模糊处理,新闻报道也必须遵守法律,尊崇社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应该做模糊处理。另外,出现当事人清晰图像的,也往往需要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模糊处理。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报道,新闻工作者都应慎重处理,不能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模糊处理的技巧编辑应在事件中不断摸索。 2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同时,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3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对民间DV拍摄素材的编辑技巧 不少行业和部门都很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像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部门,有的还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比如宣传科(或资料科)、宣传员等等,负责拍摄、整理和保存本单位活动的资料,并部分提供给新闻媒体使用。这些机构及其中的人员,与电视台的联系密切,并逐渐形成一支通讯员队伍。他

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第八节电视新闻文稿写作的基本原则 魏俊宝 电视新闻写作是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不仅仅是对画面语言起解说、补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画面有着串联、提示、丰富的意义,使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有机结合,并延伸和深化画面内容,从而拓展视觉的深度和广度,以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画面,加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度。 因此,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应当重视并提高文稿写作水平,克服电视新闻只要画面摄制好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解说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电视新闻“声画合一”的结构方式,决定了解说词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新闻文稿。它有自己的特性和写作规则。 它的特性具体在两个方面:⑴解说词和画面是相伴而行的。解说词塑造形象的手段不能仅凭语言自身独立完成,而是要根据电视画面的特点,与画面及其表现手段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对形象的塑造,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不能离开画面而独立存在的,它缺乏独立性。所以,解说词的优劣,不能简单从文章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好坏来评价,最重要的是在于其他表现元素的配合协调。(2)解说词是用来播讲的。它是有声语言的方式诉诸观众的听觉感官。因此,它应该同广播文稿一样具有有声语言的特点。 45

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为看而写 “为看而写”是指要充分考虑到画面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 表现元素,也就是常说的“本”,要注意解说词与电视新闻其他表现元素尤其是与画面之间的配合关系。“为看而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说要紧密配合画面,以加强“看”的效果。 解说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 待画面无法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解说与画面形式一种呼应,一种默契,不仅解说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而且画面内容也依赖解说得以丰富和延伸,两者紧密交织,互相融通,最终完成对形象的塑造。千万不要造成“声画两张皮”的现象。 其一,解说词直接解说画面,补充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使画面更精确,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有价值信息。 其二,解说词根据主要的需要,提炼画面含义,发掘画面内涵,升华画面内容,既加强了画面的力度又深化了主题。 2、解说词要简洁凝练,为观众腾出理解和思考画面的 余地。 电视新闻以简约为审美标准之一,解说词写作更是如此。解说词是和电视画面互相配合使用的语言。画面强烈的现场感和色彩多变的特点,使观众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在对解说词注意力相对下降的情 46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 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

电视新闻摄像技巧

电视新闻摄像技巧 作为电视画面的创作者,我们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 1、围绕着所拍节目内容的思想、主题,安排电视画面的实体元素,那么,什么是电视画面的实体元素? 2、如何处理电视画面结构的基础元素? 3、如何运用电视画面结构的特殊元素? 4、如何根据诸多元素的变化规律和艺术法则做出恰当的安排,找出头绪、理清思路、分清主次,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这个又是构图的内容。 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个技术步骤。由于技术运用和表达要求的差异,电视摄像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纪实性)摄像和虚构(创造性)摄像两大类。新闻摄像侧重于新闻性,不在影像美学方面有苛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有时甚至连画面稳定、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都可以忽略,最为遗憾也是最为可贵的是,新闻摄像不能重新而来,除非是不影响新闻性的组织拍摄。 今天我们将从新闻拍摄的角度来讨论拍摄问题。 一、会场的拍摄 二、人物的拍摄 三、电视新闻镜头语言 一、会场的拍摄 会场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静态拍摄场景,与会场比较接近的场景有课堂、座谈、讨论、围坐在饭桌边的用餐等等。这些场景

的拍摄方法与技术处理都比较相近。 1、会场的特点 从拍摄的角度看,会场场景集中,内容集中,但同时也比较单调乏味,很难拍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光线:室内会场照明条件恒定,变化不大,但光照可能不均匀;室外会场则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光线可能发生变化,但光照比较均匀。 2、会场摄像“通则” 无论是室内室外,新闻拍摄者都必须如实记录下会议议程、出席会议的领导、重要来宾、主要与会人员以及会议上表彰先进、通过决议等过程性画面。如果会议安排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最后发言,拍摄者必须坚持到会议结束。相对来说,会场拍摄技术问题不多,拍摄方法也比较简单。但非技术问题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会场拍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有: ⑴第一个画面一般在会场中后方拍摄带会标的大镜头,然后自然走到主席台前拍摄主席台就座人员和会议主持人画面。 ⑵拍摄会场大镜头时,要尽量避开通向主席台的走道或分割观众的通道,要让画面中央充满观众,而不是一条通道。否则构图和视觉上都不能让人满意;拍摄位置可稍偏一些,会标仍然置于中间位置。 ⑶拍摄与会领导要注意景别和时间长度的匹配:主要领导的讲话镜头一定要给大给足。给大,就是景别要小些,给足,就是时间要长些;其他与会领导和重要来宾不能漏拍,如果没必要给他们单独镜头,可从中间部位向两边摇拍或拉拍,也可一个固定镜头包含2-3人,切忌不能在某位或某些领导、来宾身上重复摇或者拉;不要在他们有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作者:————————————————————————————————日期: 2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作者:赵文腾 时间:2011年11月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摘要】本文从如何把握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新闻编辑组织指导,编辑对DV拍摄素材的运用,编辑中模糊化处理,后期控制指挥五个方面的技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一个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既包含了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媒体的司令部和“灵魂”。作为新闻编辑要从政治、思想、事实、价值等角度作出准确评估,筛选出好的稿件,汇编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可听可视性强的精神食粮,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无限的生机,在当前新闻活动中,新闻编辑工作技巧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把握好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排是一门艺术,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舆论指导思想和具备敏锐的新闻感觉,同时还须掌握一些必备的技巧,要通过合理巧妙搭配,排列实现整体优化,在编辑上必须注意研究听觉规律,在明确、有趣上下功夫。同报纸稿件的标题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稿的标题要求拟得更实在更新鲜。如果标题不能完全鲜明的表现稿件的主要观点,最好在主标题下加副题,进一步点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广播稿的标题要做得生动、形象,让

人有回味的余地,同时又是醒目而鲜明的,如果能在听众换台的空档凭借一个标题就能把他们吸引过来的话,那么这样的标题就是成功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认为,好的导语应该具有这样的魔力,导语一唱歌,读者就跟着哼哼。广播新闻的导语跟报纸新闻的导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它像报纸新闻的导语一样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具体形象。广播新闻的导语尽可能只突出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把其它事实移到主体中交代,力求把导语写成一句话。导语中涉及到的新闻事实越少,导语就越简练。 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是由广播新闻的特点决定的。广播新闻要吸引听众有听下去的欲望,结构上就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采访对象有两人,报纸新闻可以对双方的讲话内容穿插介绍,形成一种对话的结构。而广播则只能以人来划分内容,不在一个人的讲话中穿插另一个人讲的同样内容,常常是将一个人的话介绍完了再介绍另一个人的,这种将讲话头绪简单化的结构要求是广播新闻的特点。 二、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应该对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第一节新闻概述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

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

摄像机基础知识汇总

产品条目 放置产品型号表 监控知识 1、安防行业包括哪几个系统?应用的领域有哪些?安防行业主要包括:闭路电视监控、消防、报警、巡更、门 禁等。主要应用于大厦、银行、交通、小区、工厂、学校等。 2、从事安防系统的建设与设备生产需要哪些资质?生产资质、安防设计、施工资质 3、摄像机的主要竞争品牌有哪些?主要有:艾立克、三星、松下、索尼、明景、景阳、PELCO 4、矩阵的竞争品牌有哪些主要有:PELCO 、英飞拓、AD/AB 、红苹果、智敏 5、硬盘录像机简称什么? DVR 全称:Digital Video Recoder 6、视频服务器简称什么? DVS 全称:Digital Video Server 7、网络摄像机简称什么? IPC 全称:IP Camera 8、DVS 与IPC 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海康、大华、朗驰、安讯士(axis) 、黄河、恒亿等 9、DVR 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海康、大华、红苹果、汉邦、大立 10、监视器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迈威( myway )、TCL 、创维、石头 11、模拟监控系统主要由哪四个部分组成? 摄像部分、传输部分、存储部分、控制部分 12、摄像部分有哪些设备组成? 摄像机、镜头、护罩、支架、云台等 13、摄像部分有哪些辅助设备? 雨刮、雨刷、加热、风扇、遮阳罩 14、如果摄像机安装在完全没有光线的环境,又不希望安装可见光源,有什么办法解 决?采用红外摄像机,红外光线属于不可见光,红外摄像机所发射出来的红外光照射到监控目标之后可以反射回给摄像机,同时,红外摄像机的CCD 可以感应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从而形成黑白图像。红外摄像机可以工作在无任何可见光的场所。 15、枪机需要监控不同方向需要什么辅助设备? 安装云台与解码器即可控制枪机转动实现不同方向的监控 16、生产摄像机护罩的厂家有哪些? 摄像机护罩包括防爆护罩、防雨防尘护罩(室外型)、防尘护罩(室内型)等,护罩还有带雨刷、温控等功能的产品。常说的护罩主要是室外护罩和室内护罩,比较有名的厂家有天津亚安、天津嘉捷等,常用的护罩通常是没有什么品牌的。

[技能,新闻]浅谈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技能

浅谈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技能 【摘要】新闻编辑每天都要筛选来自不同渠道的稿件,对于记者而言这些稿件基本上都是已完成的成稿。而在编辑的眼中,这些稿件不过是新闻节目合成的编辑素材而已。新闻报道中所使用到的稿件都是经过了编辑加工后的已经完工的、符合编辑意图以及宣传组合思想的、高质量的组合成品。那么,编辑势必要进行稿件选择与加工,并围绕当前宣传中心展开工作。编辑根据新闻价值进行稿件的重新编排和组合,就是“再创作”。 【关键词】新闻策划;电视新闻;编排手段 前言:作为重要的电视创作环节,电视编辑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主要包括创作层次与技巧层次两方面。编辑思维贯穿于电视节目创作的整个环节。我们常说的电视新闻就是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工具,传播报道新近发生的各种现实事件。电视新闻编辑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协调编采人员,进行新闻资源整合,并以基本专业知识及其相关政策为基础做出正确的新闻判断,进行新闻取舍、标题制作、画面编辑、稿件整理、再现真实新闻、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落实编辑政策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也这就是对素材的新闻编辑“再创作”。 1新闻编辑含义 我们将新闻编辑含义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新闻编辑工作者指人,二是新闻编辑这项工作: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编辑以一个完整的、固定的新闻事实为根本出发点,这就是广义上的新闻编辑;而在新闻编辑的狭义概念中,新闻编辑主要以采访素材的加工及合成为主,反倒忽略了编辑对采访的指导和策划作用。 新闻编辑工作不但是采访素材前期程序化整理的过程,而且也是再创作过程,它实现了对新闻材料的充分运用及筛选,其中既有自我思想创造又不乏自我观点创造。我们可将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具体分为:第一翻阅、了解新闻素材;第二,进行稿件的撰写、加工和修改;第三进行换面编辑;第四声音编辑;第五编辑新闻中的字幕、特技和动画编辑;第六检查修改新闻稿件。 2新闻编辑进行再创作必须具备的技能 新闻编排不断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还应打破陈规旧俗,不断实践和探索是编辑成功的关键。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求实、求新、求准、求快以及求变的意识、工作作风与素质,刻板、反映迟缓、保守和因循守旧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大忌。好的新闻编辑应当紧抓社会主流、时时掌握最新动向,这两方面是需要编辑长期训练的工作素质之一。编辑应在时刻以新闻业务为先,了解什么时刻要报道什么、应报道什么、怎样进行策划和报道、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报道效果。 2.1具有升华和提炼主题的能力:一个好的编辑,首先要是一个好记者。只有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和文字功夫是无法做好新闻编辑工作的。编辑大部分时间是进行图像筛选和整合,不了解新闻采访拍摄,那么对记者与通信员所发的信息自然就难以修改。再者编辑应准确把握记者稿件。学者型新闻编辑是当前行业中极为缺乏的人才,为广大受众提供知识和真理是新闻编辑工作的根本目的。为了提高新闻编辑的能力,编辑工作者应不断进行学术研究,争

校园新闻消息写作技巧

校园新闻、消息写作技巧 一、新闻的有关概念 (一)什么是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 一是在“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二是“新近发生”,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 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 2.新鲜性 作为一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闻的“新”包含内容的“新”

和时间的“新”两方面。内容的“新”即要有新意;时间的“新”就是要及时。 3.倾向性 一切新闻机构都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喉舌,都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新闻宣传的,这就给新闻带上了无以争辩的政治倾向。 4.选择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新闻同时又有凭借事实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往往利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因此,对新闻事实总会有所选择。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国家局的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来报道。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新闻要素=5“W”+1“H”,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四)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