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文化复习要点

电影文化复习要点

电影文化复习要点
电影文化复习要点

1.自选一个片段,分析电影声音与画面结合,时间与空间结合的艺术特点。

电影通过时间和空间变幻场景,使影片的艺术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这也正契合了以音乐为代表的时间艺术的节奏和韵律感。东西方对“时间”的认知和处理也是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西方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是借助悬念和矛盾冲突来达成人物心理和电影剧情的时间性,东方电影的处理方式是在平铺直叙中延展时间性。电影表达大多曲折,类同音乐艺术中一系列乐音所表达的旋律、节奏,给人一种或缠绵悱恻、或悲痛欲绝、或天崩地裂、或紧张不安、或悬疑惊险的剧情。通过节奏韵律烘衬气氛,促成电影的氛围制造

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摄影技术的优劣对一部电影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摄影拍摄的过程亦是电影影像视觉艺术形象创作的过程。电影摄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根据影片所要呈现的思想内涵进行有目的性的艺术创作。为了更好地解读和诠释影片主题,电影的每个镜头及画面构成所涉及的光线、颜色、画面构图都是导演及全体剧组人员精心布置并不断完善的。电影摄影记录的影像是经过导演、摄影师艺术设计后完成的,虽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浓缩了摄影师、导演乃至剧组全体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电影拍摄涉及多种因素,诸如景别、镜头、光线、构图、角度、色彩、动势、时间、地点、剪辑等。它不仅仅是单纯生活的再现,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2.自选一部电影,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后现代电影和法国“新浪潮”时代的电影一样,主题很少涉及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这样的主流“大片”题材,而把触角伸向了草民的边缘生存环境和次文化的暗地光芒。然而相对与“新浪潮”的写实文化,后现代电影更是和后现代艺术文化遥相呼应,大量的映象派拍摄,光怪陆离的画面交织,超现实的梦境意识,更是给这一些非主流电影套上了迷乱的外套。不经意的瞬间,荒诞的故事情节,非理性的讲述中解读善恶美丑成了后现代电影独自的标签。

第一章后现代电影的暧昧身世

雾中风景

后现代电影的暧昧身世

重要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迪奥·安哲罗普罗斯(Stheo Angelopoulos)

重要电影:《公民凯恩》、《罗生门》、《筋疲力尽》、《邦尼和克莱德》、《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一百年来,电影就在光影明灭处制造种种真实的“谎言”。不管银幕上展现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在黑暗之中被眼前的幻象所蛊惑,为它愤怒,为它感动,为它流泪,为它爆笑,为它沉默,也为它“惊声尖叫”。

后现代电影从哪里来,它是谁?它要干什么?它要到哪里去?有关后现代的争吵从后现代这个词被提出来的时候就开始了。希腊导演安哲罗普罗斯在1995年拍出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借着一个电影导演去找寻一部电影诞生之初遗留下来的胶片的故事,回顾了电影和希腊的历史。有人将安哲罗普罗斯视为20世纪最后的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其实非常的不准确,安哲罗普罗斯的电影是很难概括的,他的每一部电影无不来自希腊神话的原型,漂流、寻找、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对抗的题旨,他也不过是不停地“摹写”史诗罢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中有一个经典场面:导演A在火车上遇见儿时印象中的母亲,母亲带他回家,他带着90年代的身体,加入了1945、1948、1976……的新年舞会,每个人都如记忆船年轻,只有他带着衰老的皮囊。安哲罗普罗斯用电影拼贴了自己的后现代之梦。

对于生命来源的追寻几乎从人类落地的那一瞬间就开始了。电影仅仅诞生一百年,这样的问题也在不断地经由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提出。《雾中风景》(导演:安哲罗普罗斯)中的姐弟俩则认为只要越过希腊边境,就能找到从未谋面远在德国的父亲。殊不知他们和父亲早就在天上人间,生死两茫茫。姐弟俩穿过雾中的车站、城镇和边境,期待能找寻到自己生命的来源。可是,影片并没有给出他们答案,父亲始终如同雾中风景,依稀难寻,幼小的他们却在这样的旅行中遭到了成人世界的伤害,姐姐在路上被让他们搭顺风车的司机强奸。英国导演阿伦·帕克(Alan

Park)惊世骇俗的MTV故事片《迷墙》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自幼失去父亲的男童,对着镜子穿上比他的身躯要大好几号的父亲的军服,寻父的渴望在他稚嫩的脸上泄漏无遗。这些寻找自己身世的父亲的电影,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后现代电影;可是,什么又是后现代电影呢?后现代是一种类型,一种策略,还是一种眼光?

第三章一个后现代的电影阴谋

一个后现代的电影阴谋

性·谎言·录像带

重要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大卫·林奇(David Lynch)、吕克·贝松(Luc

Besson)、艾腾·伊格言(Atom Egoyan)

重要影片:《性·谎言·录像带》、《黑店狂想曲》、《心中狂野》、《合家观赏》

后现代电影在20世纪80、90年代可谓到处开花,到处结果,在当代美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都有众

多作品出现,它们的后现代特征有些体现在叙事上,有些体现在造型上。后现代电影并非一个电影类型,而是一种世界观。后现代电影的出现,意味着“作者”没有死,是“新作者”的再生。一些现代主义导演,甚至一些古典主义的导演,都有非常精彩的后现代电影作品。伍迪·艾伦的《百老汇上空的子弹》(1 995年)中的舞台导演完全受控于一个杀手(隐含的观众),剧本不得不按照杀手的意思修改,杀手的构思来源于他看过的太多的滥电影。有着知识分子气质的伍迪·艾伦直截了当地在他的电影中指出,正是滥电影中的滥情节培养了如此多的滥观众,为了艺术家的面子,只有牺牲这位杀手,把火撒向“观众”。伍迪·艾伦美国式的幽默,让人捧腹大笑。最后的剧本修改得面目全非,可是也能让人接受,甚至比导演原来的剧本更出色。科恩兄弟导演的《巴顿·芬克》和《百老汇上空的子弹》一样,横跨艺术片和商业电影类型,演绎了被雇作用于到好莱坞的话剧作家在一家旅馆的“历险记”。马丁·斯科西斯的《基督的最后诱惑》(1988年)也因为以后现代的方式重新解释了基督而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他将耶稣世俗化、人性化,以及采取极简艺术的方式来叙述一个人如何成为神的新“史诗”的做法,惹怒了不少的观众,他们无法容忍耶稣会贪恋凡人生儿育女的生活,以及耶稣与抹大拉做爱的镜头。马丁·斯科西斯差点成了电影界的“拉什迪”(英国著名后现代作家,因小说《撒旦的诗篇》而被霍梅尼通缉)。

人们对中年导演的“背叛”总是心情复杂,而当年仅26岁的美国导演斯蒂文·索德伯格带着他的处女作《性·谎言·录像带》出现在戛纳电影节并最终摘取了金棕榈大奖的时候,后现代电影却赢得了人们一致的喝彩。

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种反文化,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的感觉方式的革命,面对社会结构本身加以改革,以反文化的激进方式,使人对旧事物一律厌倦而达到文化革命的目的。因此,这是一种以反文化为其内容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而言有特殊的历史蕴含,它既是终结,又是开端。

后现代电影并非一个预谋,可是这样的电影从出现时就让人爱恨交织。作为感官美学的典型代表,电影强化了视听感性的直接性,甚至具有某种强制性。后现代电影消解了历史和本文掩盖在伪善修饰下的谎言,无情地揭开大人物的遮羞布,击碎“伟大人物创造历史”的迷信,但它也提供了另一个历史的寓言故事,用现代电子媒介的高科技手段制造新的谎言。后现代电影常常借助科学幻想片的模式寄托对人类现存困境和未来世界的深深忧虑,但它们提供的影像世界作为我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构成又加重着后现代生活现实与虚拟、历史与假说的混淆。

自打出了走俏的《戏说乾隆》,国内影视界长期以来存在着关于历史题材的“正说”与“戏说”之争。美国人则不管这些,干净利落地拍出一部《阿甘正传》,以一个被政党世界视为“弱者”的低能儿阿甘为主人公,贯穿起美国近代史上的政治事件,在流行文化名牌时尚等方面,尽展揶揄之能事,重新解释了历史、战争和英雄,让美国人看得乐此不疲。

《阿甘正传》在影像的造型和叙事上普遍地运用拼贴的手法,形成戏谑反讽的效果。经过高科技手段不露痕迹的篡改,战后几十年的美国历史变成一部阿甘个人的成长日记,历史与个人的约定的舞台和角色关系在不知不觉间被置换。人们总说人生是个人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或轻或重的角色,而在《阿甘正传》(《Forrest

Gump》)的本文中,“猫王”、“披头士”的列农,美国的历任总统都在阿甘的舞台上粉墨登场,他们成了阿甘这出个人剧中的“一生”中的一个个过场人物。

后现代电影是电影现代发展的风格体现,以其强烈的反传统精神和“新奇”的技巧赢得了观众的注意,它的成功不是突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美学根源,是后现代性美学的体现。

后现代电影美学主要是以对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消解和颠覆为基础的。后现代媒介社会的信息内爆,使人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和断裂感。面对新的语境,现代主义电影的整体叙事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后现代电影导演抛弃了因果主导的缜密的理性叙事,追求碎片式的形象。所以说后现代电影是生产又是游戏,时间早已丧失,标准也已崩溃,观赏过程便是一个自由拼贴的过程,没有了终极判断,只有相对意义上的多元判断。

在表现内容上,现代电影主要发掘人的内心世界,而后现代电影则关注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叙事,所以前者侧重对深度的挖掘,而后者则是对深度的消解,这样现代电影体现了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追求,具有精英意识,而后现代电影更多的是迎合大众的趣味,用通俗的题材吸引观众,带有媚俗性。但这正是后现代电影的风格,它将所谓的精英和大众的区别抹消,取消所谓严肃的价值追求,颠覆传统的区分标准,带来审美体验的突破。用桑塔格的话说,就是“一切为传统所认可的界限因而都受到了挑战:不仅是“科学”文化与“文学———艺术”之间的界限,或“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而且也是文化领域本身之中众多的已经确立的区分———如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分,浅薄与严肃之间的区分,以及“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之间的区分(这一区分,最为文学知识分子所看重)”。桑塔格的判断可谓一针见血,指出了后现代电影的根本特征,

即反规则化,意义的消解,通俗性和游戏性。《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是昆汀?塔伦蒂诺的第二部电影作品,这部影片的成功宣告了后现代电影在世纪末终于成为电影中一股强大的潮流,他最大的贡献是把“浅薄”的后现代电影拍成了“史诗”。低俗小说指的是那种内容、装帧通俗的小说,它们是1935 年英国的阿兰?莱恩创办“企鹅”版通俗文学读物时诞生的,这种书往往都是用再生纸做的,是各种废弃报纸、书籍被搅和成纸浆后而产生的,昆汀暗示了自己的电影就是许多其他影片和文学作品的碎片搅和而成。他把所有硬的东西,暴力、性、政治、国家的战争都变得像果肉甚至番茄酱一样容易吞咽。塔伦蒂诺凭《低俗小说》这样一部影片将自己造就成了一个后现代电影英雄。作为后现代电影美学代表的《低

俗小说》,体现了后现代电影的多元走向和风格,具有典型的意义。我们就以此为例,解读它的解构叙事以及后现代美学风格。

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性是对元叙事或宏大叙事采取的一种怀疑、不信任及拒绝的态度。后现代电影话语“不相信元叙事”并“向整体开战”,喜欢组合、拼凑、偶然

得到的或割裂的现象,致使碎片或部分代替了整体。所以说,后现代文化“不是

一种纯创造文化,而是一种引用文化,一种…互文性?文化”,后现代电影“也是一种没有…潜在?可能性的影像和表象文化,从其他影像、其他表象以及互文性的相互

作用中获得诠释的力量。”

在《低俗小说》中,已经没有了传统叙述的中心,连贯的叙事,剩下的只是碎片和拼接。从剧作结构上来看,昆汀摒弃了好莱坞式的传统方式,颠覆了传统电影的线性时空观念,而以视点间离的手法将全片叙事处理成一种首尾呼应的“圆形

结构”,“后现代作者有意违背线性次序。故事的…情节顺序颠三倒四,由结尾重又生发成开端,暗示着某个无穷无尽的循环往复特性?”。在这里就是如此,开始即

结束,结束也是开始。他将两少年计划抢劫受到杀手朱尔斯的教育拆开来放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不仅如此,他把其他几个故事也都拆开来讲,以致出现了死人活过来的场面,却不做任何交代。观众身临其境真有如看到一部“虚假”的电影,一部被人不小心撕掉开头、结尾或者中间的某些部分的“地摊文学”。对影片的情节的理解需要观众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组合。可见后现代电影既是生产又是游戏,时间早已丧失,标准也已崩溃,观赏过程便是一个自由拼贴的过程,没有了终极判断,只有相对意义上的多元判断。

同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互文性”色彩。黑色电影和硬汉小说中对待暴力和恶的冷漠态度、强盗片的人物设计和格局、香港电影的激烈动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迹与现实的混淆,使得《低俗小说》的后现代大拼接达到了狂欢的程度。抢救黑帮老大的情妇米亚时,在她胸口画点打针的情节来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奥雷连诺上校在自杀前,吩咐医生在他胸口找一个让他死得痛快和准确的记号。塔伦蒂诺自己也说:我每部戏都是东抄西抄,抄来抄去然后把它

们混在一起??我就是到处抄袭,伟大的艺术家总要抄袭。

偶然因素在这部电影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叙事的进程,也改变了人的命运。厕所里出来的人的遭遇(文森特两次从厕所出来都发生了大事,一次是在餐馆遇到抢劫,一次是遭布奇枪击身亡;电影开始时文森特和朱尔斯执行任务时不知道厕所还有人躲藏,差点被打死);布奇逃跑时忘记了手表,结果造成和老大马沙的相遇,引起一番遭遇;以及米亚的吸毒过量、朱尔斯经历的“神迹”,餐馆里的抢劫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而正是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而不是确定的因果要素改变了人物的命运。

二、通俗性与游戏性的胜利

电影的后现代话语,因处于后工业社会时代,受到消费社会商业化的驱使,从而体现商业性、游戏性、通俗化色彩。杰姆逊指出,高级文化和所谓大众文化或商

业文化间的旧的(实质上是高级现代主义式的)界线被取消了,出现了充斥文化工业的形式、范畴和内容的新型文本。布尔迪厄认为电影摆脱经典艺术的束缚,成为了大众文化或后现代文化,成为文化资本。美学的纯洁性和艺术的自律性受到冲击,纯美学象牙之塔在通俗艺术及其美学的冲击下已经塌陷,随之而来的是通俗美学的登场,并日益获得自己的美学合法性。

用通俗的题材吸引观众,削平深度,一切都平面化,这正是后现代同现代主义的严肃态度相区别的地方。其结果就是给予观众休闲、时尚、轻松、惊奇,并不赚人的眼泪。暴力、犯罪、性等一般被认为低俗的题材是后现代电影的主题。尤其在暴力风格上,塔伦蒂诺独成一家。暴力始终是昆汀作品不可动摇的主题,并形成了他的黑色暴力美学,暴力就是血腥,就是冷酷,就是游戏,不负载任何的道德和政治责任。

《低俗小说》彻底地将暴力风格化和游戏化。它让观众意识到,这一时刻,你看电影是在娱乐,所以塔伦蒂诺才会化暴力为玩笑,化性为玩笑,化政治为玩笑,化历史为玩笑。它不问意义,不做反思,不碰政治更不谈反抗。朱尔斯杀人前的那段《圣经》念词不是为了让他的杀人行为合法化,同样米娅吸毒过量的那段场景也绝没有半点劝诫吸毒者的用意,甚至文森特走火误杀“小黑”也被处理成一出笑料不断的小品。文森特和朱尔斯两人开着一辆满是脑浆和鲜血的车子在城里游走,为了不让警察发现,同时也为了不给他们的朋友添加麻烦,他们必须要在40 分钟内将车子清洗干净,这是一桩极富技术含量的活计,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从总部请来一个专门的问题解决专家来指导他们作业,当两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终于把自己和车子都洗干净之后,穿着两件夸张的有些搞笑的T 恤站在镜头前时,一场原本充满血腥和恐怖的戏就被活生生改造成了幽默小品,通俗性和游戏性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有人说:“《低俗小说》完成了暴力电影从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转换,表明后现代暴力电影彻底丧失了社会批判力量,丧失了深度以及旧电影与现实世界那种意蕴深厚的关联。它不再承载国家神话、英雄主义、社会反抗、政治控诉等等文化符号的意义,其他一些与此类似的文化承担也被抽空,只剩下影像本身。”而影片中频繁的暴力场面正呼应了它的“圆形结构”,明确指出暴力事件的发生是循环而永无停止的。《低俗小说》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包括战争、拳击等形式在内的暴力已经无所不在,在它面前生死、对错丝毫没有公正可言。

3.结合陈凯歌导演的《红土地》,分析第五代导演80年代的创作特点。

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讲述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收了一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男人的彩礼,订了娃娃亲。顾青带来的新生活信息,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这种憧憬,使她最终逃出夫家,夜渡黄河,投奔八路军。《黄土地》的成功在于它仅仅把故事当作外壳,它通过超时空的

开拓,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影片中许多非情节非人物的造型因素,如广阔天垠、气势磅礴的黄土地,安详博大、气象万千的黄河形象,甚至许多风俗民风的描写,例如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都和人物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个银幕形象的重要构成。影片在摄影、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也出了大格,然又无不内蕴深意。《黄土地》以土地、民俗文化与人物的三者统一,以叙事因素、隐喻因素、抒情和哲理的三者统一,表现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影片获1985年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获1985年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等6项国际奖。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黄土地》不仅标志第五代导演群体的诞生,而且以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性

叙事,以突破性乃至革命性的电影语言,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方

向性的影响。有人认为,陈凯歌在《黄土地》所显露出来的气质,“文人”的成分远多于“导演”的成分,其艺术视野迥然不同于以往的中国电影,

美学旨趣更是深深影响了整个第五代导演早期电影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黄土地》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双子星”陈凯歌、张艺谋的“会师”之作(1987年的《大阅兵》是两人合作的绝唱)。其后,两人分别沿着各自的

轨道,纵横驰骋,影响中国影坛数十年之久,形成了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独

特的景观。

事实上,《黄土地》是作者化的电影而不是观众的电影,其在电影研究领

域的地位远比市场地位抢眼得多。我们今天需要反思的是,像《黄土地》

那样的探索片,当时被认定为“中国未来电影的主流”,后来的电影发展

却证明,这类具有探索精神的影片,是在革新年代出现的具有革新精神、

创新品格的电影。

4.结合《末路狂花》,分析影片中的女性主义元素。

5.自选一部影片,分析作为叙事结构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具体表现。

电影《沉默的羔羊》运用双线叙事结构为观众提供了两条故事线:一条故事线讲述的是FBI史达琳追击野牛比尔,另一条故事线讲述的是史达琳与食人魔汉尼拔

进行心理博弈。

两条故事线结合紧密,原因有二:第一,两个故事为因果关系,因为史达琳非

常想要追查到野牛比尔,所以她到监狱求助汉尼拔医生;第二,两条故事线互为线索,史达琳为了获取野牛比尔案的线索向汉尼拔出卖自己的童年记忆,而汉尼拔为了品尝史达琳的痛苦向史达琳提供破案帮助。我们在想要知道史达琳到底能不能抓到野牛比尔的同时,又对史达琳十分关注,渴望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影片在一条故事线设置悬念,又在另一条故事线吊着大家的胃口,我们一会跟着史达琳分析野牛比尔,一会又跟着汉尼拔医生诊查史达琳。

两条故事线向我们展示了两种心理现象。

第一种为史达琳的伊拉克特拉情结。史达琳幼年丧母,父亲成为她的一切。然

而由于母亲意象的缺失,本应的恋父仿母变成了史达琳的恋父仿父,所以我们在史达琳的身上看到了很多男性性格,所以她选择了和父亲相同的职业。影片一开始就在强调史达琳的女性身份,在电梯中史达琳与男警员的身高,色彩对比十分明显,来暗示史达琳即是羔羊。史达琳的父亲象征着牧羊人保护着羔羊史达琳。在失去父亲后,史达琳就像迷失的羔羊,所以她会从牧场的羔羊联想到自己,所以她会从任人宰割的女性受害者的尸体照片中感受到切肤之痛。史达琳曾经试图模仿父亲扮演牧羊人的角色,但是她失败了,而且给她留下的影响就是,迷失的羔羊是不能自我拯救的,而自己又不能扮演牧羊人的角色,只能寻找牧羊人为自己指引出路。所以史达琳崇拜自己的导师兼上司克劳福,所以她在调查野牛比尔案时让自己完全依靠汉尼拔,甚至要采用欺骗的手段来向汉尼拔索要线索。在史达琳第一次去接触汉尼拔时,不但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反而被汉尼拔和迈克斯羞辱,此时史达琳自然会思念自己曾经的牧羊人—父亲,影片也出现了她被三个高大的男警员包围在左下角的镜头和被男警员侧目而视的镜头。接着史达琳对克劳福利用却又不信任自己反感,因此克劳福不再是史达琳的牧羊人,镜头让史达琳再次身陷一群男警员之中,来体现她的女性的羔羊的身份,就在此时,又有史达琳触景生情回忆父亲葬礼的场景。而每一次史达琳回忆痛苦的童年之后,史达琳都会有所成长,都会发现关键性的线索。史达琳第一次回忆父亲后发现了本杰明赖普的尸体,第二次后发现了尸体中蝶蛹和背部的菱形剥皮图案,第三次回忆后作为交换从汉尼拔口中得知野牛比尔自认为是变性癖者,第四次回忆后再一次得到汉尼拔的提示,得知凶手认识第一个被害人,并且懂得缝纫,要用真的女人皮做一套女装。而每次史达琳得到这些关键性的线索后,她都更加接近凶手,影片就马上把镜头切野牛比尔的作案场景。在汉尼拔逃走之后,史达琳再次失去牧羊人,不过这次,在经历了一系列成长之后,史达琳终于能够胜任牧羊人的角色,主动出击,发现了野牛比尔的地址,随后孤身一人深入险境,并单枪匹马击

毙了野牛比尔。史达琳从受克劳福指派到主动拜访汉尼拔,从抗拒痛苦记忆被唤起到释放失败记忆的重负,从依靠汉尼拔提供帮助到独立获取线索并解救人质,完成了从羔羊到牧羊人的角色转变,完成了自我拯救和化茧成蝶的升华,解决了自身的矛盾。

影片为我们展示的第二种心理现象是野牛比尔的俄狄浦斯情结,它作为伊拉克特拉情结的对立出现。野牛比尔的母亲是一名廉价模特,而比尔却疯狂迷恋母亲的裸体。正常的恋母情结应表现为仿父恋母,由于父爱的缺失和自身的失败,比尔厌恶自己的性别且自认为是变性癖者,加上继母的虐待,导致了他残害女性的暴力行为,他绑架年轻肥壮的女性,剥了她们的皮给自己做女装,最终自我毁灭。本片有两个戏剧矛盾,一个是变形的伊拉克特拉情结自身的矛盾,另一个就是变形的伊拉克特拉情结与变形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矛盾,俄狄浦斯残害女性,伊拉克特拉要保护和拯救女性。史达琳追查野牛比尔的这对人物关系,一开始野牛比尔完全占据上风,史达琳对比尔一无所知,案情一头雾水,而比尔还在继续作案。然而随着史达琳人物的变化人物关系出现了变化,史达琳逐渐掌握野牛比尔的情况并占据了主动,最终阻止了野牛比尔,伊拉克特拉战胜并消灭了俄狄浦斯。

中国电影文化赏析

世界上不同国家都希望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传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建构能够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而确立一种大众共同信守的文化秩序。尽管不同国家所认同的文化内容并不一致,相互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但是,各国始终都把电影、电视放在文化传播的中心位置。目前,中国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今天所要特别强调的是:电影的这种文化传播功能不应当仅仅体现在某种类型、某种题材的影片创作之中,而应当体现在整个国家电影产业的总体格局和影片的制作理念之中。 可以把所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根据相应档期进入电影院正常放映的影片,统称为“主流电影”。这种影片不仅是支撑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也应当成为传播与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过去,我们认为电影在艺术层面上具有审美、启悟功能,在思想层面上具有教育、励志功能,在商业层面上具有消遣、娱乐功能。基于对电影这些不同的功能的确认,我们制定了关于电影艺术创作的一系列基本策略和政策,并且把电影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叙事形态,即所谓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相应地在这三个层面基础上建立了对电影艺术创作的评价体系和我们对电影产业的基本诉求。而在具体的影片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默认了好像艺术电影就是追求影片的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可以放弃教育与娱乐的功能;商业电影就是追求影片的娱乐价值,教育与审美的作用可以不必考虑;而主旋律电影就是要宣传效果,审美与娱乐因素也不必重视。这种相互对立的制片策略与评价体系造成了不同电影形态在话语体系之间的相互排斥以及在价值观念上的相互错位,即在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这些不同电影的形态中除了在制作方式、赢利模式、表述策略上各说各话之外,在价值观念上也自说自话,使中国电影无法在影片的文化核心价值领域进行相互整合,使我们的民族电影业最终没有形成一种像韩国电影、美国电影那样共同信守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没有建立一种整个行业共同敬重的文化价值取向。 在这种相互错位的价值观影响下,有些商业电影为了实现经济利润,在电影情节线索上设置无端的暴力场面和性爱标识,使没有分级制度制约的影片对低龄电影观众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在西方主流商业电影市场被列为限制级的影片在内地却大行其道;个别的艺术电影为了张扬所谓的导演个性,把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进行逆向表述,造成电影叙事文本与社会历史文本之间的价值断裂,扭曲了观众对时代的历史记忆;某些主旋律电影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对于影片的社会主题采用概念化的演绎方式,无形之中使大众与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之间产生隔阂。总而言之,三种电影话语形态除了在电影功能方面的差异之外,在文化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进而使不同的电影叙事形态成为规定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一种合理通道。 我们现在应当确认的是:除了那种没有进入电影院线发行放映的所谓独立电影和实验电影之外,可以把所有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根据相应档期进入电影院正常放映的影片,统称为“主流电影”。这种影片不仅是支撑一个国家电影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也应当成为传播与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就像足球比赛不能在足球场外寻找规则一样,主流电影不能在一种没有边界的情况下进行随意创作,不能为追求奇特的观赏效果而放弃基本的道德规范,更不能为了影片的商业利益而践踏人类的伦理底线。主流电影中对个性审美价值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必须要背离大众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不能把体现人类正价值(正义、公正、忠诚、勇敢、善良)的艺术形象置放在一个被否定、被质疑、被漠视的叙事语境中,也不应该把这些追寻人类价值理想的人物描写成为一种虚幻的、迂腐的、甚至是可笑的角色。从国

世界电影史

第一章电影的形成期 (1895-1927) 第一节卢米埃尔的纪实主义电影 一卢米埃尔的影片内容 1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从内容上讲,多数是简短的生活纪录片,多拍摄诸如 车站、大街、公园、家庭乃至浴室等日常生活的片断景象。 2此外,他们还拍摄社会新闻。 《代表们的登陆》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对声音的无意识尝试. 二卢米埃尔对于电影的贡献和遗憾 1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的先驱,他们拍摄并且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标 志着初期电影高水平的影片,开创了电影真正的历史。 2卢米埃尔坚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的拍摄原则,展现出电影真实地 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由此确立了电影纪实主义风格,卢米埃尔也被视为西方 纪实主义电影的鼻祖。 3卢米埃尔的电影还为后来电影的样式开辟了道路。 新闻片:《代表们的登陆》 纪录片:《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 追逐片:《膝行的人》 科幻片:《机器肉店》 4 卢米埃尔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有非常大的贡献。技术上,他们发明了最初 的特技摄影,并使用了移动摄影,影片的画面已经有“远景”、“中景”、“近景” 甚至“特写”之分,层次清晰;在艺术上,他们运用了最早的蒙太奇手法创作电 影。 第二节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一梅里爱电影中的特技(摄影)常规方法的特种技巧 1它能赋予电影以新的造型表现手段,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语言,是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2 特技在梅里爱的影片中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段。他发明了停机再拍以及叠化、慢动 作、多次曝光、场面转换、遮片、透过玻璃缸摄影等手法,并把它们大量地运用到影片的拍摄中去。 3 梅里爱特别注重技巧的作用,甚至将技巧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的手段。 他的影片中,技巧的展示特别突出,因此,他被称为西方技术主义电影的先驱。 二梅里爱电影中的戏剧元素 1戏剧电影就是以戏剧的冲突律为基础,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的结构原则,具 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等要素的电影。 2在他的电影里,情节发展的顺序常常不是按照实际生活情况而是根据戏剧 的习惯编排的,整部影片往往由几个场景组成。 3摄影机经常被放在摄影棚的最后面,一点也不移动,拍摄影片总是从同一 视角,将由远到近的一切景象,统统都拍摄进去。(乐队指挥的视角)梅里 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4梅里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梅里爱还指导演员仿效舞台剧的做法演出。 三戏剧性和高超的特技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月球旅行记》

【特效片】三十部Hollywood特效片的里程碑 绝对值得收藏! 大饱眼福 留着慢慢看!

三十部Hollywood里程碑【特效片】 章节 收起 ? 1 30.《深渊》 ? 2 29.《本杰明.巴顿奇事》 ? 3 28.《全面回忆》 ? 4 27.《阿甘正传》 ? 5 26.《魔茧》 ? 6 25.《哈利.波特》系列 ?7 24.《飞越长生》 ?8 23.《加勒比海盗》系列 ?9 22.《异形》系列 ?10 21.《小猪宝贝》 ?11 20.《后天》 ?12 19.《角斗士》 ?13 18.《2001太空漫游》 ?14 17.《拯救大兵瑞恩》 ?15 16.《木乃伊》系列 ?16 15.《金刚》 ?17 14.《回到未来》系列 ?18 13.《超人》系列 ?19 12.《独立日》 ?20 11.《玩具总动员》 ?21 10.《变形金刚》系列 ?22 9.《美梦成真》 ?23 8.《星际迷航》系列 ?24 7.《侏罗纪公园》系列 ?25 6.《蜘蛛侠》系列 ?26 5.《黑客帝国》系列 ?27 4.《终结者》系列 ?28 3.《泰坦尼克号》 ?29 2.《星球大战》系列 ?30 1.《指环王》系列 30.《深渊》

1989年,卡梅隆自编自导的《深渊》问世,该片运用了大量的电脑制作合成影像,拍出深邃神秘、时而又斑斓迷人的水下世界,因而科幻影迷们醉心于该片在科学上的准确性,以及片中激动人心的特技效果,如今看来,《深渊》的整体效果也仅是套路感十足的商业制作,

甚至在叙事手法、节奏等方面还不太圆熟。《深渊》作为一部影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海底异形这一形象却为卡梅隆带来了新的特效:T-1000。 29.《本杰明.巴顿奇事》

大卫.芬奇与布拉德.彼得携手的《本杰明.巴顿奇事》,通过男主角从老年逐渐变年轻的逆向人生,还有一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琐事,奇妙地串联成了魔幻诗史。不仅通过灯光的布置和摄影技术的运用,营造低沉魔幻氛围,最大亮点莫过于耄耋之年的本杰明。用电子成像捕捉布拉德.皮特的面容,然后安在其他人的身体上,以保证效果逼真,极具创新精神,影片最后追加成本达一亿六美金,并勇夺奥斯卡最佳视效奖。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

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在2008年,好莱

浅谈中国电影文化

浅谈中国电影文化 当《捉妖记》狂赚20多亿票房,当《煎饼侠》一跃成为票房黑马,当《小时代》系列充斥各种纸醉金迷依然博得大众眼球,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的电影文化究竟从何处来,应该往何处去? 近年来,国家不断倡导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国家的文化建设。而电影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其本质也是要呈现一个国家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民意等方面的影响力。而近年来国内电影的剑走偏锋,着实让我们该放慢脚步仔细思考以下电影的艺术性和价值性。 2010年1月,国家《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首次对电影产业提出具体规划。2015年11月,国务院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成为电影业内热议话题。该草案的正式出台,足以看出国家对规范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为电影强国提供法制保障所做的努力。 那么,究竟目前我国电影文化的发展现状如何?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水平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 事实上,我国电影文化的发展是处于一种矛盾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电影作品数量的激增,另一方面是电影给中国观众及世界观众带来的文化冲击力作用反而越来越小,特别是对中国观众的价值观、审美观、意识形态及心理认同并没发挥出相应的重要作用。相反,在中国不断改革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观众离自己民族文化与民族性电影越来越远,而从美国好莱坞进口大片和娱乐片带给当下中国观众的影响更大,美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在中国早已经全面着陆。中国观众大多数不喜欢观赏自己国家出产的影片,特别是占观影主体的年轻人都以国外影片作为首选片。中国观众的观影态度,似乎陷入了一种影视鉴赏怪圈。 首先,电影制作数量猛增而不代表电影软实力的增加。电影产量数字高,但质量匮乏,粗制滥造,再多的影片出产也是垃圾,与文化自身、文化软实力毫无关系,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中空状态。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现在主要依赖各个大导演的真实水平和才华。当下的中国电影创作过度娱乐化、题材同质化,因此中国电影需要补“文化”的课,这不仅仅是指电影表现的内容、传达的文化诉求,也是指整个电影文化生态的建设。 其次,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无法抵御美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强烈竞争。中国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 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 一、细碎知识点整理 1)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by卢米埃尔兄弟) 2)世界电影史第一个导演——乔治梅里爱 二、大块知识整理 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创作风格的缘起 卢米埃尔兄弟:开启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a.对现实进行纪实的创作手段(记录眼前的景象) 1.利用景深(固态构图)完成 2.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 3.不同视角分区域拍摄和移动摄影 4.采用特技、戏剧元素,将主观创造意识渗入影像 5.运用不同的场景拼接(画面——最早的“蒙太奇”) b. 主要贡献 1.采用纪实手法,呈现日常生活场景,还原流动感、自然感 2.渗入主观化选择,创造出最初的叙事方法 3.开创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风格(电影纪录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消防员》、《代表们登陆》、《水浇园 丁》(喜剧)、《假膝行人》 乔治·梅里爱:开启了电影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 a. 创作手段 1.利用停机再拍造成魔幻效果 2.借用照相特技发掘摄影特技:“叠印”“合成照片”“二次/多次曝光”“画托”“首次进行‘人工照明’” 3.舞台乐队指挥的视点——全景视点 4.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建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形成了“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 5.开始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组合镜头 b. 主要贡献 1.采用多种摄像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 2.蒙太奇方法的应用,开拓了影像的叙事功能 3.开创了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多次曝光);《魔窟》(叠印法);《月球旅行记》 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代表作品、起因、背景]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19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一次电影实验运动,是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分支,是表现主义电影的延展。先锋电影也称“实验电影”或“地下摄影”,是一种远离电影故事片和纪录片主流,不为商业目的的默片纯视觉电影。 主张:反对叙事;倡导通过绝对自由的联想来达到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和情绪,排斥真实、理性的含义;表现潜意识、非理性和梦幻世界;物大于人。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内容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这样层层递进,渗透着大众文化。 关键字:电影文化大众文化关系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体到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属于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同时,电影的也通过大众文化发展壮大。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 在今天的生活电影制作中,电影制作者把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大众生活和认知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这些共同的大众生活特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在某个方面的缩写和投射。比如说现在的房价是中国现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在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电影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电影导演把握了大众心理,把这一共同问题表现在电影里。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容易通过自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么个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一种虚拟的“相互理解”。他们就会通过更多的同类电影来寻找这种情感的宣泄。这样就支持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影实现了其商业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分化,虽然没有完全线性对应于主流文化、知 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的分层结构,但“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的话语核心,仍然潜在暗合了“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本质——“三权分立”的话语实践,将电影生产/消费/市场积累一并纳入多重主题形式的文化运动之中,一方面解构了8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道德”象征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多重文化话语的权力极限处,延伸出超越纯粹“政治/道德”文化价值实践的观影经验;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解构”中激化了电影的“形象”(“影像”)叙事能力,使中国电影在90年代文化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对于各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不同隐喻——“隐喻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既要捕捉又要扩充,即产生一种‘想象的’等同,但却是通过掺杂能指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样,意义变得更为充实、稳固,但也多少有点退行”[1] ——从而在社会整体“观影期待”上分割出多种可能性 的文化满足。其实,90年代以来,曾经以同样活跃的艺术“精英”姿态在80年代中国银幕上编织了一个个“电影英雄”传奇、且又同整个“政治激进主义”文化运动休戚与共的“反思/批判电影”文化形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黑炮事件》、《绝响》、《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本命年》、《晚钟》、《盗马贼》,等等)的消失与不复重返,便已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化经验的巨大裂隙中,向80年代文化及其所体认的主流与“精英”共享的“政治/道德一体

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与文化

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节目「时与潮──七十年代电影的变异」剖析七十年代电影类型及潮流的变化,为了深入探讨七十年代的电影工业,以及电视文化如何建立香港本位的意识,本馆协助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5日由浸大文学院院长锺玲在开幕礼致辞后,主持卢伟力博士逐一介绍莅临的嘉宾,包括本馆节目策划罗卡、刘天赐、张同祖、蔡继光及唐基明,而锺玲亦分享与胡金铨导演往韩国拍片的始末。 罗卡首先分析七十年代电影与电视的互动情况。在七十年代,无论就创作方法、题材及人才方面,电影与电视均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在1975及76年,无线电视拍摄的长剧,往往沿用家庭伦理、爱情等题材,其实与粤语长片并无二致。而无线电视在成立之初,大部份的电视艺员均是粤语片演员,主要因为在七十年代初期,粤语片被国语片打垮,一批批电影人才如萧笙、梁醒波、沈殿霞、杜平、张瑛及黄曼梨等转往电视发展。反之,许冠文在电视台策划《双星报喜》,大受欢迎,然后才加入电影界,参与《大军阀》(1972)及《鬼马双星》(1974)的制作。 1976年之后,电视台招揽外国学成回港的年青人,他们往往贴近生活,擅于刻划城市人的感觉及节奏。这批年青人如许鞍华、蔡继光、严浩、陈韵文及岸西等,其后均往电影界发展,将电视刻划生活的细致感觉拍成电影,摆脱了武侠片及功夫喜剧的类型,逐渐发展成香港新浪潮电影。凡此种种,缔造了电影与电视在人才与创作方式的交流。在六十年代,电影虽然是一枝独秀,但改变亦比较缓慢。直到电视台出现,培养了不少人才;电视剧亦能带动潮流,取代了以前粤语片的观众,题材亦贴近生活;电视与电影作良性竞争,但电视亦为电影界注入人才,改进电影的创作方法。 刘天赐是七十年代在电视与电影左右逢源的创作人。他认为七十年代充满矛盾,是个媚俗与脱俗的年代;既具颠覆性,亦顺从社会的规条;创作人有突破,却同时有继承的表现。刘天赐在1969年加入电视台,是时梁淑怡与许冠文正在「抄袭」一个美国电视台的Gag Show节目Laugh-in,移花接木在无线电视播放,就是《双星报喜》。这个电视节目无疑是即食文化,要节奏快,又逗人笑,每集大概有20分钟的笑料,需要42个Gags,许冠文便找他及邓伟雄一起创作。最初是全部抄袭《一千个笑话》这些书籍,又不可涉及性、宗教及政治,惟有在社会生活上寻找题材。另一部电视剧集《73》则是「抄袭」All in the Family,形式仍是美国式的Sitcom,但却取材自香港事。而电影《半斤八?O》(1976)亦沿用同一公式,没有故事,没有戏剧结构,即是「炒杂碎」。这就是七十年代Gag Show和喜剧的创作方式。 回顾六、七十年代,张同祖亦有感怀。他在少年时代曾在邵氏公司担任场务,辗转再加入剧务部,拍摄古装武侠片。他曾参与胡金铨执导的《大醉侠》(1966),对胡金铨大为赞赏,认为胡导演的《大醉侠》一新耳目,开创武侠电影的新格局。 他忆记在年少的时候热爱电影,一部影片往往看上两、三回,例如《春光乍泄》(Blow-up, 1966)及《魔鬼怪婴》(Rosemary's Baby, 1968)。另一方面,张同祖不相信国内导演拍摄

论述类文本郑炀《中国电影应如何面对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的改编与阐释始终根植于中国电影的创作传统之中,在动画电影的发展史上则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美影厂的作品为代表,例如《过猴山》《宝莲灯》等,都实现了中国电影民族性追求在影像形式、风格与技术上对西方话语的革新与超越,也借助它们对经典文学或民间故事的影像化重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哲学思想与文化标识注入至“中国故事”之中,在国际上形成了能见度极高且被公认的“中国学派”。 这些电影对经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影像化改编,首先是一种内容上的重构,是以电影这种媒介形式对文学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演绎。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对哪吒形象与经历的塑造、叙述,并未拘泥于仿造《西游记》或《封神演义》中的旧有叙事,而是努力使之与现代审美观念无限趋近,体现出了一种鲜明的当代意识。在片中,李靖与哪吒之间的刻骨仇恨被置换为崇高的“父爱”.被哪吒“抽筋剥皮”的小龙王敖丙则成为了纯粹而崇高的友情象征,曾经悲壮而残酷的哪吒自刎被替换为一个无法逃避的宿命“天劫”……由此可见,这部影片中的哪吒形象和他的故事,已与名著与传说中的形象相去甚远。之前多数引起市场轰动的经典改编作品,也几乎都依循了这种颠覆性的模式,例如逍遥浪子形象的许宣(《白蛇·缘起》)、顽童形象的唐三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追求自由恋爱的“天神”(《大鱼海棠》),等等。

但是,这种在表面上看来过度解构经典的创作倾向,也引发了不同的看法。如今对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负面评价,亦多集中于对其颠覆传统文化或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形象与经历的不满。但是反观这些影片的拥趸,则多数抱着自顾自的娱乐心态,把影片满足个体价值认同摆在突出位置,鲜少去思考影片与主题来源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本不去触及。 两种意见之间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断层,究其原因,正是杰·瓦格纳所谓的“近似式改编”所致——影片虽以一种与原著近似的修辞技巧和表达观念进行创作,但实际上却与原著产生了相当大的距离,构成了另一部艺术作品。 有意思的是,西方影视作品对文学经典或民间传说的改编,多集中于莎剧、圣经故事和希腊传说。例如,近期被翻拍的《狮子王》取材于《哈姆雷特》,经典音乐剧《西区故事》的主要情节改编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纸牌屋》的故事内核源自《麦克白》,《七宗罪》《黑客帝国》等都是从圣经故事中汲取灵感,《诸神之战》《特洛伊》等则源自希腊神话。 可以看出,西方的这些改编作品也几乎都采取的是“近似式”的改编策略,原文本自身并不会为影视作品提供一个“超稳定结构”,而且改编作品之中无不体现出强烈而鲜明的当代意识。塞吉欧·莱昂内曾说:“阿伽门农、埃阿斯、赫克托尔是过去的西部牛仔的原型,西部片中的人物则被导演搬进了神话世界。”也就是说,当经典文本通过改编穿梭至

中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中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姓名:孔金娣 专业:10级土木四班 学号: 201001553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5000多年而不绝,就是因为悠久的文化从来没出现过断层,代代相传,并不断地继承、发展、完善、进步,文化是从过去千百年来人类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如果从出生就脱离了这些文化,重新创造就是一个很漫长的进程,汽车,手机,电视,带兵打仗的方法,美味的菜肴,或是电脑,楼房,更不用说股票,基金,人类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抵御外敌入侵的隐性力量与精神支柱.所以,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尤为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影视中的运用会不会对文化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艺术,是各种文化融合的产物.现代电影可以作为本民族文化的载体,一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去向世人表达并达到传播与发扬的目的. 对于传播的对象和受众,被传播的无论是物质形式的还是一种无形的信息概念,都需要以一种乐于且广泛的方式来传播.像文化的传播不是说教般的喋喋不休,而是吸引受众自己自身的去欣赏与体验其中并从中找到共鸣. 就目前的人民生活需要,影视等文化产业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很好的途径文化越是得到广泛的传播,才越能够得到弘扬,越能增进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都有差异,通过文化的交流能增进了解、互信、合作、和平。从中,文化也得到弘扬、创新、发展。 中国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个方面. 一、民俗学价值 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通过观赏一部影片,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民风和民俗。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这也是中国影片屡获国际大奖的重要原因。而人们喜爱观赏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能经常地、直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情。

2018上海大学电影学专业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一、院校选择 我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所在城市、招生人数(和报录比)、专业课命题风格、分数线。 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则因人而异,我对北京积怨二十年,所以首先排除了所有的北京院校。(这么一来其实就没剩多少选择了......)上网一搜,发现我喜欢的一位影评人对上大电影学评价不错,而我曾经在上海度过了一段特别愉快的假期,加之这座城市在中国电影史上意义非凡。所以整个择校过程并无纠结。 一般来说招生人数、分数线等等信息都可以从学校和学院官网上查到,像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www.doczj.com/doc/ff5818542.html,)提供了招生计划、初试复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ff5818542.html,)提供了专业介绍、往年复试分数线及报考人数。 搜索心仪院校的近十年真题,大致浏览一遍,看看有多少题目是自己听说过的,又有多少完全陌生。如果你自认观影储备量一般,那么保险起见最好避开那些剑走偏锋的院校。上大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的命题中规中矩看重基础,15年开考的电影产业与文化则明确考察重大热点,总归还是摸得着底,不会让人措手不及。 二、初试科目、参考书目及复习方法

1.公共课 政治:辅导书我用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提要》、《考点预测背诵册》、《八套卷》、《四套卷》还有一本时事小册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也没看任何视频课。4月开始看《精讲精练》,我的进度刚好是每看完一本书下一本书就出版了,算是无缝衔接。错题本必不可少,我的方法是把精讲精练、1000题和肖4肖8的错题改写成知识点记录到活页夹里,按照对应的课程和章节分别编号,对重点和难点参照精讲精练补充拓展,并且用彩色笔标记出来。最后的一个月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错题本、《知识点提要》的哲学逻辑图+毛中特附录+史纲时间轴、肖8肖4大题。按计划我不打算在政治上花费太多时间(简言之就是不走心),最终的分数不高不低,符合预期。 英语(一):我从3月开始用百词斩过了一遍大纲词汇,然后用扇贝单词过了一遍核心词汇,最后一个月买了新东方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作自查用。复习期间还用到张剑真题黄皮书(版本繁多,建议买年份多的)《阅读理解150篇》《最后预测5套题》和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的笔记里记录了错题词汇、做过的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小作文范文6篇(不同类型)、大作文范文3篇(圈出精彩的句子和词汇)、高难度的翻译真题、不太熟悉的词组译法。最后一个月基本只用到笔记和《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这本书总结的大作文写作常用词组很实用)。最终分数比我预想的低了些,怀疑是大作文中段有点跑题。

中外电影特技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特技发展历程 1. 特技、特效和视觉效果 电影特技指的是为了满足电影画面的特殊视觉效果所采用的特殊拍摄与制作技巧。在各种不同题材的影片摄制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成本、场地、时间和表演等限制因素,出现一些难度较大、费时过多、危险度高的摄制任务,甚至根据剧本要求和导演意图完成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对象和现象的摄取,经常需要采取超出一般的摄制技术的方法来完成电影画面效果,这些特殊摄制方法就称之为特技。使用特技产生的电影效果被称为视觉效果(Visual Effects)或特殊效果(Special Effects)。特技产生的电影视觉效果是动态画面和影像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理性的技术展现为感性的艺术,神奇的梦想入化为完美的真实。电影特效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创作了许多的视觉奇观,这些创作贯穿了整个动态影像的历史,永远是为故事情节、导演的创意和摄影师的美感需要而存在。 特效是特殊效果的简称,常常称为现场效果。换言之,特效往往是通过搭建场景来完成拍摄获得的画面效果。典型的特效有:弹道、爆炸、战场硝烟、雨景、烈火、翻车、吊钢丝飞人、整个场景的抖动、道具或车的颤抖、模拟飞机轮船的运动、人工效果的海洋、海浪和喷水等。在现代方法论的词汇中,特殊效果与视觉效果有时互为替代,往往很难区分,这种混同在数字技术时代尤为显著。例如早期对画面的数字除脏技术,可以给特效艺术家们更大的自由度,因此在空中吊飞等场景中,不妨使用更多的拉索,以大大增强拍摄安全性。 视觉效果是指电影生产过程中,在不便用实拍的情况下,有任何画面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制作、修改或增进所获得的画面效果。换而言之,视觉效果一般发生在影像素材被采集之后,其艺术效果是在后期完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在实拍过程中加入;并要使用一些合成技术,例如遮罩接景技术、前幕和后幕的投影、透视场景的定制模仿、由电脑生成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物体、角色、环境、场景;合成技术和非线性合成。最近的一些数字工具,使合成、数字场景、纯电脑角色等都成为可能,使电影无论在哪个层面的都能创造特效,他们是电影圈日常工作中普遍用到的一部分,也是电影人常用的工具。 电影特技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美工特技(景片绘画、玻璃绘画、手工画面分解等)、摄影特技(中途停拍、变速拍摄、回放、逐格拍摄、多次曝光、镜头透视、摄影运动和角度控制、航拍等)、合成特技(光学合成特技:各种遮片的制作和使用、前景和背景的投影技术、胶片合成技术等;数字合成特技:背景色差抠像技术、多画面合成技术。)、模型和布景特技(前景模型、背景模型、可活动模型、替代物模型和布景)、三维动画特技(虚拟影像生成技术、三维扫描技术、运动捕捉技术和智能动画技术等)。 特技在电影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近五年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5部电影中,几乎所用影片的特技镜头都超过80%,其中包括使用数字特技的动画影片。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所有数字动画都是在后期完成的,因此他们都属于特技制作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特技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技变为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特技电影和动画影片共享数字技术。此外,类似的技术还运用到其他许多艺术创作形态中,比如电视、实景演出、游戏和互联网。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论文论文题目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对比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HUM237 课程名称香港发展史 学号 200838006 姓名衡凯鸿 学院保险学院 专业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 考试时间 2010年11月

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文化对比 凡事都要辨证地去看待,我认为在香港和大陆的电影对比上这个问题更是这样。 首先在电影的内涵方面,香港电影可以上升到文化的高度的几乎没有,文化品位、层次大多不高,在这方面大陆电影胜于香港电影。这主要是普遍的香港电影从业者与大陆电影从业者在文化教育修养上的差异而形成的。从细微上讲,香港演员与美国及西方的演员在电影中的言行举止气质上都明显的层次不如欧美演员,这是文化教育的修养形成的,教育层次的差距,在人的精神气质言行上都会有明显的差距,这是怎么表演都无法达到的,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他的言行都会透发着他的文化思想、精神气质,即使他一言不发,其精神气质面貌也不是没有那个文化教育底蕴熏陶的人能够透发出来的。梁朝伟、葛优,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是因为他们在电影里及在媒体面前都沉默少言(沉默少言就会显得高深,浅薄、错误就会少,不过仍然能看出他们的思想文化底子、层次与西方演员还是有明显差距)。 香港电影与平民百姓观影的情感心理期待,距离不如大陆的电影靠的近,与平民百姓的生活靠的也不够近。对情感的细腻表现、真挚的情感表现、人们向往的真善美,表现的少、不足、不深、不够,假、恶、丑的东西则表现太多——这点是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最重要、主要的原因。 任何外在的、感官的新鲜刺激都会产生人们感官上的疲倦,只有真善美、真挚的情感、美好的心里向往这些是电影永远不会让人疲倦、厌恶的永恒。表现情感人性的艺术都如此。 当然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一样,几千年的封建糟粕思想还在电影里大行其道(老少配、老少淫乐、女性基本上还是个玩物等等),此些文化甚至成为三地电影人文化共通的认同点。新一代的真正殖入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文化的电影人还没有机会成为独立的电影行业的主宰者、创作者,所以现在几乎还看不到真正意义的代表新中国最优秀人群气质及思想精神文化品质的电影出现,现在还只有看垃圾人群主宰创作的众多的垃圾毒品。 当然大陆的电影也存在自己的问题,很多不仅仅是文化层面上的,更是其实质和体制上的。 中国大陆的电影总是在痛苦的挣扎。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韩国和七百多万人口的香港,电影业蓬勃发展,而对中国大陆的影迷来说最熟悉的国产导演也不过张艺谋、冯小刚几个屈指可数的老导演和每年最多一部出自他们之手的影片。新出的导演也只有陆川、贾樟柯几个人,姜文这个才华横溢的导演一直没有找到感觉。而象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老导演也在大部分的时间上保持沉寂。最近总见到媒体报道对中国大陆电影洋溢之词,但事实是我们根本看不到多少我们喜爱和为之感动的电影。《天下无贼》就像一部童话剧;《十面埋伏》《英雄》和正在拍摄的《千里走单骑》都是躲在历史的角落跳舞;《窒息》终于可以拿恐怖说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人很陌生;《世界》慢的叫人着急;《可可西里》虽好但是太少;《功夫》充满了奇思妙想,却是人家香港的;《理发师》一波三者倒能引起人们好奇(也许会因为好奇而走进电影院)。还有多少?我想不起来了,数量太少。还有什么?我也想不起来了,质量太差。 虽然大陆的部分电影确实在文化素养和内容层次上比香港的电影更好。但是从现在能看到的是更多的大陆影片,好像人家香港三流导演的拍摄水平。香港一

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电影中国文化香港文化对比 摘要: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近十几年来大陆影视业的蓬勃发展,中华文化在电影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比重,并被全世界接纳。同时,发展较早的香港电影,也凭借它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香港影视作为中国影视文化纪元的独立一单元,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在中国甚至于国际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彰显力度。本篇论文讲详细探究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并拿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中的文化进行对比。 引子 二十年前,当中国电影作为一个陌生的审美对象刚刚现身在欧洲的时候,人们对它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1982年3月和6月,在意大利的都灵市和法国巴黎先后举行《中国电影回顾展》,欧洲观众从一百多部从1925年到1980年出品的中国电影里,初次认识一种陌生的文化。) 二十年过去了,在戛纳、威尼斯、柏林或者马德里,当中国的电影人早已成为各大电影节上的常客,人们对中国电影仍然保持着一种兴奋的期待。 他们在中国电影里期待着看到什么? 第一部分: 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符号 希腊奥运会闭幕式上,全世界观众看到了由张艺谋导演的八分钟演出《北京欢迎你》。熟悉这位导演的人都不难从演出中想起他几部电影中的形象:大红灯笼、中国功夫和边奏乐边舞蹈的女孩;而选用江南民歌《茉莉花》作为贯穿全场的音乐主题,是由于他导演过的一部意大利歌剧《图兰朵》——普契尼当年把《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揉进这部关于东方的歌剧中,这大概是西方音乐中最早吸收的一个中国旋律。 §感知一种异质文化,最先接触的是一些符号——与众不同的图案、色彩、造型、音响,以及由这些元素组合成的形象:图腾和人。 电影以运动的视听形象呈现于观众,它可以最便利也最生动地作为这些符号的载体。因此,电影也就成为认识一种文化的最有效果的媒介。

世界电影史复习要点

世界电影史复习要点 第一讲 第一节了解 第二节 视觉暂留原理 放映中的影片之所以能给我们以运动的幻觉,是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刻消失的缘故。我们眼睛的这一特点,或者说这一缺点,即形象在视网膜上的滞留性,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 胶片的发明 1889年,美国人伊斯曼发明了透明胶片,取名柯达胶片 第三节 电影诞生的时间、地点、标志性事件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代表作品、电影史贡献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早餐》、《代表们的登陆》等 (1)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发明人,他们开创了电影的历史。 (2)纪录片的起点:写实主义 (3)摄影技巧的启示 (4)无意识的蒙太奇组接 梅里爱的代表作品、重要贡献、电影的局限性 《月球旅行记》局限性 1)拘泥于戏剧美学 2)对摄影机的认识程度有限固定机位乐队指挥的位置 百代、高蒙概况 创建者:查尔·百代1907年,完成了电影制作-放映的垄断体系 创立者:莱翁·高蒙1905年,在皮特休蒙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布莱顿学派概况 1900年前后英国电影的先驱者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 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的代表作及其技术特点 ●1、阿尔伯特·史密斯 ●代表短片: ●《玛丽·珍妮的灾难》:全景与特写的交替 ●《祖母的放大镜》:特写与远景的交错 分镜头原则的最初体现 阿尔伯特·史密斯的贡献:创造了较为复杂的剪辑手法,喜剧电影的创作 ●2、詹姆士·威廉逊 ●代表影片: ●《鲸吞》:特技摄影加简单情节 ●《中国教会被袭记》:5分钟长度,4个场景,追逐-救援的经典电影叙事模式。 ●《义犬救主记》:完整的故事。 ●贡献:探索摄影特技,善于用镜头讲述完整的故事,是惊险片的鼻祖。 第五节 《火车大劫案》的电影史地位

《任逍遥》电影中的流行文化与长镜头

《任逍遥》电影中的流行文化与长镜头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贾樟柯拍的《任逍遥》我看了两遍,一遍是在大学毕业前后,另一遍是在2009年,事隔两年,其中剧情依稀记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影片尾场,男主人公之一斌斌在派出所里戴着手铐唱起《任逍遥》这首90年代末的流行歌曲,今天是第三次看这部电影,还是影片的收尾这场戏。出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青年,是90年代流行文化的直接感染者,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大城市的变化是日新月异,而一些中小城市面貌也在发生悄然改变,拆迁中的城市废墟、唱流行歌曲的戏院、类似文化宫的公共娱乐场所、理发还兼按摩的发廊店,供情侣约会的录像厅,都在叙述着《任逍遥》剧中的一句台词——文艺搭台、经济唱歌。 关于人物——青春,流行文化的践行者。 《任逍遥》中有两个男主人公,分别是留着长发,一脸酷酷,满口“操”字打扮像痞子的青年小济,喜欢穿长袖衬衫,扎进皮裤带的青年斌斌,两人都出生于社会底层家庭,没有工作的两个人经常骑着摩托车兜风,抽烟,泡妞,看似两个无业游民生活得够潇洒,实则内心无奈,到头来还是悲剧人物一个。 小济,长的头发隐隐约约盖住他的那双小眼睛,从不正眼看人,直到他在戏院里看到舞女巧巧。在《任逍遥》的歌声里,巧巧在场上舞动身姿,立刻能引起了小济的吆喝鼓掌,青春期的叛逆躁动在这里埋下了种子。为了追求巧巧,小济不惜跟巧巧的黑社会男朋友乔三对

着干,他慢慢地感受到有钱人的“魅力”。一个人的欲望往往来自环境的变化,小济在电视上看到犯罪人的嚣张,在电影里看到了年轻男女抢劫带来的威风,甚至有了搞根枪来玩玩的念头,青春期的冲动终于让他走上了抢银行的道路。像小济这样的人物,在全国各个县城,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也不乏存在,他们深受香港古惑仔电影影响,混迹街头,逞英雄,学把妹。 和小济一起抢银行的斌斌,看上较为斯文,神情木讷,影片从头到尾几乎没有笑容,由于和母亲不和,他失业在家,但这也不妨碍他在外面交女朋友。由于女朋友还是个学生妹,斌斌每次的约会都会选择在录像厅里,在影碟机还不普及的那个年代,录像厅看电影也算是一种时髦的男女约会方式,在那样的房间里有个好处,就是两人话不投机的时候,可以看片或者唱歌来达到消磨时间。或许太过无聊,斌斌在母亲的唠叨下,决定当兵入伍,却在体检这关因为肝炎没能通过,还被告知有传染他人可能,无形中的挫折加深斌斌对生活的信心,他借高利贷给女朋友买手机,然后再上街卖碟片求谋生,这些青春期的躁动行为,在小济的鼓动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到了最后他只能琢磨那句唱词:让我悲也好,让我悔也好,恨苍天你都不明了。 除了两个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巧巧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流行歌舞的冲击下,处于尴尬境地,在戏院里最受欢迎的竟是唱通俗言情歌曲,舞弄身姿的舞蹈,成了商家揽生意搞促销活动的场所。另外,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会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贾樟柯自己饰演的一个下岗工人,这个人穿着白背心,一头脏乱的头发,在公共场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