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_2008_2012年_郭学良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_2008_2012年_郭学良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_2008_2012年_郭学良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_2008_2012年_郭学良

第37卷第2期2013年3月

大气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V ol. 37, No. 2

Mar. 2013

郭学良,付丹红,胡朝霞. 2013.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J]. 大气科学, 37 (2): 351–363,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 12321. Guo Xueliang, Fu Danhong, Hu Zhaoxia. 2013.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7 (2): 351–363.

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郭学良 1付丹红2胡朝霞2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要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近5年(2008~2012年)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主要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目前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内容涉及可分辨云数值模式及模拟研究、云降水的观测与遥感反

演研究、气溶胶对云降水的影响及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的数值模式、观测试验研究等。提高对云降水形成过程、

时空结构与演变机理的深入认识,对揭示大气水循环、气候变化过程,提高天气精细化预报、大气云水资源开

发利用及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进展综述

文章编号1006–9895(2013)02–0351–13 中图分类号 P48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2321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GUO Xueliang1, FU Danhong2, and HU Zhaoxia2

1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2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ajor progresses in the studies of cloud physics and precipitation as well as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have been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future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dvances in cloud-resolving models and simulation studies, observational studies on remote retrieval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influences of aerosol on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and modeling and measurement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processes.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lay critical roles in the atmospheric water cycle, climate change,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reduction of atmospheric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Keywords Advances, Cloud physics, Weather modification

收稿日期 2012–11–12,2012–12–25收修定稿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5072、405750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C12B03

作者简介郭学良,男,1964年出生,研究员,研究方向: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E-mail: guoxl@https://www.doczj.com/doc/ff5739369.html,

大 气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37卷V ol. 37

352

方面(Rogers and DeMott, 1991; Pruppacher and Klett, 1997),云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研究(Orville, 1996)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理论、播撒技术等方面(Cotton, 1986; Bruintjes, 1999; Silverman, 2001; NRC, 2003; Garstang et el., 2004; List, 2004)。我国有关云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进展也有不少综述性论文发表(黄美元等,2000, 2003; 毛节泰和郑国光, 2006; 姚展予, 2006; Ma et al., 2007; 雷恒池等, 2008; Guo and Zheng, 2009)。这些综述性论文比较系统地对2008年以前国内外云降水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论述。有关气溶胶对云降水的研究也有一些综述性论文(段婧和毛节泰,2008;杨慧玲等,2011)。最近郑国光和郭学良(2012)对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

随着云数值模式、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本文将着重对2008~2012年期间有关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讨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云降水物理研究进展

2.1云数值模式及模拟研究

云模式近几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中尺度可分辨云模式以及具有更详细云微物理过程的云数值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模拟应用研究等方面。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更为接近实际,如在模式模拟中普遍采用了非均匀中尺度气象场、高分辨率的地形和陆面过程。云物理过程中已经开始包含了气溶胶核化过程,部分还考虑了气溶胶形成的化学过程。2.1.1 气溶胶对云雾和降水的影响

气溶胶是云异质核化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自然云的形成主要依赖异质核化过程,因此气溶胶对云降水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气溶胶的云核化过程受气溶胶尺度、化学组成、物理特性以及云中过饱和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尺度、化学组成的气溶胶粒子的核化需要的过饱和度不同,在目前的数值模式中,是通过预报和诊断过饱和度确定气溶胶核化的数量。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机理非常复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具有气溶胶核化过程的云模式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岳治国等(2011)利用双参数显式云方案的WRF模式,对北京地区暴雨、中雨和微量降水等3次云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北京地区的暴雨、中雨和微量降水平均累计降水量分别减少了23.8%,16.6%和14%。而且气溶胶浓度的增加,还可改变降水的强度、分布和时间。在我国一些地区的观测分析研究中也发现气溶胶对降水有减小作用(戴进等,2008)。

肖辉和银燕(2011)利用耦合Morrision双参数物理方案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7年6月13日山西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污染背景下的降水区域无明显变化,但中心强度变强,平均降水量减小0.8%。

房文和郑国光(2011)利用改进的中尺度模式(MM5)中的暖云方案, 研究了暖云降水中巨核的作用。结果表明, 巨核具有增强雨滴的凝结、碰并和云雨自动转化过程的作用, 使得云滴数减少高达40%, 云水减少达20%, 云滴有效半径增加高达30%左右。在污染和清洁环境下巨核均可增加降水。

董昊等(2012)利用WRF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云微物理方案云凝结核(CCN)对飑线降水的影响,得到所有模拟试验均出现CCN浓度增加延迟降水产生、初期降水减弱的情况,但在模拟后期降水量也随着CCN浓度增加而减小,而飑线成熟阶段CCN对降水的影响更加复杂。

贾星灿和郭学良(2012)利用WRF/Chem 模式和雾的观测资料,开展了包含和不包含人为污染排放源两种大气背景条件下的数值模拟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考虑污染排放源时,模式模拟的雾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变化与卫星、能见度仪和微波辐射计的观测更为接近。污染条件下的边界层结构更有利于雾的形成,人为大气污染物使雾的范围最大增加50%,雾的强度最大增加5 倍,平均延长雾持续时间1.5 h。并且污染气体SO2、NOx 和NH3的排放产生的二次气溶胶对雾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Jia and Guo, 2012)。

2.1.2 MCS产生机理的数值模拟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产生机理非常复杂,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地形以及复杂的热力、动力过程的影响。中尺度可分辨云模式的发展,在地形、云物理过程、辐射过程等方面的描述更趋合理,显著提高了对MCS形成和演变的模拟能力,有利于模拟研究MCS形成过程(积云并合、地形影响等)及其产生的降水、冰雹、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2期No. 2

郭学良等: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GUO Xueliang et al.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353

过程。

积云并合过程是MCS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过去有关积云并合的MCS形成研究一般采用理想数值模拟试验,侧重机理研究。理想积云并合的数值模拟研究一般采用理想地形、均匀初始场和人为初始扰动等假设,结果很难与实际积云并合形成过程进行比较。Fu and Guo (2006, 2012) 利用包含北京实际地形的可分辨云数值模式MM5模拟研究了北京2001年8月23日一次MCS的形成过程,发现MCS的形成经历了从单体并合到积云团并合,再到MCS内部的强中心并合等多个尺度并合过程,积云并合过程通过低、中层强迫作用,明显改变了云动力、微物理特性,伴随并合过程有强降水、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产生,有关模拟的并合过程与雷达观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高了对积云并合过程的深入认识。

翟菁等(2012)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安徽等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认为对流云合并过程可引起回波增强,云顶抬高,云水,冰相物质含量增加,地面降水增加现象。吕玉环等(2012)利用WRF 模式对2005年5月5日发生在贵阳的一次云并合过程进行模拟,表明积云并合过程使区域平均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这些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也与雷达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由此可见,中尺度可分辨云模式的发展也提高了对伴随云形成的降水、大风、冰雹和雷电等现象的模拟能力。所有这些云模式的发展,已经使云数值模式从过去的理想条件数值模拟(如人为对流启动、均匀初始场等)向更接近实际的云数值模拟转变(如非均匀初始场、实际地形等),这种转变也使得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特别是星载云卫星观测技术(Cloudsat, TRMM 等)、机载探测技术和地基遥感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云模式微物理过程的检验也成为可能。中尺度可分辨云模式的应用,在云微物理过程对降水的影响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如云物理过程对降水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云微物理过程本身,也与大气辐射过程密切相关(Fu et al., 2011)。

刘香娥和郭学良(2012)利于可分辨云中尺度WRF数值模式,研究了2009年6月3日我国河南发生的历史罕见强飑线天气过程,发现雨水蒸发过程是影响地面冷池强度的关键因素,而地面强冷池在此次飑线灾害性大风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另一个决定性作用是中高层动量下传。由动量下传造成的地面灾害性大风约占70%,而地面强冷池导致的地面大风约占30%,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此次飑线灾害性大风的产生(Liu and Guo, 2012)。

2.1.3 云结构与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

对云结构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提高对降水形成机理的认识,是云降水物理研究的基础。云模式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对云结构和降水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赵震和雷恒池(2008)利用MM5中增加的双参数显式云物理方案模拟了西北地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对小雨的预报评分较高,对中雨以上评分低而且位置有一定偏差,即对层状云降水模拟效果较好,并探讨了层状云降水形成机制。

杨洁帆等(2010)利用一维层状云分档模式,对2007年7月1日吉林省一次锋面抬升引起的层状云降水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冰晶层对混合层的播撒以直径D<300 μm的小冰晶粒子为主。从混合层播撒D>100μm的水滴粒子以及未完全融化的冰晶粒子对暖层中小云滴粒子的碰并收集作用较强,同时,一部分降水粒子在暖层内可通过随机碰并机制产生。

陶玥等(2012)利用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对我国南方2008年1月28~29日的冻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冰冻天气形成的大气层结及云系冻雨区云的宏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湖南和贵州两地冻雨形成的云物理机理不同,湖南冻雨在“冷—暖—冷”层结下, 通过“冰相融化过程”形成,而贵州冻雨是在“暖—冷”层结下通过“过冷暖雨过程”形成的。

侯团结等(2011)利用一维层状云模式,对吉林2004年7月1日的一次降水性层状云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机制进行了分析,对顾震潮三层云结构模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云体发展成熟时,各层之间存在播种—供应关系。

周非非等(2010)对2002年10月18~20日河南省层状云系的水分收支和降水机制用MM5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在主要降水时段,降水是由冷云和暖云过程共同产生的,冰粒子凝华增长对雨水的贡献最大超过35%,撞冻增长的贡献最高不足12%,可见水汽对降水粒子增长很重要。催化层、

大 气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37卷V ol. 37

354

冰水混合层和液水层对降水的贡献分别约为15%~27%、45%~50%和23%~38%,表明此“催化—供给”云中冰粒子在冰水混合层的增长对降水的贡献相当大。

最近几年部分云数值模式中还考虑了雷达资料同化过程,开展了雷达资料同化对云降水过程的影响(徐枝芳等,2009;兰伟仁等,2010a,2010b;陈明轩等,2012)。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雷达资料同化可有效改善反射率、降水和云物理过程的模拟效果。

2.1.4 雾数值模拟

雾数值模式是雾形成和预报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复杂可分辨云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考虑了更为详细的云物理过程、边界层过程、湍流过程和辐射过程等,对雾生消过程以及形成机理的模拟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为将来雾的数值预报和人工消雾提供了重要条件。

何晖等(2009)利用中尺度可分辨云数值模式(MM5)研究了2007年10月26日北京大雾天气过程,并与多通道微波辐射计、风廓线仪及NOAA 极轨卫星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地面长波辐射冷却及雾顶的长波辐射冷却降温对雾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而太阳的短波辐射对雾的减弱消散有重要影响。

胡朝霞等(2011)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4年12月17~19日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雾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雾过程是一次典型的辐射雾,覆盖范围大,水平不均匀。近地面存在的逆温层、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微风条件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

何晖等(2011)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Reisner2方案中引入了液氮与云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了播撒消雾功能。对2007年12月26日北京地区的一次冷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消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探讨了消雾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以15 g/s的速率播撒作业和在目标区上风方5~6 km的地点作业对能见度的改善最为显著。

2.1.5 云与闪电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云中的电过程与云微物理、动力过程密切相关。随着云模式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对云中电过程的模拟研究,揭示云微物理与电过程相互作用的机理。

侯团结等(2009)将三种不同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引入三维强风暴云数值模式,对2005年6月10日发生在长春的一次雹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电荷的产生始于过冷水含量中心,并随着过冷水含量中心的向上发展而上移。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云中电荷极性结构。

周志敏和郭学良(2009a)建立了云物理耦合电过程的冰粒子分档模式,对北京一次强雷暴天气的云中空间电荷结构分布、形成机制及放电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水含量主要通过感应起电过程影响云水、霰粒子之间的电荷转移,然后影响空间电荷分布;微物理过程的不均匀性使感应、非感应起电变得更加复杂;强上升气流将冰相物携带到较高处,从而使得水成物间发生电荷转移的高度也比较高;由于放电会改变空间电荷结构, 放电通道中的感应电荷会重新分配到各个水成物表面。

周志敏和郭学良(2009b)利用建立的三维闪电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北京2001年8月23日一次强雷暴发展过程中的云内闪电通道特征及其与上升气流和液水含量(LWC)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强雷暴发展过程中,由于雪晶往往在上升气流相对较弱及LWC较低的地方形成、发展,与霰粒子之间的非感应起电过程首先发生在这些区域,然后发生电荷分离。

周志敏等(2011)利用建立的耦合电过程三维冰粒子分档模式,模拟研究了北京一次强雷暴发展过程中电过程对霰粒子含量、数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直径较小的霰粒子数浓度受电场影响较大,直径较大的霰粒子数浓度受电场影响较小;对不同直径的霰粒子来说,电过程既有可能使其数浓度增加,又有可能使其数浓度减少;当电场较大时,电过程对小直径霰粒子的影响比较直接,而对大直径霰粒子具有间接的影响。

2.2 云降水观测与遥感反演研究

云结构的形成、演变是降水相关研究的基础。最近几年我国在云主动探测和被动遥感探测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在地基雷达探测(云雷达、偏振雷达等)、机载探测和卫星遥感探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2.1 雷达探测研究

雷达,特别是云雷达、偏振雷达等在云降水结构和演变的观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毫米波云

2期No. 2

郭学良等: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GUO Xueliang et al.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355

雷达具有波长短(3 mm或8 mm)、灵敏度、分辨率高(小于50 m)的特点。主要缺点是易被液态水衰减,探测范围有限。由于不需要大的天线和强大功率的发射机就可以实现对弱信号目标的探测,获取良好、详细的信息,由于其重量轻,可以方便地装载在地面移动、飞机、卫星等观测平台上,最近几年在我国也在相关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得到较快的发展。

章文星和吕达仁(2012)利用2008年5~12月在安徽省寿县进行的大气辐射综合观测试验资料,比较研究了云雷达(W-band,95 GHz)、云高仪(Vaisala Ceilometer)及扫描式全天空红外成像仪(SIRIS-1型)三种云观测仪器的观测结果,结果显示,地基热红外对于观测中低云高具有稳定、可靠、经济和便捷等优势,但观测结果较云雷达系统偏高。彭亮等(2012)利用2008年11月1日寿县气象站云雷达测量, 开展了云内空气垂直速度的反演试验。结果显示,小粒子示踪法在湍流较弱时能比较精确地反演空气垂直速度, 而湍流较强时, 湍流造成的误差不可忽略。

偏振雷达的最大作用是可分辨云中水成物的种类,获得更精确的降水测量。最近几年我国偏振雷达的研制及相关研究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何宇翔等,2009,2010)。

房彬等(2010)利用激光雨滴谱仪观测到的滴谱资料建立实时的Z–I关系。然后,利用变分法对同时有雷达回波和雨量计资料的点的实测校准因子进行校准,获得最优校准因子分析场。最后,对有雨量计的点取雨量计实际观测值,没有雨量计的点利用最优校准因子分析场估算降水。利用此方法对辽宁省2007年5月15日一次天气过程进行降水量估算,结果表明,雷达—雨量计—粒子激光探测仪联合校准法结合了雨量站观测资料单点精度高和雷达资料时空分辨率高的优点,提高了降水量的估算精度,更好地反映了降水的空间分布。

2.2.2 机载探测研究

机载云探测设备包括机载微波辐射计、机载云雷达和机载云粒子测量系统等。我国在机载微波辐射计和机载云雷达方面目前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

周珺等(2008)采用一维层状云模式产生云样本,通过统计回归方法获取机载微波辐射计测量路径积分液态水含量的反演系数,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对层状云物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因背景大气条件、云温、云内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等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反演误差,可使反演精度得到进一步改善。

周珺等(2010)通过对正则化方法改进和数值模拟试验,开展了机载双天线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层析反演云液水空间分布的试验,得到反演误差在8.6%~12.3%之间, 反演图像可以反映出不同云型的结构特征。

机载云粒子探测系统主要采用进口机载粒子测量系统,是基于激光拍摄粒子图像和对粒子记数的粒子谱测量系统。由多个探头组成,分别装在飞机的不同部位,可以覆盖0.1 m到几个毫米的云粒子尺度范围,包括气溶胶、非降水性云粒子、降水性云粒子。飞机探测是云探测重要的手段,但受观测条件的限制较大。范烨等(2010)分析研究了北京及周边地区2004年8~9月期间三次锋面云系的机载云粒子测量系统 (PMS) 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 三次降水云系以直径5~9 μm、200 μm和400~1000 μm的云和降水粒子为主。并建立了云粒子谱分布拟合函数。冷锋层积云系的负温云层中存在着相同浓度量级的过冷云水和雨水、霰粒、柱状和针状冰晶, 过冷水含量可达到0.26 g/m3, 暖锋云系中则以霰粒、结淞粒子和冰雪晶聚合体为主, 也存在少量柱状、针状冰晶和过冷水滴。

张佃国等(2011)利用山东省1989~2008年23架次秋季降水云系飞机探测资料,分析了云中过冷水以及冰晶浓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降水云系中存在较为丰富的过冷水,最大可达0.36 g/m3,云中冰晶浓度最大可达12.8~406 L–1。

赵增亮等(2011)对1999年6月4日华北平原上一次层积云过程两个架次的飞机微物理探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将飞机盘旋上升和下降取得的5次云参数垂直探测结果作为辐射传输模式SBDART2.4 的输入,采取正演的方式与GMS5/VISSR、NOAA15/ A VHRR反射通道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飞机探测显示层积云云厚约1000 m,云粒子浓度最大值425 cm–3,含水量最大值0.2 g/m3。

卢广献和郭学良(2012)利用2009年春季开展的“环北京云观测试验”气溶胶和云凝结核(CCN)数据,分析研究了试验期间大气气溶胶的分布、来源特征及其与CCN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高浓度气溶胶基本分布在4500 m以下的区域,

大 气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37卷V ol. 37

356

量级可以达到103 cm?3。4500 m以上气溶胶呈显著下降趋势,仅为101cm?3的量级;气溶胶平均直径在0.16~0.19 μm之间。4500 m以下气溶胶平均粒子谱呈双(多)峰分布,而在4500 m以上基本为单峰分布。受气溶胶的来源特性差异的影响,在0.3%的过饱和度下,4500 m以下气溶胶转化为CCN 比例不到20%,但在4500 m以上可高达近50%。气团移动轨迹显示,4500 m以上的大气高层均受到来自沙尘等较大尺度粒子的影响,飞机观测的高CCN浓度说明这种较大尺度气溶胶粒子可溶性较大。而4500 m以下的低层,由于受到局地或区域地面污染的影响,气溶胶的尺度较小,核化为CCN 的过饱和度要求较高,因此气溶胶到CCN的转化率低。

2.2.3 星载探测资料分析研究

最近几年我国对星载微波、雷达、可见光、红外等云探测信息的分析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卫星探测信息有利于更大范围和长时间尺度的云演变特征的研究。

李兴宇等(2008), Li et al.(2008)利用1984~2004年国际卫星云气候学计划 (ISCCP) 的云水路径 (CWP) 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与大气环流和湿度场的关系。该研究表明,中国地区CWP的分布与大气环流、地形特征、大气湿度分布及水汽传输密切相关,中国地区CWP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6月全国平均CWP最高,10月最低,不同地区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从变化趋势看,中国地区CWP以增加为主,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西北东部地区CWP的增加趋势较强。全国范围内,冬季和秋季CWP增加较大,春季和夏季增加较小。这些变化主要与大气环流变化导致的抬升运动的增强以及大气湿度(水汽)增加有关,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符合气温增加导致水循环增强的观点。

CloudSat 是2006年发射的第一颗搭载毫米波段雷达的卫星,可用于研究云垂直结构特征等。与CALIPSO、Aqua和Aura 以及法国Parasol卫星一起组成A-Train卫星星座,前后星时间差小于30 min,实现准同步主被动、多波段对地球的观测,能够提供云垂直廓线及云中粒子的相关特性的信息。王帅辉等(2010)比较研究了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的CloudSat 2B-GEOPROF-LIDAR产品资料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ISCCP) D2月平均云量数据。结果表明,ISCCP与CloudSat总云量的分布形势在午间和凌晨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两种资料得到的总云量在量值上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整个研究区域而言,午间ISCCP较CloudSat平均总云量偏低8.9%,凌晨偏低15.1%。ISCCP与CloudSat云量差值总体上随CloudSat云量的增大而呈线性变化,在CloudSat少云区ISCCP略有偏高,而在多云区则显著偏低。

汪会等(2011)利用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的CloudSat/CALIPSO资料, 比较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印度季风区、西北太平洋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云量和云层垂直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特征。提出现有大气环流模式需要提高垂直分辨率,才能提高对云的分辨能力。

李俊等(2012)基于CloudSat卫星研究发现,中尺度对流系统具有湿中性层结特征,并且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探讨了湿中性层结结构在MCS 发生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杨大生和王普才(2012)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了2006~2008年中国地区夏季月平均云水含量的垂直和区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形和东亚夏季风对月平均云含水量分布有明显影响。中国中部纬度上对流层中层的月平均液态水含量比南部及北部的量值大,各月平均云液水含量垂直廓线存在两个不同高度上的峰值区。

李香淑等(2011)利用热带测雨卫星 (TRMM) 的雷达 (PR)、微波成像仪 (TMI)、加密探空等综合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5~6月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南海北部中尺度对流云带的结构、演变和降水特征,探讨了对流有效位能、风切变及相变潜热在对流云带维持和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尽管存在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但垂直风切变很小。季风爆发后,季风环流使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风切变加强和维持,从而导致南海的对流云呈现维持和加强的态势,可发展为深厚中尺度对流云,降水加强。季风爆发期间对流发展产生的水分相变潜热加热率可增加2倍以上。卫星得到的云带变化特征与利用中国南海季风试验区1998年5~6月科学1号和实验3号观测船得到的一天4次加密探空资料分析得到的环流结构特征的演变一致(李香淑等,2008)。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高层辐合、低

2期No. 2

郭学良等: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GUO Xueliang et al.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357

层辐散,以下沉气流为主;季风爆发后,在200 hPa 左右高层辐散,而在900~950 hPa左右低层辐合,并出现强上升气流。这种动力场的显著变化引起温度、湿度场的改变,直接导致南海对流的快速发展,对流活动伴随着剧烈的热量和水汽垂直输送和转化。

方翔等(2011)研究了NOAA卫星微波湿度计(AMSU-B) 的3个水汽吸收波段与冰粒子含量的变化,建立了利用NOAA卫星AM-SU-B水汽通道反演对流云冰水路径和冰水厚度的算法,得到的反演结果与闪电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强的负闪发生区与高层冰粒子聚集区对应较好,而正闪和部分较弱负闪发生在中层冰粒子聚集区,与星载微波成像仪(TMI)反演可降水冰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刘贵华等(2011)选取2007年6月21日陕西地形云降水过程,用极轨卫星资料反演高空间分辨率的云微物理特征。分析表明:迎风坡云顶亮温为―31 °C,粒子有效半径为9 μm,含有丰富过冷水,但缺乏冰晶;对温度为―20 °C的低云,在有高云参与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多的降水。

齐彦斌等(2010)利用NCEP资料,将对流涡度矢量的垂直分量、水平散度和广义位温的垂直梯度结合在一起,引入热力切变平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热力切变平流参数能够比较准确地表征雨区上空水平风场切变和湿等熵面漏斗状向下伸展等动力学和热力学典型的垂直结构特征,与降水系统的发展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2.2.4 GPS水汽测量及地基微波辐射计研究

大气水汽含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和演变特征是研究对云降水形成机理的关键要素,目前对大气水汽的测量主要有探空、GPS、微波辐射计等手段,最近几年有关此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重要进展,特别是GPS、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的验证和应用。

刘红燕等(2009)对比分析了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空、GPS测量水汽的差异,得到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值为0.281 cm,GPS与探空的差值为0.728 cm,地基微波辐射计与GPS的差值为0.322 cm。并依据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测量的水汽总量(简称PWV),分析了北京地区水汽在四个季节中的日变化特征。

梁宏等(2012)探讨了地基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与探空观测的大气水汽总量的差别,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拉萨站探空水汽总量比GPS水汽总量明显偏小,偏小程度随使用不同的探空仪而异。

黄建平等(2010)利用两年的地基微波辐射仪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黄土高原地区,95%的云水路径值都在150 g/m2以下,95%的可降水量值都在3 cm以下。卫星反演资料的年变化趋势与地基反演结果比较吻合。

3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研究进展

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预报、识别、效果评估、作业方法的建立以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近几年在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中尺度可分辨云模式已经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业务,主要用于作业条件预报(楼小凤等,2012)。

在云尺度人工影响天气模式(Guo et al., 2006; 2007)的基础上,方春刚等(2009)在WRF中尺度天气数值模式中引入碘化银与云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中尺度碘化银播撒数值模式,研究了不同播撒部位、播撒时间和播撒剂量情况下碘化银的扩散、传输及其对云中水成物和降水量的影响。

杨洁帆和雷恒池(2010)使用包含详细微物理过程的一维层状云全分档模式,加入AgI焰剂催化方案,对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进行AgI播撒试验。

洪延超和李宏宇(2011)利用观测资料、中尺度模式MM5和一维层状云模式, 分析和研究了典型层状云系的“催化—供给”云结构及其分布、降水形成微物理机制以及人工增雨条件。结果表明, 云系的不同部位,其垂直结构不同。提出可以用云体“催化—供给”云结构、降水机制、过冷水含量、冰晶浓度、云的暖区含水量以及冰面过饱和水汽量判断人工增雨催化条件。

最近几年我国也开展了一些吸湿剂播撒模式的研究。吸湿剂催化技术主要针对暖云区的催化技术,通过使用具有吸湿特性、适当尺度的物质(如盐粒等),增加云中凝结核(CCN)或促进暖云和混合相云碰并降水形成过程。因此,在吸湿剂播撒方面,催化剂的尺度和吸湿特性是两个重要影响因子,我国有关吸湿性催化剂性能及在暖云人工增雨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试验研究之中。一些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房文和郑国光,2011),大尺度气

大 气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37卷V ol. 37

358

溶胶核对促进降水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先进探测和作业设备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呈现快速发展,如地基多普勒偏振雷达、机载探测仪器等。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卫星、雨量站等资料可以较快速地通过专业或公共网络进入指挥平台。GPS系统的应用可以使作业飞机的飞行状态与观测的云系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时效性并降低了盲目性。

4讨论与结论

对云降水形成关键物理过程的认识、验证和定量化描述仍然不足。尽管最近几年观测技术与云数值模式及应用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一些云降水形成的宏微观过程的基本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云结构及降水形成的一些关键物理过程及形成机理的认识仍然十分不足,如云中水分转化的微物理、动力、热力过程以及云微物理与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等。由于缺乏相应的定量化观测和实验研究,云中相关的物理过程的假定无法得到检验和验证。目前普遍采用的多普勒降水雷达只能对云的降水回波结构和水平风场进行观测,对云中粒子相态、分布、转化及相应的动力、热力过程的观测几乎无法获得。而能获取云中粒子相态的相关技术,目前仍然处于不成熟状态。我们目前对云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定性化认识状态,定量化特别是准确的定量化描述仍然十分缺乏,云仍然是一个“黑匣子”。

云数值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云中粒子的转化和相应的物理过程,但数值模式中的物理过程是基于理论、观测和实验建立的,存在大量的理论假定,如果这些假定和描述无法得到验证和检验,很难提高其模拟能力。目前对数值模式的验证大部分仍然采用雷达、地面降水的直接验证,但即使降水模拟效果不好,由于缺乏科学依据,也很难直接通过改进模式中的物理过程,提高降水的模拟能力,尽管大量的数值模拟敏感性试验表明,这些物理过程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对云中一些关键物理过程的认识,降低其不确定性,是提高云数值模拟能力的关键环节。

目前的计算机资源已经能够提供具有短期预报价值的云实际模拟能力,把具有详细云物理过程、具备资料同化功能的数值模式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实际业务中已成为可能。特别是与人工影响天气有关的各种微物理过程,在不断检验的基础上采纳和引入,可以降低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很多不确定性,提升业务能力和科技水平。云数值模式在三个方面可以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即有关人影作业的方案设计、论证,作业过程的指导,作业后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建立优化播云方案、凝练和建立物理假设。数值模式能够在相同的云况条件下比较播撒与无播撒的异同,明确播云效果,也可以模拟播撒物质的扩散路径,提供外场试验和作业所需的实时预报,提供不同播撒方式产生的潜在效应。

云数值模式和资料同化可以降低传统统计检验的不确定性。采用复杂的数值模式,可以显式处理不确定性因素,并能进行作业和控制试验的时空对比。目前我国在数值模式研究方面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具备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计和效果验证试验的云和降水模式,但还没有完全实时应用到外场作业试验中,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解决模式运行速度(如采用较低的分辨率、较简单的物理过程),同时需要采用快速云物理参数的资料同化和初始化技术。模式技术总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人工影响天气模式和其他数值模式一样,需要对一些因初始条件、边界条件、模式本身和人工影响过程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量化,提升模式的应用能力。

最近几年,我们也确实看到了一些明显的进展,如毫米波云雷达技术的发展。这种短波长的雷达对云的观测能力更强,正在不同的观测平台上开始应用和试验。结合偏振、微波及激光等探测技术以及室内实验技术,对云的探测和定量化描述的提高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云数值模式中不断引入各种云观测资料的同化过程,通过改进云模式初始场中云信息的描述,提高对云结构及演变过程的模拟能力。

发展高分辨率的机载多普勒、偏振雷达,将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在成冰剂播云试验中,可以利用偏振雷达监测云中过冷水滴如何转变为冰晶。在吸湿性物质播撒试验中,可以监测云中大滴的发展过程。还可以采用偏振雷达跟踪具有反射微波的金属箔片示踪物质,了解云中播撒物质的运动、扩散过程。我国最近几年在一些试验研究中也采用了偏振雷达系统,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偏振雷达系统将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和

2期No. 2

郭学良等: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GUO Xueliang et al.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359

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工影响天气定量化科学指标缺乏。在人工增雨方面,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云的可播性问题(或播撒窗口问题),也就是说,对现有的增雨技术,要作业的云有没有增雨潜力(黄美元,2011)。对人工防雹而言,首先要判别是否是冰雹云。自然界的云千变万化,就如同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自然界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云。因此,每一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首先需要对作业云系进行研究、判别,确定可播性问题,或播撒窗口问题。由于云的可播撒性存在时空变化问题,如某一个时间具有可播性,另一时间没有可播性,或云的某区域有可播性,而另一区域没有可播性,这造成了实际操作的极大困难。

播云优化技术的建立是决定播云效果的关键,对一些关键不确定科学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人影业务的科技水平。如何识别可播性云,确定播撒剂量、时间、位置,播撒后的响应时间,播撒的覆盖面和影响体积,播撒物质的跟踪、扩散、传输等,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现代观测和数值模拟技术。

为此,建议开展以科学试验为目的的中长期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计划,建立针对我国不同云系、不同作业目的的定量化指标与评价方法。针对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对象和目的,开展相关观测技术研究,特别是偏振雷达、微波及激光探测技术等的应用与改进研究。建立先进的云雾物理室内实验技术,开展自然云形成和人工影响的定量化模拟实验。五十多年来,科学家对探索人工影响天气新理论与技术的尝试一直没有停止,但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基于云微物理学理论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虽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一些环节仍然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虽然这种不确定性与大气科学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程度密切相关,但积极探索新的人影技术途径,对有效降低这种不确定性是有科学和应用价值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Bruintjes R T. 1999. A review of cloud seeding experiments to enhance precipitation and some new prospects [J]. Bull. Amer. Meteor. Soc., 80: 805–820.

陈明轩, 王迎春, 肖现, 等. 2012. 基于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和三维云模式对一次超级单体风暴发展维持热动力机制的模拟分析 [J]. 大气科学, 36 (5): 929–94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132. Chen

Mingxuan, Wang Yingchun, Xiao Xian, et al. 2012. A case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rmodynamical mechanism of supercell storm development using 3-D cloud model and 4-D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on Radar data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5): 929–94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132.

Cotton W R. 1986. Test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olution of seeding concepts—A review [J]. Meteor. Monogr., 21: 63–70.

戴进, 余兴, Rosenfeld D, 等. 2008. 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 [J]. 大气科学, 32 (6): 1319–1332,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08.06.07. Dai Jin, Yu Xing, Rosenfeld D, et al. 2008. The suppression of aerosols to the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2 (6): 1319–133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8.06.07.

董昊, 徐海明, 罗亚丽. 2012. 云凝结核浓度对WRF模式模拟飑线降水的影响: 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对比研究 [J]. 大气科学, 36 (1): 145–169,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01.12. Dong Hao, Xu Haiming, Luo Yali. 2012. Effects of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oncentration on precipitation in convection permitting simulations of a squall line using WRF model: Sensitivity to cloud microphysical schem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1): 145–169,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01.12.

段婧, 毛节泰. 2008.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地球科学进展, 23 (3): 252–261. Duan Jing, Mao Jietai. 2008. Progress in researches on interaction between aerosol and cloud [J].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in Chinese), 23 (3): 252–261.

范烨, 郭学良, 张佃国, 等. 2010. 北京及周边地区2004年8、9月层积云结构及谱分析飞机探测研究 [J]. 大气科学, 34 (6): 1187–1200,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6.12. Fan Ye, Guo Xueliang, Zhang Dianguo, et al. 2010. Airborne 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 measurement on structure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stratocumulus during August to September in 2004 over Beiji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6): 1187–1200,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6.12.

房彬, 班显秀, 郭学良, 等. 2010. 雷达—雨量计—粒子激光探测仪联合估算降水量 [J]. 大气科学, 34 (3): 513–519,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0.03.05. Fang Bin, Ban Xianxiu, Guo Xueliang, et al. 2010. Area rainfall estimation by using Radar, rain gauge, and particle laser-based optic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3): 513–519,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0.

方春刚, 郭学良, 王盘兴. 2009. 碘化银播撒对云和降水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3 (3): 621–633,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09.03.18. Fang Chungang, Guo Xueliang, Wang Panxing. 2009. The physical and precipitation response to AgI seeding from a mesoscale WRF-based seeding model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3 (3): 621–633,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09.03.18.

方翔, 曹志强, 王新, 等. 2011. AMSU-B微波资料反演对流云中冰粒子含量 [J]. 气象学报, 69 (5): 900–911. Fang Xiang, Cao Zhiqiang, Wang Xin, et al. 2011. A retrieval of ice contents in convective cloud using the AMSU-B microwave data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9 (5): 900–911.

大 气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37卷V ol. 37

360

房文, 郑国光. 2011. 巨核对暖云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5 (5): 938–94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5.13. Fang Wen, Zheng Guoguang. 2011. The effect of giant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on warm-cloud precipit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5 (5): 938–94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5.13. Fu D H, Guo X L. 2012. A cloud-resolving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merging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winds [J]. J. Atmos. Sci., 69: 1232–1249. doi:10.1175/JAS-D-11–049.1.

Fu D H, Guo X L, Liu C H. 2011. Effects of cloud microphysics on monsoon convective system and its formation environment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 two-dimensional cloud-resolving modeling study [J]. J. Geophys. Res., 116: D07108, doi:10.1029/2010JD014662.

Fu D H, Guo X L. 2006. A cloud-resolving study on the role of cumulus merger process in MCS heavy precipitation [J]. Adv. Atmos. Sci., 23, 857–868.

Garstang M, Bruintjes R, Serafin R, et al. 2004. Weather modification: Finding common ground [J]. Bull. Amer. Meteor. Soc., 86: 647–655.

Guo X L, Zheng G G. 2009. Advances in weather modification from 1997 to 2007 in China [J]. Adv. Atmos. Sci., 26: 240–252. doi:10.1007/s00376- 009-0240-8.

Guo X L, Zheng G G, Jin D Z. 2006. A numerical comparison study of cloud seeding by silver iodide and liquid carbon dioxide [J]. Atmos. Res., 79: 183–226.

Guo X L, Fu D H, Zheng G G. 2007. Modeling study on optimal convective cloud seeding in rain augmentation [J]. Asia–Pacific J. Atmos. Sci., 43: 273–284.

何晖, 郭学良, 刘建忠, 等. 2009. 北京一次大雾天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及生消机理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3 (6): 1174–1186,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9.06.05. He Hui, Guo Xueliang, Liu Jianzhong, et al. 2009.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and the formation, dispersal mechanism of a heavy fog event in Beijing area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3 (6): 1174–1186,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9.06.05.

何晖, 郭学良, 李宏宇, 等. 2011. 人工消除冷雾的个例模拟分析 [J].

大气科学, 35 (2): 272–286,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2.07. He Hui, Guo Xueliang, Li Hongyu, et al. 201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ld fog dissip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5 (2): 272–286,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2.07.

何宇翔, 肖辉, 吕达仁. 2010. 利用极化雷达分析层状云中水凝物粒子性状分布 [J]. 大气科学, 34 (1): 23–34,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0.01.03. He Yuxiang, Xiao Hui, Lü Daren. 2010. Analysis of hydrometeo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stratiform clouds using polarization radar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1): 23–3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1.03.

何宇翔, 吕达仁, 肖辉, 等. 2009. X波段双线极化雷达反射率的衰减订正 [J]. 大气科学, 33 (5): 1027–1037,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09.05.13. He Yuxiang, Lü Daren, Xiao Hui, et al. 2009. Attenuation correction of reflectivity for X-band dual polarization radar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3 (5): 1027–1037,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9.05.13.

洪延超, 李宏宇. 2011. 一次锋面层状云云系结构、降水机制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 [J]. 高原气象, 30 (5): 1308–1323. Hong Yanchao, Li

Hongyu. 2011. Cloud structure,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and artificial enhancement precipitation condition for a frontal stratiform cloud system [J]. Plateau Meteorology (in Chinese), 30 (5): 1308–1323.

侯团结, 雷恒池, 牛生杰. 2009. 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对比性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4 (2): 143–152, doi:10.3878/j.issn.1006-9585. 2009.02.04. Hou Tuanjie, Lei Hengchi, Niu Shengjie. 2009. A compa- rative study of prelightning thunderstorm electrification with different noninductive charging mechanisms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4 (2): 143–152, doi:10.3878/j.issn.1006-9585. 2009.02.04.

侯团结, 胡朝霞, 雷恒池. 2011. 吉林一次降水层状云的结构和物理过程研究 [J]. 气象学报, 69 (3): 508–520. Hou Tuanjie, Hu Zhaoxia, Lei Hengchi. 2011.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a precipitating stratiform cloud in Jilin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9 (3): 508–520.

胡朝霞, 雷恒池, 董剑希, 等. 2011. 一次区域暖雾的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6 (1): 71–84, doi:10.3878/j.issn.1006-9585. 2011.01.07. Hu Zhaoxia, Lei Hengchi, Dong Jianxi, et al. 2011.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regional warm fog event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6 (1): 71–84,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1.01.07.

黄建平, 何敏, 阎虹如, 等. 2010.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兰州地区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的初步研究 [J]. 大气科学, 34 (3): 548–558,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3.08. Huang Jianping, He Min, Yan Hongru, et al. 2010. A study of liquid water path and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in Lanzhou area using 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er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3): 548–558,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3.08.

黄美元. 2011. 我国人工降水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6 (5): 543–550,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1.05.01. Huang Meiyuan. 2011. Urgent problems and thinking of development for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in China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6 (5): 543–550, doi:10.3878/j.issn.1006-9585. 2011.05.01.

黄美元, 徐华英, 周玲. 2000. 中国人工防雹四十年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5 (3): 318–328. Huang Meiyuan, Xu Huaying, Zhou Ling. 2000. 40 Year’s Hail Suppression in China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5 (3): 318–328, doi:10.3878/j.issn.1006-9585. 2000.03.12.

黄美元, 沈志来, 洪延超. 2003. 半个世纪的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 [J]. 大气科学, 27 (4): 536–551. Huang Meiyuan, Shen Zhilai, Hong Yanchao. 2003. Advance of research on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in the latest half century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27 (4): 536–551,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3.04.08.

贾星灿, 郭学良. 2012. 人为大气污染物对一次冬季浓雾形成发展的影响研究 [J]. 大气科学, 36 (5): 995–1008,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2.11200. Jia Xingcan, Guo Xueliang. 2012. Impacts of anthro- pogenic atmospheric pollutant 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winter heavy fog event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5): 995–1008,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200. Jia X C, Guo X L. 2012. Impacts of secondary aerosols on a persistent fog

2期No. 2

郭学良等: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GUO Xueliang et al.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361

event in northern China [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5 (5): 401–407.

兰伟仁, 朱江, Xue M, 等. 2010a. 风暴尺度天气下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模拟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试验I. 不考虑模式误差的情形 [J]. 大气科学, 34 (3): 640–65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3.15. Lan Weiren, Zhu Jiang, Xue M, et al. 2010a. Storm-scal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simulated Doppler radar data. Part I: Perfect model test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3): 640–65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3.15. 兰伟仁, 朱江, Xue M, 等. 2010b. 风暴尺度天气下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模拟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试验 II. 考虑模式误差的情形 [J]. 大气科学, 34 (4): 737–753,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4.07. Lan Weiren, Zhu Jiang, Xue M, et al. 2010b. Storm-scale ensemble Kalman filter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simulated Doppler radar data. Part II: Imperfect model test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4): 737–753,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0.04.07.

雷恒池, 洪延超, 赵震, 等. 2008. 近年来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 [J]. 大气科学, 32 (4): 967–974,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08.04.21. Lei Hengchi, Hong Yanchao, Zhao Zhen, et al. 2008. Advances in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physics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in recent year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2(4): 967–97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8.04.21.

李香淑, 郭学良, 付丹红. 2008.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大气环流结构与对流热量、水汽输送特征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3 (1): 93–101, doi:10. 3878/j.issn.1006-9585.2008.01.12. Li Xiangshu, Guo Xueliang, Fu Danhong. 2008. Atmospheric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on transport of heat and moisture during monsoon onset over South China Sea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3 (1): 93–101,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08.01.12.

李香淑, 郭学良, 付丹红, 等. 2011.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中尺度对流云带演变特征与持续性加强的机理研究 [J]. 大气科学, 35 (2): 259–271,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2.06. Li Xiangshu, Guo Xueliang, Fu Danhong, et al. 2011. Studies of evolution features and persistent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clouds over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5 (2): 259–271,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2.06

李俊, 王东海, 王斌. 2012. 中尺度对流系统中的湿中性层结结构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7 (5): 617–627, doi:10.3878/j.issn.1006-9585. 2012.11085. Li Jun, Wang Donghai, Wang Bin. 2012.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moist neutral stratification in a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7 (5): 617–627.

李兴宇, 郭学良, 朱江. 2008. 中国地区空中云水资源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J]. 大气科学, 32 (5): 1094–1106,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08.05.09. Li Xingyu, Guo Xueliang, Zhu Jiang. 2008. Climatic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trends of cloud water resources over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2 (5): 1094–1106, doi:10.3878/ j.issn.1006-9895.2008.05.09.

Li X Y, Guo X L, Zhu J. 2008. Climatic features of cloud water distribution and cycle over China [J]. Adv. Atmos. Sci., 25: 437–446.

梁宏, 张人禾, 刘晶淼, 等. 2012. 青藏高原探空大气水汽偏差及订正方

法研究 [J]. 大气科学, 36 (4): 795–810,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1.11149. Liang Hong, Zhang Renhe, Liu Jingmiao, et al. 2012. Systematic errors and their calibrations for radiosonde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on the Tibetan Plateau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4): 795–810,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1.11149.

List R. 2004. Weather modification—A scenario for the future [J]. Bull. Amer. Meteor. Soc., 85: 51–63.

刘贵华, 余兴, 戴进, 等. 2011. 地形云人工增雨条件卫星探测反演个例分析. 气象学报, 69 (2): 363–369. Liu Guihua, Yu Xing, Daijing, et al. 2011. A case study of the conditions for topographic cloud seeding based on the retrieval of satellite measurements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9 (2): 363–369.

刘红燕, 王迎春, 王京丽. 2009. 由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北京地区水汽特性的初步分析 [J]. 大气科学, 33 (2): 388–396, doi:10. 3878/j.issn.1006-9895.2009.02.16. Liu Hongyan, Wang Yingchun, Wang Jingli. 2009.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measured by the ground-based 12-channel microwave radiometer in Beijing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3 (2): 388–396,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09.02.16.

刘香娥, 郭学良. 2012. 灾害性大风发生机理与飑线结构特征的个例分析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6 (6): 1150–1164,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2.11212. Liu Xiang’e, Guo Xueliang. 2012.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severe surface wind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quall line case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6): 1150–116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212.

Liu X E, Guo X L. 2012. Role of downward momentum transport in the formation of severe surface winds [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5 (5): 379–383.

楼小凤, 史月琴, 孙晶, 等. 201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准隐式云分辨模式的研制和应用 [J]. 科学通报, 57 (7): 580. Lou X F, Shi Y Q, Sun J, et al. 2012. Cloud-resolving model for weather modification in China [J]. Chin. Sci. Bull., 57 (9): 1055–1061, doi:10.1007/s11434-011-4934-9.

卢广献, 郭学良. 2012. 环北京春季大气气溶胶分布、来源及其与CCN 转化关系的飞机探测 [J]. 科学通报, 57 (15): 1334–1344. Lu G X, Guo X L. 2012. Distribution and origin of aerosol and its transform relationship with CCN derived from the spring multi-aircraft measurements of Beijing Cloud Experiment (BCE) [J]. Chin. Sci. Bull., 57 (19): 2460-2469, doi:10.1007/s11434-012-5136-9.

吕玉环, 李艳伟, 金莲姬, 等. 2012. 云并合过程中物理特征演变的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6 (3): 471–486,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1.10223. Lü Yuhuan, Li Yanwei, Jin Lianji, et al. 2012. Simulation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in cloud Merger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3): 471–486, doi:10.3878/j. issn.1006-9895.2011.10223.

Ma J Z, Guo X L, Zhao C S, et al. 2007. Recent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research in China [J]. Adv. Atmos. Sci., 24 (6): 1121–1137.

毛节泰, 郑国光. 2006. 对人工影响天气若干问题的探讨 [J]. 应用气象学报, 17 (5): 643–646. Mao Jietai, Zheng Guoguang. 2006. Discu- ssions on weather modification issues [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

大 气 科 学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37卷V ol. 37

362

logical Science (in Chinese), 17 (5): 643–64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3. Critical Issues in Weather Modification Research [M]. New York: National Academy Press.

Orville H D. 1996. A review of cloud modeling in weather modification [J]. Bull. Amer. Meteor. Soc., 77: 1535–1555.

彭亮, 陈洪滨, 李柏. 2012. 3 mm多普勒云雷达测量反演云内空气垂直速度的研究 [J]. 大气科学, 36 (1): 1–10,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2.01.01. Peng Liang, Chen Hongbin, Li Bai. 2012. A case study of deriving vertical air velocity from 3-mm cloud radar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1): 1–10,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2.01.01.

Pruppacher H R, Klett J D. 1997. Microphysics of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 [M]. New York: Springer.

齐彦斌, 冉令坤, 洪延超. 2010. 强降水过程中热力切变平流参数的诊断分析 [J]. 大气科学, 34 (6): 1201–1213,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0.06.13. Qi Yanbin, Ran Lingkun, Hong Yanchao. 2010. Diagnosis of thermodynamic shear advection parameter in heavy rainfall event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6): 1201– 1213,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6.13.

Rogers D C, DeMott P J. 1991. Advances in laboratory cloud physics 1987–1990 [J]. Rev. Geophys., 29 (Supplement 1): 80–87.

Silverman B A. 2001.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glaciogenic seeding of convective clouds for rainfall enhancement [J]. Bull. Amer. Meteor. Soc., 82: 903–921.

陶玥, 史月琴, 刘卫国. 2012. 2008年1月南方一次冰冻天气中冻雨区的层结和云物理特征 [J]. 大气科学, 36 (3): 507–522, doi:10.3878/j. issn.1006-9895.2011.11082. Tao Yue, Shi Y ueqin, Liu Weiguo. 2012.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and cloud physics of the freezing rain over southern China in January 2008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3): 507–522,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1.11082.

汪会, 罗亚丽, 张人禾. 2011. 用CloudSat/CALIPSO资料分析亚洲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地区云的季节变化特征 [J]. 大气科学, 35 (6): 1117– 1131,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6.11. Wang Hui, Luo Yali, Zhang Renhe. 2011. Analyzing seasonal variation of clouds over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s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region using CloudSat/CALIPSO data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5 (6): 1117–1131,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

06.11.

王帅辉, 韩志刚, 姚志刚. 2010. 基于CloudSat和ISCCP资料的中国及周边地区云量分布的对比分析 [J]. 大气科学, 34 (4): 767–779. Wang Shuaihui, Han Zhigang, Yao Zhigang. 2010. Comparison of cloud amounts from ISCCP and Cloudsat over China and its neighborhood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4): 767–779,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4.09.

肖辉, 银燕. 2011. 污染气溶胶对山西一次降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大气科学, 35 (2): 235–246,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1.02.04. Xiao Hui, Yin Yan. 2011. A numerical study of polluted aerosol effects on precipit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5 (2): 235–246,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1.02.04.

徐枝芳, 龚建东, 李泽椿. 2009. 复杂地形下地面观测资料同化III. 两种

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方法的对比分析 [J]. 大气科学,

33 (6): 1137–1147,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9.06.02. Xu Zhif ang, Gong Jiandong, Li Zechun. 2009. A study of assimilation of surface observational data in complex terrain. Part III: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wo method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lev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model surface and observation sit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3 (6): 1137–1147,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09.06.02.

杨大生, 王普才. 2012. 中国地区夏季6~8月云水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J]. 大气科学, 36 (1): 89–101,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01.08. Yang Dasheng, Wang Pucai. 2012.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cloud water contents over China during summer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1): 89–101, doi:10.3878/j. issn.1006-9895.2012.01.08.

杨洁帆, 雷恒池. 2010. AgI焰剂对层状云催化的数值模拟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5 (6): 705–717,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0.06.01. Yang Jiefan, Lei Hengchi. 2010. Simulation of AgI seeding on stratiform cloud with category model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5 (6): 705–717,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0.06.01.

杨洁帆, 雷恒池, 胡朝霞. 2010. 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微物理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4 (2): 275–289,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0.02.04. Yang Jiefan, Lei Hengchi, Hu Zhaoxia. 2010. Simulation of the stratiform cloud precipitation microphysical mecha- nism with the numerical model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2): 275–289,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0.02.04.

杨慧玲, 肖辉, 洪延超. 2011. 气溶胶对云宏微观特性和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6 (4): 525–542, doi:10.3878/j.issn. 1006-9585.2011.04.13. Yang Huiling, Xiao Hui, Hong Yanchao. 2011. Progress in impacts of aerosol on cloud properties and precipitation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6 (4): 525–542,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1.04.13.

姚展予. 200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回顾 [J]. 应用气象学报, 17 (6): 786–795. Yao Zhanyu. 2006. Review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in Chinese), 17 (6): 786–795.

岳治国, 刘晓东, 梁谷. 2011. 气溶胶对北京地区不同类型云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高原气象, 30 (5): 1356–1367. Yue Zhiguo, Liu Xiaodong, Liang Gu. 201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fluence of aerosols on different cloud precipitation types in Beijing area [J]. Plateau Meteorology (in Chinese), 30 (5): 1356–1367.

张佃国, 郭学良, 龚佃利, 等. 2011. 山东省1989~2008年23架次飞机云微物理结构观测试验结果 [J]. 气象学报, 69 (1): 195–207. Zhang Dianguo, Guo Xueliang, Gong Dianli, et al. 2011.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the clouds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23 sorties between 1989 and 2008 in Shandong Province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9 (1): 195–207.

章文星, 吕达仁. 2012. 地基热红外云高观测与云雷达及激光云高仪的相互对比 [J]. 大气科学, 36 (4): 657–672,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2.11057. Zhang Wenxing, Lü Daren. 2012. Comparison of cloud base heights by ground based sky IR brightness temperature

2期No. 2

郭学良等: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2008~2012年)

GUO Xueliang et al. Progress in Cloud Physics, Precipitation, and Weather Modification during 2008–2012

363

measurements with cloud Radar and ceilometer in Shouxian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4): 657–67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057.

翟菁, 胡雯, 冯妍, 等. 2012. 不同发展阶段对流云合并过程的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 36 (4): 697–71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 11096. Zhao Jing, Hu Wen, Feng Yan, et al. 2012. Numerical simu- lations of convective cloud merging processe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6 (4): 697–71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096.

赵震, 雷恒池. 2008. 西北地区一次层状云降水云物理结构和云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2 (2): 323–234, doi:10.3878/j. issn.1006-9895.2008.02.11. Zhao Zhen, Lei Hengchi. 2008.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loud physical structure an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2 (2): 323–234,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8.02.11.

赵增亮, 毛节泰, 王磊, 等. 2011. 一次典型层积云的飞机观测结果及与卫星资料的对比分析 [J]. 气象学报, 69 (3): 521–527. Zhao Zengliang, Mao Jietai, Wang Lei, et al. 2011. In situ aircraft observations of one typical stratocumulus cloud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satellite measurements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9 (3): 521–527.

郑国光, 郭学良. 2012.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中国工程科学, 14 (9): 20–27. Zheng Guoguang, Guo Xueliang. 2012.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for weather modification [J].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Chinese), 14 (9): 20–27.

周珺, 雷恒池, 魏重, 等. 2008. 机载微波辐射计反演云液水含量的云物理方法 [J]. 大气科学, 32 (5): 1071–1082, doi:10.3878/j.issn.1006- 9895.2008.05.07. Zhou Jun, Lei Hengchi, Wei Chong, et al. 2008. Retrieval method of path-integrated cloud liquid water content for airborne upward-looking microwave radiometer using a cloud model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2 (5): 1071– 1082,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8.05.07. 周珺, 雷恒池, 陈洪滨, 等. 2010. 层析法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云液水含量的二维垂直分布 [J]. 大气科学, 34 (5): 1011–1025, doi:10.3878/j. issn.1006-9895.2010.05.15. Zhou Jun, Lei Hengchi, Chen Hongbin, et al. 2010. Retrieval of cloud liquid water content distribution at vertical section for microwave radiometer using 2D tomography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4 (5): 1011–1025,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0.05.15.

周非非, 洪延超, 赵震. 2010. 一次层状云系水分收支和降水机制的数值研究 [J]. 气象学报, 68 (2): 182–194. Zhou Feifei, Hong Yanchao, Zhao Zhen. 2010.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moisture budget and the mechanism for precipitation for a stratiform cloud system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8 (2): 182–194.

周志敏, 郭学良. 2009a. 强雷暴云中电荷多层分布与形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J]. 大气科学, 33 (3): 600–620,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09.03.17. Zhou Zhimin, Guo Xueliang. 2009a.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tudy of multi-layer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processes of electric charges in a severe thunderstorm [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n Chinese), 33 (3): 600–620,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9.03.17.

周志敏, 郭学良. 2009b. 强雷暴个例云内闪电与上升气流及液水含量关系的三维数值模拟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4 (1): 31–44, doi:10.3878/j. issn.1006-9585.2009.01.04. Zhou Zhimin, Guo Xueliang. 2009b. 3D modeling on relationships among intracloud lightning, updraft and liquid water content in a severe thunderstorm case [J]. Climatic and Envir- 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14 (1): 31–44, doi:10.3878/j.issn. 1006-9585.2009.01.04.

周志敏, 郭学良, 崔春光. 等. 2011. 强风暴电过程对霰粒子含量和谱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气象学报, 69 (5): 830–846. Zhou Zhimin, Guo Xueliang, Cui Chongguang, et al. 2011. A simulative study of the influnce of electric processes on the content 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graupel in a severe thunderstorm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9 (5): 830–846.

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课文类型:讲读课 教法设计: 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列图表,明确文章结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朗读首句提问什么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2、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2)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研讨探究: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看云识天气 说明方法

个人收集整理-ZQ 、分类别 ()第二段把云地形态分为薄云和低而厚密地云. 作用:分门别类地介绍云地形态与天气地关系,条理清晰. ()第三段把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种. 作用:分门别类地介绍薄云与天气地关系,条理清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四、五段把低而厚密地云分为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种. 作用:分门别类地介绍低而厚密地云与天气地关系,条理清晰. ()第六段专门介绍云地光彩,分为晕、华、虹、霞,种. 作用:分门别类地介绍云地光彩与天气地关系,条理清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打比方 在讲述某些云地一些特点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就用了比喻地手法,在说明文里就叫打比方. 作用:将(本体)比作(喻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具体形态或光彩地名称)地(位置、形态之类)地特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列数字 第三段:“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地天空,一朵朵分散着,……”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地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地依据. 、作比较: 第六段,先写晕,下面写华地时候写“另有一种比晕小地彩色光环,叫做华.”并且晕是里红外紫,华是里紫外红.这里晕和华地描写运用地作比较地说明方法.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六段,“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作用:通过比较显示异同,突出特性,增强效果. 、作引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作用:更有说服力地说明了……,增添文章文采,体现说明文准确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下定义: 用简明地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地本质特征,把那些容易与之相混地对象同它区别开来,叫下定义.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地数学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六段: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很美丽地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地,外层是紫色地.这种光圈叫做晕.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作用: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地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作诠释 例如:云就像是天气地“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地天气. 例如:那最轻盈、站地最高地云,叫卷云.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例如: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地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地圆弧,这就是虹. 作用:具体介绍了(具体形态或光彩地名称)地(位置、形态之类)地特点,通俗易懂.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摹状貌 介绍云地某些特点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就用了描写地方法,在说明文里就叫摹状貌. 本文只有个.()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地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 作用:对(具体形态或光彩地名称)(位置、形态之类)加以形象化地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 / 1

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及知识点

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及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课文及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看云识天气这篇初中语文课文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课后复习掌握的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同学们学习。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看云识天气这篇初中语文课文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课后 复习掌握的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同学们学习。 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

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看云识天气(说明文)文档

教材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地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地关系:不同形态地云和天气地关系;不同光彩地云和天气地关系.作者在说明地过程中,选取了恰当地说明角度和说明顺序,因此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领会运用比喻地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地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地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地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地妙处. 教学难点:目标 学情分析:本文应注重培养学生地阅读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地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地习惯,领会并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地谚语,有关云地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地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①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地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地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地变化也自有它地规律,自有它地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地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出示学习目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②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 .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地关系? .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地特征?分别预示怎样地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得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地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地象征;那些低而厚密地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地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地同学要提出表扬. 三、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地云和云地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地?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地云和天气地关系.第段概述,先用“天上地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地云.第段是、、段地“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地象征;那些低而厚密地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地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地.第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地象征”,第、段照应“低而厚密地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地预兆”.第自然段开始写“云地光彩同天气地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在文章内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地思路来介绍地.例第段,把“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地特点及和天气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地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地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地例子造几个句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地句子.(侧重于比喻地修辞方法)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参考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3、学习运用比喻的妙处。 4、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5、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6、培养学生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的变化自有它的征兆。现在,请你把目光投向天空,看看那漂浮的云彩,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怎么解读?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是一种双关,其中的一方面就说到天上的景象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云和天气的关系的文章──《看云识天气》。 二、学习课文 1、齐读课文。 2、默读课文,把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云是天气的“招牌”,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2~6)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天上的云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其中,第二部分又可以怎么分?

(可以分为二部分,一、(2~5)写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二、(6)写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4、同学们现在分小组合作制定表格,列出云的形态、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整体上学习了本课,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2、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说明方法和写作特点。 二、研读课文 1、为了将事物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 ⑴ 打比方: 例: ①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时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比喻准确。) ② 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将卷云比喻成“白色的羽毛”和“洁白的纱”,说明其轻盈、洁白。把成群排列的卷积云比喻成“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卷积云的特点。) 打比方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 ⑵ 分类别: 根据云的不同特点,把云分成不同种类,这样使说明条理更清晰,更明确。 ⑶ 作比较: 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

《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集体备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识记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加深对看云识天气知识的了解。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 分析法、表格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板书课题) 二、玩味文题 板书课题之后,问: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明确: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明确: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三、解读课文 1.速读课文。 要求:思考——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抓住关键句来回答,即第1段最后一句。 2.通读全文。 要求: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精读课文。 (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①这一段的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总分总。 ②如何分层? 明确: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③第1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明确: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2)阅读第二部分。 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 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 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教师版)

17.《看云识天气》导学案(教师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及文章的思路。 3.运用比喻的妙处以及相关说明方法的学习。 4.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整体感知,疏通文脉。 二自学指导 1.让学生听课文范读后,(点击课件第2张)并思考如下问题: (1)、文中第一自然段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3)、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 (4)、用方框“□”框出依次介绍的那些云和光彩的名称(即对云和光彩的分类),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查自学效果,引导学生更正 1.重点字词:(见课件第3张) 2.更正自学思考题: (1)文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基本经验:第二自然段。 (3)2-6自然段。(2、3、4、5是从形态,6是从光彩。) (4)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晴天)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阴雨天) 光彩:日晕、月晕、日华、月华 根据完成自学指导学生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说明顺序:(总——分——总)见课件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当堂训练 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1、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 2、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草船借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草船借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1 读了《草船借箭》这骗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读到“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么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么还答应周瑜呢?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用妙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的时候,我想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当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看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想:诸葛亮真是聪明,巧妙地瓦解了周瑜的阴谋,顺利将十万支箭借到。我十分敬佩他。我要向他学习。 草船借箭读后感2 古以来,总是有那麽一些人,看别人比自己能干,不是努力去超过人家。而是怀着嫉妒心,不折手段地区陷害人家。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人:看看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筹,便像疯狗一

样想咬诸葛亮一口。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由此看来,咒语不但心胸狭窄,而且十分狡猾阴险。然而,诸葛亮趁第三天大雾弥漫,从曹营“借”了十万支箭,完成了任务。 读了《草船借箭》让我不由的想起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华罗庚爷爷可以说是知实渊博,名扬天下了。可是他在上小学时数学经常不及格,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灰心,更没有嫉妒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自信“名人”也是人,自己也是人,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经过刻苦努力,华爷爷终于成了举世文明的数学家。 《草船借箭》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嫉妒的心理自己不是也有吗?如果自己考试成绩不好,不是去分析原因,找出错的地方,踏实的去学习。而是希望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下次考试出个大成错,好和自己拉平。事情虽小,不也是嫉妒吗?回想起来,我真是惭愧。 草船借箭读后感3 我非常喜爱历史故事,每次听说谁有这一类的书,我总会去借。今天我又发现,报纸上有篇历史故事《草船借箭》,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周瑜要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就能造好。诸葛亮就向鲁肃暗中借了二十只船,每船三十名士兵。并布置了一下船,叫鲁肃不要告诉周瑜。第三天早上,雾很大,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坐船向离曹军很近的地方,便开始擂鼓呐喊。曹军以为敌人来了,忙叫箭手向水中射箭。等雾散时,才知道是诸葛亮设计得了他

天气说明文

看云识天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普文(说明文)及特点; 2.学会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 3.通过学习懂得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4. 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科普文(说明文)及特点; 2. 通过学习懂得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3.学习运用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做p164 一、二、三题 2、阅读课文 3、掌握p166—167 30个生词 4、作者简介: 朱泳燚(yi)1959至今,已在中央和省级以外国外专业刊物发表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研究论.文和语言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表达》、《科学小论文写作》两本,专著、合著多种。语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多次在本省和全国获奖。 5、说明文(科普文)知识: (1)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2)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 2、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作用:有助于把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事理说得具体、明白。(3)列数字:用一些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用: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可以科学地、精确地说明事物。 (3)分类别: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作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使人容易领会,便于认识等。(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作用:可以更好地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5)打比方:把此事物比做彼事物的方法。 作用:可以使陌生的变得熟悉,抽象的变得具体,深奥的变得浅显,也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列图表: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帮助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 作用:加强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提高说明效果。 (7)摹状貌:摹写事物的形状、体貌。作用: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 (8)下定义: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使读者对事物有明确的概念。 (9)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 (10)引资料(文献资料;名人语录;诗词、谚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内容、目的不同,引用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增强说明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说明的权威性;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文章显得更富文采。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两者的模式大致是“……是……”,判断时看“是”字前后的话能否调换,能调换,下定义;不能调换,是作诠释。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马桥中学卢必英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文,本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堂的设计。 一、说教材 《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二、说学情: 《看云识天气》一文,选取的对象是学生们熟知的一种自然现象——云,对于这一熟悉的自然现象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初一年级的学生们了解得甚少;再者这篇文章也是他们初次接触的说明文,对学习说明文没有经验上的储备。但他们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要多鼓励,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多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告诉他们“探究”问题的方法! 三、说目标 根据“生本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的生字、生词;识记关于天气的谚语;了解关于说明文的知识。 2、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3、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说方法 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当然,学生才是阅读的真正主人,教学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所以,我打算让他们自主学习,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部分(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片:增加感性认识;图表:提高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案

宣城市阳光中学教师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李玲玲学科:语文授课地点:七(8)班 课题:《看云识天气》时间:2013.10.20第四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的有益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分析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不想学会看云识天气呀?那么同学们快打开书,自由朗读,注意把字的音读准,同时注意下面问题(出示课件),。 听后回答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云与天气的关系? 2、文中介绍了几种云?几种云上的光彩? 3、看云识天气有什么意义?有何方法?有什么注意事项? 4、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为什么?并作分析 听后回答 三、分析学习云的形状 学生介绍,老师逐个指导。 1、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2、开始识图 下面是各种不同的云图,根据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云,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进行识图 四、分析语言

1、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它除了讲知识之外,也不人乏生动的描写语句,你们到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非常生动,非常的精彩,找出来读读,看看表达效果。 2、本文除了比喻之外,在介绍云的特征和光彩时,还引用了谚语,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东虹轰隆西隆雨” 同学们,你们读过这些谚语之后,有什么感觉: 五、课外延伸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并留意身边的天气现象,写一处观察日记,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上。 板书设计 22、看云识天气 总云招牌天气 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分形态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光彩晕、华、虹和霞。 总意义及局限 . .

看云识天气原文教案_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

看云识天气原文教案_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课文《看云识天气》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 【原文】 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人们看不见水汽,也看不见大气运动,但从云的生消演变中可以看到水汽和大气运动的一举一动,而水汽和大气运动对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orG编成谚语。我们在这里将这些有关""看云识天气"" 的谚语汇总在一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观察对照。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指钓卷云,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将临;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

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象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高层大气层不稳定,如果云层继续降低、增厚,说明本地区已处于低压槽前,很快会下雨或刮风。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处在由冷变暖的变性高压气团控制下,云层如果没有继续增厚,短期内仍是晴天。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系

(完整版)看云识天气_阅读及答案_说明文.doc

看云天气 下面的段,完成1-6 。 天上的云,姿万千,化无常:有的像羽毛,地在空中; 有的像,一片片 整整地排列着; 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有的像一大棉絮,地盖住了天空; 有的像峰,像河流,像雄,像奔??它有把天空点得很美,有又把天空罩 得很阴森。才是白云,阳光; 一瞬却又是云密布,大雨盆。云就像是天 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什么的天气。 1.在下面横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明方法,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 ()。 3、文段中的“姿万千”、“ 化无常” 分是写云的_______、 _______。 4、本段文字的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的全文的明中心,系全文,全文的明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原文上用“” 本段文字划分次。 2、加粗的,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的句子。 (1)姿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无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1)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阅读理解与欣赏】ID : 7135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完整版)看云识天气_阅读及答案_说明文

看云识天气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题。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原文上用“\”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 2、释加粗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化无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云识天气》七年级语文教案

《看云识天气》七年级语文教案 《看云识天气》七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2、体会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理解“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教学设想】 1、安排一教时。 2、文章第二部分(2~6段),一层层具体说明云的形态、光彩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应为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列表,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云的彩色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 3、预习要求: ⑴认真看“阅读提示”,把握学习的两个重点。 ⑵掌握课文注释中的字、词语(会读、会解释)。 ⑶朗读课文,注明段的序号。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问:从课题看,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二、朗读课文(检查读音和语句停顿) 三、正音、正率和解词 峦山(与“恋”区别)霎(与“刹”区别)盈缕(注意汉语拼音规则) 晕(还有一个音)朦胧连绵不断(注意加粗字写法) 解释词语:姿态万千点缀一霎间预兆轻盈弥漫 四、统观全文,了解结构 提示:联系前面课文,《苏州园林》是“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我国的气候》是“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思考这一课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将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问:课文第一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 学生发言,归纳。 “总──分──总”的结构。 “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 “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 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问:从第一段,看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你可以举哪些例? 学生先自读,再发言,归纳。 1、为了具体写“姿态万千”,用了八个比喻。结合课后练习二,说明这些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 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时……美丽”,“有时……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大雨倾盆?进行对比。 2、用词非常准确、生动: 例:各种云运动时有不同的特征,有的“飘”在空中,有的整齐地“排列”着,有的“来来去去”,有的满满地“盖”住了天空;写天气变化用“点缀”、“笼罩”;“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用“招牌”作比,也非常准确。 五、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问:第2段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归纳。 “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看云识天气》教案分析

《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意义。 2、以列表分类的方式感知全文。 3、品味精彩语段,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培养学生默读并抓关键句、关键词的能力,以及探究、合作的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云就是天的“脸色”。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二、检查预习 1、梳理字词 (1)给上列下划线字注音 燚.(yì)鱼鳞.(lín)峰峦.(án)一霎.间(à) 预兆.(ào)轻盈.(yí)丝丝缕缕 ..(lǚ)绫.纱(lí) 似.的(ì)傍.晚(bà)匀称.(èn)朦胧 ..(méó) 崩塌 ..(bēā)弥.漫(mí)日晕.(yùn)进袭.(xí) 模糊 ..(mó)薄.云(bó)点缀.(ì) 2、说明文知识小解 (2)说明文的分类 ①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即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道理。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事理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A、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B、说明文之事理说明文是阐明抽象事理的。这种说明文主要是说明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一类问题事物的起因。 ②以语言特色不同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也可以综合运用。 其中逻辑顺序又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并列式;递进式;连贯式和总分式,常用的是总分式和递进式,总分式又有三种:总分、分总、总分总。 (4)说明方法常见的有十种:举例子、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对比)、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用、作诠释、摹状貌。 几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 作比较:突出事物的提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分类别:使文章的说明条理清晰 画图表:使内容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引用:形象地说明光彩和天气的关系,活跃气氛,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作诠释:科学解说事物的特点 (5)总结 定义: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分类 语言特色:平时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时间顺序 顺序空间顺序:空间位置和方向,内外前后左右中 并列式 说明文逻辑顺序递进式 连贯式总分 总分式分总 总分总 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方法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 引用、作诠释、摹状貌 三、整体感知 1、从题目上看,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题目是由两个动宾词语组成,“看”是“观察”的意思,“识”是“推测”“辨别”的意思,即告诉我们通过观察云的,可以推测出天气的变化。同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