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郎溪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郎溪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郎溪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郎溪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郎溪县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郎溪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打造皖江示范区排头兵,实现率先崛起、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郎溪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全力承接产业转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势态良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与形势

(一)有利条件

1、基本县情。郎溪位于皖东南,属沿江平原与皖南低山丘陵交接地带。全县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境内有上海白茅岭农场、农垦十字铺茶场两座国有农场;主要地貌特征为丘陵地带,其中东南部等主体区域大部分为丘岗荒地,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邻苏近浙的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日益紧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科技进步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县),“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

2、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强劲。2008-2010年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进入“十二五”,明确提出“力争跻身全省县域发展第一方阵”目标。2011年,县域经济继续呈现大招商、

大开发、大建设、大提升的良好势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增长17%;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8亿元,增长6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7亿元,增长57.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1.4亿元,增长6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6亿元,增长3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1亿元,增长40.9%。

3、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日趋完善。318国道、214省道、G50高速、宣杭铁路穿境而过,距南京禄口机场仅40分钟车程,扬绩高速溧广段、芜申运河郎溪段即将开工建设,商合杭客运专线在我县设站已经部省会谈确定,连接我县郎溪经济开发区、县城区、十字经济开发区的“快速通道”正在加快建设,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境内南漪湖为全省第二大淡水湖,新老郎川河、钟桥河水量充沛,水资源供给充足。被省供电公司列为全省电网建设全力服务承接产业转移三个试点县之一,电力保障更加有力。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较大进步。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显著提高。认真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村镇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5、承接产业转移卓有成效。皖江示范区规划实施以来,我县依托这一品牌效应坚持“高端承接、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快

速突破”,承接产业转移高潮迭起,客商蜂拥而至、项目扎堆而来,无锡工业园、经都产业基地、常州工业园等一批产业集群相继落户。特别是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和成效,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长三角核心城市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被外界誉为“郎溪现象”。我县两个省级开发区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100强”。

(二)压力和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体现在:

1、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要素资源矛盾突出。市场对农业、农村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调整,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发展的制度建设任务艰巨。特别是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园区经济加快发展,人才、技术、土地、资本、电力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同时,由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经济发展面临着绿色增长和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2、规划的引领控制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空间布局和管控需要加强。一些集镇、农村布局散乱、建设无序的现象大量存在;农业污染源面广量大,环境生态功能系统急需保护和修复。同时,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既增加了扩大城市建设空间的要求,也带来了农村居住用地

闲置等问题,优化城乡空间结构面临许多新课题。为此,科学谋划发展方向、统筹县域空间资源、协调各种发展关系、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需要产业体系作为支撑。目前,我县工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层次不高、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仍是低基数上的高增长、低基础上的快发展、低水平上的惠民生。因此,“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事业要迈上新台阶,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张经济总量、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层次,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

4、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社会和谐压力依然存在。随着我县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增多,农村社会事业仍不发达,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压力增大。主要表现在城乡间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偏大等方面。农业规模经营比重不大,服务业发展不快;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发展的制度建设任务艰巨。特别是农民增收仍然不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压力很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亟待增强。

总的来看,我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既要满足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土地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而保护耕地,还要为保障生态安

全和人民健康,应对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保护并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为此,我们一定要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危机意识,立足县情,着眼全局,抢抓机遇,创新机制,破解难题,努力实现郎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路径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化同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实施“改革创新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通过城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途径,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坚持制度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个环节,率先在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3、坚持尊重实践。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只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经验,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创新做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动实践,都鼓励支持、放手放开、先行先试。

4、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改革试点工作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统一协调改革进程,统筹制定改革政策,体现改革的坚定性、开创性和可操作性。

5、坚持规划先行。健全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功能互补、有机协调的规划体系。以城乡一体化规划为统揽,根据自然条件、现实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快修编各类专项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

(三)主要目标

1、总体要求。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直面难点,积极探索;把握方向,规划运作;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通过改革增强城镇带动能力,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建立

健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在规划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一体化,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好经验。

2、主要指标。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50%以上;农村形成以中心村、集中居住区为主体的空间格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万元,财政收入突破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0%、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5%,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四)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实施:

2011年为第一阶段。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氛围。研究制定推进改革的总体方案和专项工作方案。

2012年为第二阶段。成立领导机构,开展先行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各项改革,创新各项政策举措,初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制度。

2013-2015年为第三阶段。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任务与重点

(一)建设产业高地,突出产业特色。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强力推进产业承接,壮大提升主导产业,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引导企业集聚发展、集群做大,大力实施超百亿产业、超百亿园区“双百亿元”计划,努力打造初具特色的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基地。

1、提升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一是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特种设备制造业发展。鼓励电梯、汽车配件等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拓宽装备制造业发展领域,大力实施“1581”工程,引导产业向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型成套装备业方向发展,努力打造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特种设备制造基地和产业集群。二是大力发展电力电子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支持动力源、安徽一变等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尽快做大做强,重点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努力推进电力电子产品规模化、集聚化生产,打造电力电子产业集群。三是提升发展金属压延业。重点发展电线电缆、铜基材料等深加工项目,着力向上下延伸铜加工产业链条,打造金属压延产业集群,做响长三角地区新兴金属原材料加工基地的品牌。四是加快发展轻工纺织业。加快经都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集聚发展纺织、辅料、配件生产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箱包、玩

具等产业发展,着力培育自主品牌。五是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重点发展黄酒产业,打造中国徽派黄酒生产基地。引导整合现有茶加工企业,加强品牌开发,提升“中国绿茶之乡”知名度。充分利用艾草规模化种植优势,扶持发展艾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国内知名的艾系列产品加工基地。整合沿南漪湖乡镇水禽产品资源,加快壮大水禽加工企业规模,打造特色水禽品牌。

2、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跟踪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结合郎溪经济开发区二期高新区创建,创造条件引进集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扶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节能环保产业。紧跟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对接发达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承接LED节能、余热利用类节能环保设备、水、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等设备生产企业,力争实现节能环保产业新突破。二是新能源产业。紧跟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引进风电项目,加快开发沿南漪湖风能资源。在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项目上加快承接合作步伐,力争形成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三是新材料产业。密切跟踪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承接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力争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取得突破。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根据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一村一品”示范工程。重点发展粮油、茶叶、畜禽、水产品、蔬菜等五大农

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品牌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种养殖能手、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参与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构建沿新老郎川河和沿南漪湖地区生态防护体系,建设生态郎溪。

4、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重点建设县综合物流园、十字、梅渚、定埠港等物流基地,建立物流配送网络,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开放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紧跟皖江示范区、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二是科学发展“两山一湖”休闲旅游业。深度挖掘和广度整合旅游资源,以“中国绿茶之都、江南水韵之城”为品牌,以两山一湖生态休闲为重点,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包装,开发天子湖-石佛山风景区、伍员山风景区、南漪湖风景区,打造融青山绿水、人文历史、休闲度假、特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精品项目。三是坚持与产业发展配套、与城市建设同步的原则,促进商业中心建设,培育区域性现代商贸集团,扶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推动“农超对接”和“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支持农村连锁经营和配送服务发展,引导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四是衔接城镇发展及居民需求变化,

引导建立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搞好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规划建设,构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居民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完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服务。

(二)集约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城乡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科学合理规划功能分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进一步转变,基本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城乡一体的环境建设体系总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到2012年,创建省级生态县;到2014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围绕上述任务,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环境监管,建立饮用水源预警预测机制,保障饮水安全。实施区域水环境整治,增强水体生态修复能力。推进工业园区和中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畜禽、水产生态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作物专用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引导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循环农业。实施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工程,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减少农业面源及点源污染。推进秸秆固化和汽化技术,提高

农业资源利用率。大力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更加优美的城乡生态环境。

3、加快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对污染物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生产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加强污染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完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4、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示范户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家园。实施村庄整治工程,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模式,推进乡村“三清四改”,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突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明确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对于已经落实到农民个人的宅基地、承包地,实施确权,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房屋等要素的权益。帮助农民取得财产性收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为推动农村产权的流转打下基础。

2、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制定农村产权交易的程序、规则、流程以及相关办法,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保证农村产权能够有序流转。探索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赋予农村土地、房屋产权以抵押担保权,有效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3、推动承包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在探索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农民采取置换、入股、转让、转包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适度向大户集中,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

(四)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1、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培育县域金融主体,壮大地方金融实力。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探索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扩大“三农”商业性贷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布点,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积极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

2、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服务。加快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扩大村镇银行试点,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多渠道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中介组织,推进农村政策保险。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支农贷款,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等各类抵押担保制度。支持相关银行开展订单农业和以订单为抵押的农户贷款试点,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五)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1、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城镇或工业园区务工、经商人员的落户问题。对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申请登记为常住户口。

2、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不平等政策,让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后享受“市民”待遇。农民在转户后,纳入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等等。享受政府住房保障政策,保障转户后在城镇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参保条件,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按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转户前已享受新农保的,在转户后,可按规定转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六)加强社会管理

1、合理推进村委会改社居委会。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行“村改居”工作,推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按照“管理社区化,资产股份化、发展城市化”的要求,坚持村民自愿、依法操作、逐个进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三区”(城

区、郎溪经济开发区、十字经济开发区)内全面启动“村改居”工作。

2、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健全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社区组织。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推进村级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农村管理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行业协会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七)完善公共服务

切实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1、建立与城乡统筹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税体制创新,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重点加大对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理顺乡镇事权与财权关系,提高乡镇发展社会事业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财力支撑能力,增强对薄弱村政策扶持力度。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制定和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快建立以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均等化,逐

步实现同城同待遇。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农村延伸,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资助制度,确保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建成职业教育园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布局,强化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加快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3、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以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待遇调整机制,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工伤保险面,到2015年,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着力完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体系,积极开展互助、救济、优抚、慈善、捐赠等活动。切实提高对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水平。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加强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供应,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切实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

4、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培育完善城乡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城乡统一

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制度、鼓励农民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1、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增加“三农”投入长效机制,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健全农技、农机、良种推广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治,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经营产业化带动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投入科技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优质安全、生态名牌农产品,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数和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的收入明显增加。加快小城镇发展,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培训力度,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不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抓好以工代赈、移民搬迁和整村推进,加强产业化扶贫和对口扶贫,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2、努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有效增加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实施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3、强化企业工资调控。强化工资指导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在效益提高基础上合理安排工资增长。及时发布人力资源市场

工资指导价位,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导劳资双方合理确定工资水平。严肃查处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鼓励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提高一线工人工资水平。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维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益。

(九)进一步强化行政服务

1、科学调整乡镇行政区划。通过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和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建成一批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镇。按照区域特点、有利管理、规模适度、优势互补、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着眼未来的原则,在进一步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优化资源配置、有利区域经济发展、有利资源优化配置、便于统筹协调管理为目标,合理确定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增强其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组织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惠民直达工程,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十)构建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体系

1、重点城镇化地区建设。包括县域中心地区、重点城镇、发展预留区域,形成以郎川大道、建平大道为主轴,构筑以“双核”为重点、中心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体系。按照“东接、北扩、南延”的思路,加快县城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扩大城区规模,完善行政、教育、现代商贸服务、物流、休闲等服务功能,将县城打造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信息和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加快十字镇的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梅渚、新发、涛城等中心镇的建设。

2、新农村建设。以生态家园、社区服务为格局,实施中心村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规划管理水平,本着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又照顾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民生活习惯的理念,新建若干集中居住点。鼓励农民用宅基地上的旧房换集中居住点的新房,实现集中居住。完善农家书屋、农村学校、体育健身、安全饮水、农村沼气、信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到2015年,每个行政村至少建一个中心村,实现“三清四改”(清垃圾、清污水、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圈、改路)工作目标。

3、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以两个省级开发区为主要平台,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强力推进产业承接。采取“一区多园”的方式,整合周边产业聚集区,形成功能分区清晰的专业园区。郎溪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电子、轻纺箱包、汽摩配、新能源及新材

料等主导产业,打造无锡工业园、常州工业园、光伏产业园等特色区中园,同时积极争取二期获批筹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十字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经编产业为主的轻工纺织及配套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和中西部经编之都。

4、重点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根据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明确区域发展重点,突出龙头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突出基地建设,推动农业规划集聚发展;突出市场营销,做活农产品流通。

5、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禁止开发区域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以姚村乡为主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旅游休闲区;禁止开发区域主要以高井庙林场的森林公园和饮用水源保护地等。此类区域重在环境保护和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

(十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省级文明县城两大目标,加强城乡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城市、中心村的综合承载力,加快覆盖城乡的通信网络、广播电视、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居民休闲、公共健身、停车场、公厕等公用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

1、道路交通建设。形成“五纵四横一环八联”的高速、干线公路网络布局,以芜申运河为主航道、以客货运枢纽和港口为重要节点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提高县域外向通达水平,着力构建对接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

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切实做好试验区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突破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全面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大力促进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力争把我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高校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比较完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各类高校定位明确、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主要发展指标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二)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基本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各类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率达到100%,争取有20所高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校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同类学科排名前列。建成40所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和建设若干所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高校。全省本专科院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分别达95%、50%以上,师生比例不低于1∶15,其中研究型大学师生比例不低于1∶12。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校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学生和社会对高校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及其部门发挥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行业准入、资金拨付、信息发布等方面作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结构进行宏观管理,切实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办学。 2.优化高教管理方式。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责权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办学,形成各自的办学风格。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作改革和联动发展机制。 3.创新高校办学模式。选择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整体转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公办和民办高校优势互补、联合办学,探索建立多种类型的教育集团。开展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试点。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高校特色发展,提高质量,打造品牌。 4.完善教育决策机制。建立高等教育决策公示、听证制度,重大改革和发展政策出台前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成立省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为政府统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咨询论证和建议。 (二)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规范并减少政府及其部门对高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高校自主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完善高校法人治理制度,改进校长遴选机制,逐步取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试题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下面说法正确吗?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明显 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长三角区域已经 正确 能够比较自由地流通。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2. 下面说法正确吗?双带就是指我们江苏这个沿海发展带 的和东陇海发展带,其中东陇海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 域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3. 下面说法正确吗?要推进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一是要加快 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二个就是要加快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体系的 正确 一体化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4. 下面说法正确吗?主体功能区规划它具有约束性,既要约 正确 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不用约束政府的行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5. 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协调。区 域间功能服务和生态条件的差距还比较大,就是我们三大区域, 正确 分布还不够均匀,不够协调。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6. 下面说法正确吗?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江苏坚持一手 抓粮食高产制度的普及化,提高单产水平,稳定粮的食生产, 正确 一手抓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适时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7. 下面说法正确吗?农业生产空间是叫两带三区。两带是指 沿江农业带和沿海农业带,三区是指我们的太湖农业区和江淮 正确 农业区、徐北农业区,就是苏北灌溉总渠,徐北农业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8. 下面说法正确吗?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地建设,要充 分发挥沿海深水港口、土地、岸线爱心资源比较丰富的独特优 正确 势,集中布局发展大型生化、钢铁、造船、汽车等联合产业, 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积聚效应。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9. 下面说法正确吗?具有江苏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 的思路是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 升农业,我们努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 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保障这 五个一体化,这是工作思路。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10. 下面说法正确吗?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城市 特别是中小城市的落户条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就近和异 地转移。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正确 √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文)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全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引领作用,推动深圳市实现科学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 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作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勇于自主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争当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过去已进行的改革要继续深化,当前中央已作出部署的改革要率先推进,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改革要积极探索。按照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做到“四个先行先试”:一是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二是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三是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四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 基本思路: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全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廉洁高效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改革重点: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政务流程,整合政府机构,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机构与人员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高效,监督有力到位。 (二)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探索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途径,建立法治政府考评指标体系,加强程序设计和程序保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机制。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政府责任体系,建立行政问责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趋势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为进行包括经济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实验而选定的地区。为了区别于1980年代的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往往被人们称为“新特区”。迄今为止,我国一共正式设立了六大“新特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庆市、成都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此外,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也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上持续发力,以务实的行动推动综合配套改革,并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央部门的认可。至此,我国已经实际上形成了综合配套改革的七大区域城市,构成了当前改革突围的新亮点。那么,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经过了哪些历程?与原有的经济特区相比,具有哪些新的内涵和特点?当前地方城市竞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态势又如何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背景和过程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经济特区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变迁具有深刻的必然性,体现了改革所必须具有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持续性。众所周知,经济特区是在我国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的,其基本的发展策略就

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中央政府给予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二者合力,使经济以超出一般地区的速度成长,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内示范的榜样。 可以说,经济特区改革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基本涵义,即在没有涉及利益关系重构的情况下通过资源重新配置获取新的收益。特区的这种改革模式迎合了改革初期所需要的渐进和慎重特点,从而使改革能在短时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成就。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经济特区成功地完成了当时的国家使命,其所探索、磨炼与锤打的各项改革性政策也逐渐扩散开来,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的整体建设。此时,改革也逐步迈进了“深水区”,各项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挺进。改革已不可能以经济改革为主轴单兵推进,它已无法回避来自行政与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复杂问题,必须对改革的利益关系、民生基础和政府结构进行重构和调整。 从国内情况而言,以往缺乏系统性、注重经济增量的一系列单项式改革所引发的矛盾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扩展为大量的社会公共问题,这些社会压力构成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新屏障。“事实证明,改革越向深层推进,各方面、各领域的联动性就越强,而各方面改革能否协同配套推进,不仅制约着改革的进程,而且决定着改革的成效。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各种矛盾相互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在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成都试验区),是国家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全局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赋予成都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要求,结合成都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试验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 —1 —

重建的成功典范,带动四川全面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圆满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震前有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73%,城市化率达到6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2.4∶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力争到2020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个集中”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化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 (三)基本思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2 —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和特点分析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萧山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总体经济实力强劲,区域发展能力迅速,民生改善不断提高。基于这样一个现实,需要进一步科学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法路径,建立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萧山结合实际,在2003年1月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实现由强县市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的提出,使萧山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渐渐凸显。之后,在2003年7月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议,使全区基本形成(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五个一体化格局,并相继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要求,以空间重组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空间融合和社会进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户籍人口12022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929人。辖有22个建制镇,4个街道。城区4个街道总人口269964人,其中非农人口200953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时的7平方公里扩展到2001年撤市设区前的26平方公里,至2008年达到54.43平方公里,成为杭州实力最强、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区域网络化大城区的框架初步形成。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6.5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达到4.1:64.1:31.8。全年财政总收入126.8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18亿元。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5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69元,恩格尔系数0.3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287元,恩格尔系数0.34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8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73.49平方米。城乡统筹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城乡统筹的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比较高,全区城市化率超过了65%,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80.24亿元,成为萧山经济的支柱,尤其是民营经济占到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萧山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了现实基础。 二、路径选择

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丁怀鹏2010级工商管理系营销与策划A1004班 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发挥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的重大举措。设立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很突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当前又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新形势下,国家对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近期,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下简称《意见》)。为做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要求,结合重庆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改革试验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支撑,遵循“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试验。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长效机制;着力探索富有西部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模式,推进自主创新,构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逐步一体化的良性机制;着力推进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持续、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新机制,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道路。 (二)基本措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近期重点围绕三条主线推进改革试验,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12项新机制。同时,着力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争在改革和发展上有新的突破。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主城为核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经济圈(简称“一圈”)和以万州为中心、重庆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简称“两翼”)是重庆二元结构在区域上的表现形态。要加快把“一圈”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重要平台,把渝东北地区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和重要生态屏障,把渝东南地区建成扶贫开发示范区,促进“一圈两翼”协调发展,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一是建立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与法制统一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与法制统一 摘要:当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我们在解读综合配套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指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先行先试。由于先行先试的突破性和不安分性,必将与法制统一的原则产生紧张关系。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一步开发开放的一个现实难题。我们主张依法进行改革试验,坚持在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先行先试,为先行先试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法制统一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拥有先行先试权。但先行先试与法制统一存在紧张关系,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 一、先行先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功与否的关键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内涵解读 2006年5月26日,国家正式批复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那么,何为综合配套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是什么,不同学者则有不同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所谓综合配套改革,就是从全局的角度,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安排各项改革,协调配套,分步骤的稳步推进;[1]有学者认为,改革将不但要求在视野上从单项转为综合,而且在范围上,要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相互衔接,综合

配套;[2]有学者认为,综合配套改革涉及到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文化生活、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等,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创新过程;[3]总之,综合配套改革并非是各项改革措施的简单汇总,更不是各项改革简单堆砌而形成的“大杂烩”,而是注重各个单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注重改革的配套性和协调性,通过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体制性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为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示范。 2.先行先试是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所在 在批准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时,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4],指出,滨海新区要“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这可以说是国务院文件中最接近于“先行先试”的表述。“先行先试”在文件中的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4月26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促进和保障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5],其中提到,“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和本市地方性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市人民政府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可以就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制定相关文件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由此可见,“先行先试”的概念与提法,已经从改革者的共识上升到了国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之中,这充分说明了文件制定者对“先行先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认知程度。因此,认定“先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

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基层治理机制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 基层治理机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题研究之五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调研报告 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陈红太 导言 2003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成都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实际,探索推进了以“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在经济建设上,以市场化为导向,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着力破解“三农问题”;在社会建设上,以公平化为导向,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入手,实行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在政治建设方面,以民主化为导向,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入手,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基层群众民主权利,实现党有效执政与发展民主的高度统一。从成都7年多的实践看,这个战略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切入准确、措施得力,在全市形成了科学发展、共治共享、和谐繁荣的良好局面。

一、成都市探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基本背景 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探索,是成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实现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统一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 1、成都市探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是对中央要求的贯彻落实。中央高度重视治理机制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要深入开展“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2009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针对河南邓州农村创造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中央的这些要求,既是对近年来各地基层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基层治理机制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成都市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探索,是积极贯彻中央精神的具体实践。 2、成都市探索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是完善村级自治体制的客观要求。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通过和实施,使村民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和发展,也暴露了村级自治体制的一些缺陷:比如“行政化”倾向严重。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这样,以乡镇村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往往代替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村委会自治职能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明确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制定《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滨海新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坚持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目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措施,用5至10年的时间,率先基本建立以自主能动的市场主体、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公平普惠的保障体系、完备规范的法制环境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为全国改革与发展积累经验。 (二)主要任务。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 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文政发[2014]46号 【发布部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4.07.10 【实施日期】2014.07.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政发〔2014〕46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现将《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文山州人民政府 2014年7月10日文山州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银发〔2013〕276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3〕15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深化金融改革,扩大沿边开放,推动我州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沿边开放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一张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具有率先性、突破性、特色性的政策依据、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和沿边独特优势,有利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和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聚集金融资源,发展金融产业,有利于整合中心城市与边疆民族地区的金融资源,变“开放末梢”为“开放前沿”,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文山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周边区域国际化,全面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程度,加快发展沿边开放经济带,奠定我州在全省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改革发展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文山经济金融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思路目标。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多种途径为主线,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发展金融市场,改善融资结构,扩大金融规模和提高交易效率,整合金融资源,深化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为重点,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试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1、城乡一体化的含义、重要性、目的、意义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宏观因素,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离,造成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两极分化的局面,从而产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而后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事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重视起来,及时的提出解决对策,保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信息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厉以林认为: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还有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

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的过程。总之,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 1、城乡一体化过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镇化水平既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和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滞后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十分突出。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却在曲折中逐渐提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我国城镇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城乡不协调发展格局 1949年以来,结合自身国情,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城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民和土地绑在一起,城乡之间缺少市场联系,城乡二元化开始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化三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化了城乡二元化,而后随着工业发展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加剧了城乡不协调发展。 二、1979年—1989年城乡一体化起步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阶

杭州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

杭州市“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Ο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目录 一、改革基础与环境 (1) (一)改革基础 (1) (二)改革环境 (8)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2) (三)主要目标 (13) 三、主要任务 (14) (一)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创新创业体系 (14) (二)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构建新型城乡体系 (19) (三)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系 (22)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7) 四、保障措施 (30) (一)加强领导,完善综合配套改革组织工作体系 (30) (二)强化监督,完善改革推进的考核激励机制 (30) (三)加强宣传,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31)

杭州市“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 《杭州市“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规划》根据《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继续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深化各领域改革的行动纲领。 一、改革基础与环境 (一)改革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深化改革与创新,在经济、社会、行政等领域的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为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复苏向好势头、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动体制改革迈入新阶段 五年来,我市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以建立健全改革工作推进机制为抓手,实施改革攻坚,体制机制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尤其在2008年我市被列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省政府批复了《杭州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我市改革迈入新阶段。 我市建立健全了综改领导体制和试点推进机制,先后制定了《杭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收稿日期:2010-02-03 修回日期:2010-0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编号:08BTQ011);2008年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谢文照(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罗爱静(196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 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Research on National Co mprehensive Co m ple m ent R efor m Test Co 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 m Based on I ntellectual P roperty R ight 谢文照 罗爱静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长沙 410013) 摘 要 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调研基础上,初步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的指标,较为全面和科学,且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数量分析等实证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修正,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最后,从实际应用出发,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做实证分析,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09-0089-04 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2005年以来,国家先后在东部、西部和中部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和长(沙)株(洲)(湘)潭5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们的设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主要目的是以试点地区为载体,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0规划纲要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因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仅面临一系列制度体制改革创新的问题,还面 临一系列评价测度问题。 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研究 从2005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些学者开始了相关研究。其中南开大学经济学家郝寿义教授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主要研究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意义、特征、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等 [1-3] 。张坤、肖绮芳探讨了国家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并对滨海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指导思想和意义作了分析 [4] 。王家庭、季凯文 [5] 提出根据候选城市 的自身发展能力指标、制度创新能力指标和区域联系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选择那些区域主导优势明显、有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的城市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国家在各地选取试验区时提供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判别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论坛(WEF )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 M D )建立国家竞争力分级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的指标包括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件数、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在国外获 第29卷 第9期2010年9月 情 报 杂 志J OURNAL OF I NTELLI GENCE V o.l 29 N o .9Sep . 2010

温州金改试验区12条实施细则出台(全文)

温州金改试验区12条实施细则出台(全文) 为全面推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国12条”总体方案和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委印发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浙江省政府对应制订了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12条细则(以下简称“省12条”)。 “省12条”具体方案的实施原则是“三坚持”:坚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坚持创新为要、监管先行;坚持上下联动、项目运作。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研究起草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建立民间融资法律保障。 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引导融资主体特别是法人实体进行民间融资备案登记。开展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试点,引进一批中介机构入驻,提供民间借贷登记、合约公证、资产评估登记等服务,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形成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也称“温州指数”),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在民间金融领域拓 展电子商务应用。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 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制定村 镇银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引导村镇银行向乡镇延伸网点, 覆盖各主要乡镇。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批量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推进贷款公司和农村资 金互助社试点。争取进一步确认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融资性机构的性质。深化小额贷款公司 试点,分批公开招投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实现中心镇和功能区全覆盖。试点部分符合条件 的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积极推动 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村资金 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社等试点。鼓励发展商业保理机构,稳妥发展民营第三方支付机构。 支持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建立完善农信担保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兴办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实现农信担保服务全覆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