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题目: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与技术传递

姓名:岳昌君

学号:19762807

系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专业:世界经济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导师:海闻教授

2 0 0 0 年 6 月

论文提要

本文包括了当代国际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章研究的是国际商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外资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本文首次提出了资本与技术关联的概念,认为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所从事的行业密切相关,H-O模型中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本文在一个局部均衡模型中,用三种弹性系数给出了FDI变化率与产出变化率之间关系的表达式。本文得出一个关于国际商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命题,即,一个部门FDI的增加将促进本部门的净出口,同时通过吸引其它部门的要素资源减少其它部门的净出口。本文还用我国跨行业数据进行了计量回归检验。

第二章研究的是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为亚洲区域经济带来的贸易创造和经济活力,发现“亚洲十经济”的比较优势呈阶梯结构发展,区域内贸易增强,“亚洲十经济”之间的互补性显著地大于替代性。本文在H-O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三种产品三种要素的3×3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一个经济由封闭到开放贸易时各种产品的价格变化对要素收益率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的变化对产品产量的影响。在做实证分析时,将巴雷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拓展为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RCA)。对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发挥了比较优势,90年代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区域贸易模式完全符合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

在第三章中,本文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之间的关系。封闭或开放不足会使得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传递和扩散的渠道会缩小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但在均衡状态下技术差距是一个常数。这意味着落后国家要想赶超先进国家必须将获得性外生技术进步与自创型内生技术进步有机结合。通过计量回归分析和家电产业的案例分析,本文发现我国的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人均GDP、家电产业的技术进步确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比较优势、区域内贸易、技术传递、全要素生产率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ree hot issu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the first chapter, a technology-specific capital and a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are given to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in good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ccording to the model, FDI into a sector should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net exports of that sector and a decrease in the net exports of other sectors, all else equal. Using the China’s data, based on time-series cross-section regression, we test for FDI effects on trade and we find tha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pport our proposi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a three-product-three-factor model is discussed for comparative advantage, based on the famous Heckscher-Ohlin Model. Empirically, we use a regional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RCA)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after it opened its door to the world. It shows that China’s export is following the pattern supposed by the theory of Heckscher and Ohlin. Moreover,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data issu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from the year of 1980 to 1997, some statistical analyses and explanations are given to the RCA, export structure of the regional trade of the 10 Asian economies.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egional trade among these economies is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substitute.

In the third chapter, a model is set up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We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gap of technology betwee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y, which is in autarky or not open enough,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y will enlarge. On the contrary, the technology of an economy, which is open enough, will grow faster by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the chann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quilibrium, however, the technology gap is constant. To catch up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the LDC should not only grasp the transferred technology but also rely on itself innovation. Besides, we test the effects of opennes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nd GDP per capita using China’s data and a case study on household electrical industry of China is discussed.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Comparative Advantage (CA); Regional trade; Technology Transfer;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目录

提要

英文提要

引言

第一章:国际商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第一节:介绍和文献综述

1、介绍

2、文献综述

第二节: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

1、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

2、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

3、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出口

4、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与技术关联的资本流动-理论和模型

1、与技术关联的资本流动理论

2、与技术关联的资本流动模型

第四节:计量回归检验

1、FDI对贸易影响的计量回归方程

2、按17种行业划分的回归检验

3、按2种行业划分的回归检验

第五节:小结

第二章:比较优势与亚洲区域经济

第一节:介绍和文献综述

1、介绍

2、文献综述

第二节:一个3×3模型

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表现

1、对外贸易出口的总量变化

2、对外贸易出口的产品结构变化

3、对外贸易出口的市场结构变化

第四节:亚洲区域经济分析

1、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中的出口状况

2、出口市场结构

3、区域内贸易

4、亚洲经济的阶梯结构

第五节:“亚洲十经济”的比较优势(RCA)

引言

1、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

2、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

3、“亚洲十经济”的显示比较优势

4、中国显示比较优势的成熟性

第六节:区域显示比较优势(RRCA)

1、区域显示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

2、按1位数SITC分类的区域比较优势

3、按2、3位数SITC分类的区域比较优势

第七节:小结

第三章: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

第一节:介绍和文献综述

1、介绍

2、文献综述

第二节: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国际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法

2、计量回归检验

3、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比较

第四节:国际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2、回归结果

3、劳动生产率的区域比较

第五节:国际贸易影响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1、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2、国际贸易影响我国新兴消费品产业的机制

3、国际贸易与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

第六节:小结

第四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各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Integration)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国际商品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信息技术的传播。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产生的合力加速了每个国家的发展。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商品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1999年,我国的贸易额达到3607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中列第九位;我国1998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555.82亿美元,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2外贸依存度的迅速增加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势必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市场结构、要素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等。

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还是替代的?从出口结构变化看,我国是否选择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呢?亚洲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究竟互补的还替代的?对外开放是否真如人们期望的那样,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呢?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国际商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Mundell)是最早研究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的经济学家。他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关系是替代的结论。马库森(Markusen)改变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两国技术相同的假设条件,结果发现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是互补的。聂瑞(Neary)使用特定要素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确定的。迄今为止的实证分析基本上都是使用的每个国家的总贸易值和总外商直接投资,结论也多种多样。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显著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在资本流动中占主导地位。一国吸收的不同跨国公司的外商直接投资会对不同产业的产出和进出口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在一个局部均衡模型中,用三种弹性系数给出了FDI变化率与产出变化率之间关系的表达式。我们得出的命题是,一个部门FDI的增加将促进本部门的净出口,同时通过吸引其它部门的要素资源减少其它部门的净出口。本文还用我国跨行业数据进行了计量回归检验。

1 Grossman 和 helpman, 1991.

2 https://www.doczj.com/doc/fd5275201.html,/chinese/government/data_trade.

理论结果和实证检验为我国外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2、比较优势与亚洲区域经济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3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策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按照“赶超战略”发展经济的结果总是欲速则不达。相反,根据一国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产业,将使该国的产品的成本最低,最有竞争力,能占领国内、国外最大的市场份额,取得最大的利润,创造最多的经济剩余,使该国的资本积累最快,要素赋结构的升级最快,从而,技术、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可以最快、最可持续。4

国际贸易纯理论的核心正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学说。按照这一理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的模型只包括两种产品和两种要素,本文第二章将其扩展为三种产品三种要素,从理论上分析一个经济由封闭到开放贸易时各种产品的价格变化对要素收益率的影响,以及生产要素的变化对产品产量的影响。

在有关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是巴雷萨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它将一国的出口结构与世界的出口结构进行比较来反映该国的显示比较优势。但是,一国与不同贸易国家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例如,同日本相比,自然资源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但同美国相比,自然资源却成了中国的比较劣势。因此,本文将巴雷萨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拓展为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RCA),将分别研究中国与美国、日本、西欧、“亚洲四小龙”等不同区域之间进行贸易的显示比较优势,以此检验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我国的对外贸易是否更好地发挥了比较优势原则呢?我们将通过对比80年代和90年代的贸易情况来检验我国比较优势的成熟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四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一直是人们关心和讨论的重点。有些经济学者担心中国与亚洲其他经济之间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相似性会引起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竞争,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会给亚洲经济带来更多的贸易创造和经济活力。5

3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

4林毅夫,“信息产业发展与比较优势原则”,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第151期。

5海闻,“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对亚太经济的影响”,1996年12月。

“亚洲十经济”比较优势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究竟哪个更明显?亚洲区域内贸易的程度究竟有多大,不断增强抑或是逐渐减弱?在世界出口市场和美国出口市场的表现是相互制约还是共同发展?本文第二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

3、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技术水平和知识积累的竞争。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创型技术进步,自己进行研究与开发,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也会冒很大的风险。另一类是获得性技术进步,企业可以花钱去买已有的先进技术,也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还可以利用技术外溢而得到。

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传递和外溢的最主要渠道。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对进口的先进产品进行研究、模仿可以启发企业的创新意识。在出口过程中,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会迫使企业改善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外商直接投资直接带来示范作用和竞争。而在与外国同行的人员接触过程中,企业会获得有用的信息,技术外溢的程度会更大。

国际技术传递和外溢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科和赫尔普曼对20多年来世界研究与开发(R&D)的扩散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研发经费每增加1%则发展中国家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就会提高0.04%;西欧和日本的研发经费每增加1%则发展中国家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会提高0.02%和0.01%。6

国际贸易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呢?本文第三章用计量回归方法讨论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均GDP的影响,并以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还通过一个模型来说明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之间的关系。封闭或开放不足会使得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传递和扩散的渠道会缩小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但在均衡状态下技术差距是一个常数。这意味着落后国家要想赶超先进国家必须将获得性外生技术进步与自创型内生技术进步有机结合。

本文一共包括四章。

第一章讨论国际商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包括五节。第一节介绍课题的意义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节总结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第三节给出了一个与技术关联的资本流动的理论和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关国际商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命题。第四节对上述命题进行计量回归检验。第五节是本章小结。

6 Coe, D. T. and E. Helpman (1995),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9.

第二章集中研究比较优势与亚洲区域经济,包括七节。第一节是介绍和文献综述。第二节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3×3模型。第三节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宏观表现进行详细的回顾。第四节是有关亚洲区域经济分析。第五节讨论“亚洲十经济”的比较优势(RCA)。第六节将巴雷萨的显示比较优势的概念拓展为区域显示比较优势(RRCA),并以此研究中国与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模式。第七节是本章小结。

第三章分析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第一节为介绍和文献综述。第二节介绍了一个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传递的理论模型。第三节从实证方面分析国际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第四节从实证方面分析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第五节为国际贸易影响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的一个案例分析。第六节是本章小结。

最后一章为本文总结。

第一章:国际商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第一节:介绍和文献综述

1、介绍

经济学家们总是竭力建立各种模型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能够建立一个经济模型分析和解释重大经济问题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能够建立一个经济模型对未来将要发生的重大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则更是意义非凡。20世纪50年代,当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各种措施禁止资本跨国移动时,蒙代尔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研究资本流动问题。果然如蒙代尔所料,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又远远超过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据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的数据计算,从1990年到1995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0%,国际商品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2%,国际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3%。

蒙代尔从不同角度研究资本流动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蒙代尔-弗雷明模型,该模型分析了资产多样化资本流动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影响。现今的货币专家对此模型都很熟悉。但是,人们对蒙代尔关于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商品贸易关系的论述却较少了解。而当今世界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商品贸易都迅速增长,对关心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商品贸易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蒙代尔这方面的工作变得格外重要。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大部分正是建立在蒙代尔早期分析的基础之上。理解国际商品贸易与要素贸易之间的关系对分析国际关系非常重要。例如,人们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或两个国家间的密切程度。蒙代尔的研究表明,当存在显著的国际资本流动时,用贸易作为开放的尺度存在很大的偏差。从实证角度考虑,应该检验这种偏差是否显著、是否有规律性。国际商品贸易与要素贸易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90年代发生的货币和金融危机。如果一个国家的外资流入数额巨大,而且存在突然逆转的可能性,那么就会发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在拉丁美洲、亚洲、或其它地区,外生的外国资本流向的逆转会导致国内生产要素的再分配。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还会出现对外贸易萎缩,经济严重倒退。此外,获得国际投资基金和新的物质资本也会对一个国家的外贸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资本投资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3251亿美元,增长了

15.7倍;实际利用外资从1984年的27.1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644.1亿美元,增长了23.8倍。世界银行在1997年发表的书名为《中国的崛起》的中国发展报告中指出,外商投资、国际贸易和高储蓄率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那么,我国的外商投资有何特点,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怎样,对不同产业的进出口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将是本文的重点。

2、文献综述

(1)理论部分

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是国际经济学中著名的2 2模型。假设有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生产钢铁和服装两种产品,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服装生产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中国是相对劳动充裕的。中国的劳动工资低,美国的劳动工资高,而且中国的资本收益率相对较高。当两国进行贸易时,中国将出口服装,进口钢铁,美国则出口钢铁,进口服装。中国的工资上升,资本收益率下降;而美国的工资下降,资本收益率上升。即,贸易使要素价格趋于相等。在严格的条件下,会出现要素价格相等化。贸易减少或完全消除了劳动向美国移民、资本向中国流动的激励。

图1-1:H-O模型下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

类似地,要素流动会使两国的要素比例趋于相同,即中国的资本劳动比上升,而美国的资本劳动比下降。在1957年发表的“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一文中,蒙代尔证明了要素流动与国际商品贸易的替代性。蒙代尔还指出,在H-O模型中,即使不存在商品贸易,经济中跨国、跨部门的完全要素流动可以使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这一结果补充了赫克歇尔-俄林-勒那-萨缪尔森(H-O-L-S)的要素价格相等化定理。要素价格相等化定理是说在无国际要素贸易的情况下,商品贸易会使要素价格相等化。总之,按照H-O模型,国际要素流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国际商品贸易的替代。

正如马库森(Markusen,1983)所言,上述结果是在H-O模型中两国只有要素比例不同,其它因素完全相同的严格假设条件下得出的。但是,如果改变H-O模型中的假设条件,则会导致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之间的互补性,而非替代性。马库森最直观的证明是假设两国之间存在技术差别。假设中国和美国的要素禀赋相同,但是美国在钢铁行业中的技术比中国的高,那么美国具有生产钢铁的比较优势。当两国进行贸易时,美国将出口钢铁。而美国资本密

集型的钢铁生产的增加将导致对资本的需求的增加。因此,美国的资本收益率增加,工资率下降。当中国专门生产服装时,中国的工资率增加,资本收益率下降。马库森证明,当达到贸易均衡时,美国的资本收益率较高,而中国的工资率较高。现在考虑由于要素价格差异使得要素发生国际流动,则资本将流向美国,而劳动将流向中国。按照罗铂津斯基定理,美国将扩大钢铁生产,减少服装生产,而中国情况正好相反。这将进一步扩大美国钢铁的出口和服装的进口。要素流动增加了贸易。因此,贸易与要素流动是互补的。

后续的研究中还有许多结果不同于蒙代尔早期的贡献。这些研究包括:考虑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别(Kemp,1966;Jones,1967;Purvis,1972;Svensson,1984;Markusen和Svensson,1985),引入生产税,垄断市场结构,外部规模经济,要素市场扭曲(Markusen,1983),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Schmitz和Helmberger,1970)。在上述各种情况中,国际要素流动的增加都将促进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

在3 2的特定要素模型中,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Neary,1995)。假设有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为使问题简化,这里假设美国和日本的劳动和资本禀赋相同,只有土地禀赋不同:美国有更多的土地。那么,美国的要素价格与日本相比会有什么不同呢?

一方面,由于有较多的土地,美国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向农业部门流动,两个部门的劳动工资上升,资本和土地的收益率下降。另一方面,较多的土地会增加粮食的相对供给。这将降低粮食的相对价格,从而进一步降低土地的收益率,但增加了资本的收益率。因此,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土地收益率较低,工资较高;但是美国的资本收益率既可能高于日本,也可能比日本低。

图1-2:特定要素模型下美日之间的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

美国的资本收益率是否比日本高,要看其制造部门的劳动力和产出是否比日本多。更多的土地和更高的收入意味着对制成品的更多需求,而相对较低的粮食价格因替代效应减少对制成品的需求。因此,土地增加对资本收益率的净效应依赖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

因此,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美国的土地和资本都比日本便宜(而劳动较贵);另一种情况是:美国的土地便宜,而资本和劳动较贵(双要素稀缺)。在第一种情况下,美国的资

本流向日本,同时日本的劳动流向美国。在第二种情况下,存在激励使日本的劳动和资本都流向美国。

当美日两国由封闭转入自由贸易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美国出口粮食,使美国的粮食价格上升,从而增加土地收益率并降低资本收益率。与此同时,日本出口制成品,增加资本收益率并降低土地收益率。在第一种情况下(美国的土地和资本都较日本便宜),美国资本流向日本的激励增加。这时,贸易与资本要素流动是互补的。在第二种情况下(美国土地便宜,但资本较贵),贸易使得日本的资本流向美国的激励减少。这时,贸易与资本要素流动是替代的。因此,贸易与资本要素流动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对于劳动而言,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劳动的实际工资的变化不确定,贸易与劳动流动的关系既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替代的。

迄今为止,贸易经济学家认识到在理论上,贸易与要素流动的关系是模棱两可的,两者的关系究竟是互补的还是替代的依赖于理论的假设。

(2)实证部分

理论和政策的分歧只有通过仔细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来解决。近来这一实证领域的研究包括Collins,Rourke和Williamson(1997)。他们研究了劳动流动与贸易之间的历史联系,没有发现劳动流动与贸易之间存在替代性。Goldberg和Klein(1998)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进出口的影响。他们发现资本流动与双边贸易之间存在互补性。特别在亚洲国家,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地增加了双边进口和出口。但是,拉美国家与日本之间,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以及美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3)我国学者的研究进展情况

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对FDI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实证分析,使用宏观数据对FDI与出口值、FDI与进口值、FDI与进出口值做回归分析或相关性分析,结果都表明FDI促进了我国出口值、进口值、进出口值。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主要经济变量(如GDP,劳动力等)都明显地增加,随便两个经济变量的相关性都有可能存在很强的正相关,但这并不能说明一个变量解释另一个变量,还应该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另一类研究则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值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份额来分析,大部分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进出口值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本文与现有文献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本文提出FDI是与技术关联的特殊资本。其次,用三种弹性系数给出了FDI变化率与产出变化率之间关系的表达式。第三,使用跨行业的数据分析FDI与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一般的实证研究都是使用的跨国数据,而几乎还没有文献对一个

国家不同产业的FDI与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第四,对我国外资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检验。

本文在第二节中回顾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第三节给出了一个与技术关联的FDI的理论模型,第四节是计量回归检验,最后一节是本章小结。

第二节: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

1、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

到1998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5723个,协议外资额为717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4069.1亿美元(见表1-1)。

表1-1: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1979-1998年)

我国利用外资的显著特点是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从1979年到1998年,外商直接投资协议数占外商投资协议总数的99.5%,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占外商投资协议总额的79.8%,实

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的65.3%。特别是90年代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在外商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90年代,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FDI)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FA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比80年代明显增加(见表1-2)。尤其是1994年,这两种比重分别达到12.0%和6.2%。

表1-2:FDI占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亿美元)(亿元) (亿元) (%)(%)1984 12.6 1832.9 7171 232.7 1.1 0.4 1985 16.6 2543.2 8964.4 293.67 1.3 0.5 1986 18.7 3120.6 10202.2 345.28 1.5 0.6 1987 23.1 3791.7 11962.5 372.21 1.6 0.7 1988 31.9 4753.8 14928.3 372.21 1.8 0.8 1989 33.9 4410.4 16909.2 376.59 2.0 0.8 1990 34.9 4517.0 18547.9 478.38 2.6 0.9 1991 43.7 5594.5 21617.8 532.27 2.9 1.1 1992 110.1 8080.1 26638.1 551.49 5.3 2.3 1993 275.2 13072.3 34634.4 576.19 8.5 4.6 1994 337.7 17042.1 46759.4 861.87 12.0 6.2 1995 375.2 20019.3 58478.1 835.07 11.0 5.4 1996 417.3 22913.5 67884.6 831.42 10.6 5.1 1997 452.6 24941.1 74772.4 828.98 10.5 5.0

注:外商大约把70%的投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因此,计算FDI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按此比例估算。

表1-3: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百分比)

1979-83 6.4 28.3 3.1 29.4

1984 18.0 32.8 1.1 36.9

1985 29.7 29.9 0.7 24.6

1986 35.8 35.4 0.7 11.6

1987 56.1 23.4 0.9 6.9

1988 52.8 20.9 6.0 5.7

1989 54.0 19.9 9.8 6.1

1990 50.2 17.9 18.2 6.5

1991 49.3 16.4 24.3 3.6

1992 54.2 18.8 22.3 2.2

1993 55.3 18.9 23.4 1.5

1994 52.8 21.0 23.7 2.0

1995 50.5 19.9 27.3 1.6

1996 49.3 19.2 29.9 0.6

1997 37.2 17.0 30.9 0.7

2、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

(1)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结构(见表1-3)。1984年以前,在各种外商投资方式中,中外合作经营和中外合作开发的比重最大。这一时期中外合作经营和中外合作开发企业之所以发展较快,是因为我国当时正处于对外开放初期,投资环境亟待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多集中在饭店、房地产等第三产业,采用合作经营方式更为灵活简便,投资风险较小,外商有较大选择余地。这一方式还能解决中方资金不足、外汇短缺的问题。中方只要提供土地、厂房及现有的设施和劳动力等,合作期满后还可得到机器设备和其他财产。所以,中外合作经营和中外合作开发企业发展较快。

1985-1989年,中外合资经营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式,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大约占半壁江山。合资企业无论是项目数,还是投资额都超过了合作经营企业,更是远远超过独资企业。特别是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二十二条优惠措施,开始注重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生产性项目比重开始上升,饭店等一般性服务项目相对减少,外资投向趋于合理,从而使合资经营方式发展较快。

90年代以前,外商独资经营所占的比重一直不到10%。然而,90年代以后,外商独资经营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1998年达到34.6%,仅次于中外合资经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

图1-3:1978-98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结构

外商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熟悉和了解,外商企业越来越想自主经营。

表1-4: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百分比)

1987 69.06 0.00 11.37 9.51 2.42 0.00 1.60 1988 65.67 0.00 7.40 16.14 5.80 0.00 1.22 1989 61.26 0.00 8.37 10.50 6.40 0.00 2.95 1990 54.86 6.37 13.08 14.43 4.33 0.00 1.75 1991 60.97 10.81 7.58 13.97 6.50 0.00 2.02 1992 65.49 9.57 4.72 6.80 1.14 2.79 1.73 1993 65.54 11.41 7.52 4.95 2.75 1.38 2.45 1994 60.21 10.04 7.38 6.18 4.84 2.15 5.54 1995 54.97 8.44 8.22 8.56 5.95 2.79 7.00 1996 51.42 8.34 8.25 8.85 7.86 3.60 7.63 1997 46.46 7.27 7.16 9.56 9.71 4.73 7.55 注:西欧包括以下17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士,奥地利,葡萄牙,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丹麦,爱尔兰,希腊。亚洲5国包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2

)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结构(见表1-4)。在我国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占绝大部分。其它在我国有较多投资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从1987年到1998年的12年间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港澳地区的比重为53.26%,台湾省8.16占%,美国占7.84%,日本占8.12%,西欧占6.77%,韩国占3.05%,亚洲5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占6.36%。

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构成不太合理:港澳台地区的资金比重过大;美国和日本的投资也不多;西欧是世界资本输出的重要地区,但投资比重仅占不到7%。而且,外商投资以中小资本为主,国际跨国公司虽然已开始在中国投资,但数目很少。

IND11.4%

IND335.9%

IND2 图1-4: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1991-98)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国际对我国内地的投资有着文化、地理、血缘亲和力;另一方面是我国改革初期劳动力过剩、外汇紧缺等因素鼓励了那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能出口创汇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劳动力工资及劳动技能的提高,我国接收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尖端技术的时期逐渐到来。而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大多数是出口加工企业,这些投资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有限的。只有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能够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能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外资政策的调整,港澳台地区的投资比重已由1993年的77%下降到1998年的48%。

表1-5: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百分比)

1979-90: 1.10 62.44 -36.46 1991 2.11 82.02 1.08 15.87

1992 1.26 59.66 3.13 39.08

1993 1.07 49.40 3.48 49.53

1994 1.18 55.99 2.90 42.83

1995 1.90 69.64 2.10 28.46

1996 1.55 71.63 2.73 26.82

1997 1.39 71.75 3.18 26.87

(3)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见图1-4)。从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外商投资于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投资于第一产业的比重非常小。从1991年到1998年,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40%、62.71%、35.89%。

图1-5: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1979-98)

(4)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见表1-6)。从外商投资的地区结构来看,我国各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极不均衡。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吸收的外资非常有限。从1979年到1985年,东部沿海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例为64.1%,内陆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由巴拉萨(BelaBalassa)于1965年提出,随后被许多经济学家广泛应用于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分工的研究中。巴拉萨对 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定义如下:附图分子表示一国总出口中某部门所占的份额,其中 X[,ij]表示j国i部门的出口,分母表示OEC[总出口中该部门所占的份额,因此RCA表示了 一国出口结构(分子)与OECD出口结构(分母)的比较。如果一国某一部门的RCA等于1, 那么该部门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OEC啲平均水平相同;如果RCA大于1,则认为该国 在该部门处于比较优势;如果RCA小于 1,则认为该国在该部门处于比较劣势。本文中 的数据来自《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Yearbook 》,产品分类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ofl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在式(1)基础上进行推导,我 们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农产品RCA的公式:附图其中RCA[,jt]表示第t年j国某部门 的RCA M[,it]表示第t年该部门i类产品世界出口额占该部门产品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 RCA[,ijt]表示第t年j国i类产品的RCA 式⑵表明只要计算出各个年份世界各类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和中国各类农产品的RCA就能计算出中国农产品 在各个年份的 RCA因此选取16种二分位的SITC农产品进行RCA计算得出除烟草的 RCA一度上升从而由比较劣势变为比较优势外,其它15种农产品的RCA均下降或保持平稳状态。它 们可分为5类:(1)杂项食品、含油籽仁及果实和纺织纤维等8种农产品的RCA呈下降趋势。 其中肉及其制品、咖啡、茶叶、可可及调味香料、饲料、杂项食品、纺织纤维5种农产品由 具有比较优势到失去比较优势。(2)饮料、天然及合成橡胶、动物油脂和固定植物油脂4种农 产品的RCA变化不大,且历年均不具有比较优势。(3)食糖及蜂蜜的RCA波动较大,具有比较劣势的年份稍多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年份。(4)谷物及其制品的 RCA波动较大,大致每过 3、4 年发生一次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相互转化。(5)乳品及蛋品的RCA逐年下降,且历年均不具 有比较优势。然后计算我国这16种农产品的世界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 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所得结果没有详细列明。但是对出口份额的分析,我们看到:对各种农产品历年的份额进行排序后,该顺序一般比较稳定;份额在10%^上的农产品一般包括水果 及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有的年份也包括肉及其制品或咖啡、茶叶、可可及调味香料。其他的重要农产品包括乳品、蛋品、饮料和纺织纤维。它们的RCA变化对中国农产品总体的RCA 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式(2)计算中国农产品RCA结果参见表1。表1中 国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时间序列(1978-1998年)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RCA 2.0559 1.8597 1.7086 1.621 1.5611 1.5759 1.056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RCA 1.5446 1.5823 1.5055 1.4662 1.4346 1.2956 1.2162[!--empire news.page--]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RCA 1.0964 1.0633 0.9952 0.8296 0.8458 0.7778 0.7264 资料来源:根据 Un itedNatio ns:l nternatio nalTradeStatisticsYearbook(1978-1998)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的RCA自1978年以来几乎是逐年下降的,并且在1994年就失去了原来 具有的比较优势。具体划分的话,中国农业在1978-1990年具有次强比较优势;1991-1996 年具有中等比较优势;1996年以后只具有较弱比较优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 1978-1991年 期间,加权后的RCA(各种农产品的 RCA乘上它们的份额)在 0.1以上的农产品一般有 6种;而在1992-1998年期间,加权后的 RCA在 0.1以上的农产品只有 2种,最大的值来自水果及蔬菜,此外是谷物及其制品(在1995年和1996年是肉及其制品)。失去比较优势的最重要的 农产品是纺织纤维。再选取47种三分位的SITC农产品,分别计算它们在1978、1988、1998年的RCA得出:1978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25种,占样本总数的 53.19%。1988 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21种,占样本总数的44.68%。1998年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 13种,占样本总数的27.66%。其中有极强比较优势(RCA> 2.5 )的农产品只有4种,占样本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国贸80902 郁华萍指导老师:谭燕 摘要:世界经济的发展除了货物贸易又多了服务贸易这样一个新兴元素,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对于如今的知识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来说,服务贸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是以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国家,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型人才,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本文从两个比较优势指数出发,计算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以及分行业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人力资本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ddition to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rade is a new element,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now dominated era, service trade come very natur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global competi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is mainly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country,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on. Since joining WTO in 2001, our country faced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becomes the focal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quires ou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ivate new talent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wo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1.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追赶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愿望 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普遍不成功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成功赶上或大幅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经济体 The achievements of Japan and four small dragons Per capita income, 1995 GNP/pa PPP America 26,980 26,980 UK 18,700 19,260 Japan 39,640 22,110 Singapore 26,700 22,770 Hong Kong 22,980 22,950 Korea 9,700 11,450 China 620 2,920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是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替代战略? 2.有关东亚经验的竞争性解释 ●日本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共同性 亚洲四小龙出现以后,就不能用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来解释东亚的成功 ●儒家传统的影响 ●冷战 以上两种假说的问题 ●自由市场

●政府干预 ●外向型发展战略 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自生能力 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或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社会上大家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则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 一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它的建立和继续经营有赖于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支持。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它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图1: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品的经济中的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2: 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多产业的经济中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仍然有效,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在开放的经济中有效 4.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个经济的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水平必须以提升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为前提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和技术赶超为目标 赶超使企业缺乏自生能力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比较优势计算

答: 1、分工前根据两个国家生产计算机和小麦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可以确定,A国产品的价格比为1单位计算机=26单位小麦,B国产品的价格比为1单位计算机=20单位小麦; 2、由此可见A国在生产小麦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而B国在生产计算机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在分工贸易中A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B国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 3、如果分工贸易后计算机和小麦的交换比例为1单位计算机=22单位小麦,那么对于进口计算机的A国来说,进口的1单位的计算机如果自己生产要耗费104个工作日,而现在A 国用出口22单位小麦换来进口1单位计算机,而生产22单位小麦A国耗费了88个工作日,因此A国节约了(104-88)即16个工作日; 对于进口小麦的B国来说,进口的1单位的小麦如果自己生产要耗费3个工作日,而现在B国用出口1/22个单位计算机换来进口1单位小麦,而生产1/22单位小麦B国耗费了60/22即2.73个工作日,因此B国节约了(3-2.73)即0.17个工作日。 4、如果分工贸易后计算机和小麦的交换比例为1单位计算机=24单位小麦,那么对于进口计算机的A国来说,进口的1单位的计算机如果自己生产要耗费104个工作日,而现在A国用出口24单位小麦换来进口1单位计算机,而生产24单位小麦A国耗费了96个工

作日,因此A国节约了(104-96)即8个工作日; 对于进口小麦的B国来说,进口的1单位的小麦如果自己生产要耗费3个工作日,而现在B国用出口1/24个单位计算机换来进口1单位小麦,而生产1/24单位小麦B国耗费了60/24即2.5个工作日,因此B国节约了(3-2.5)即0.5个工作日。 5、从第3和第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当计算机和小麦的交换比例从1计算机=22小麦变成1单位计算机=24小麦后,A国进口1单位的计算机节省的工作日减少而B国出口1单位的计算机节省的工作日增加,这说明A国的贸易收益减少而B国的贸易收益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商品交换比例的变化将会影响两国国家贸易收益的分配,哪个国家出口的商品价格升高进口的商品价格下降,哪个国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收益。反之亦然。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只有两种产品:呢绒和酒,生产一单位的呢绒英国需要投入10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要90单位,生产一单位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需要投入80单位劳动。投入不变情况下共生产出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 英国在生产酒和呢绒上劳动投入都比葡萄牙多,但生产呢绒所投入的劳动是葡萄牙的1.1倍(100/90),酒却是1.5倍(120/80),表明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呢绒上的效率比酒要高,也就是说应该在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生产一单位的呢绒的产量需要放弃100/120的酒,生产1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单位的呢绒,生产呢绒机会成本小,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的酒,90/80大于100/120,因而英国在生产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葡萄牙的角度,生产呢绒的投入是英国的90%(90/100),在酒上67%(80/120),说明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就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就是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葡萄牙生产一单位的酒的产量需要放弃80/90的呢绒,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单位的酒,生产酒机会成本小,而英国生产一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的呢绒,80/90大于120/100,因而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比较优势。 现在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英国生产呢绒而葡萄牙生产酒,英国可以生产出的2.2单位的(220/100)呢绒,葡萄牙可以生产2.125单位(170/80)的酒。这样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产量都高于分工前。 假定英国以1单位的呢绒换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那么英国可以多消费0.2单位的呢绒,而葡萄牙可以多消费0.125单位的酒。 结论:实行国际分工使两国可增加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产量,通过贸易增加了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双方都有利。 意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经济上强或弱,无论它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以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得到比分工前更多的产品。 多边贸易和多种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大多是由多个国家参加的,相互之间交换多种产品,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比较优势是否还起作用? 第一种情况:多个国家,两种产品的贸易 在多个国家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各自的价格优势 假设5个国家参加国际贸易,各国生产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如表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兼论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 比较优势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在80年代发表了其著名的三部曲,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那么,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论到底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取向。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应追求竞争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另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应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本文首先从学术背景上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概念辨析,然后介绍波特教授最新提出的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萨缪尔森认为,比较优势这一概念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美妙想法。对于这一经济学概念的内涵,80年代初期我国国际贸易学界曾经热烈讨论过。正是通过对它的讨论,迎来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确实,比较优势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概念。说它古老,因为在古典经济学时代,李嘉图就创立了它;说它年轻,是因为其内涵在当代还在发展。比较优势概念内涵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经济学时期,比较优势的含义是比较成本。 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他本人提出的是比较成本论。他以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葡萄酒为例,证明对外贸易发生的原因是两国劳动生产率差异造成的劳动成本的不同。李嘉图也考察了技术对贸易的影响。但他没有考察技术进步的原因,即技术是外生决定的。以现代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李嘉图的例子,李嘉图确实具有机会成本的思想,只不过他考察的只有劳动这一稀缺要素。 2.新古典经济学阶段,比较优势的含义是机会成本。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市场交换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变成对稀缺资源如何进行配置。实质上是论证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这样,比较优势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机会成本概念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代。俄林运用一般均衡价格理论和经济地理理论,提出要素比例论,认为一国比较优势的源泉在于其天然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 3.当代经济学阶段,强调比较优势的内生性与动态性。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外生性与静态性,如李嘉图的外生技术比较优势、俄林的外生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它们需要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设才能成立,包括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技术水平不变、要素质量相同及数量保持固定不变、要素在两国之间完全不流动、不考虑需求差别、无交易成本、实行

第七讲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第七讲: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专题》教学英音资料第8讲-下至第10讲-下) 1.存在替代赶超的战略吗? 追赶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愿望 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普遍不成功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成功赶上或大幅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经济体 The achievements of Japan and four small dragons Per capita income, 1995 GNP/pa PPP America 26,980 26,980 UK 18,700 19,260 Japan 39,640 22,110 Singapore 26,700 22,770 Hong Kong 22,980 22,950 Korea 9,700 11,450 China 620 2,920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是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替代战略? 2.有关东亚经验的竞争性解释 ●日本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共同性 亚洲四小龙出现以后,就不能用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来解释东亚的成功 ●儒家传统的影响 ●冷战 以上两种假说的问题 ●自由市场 ●政府干预 ●外向型发展战略 瞎子摸象的故事,有无一个统一的解释 3.自生能力 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或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社会上大家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则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 一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它的建立和继续经营有赖于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支持。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它的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图1: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品的经济中的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2: 要素禀赋结构、一个产业的经济中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图3:要素禀赋结构、一个多产业的经济中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和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或产品的竞争能力,两者都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仍然有效,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在开 放的经济中有效 4.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一个经济的最优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水平必须以提升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为前提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弊病 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和技术赶超为目标 赶超使企业缺乏自生能力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政策性支持的类别: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贸易壁垒和垄断 利率、汇率和其他价格扭曲 价格信号扭曲和计划及行政配置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决定因素 社会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提升 社会资本积累决定于: 社会剩余的多寡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性生产活动和非社会性生产活动 社会性生产活动、竞争力和社会剩余 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禀赋提升 比较优势战、自生能力、和社会性生产活动 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和剩余 比较优势和储蓄的积极性 ●比较优势和技术变迁 i)机遇—资本积累,比较优势变化和成本最小化 ii)挑战---利润动机,竞争和创新 ●比较优势战略和产业、产品、技术追赶的速度 短期 长期 比较优势战略和东亚奇迹的解释: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制度 企业只关心成本 成本决定于要素价格 只有要素价格充分反映要素相对稀缺性,企业才会按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产品和技术

比较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来源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其不朽巨著《国富论》,提出后世称为绝对优势理论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简单地说来,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一单位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单位成本绝对地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参与贸易的各国都会从中获益。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比较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由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一国生产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可能比其他国家都要高,因而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但只要成本差异的程度不同,各国即可得到本国的比较优势。各国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能够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产出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提高。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回答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假定是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与此不同,李嘉图的理论则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之差别造成的,也即各国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时期内这类不同性保持不变。在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这两个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规模报酬仍然不变,市场结构仍为完全竞争。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2.发挥比较优势的意义 正确发挥比较优势,有助于企业增加竞争力,有效地利用原有资源,节约生产成本,拿《天龙八部》里的“南慕容北乔峰”来说,慕容发挥的就是相对比较优势,在帅哥界人武功最好,在武术界人长得最帅;乔峰则是绝对比较优势显著,人内力特深厚,武功极高深。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发挥比较优势有一个大前提:要适应市场需求。你的优势不被市场接受一样是失败的。要不四大恶人武功也不错还被唾弃呢?拿美国通用公司的破产案例来说,汽车产品面对近年国际油价飙升以及经济冷暖引起的汽车消费趋向变化,日本人审时度势,加紧了节能、经济型轿车的研发和生产,而通用公司却明显缺少预见,仍把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大排量、高油耗的SUV 和皮卡货车上,不相信双能源汽车将成为潮流,在混合动力车的开发设计上落后丰田公司整整7 年。在新车型的研发上,日本人把精力集中在几个车型上,竭力为新车装配最新科技成果;而通用却将研发费用分布在89 个型号、8 大品牌上,以致每推出一款新车,丰田平均只用3 年,而通用要花4 年时间。通用的客户群平均年龄因此不断提高,其产品在质量性能上与日系汽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消费者对通用投入巨资研发、设计并制造的汽车不买账,注定了通用迟早将面临危机。导致通用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通用过于依赖于非汽车业的金融业模式,另外全球化扩张的模式也对其造成了一定影响。经过多次兼并收购,通用旗下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GMC、悍马、欧宝、庞蒂克、萨博、土星、沃克斯豪尔、通用大宇和霍顿等10 多个品牌,年销量一度达到1000万辆,可谓汽车行业里的“巨无霸”。但是,一味做大带来了资源协同效率低下、成本高、市场反应迟钝等大企业病,以及多品牌运作难题美国长期低油价的大背景下,上世纪90 年代以来,通用无视全球汽车行业发动机小型化、车身轻量化的节能减排大趋势,把发展的重心长期放在利润丰厚的大排量SUV 和皮卡上,眼睁睁看着丰田、本田等日系汽车企业在北美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存量的小国,但是,已经成为增量的大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主要来源,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前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 世界上大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然而,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相冲突,使重工业优先增长无法借助于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就是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人为地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的价格,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战略,一套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资源

比较优势练习题

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阐述选择的原因。 Table 3.3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Productivity Umbrellas per labor hour 6 1 4 3 Units of corn per labor hour 1.Refer to Table 3.3. The United Kingdom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__________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__________. a.Both goods; neither good b.Neither good; both goods c.Umbrellas; corn d.Corn; umbrellas 2.Refer to Table 3.3. The United Kingdom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__________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__________. a.Both goods; neither good b.Neither good; both goods c.Umbrellas; corn d.Corn; umbrellas 3.Refer to Table 3.3.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a unit of corn in the United Kingdom is __________ umbrellas and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a unit of corn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__________ umbrellas. a.2/3; 3 b.3; 2/3 c.3/2; 1/3 d.1/3; 3/2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比较优势理论实例 分工前分工后 呢绒酒呢绒酒英国的劳动投入 100 120 220 葡萄牙的劳动投入 90 80 170 总产量 2 2 2.2(220/100) 2.215(170/80)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只有两种产品:呢绒和酒,生产一单位的呢绒英国需要投入100单位劳动,葡萄牙则需要90单位,生产一单位酒,英国需投入120单位劳动,葡萄牙需要投入80单位劳动。投入不变情况下共生产出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英国在生产酒和呢绒上劳动投入都比葡萄牙多,但生产呢绒所投入的劳动是葡萄牙的 1.1倍(100/90),酒却是1.5倍(120/80),表明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在呢绒上的效率比酒要高,也就是说应该在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生产一单位的呢绒的产量需要放弃100/120的酒,生产1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单位的呢绒,生产呢绒机会成本小,而葡萄牙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的酒,90/80大于100/120,因而英国在生产呢绒上具有比较优势。 从葡萄牙的角度,生产呢绒的投入是英国的90%(90/100),在酒上67%(80/120),说明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就的生产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就是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从机会成本角度看,葡萄牙生产一单位的酒的产量需要放弃80/90的呢绒,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放弃90/80单位的酒,生产酒机会成本小,而英国生产一单位酒需要放弃120/100的呢绒,80/90大于120/100,因而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比较优势。 现在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英国生产呢绒而葡萄牙生产酒,英国可以生产出的2.2单位的(220/100)呢绒,葡萄牙可以生产2.125单位(170/80)的酒。这样分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产量都高于分工前。 假定英国以1单位的呢绒换取葡萄牙1单位的酒,那么英国可以多消费0.2单位的呢绒,而葡萄牙可以多消费0.125单位的酒。结论:实行国际分工使两国可增加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产量,通过贸易增加了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双方都有利。 意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经济上强或弱,无论它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以确定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得到比分工前更多的产品。

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分析 产业经济学陈元良 摘要:我国既是世界农产品生产大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许多农产品的进出口都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到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四位。中国加入WTO已快5年时间,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国的农业经济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如今,在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为寻求农业发展和增加贸易收益,因此,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贸易。 关键词:农产品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呈增长态势,出口贸易由1993年的125.57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16.2亿美元,增幅为72.17%;同期,进口增幅达257.41%。但是,我国农产品进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1993~2002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3.24%下降到18.66%,农产品出口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更快,由10170%2下降到8131%。再从贸易差额来看,从1995年开始,农产品贸易呈入超状态,在1998年逆差额略有下降,但到2001年逆差额103.42亿美元。以上情况表明,国际、国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需求都在减弱,我国农产品正逐渐丧失其贸易优势,外贸形势进一步恶化。 二、理论回顾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有外生与内生之分。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为贸易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学说。认为各国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因此,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仍然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获取比较利益。 三、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在评价一个国家(地区)某类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时,理论界主要使用的是产品净出口指数的竞争力RCA指数,是指一国某产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的出口在世界所有产品出口中的比率。当RCA<0.8时,,表明该种商品缺乏竞争力。 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结构决定了一定的贸易水平、结构和比较优势格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也不同。本文分析了1993~2002 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状况。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统计年鉴》(1998 年、1999 年、2002年、2003年) 和《国际统计年鉴》(1998 年、2000年、2003 年)。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活动物0.82 0.84 0.78 0.71 0.76 0.82 0.80 肉类和可食用肉 0.75 0.73 0.71 0.16 0.08 0.17 0.15 糜

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分析

对“比较优势陷阱”的认识以及目前我国的比较优势分析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从中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 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表明: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突破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它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贸易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比较优势原理虽然发端于对贸易问题的研究,却根植于市场经济体制,依赖于市场体制的充分作用。它与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比较优势实际上是对市场机制的遵循。在经济发展每一阶段,运用比较优势可迅速增加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方面来说,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现实的世界并非是完全自由贸易的。在保护本国产业和维持本国充分就业的压力下,国家就会采取种种贸易壁垒限制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入。在全球劳动力密集的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贸易条件日趋恶化的条件下,如果一味运用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分工,就会强化本国在这种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从而陷入比较利益的陷阱。同时在资本存量增加时,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若未看到我国的比较优势而盲目地追求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由于资金支持的不足而陷入到赶超的陷阱中。 产业政策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其目标的多元化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说,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加速阶段,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全面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信息化代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潮流,而全球化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须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国际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采取多目标战略。 (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虽然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源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但作为一国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产业演进来说,比较优势仍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如迈克.波特所言,比较优势是最大的竞争优势。产业政策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阶段,因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先阶段实施竞争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丰裕的劳动资源、既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和尚可通过技术改进和制度改革拓展的产业发展空间等条件,使得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处于劳动要素具有比较禀赋优势阶段时推动经济增长的理想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引我国城乡中存在的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来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林毅夫蔡舫李周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作者:林毅夫, 1952 年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蔡舫, 1956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周, 1952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银行, 1995年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 " 四小龙 " 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 50 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00 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 " 四小龙 " 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 ( 例如金耀基, 1987 年 ) 。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 16 世纪、 17 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 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 〖注: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历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民族地位,喊出了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 " 李约瑟之谜 " ,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