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区划基础(初稿)

自然区划基础(初稿)

自然区划基础(初稿)
自然区划基础(初稿)

第一篇自然区划基础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1.有关概念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并不是整个地球。

地理环境:不含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之外。

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后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着不同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环境的范围已经并将不断扩大。古代人类环境并不包括海洋,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海洋已成为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宇宙空间,包括地球高空和星际空间等,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也将成为人类涉足之地,但并不因此成为人类生存或居住的环境。

生态系统与自然地理系统的区别: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体及其生境相结合而成的整体。生境是指直接影响生物群体的那些环境因素的综合,即生态因子的总和,而起间接作用和影响的一些因子,如生物群落所处的地貌条件、根层以下的基质、地下水以及群落外界的其它因素等,统称为处境,即生态系统的立地背景。生态系统的整体仅以生物有机体为中心,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生物界,它是联系那些直接有关的生态因子来进行研究的,整体中不包括处境在内。自然地理系统是以自然地域为中心,通过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把处境、生境和生物群落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的、地域性的考察。

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各组成要素,按确定的方向(有哪些?)发生有规律的空间分异的现象。

2.地理环境分类

地理环境可分为两部分,即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天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到人类间接影响而自然面貌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地理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热带雨林、某些大沼泽、自然保护区及大洋中非主要航线通过的海域等。人为环境则指那些在人类影响下自然面貌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放牧草场及经过樵采的森林虽然保留草场和森林的外貌,但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因此也被列入人为环境的范围。人为环境的变化程度决定于人类的干涉程度。如果人为环境的演变仍然受制于自然规律,仍然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环境还包括人类本身创造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它们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应指天然环境和受制于自然地规律的那部分人为环境两者的总和。

自然地理环境有许多代名词,如自然综合体、自然地理系统、景观(壳)、地理壳(圈)、地球表层等。

人类本身创造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如生产力的地域组合、社会结构、国家行政管理系统、民俗、语言、文化等的地域分布的组合关系,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等,则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是分布在地球表面上并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地球的构造具有分层性。在海陆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海陆表面上下通称地球表层,与地球高空和内部明显不同,它具有下列六大特征:

1.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地球高空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而太阳辐射又不可穿透地球内部,这就使大部分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附近,并在这里重新转化。因此,海陆表面上下是太阳辐射能对地表所有自然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地方。

2.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同时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其中陆地表面是固体和气体界面,海洋表面是液体和气体的界面,海洋下界是液体和固体的界面,海洋沿岸带是三相物体界面。各界面上三相物质共存,又互相转化,互相渗透,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和溶液系统。

3.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本身发展的形成物,例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这些物质和现象都是地球表层特有的,通常称为表成体。

4. 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在交换和循环过程中还伴随着信息传输。地球表层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的强度和速度都比地球其他各圈层大,表现形式也更复杂多样。

5.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在极小的距离内都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分异除了表现在水平方向上,也表现在垂直方向上,各级自然综合体或地理系统的形成,就是地域分异的结果。

6.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仍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组成结构(纵向结构)是部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结构(横向结构)是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

1.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类型

客观物体的边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突变的鲜明边界

这类边界在空间上呈一个面(没有厚度),界面两侧物质(体系)的性质有明显区别。对地理环境来讲,这类边界一般都是圈层间的边界。例如海陆交界,气陆边界,气水边界。2)渐变的模糊边界

这类边界在空间上呈现一个过渡区间,其内不同属性的相邻两物质(体系)并存,且一方属性逐渐消失而另一方属性逐渐显著。渐变型边界具有多种形式,如过渡边界、尖灭边界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

2.自然地理环境边界确定

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边缘圈层(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厚度很大,而两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随高度或深度的不同又具有渐变的性质,要在这两个地圈中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论。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概括起来包括三类。

1)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

这类观点侧重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或“内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寻找边界和确定范围。

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公里)。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所能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和有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而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

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联系中,大气循环是根本的。因此把对流层的上限作为地理壳的上限,而把区域性潜水的不透水层顶部作为下限。

2)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较小的空间范围

这一观点以我国地理学者牛文元为代表,把自然地理环境视之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取名“自然地理面”。自然地理面的上限放在地表向上约50-100米的近地面边界层,而下限放在太阳能量影响地表的终止线(其深度在陆地下面约20-30米,在海洋可达100米的深处)。理由是,在近地面层空气运动以乱流处于主导地位,支配着这里与其上的大气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陆地上以太阳作用为外力作用的代表,自然地理面的下限不应超过外力对地球的作用深度。

3)不作硬性规定

陈传康认为地理学所研究的范围界限不应作硬性规定,硬性规定一个厚度未必都符合客观实际,而应视研究问题的性质有相应的变化。通常随研究范围的不同,牵涉的厚度也不同。研究小范围的问题,所涉及的厚度就应薄;研究大范围的问题,厚度就应大;全球性的问题,才可能涉及到所谓地理壳的厚度。

总而言之,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但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А.Г.伊萨钦科的划法: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地面下5-6km)。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等级系统,自然地理学的边界研究还要研究要素边界和区域边界,这使得自然地理学的边界界定(boundary delineation)更加复杂。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四大圈层、六大要素

1)四大圈层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成分概括为四大类,即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下列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

(l)对流圈: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圈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这里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它的下界是海陆表面,上界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不同而不同。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为8-9公里。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

(2)水圈: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其中海洋面积最为宽广,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平均深度3.8公里。

(3)沉积岩石圈:亦称成层岩石圈,地壳(及岩石圈)的上层,主要由沉积岩构成,包括火成岩和变质岩等岩类。沉积岩石圈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平均约有5公里。它的最上面往往覆盖着一层风化壳及土壤(达几十米),土壤是风化壳的派生自然体。一般地说,沉积岩石圈位于大气圈和水圈之下,露出在水圈之上的部分即构成陆地。

(4)生物圈:地表生命有机体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虽然包括了对流层、水圈和沉积岩石圈,但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无机圈层很薄的接触带中。组成生物圈的有机体的总质量约有1013吨,其中又以植物为主,它占了有机体总质量的99%。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圈不包括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而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2)六大要素

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

地质:是自然地理环境赋存的基础,它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并为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赋存的空间。地质构造的差异往往以地貌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有人在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时,往往把地质地貌合并成一个因素。

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地貌与组成它的岩石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为岩石地貌复合体。地貌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它们蕴含着外力)和岩石圈(蕴含着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地貌要素反过来又影响着其他各个要素的发展。因为地貌是大气、水和生物作用的场所,地表形态的差异必然引起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的变化。因此,岩石地貌复合体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组成的基本部分。

气候:是最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大气蕴含着最终来自太阳的热能,它的物理过程首先支配着地表的热量平衡,同时支配着海陆间的水分循环,从而影响了生物分布和陆地水文网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风化壳和土壤覆盖层的形成,受着大气过程各种作用的影响。大气过程还是各种地貌的外营力。

水文:也是最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水体所起的一种重要的环境作用,在于其潜热特性。巨大的水体(如海洋)贮藏着大量的热能。水与大气相互联系,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热的配置。地球重力赋予水一定的功能,使之起着某种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水还滋养着整个地球的生物界,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因此,各种水文过程实质成为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相互联系的纽带。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派生的自然体,也是它的一个组成要素。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地球表层(可称为土壤圈或土被)。它的空间位置正处在四个基本地圈紧密交接的地带。在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键环节。

生物:是行星地球的特殊物质,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它也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质,同时又把所截获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藏于有机物质中。通过食物链的联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改造着周围环境。

其作用表现在: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参与风化作用、土壤形成作用、地貌的改造、岩石和非金属矿产的建造等等。人类作为生物的特殊部分,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又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因此,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中,人类起着十分特殊的作用。

总之,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自然地理组成要素。每一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但是,其中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的,即没有一个要素不受其他要素的影响和给予其他要素以影响,因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

2.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自然地理环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推动大气循环、水循环、生命活动及所有自然地理过程的持续发展。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的重要能量来源。

2)地球内能:包括地热能及重力能,是非地带性分异的重要动力来源,

3)潮汐能:潮汐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除了通过潮汐作用在滨海地带形成潮间带以外,其重要的作用还表现在,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潮汐能的作用使地球转速变慢,昼夜长度减小等。

上述各种能量均来自自然地理环境外部,构成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自然地理组成要素。

3.自然地理环境的类型组成

实际上是要素组成的另一种形式,如地貌可划分为山地、平原、盆地等,自然地理环境

也可划分为多种低层次的类型,自然区划的内容。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

一、结构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从系统论观点来看,结构是指系统的“部分的秩序”。

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格局。由于各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及过程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是复杂的,而又是有规律的。

结构类型: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间结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1.定义

空间结构:是指在时间上稳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的分布格局。

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均处于发展中的一定阶段。除那些短暂而急剧的自然地理过程(如火山爆发、泥石流、山崩、洪水、野火蔓延等)以及大规模的人为过程(如采伐森林、围海造田、建筑施工等)之外,一般说来,在某一时间断面的各种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都可视为稳定的(相对的稳定)。因此,都可以对其空间结构加以研究。2.空间结构类型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即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1)组成结构(空间组成结构而非要素组成结构):

组成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不仅仅是指要素的组成。

自然综合体各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层现象,各种要素之间均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方式。不同自然综合体,其要素组合不同,组成要素之间的垂直联系方式也不同,从而具有相应不同的组成结构。因此,组成结构也可称为垂直结构。

(1)分层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各自然地理要素空间联系的分层性。不同自然综合体,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垂直联系方式不同,从而具有相应不同的组成结构。

分层结构的形成:源于地球重力和物质密度的分层结构是整个地球结构的重要特征。大气对流层、水圈、岩石圈的顺序排列,形成自然地理垂直结构的最显著特征。

组成结构研究的目的: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就是要建立一个综合的垂直自然剖面:研究一定区域在怎样的地质基础上形成怎样的地貌,在岩石地貌复合体上具有怎样的水文特征,发育怎样的土壤和生长怎样的植被,并形成怎样的气候。从而阐明各种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确定该自然区域的整体属性和综合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组成结构的研究也就是研究一定区域的“地质基础岩石-地貌复合体-水文特征-土壤和植被-气候”,从而阐明各种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确定该自然区域的整体属性和综合特征。根据自然区域不同部分组成结构的差异,又可划分出不同个体以及不同类型的各级自然综合体。

(2)渗透结构

分层结构内在地包含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现象。

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渗透于诸圈层之中,生物活动范围包括对流层下部、整个水圈、土壤圈及沉积岩上部。无论给生物圈划定什么样的范围,它总是与三大地圈全部或部分重复的。

水圈也同样地渗透于各大圈层之中。

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组成成分相互重叠、相互渗透,彼此交织为一整体。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他地圈的物质。

2)地域结构(水平结构):

(1)定义: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2)地域结构的形成

地域结构是作为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结果而出现的,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或是其组成要素,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异,并形成若干次级自然综合体。在平面图上,这些次级综合体乃是整体的一部分,即结构单元。也就是说,某一特定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既可由若干要素组成,也可由若干范围较小的部分组成。

成因:根据组成结构的差异,可划分出不同自然综合体类型,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并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一定的分布格局。因此地域结构也可称为水平结构。无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或是其组成要素,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异,并形成若干次级自然综合体。

正是由于性质各异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存在着地域联系和作用,使得若干等级相同的、毗邻的、地域联系密切的自然综合体组合为等级较高的自然综合体。高层次的自然综合体具有高层次上的整体属性和综合特征,而区别于同一等级的其他自然综合体。因此,地域结构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结构,反映了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正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众多的和等级不同的自然综合体所组成的整体。

地域结构形成的驱动力: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取决于两类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也可以说取决于两类能源(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的综合作用。

地球形状及地球自转轴对黄道面的倾角决定了太阳辐射能在各纬度的分布不均匀,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度地带性分异,并最终形成以地带性特征占优势的结构单元,如热量带、自然带和自然地带等。无论是陆地和海洋都存在这种结构单元。

另一方面,主要由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的作用,形成了以非地带性特征占优势的结构单元,如绵长宽阔的山地、广大的高原、浩瀚的干燥内陆盆地。它们和不同级别的地带性结构单元一样,也是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部分。各级各类结构单元的镶嵌组合就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

3)组成结构与地域结构的关系

组成结构侧重反映自然综合体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旨在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通过不同自然综合体的个体比较又能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结构侧重反映各自然综合体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但通过不同自然综合体间地域联系的分析,又能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结构

1.定义:自然综合体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模式。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是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特征复杂过程。时间结构的差异,也是区别不同自然综合体的标志之一。

2.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规律:

1)自然地理环境所有组成成分的发展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组成成分发展的同时,

成分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得到了加强。

2)这种发展具有前进式发展的特点,表现为新组成成分的陆续出现,太阳能的逐渐积累和自然界的地域分异日益强化。

3)发展是突跃式的而非直线过程,周期现象并不决定主要发展方向。

4)纬度地带性作为普遍规律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5)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起着特殊的作用。

3.周期与节律

1)定义:

节律性:是指由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节律性亦称为周期性。

周期:一个完整节律所跨时段即为周期。有多种节律,也决定了有多种周期。

2)节律的类型:

节律的时间可短可长,有昼夜节律、年节律、多年节律(如太阳黑子,特大洪、枯水期)世纪节律,基到以几百万年为周期的地质节律等(地质节律只有周期性现象,而没有固定的周期)。表现为节律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会导致自然综合体的更替,因为,这种随时间发生的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的变化,是周期性重复出现的。

大气过程中的节律:节律现象在大气过程,如气温、降水和气压。

水文过程中的节律:水文过程如河流径流量和湖泊水位等。

生物过程中的节律:生物过程如光行为、生长期等。

其它节律还有海侵与海退、冰川进退、地貌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都可观察或观测到。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第一节地域分异:概念、因素与尺度

一、有关概念

地域分异(areal differentiation):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因素与分异规律:导致这种分异的原因,即是地域分异因素。而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则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与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域分异与空间分异区别:

1)垂直分异不是地域分异:地域结构只是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一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空间分异都是地域分异。垂直分异也是一种空间分异现象,这类分异并不导致形成各级自然区域,因此不能视为地域分异。例如大气圈分为散逸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土壤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世界大洋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与底层水团等等,都不属地域分异范畴。

2)空间分异与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经济和社会人文诸方面都有表现,但是,如果把所有的经济和社会人文方面的地区差别都归入地域分异的范畴,则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区域差异是否属地域分异的范畴,要看其分异因素及其制约规律是什么。

二、地域分异因素

地域分异的基本形成因素有二:

1. 纬度地带性因素

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

古希腊罗马时代即已发现了气候带。后来由洪堡发展为植物地带。19和20世纪之交,道库恰耶夫提出自然地带学说以后许多地理学家把纬度地带性视为地域分异的主要规律。

地带性分异因素来自太阳辐射能。

2.非纬度地带性因素

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等导致偏离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其所形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和干湿度分区不沿纬线方向延伸,而是或呈南东一北西向,或呈南西一北东向,甚至南北向,因此相对于“地带性”而言,称为非纬度地带性,简称非地带性。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是地域分异的两大因素。

非纬度地带性因素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

三、地域分异规律

1.地带性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甚至同一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方面,其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都可以有很大差别。

2.非地带性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制约下发生变化的规律。显然,这是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特征直接间接影响的结果。非地带性规律的表现也是复杂多样的,不仅地质、地貌具有非地带性特点,气候、土壤和生物界等也可表现非地带性特点。

3.地域分异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各成分的分布常常不是由地带性规律或非地带性规律中的某一方单独决定,而是同时由两种规律共同决定的。只有通过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衡量

两者的相对重要性。

注意:

对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四、地域分异的尺度

不同因素造成的地域分异现象涉及的空间范围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地域分异具有不同的规模或尺度。有的地域分异无分海陆,涵盖全球;有的地域分异涉及整个海洋或整个大陆;有的地域分异只影响到一个广大的区域;有的地域分异只三个自然带或地带内部、一个山地、盆地或平原内部发生作用。还有一些仅仅表现在一个谷地或丘陵内,一片绿洲或小沙漠内,一个洪积倾斜平原内,一个三角洲内,甚至一面山坡、一组河谷阶地间。通常以分异现象涉及范围作依据,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

1.全球性地域分异

1)全球性的地带性分异:

热量带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气候带,贯穿海洋和陆地,这种地带性地域分异属于全球性分异。

2)非地带性分异

主要表现为海陆分异及海陆起伏所引起的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所形成的分异。

海陆分异:形成了地球表面两个最大的地域系统:由四大洋组成的海洋系统和由七个大陆组成的陆地系统;

海陆起伏:导致海洋内部形成海沟、洋盆、洋中脊、大陆坡、大陆架,陆地表面形成平原、盆地、山地与高原。两者都是全球性地域分异的表现。

2.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1)全海洋和全大陆的纬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分异使海洋和陆地各自分化为若干自然带和地带,但海洋自然带并不延伸到陆地,陆地自然带总是在大陆东西边缘被海洋切断。因此,纬度地带性既是全海洋的,也是全大陆的地域分异。

2)全海洋和全大陆的非纬度地带性

(1)干湿度分带性

干湿度分带性在陆地最广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在其他纬度区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应属全大陆地域分异范畴。

(2)大地构造单元分异

陆地上巨大的南北向、东西向或其他走向大地构造单元或这类构造单元的集合体,在地貌上表现为巨大山系或高原,如科迪勒拉山系、伊朗高原、帕米尔-青藏高原,或纵贯南北美洲,或横贯亚洲大陆,也是全大陆地域分异。

3.区域性地域分异

1)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

以区域性大地构造为背景,常常形成相应的地貌区,尽管两者的界线并不完全吻合,但通常不会相差太大。这个地貌区因其海拔、热量、水分特征等相对一致,最终形成一个自然区,并与相应的纬度地带性特征相区别。如果其面积很广阔,就应归人区域性分异。青藏高原即是一个例证。

2)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同一自然带内的干湿度分异、大地构造分异属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如长江中下游流域属亚热带,因非地带分异因素的作用可划分为山地区、平原区、湿地区。华北属暖温带,带内可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等。

3)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分异

大陆中部一般是干旱半干旱区,从南到北,由于热量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带干旱区和亚热带干旱区等。

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区域内的地带性分异一般也需要较大的空间才能充分表现,故都应视为区域性分异。

大尺度地域分异的三种类型:

全球性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和区域性地域分异,大到涉及全球或分别涉及海洋与大陆,至少也涉及一个广大区域,因此都是大尺度地域分异。

4.中尺度地域分异

1)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例如,高原上一部分突起为山脉,一部分下陷为盆地,一些地区被河流切割为深峡谷,一些地区发育成冲积平原,这类分异导致高原内部形成次级自然区,与造成整个高原的地域分异相比较,尺度自应略小。但是,如果这些地貌类型的面积特别大,如青藏高原上的分异,则属于区域尺度的地域分异而划入大尺度的地域分异中。

问题:没有区分大、中尺度的定量指标。

2)地方气候

林区气候、灌区气候、海岸气候、湖区气候、城市气候和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影响范围有限,地方风通常也不可能涉及广大地区,所以都属中尺度分异范畴。

3)山地垂直带性分异

海拔上升导致气温降低、湿度增加,从而导致自然地理环境沿高度而变化。垂直带性分异也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5.小尺度地域分异

由局部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与土质差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聚积和排水条件不同等引起,通常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的地域分异,均属小尺度地域分异,可看做非地带性分异的微观表现形式。

即使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地貌部位的变化也可以导致水分与热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形成不同的小气候和植物群落。不同地貌部位还具有不同的外动力作用特点。

例如:

1)局部地势起伏引起的小尺度分异:山坡稳定性较差,阶地易遭受侵蚀切割,河漫滩却以堆积作用占优势。即使在平原地区,也有因局部地势起伏引起的小尺度分异,如高地旱作,低地水田。

2)岩性变化引起地域分异:一个软硬岩层交错分布的河谷,软岩层段常形成河谷盆地,硬岩层段则形成峡谷;软岩石组成的山坡通常比较和缓,坚硬岩石如砾岩、花岗岩则形成悬崖峭壁。

3)母质差异引起的小尺度分异:土壤继承母质特征而使PH值差别较大时,即使气候条件完全一致,也可以分别生长喜酸或喜碱植物,因而群落类型各异。农田土壤有砂土和壤土之分,它们分别适于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4)排水条件引起的小尺度分异:包气带隔水层形成季节性湿地,而湿地与地带性自然综合体之间的分异则是属于中尺度的地域分异。

5)小气候差异引起的小尺度地域分异:小气候与地方气候的区别。

各种尺度分异间的关系: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较大尺度分异的基础。

无论何种尺度的地域分异,都是由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

第二节纬度地带性分异与自然地带学说

一、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热力分带性

地表热能的99.98%来自太阳能,地带性地域分异是受太阳辐射驱动的。

1. 热力分带的原因(地带性的起因)

地球的球形、日地距离和黄赤交角导致不同纬度具有不同的太阳高度角,从而导致太阳辐射沿纬度呈不均匀分布,这是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热量分布不均匀的背景或前提。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发生热力分带性,而这种热力分带具有全球规模,在大陆和海洋都有明显的表现。

2.热力分带的表现形式

1)热力分带和热量带主要表现辐射平衡值与气温在地表呈纬度地带性分布,同时也导致气压、湿度、降水量和行星风系分布具有纬度地带性特征。

2)气候的地带性使得其他自然地理成分亦相应呈地带性分布。

二、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1.大陆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前提和特征

大陆纬度地带性分异得以充分展现的前提有两个:

1)大陆跨越多个纬度:提供了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得以更替的空间。

2)地势起伏不大:不致发生非地带性分异。

2.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

同类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成分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超过一定带幅后即被另一类景观及其组成成分取代。

3.大陆纬度地带性分异的表现:

1)可划分出多个热量带

全球各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从赤道到极地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热量带。每一热量带不仅具备固有的热力特点,而且气温、气压等也有共同之处。其他气候要素、风化壳、土壤、生物群落,甚至外动力地貌都在一定程度内具有相应于该热力特点的性质。例如,赤道带的高温,促进对流作用增强,因而降水丰富,决定了这里的气候湿热,低压静风、径流充沛、平原低地广泛分布沼泽、土壤淋溶作用强烈、红色风化壳发育、土壤深厚、发育雨林植被等等,使赤道带具有共同的景观特征。

2)地带性规律在植被分布上有着特别鲜明的表现

每一地带都具有自己典型的植被型,种属组成、群落构造、生物量和生产率等等也都受地带性规律制约。动物界的地带性表现得同样清楚,极地的白熊(北极熊)、亚寒带的驯鹿、热带的大象、河马和犀牛等都是各自所在地带的特有动物。

3)土壤特征、风化过程及成土母质都有地带性表现

土壤的地带性表现在土壤水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和种类组成等方面。

同时,作为成土过程前驱的风化过程和作为成士母质的风化壳类型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

4)各种水文过程的纬度地带性差异

陆地表面的各种水文过程,如径流的形成、径流总量、径流系数、径流年变化状况、潜水位高低、河水和潜水的化学成分等也都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差异。

湖泊沼泽的地带性表现于湖水的热力状况、沼泽化程度和泥炭堆积程度、沼泽类型、湖泊沉积类型、湖水化学成分等方面。

5)地貌营力的地带性表现

地貌往往被称为自然景观的“非地带性”组成要素。实际上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地貌的非地带性特征决定于内力构造运动和岩浆人侵、火山喷发等作用,而其地带

性特征则决定于外力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所有地貌外营力过程都与地带性规律有着直接间接的联系,因此大部分气候地貌,如冰川冰缘地貌、流水侵蚀地貌等,甚至某些岩性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就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低纬度地区喀斯特发育强度明显超过中高纬度地区。

6)景观的地带性表现(此处的景观概念与后面的景观概念是有区别的)

景观各个组成成分的明显的地带性,决定了作为这些组成成分之综合的“景观”本身也具有地带性。

相互共轭性:可以根据一定地域的景观特征,即景观各成分的复杂相互联系,从某个成分的特征推导出其他成分的特征。景观的这一性质,称为景观要素的相互共轭性。通常所说的地理相关法就是分析景观要素相互共轭性的方法。

不同自然带各景观要素的“相互共轭性”不相同,控制这个“相互共轭性”的水热平衡特征、外生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系统机制也各不相同,这就是景观地带性的综合表现。

横贯、断续与重复:热力带属于全球性地域分异产物,但自然地带在大陆和海洋的表现却颇不相同。某些大陆自然地带可以断续横跨整个大陆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并沿纬度方向发生更替,例如苔原地带、泰加林地带、赤道雨林地带等。其他自然地带具有更显著的断续性。各自然地带可以在不同的大陆重复出现,但都被大洋所切断。

总之,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但是这些单位实际上只能与纬线大致平行。通常采用一定的指标或指标组合在热量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地带性区域单位,并把这一级单位称为自然地带。自然地带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自然亚地带、次带等。因此大陆的地带性单位可有4个等级,即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三、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海洋的地域分异也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表现。

1. 海洋的地带性分异特征

1)大洋水体的特征沿纬线延伸的自然带

主要是太阳辐射、气温、风向、降水等的地带性分布引起的大洋水温度、洋流、盐度和含氧量差异,以及海洋生物的区别等。最终导致大洋表层性质按纬度方向的有规律变化。

2)海洋自然地带界线具有季节变化特征。

海水的流动性可使整个海洋地带在一定程度内南北移动。愈是远离赤道,地带的季节变化愈大。

3)大洋表层地带性更为明显,地带数目也更多

大洋表层由于处于大气直接作用下,受大气热力特征影响强烈,因此,大洋表层的地带性更明显,地带数目也更多。深水层特别是近底水层中,地带数目略少。例如:热带大洋表层分为赤道逆流地带、信风地带、亚热带地带三个大洋自然地带,而深水层和近底水层则只有一个热带地带。

4)大洋各地理地带的界限在表层比较清楚

海水沿纬线方向的流动大大超过了沿经线方向的流动,而在深海中,海水沿经线方向的流动显著增强,而且水团从高纬流向赤道后,在这里上升到表层,使表水营养盐类增多,浮游生物营养条件得到改善。光合作用层以下流来的深层水缺乏有机体和生物碎屑,因而不能促进生物的蓬勃生长发育。正是这种情况造成了热带深海生物的贫乏。

温带地带发育大量浮游生物,下沉海水可将其带到深处,然后卷人沿经线方向移动的水流,并向赤道方向移动,使深水层中富含营养物质,海底发育大量生物。亚热带地带也有类似现象。

2.海洋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如洋底中央基本上呈南北延伸的大洋中脊和岩浆溢出带,两侧的大洋盆地,以及从海平面到海底分化为大陆架、大陆斜坡、大洋盆地和深海沟等全海洋规模的垂直分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干扰。

四、自然地带学说

自然带和自然地带概念是指纬度带和纬度地带而言。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就已注意到因纬度不同而产生的气候和整体自然景观的差异,甚至人类居住条件的差异。例如柏拉图(前428-348)依据太阳高度角由高纬向低纬区逐渐增大的事实创立了初步的气候带理论;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划分地球为一个热带、两个温带和两个寒带。中国古籍有许多对不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的描绘。公元前300年的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划分当时的国土为九州。

1.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地带学说

上述学者的观点都只是自然地带学说的思想萌芽,为自然地带学说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道库恰耶夫(1849-1903)就当之无愧应是地带性学说的创立者。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已经体现了自然地带观念,如他在1883年发表的《俄国黑钙土》中指出,俄国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和北美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流域都存在一个特殊的黑土草原带,并认为这是“一系列自然条件巧妙结合的结果”。在他的晚年总结毕生研究成果,在确定土被地带性,并查明土壤地带与气候地带、植被和动物地带很好的吻合之全,才最终形成自然景观上人有地带性的思想。1899年,道库恰耶夫在《关于自然地带的学说》中指出:“由于地球离太阳所处的一定位置(即日地距离)、地球自转及呈球形,使地表的气候、植物和动物分布均按一定的严密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从而使地表分化为各个地理带,如寒带、温带、亚热带、赤道带等。但如果成士因子呈带状分布,那么其成果(土壤)在地球上的分布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这些地带或多或少是平行于纬圈的”。这是自然地带学说最全面、最完整和最明确的论述,可视为这自然地带学说的代表性著作。

道库恰耶夫并不认为地带性规律是绝对的或惟一的规律,他还特意提醒人们:“自然带是一种图式,也是一种规律,但它只在地球的高出大洋水平面不超过300米的那些部分才能表现为理想形态”、“水平土壤带和自然带的完整性不免在这里或那里发生比较重大的偏差”。在这里,他已经暗示这些偏差乃是另一种规律的表现。

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地带学说包括以下要点,即:

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

②由某些宇宙一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所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各纬度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的动力学原因;

③带和地带在理想情况下呈东西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

④地带性规律并非惟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还存在另一种规律。至此已不难看出,道库恰耶夫的自然带和地带,实质上是指纬度带和纬度地带而言。

2.20世纪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

在与道库恰耶夫同时和晚些时候的学者中,并非所有人都接受和支持他的观点。道库恰耶夫在世时和去世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科学家们不断发现与地带性理论不相符合的事实。因此,在俄国和后来的苏联,都不乏这一学说的怀疑者、反对者和修正者。

波雷诺夫1932年指出,一个土壤类型绝不要求在各个不同发育地点都具有一致的气候条件,因而同一土壤地带内可以存在很大的气候差异。对于土壤发育而言,气候和水分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水分分布绝不服从地带性规律。

20世纪自然地带学说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在地带性分异因素研究中的突破

在地带性分异因素的研究中,突破了单纯考虑热量因素的局限性,揭示了水分尤其是水热组合关系在地域分异中的重要作用。

地理学家通过对陆地自然地带的比较研究发现,自然地带的形成既与地表年辐射平衡值有关,也与年平均降水量和辐射干燥指数的区域变化有关。为了阐明自然地带分布与水热组合的关系,格里高里耶夫与布迪科建立了辐射干燥指数公式:

r

L R K ?= 式中K 为辐射干燥指数,R 为辐射平衡值,L 为蒸发潜热,r 为年平均降水量。公式表明,辐射干燥指数乃是一地年辐射平衡值(或辐射差额)与蒸发该地全年降水量所需热量之比。

两位学者以辐射干燥指数作为指标划分苔原(<0.35)、森林(0.35~l .1)、草原(1.l ~

2.5)、半荒漠(2.3~3.4)、荒漠(>3.4)的界线。

地理地带性表不仅反映了地带性因素作用下的,同时也反映了非地带性因素作用下的自然地带分布。

辐射干燥指数在地带划分中的问题:

最显著的例证是,在辐射平衡与辐射干燥指数均为负值的高纬度区,作者以极端过度湿润评价其湿润条件,并命名为多年积雪带。依据辐射干燥指数公式,当辐射平衡值小于零时,无论年降水量是多少,辐射干燥指数都必然小于零。而在实际上,南北两个极圈以内的地区,乃是全球按纬度划分年降水量最少(约173 mm )的地区(这个降水量也不是真实的),其特征不是极端过度湿润而是干旱,多年积雪乃是大陆冰盖的存在,应该是极端低温的结果。

2.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综合体都具有地带性,但并非“环球带状区域”

研究表明,不仅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地带性特征,由这些要素组成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同样显示出地带性,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的地带性自然区域,但这种延伸远未形成“环球带状区域”,而只是在纬度地带性未受到高山,高原严重干扰的低海拔平原上获得明显表现。

3.对地带性规律的研究由陆地扩展到海洋

在海洋上发现了存在地带性的大量证据。或许有必要指出,大陆自然带中,位于南半球的副极带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这个纬度上根本没有大陆。

大陆地带性模式形成过程的讲解(参照世界自然地理中风带、降水量和洋流带来解释)。

4.揭示了沿海岸与大陆腹地纬度地带谱全然不同的事实

研究者提供的图式除表现纬度地带外,实际上已包含非纬度地带。马克耶夫以欧亚大陆为样本建立理想大陆各自然地带相素关系图时,不仅改变了前人关于自然带环球分布的观念,还预示大陆腹地与同纬度沿海地区地域分异因素及遵循规律不同。

5.确认了非地带性区域内存在地带性地域分异

例如东亚季风区作为亚欧大陆东海岸最高级的非地带性区域,其境内因地带性分异而形成了自泰加林到热带雨林的非常完备的纬度地带谱。俄罗斯平原、西西伯利亚低地和中西伯利亚高地都是非地带性区域,其内部同样表现出地带性分异。我国干旱区内温带与暖温带的分异,甚至面积不大的四川盆地内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与川南一隅河谷区南亚热带的分异,都是非地带性区域内发生地带性分异的典型事例。

带段性分异:由于这类分异所形成的自然带或地带只是该纬度上相应的带或地带的一个分离的段落,因此被称为带段或地带段。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域分异也就被称为带段性分异。

6.许多学者致力于地带性分异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

垂直带并不是纬度地带的拷贝或缩影,全球任何地区都不存在某个山地垂直带谱与纬度地带谱完全相同的样本。

第三节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不是惟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地带性学说的创立者早在19世纪末就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因而,1920年前后,经度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概念几乎同时应运而生。

我国的许多地理著作,包括一些经典著作,辞书及大学、中学地理教科书频繁使用经度地带性这一术语,并以此与纬度地带性概念相提并论,甚至把所谓经度地带性当作地带性的一种。普遍的误识加上广泛的误导,已经造成了地域分异理论研究的混乱,有必要予以澄清。

是否存在着经度地带性?

地带性只是纬度地带性的简称。因此,非地带性严格的含义应该是指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地域分异仅仅表明自然地带延伸方向对纬线的偏离,即使这种偏离达到90度角而接近与经线方向一致,仍与经度没有必然联系,而只能视为一种巧合。非地带性概念应该被认同,经度地带性这一不科学的术语则须摒弃。

能量来源及其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地球内能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地球内能绝不可能沿经向呈有规律的分布,非纬度地带性的分异因素绝没有沿经向有规律分布的原因)。相对于自然地理环境而言,无论是太阳辐射能还是地球内能都是外部因素。地球内部的核转变能导致海底增生、地壳板块移动、碰撞和大陆漂移,形成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的随机分布,致使地壳断裂、招皱、隆升或沉降,形成深埋海底的大洋中脊、深海盆地、海沟和大陆上的山系、高原、沉陷一断陷盆地。因此可以说,海陆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内陆间的水分分异,小至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非地带性分异范畴。

纬度地带性概念的科学性在于,由辐射平衡值和物质能量交换强度决定的地带性景观特征,尽管在这里或那里不免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但总体上仍与特定纬度值保持着确定性关系。

一、海陆分异

海陆两类地域系统的存在,正是全球性地域分异的结果。

全球海陆分异的特点:

(1)板块构造使地球表面分成四大洋和七大陆(洲)

海洋和陆地作为两类有着本质差别的物质系统,无论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生物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分别形成截然不同的陆地景观和海洋景观。

大陆分布为相应的三对,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各为一对,南极大陆独立分布。大洋与大陆是相间和对跖分布的特点,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等三个大洋分布于三对大陆之间,北冰洋与南极大陆则呈对跖分布。

(2)海洋面积比大陆大得多

大洋约占71%,陆地只占29%。若把地球表层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使陆地最大面积集中在陆半球,即使如此,陆半球的海洋仍比陆地所占面积为大(52.7%)。在水半球中水域占总面积90.5%,而陆地不足10%。

(3)各纬度海陆面积比不同

(图2.4),陆地大部分集中于北半球,并占该半球面积的39%;而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19%。这一特点是造成南北两半球气候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海陆起伏分异

海陆起伏曲线:对地球固体部分不同高度区间进行统计,绘成海陆起伏曲线,可以清晰地反映地壳表面总的起伏分化。

从海陆起伏曲线看来,地球的硬表面形态可分山地和高原、平原和丘陵、大陆棚或大陆架(0~200 m深)、大陆坡(200~2500 m深)、大洋盆和深海沟六类。高山和海沟所占面积都不大,陆地的高度大都低于1000 m,而大洋深度大部分在3 000~6 000 m间。大洋底部和陆地表面成为地球硬表面两个高度相差极大的水平面,即两个最大的地貌形态:大洋盆(平均深度3800m)和大陆(平均高度875m)。呈巨大高原形状的大陆,平均高出世界大洋底部4675 m(表 2.4,图2.5)。

海陆起伏与海陆分异一样,都是在非地带性因素控制下的大尺度地域分异现象,在任一具体地区,它都是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垂直带性分异的背景。

三、大陆形状与面积分异(世界地形图)

全球大陆的外形多呈三角形,且尖端指向南方;

环太平洋构成地震、火山带;

西太平洋为岛弧分布区,海沟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

南北两大陆之间基本上为“地中海”带,即使亚洲大陆南部早已消失的“古地中海区”,也是构造活动带、地震、火山分布带。

宽广的大陆北部更多受大陆本身的影响,在气候、植被……甚至在冰川性质、冻土特征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大陆性,狭窄的大陆南部则更具有海洋性特征。

面积分异:面积愈大的大陆地域分异愈显著和复杂;面积小的大陆地球分异则可能比较单调。

四、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1.陆地干湿度分带性的成因:

海洋与陆地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它们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距海陆分界线愈远而愈弱。越向海洋中心,受陆地影响越小,越向大陆中心,受海洋影响越小。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89%来自海洋湿润气团,但降水量并非平均分布于全部陆地,而是主要分布于热带和除副热带高压带之外的接近海洋的地区。当大陆足够广阔时,海洋湿润气流极难深入大陆腹地,以致使其终年少雨,成为干旱荒漠区。

2.陆地干湿度分带性的表现:

1)广阔大陆的干湿度分带性以周边海岸带为起点,愈向大陆腹地而愈干旱的多向辐合模式。亚洲中部即是一个最具有说服力的事例。东亚季风推进到黄土高原西部已成强弩之末,很难越过亚洲大陆东部内外流域分界线抵达亚洲中部。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因受青藏高原阻遏,更难北上。从西面来的高空西风环流,只能给帕米尔、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区带来些许降水。来自北方的冰洋气流和西伯利亚冷于气流更只能让这里遭受降温和大风。可见陆地的干湿度分带主要决定于距海远近不同而与地域所处经度完全无关。

2)地表自然界的干湿度分带性与任何经度值都没有这种确定性关系。实际观察到的干湿度分带界线绝不与经线平行,却与海岸线轮廓有着某种近似(如澳大利亚分带性);地带更替方向绝不与经线垂直,却或多或少与海岸线垂直。

3)干湿度分带性在高纬和极地并不十分明显,但在中低纬度区表现很典型。这是一种在沿海和内陆地区温度状况没有重大区别的背景下,以水分差异为基础导致全部自然景观发生偏离纬度方向更替的规律,但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影响。

地带性分异则相反,这也正说明地带分异是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地带性分异占主导的地方,地带性分异明显,而在非地带性因素占主导的地方,非地带性分异为主要特征。但无论是哪一种分异因素占主导,另一种分异因素也必然有所表现3.大陆水平地带性分异图式

大陆的地带性分异图式,实际上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地带界线除在沿海大平原区基本上与纬线方向平行外,在某些地方可与纬线斜交,地带宽度也可以变窄或变宽。在地貌变化急剧处,地带延伸被阻断。

在某些干湿度分带性表现明显的地区也包含着纬度地带性的表现,形成不同热量带与自然地带的南北组合。例如同属于湿度分带性产物的塔里木荒漠与准噶尔荒漠,却分属暖温带与中温带两个热量带。

因此实际表现的地带性分异,总是不可避免地叠加了纬度地带与干湿度地带性影响的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图式可分三类:

(l)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分布区,无论是大陆内部和边缘的大平原,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不存在地貌差异而导致的水分差异)。

(2)干湿度分异占优势的地方,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严重偏离纬线方向,例如中国温带地区。

(3)当海陆分界线与纬线斜交,而热量分异和干湿度分异同时起作用时,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与纬线斜交。我国华北和东北的水平地带即是明显例证。

纬度的划分是客观的,而经度的起点及经度的划分则是主观的。

五、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分异

1.成因一致性形成自然区

通常情况下,大地构造总是有其地貌表现(因而总是把地质地貌合起来讨论其对自然分异的影响),一个大地构造单位总不免有其相应的地貌单元。例如,强烈隆升的地块表现为大高原,相对下沉的地块表现为盆地或平原,巨大的板块缝合带或地槽褶皱带表现为大山系,

即一个大地构造单位首先形成一个地貌区,其发生统一性导致区域特征的相对一致性,于是进而形成一个自然区。天山山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东欧平原、蒙古高原、科迪勒拉山地、密西西比平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等都是各自具有特殊构造-地貌分异背景的自然区。

2.地质构造-地貌单元有等级高低之分

地质构造-地貌单元有等级高低之分,涉及范围广狭不同。因此,同样是构造-地貌因素可以造成大至全大陆尺度、区域性尺度,小至局地尺度的地域分异。

3.地质构造-地貌单元内部分异的等级性

任何大的地貌单元内部不可避免地出现地势起伏。山地、高原和平原内部的次极构造-地貌分异,同样可以形成次级自然区。任何大高原或大平原都绝不可能具有几何平面性质,任何大山系也都不可能在其延伸的全部距离上保持相同的海拔、走向和其他山文结构特征,因此,发生次级分异并形成次级自然区乃是必然现象。

1)平原上的地貌分异

华北平原可分五部分,从东部沿海向西,:

渤海沿岸是由滦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渤海西岸平原组成的海滨平原;

海滨平原和华北平原中部的冲积平原之间,有一个沉积物相对较少的交接洼地带,再向西即是冲积平原本身;

再向西又有一个交接洼地带;

最后是冲积、洪积扇。

这五部分不仅地貌有差别,土壤、植被、人类经济活动特点也有差别。但地貌分异是主导因素,其他分异都或多或少是在其影响下发生的。

继续向西到太行山麓是丘陵与盆地相间分布区,再向西是山麓丘陵分布地区,之后是太行山地。再进到山西高原。

2)盆地内部地貌分异

大盆地内地貌分异导致整体自然景观分异的现象可以柴达木为例说明。这个盆地按分水岭计算面积超过25×104 km2,底部面积10×104 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低处海拔 2 675 m。崛起于盆地内的油沙山、赛什腾山、绿梁山、锡铁山、阿木尼克山和沙力克山等,在大盆地内形成了若干盆中盆,如采斯库勒盆地、苏干湖盆地、大柴旦盆地、小柴旦盆地、德令哈盆地、乌兰盆地等。柴达木西部的近期抬升,则使新第三系地层遭受强烈风蚀,发育了我国最大规模的岩石雅丹地貌。

3)山系的地貌分异

任何高大山系内部也将因构造-地貌差异而发生进一步分异。我国的许多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等,都具有海拔高度由西向东递降的特点。这一地貌分异最终导致山地西部与东部许多自然地理要素、垂直带谱结构和整个自然景观的显著差异。祁连山可能是最典型的例子,东祁连山海拔较低,除个别山峰达到5 000 m以上外,其余多在4 500 m左右,尽管年降水量远多于西祁连山,山岳冰川数量却很少。西祁连山山体高大宽厚,高海拔造成的低温却使有限的固体降水转变为冰川,成为整个山系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六、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地方气候造成的地域分异属于中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范畴。海岸气候、湖区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都属于地方气候。在地方气候影响下,往往形成特殊自然地理环境。

1. 海岸气候的特点

海岸气候的特点是相对湿度较高,但也有些地方比较特殊,例如非洲大陆西岸位于信风带内,东北信风作为离岸风,不能带来降水,因此荒漠一直分布到海边(海岸沙漠)。但在

热带大陆西岸沿海地带,信风吹走表层海水,深海冷水上升,促使气温降低,在海面上形成一个冷空气层,上空则有一个逆温层,因而可形成相对湿润的特殊海岸气候。海陆风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

2.湖岸气候的特点

湖岸由于湖水蒸发的影响,气候比较温暖湿润。这种由于湖泊水体的存在而造成的异于周围陆地的局地性气候,可称湖泊气候。湖泊水体比热较大,使湖上气温变化和缓,空气湿度大且多夜雨;湖泊和陆地之间的温差还可形成以昼夜为周期变化风向的湖陆风。夜间风从陆人湖,白天从湖向陆。我国洞庭湖的湖陆风,据统计,年平均有湖陆风110天,全年各月都可出现。由于湖风的调节,湖滨地区夏季白天气温偏低。

湖泊的存在使冬季和夜间近地面大气层不稳定,因此夜间多发生雷暴,冬季和夜间湖区降水量比陆地多。美国大湖区秋冬季节冷空气进人温暖的湖面,大湖及下风方向数十km内的降雪量,约比内陆大4倍。

海岸和湖岸可形成带有偏低纬度特征的地方气候(?)。

3.森林与灌区气候特点

森林和灌区气候同海岸气候类似,可使相对湿度和温度发生变化,虽然不一定增加降水量,但是森林可通过保持水土,调节河流流量及保护自然环境等而在地域分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城市气候的特点

城市气候是因城市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种局地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下垫面发生了变化,绿色植被大部分被建筑物、沥青或水泥路面代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城市热源大幅度增加,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大量工业烟尘和微粒进人城市大气。

城市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气温高。建筑物、沥青、水泥路面白天吸收大量太阳热而于夜间释放,使城市夜间较郊区温暖;下水道设施迅速排走降水,大大减少了蒸发耗热;大城市中人民生活、工厂生产、交通运输都发出巨大热量,中高纬城市冬季人工热量与太阳辐射净收入热量之比更大。此外,城市上空污染粒子和二氧化碳气体等的被覆作用使夜间长波辐射速度减慢,也有利于提高气温。

城市比郊区温暖,使城市边缘等温线呈封闭、密集状态,形成所谓“城市热岛”。通常,城市比郊区年平均气温约高1~2℃,年平均最低气温约高2℃。因而城区的严寒、霜冻日数均比郊区少,无霜期也比郊区长,以致发生市区降雨郊区降雪的情况。

城市气候的另一特征是湿度低。由于气温高和地面蒸发少,城市空气相对湿度比郊区低。

此外,城区建筑物密集,下垫面粗糙度大,因而风速减小。特大城市常发生由热岛效应引起的自农村吹人的乡村风(country breeze),其原理与海陆风相同。但当自然风速达3~4 m/s时,乡村风将被破坏。

城市烟囱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粒子吸收和散射阳光,结果可使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15%~20%。大气中大量烟尘粒子散射和吸收阳光,还降低城区大气能见度。凝结核浓度增大使城市雾日增多,能见度降低。实际观测结论相反。

城市大气凝结核多、热岛效应强、下垫面粗糙、上升气流强等,都有利于增加城市的降水。

5.地方风

地方风也影响地方气候。受到地形约束,可以产生特殊的地方风,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产生影响。我国东北中部的西风走廊,从辽西向东延伸到松花江谷地,以偏西风为主。辽西沙地的坨子与甸子的排列呈东西向。辽西沙地北部盛行西北风,坨子和甸子转为西北至东南方向排列(图2.6)。鄂尔多斯的毛乌素沙地,大部分沙带呈西北至东南方向排列,而西南部转变为西偏南的方向,沙带和洼地的排列方向也受地方风的控制。

有些地方的地方风特别强大。如新疆的阿拉山口,是一个西北-东南向谷地,长100 km,宽30 k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150 m,两边山地的高度可达2 000~3 000 m。这个山口是冷空气进人新疆的重要通道(狭管效应)。八级以上的大风日可达150天,每一次大风的持续时间可达5~8天。山口以南风蚀区,形成了过去称为乌尔禾魔鬼城的风城(风蚀城堡)。罗布泊地区和西柴达木风蚀地貌的强烈发育,也与那里独特的地方风有密切关系。罗布泊以北、以东直到敦煌三拢沙、土梁道一带,由于强烈地方风的影响,第四系湖相地层被吹蚀形成形态多样的陡峭土丘,我国古文献称为白龙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西方探险家考察罗布泊地区时,按当地维吾尔语称谓译为雅丹,100年来已成为公认术语。西柴达木新第三系湖相地层在盛行西北风吹蚀下,形成了我国分布最广也最密集高大的雅丹地貌群,并成为当地自然景观的一大特色。新疆达板城、了墩一带著名的地方风,不仅对地域分异有显著影响还经常中断交通。风蚀城堡与雅丹地貌的区别。

可见,地方气候不仅可以导致自然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地方性地域分异,有时甚至可以起主导作用。

七、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省性(相性)

地带性区域如自然带(什么是自然带)与自然地带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主要由地貌-气候分异引起。由米尔科夫把这种分异称为省性,格拉西莫夫称为相性,但这些术语并未获得广泛采用。

1.赤道带内的省性

赤道带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并不十分显著,但事实上这种分异只是不及中纬区那样引人注目,比之高纬依然不可忽视。赤道穿过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非洲大陆赤道带全年湿润,没有干湿季交替。但索马里半岛年降水量较少,约200~500 mm。于是,赤道雨林成为优势景观类型,仅维多利亚湖以东为热带稀树草原,索马里半岛为疏林与灌丛(热带稀树草对的马蹄形分布。现实低纬度地区非地带性分异不显著主要应是没有大的地势起伏)。

南美洲赤道除狭窄的科迪勒拉山-安第斯山紧邻西海岸外,绝大部分地区为亚马孙平原和海拔不高高原。在常年高温背景下,年降水量普遍达1000~2000mm。只有在有些山脉背风雨影区为300~500mm,成为南美赤道带降水最少的一隅。自然景观地域分异除山地垂直带性分异外,奥里诺科平原为热带稀树草原,圭亚那高原北部为半落叶林、圣马科斯湾以东为热带稀树草原和热带荒漠疏林,从而与占绝对优势的热带常绿雨林形成强烈反差,基本都是同一自然带内非地带分异,特别是气候分异的结果。

2.中纬度地带的省性

中纬度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常明显,其中尤以北半球中纬度为甚。

北美洲大陆的中纬度区,除科迪勒拉山系纵贯西海岸,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呈北东-南西方向绵亘于美国东海岸外,广大地区多为平原和海拔500 m以内的高原。但在40°N 线上,西端的科迪勒拉山系除表现出复杂的植被垂直分布外,西部山脉间的山间盆地出现了温带荒漠。自此向东,密苏里高原为温带短草草原,中部高平原为温带森林草原和高草草原,阿巴拉契亚高原和大西洋沿岸平原为温带阔叶林。如果再考虑宽广的密西西比河干支流冲积平原上发育的草甸和灌木林,这一地带性区域内因地貌-气候变化导致的非地带性分异给人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欧亚大陆中纬度区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表现更为明显,后文再叙。

高纬区由于冰雪覆盖,基本上没有省性分异。

八、小尺度非地带性分异

成因:由于局部地势起伏、地貌部位、小气候、岩性、土质、地表水和潜水的排水条件差别等形成的自然景观分异,虽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也可视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1.地貌部位-小气候变化引起的分异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对象和任务 自然界是一个物质世界,它遵循物质不灭和能量守衡定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对人 类来说是一个错综复杂,但业非杂乱无章的对象。空间各种形式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转换都给人类带来或是利益或是炎难。然而利益和炎难都是相对的,它决定于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决定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力量,决定于时间。 从对物质世界的利用、适应和改造的角度出发,我们把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形式区分 为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已被人们认识业利用的物质及其在运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例如矿藏、森林、土壤、水、辐射能、风能、热能等等。自然条件是指我们周围的环境条件,例如风力大小、温度高低、坡度陡缓、霜期早晚、辐射强弱、酸碱程度等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同出于一个物质世界,由于它的表现形式不同,或者说对不同物质或现象的作用不同,再加上人类对它们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的大小,就体现为资源或条件。例如凤,当它达到一定风速时可作为风力资源利用,但风速过大在农业上就成为害风条件;又如北京山区森林很少,这不仅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为水源涵养差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向短。 无论是农业自然资源的调查或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都必须弄清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 然条件的区别和关系,不能以农业自然资源作为单一研究对象,而忽视了自然条件因素。综合农业自然区划是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作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不 仅把自然界作为自然资源,而且是把它作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来进行区划的。 以自然因素作为对象的区划很多,有单项自然因素的自然区划,如气象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等;有综合自然因素的区划,如综合自然区划。但是综合农业自然区划则与之不同,它是直接为农业区划服务的,为农业区划提供自然依据,是农业自然因素的综合区划。通过这一区划耍提出各分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对农业自然条件适应和改造的措施。综合农业自然区划的任务是要探索各农业自然因素的地域分布规律和作用特点,根据各因素的异同性和相互联系以及合宜的土地利用方向,划出各级农业自然区。 二、综合农业合然区划的分区原则 ‘”综合农业自然区划耍求各自然区都能体现出主导的土地利用和不同的综合治理特点,以便进,步为综合农业区划确定各区主导专业方向提供依据,业使农业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培育保护相互结合。根据这一要求,提出以下划区原则。 一生3一 1、自然因素的搽合1lJ区原则各级自然区不能简单依某个单一自然因素的分布规律 划分,而应按照各自然因素的综合特征来划分。因为诸自然因素相互制约,且资源的利用受到多因素综合的影响,而不是仅仅取决于某个单一因素的作用。 土地利用方向是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之间联系的出发点,反之,为了确定某一土地利 方向必须综合分析各自然因素的作用。例如在北京山区的条件下,若初步考虑适宜利用方为牧,那么首先应考虑有无草本群落,其次分析地形坡度是否便于放牧,能否引起严重水流失(暴雨强度、次数),土壤水分状况和肥力能否保证牧草较快恢复,牧草生境对提供 季牧爆或干草的可能性,等等。只有根据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才能划出宜牧分区。 但是,自然因素的综合不是任意可以选择的,它是按一定规律有机组合的。因此,我 只能按照它们分布的规律,考虑资源可能利用方向和自然条件的作用来选择各种组合的围,划分区域。 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有一条相对比较明显的规律,这就是地貌分异的规律。现将北京 区各自然因素随地貌变异而组合的规律以图示意(见下图)。 由图可见,随着地貌的变异,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都相应产生较规律的变化。当然,气候、土壤、植被等也相互作用而促成这样的分布规律。平原地区地貌类型的差异对不同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 - 2 -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 - 2 -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 2 -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 3 -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 3 -第二章一级区划 ..............................................................................................................................................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 4 -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 4 -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 5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 7 -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 - 8 - 页脚内容- 1 -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第二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三大自然区 1.划分的主要依据 2.划分界线 (1)东部季风区——400 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东部季风区——3 000 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3.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二、三大经济地带 1.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

三大经济区练习 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的 2.关于工业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是综合性工业基地B.珠江三角洲是重要轻工业基地 C.环渤海经济区是基础工业很发达的地区D.环渤海经济区是轻工业基地 3.东部经济地带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严重②能源、原材料不足③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④部分城镇环境污染较 重⑤长江中游洪涝问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4.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区是() A.陕西、河南、重庆B.山西、河南、四川 C.内蒙古、河北、山东D.湖北、吉林、江西 5.关于东部三大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 B.自然资源都十分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C.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都临海,区位条件优越 世纪之交,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开始实施。据此回答11~13题。 6.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 A.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B.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C.促进城乡结构调整,逐步消灭城乡差别 D.实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7.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 ①生态环境建设②发展出口加工工业③基础设施建设④发展科技教育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⑤ 8.图为我国某经济区,读后请回答。 (1)写出城市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D地是________(全称),虚线内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 (3)目前本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自然区划

第七章综合自然区划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区划:泛指区域的划分,通常所说的区划可分为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和 行政区划。 2、综合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地理综合体,根据自然地理 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其相似性程度和差异性程度排列成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综合自然区划反映了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和地域联系。 二、简答题: 1、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原则有发生统一性、相对一致性、区域共轭性、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自然区划的主要方法有古地理法、顺序划分和合并法、类型制图法、部门区划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 3、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有何实践意义? ①揭示了自然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性;②掌握一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③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的改造自然条件,拟定改造自然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综合自然区划工作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与生产建设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 4、什么是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综合分析自然地理各个要素,从中找出主导因素,以便选取主导标志作为划区的界限。 三、论述题: 1、试分析《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2、试评价1956-1959年(黄秉维主持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优点: (1)在区划等级系统中,第一次反映出地带性区划单位,成为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典范。 (2)区划方案有一套完整的综合自然区划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每一级区划单位都有明确的概念,划分原则和指标,从科学上看,十分严谨。创造性地运用了交叉排列单列等级系统,有独到之处,对以后的区划方案影响大。 (3)全面评价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合理利用和拟定改造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践性强,为农业服务的目的性明确。 (4)第一次划分三大自然区。 (5)在区划的理论上有突出特点: ①明确提出中国自然区划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林、牧、副、渔、水利等事业的规划与先进经验推广提供依据。 ②广义理解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③在高级单位中,主要反映地带性分异规律,低级单位反映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为主。 ④采用不同区域相同级别的统一原则、统一依据、统一指标。 ⑤在高级区划单位中,交替使用主导标志法。

1.5 公路自然区划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大气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和日周期变化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大气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和日周期变化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路面结构内温度随深度的分布状况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2、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影响 ◆分析方法: 路面结构内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可通过在外部和内 部影响因素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来预估。这种方法有两类,即统计方法和理论方法。 ◆统计方法(公式) T max =a+bT a·max +cQ ◆理论方法 采用有限元技术进行分析与计算 热传导理论分析法 节尾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第五节公路自然区划 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 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 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 导作用的原则 1、公路区划依据的意义-目的和意义 2、公路区划依据的原则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3、一级区划指标 ◆1、全年均温-2℃等值线。 在一般情况下,地面大气温度达到-2℃时,地面土开始冻结。因此,它是区分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的界线。 ◆2、一月份均温0℃等值线。 是区分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的界线。 ◆3、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两条等高线。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2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 - 2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 - 2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 - 2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 - 2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 - 2 -第二章一级区划 ............................................................ - 3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 - 3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 - 3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 - 3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 - 5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 - 5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 - 5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 - 6 -附录一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 13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 E的计算 ....................................... - 14 - T 附录三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 16 -

2017最新公路规范及标准

2017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指南一览表 序号类别编号书名(书号)定价 1 基础JTJ002--87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0346)22.00 2 JTJ003--86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0348)16.00 3 交通部定额站2009 版 公路工程施工定额(07864)78.00 4 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1814)98.00 5 JTG B02--2013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11120)(今年部重点 规范) 45.00 6 JTG B02-01-200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1228)35.00 7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0927)26.00 8 JTJ B04—2010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08473)28.00 9 JTG/T B05--2004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0784)18.00 10 JTG/T B06--2007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06903) 26.00 11 JTG/T B06— 01--2007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06901)110.00 12 JTG/T B06— 02--200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06902)138.00 13 JTG/T B06— 03--2007 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06900)24.00 14 交通运输部2011年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09402)36.00 15 JTG/T B07—01-2006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0973) 16.00 16 交通部2007年第30 号 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 指南 58.00 17 交通部2011年第13 号 收费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 (09033) 120.00 18 交通部2007年第35 号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01126)62.00 19 勘测JTG C10--2007 公路勘测规范(06570)28.00 20 JTG/T C10--2007 公路勘测细则(06572)42.00 21 JTG /T C22-2009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1311)28.00 22 JTG C20--2011 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09507) 65.00 23 JTG/T C21—01-2005 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查规范 (0839) 17.00 24 JTG C30--2015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0604) 70.00 25 设计公 路 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0996) 38.00 26 JTG/TD31-2008 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 (1206) 32.00 27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05326) 98.00 28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09463) 40.00 29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06248) 36.00 30 JTG/T D31-03--2011 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09181)40.00

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

精选文档 综合自然地理学 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11级地理科学<1>班 姓名: 学号:20112100104

精选文档 临潭县综合自然区划报告 一:自然地理概述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坐 标为东经103° 10'?103° 52',北纬34° 30'?35° 05'。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2县,东西南3面被卓尼县包围。总面积1557. 68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0 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3公里。临潭县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过渡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2825米,最高3926米,最低2209米,地形西高东低。气候属高寒阴湿区,春季回暖缓慢,夏季多暴雨冰雹,秋季降温迅速,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3.2C,极端最低气温-27.1 C,极端最高气温29.6C。平均无霜期65天。年平均降水量518毫米。高寒、阴湿、霜冻、冰雹、旱涝为临潭县灾害性气候。 1:地质 1.1:地层 临潭位于秦岭褶皱系西部中段,以王家坟一一合作大断裂为界,将西秦岭分为北秦岭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临潭县正处在这两个褶皱带的过渡带上。县境内出露地层以上古生界及中、下三迭统为主,第三系、第四系分布零星。 1.2 :地质结构 横贯临潭境内主要地质构造为北秦岭海西优地槽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次一级构造由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和洮河复向斜组成。 新堡——力士山复背斜:轴部由下石炭统砂岩、页岩、粉砂岩组成;两翼逐由中、上石炭统、二迭系、中下三迭统灰岩、砂岩、页岩、板岩组成;背斜轴部在秋峪山至甘沟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局部偏转呈弧形,由尖山向西则呈北西向展布;在复背斜轴部发更次

论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论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自然区划是自然地理学的重大理论之一,是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科学基础,自然区划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己的原则与方法。本文试图从自然区划作为一种地理科学方法论和作为地理学规律表达的一种形式等方面,对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1.自然地理区划原则 区划原则是区划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为区划的核心问题之一,确定合理而实用的区划原则是任何一个自然地理区划成功的关键所在。李治武、陈传康等在分析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区划方案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以下自然地理区划所应遵循的五条基本原则,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发生学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以及地域共轭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并非彼此独立、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例如福建省自然区划遵循以下原则:⑴区内自然环境结构的相对一致性和区间自然环境结构的差异性;⑵在一定等级区内流域的相对完整性和比较密切的生态关联性;⑶尽可能保持乡(镇)地域的完整性。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提出以下3条原则:⑴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综合影响和灾害程度的相对一致性。⑵防治农业自然灾害的难易程度和对策措施的相对一致性。⑶集中连片性与保持县级行政界线的完整性。 辽宁省森林公园区划的原则 ⑴相对一致性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相对的一致性,而且不同等级的区域单位各有其一致性的标准。即每一个等级系统的区域划分,按其区域内部本身存在的,如热量、地貌或其他某一因子的特征具有的一致性进行划分。 ⑵区域共轭性原则 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这一属性即为区域共轭性。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1)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1)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1)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1)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1) 第二章一级区划 (2)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2)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2)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2)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4)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4)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4)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5) 附录一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12)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 E的计算 (13) T 附录三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1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为基础的主导标志法,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关系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在确定区界时,还需进行地理相关分析对区界进行修正,以求其同一区内有相似的公路工程自然环境。但综合性或主导因素原则,均应遵循地带性和分地带性理论。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为使自然区划便于在实践中应用,结合我国地理、气候特点,将全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三大地带,再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七个大区。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为主进一步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域或类型单元。本标准仅规定一、二级区划,其具体划分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在公路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特别为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养护中确定技术措施和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各级自然区划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当地特点,特别在各区的分界处,应根据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论证确地,三级自然区划由各地按有关规定自行划分。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关于黄秉维先生《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的解读 黄老先生这篇文章的脉络为:以对综合自然区划进行定义作为开篇,接着通过对区划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引出具体的区划内容。阐述区划内容过程中,先分析区划的总体依据和最终区划单位,接着分别对每个单位的具体划分依据进行具体阐述,最终以区划的作用作为全篇的结尾。下面,我将就我的认识,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 首先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定义: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甲乙划分,并按照划分出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 接着进行综合自然区划,能够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统。一方面与世界接轨,在全球视角下,更加完整地看待中国地表自然界的分异,并且借鉴国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某些部分相似的地域中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利用改造自然的经验,取精华去糟粕运用到我国的生产实践与科学认识中。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中国自然界的特点。(中国自然界的特点:1.季风和青藏高原的作用2.中国地台与地槽性质特殊3.地势复杂,高原山地与丘陵所占比重大4.收第四纪冰期影响微弱,响应植被风化壳残余等差异巨大5.历史悠久,人为因素强烈。) 第三方面此次区划采用多级区划系统,每级划分出的单位,其内部相似性逐渐增大。换句话说,自然区的内部差异性要大于自然省的内部差异性,自然区的界限也不像自然省的界限那么明显。其原因在于从自然区到自然省,虽然没有连续的级别,但是其划分依据在逐渐细化。例如,在进行具体区划时,有些地方采用的补充原则是: 1.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自然界的现代特征与进展特征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主要依据。 2.较高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不能改变或很难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较低级的单位划分着重以较容易改变的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

2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区划目的、区划原则、区划方法、区划指标等的概念,由于这些因素的不同,会出现多种区划方案。 由于作为自然区划理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学说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区划等级单位系统由简单趋向比较完备的,区划界线从不甚精确逐渐走向精确化,区划工作者特别重视从农业自然条件和资源中选取区划指标,选择性吸收和推广了自然大区、自然省和自然州等,摒弃了“自然国”之类易产生面影响的名称。 一、区划原则 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区划的任务就是提示客观存在的地域分异状况。 为使区划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划划的一般方法,即地域分异规律、区划等级系统、区划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具体进行区划时,为体现地域分异规律,必须以若干区划原则作指导。目前常用的区划原则有发生统一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等。这些原则可以归成两类:一类是由区划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目的在于解决分区问题;另一类是由地域分异和区域单位的整体性所决定的,目的在于确定区域界限。 伊萨钦科认为,自然区划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区划中所划分的区域单位,因其间存在着空间相互联系而保持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2)区划对象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对象和现象,但必须是能够形成有规律的地域组合的“地域现象”;3)区划是一种独特的系统方法,可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共同性和它们这间的有规律的地域联系合并在一起。这种由区域的共同性合并在一起的各个对象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任何区域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区划是反映历史上形成的对象和现象之地域联系的区域系统方法;4)区划既可以自上而下划分,也可以自下而上合并;5)任何区划对象都可以既按照区域的原则,又按照类型的原则加以系统化。 自然区划上述的特点,决定了区域单位的划分和合并应根据其发生共同性、特征的相似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来进行。因此,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和空间连续性原则是进行任何区划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1.发生统一性原则:简称发生学原则 发生统一性是区域单位都具有的特征,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在地域分异因素作用下的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自然历史体。而历史发展道路的共同性则使其具有自己的发生统一特征。因此,必须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区域单位的划分,即在区划工作中必须遵循发生统一性原则,简称发生学原则。 发生学原则早在19世纪后半期已开始用于自然区划实践,现在大多数区划工作者认为,不同等级区域单位的发展历史长短不同,区域发展的共同性应该成为所有等的区域单位划分的基础。但是,对区域的发生统一性还缺乏明确的和共同的理解(原因一致与结果一致,绝对年龄一致和相对年龄一致)。 伊萨钦科认为,发生统一性的内涵包括地域空间的自然地理分异产生的过程、原因和时代、各自然地理单位的发生一致的程度和发展途径的共同性把它们联结在一起的紧密程度。宋采夫把发生学原则概括成三个基本内容:1)查明每个区域单位的形成原因及以后的发展;2)查明其古地理历史的一般情况及确定这一历史中最重要的转折阶段;3)查明作为历史发展产物的现代自然条件。 有些学者把发生学原则理解为区域的地貌发展史的共同性,有些则偏向于把它理解为根据某些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区划单位形成条件的分析。实际上,发生统一性应理解为区划单位古地理分化过程的统一性。所有区域单位作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基本和最本质特点的产生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三讲: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推荐书目(自然地理部分): 黄秉维等现代自然地理1999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1997年科学出版社 牛文元理论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论地理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斯特拉勒(A.N Strahler) 现代自然地理学(中译本)科学出版社 目录: 一、现代地理学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一)古代地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二)近代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三)现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范畴及科学体系 三、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发展方向 (一)现代地理研究承继的主要传统理论、流派(学派) (二)现代地理学的若干重要理论 (三)现代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四、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热点及前沿 (一)主要研究领域 (二)热点与前沿 五、现代地理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一)进展 (二)趋势 六、先进技术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第三讲: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传统理论流派 现代地理学研究承继的传统理论流派 现代地理学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传统和观念。 一、区域学派。 1、概念内涵:对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异进行记载,描述和研究,是地理学最古老的传统,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有关专题研究的基础。 资料:区域学派 (Regional school)是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学派之一,以原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教授巴朗斯基、科洛索夫斯基、萨乌什金为其代表。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心不是各个经济部门,而应该把区域看作地理学的核心,并重视区域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区域综合地理学、地图及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区域学派对促进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十月革命以后,在与部门统计学派、经济学派的论争中创立了对世界经济地理学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前苏联区域学派。科洛索夫斯基是其代表人物之一,他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了“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理论,认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地域综合体。认为自然是基础、经济是核心、技术是纽带,把自然、经济、技术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技术的联系中去分析生产力的地域组合现象。 2、主要理论基础:其主要理论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3、代表人物:德国李希霍芬、赫特纳、美国哈特向、苏联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 20世纪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纳提出了地理学的核心应是区域研究。 赫特纳(hettner,alfred ,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奠基人之一。生于德累斯顿,卒于海德尔堡。哈雷大学博士。1882~1890年先后两次去南美洲旅行考察。1895年创办《地理杂志》,并长期任主编。曾任海德尔堡大学教授。到过俄国、北非和亚洲等地旅行。赫特纳强调地理学的区域特性。他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叙述了地理学的历史、性质、任务、研究方法、概念和思想的构成、地图和图片、文字表达以及地理学教育,系统地阐明地理学理论,是其地理学思想的代表作。还著有《区域地理学基础》等。 哈特向: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2)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2)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2)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2)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2) 第二章一级区划 (3) 第2.0.1条一级区划的主要依据与指标 (3) 第2.0.2条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3) 第2.0.3条一级自然区划 (3) 第三章二、三级区划 (5) 第3.0.1条二级区划的主导因素与标志 (5) 第3.0.2条二级自然区 (5) 第3.0.3条三级区划的方法 (6) 附录一一级区划的自然条件和对公路设计的要求 (13) 附录二潮湿系数K值及蒸发力 E的计算 (14) T 附录三各二级区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16)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区划的目的 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并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采用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为基础的主导标志法,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关系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在确定区界时,还需进行地理相关分析对区界进行修正,以求其同一区内有相似的公路工程自然环境。但综合性或主导因素原则,均应遵循地带性和分地带性理论。 第1.0.3条区划的分级 为使自然区划便于在实践中应用,结合我国地理、气候特点,将全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三大地带,再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七个大区。二级区划是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为主进一步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内划分更低一级的区域或类型单元。本标准仅规定一、二级区划,其具体划分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第1.0.4条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在公路规划、设计中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特别为在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养护中确定技术措施和设计参数提供了依据,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 第1.0.5条区划的采用 各级自然区划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当地特点,特别在各区的分界处,应根据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论证确地,三级自然区划由各地按有关规定自行划分。

教案精选:高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二地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年开始了。我们也开始了高三地理选修课的学习,从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的地理学习,

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现在我们建造地理知识大厦的材料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要构建大厦了。以前我们多是去单独的去看问题,现在我们要综合的看问题了(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结合,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我们从本册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来,知识更加综合,问题更加接近实际。下面我们开始我们的第一单元的学习。 [板书]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播放一组中国的自然,人文图片。 [讲解] 由这组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板书]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 [归纳]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整理 文章结构导图 ●区划分类单位的原则 ●具体进行区划 ?三个自然区 ?第一级单位 ◆热量的地域差异 ◆湿润情况 ?第二级单位 ◆代表性的土类、植被 ?第三级单位 ◆地形的生物气候特征 ●区划的作用 综合自然区划就是按照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按照划分出来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 与分布的规律性。因此,划分工作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 区划分类单位系统。 划分自然区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组合若干自然情况有某些相似性的区划单位,以便与世界及亚洲区划系统相衔接,另一方面是帮助我们理 解热量带在不同自然区具有不同意义的手段。 划分一贯遵循生物气候原则,就是根据气候与土壤、生物、农业的相关性来划分单位,拟定界限。所考虑的规律主要是垂直地带性规律的 反映。 一、三个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与青藏高原区 二、(一)六个热量带和亚带。

可能还不到1000℃,少数山地顶部在雪线以上。所显示规律是垂直地带性,在4000米左右为暖温带,4000米以上至4200米为亚热带。 (二)湿润状况 地区中站中坚位置的是上层由中生的多年生高大草本组成的群落,半干旱区植被以丛生状草原最为普遍,干旱地区全为荒漠。 三、代表性土壤和植被 有10地区和亚地区各仅有一个地带或亚地带,其余8个地区与亚地区中的地

四、地形 将七种地形划分为四类:平原与丘陵、低山、间山平原、中山与高山。综上,将相对高度500米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分类标准,是考虑了若干方面的自然现象与规律的。 自然省:自然地带内由于地形或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生物气候特点不同或其组合形式不同的地域。每一自然省中,生物气候特点或其组合形式基本相同,在土壤与植被等方面有与之相应的相似性,其地形在生物气候分类上属一个类型。 五.区划的作用 第一,可以系统的大致了解不同地域有可能生产什么,土地应该主要用以生产什么,在不同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多少产量。 第二,更充分的利用自然,消除不利的自然因素,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也可以按自然地区、自然地带和自然省来分别考虑,权衡缓急。 第三,对农、林、牧生产技术的先进经验的推广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按综合自然区划来规划农业、林业等试验机构及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这些机构的布局,可以避免偏倚,拟定出比较恰当的方案。 第五,大规模的自然改造往往牵涉到不同的综合自然区划单位,自然界的变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根据区划单位来进行研究、计算和规划。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