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县西埠镇鸡笼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和县西埠镇鸡笼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和县西埠镇鸡笼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和县西埠镇鸡笼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

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和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三年一月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设计

设计提交单位:和县国土资源局

项目类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设计单位: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丁厚祥

总工程师:许仁朝

项目负责:陈柳

设计编写:陈柳孙协龙李学锋

审核:王代飞

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一月

目录

1. 前言 (1)

1.1项目由来 (1)

1.2设计工作简述 (1)

1.3项目区概况 (2)

2.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3)

2.1地形地貌 (3)

2.2气象水文 (3)

2.3地质概况 (4)

2.4项目区地质环境问题 (8)

3. 治理原则、目标与任务 (10)

3.1治理原则 (10)

3.2治理目标 (10)

3.3治理任务 (11)

4. 工程总体设计 (12)

4.1设计依据 (12)

4.2工程总体规划设计 (13)

5. 分项工程设计 (22)

5.1房屋拆除工程 (22)

5.2挖方、填方工程 (22)

5.3场地平整工程 (24)

5.4边坡工程 (24)

5.5截排水工程 (25)

5.6道路工程 (29)

5.7复垦复绿工程 (29)

6. 工程监测设计 (31)

6.1工程监测的目的及任务 (31)

6.2监测内容及方法 (31)

6.3监测点的布设及频率 (32)

7. 施工技术要求 (33)

7.1施工技术要点 (33)

7.2工程质量控制 (35)

7.3施工安全控制 (35)

7.4施工总进度 (36)

8. 设计工程量及投资预算 (37)

8.1编制说明 (37)

8.2投资预算 (38)

9. 预期效益分析 (40)

9.1经济效益分析 (40)

9.2社会效益分析 (41)

9.3环境效益分析 (41)

附图:

1、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图(1:1000)

2、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

3、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剖面图(1:1000)

4、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样图(1:20)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1. 前言

1.1 项目由来

和县西埠镇鸡笼山位于和县西北325°方向18km处,隶属于和县腰埠乡管辖,区内共有两家闭坑矿山,由于矿山无序开采,近年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高陡边坡以及废土石堆场,产生了较多的地质环境问题,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2012年12月,和县国土资源局计划对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委托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的工作。

1.2 设计工作简述

接受委托后,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随即成立了项目部,迅速启动了项目设计工作。

2012年12月7~15日,项目组成员对项目区进行了地形测量工作,地形测量比例尺为1:1000,测量面积35ha。本次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m。测量主要包括地形地物、边坡和碎石土堆位置、高差等。同时,另一组成员进行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查明了矿区自然状况包括地形、水文、植被等;矿区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矿区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矿山地质灾害等。

2012年12月16~18日,项目组对野外调查资料自检并进行室内成图工作。使用全站仪直接采集数据,通过电子存储介质传入计算机,经“南方CASS7.0”

软件处理并形成电子图件和有关数据。

2012年12月19~2013年1月12日,完成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的文本和相关图件的编制工作,并提交最终审查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稿。完成主要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1.3 项目区概况

1.3.1 项目区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和县西北325°方向18km处,隶属于腰埠镇管辖,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1′25″,北纬31°47′13″。善后至和县柏油路(X032)横穿项目区而过,且与项目区北侧距离约2.5km的105省道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见矿区交通位置图1-1)。

1.3.2 项目区工作范围

项目区工作范围由4个拐点组成,总面积为26.03ha,拐点坐标见表1-2。

表1-2 项目区拐点编号及坐标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图1-1 项目图交通位置图

2.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2.1 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含山褶皱系北部,侵蚀基准面标高+30m左右,山脉整体走向北东南向,最高海拔标高+180m,一般标高+150m以下,地形切割成都中等,相对高差120~150m。地表岩石出露一般,山坡上局部被浮土覆盖。

2.2 气象水文

(——)气象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约240天);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据和县气象局资料显示,全县多年年降水量在1000~1158mm之间,降水天数年均为123.5天。季节分配不均,春季(3~5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6~8月)占38~44%,秋季(9~11月)占18~19%,冬季(12~2月)占10~11%,一年内7月降水最多,12月最少。年均蒸发量为1469~1629mm,7~8

月份在800mm以上,11~2月在100mm以下。夏季梅雨特征显著,持续25天左右,梅雨量240~260mm。

年平均气温在15~2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2~28.4℃;最冷月(1月)2.4~2.8℃;年均最低气温在-7.5℃左右。

——水文

项目区内地表水系总体较发育,主要为大大小小的坑塘。其中:西北侧有一老庄水库,水库面积约53516m2,另外有矿山深挖形成的两个水塘,位于边坡坡脚处,大水塘面积约13963m2,水面标高44.4m,水深约0.5~4m;小水塘面积约3550 m2,水面标高44.2m,水深约0.1~1m。

2.3 地质概况

2.3.1 地层岩性

项目区位于扬子地台下扬子准地台的边缘,长江中下游含山褶皱带北带东部,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其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五通组(D3w):下部为灰白色中厚至厚层含砾砂岩、沉积石英岩;上部为灰白、灰黄、灰紫等色,薄层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顶部夹煤层。厚度为175m。

栖霞组(P1q):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底部夹煤层。厚度为198m。

孤峰组(P1g)灰黑色薄至中层硅质岩。厚度为40m。

大隆组(P2d):以灰黑色硅质岩为主,厚度为27m。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和龙山、殷坑组(T1h+y):灰至灰绿色页岩夹灰岩,青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夹页岩或互层。厚度大于140m。

南陵湖组(T1n):下部为紫红色薄层瘤状灰岩、泥灰岩,钙质泥岩夹微晶灰岩;上部为青灰色至中厚层蠕虫状揉皱灰岩,局部夹风暴砾屑灰岩。厚度168m。

第四系(Q):主要由亚粘土、细~粗砂及少量砾石构成,分布于山脚处,厚度介于0.5~3m之间。

2.3.2 地质构造

(1)褶皱:

项目区位于柯家凹~大冯村倒转向斜核部及南东翼南西段,该倒转向斜分布于石井塘之南东尖山凹~山李塘~大冯村一线,轴向约55°,北西翼地层产状倒转。出露长度5km,向斜南西段自小马山至大冯村附近,被第四系所缚盖,隐伏长约6.5km,且被大冯村~尹家大山横向断层所断伏,向斜向北东延伸至何家凹附近被纵向断层所截断,出露终止。

(2)断裂:

区域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有石井塘~鸡笼山纵向逆断层组,共有9条逆断层组成,断层线总体约50~55°,断层线基本平行,均像北西倾,倾角20~65°。项目区内仅见其中一条断层F1,倾角60°。

2.3.3 地震与新构造运动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2-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度)。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图2-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

表2-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2.3.4 水文地质条件

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介质条件,将矿区含水岩组分为三组,即松散岩类孔隙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和基岩裂隙含水岩组。

1、含水岩组分类及富水性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由第四系松散结构物构成,分布于项目区周边地势低洼处,厚度介于0.5~3m之间。水质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1.0g/L,富水性弱。

(2)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赋存层位为三叠系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和五通组,岩性主要为灰色微晶灰岩、中厚层似瘤状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等,该岩组地表及深部岩溶不发育,岩层富水性中等,为中等含水层。

(3)碎屑盐岩类裂隙含水岩组:赋存层位为栖霞组、孤峰组、大隆组,岩性主要为硅质岩、石英砂岩等组成,该岩组裂隙不甚发育,富水性差,透水性差,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地下水的补给均来自大气降水渗入。大气降水仅少部分渗入表土层后转化为孔隙水及裂隙水,主要以地下迳流的方式向低地或水库排泄,部分以蒸发形式排泄。

2.3.5 工程地质条件

1、土体

松散土工程地质岩组:该岩组由亚粘土、细~粗砂及少量砾石组成,该岩组岩性软弱,结构松散,平均抗压强度<10Mpa,工程稳定性差。

2、岩体

半坚硬—坚硬薄—中厚层碳酸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分布于项目区中部,由殷坑组、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的钙质页岩和灰岩组成,灰岩层间夹厚几毫米~几厘米不等的页岩,页岩岩心呈碎屑状,遇水易崩角。该组岩性软硬相兼,以硬质岩石为主,岩石抗压强度为57.8~87.6 Mpa,岩体质量中等,为较稳定岩组。

半坚硬薄—中厚层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分布于项目区南东部,由栖霞组、孤峰组、大隆组的硅质岩、石英砂岩等组成,页片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较弱,岩体倾角较缓,自然稳定性较好,为较稳定岩组。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2.4 项目区地质环境问题

自从上世纪以来,先后有多家矿山在项目区进行石料开采,现均已全部关闭。由于不规范的开采方式以及疏于环境保护,致使矿山地质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对当地环境产生了较严重影响。项目区内主要采坑共有3处,编号为CK1~CK3,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土地、植被资源被挖损压占,造成地表、岩体裸露,地貌景观破坏严重,挖损压占的地类主要为工矿用地、裸地和草地。各采坑压占破坏地类面积情况见表2-2。

表2-2 土地损毁情况说明表

第二,项目区部分边坡高陡,岩体局部较破碎,且坡顶风化层较厚,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成为崩塌、滑坡等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CK1位于项目区的西南角,有一段开采边坡,边坡高2~8m,边坡角75~85°,岩石坡面不平整,区内边坡危岩体凸出,采场底盘可见崩落的块状岩石,边坡局部不稳定,边坡总体稳定相较好。区内还有一处废石堆场形成的边坡,坡高3~5m,边坡角约50°,坡面局部已经自然复绿,稳定性较好。

CK2位于项目区的中部,主要由一段边坡控制,边坡大致呈一个环形,边坡高4~46m,边坡角50~75°。其中:部分边坡为顺向坡,岩性为灰岩,坡面有顶部崩落的残破积物覆盖,稳定性较差;其他边坡为逆向和斜交坡,边坡总体较稳定。

CK3位于项目区的东南角,区内边坡陡坎较零散,主采坑为区内西面,边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坡高4~24m,边坡角60~75°,局部地段为顺向破,边坡岩性为砂岩,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好。

因此,开展鸡笼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照片1 CK1处边坡

照片2 CK2处边坡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照片3 CK3处边坡

3. 治理原则、目标与任务

3.1 治理原则

(1)安全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防灾减灾,保障矿山自身及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2)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宜耕则耕、宜水则水、宜建则建”原则治理。

(3)科学规划的原则:根据地质环境特征,在不违背土地利用等规划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治理工作。

(4)利益协调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优先,并尽可能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协调。

3.2 治理目标

项目区的总体治理目标是——通过挖方、填方、护坡和复垦复绿等工程手段,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恢复、改造矿山生态环境,达到土地综合利用的目的。

项目区的具体治理目标是——通过挖填方,对项目区各区块进行平整后覆土复垦复绿。项目区规划治理总面积18.4129ha,其中:耕地面积16.3383ha(约合250亩),林地面积2.0746ha(约合31亩)。

3.3 治理任务

(1)挖土石方量46.4422万m3。

(2)回填土石方量19.6074万m3。

(3)场地平整16.6553ha。

(4)危岩清理302.20 m3,建挡石墙283m。

(5)修建截水沟2383m,新建道路651m。

(6)拆除居民建筑物面积1962m2,清运垃圾588 m3。

(7)覆土方量13.6951万m3。

(8)绿化工程面积2.0746ha。

(9)恢复耕地面积16.3383ha。

具体治理工程任务见下文表3-1。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表3-1 治理工程任务一览表

4. 工程总体设计

4.1 设计依据

——主要技术标准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3、《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规程》;

4、《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试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5月;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6、《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标准(试行)》;

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0、《边坡工程勘察规范》(YS5230-96)。

——主要资料性依据

(1)《技术咨询服务合同书》(和县国土资源局与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该项目的合同书,2012年12月);

(2)2010年4月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图(熊关塘-H50 G 006068);

(3)《腰埠乡茅山口石料厂档案卷宗》;

(4)《和县腰埠乡青春石籽厂档案卷宗》;

(5)《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45号;

(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安徽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函》(国土资厅【2012】756号)。

4.2 工程总体规划设计

4.2.1 工程总体部署

——治理区块的划分:

以X032县道为界,将项目区划分为A、B两个区块(具体见表4-1),然后在区块之下,按场地实际情况划分块段,A区块共划分出A-1、A-2、A-3 、A-4 、A-5五个治理块段,B区块共划分B-1、B-2两个治理块段。各块段治理后最终恢复地类面积具体见表4-2。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表4-1 项目区块划分表

表4-2 项目区复垦复绿面积表

——项目实施的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爆破手段,对治理区块内的场区进行挖填方处理;通过光面爆破进行削坡。第一阶段的施工时间约4个月,应于2013年7月底之前完成治理任务。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护坡工程、截排水系统工程、复垦复绿、修建项目区道路等。第二阶段的施工时间约2个月,应于2013年9月底之前完成治理任务。

4.2.2 场区标高设计

项目区分为A、B两个大的区块,6个小的块段,按照各个块段场地的实际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地形情况,同时考虑到挖填方工作量大小,设计为不同的地面标高。

A-1块段进行分台阶削坡后,形成的采场底盘标高与A-2区段标高一致为+50.0m;A-3区段设计标高为+58.5m;A-4区块场地整体较平整,依照原始地形标高为+50.0m;A-5区段以与A-4区段之间的陡坎为界,设计标高为+43.0m。

B-1、B-2块段以最终形成的边坡陡坎为界,依据场地地形分别设计标高,其中:B-1块段标高为+63.0m,B-2块段标高为+74.5m。(见表4-3和图4-1)。

表4-3 块段场地标高一览表

安徽省和县西埠镇鸡笼山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

图4-1 场地布局及区块设计标高图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汇报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f75223746.html,)/总结报告/工作汇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汇报 自治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全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工作目标,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大工作力度,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实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伴随着矿业开发的迅速发展,全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治理区域点多、面广。调查显示,全区需要治理的集中区域达88处,占用破坏土地79108.14公顷,涉及耕地7552.11公顷、林地3048.91公顷、草地34539.44公顷,面积庞大。二是危害严重,治理形势紧迫。全区矿业开发形成的采空区地面塌(沉)陷总面积达到226.21km2;形成的塌陷坑、塌陷群323处,已发生矿山地质灾害541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5575亿元,伤亡人数共计62人。三是污染严重,危及民生。全区矿山年产固体废弃物2.86456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10.7%,累计积存量高达29.7774亿吨;全区矿山年产废水废液

3.1185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55.5%。矿山废弃物引起的淋滤、扬尘、自燃和渗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随着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制度、措施的完善,全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已取得初步效果,不仅解决了部分重点区域历史上形成的地面塌陷、占用破坏土地和地质灾害等问题,而且使新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形成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 二、全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别是XX年以后,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督促矿山企业履行恢复治理地质环境的责任,治理取得明显效果。 (一)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重点,实施民生工程。 XX年以来,自治区把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作为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工程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先治理自治区确定的8个采煤沉陷区、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突出区域、影响城市周边景观的区域和以利于解决恢复成为建设用地与耕地及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明显的区域。项目资金由XX年的0.013亿元增加到XX年的4.63亿元,9年增加356倍。 XX年至XX年,全区共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86个,下达项目资金11.57亿元。其中,国家项目54个,投资3.19亿元;自治区项目132个,投资8.38亿元。XX年至XX年,全区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正文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简介 (1) 1.2编制依据 (6) 第2章项目区自然条件 (8) 2.1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8) 2.2区域地质概况 (10) 2.3社会经济概况 (13) 第3章项目区地质环境现状及问题 (15) 3.1地质环境现状 (15) 3.2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预测 (18) 第4章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19) 4.1地质环境治理的原则 (19) 4.2项目治理的目标 (20) 4.3工程设计内容 (20) 4.4工程量计算 (22) 4.5施工组织设计 (22) 4.6预期成果及管理 (27) 第5章项目经费预算 (29) 5.1预算编制依据 (29)

5.2取费标准及计算方法 (29) 5.3需要说明的问题 (32) 第6章预期效益分析 (34) 6.1社会效益 (34) 6.2生态效益 (34) 6.3经济效益 (35) 第7章保证措施 (36) 7.1组织领导保证 (36) 7.2项目实施制度建设 (36) 7.3项目资金管理要求 (38) 7.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8) 7.5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 (39) 第8章附件 (41) 8.1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41) 8.2编制单位内部审查意见 (44) 8.3项目工程任务表 (45) 8.4附件 (46)

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的由来 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某北1 km处,位于某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某公路,位于某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采区内采坑深浅不一,排列无序,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塘,水塘中堆积大量的城市垃圾,坡岸逐年侵蚀,造成土地资源逐年丧失,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影响某生态农业基地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和农业建设的瓶颈。 2013年7月,某工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某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关于印发《某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某资发【2007】37号)的文件要求,编制了“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书及工程预算书。 1.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区原为某砖厂取土区采坑,某砖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采多年后因资源枯竭,于八十年代初期关闭。矿山关闭后,附近居民仍在此取土修建民房,由于多年在此取土,形成了较大的采坑,采坑已全部积水,成为水塘。因项目区废臵多年,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项目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某快速发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合同书

HJZL20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合同书 项目名称:XX露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发包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承包单位:XXX 签订时间:2013年X 月XX 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同书 发包单位(甲方):XXXX 承包单位(乙方):XXXX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及要求,双方就“XXXXX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工作共同协商,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承包内容及范围 编制“XXXXX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提交正式技术报告成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备案文件,提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告》 5 份,数据光盘 1 份。 第二条工期要求 乙方在本合同签订之日后45 日(即2010年9月13 日—2010年10 月28 日)内送至国土部门进行审查。 第三条技术内容、要求 1.工作目的 通过对矿山环境进行调查,通过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危害矿区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各种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及分析研究,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目的是为保护矿山环境,有效防治矿山开发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及诱发的地质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主要工作内容 (1)进行矿山环境调查。 (2)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3)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评审。 第四条双方责任 1.乙方责任 (1)乙方必须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技术要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以及国土资源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及规定,认真完成评估及设计过程的有关工作。 (2)乙方应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提交报告到国土部门审批。 (3)乙方在完成所承担项目的“方案报告”时,应及时协调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评审并通过,并负责其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 (4)乙方将报告送至国土部门后,因国土部门原因没有安排评审会议,而延误报告及备案文件的提交,工期顺延。 2.甲方责任 (1)甲方应主动提供乙方本矿的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建设初步设计

矿山治理导则

附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导则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加强矿产、水电、旅游资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有关要求,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管理,加快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建立,规范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指导和规范各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特制定本导则。 一、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已投产矿山企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编制,主要针对矿山开采至闭矿阶段的生态保护、治理与恢复具体工作。 矿山生态环境是指矿区内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整体,包括地表植被与景观、生物多样性、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声环境等。 二、《方案》编制、论证与实施 1.《方案》编制 矿山企业按照本导则要求负责本矿山《方案》编制工作。 新建、改(扩)建矿山应在矿山开采前完成《方案》编制工作; —3—

已投产矿山(或资源开发企业)未编制《方案》的要按照本导则补充编制《方案》。《方案》中要明确阶段治理任务、目标、资金需求和筹集方案,作为日常生态环境监管和收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重要依据。 2.《方案》论证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方案》的必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恢复治理资金来源和筹集方案等进行审查与论证,编制单位根据审查和论证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过社会公示,形成《方案》报批稿。 3.《方案》审批与监督实施 《方案》审批权限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政府(省、市、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监督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后,由矿山企业按照《方案》内容组织实施。《方案》内容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方案》实施资金来源包括矿山企业自筹资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经批准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及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方案》中规定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阶段目标,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矿山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效进行评估和验收。 三、《方案》主要内容 1.总则 1.1任务由来 —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制规范

目次 前言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规范性附录)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E(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F(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的讨论

关于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的讨论 发表时间:2019-04-16T08:42:26.7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范超鹏曾涵荟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逐年提高。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逐年提高。我国在大力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矿区生态破坏、土地资源占用和损毁、环境污染及地质灾害频发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本文就关于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措施 引言 地质环境主要指的是地表下坚硬的外壳,契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实际变化时,若产生突变现象就会引发地质灾害。就当前能力而言,尽管无法在根本上对地质灾害问题予以改变,但能够采取一定的防治与保护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构建出优良的自然环境。 1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1地质灾害 大部分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过度的追求利益及不合理的开采,给采坑留下了落差从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的深石壁,岩体裸露,危岩耸立,裸露的岩体几经风化,边坡失稳,极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1.2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比较长的时间当中,因为多数的矿山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自身环境保护意识不高,进而造成了露天矿山在开发过程当中出现有害气体、废水以及废渣等排到矿山环境当中,进而大大污染了大气、水源。在开采过程中,一些含有碱金属的物质当碰到降雨的时候就会生成无机盐类物质,进而对地表水体带来比较严重的污染。如果这些物质渗入到地下含水层,就会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这是露天开采矿山面对的比较大的污染问题。水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必备资源。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1.3土地资源、植被破坏 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主要体现在土地占用和地面塌陷,土地占用主要是工业场地和矿石堆放占地,采矿剥离出大量的表土和非矿碎石,因得不到利用都杂乱无章的堆放,直接破坏和占用土地资源,使土地没能得到充分利用。矿石埋藏于表土层以下,开采矿山需先行剥离表土层,这就破坏了矿区土地使用类型,使原来的绿地荡然无存,并影响周围植被的生长,剥离废弃物的堆放也严重破坏了植被的生长,植被的破坏又会进一步造成水土流失。 2废弃矿山恢复治理措施 2.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其一,以矿山具体地质情况,准确划分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与设施,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御方法,加强地质保护;其二,将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作为基础,重点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并分析出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有效的管护对策,减轻采矿活动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开展保护的过程中,还需要设置监测点,并增强巡查力度。 2.2地质灾害恢复治理措施 ①为防止滚石伤人,对边坡进行清坡,撬除活动危岩、临空岩、楔形岩。②对于高陡边坡,进行台阶式降坡卸荷处理,以达到放缓边坡的目的,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治理后台阶边坡角不大于65°(风化土不大于38°)。③对于易造成滑坡不稳定的边坡岩体,可以采用支挡工程,如设立挡墙、抗滑桩等,来解决边坡稳定性的问题。④为防止降雨引发崩塌、滑坡的等地质灾害,在坡顶设置截水沟,以防止坡顶水流对边坡的冲刷以及地表水下渗降低软弱面强度而造成滑坡。 2.3生态治理 当露天矿山被废弃之后将出现凹陷的盆地,并且因为长期的暴露,进而造成了表层粘土附着,存在比较差的渗透性。对这种废弃的矿山来说能够通过生态治理模式来治理。一般措施为:分析废弃矿坑周围的岩性,对透水性强的地方进行水密性加固。最终实现改变矿山周围生态环境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和周围环境协调的改造以及整理。和旅游开发结合到一起,创造地质旅游生态景观,不断扩展废弃矿山的治理思路[1]。 2.4土地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一)台阶平台植被恢复治理。平台砖浆砌筑种植槽,槽内回填种植土,种植乔灌木,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①施工工序:设置种植槽→回填营养土→种植乔灌木→养护。②设置种植槽:防止水土流失在每级台阶边缘0.5m处砖浆筑砌挡土墙,采用梯形式挡土墙,规格为墙高1m,墙顶宽0.5m,墙底宽0.8m。③种植乔灌木:选用当地适生乔、灌木,按行株距3.0m种植两排乔木。(二)石壁边坡植被恢复治理。(1)植生袋法[2]。用乙烯网袋等将预先配好土、有机基质、肥料等装入袋中,沿坡面向上堆置,袋的大小厚度随具体情况而定。①施工工序:清理边坡→铺设生态袋、移栽花灌木→喷播草灌→养护②清理边坡:施工前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平整,坡面起伏不宜超过8cm,再进行后续植生袋码砌等工作。③铺设生态袋:沿坡面铺设生态袋,袋子要紧贴坡面,缝隙处要用土填实,生态袋表面铺撤一层种植土,以喷播草灌种子。④养护:在边坡交验前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补植、浇水、施肥、除虫、直至植被生长稳定。雨季应做覆盖及截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侵蚀。旱季应经常浇水,待植被成坪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2)客土喷播法[3]。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矿山市政景区等边坡绿化的生态防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中。它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混合物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以达到景观近似于自然绿化的目的。①施工工序:清理坡面→坡面客土→喷播草灌→养护②清理边坡:施工前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大致平整。③坡面客土:在平整坡面上回填厚10-20cm土壤,浇水密实。⑤养护:在边坡交验前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补植、浇水、施肥、除虫、直至植被生长稳定。雨季应做覆盖及截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侵蚀。旱季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文字报告编写题纲 根据《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条例》,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及编制目的 阐述任务由来:主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业主的委托书或合同要求而编制。 编制方案的目的: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监管和矿山业主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依据。 1.2 方案编制工作概况 阐述矿山资料的收集、调查工作量情况;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施及验收情况。 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现状调查,现状和预测评估情况,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与部署情况,经费估算情况,方案编制过程、公众参与(包括义务人、土地权人、有关部门的意见,下级国土部门的审核意见)。 插工作量表、工作程序图。 1.3 方案编制依据 按下列顺序列出依据: 1)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 3)政策性文件。 4)技术标准与规。 5)其他相关资料,包括矿山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矿产地质详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水文地质详查报告、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尾矿库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报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方案编制委托(或协议)书等。 1.4 方案的服务年限 据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剩余年限(或拟申请的、或拟延续的采矿许可证期限),加上超出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年限(一般1年),再加上监测管护年限(一般3年),确定方案服务年限(自××年××月-××年××月)。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 说明 一、制订目的、工作简况 为有效爱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爱护的和谐进展,为矿山地质环境爱护及治理复原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爱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治理暂行方法》,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治理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在我国和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没有现行规范可依,而我区面临有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需要验收的背景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实践体会和新技术的使用,提出编制稿,现征求广西矿山业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定稿。 二、项目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的通知》(桂质监函[2010]169号)文,将本标准

列入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项目编号为:20 10—1001。 三、确定规范要紧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由十部分和三个附录内容构成:范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求,矿山公园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工程验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验收,矿山公园治理复原验收。本标准的要紧内容是矿山地质灾难类,矿山含水层破坏类,和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类的治理复原要求和验收标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复原,适用本规定”,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的范畴是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等地质灾难类、含水层破坏类,地势地貌景观(含地势地貌、土地、植被)破坏类。另据《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DZ/T223—2009修订稿)的9.2.4 条“泥石流治理,可采纳清理泥土石以复原场地,或者修建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纳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排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的条款要求,和我区矿山中确实存在废石、弃土、废渣作为要紧物源的泥石流灾难,因此,矿山地质灾难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的地质灾难类的4个灾种中增加一个泥石流灾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第二十一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后,对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业遗迹,国家鼓舞开发为矿山公园”,和第二十二条关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条件的规定,以及第十二条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应当包括内容的第五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和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采矿权人应当定期向矿山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形,如实提交监测资料。县级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分析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分析 【摘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近年来新兴的实用型环境保护学科,涉及到地质、采矿、环境、农林、水利、旅游、生态、建筑等诸多学科领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述了矿区的基本情况,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废弃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年增加,建筑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导致采石场、砖瓦窑场等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建材工业在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污染、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矿区及其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 1矿区基本情况 某矿区始建于上世纪末,历史上开采技术落后,形成大小露采宕口多处,各宕口均无安全开采平台,为自上而下一面坡,由于岩石裂隙发育,危岩体随处可见。对居民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地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该矿区矿权全部关闭,立项对该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2地质条件概况 2.1气象水文 该矿区气候属季风副热带湿润型,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冬季干旱,夏季湿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为41.2℃,极端最低气温为-22℃,年无霜期220d。年均降水量951.3mm,年最大降水量1335.3mm,年均降雨天数120d,年降水分配不均,雨季多集中在7~9月。矿区水系属淮河流域水系,区内及周边无较大地表水,冲沟较发育,雨后有暂时性流水,地表水系发育一般。 2.2地形地貌 该矿区地势平坦稍起伏,海拔标高一般在60~80m之间,地形切割程度中等。地形坡度较缓,约在20°左右。区内植被稀疏,除少量松杉树木外,其余均为灌木、杂草。 由于人类采矿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多处露采坑和废渣堆场,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最新)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为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我县矿山问题迅速整改到位,如期销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省环保督查整改要求,切实做好X 生态保护工作。 二、预期目标 通过治理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矿山问题按时销号,确保媒体和社会关注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改,确保全县矿山更加注重生态修复,自觉走绿色矿山的发展道路。 三、实施方案 (一)治理范围。 重点围绕中省环保督查、“绿盾行动”、环保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矿山问题,各类新闻媒体聚焦负面反映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X年排查出的其它矿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重点包括X矿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及保护区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它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僵尸”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二)治理措施。 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施策、量力而行的原则办理。对于三类治理范围内的5个重点矿山统一由县国土局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单位针对矿山破坏生态环境具体问题做出工程设计,然后按照设计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修复生态环境。鼓励激励企业投资自行治理,从市县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予以奖励。 对于类似X铁矿的“僵尸”企业,为了尽快完成环保督查销号,由县国土局直接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企业承担的资金可以采取欠账措施,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于无主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由县国土局组织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所需费用从市县财政补助的矿山治理资金中解决。 (三)资金来源。 本方案资金来源于市县两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共320万元。其中:市国土局下达市级财政补助150万元(分别以安国土资发〔X〕309号文件下达50万元,安国土资办发〔X〕48号文件下达100万元),县财政局下达X年市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20万元,县国土局报告政府拨付50万元,

矿山环境治理方案

1、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建立绿色矿山开发模式,治理矿山开采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XXXXXXXX国土资源局计划将XXXXXXXX县XXXXXXXX铁矿尾矿堆、选矿厂附近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工作区附近国道、县级公路发达,交通便利。(见图1工作区附近交通位置图) 该矿山1993年建矿,1995年投产,投资500万元,次年选矿厂建设完成,设计处理能力为15.0万吨/年。2006年9月XXXXXXXX县对该矿山进行了储量核查,考虑矿块开采过程中的损失和废石混入,按矿块采矿回收率85%,废石混入率15%计算,可获得采出矿石量23.96万吨,据此计算矿山尚有服务年限不足2年,预计2006年初闭坑。 矿山经过10多年的开采,选矿厂目前已经产生近40万L3的尾矿,全部堆积于矿体西南侧的XXXX沟,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尾矿堆,晴天风起处,粉尘飞扬,阴天雨过后,污水四溢,对工作区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污染了工作区周围的空气和水环境,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雨季形成泥石流,将直接威胁山脚下XXXXXX村的耕地和人员;废石的随意堆放,占用了耕地,破坏了植被,为此,对该矿山尾矿堆、废石的治理及周围生态环境的恢复已迫在眉睫。 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有关规定以及XXXXX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文件,XXXXXXXX国土资源局计划对XXXXXXXX铁矿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以达到消除地质灾害,改善附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2、工作区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2.1.1气候条件 该矿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时刮西北风或西南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经常因大雨或暴雨造成山洪暴发,秋季晴朗少云,昼暖夜冷,气温变化显著,冬季寒冷干燥,降雪稀少。多年平均气温10℃,最高气温38.7℃(1972.7.17),最低气温-29.2℃(1962.2.13)。区域内降水比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700LL,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平均无霜期152~170天,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为1.09L。 3.1.2地形地貌 工作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侵蚀构造低山区,区域上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面标高150~500L,地形总体坡度25~30°,地表出露多为变质岩,在河谷、沟谷有第四系残坡积和冲洪积物存在。工作区位于山脚处,西、南面为低山,向东、北面急倾,地面标高170~220L,坡度较陡,沟口处向东北存在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物。 2.1.3河流水系 工作区附近的水系主要有大狗河。大狗河发源于XXXX县东南边缘处低山区,自南向北流经XXXXXX,XXXXXXXX,汇入赵河,全长约40kL。该河从工作区南、东、北三面流过。河床标高170L,低于工作区标高最小处约15L。 另外,狗河、赵河是区域上较大的河流,距离工作区都较远,对其不会产生影响,这里不在详述。 2.2地质环境条件 2.2.1地层岩性 工作区所在区域除第四系坡积、冲洪积分布于沟谷及河漫滩外,地层大部分

20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1)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 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5)

一、矿山基本情况, 王家岭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建有配套的500万吨/年的选煤厂。矿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地处河东煤田北段,井田东部以吕梁山脉与宁武煤田相隔,南部为河东煤田白家沟资源补偿项目详查区,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隔河向望,北部为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保德煤矿。行政划隶属于保德县桥头镇和孙家沟乡所辖。 国土资源部划定的矿区范围呈南北走向的多边形,南北最长8.32km,东西最宽5.43km,井田面积34.4471Km2。 公司新建的运煤专线(由厂区到窑洼收费站)和S46五保高速在窑洼收费站相接,王家岭总体对外交通便利。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王家岭煤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多高温;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凉爽。 2、矿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矿区西部垂直距离约6km的地方通过。由天桥北入境,冯家川南出境,全长约54km。石塘河从工业广场由东相西通过,由于受上游煤矿排水影响,河道常年有水,但是水量不大,王家岭为其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了保护煤柱。 3、井田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栗褐土和黄绵土,地带性土壤为栗褐土,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4、矿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欧亚草原植物亚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措施

谢通门县春哲铁矿环境治理恢复措施 一、矿区地理环境概况 (一)矿区地理位置 谢通门县春哲铁矿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冈底斯山脉南。隶属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春哲乡管辖区。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8°25′00″北纬29°53′00″,采矿证面积8.9286Km2。 矿区从日喀则至谢通门为区县级公路,谢通门至矿区为县级简易公路约65Km。矿区西临谢通门至申扎县公路约1.5Km。区内交通尚属方便。(二)矿区地形、地貌状况 1、矿区位于西藏高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高原中高山地区,海拔高度5000m以上,系雅江中游河谷区。普查区系冈—念山脉以南喜山以北地区的雅江中游河谷区—北部中高山地貌。 矿区由于受孟加拉湾亚热带和印度洋气流影响,同时因其巨大山体和海拔高度使之在大气层中所占对流层1/3厚度的影响使气候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日辐射量高的地区。气温上突出低温和寒冷,夏季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为霜冻期,下雪时间较长,4月至6月为解冻期,7月至8月为雨季,雨季降水量较大。具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半干旱气候特点,生态环境较脆弱,植物生存条件较差。 2、水域状况 矿区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只季节性冲沟和小溪。冬季枯水、溪沟干涸,雨季有小的水流和流量在0.1—0.5l/s的泉点出露。该区小于地表和地下分水岭,地表雨季无积水。矿区西南侧有纳普流经,纳普属季节性

断流的小溪。由于水量小,石头多,因此在部分地段开面地下河沟,在下流处才重新出露。地表水出露地段平均宽度1m,平均深度约20㎝,流速为0.5—1m/s。 3、植被状况 矿区远离县城,人类活动相对不频繁,植被类型单一。矿区沿线植被现状以高山草甸为主,植被生长稀疏。矿区内经评价没有珍稀保护植物,无特殊保护区。 二、目前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地形坡度较大,具暴涨暴落特征。除采坑在雨季后积水外,地表不存在其他积水问题,矿体为自然排水疏干。在露采期间只要开挖排水沟就能疏干采坑的积水,不存在矿床涌水问题。属简单的水文地质类型。 2、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岩石地表风化较严重,裂隙较发育,但地表出露岩石的自然边坡天然休止角在15°-35°,其稳定性较好,不存在边坡失稳,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3、环境地质 矿区附近无农田、旅游风景区,周边只有部分牧民,因此地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区内自然边坡较稳定,周边无大沟,故区内不存在自然边坡的崩塌和滑坡,也不存在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设计书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的由来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北 1 km处,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采区内采坑深浅不一,排列无序,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水塘,水塘中堆积大量的城市垃圾,坡岸逐年侵蚀,造成土地资源逐年丧失,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影响****生态农业基地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和农业建设的瓶颈。 2013年7月,****工程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厅下达的“关于印发《****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资发【2007】37号)的文件要求,编制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书及工程预算书。 1.1.2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区原为****砖厂取土区采坑,****砖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采多年后因资源枯竭,于八十年代初期关闭。矿山关闭后,附近居民仍在此取土修建民房,由于多年在此取土,形成了较大的采坑,采坑已全部积水,成为水塘。因项目区废置多年,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地质环

境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项目区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废弃矿山对地质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美化地貌景观,恢复植被,尽快予以实施治理极为迫切和重要。 其项目符合********的总体规划,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园区内,因此对该项目区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对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该项目具备环境治理条件,实施方法简单,****有多个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当地群众非常拥护,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并且****领导多次对项目区进行视察,对项目区治理工作大力支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积极配合。近年来,****国土管理部门对相关治理工程的管理、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内容、方法与工作程序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该项目资金来源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不存在任何风险,只要资金到位,管理到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1.1.3 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地带,紧邻****公路,位于****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内,距********约1km,项目区坐标东经124°07′14.0″—124°07′28.6″;北纬47°19′3.8″—47°19′18.9″。(见交通位置图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灰岩矿位于王益区王益乡石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2008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铜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 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 1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 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 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 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 (一)政策、法规及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7)《土地复垦规定》; (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 (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