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拔罐法操作步骤

中医护理:拔罐法操作步骤

中医护理:拔罐法操作步骤
中医护理:拔罐法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携物至床边,再次核对治疗卡。

3.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4.根据病情、拔罐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常用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

5.根据部位和拔罐方法选择合适的罐具,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无缺损。

6.吸拔①拔火罐法:火罐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其适用的罐子以竹罐、陶罐、玻璃罐为宜。它是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以将罐吸附于体表。常用的吸拔方法有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

闪火法:一手持镊子或血管钳夹住95%酒精棉球,也可取一粗细适中的铁丝,在其一端缠上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另一手握住罐体,罐口朝下,将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罐的底部或中部绕圈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罐内负压的大小可通过改变闪火的时间、罐体大小、扣罐速度来调整。需要吸拔力大时,可选用大号罐延长闪火时间,加快扣罐速度即可。拔罐时注意酒精棉球不能太湿,蘸完后应挤出多余的酒精,以免流溢烧伤皮肤。另外,闪火时不要把火焰烧到罐口,以防烫伤。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特别适用于闪罐法和走罐法。

贴棉法:将蘸有适当酒精的小片棉花,贴于罐子内壁中、下段或罐底,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于所选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操作时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的酒精不宜太多,以免造成贴棉脱落或酒精流溢灼伤皮肤。本法适用于侧面横位。

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要拔部位。此法适用于拔身体的侧面,使罐体横置,以免燃烧物落下烫伤皮肤。本法简便安全,适合家庭保健治疗。

②水(药)煮罐法:水(药)煮罐法:指用水(或药液)煮罐以形成罐内负压的拔罐方法。将竹罐或陶罐放入煮沸的水或药液中再煮3-5分钟,然后用镊子或筷子将罐挟出,使罐口朝下,甩去水珠,用折叠的毛巾紧扣罐口,既降低罐温度,又能保持罐内热气,然后趁热将罐扣在应拔部位上,手持罐稍加压半分钟。此方法温热作用较好,特别是药煮罐法起到罐与药的双重作用。

7.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拔罐方法。

8.观察留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罐口吸附的情况、皮肤的颜色和患者的全身情况。

9.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用拇指或中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

10.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消毒罐具,记录签名。

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护理工作标准化的开展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中医是一门易学难精的一门学科。下面为你整理了中医护理技术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 优势的重要方面,为更好的推动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扎实开展,让简、便、廉、验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于广大群众,结合我科实际现将20XX年护理人员中医培训总结如下: 一、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方面 1、认真学习了《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组织学习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重点学习单病种护理常规。 3、每位护士都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及完成了护理人员西学中的100学时。 4、每月一次中医护理常规知识的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中医理论知识考核,人人过关,人人掌握。 5、每月的护理查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提高了护理人员辨证施护的能力。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面

1、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如:热奄包、耳穴埋豆、穴位贴敷、艾条灸等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并运用于临床。 2、隔月一次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抓落实,每月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广泛开展。每天开展的中医操作占总人数的75%以上,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良好。 三、专科专病中医特色培训方面 1、强化学习了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骨科专病护理常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 2、护理人员能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及中医专病常规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康复知识和健康指导。 3、每月按时完成本科室单病种病历份,病历的书写要求体现中医特色优势。 四、存在的不足 1、护士长、专业组长、主管护士三级质控体系监查力度不低年资护士对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辩证施护的能力有待提高。 护理文书中中医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中医专业术语的运用不够。 20XX年6月11日至6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护理学会在成都举办的护理管理暨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班。十分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护理管理和中医护理技术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拔罐的操作流程

拔火罐法的操作流程 拔罐目的: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打火机、毛巾等 操作程序 ①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告之患者,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②取合理体位,露出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③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用罐的大小和数量,根据症状来确定,吸力也要根据患者力来 操作。 ④酒精棉球一定要拧干,不能有酒精滴出,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钳夹要夹死) ⑤医者站在患者的右侧方先拔同侧,右手持罐、左手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点燃 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3秒。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选择的拔罐部位 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拔完同侧拔对侧。适时留罐10分钟 左右,盖好毛巾。 切记: ◆火球要在床边外缘,或离患者身体10公分,防止烫伤 ◆酒精棉球不可碰到瓶口,吹灭火时要背对患者,火球上举过头顶,快速一口气吹灭; 另一手掌后挡火球,以免火星四溅。 ⑥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⑦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取罐时用一只手按住肌肤,另一只手先 拔开罐口让空气进入,然后再取罐,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使用过的火罐,每次清洗或用酒精消毒后备用。 4、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5、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拔罐法操作步骤

拔罐法操作步骤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拔罐法操作步骤: 1.操作者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携物至床边,再次核对治疗卡。 3.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 4.根据病情、拔罐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常用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 5.根据部位和拔罐方法选择合适的罐具,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无缺损。 6.拔火罐法:火罐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其适用的罐子以竹罐、陶罐、玻璃罐为宜。它是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以将罐吸附于体表。常用的吸拔方法有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 闪火法:一手持镊子或血管钳夹住95%酒精棉球,也可取一粗细适中的铁丝,在其一端缠上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另一手握住罐体,罐口朝下,将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罐的底部或中部绕圈后迅速抽出,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罐内负压的大小可通过改变闪火的时间、罐体大小、扣罐速度来调整。需要吸拔力大时,可选用大号罐延长闪火时间,加快扣罐速度

即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拔罐时注意酒精棉球不能太湿,蘸完后应挤出多余的酒精,以免流溢烧伤皮肤。另外,闪火时不要把火焰烧到罐口,以防烫伤。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特别适用于闪罐法和走罐法。 贴棉法:将蘸有适当酒精的小片棉花,贴于罐子内壁中、下段或罐底,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于所选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操作时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的酒精不宜太多,以免造成贴棉脱落或酒精流溢灼伤皮肤。本法适用于侧面横位。 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要拔部位。此法适用于拔身体的侧面,使罐体横置,以免燃烧物落下烫伤皮肤。本法简便安全,适合家庭保健治疗。 7.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拔罐方法。 8.观察留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罐口吸附的情况、皮肤的颜色和患者的全身情况。 9.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用拇指或中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 10.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消毒罐具,记录签名。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 1. 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1 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1.2 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1.3 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2. 拔罐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2.1留罐法:又名坐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15分钟,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2 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2.3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分 值 要求 评 分 素质要求2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1 服装、鞋帽整齐,符合要求 1 评估10 (开始计时)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病情、主诉、发病原因、 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 3 病人的体质、局部皮肤情况、凝血功能、有无妊娠,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2 病人的心理状况,对本操作的认识、合作态度。 2 病室温度、光线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病人。 3 准备10 护士:六步洗手、戴口罩。 2 病人:核对、确认、解释。 3 用物:准备用物:治疗盘、95%酒精棉球(干湿适度)、长血管钳、火罐(检查罐口 是否光滑、有无裂纹)、打火机(酒精灯)、弯盘、盛水玻璃小瓶、必要时备毛毯、屏 风、垫枕。(少1件扣1分) 5 操 作过程60 备齐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取得合作。 3 定位: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穴位,至少选4个穴位。(边定位边口述),(1个部位不正 确扣3分) 13 选罐: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火罐。 2 体位: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 检查: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有无损坏漏气。 2 拔 罐 点火:左手持罐,右手持血管钳夹取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1-3 周后迅速抽出(点火方法不正确扣2分)。 6 吸附:将火罐扣在选定的部位,使其吸附于局部,轻提是否牢固。一般留罐10 分钟,以皮肤瘀紫发红为度。(实际以考官要求起罐为准)(部位不准确,1处扣2分) 10 灭火:将燃剩的棉球放入玻璃瓶中安全灭火(不可放在弯盘内燃烧) 2 观察:在留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询问患者反应和局部皮肤情况,同时注意保暖。 5 起罐:一手扶罐体,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利起罐, 同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5 健康教育:根据病情,做好相关健康指导,及相关注意事项。10 操 作后10 协助病人整理衣着,安置病人 4 整理用物,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4 洗手、记录、签名(口述)。(结束计时) 2 总体评价8 操作熟练,患者感觉舒适。 2 火罐吸附紧密,局部皮肤紫红,无脱落、水泡、烫伤等。 4 沟通良好,体现人文关怀。 2 备注:1、掉罐、松罐、一次未拔上,每罐扣3分;烫伤不得分;水泡酌情扣分,每处4分。 2、操作总时间不超过9分钟。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 (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 1.1. 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 A. 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 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 罐中气暖 D. 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 血虚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热盛 3.3.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 热 B. 瘀 C. 里寒

D. 风湿痹症

4.4. 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 割治 B. 火针 C. 磁针 D. 电针 5.5. 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 A. 灸罐法 B. 面垫罐法 C. 水罐法 D. 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29:20 30 分钟 1. 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 A. 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 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 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 D. 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 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 A. 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B. 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 容易破损,导热快 D. 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 A. 投火法

B. 架火法 C. 滴酒法 D. 悬火法 4. 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 A.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 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 可反复应用 D. 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 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 A. 抽气排气罐 B. 电动排气罐 C. 挤压排气罐 D. 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9:27 1.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 A. 缓刺 B. 速刺 C. 挑刺 D. 散刺 2. 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次 ~3次 次 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上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答案为:24小时以内 3. PRN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长期备用医嘱 4. SOS医嘱表示医嘱。 答案为:临时备用医嘱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I代表 ;O代表。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4. 刮痧法。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拔火罐法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1.3心理状况 2.目标 2.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3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3.禁忌症 3.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3.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告知 4.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4.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4.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 5.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6.操作程序 6.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6.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6.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6.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7清理用物,做好护理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7.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7.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7.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7.6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拔火罐法中医操作流程

拔罐疗法操作流程 拔罐法是指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问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 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1.3 心理状况。 2、目标 2.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3、禁忌症 3.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3.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告知 4.1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 4.2 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 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4.3 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5、物品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6、操作程序 6.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6.3 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6.4 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6.5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6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7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7.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7.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7.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7.5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7.6 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之令狐采学创编之欧阳家百创编

拔罐法 欧阳家百(2021.03.07) 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应范围:中风、眩晕、面瘫、头痛及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所引起颈肩痛、腰背痛、风湿痛、落枕、感冒、发热等. 取穴: 1.中风病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或局部,予留罐。 2.面瘫病取面部局部,予闪罐。 3.风湿痹痛取痛点阿是穴,予留罐。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手腕带,做好解释 工作. 2.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清洁局部皮肤,选用合适火罐,并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 滑。 4.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拔罐法(1)留罐:用止血钳夹 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l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2)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

后,又立即取下,再吸再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3)走罐:先在应拔局部皮肤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后,操作者一只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来回推动,另一只手固定皮肤,推动时罐体前半边略提起,后半边着力,至局部出现红紫现象。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 觉.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 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切忌暴力起罐)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骨骼凹凸 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 大小适宜的火罐。 3.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患者感觉异 常,立即停止拔罐。 4.骨突部位、血管丰富部位、心尖搏动处及乳房等部位,不宜拔罐。 5.拔罐过程中,切勿变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6.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拔罐法 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应范围:中风、眩晕、面瘫、头痛及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所引起颈肩痛、腰背痛、风湿痛、落枕、感冒、发热等. 取穴: 1.中风病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或局部,予留罐。 2.面瘫病取面部局部,予闪罐。 3.风湿痹痛取痛点阿是穴,予留罐。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手腕带,做好解释工 作. 2.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清洁局部皮肤,选用合适火罐,并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拔罐法(1)留罐:用止血钳夹住酒 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l-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2)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吸再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3)走罐:先在应拔局部皮肤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后,操作者一只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来回推动,另一只手固定皮肤,推动时罐体前半边略提起,后半边着力,至局部出现红紫现象。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 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切忌暴力起罐)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 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 小适宜的火罐。 3.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患者感觉异常, 立即停止拔罐。 4.骨突部位、血管丰富部位、心尖搏动处及乳房等部位,不宜拔罐。 5.拔罐过程中,切勿变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6.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 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证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2、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烫伤。。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 后自然消失。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2、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 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3、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得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二)拔罐法得作用机理与作用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8:30 1、1、寒湿重得拔罐表现就是D 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 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 C、罐中气暖 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 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 A、血虚 B、气虚血瘀 C、气血两虚 D、热盛 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 A、热 B、瘀 C、里寒 D、风湿痹症 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 A、割治 B、火针 C、磁针 D、电针 5、5、寒证可选用得罐法就是A A、灸罐法 B、面垫罐法 C、水罐法 D、闪罐法 (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 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0 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得就是:A 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 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 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得变化 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 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得就是:C 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得变化 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 C、容易破损,导热快 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 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得拔罐方法就是:A

A、投火法 B、架火法 C、滴酒法 D、悬火法 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得就是:D 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 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 C、可反复应用 D、不受燃烧时间得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 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得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得罐具就是:C A、抽气排气罐 B、电动排气罐 C、挤压排气罐 D、有机玻璃罐 (四)罐法考试答案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29:27 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与十宣等穴得刺络罐法就是:B A、缓刺 B、速刺 C、挑刺 D、散刺 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得罐法就是:A A、火力排气法 B、抽气排气法 C、挤压排气法 D、刺络(刺血)罐法 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得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得疗效,扩大了拔罐法得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得罐法就是:B A、留罐法 B、闪罐法 C、走罐法 D、刺络(刺血)罐法 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 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 B、先左后右用罐 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 D、罐具型号应统一 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得就是:D 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得患者尤为适用 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得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

拔罐法教材(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拔罐法 拔罐法简介 一、定义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 二、历史发展 拔罐疗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据专家们考证,大约在公元前第三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拔罐治疗疾病的方法,在长沙马上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了对于角法的记述。在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已明确记录了角法的用法以及角器的制做方法。至唐朝(公元752年),在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已明确记录了拔罐疗法在外科之中的应用,同时还绘制了彩色经络穴位图《明堂孔穴图》,第一次将拔罐疗法同经穴联系在一起。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专列了《火气罐》一节,明确说明了:"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倾,火力尽自落,肉上红晕,罐中有水气出。同时,对火罐的形状,火罐的应用范围,火罐的出处,火罐的大小,火罐的适应症,火罐的使用方法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在书中还指出火罐可治

风寒、头痛及风痹、眩晕等症。这是第一部对于拔罐疗法有了比较详细、完整的医学论著,使拔罐疗法得以总结规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拔罐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同疾病的斗争中,经过不断总结、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颗明珠。具有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简便安全、容易操作、适应广泛、疗效稳定、设备简单、对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特点,是一种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很有前途的一种单纯物理疗法。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拔罐这种毫无化学疗法副作用的物理疗法,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使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相信,只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和治疗体系,拔罐疗法一定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三、临床上常用的火罐种类 1、竹罐:选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竹罐的优点在于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而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现在市面上有成套的成品出售。 2、玻璃罐:用玻璃加工而成,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现在市面上有成品出售。也可用广口玻璃瓶代替。玻璃罐的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的程度,便于随时掌握情况,随时调整。缺点是容易破碎、损坏。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针刺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结合而成的基础上发展的。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 分类 1、局部扣刺拔罐:在病变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再在被扣部位拔罐。 2、穴位叩刺拔罐:在选定的某些穴位上叩刺后拔罐。 3、循经叩刺拔罐:取疾病与脏腑络属相关的经络或循行经过病处的经络为主进行叩刺拔罐。叩刺及拔罐的顺序应同经脉的循行路线相一致。 4、整体叩刺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上述2~3种方法结合进行治疗。 二、治病机理 《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操作方法: 1、叩刺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小鱼际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叩刺病变部位。叩刺完毕,即在被叩刺部位拔罐,约5分钟后起罐。 2、刺激强度:叩刺分轻刺、重刺和中等刺法三种,不论轻刺、重刺都应注意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可减轻叩刺时的疼痛。 (1)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愈短愈好。临床常以病人无疼痛感,仅皮肤略有潮红为度。 (2)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可稍长。患者稍觉疼痛,皮肤潮红,但无渗血为度。 (3)中刺:介于轻重刺之间。 3、刺激速度: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均地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不可将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起针,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疼痛。 四、禁忌症 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五、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时,要及时更换。

拔罐操作流程

拔罐操作流程(操行时间3分钟)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内备弯盘、火罐数个、清洁纱布数块、小磨口瓶内盛95%酒精、95%酒精纱布块、止血钳、打火机、浴巾(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口诉:操作开始。 1、转抄并核对医嘱。 2、携执行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是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6。**,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感冒、咳嗽。现在我遵医嘱给您拔火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能缓解您感冒、咳嗽的症状,您配合一下,好吗?让我看看您背部皮肤好吗?评估患者背部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无破损。您需要大小便吗?那请您在床上休息不要走开, 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拔罐好吗?好的。 4、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6、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好,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7、关闭门窗,拉隔帘。 8、*床,**,为了方便操作,我帮您脱去上衣,趴在床上好吗?好。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脱去上衣,暴露背部,注意保暖。 9、再次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10、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规范拔罐,先远侧,后近侧。取浴巾盖背保暖,记录拔罐时间。 11、*床,**,罐已经给您拔上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在床上不要动,以免玻璃罐掉下,20分钟后我给您起罐。 12、拔罐洗过程中注意观察罐口吸附情况,患者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13、20分钟到,*床,**,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给您起罐,请不要紧张。一手夹持管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利起罐。取纱布清洁皮肤。 14、协助患者穿衣,躺平,整理床单位,拉开幕帘,开窗通风,消毒双手。 15、*床,**,拔罐已经完成了,您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就呼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16、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洗手,签字,记录。 口诉:操作完毕。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

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目的、注意事项一、耳针法(耳穴埋豆) (一)、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二)、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 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 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 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 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二、艾条灸法 (一)、目标 1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 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达 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1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 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 肤或烧毁衣物。 2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 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 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三、拔火罐法 (一)、目标 1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 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 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 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 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 如永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 敷料

拔罐操作流程

拔罐操作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拔罐操作流程(操行时间3分钟)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内备弯盘、火罐数个、清洁纱布数块、小磨口瓶内盛95%酒精、95%酒精纱布块、止血钳、打火机、浴巾(必要时)、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 操作流程: 口诉:操作开始。 1、转抄并核对医嘱。 2、携执行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是吗我核对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6。**,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感冒、咳嗽。现在我遵医嘱给您拔火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达到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的作用,能缓解您感冒、咳嗽的症状,您配合一下,好吗让我看看您背部皮肤好吗评估患者背部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无破损。您需要大小便吗那请您在床上休息不要走开, 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拔罐好吗好的。 4、洗手,戴口罩。 5、准备用物,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6、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好,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了吗可以。 7、关闭门窗,拉隔帘。 8、*床,**,为了方便操作,我帮您脱去上衣,趴在床上好吗好。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脱去上衣,暴露背部,注意保暖。 9、再次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 10、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撤手。规范拔罐,先远侧,后近侧。取浴巾盖背保暖,记录拔罐时间。

11、*床,**,罐已经给您拔上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在床上不要动,以免玻璃罐掉下,20分钟后我给您起罐。 12、拔罐洗过程中注意观察罐口吸附情况,患者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 13、20分钟到,*床,**,时间已经到了,我现在给您起罐,请不要紧张。一手夹持管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利起罐。取纱布清洁皮肤。 14、协助患者穿衣,躺平,整理床单位,拉开幕帘,开窗通风,消毒双手。 15、*床,**,拔罐已经完成了,您现在有什么不舒服吗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就呼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16、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洗手,签字,记录。 口诉:操作完毕。

拔火罐操作流程(1)

拔火罐 拔火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罐的类型:玻璃罐、竹罐、陶罐 点火方法: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 拔罐方法:坐罐法,又名定罐法,适用于阵痛治疗; 闪罐法,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多用于脊背、大腿等面积较大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刺血拔罐法: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min。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凝血功能情况)。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五、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六、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部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使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扣至选定的部位(穴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一般10min。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整理衣着,整理床单,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8、起罐: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罐。 七、注意事项: 1、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 2、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灌口是否光滑,有误裂痕。 4、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5、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处理,擦干后备用。

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拔罐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 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拔罐法 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应范围:中风、眩晕、面瘫、头痛及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所引起颈肩痛、腰背痛、风湿痛、落枕、感冒、发热等. 取穴:1.中风病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或局部,予留罐。 2.面瘫病取面部局部,予闪罐。 3.风湿痹痛取痛点阿是穴,予留罐。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治疗卡、床头卡、手腕带,做好解释工 作. 2.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3.清洁局部皮肤,选用合适火罐,并再次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 4.根据病情或医嘱,实施相应的拔罐法(1)留罐:用止血钳夹住 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l-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2)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吸再起,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度(3)走罐:先在应拔局部皮肤上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将罐吸附在皮肤上后,操作者一只手扶住罐体用力向上下左右来回推动,另一只

手固定皮肤,推动时罐体前半边略提起,后半边着力,至局部出现红紫现象。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 6.起罐: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 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切忌暴力起罐) 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富的部位,骨骼凹凸不 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 大小适宜的火罐。 3.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患者感觉异 常,立即停止拔罐。 4.骨突部位、血管丰富部位、心尖搏动处及乳房等部位,不宜 拔罐。 5.拔罐过程中,切勿变换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6.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