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

(修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3年10月

本稿完成单位:武汉精诚土地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27-******** 联系人:王先兵

Eail:wangxianbing2002@https://www.doczj.com/doc/f15133536.html,

目次

前言

1 适用范围 (4)

2 标准引用 (4)

3 定义和术语 (4)

4 总则 (5)

5 准备工作 (10)

6 调查研究 (11)

7 专题研究 (11)

8 编制规划大纲 (14)

9 规划供选方案 (16)

10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7)

11 土地用途分区 (19)

12 规划方案协调 (25)

13 规划实施措施 (26)

14 规划成果整理 (26)

附 录 A 术语 (30)

附 录 B 基础资料收集调查分类表 (33)

附 录 C 表C1 土地用途区类型和分区管制用途 (37)

附 录 D 表D 基础资料收集调查分类表 (39)

附 录 E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40)

附 录 F 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43)

附 录 G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52)

附 录 H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步骤与方法 (58)

附录 J 表J 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规定 (59)

附录 K 工作表格 (60)

附录 L 编图方法与图例 (65)

附录 M 常用指标计算方法 (66)

前言

为了规范县级土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编制本规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依实际需要,参照本规程制定有关的技术规定,有关技术规定不得与本规程抵触。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都是本规程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

本规程参编单位: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县级行政单位(县、市、旗,下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城乡结合部市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参照本规程编制。

2 标准引用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88-93 村镇规划标准

GB/T14529-93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50298-1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送审稿)国土资源部,2002年试行

新建铁路工程项目用地指针铁道部,1996年8月施行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针交通部,2000年1月施行

全国土地分类国土资源部,2002年试行

3 定义和术语

3.1 可耕地

质量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随市场变化可调整为耕地的其它农用地。

3.2 规划大纲

规划大纲是由规划编制单位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的反映规划编制基本思路、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和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调整初步方案等内容,用以指导规划方案编制的纲领性文件。

3.3 基本农田

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国家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采用工程、生物和技术等措施,将来利用土地资源投入利用与经营的活动。

3.5 土地复垦

采取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3.6 土地整理

采用工程、生物和技术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包括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农地整理。

3.7 规划目标

规划期间通过规划实施在土地利用上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

3.8 规划实施措施

在规划期内为保证规划目标实现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技术和法律措施的总称。

其它术语及定义具体见本规程附录A

4 总则

4.1 规划任务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和本地土地资源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协调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进行生态保护用地、城镇建设用地、重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划分土地用途区并制订相应的管制规则,将规划的主要指标分解到乡镇,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全面的用地保障。

4.2 规划内容

县级土地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1、研究规划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

2、提出未来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明确土地利用的重点和方针;

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订全县各类用地控制的具体指标;

4、规划生态保护和重点城镇建设用地;

5、安排交通、水利及能源等重点项目用地;

6、划定土地用途区,并制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8、制定近期规划;

9、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4.3 规划范围

县级土地规划的范围为县行政管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4.4 规划期限

县级土地规划的期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期限相适应,一般为15-20年。同时应当展望长远的土地利用,展望期为20-30年。在规划期限内,应当做出近期土地利用安排,期限一般为5年。

4.5 编制原则

编制县级规划应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体现用途管制的要求,并遵循下列原则:

4.5.1 依法编制

县级土地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5.2 统筹兼顾

县级规划要统筹兼顾耕地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用地需求,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土地利用保障。

4.5.3 相互协调

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应与相关规划搞好在发展目标、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和管制规则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等规划应与县级土地规划相衔接。

4.5.4 因地制宜

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应正确判断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从本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制订切合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规划方案、实施措施,突出解决规划期内本县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4.5.5 注重实施

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应切实可行,明确规划实施所必须的条件,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效果,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编制县级土地规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4.6.1 准备工作

4.6.2 资料收集

4.6.3 专题研究

4.6.4 编制规划大纲

4.6.5 修订规划供选方案

4.6.6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4.6.7 土地利用分区

4.6.8 规划协调

4.6.9 规划成果整理

4.6.10 上报审批

4.7 编制单位和人员

4.7.1 县级土地规划应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负责县级土地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4.7.2 县级规划编制的技术工作宜采取国土资源部门主持、专业机构具体承担、相关专家参与的方式进行。

4.7.3 承担县级土地规划编制的单位和人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土地规划机构资质、人员资格认证的规定。

4.8 规划方法

4.8.1 上下结合

县级土地规划在规划目标、主要规划指标、重要土地用途分区等方面应当符合上级规划的要求。县、乡两级规划尽可能同步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相互反馈、上下衔接、搞好落实。

4.8.2 土地用途分区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根据土地的主导用途和管制规则的一致性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为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依据。

4.8.3 指标控制

县级规划应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城镇用地规模、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定额等作为强制性指标。

4.8.4 社会参与

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应树立开门搞规划的思路,针对规划编制中涉及的不同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广泛听取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专业人士、各利益群体和社会公众对规划内容、规划方法、规划方案、管制规则、实施措施等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土地利用调整方案,必须征求与此相关的利益群体的意见。

4.8.5 综合协调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兼顾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考虑土地利用需求,通过综合平衡,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土地用途分类和土地用途分区

4.8.6 土地用途分类

1、分类依据和目的

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的规定,在《全国土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用途分类,以满足县级土地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需要。

2、分类系统

县级土地规划中土地用途采用三级分类。一级分三类,即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分13类,三级分52类。编制县级土地规划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对二、三级进行归并或细化。

土地用途分类系统名称及分类含义见本规程附录B.

4.8.7 土地用途分区

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依据本县土地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上级规划的要求,按照土地用途管制规则的同一性划分土地空间区域及土地用途区。

1、土地用途区类型

(1)县级土地规划编制中,一般可划定以下十一种土地用途区:

A、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制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B、可调整耕地区:是指将现状为其它农用地、但土地条件可以调整为耕地用途、视作耕地进行管理的土地用途区。

C、一般农业区:是指基本农田和可调整耕地以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D、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E、牧业用地区:是指为畜牧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F、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下同)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G、村镇建设控制区:是指为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H、独立工矿用地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之外,为工矿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I、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观赏、休憩、娱乐、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J、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是指为对自然、人文景观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K、其它用地区:是指根据实际管制需要划定的其它土地用途区,其命名按管制目的确定,如可调整耕地区、水源保护区、陵园墓地区等。

(2)各地可根据县土地规划编制的实际需要,在上述土地用途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土地用途二级区类型,如:

A、生态林区:是指在林业用地区内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林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B、基本草地保护区:是指在牧业用地区内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牧草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C、城镇近期建设用地区:是指在城镇建设用地区内为城镇近期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D、限制采矿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之外,为保护特定矿产资源、生态资源及其它原因需要禁止开采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E、禁止采矿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之外,为保护特定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它原因需要禁止开采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

2、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用途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用途是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土地用途转变,在各土地用途区中确定的允许、限制和禁止的土地用途。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用途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表C2的规定。

4.9 其它要求

4.9.1 编制县级土地规划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4.9.2 成果数据应统一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5 准备工作

5.1 组织准备

5.1.1 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制订工作计划;部署规划修编工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研究解决规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规划目标和方案。

5.1.2 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设立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组织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指定联络员,按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开展工作,负责向办公室提供有关资料,制订行业用地规划,提出主要用地需求,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协调等。

5.1.3 制定工作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工作步骤与方法、工作人员组成与分工、成果要求、工作经费等。

5.1.4 召开领导小组动员会,进行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动员。

5.2 技术准备

5.2.1 选定规划编制技术协作单位;

5.2.2 制订规划编制技术方案,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成果要求等;

5.2.3 确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包括县、乡规划编制的组织与衔接,基础资料的处理,各个层面的分工与合作等。

5.2.4 进行技术培训,主要是对规划专班人员、乡镇和部门联络员统一进行培训,明确思路和要求;

5.2.5 准备技术工具,包括外业测绘、面积量算、制图、软件等设备。

5.3 经费准备

5.3.1 编制经费预算报告;

5.3.2 报县级政府批准。

6 调查研究

6.1 收集资料

编制县级土地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应由市、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提供。

基础资料收集的内容具体见附录D。

6.2 部门预测

与县级土地规划相关的部门要根据规划编制需要,开展行业预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6.2.1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预测

1、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预测。由县计划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对规划实施期间,本县社会经济发展

的条件和趋势进行分析,明确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产业布局,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宏观思路。

2、人口预测。由县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对规划期间县域人口增长变化进行预测,预测规划期间

各个阶段年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峰值。

3、城镇化水平预测。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县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客观分析规划期间

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预测全县人口城镇化水平变化趋势和人口分布。

6.2.2 行业用地预测

由各用地主管部门根据规划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出行业发展目标,预测行业用地规模,并进行行业发展用地的布局。

6.3 调查核实

6.3.1 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可靠性较差的应进行复查核实,以保证资料数据的准

确性和现势性。

6.3.2 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县级土地规划需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调查。

县级土地规划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可参照本规程附录E。

7 专题研究

土地规划实施评价要认真总结土地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全面评价规划实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实施成效,客观分析规划实施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的要求,对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技术要求和编制方法等提出具体建议。

7.2 土地供需分析

7.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分析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本县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2)分析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

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和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全县各类土地的面积、人均占有量和质量,以及土地里有那个近10年的变化情况,研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3)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结合土地资源条件,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关系及各类土地在全县范围内的分布是否合理,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

(4)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计算土地开发利用率、各类用地实际利用率、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并与平均先进水平或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大利用率、生产率相比较,评价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的高低。

(5)土地利用现状综合分析

归纳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反映出的土地利用特点和各种土地利用问题,分析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轻重缓急,提出规划要重点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

7.2.2 土地需求量预测

(1)土地需求量预测是对规划期间各类用地需求及布局发展趋势进行的测算

(2)需求量预测应分为两个层次进行,首先由各个部门提出行业用地规划方案,再由规划专班组织对各类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

(3)规划专班应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各部门进行行业用地预测提出有关的要求。

(4)人口规模预测一般由计划生育和公安部门提出。

(5)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它农用地需求由农、林、畜牧、水产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6)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特殊用地、风景旅游设施等用地需求由建设、交通、水利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7)生态保护及其他公益型用地需求量应根据特定的目的和保护需要,由环境保护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8)规划小组应对各部门提出地用地需求进行审核和综合,并根据土地的适宜性,测算各类用地需求量。

7.2.3 土地供给潜力分析

(1)土地供给潜力分析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本县调整各类用地的可能性,测算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潜力。

(2)农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在分析各类农用地实际利用水平、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上,测算规划期间因增加物质和科技投入,改良土地,提高农用地质量和产出率的潜力。

1、分析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的结果,测算规划期间通过整理可增加农用地潜力。

2、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测算规划期间通过整理可增加耕地的潜力。

3、根据农地质量状况和生产潜力,测算规划期间通过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和低产田治理,可以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潜力。

(2)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1、测算规划期间村镇改造、迁村并点、城镇内部挖潜等,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潜力。

2、测算规划期间因各类建设挖损、塌陷、压占、污染及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的废弃地可复垦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潜力。

3、未利用土地开发的潜力

根据未利用土地条件和开发能力,测算规划期间可开发未利用土地的潜力,并根据土地适宜性,分别测算作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潜力。

4、分析土地供给潜力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可参照本规程附录G。

(3)对潜力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别测算农地潜力、建设用地潜力、耕地潜力。

7.2.4 土地供需分析

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供给潜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土地供需分析,明确规划期间本县土地供需形势。

7.3 建设用地布局研究

统筹本县建设用地发展需求,结合城镇体系布局和基础设施发展,研究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并提出建设用地发展的初步思路。

7.4 耕地保护研究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总结全县耕地利用的优势条件与存在问题,分析耕地减少的原因、去向以及耕地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结合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和布局研究等内容,合理确定全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研究制定耕地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7.5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从土地利用环境地质地貌、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核心要素的研究入手,进行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划定全区土地利用适宜性分区,提出适宜建设用地区、农业区、环境敏感区、自然保护区和蓄洪区的建议方案,制定不同分区的土地利用措施、方式及环境保护控制要求。

8 编制规划大纲

在完成前期调查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规划大纲,规划大纲的重点是确定县级规划的目标。规划大纲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土地规划实施的评价、规划修编思路、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供需形势分析、本轮规划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规模等主要控制指标、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初步方案、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实施机制创新的设想。

8.2 本轮规划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抓住本县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量力而行,解决在规划期间的重大问题。在规划大纲中,应根据专题研究结果,分析规划期内土地利用所面临的突出矛盾,结合规划实施的条件和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分析,研究确定本轮规划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8.3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主要是指规划期间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主要内容包括:耕地保护;统筹安排各业用地;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宜农土地,改善农地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利用程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等。

规划的具体目标应通过具体量化指标来体现,一般包括:

1、可耕地面积,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建设用地总量,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城镇、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3、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数量,标准农田建设规模;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规模;

5、土地利用率、城镇和村镇人均用地水平、土地产出率等。

8.4 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

1、上级规划的要求;

2、本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3、本县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4、本县土地供需状况;

5、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6、其他调查研究结果。

8.5 确定规划目标的方法和程序

1、根据上级规划要求、本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专题研究结果,提出初步规划目标;

2、根据国家政策和本县土地资源条件,对初步规划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3、若需调整上级规划要求,应提出调整理由和依据,向上级反馈;

4、通过上下结合,多次反馈,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确定规划目标。

8.6 近期规划目标

为实现规划目标,应确定近期土地利用所要达到地各项指标和要求。

8.7 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初步方案

根据规划目标和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对各类用地空间布局调整的初步方案,包括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城镇用地布局、生态保护用地划定、补充耕地安排等。

8.8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规划大纲中应明确中心城区的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发展方向和次序。

8.9 实施机制创新

为推动规划创新,每一轮规划都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提出规划编制方法、实施措施、政策机制等方面创新的建议。

9 规划供选方案

9.1 供选方案的要求

9.1.1 在规划大纲通过审查的前提下,依据大纲所确定的规划目标,,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根据规划目标实现途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投入水平和保证条件的不同拟定规划供选方案。

9.1.2 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

9.1.3 对每个供选方案实施的进行分析论证、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

9.2 供选方案的拟定

9.2.1 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和大纲所确定的目标,分析目标实现的各种可能途径和情形,拟定规划实

施的不同条件。

9.2.2 根据不同的规划实施条件,对规划期间各类用地数量和布局进行综合平衡,拟定各类用地结

构和布局调整草案。

9.2.3 各类用地指标调整草案与布局草案应协调一致,满足本县主要规划目标的要求。

9.2.4 一般应根据实施规划的不同途径和措施,按上述步骤编制两个以上规划供选方案。

9.2.5 供选方案论证

9.2.6 技术可行性

从基础数据和数据是否翔实;分析、评价、预测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是否准确可靠;土地利用指标的确定和利用分区的划定依据是否充分;规划方案对于规划目标和任务满足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论证。

9.2.7 经济可行性

经济效益是指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应从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集约度的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证。

9.2.8 生态可行性

生态效益是指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应从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污染治理、土地质量提高等方面进行论证。

9.2.9 组织实施可行性

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否有利于规划方案的实施;各种调控措施资金投入的可能性;部门和公众代表对规划方案接受的程度;实施规划的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等方面进行论证。

9.3 确定推荐方案

根据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评价的结论,从规划供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作为规划推荐方案,提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议。

10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0.1 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

10.1.1 优先安排农用地;

10.1.2 农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林地;

10.1.3 建设用地内部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它建设用地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安排;

10.1.4 各类用地的扩大以内涵挖潜为主,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

10.1.5 园、林、牧、渔业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水、荒滩地,除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用地外,其它均不得占用耕地;

10.1.6 建设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尽量占用劣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林地。

10.2 土地利用调整的方法

10.2.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在对规划期间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综合平衡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拟定各类用地调整指标,编制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表,表中列出规划期和近期全部一级地类和主要控制地二级地类的面积和比重。

(2)根据各类用地调整指标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方案,编制全县耕地规划平衡表(附录K),表中列出规划期间和规划近期、远期补充耕地、减少耕地和净增(减)耕地的面积。

10.2.2 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1)在供需分析地基础上,对各类用地地数量和布局进行审核,协调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2)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

10.2.3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综合平衡

(1)用地数量综合平衡

以核定的各类用地供需作为用地数量综合平衡的依据,如各业用地供求数量出现矛盾,则应当以土地有效供给量为基础,根据和土地利用调整次序进行综合平衡。

(2)用地布局综合平衡

在用地数量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核各类用地位置、范围是否存在矛盾;如存在矛盾,也根据编制原则和土地利用调整次序协调解决。

(3)用地需求的调整与再平衡

各类用地需求在用地数量与布局平衡中未能落实的,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新的用地调整方案,再次进行用地数量与布局调整的平衡。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由规划小组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4)在各类用地数量和布局进行充分协调、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拟定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草案,编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11 土地用途分区

为了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土地用途转变,按照同一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划定土地用途区。

11.1 土地用途分区的类型

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土地用途分区类型。一般可设立以下十一种土地利用区。

11.1.1 基本农田保护区: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保护基本农田所划定的土地区域。

下列土地原则上划为基本农田:

11.1.2 可调整耕地区:指具备耕作条件、现状为非耕地、但根据需要可随时调整为耕地的土地区

域。

下列土地原则上划为可调整耕地区:

——曾经是耕地、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而改为其它农用地、又不属于生态退耕范畴的土地;

——具备耕作条件、现状为其它农用地的土地;

——已列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将要进行开发的未利用土地。

11.1.3 一般农业区:是指基本农田和可调整耕地以外、为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下列土地原则上划为一般农业用地区:

——现状为园地的土地;

——养殖水面;

——除基本农田、可调整耕地、林地、牧草地以外的其它所有农用地。

11.1.4 林业用地区

下列土地应当划入林业用地区:

(1)现有连片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和苗圃,其中已划入其它用地区的林地除外。

(2)已列入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项目的造林地,如生态退耕土地。

(3)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活动增加的林地。

(4)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运输、营林看护、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设施用地,及其它零星土地。

11.1.5 牧业用地区

下列土地应当划入牧业用地区:

(1)现有连片的人工、改良和天然草地,其中已划入其它用地区的牧草地除外。

(2)已列入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项目的人工种草地,如生态退耕还牧、防沙治沙种草等土地。

(3)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活动增加的牧草地。

(4)为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牧道、畜牧栏圈、牲畜饮水点、防火道、护牧林等设施用地,及其它零星土地。

11.1.6 城镇建设用地区

1、下列土地应当划入城镇建设用地区:

(1)现有的城市和建制镇建设用地。

(2)规划期间新增的城市和建制镇建设发展用地。

(3)城镇的开发区、别墅区、大学城、机场、港口码头等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

2、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应符合本县级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要求,划入城镇建设用地区的面积要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相一致。

11.1.7 村镇建设用地区

1、下列土地应当划入村镇建设用地区:

(1)规划期间,重点发展的村庄、集镇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

(2)规划期间,维持现状的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

(3)村庄、集镇的工业小区、集贸市场、学校、港口码头等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