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也谈“德育”及“美德是否可教”

也谈“德育”及“美德是否可教”

也谈“德育”及“美德是否可教”

一、关于德育的概念

在讲“德育”之前,笔者想先谈谈对“道德”的理解。有人说道德即规范,指外在于人的知识;有人说道德即德行,指内在于人的品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笔者认为要理解“道德”,首先得溯本追源,“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指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指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因此,所谓“道德”,是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也包括已经内化于人的德行。它从内外两方面规定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地球人所应该遵循的规范,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却是无限的,为了平衡这两者,为了防止人类自相残杀,种族灭绝,才出现了这些规范。“道德”即是对这些规范的最好诠释。那么什么是德育呢?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的是在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外国学于知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1906年王国维在著《论教育之宗旨》时正式使用“德育”这一术语,他所说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狭义地讲,德育即道德教育;广义地讲,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指有关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指有关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指有关政治思想、立场、态度的教育。

二、关于德育的内涵

关于德育的内涵,众人说法不一,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类,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笔者认为两种说法各有其立足点,是从道德的两个不同方面来对“德育”进行阐述的。如上文所说,道德包括外在于人的规范和内在于人的德性两方面。因此第一种说法是就“外在于人的规范”来表述德育的内涵的,这些规范大多是自产生人类、社会以来不断积累提取出来的有效规则,如政治准则、道德规范等,帮助人们约束自己、维持秩序。而这些规则需要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由外向内的说道和讲解。而第二种说法是就“内在于人的德性”这方面来表述德育的内涵。众所周知,德性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按照蒋一之老师的观点,德性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它需从整体论、系统论的观点来进行理解,知、情、意、行四方面缺一不可,互相影响,没有哪方面是更重要的,只有通过它们的互相作用、共同引导才能使德性得到完善。德性的这个培养过程即是道德主体在自身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断建构。笔者认为,这两种内涵各有其侧重点,没有优劣错对之分,而且在德育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这两种方法的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

笔者更赞同第二种说法。第一种观点侧重于由外向内的道德灌输,而第二种观点侧重于由内向外的自主道德建构。笔者认为,首先,道德的本质即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觉知、道德情感等。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也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因为人能够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意识到若没有道德的约束,整个社会将是混乱的并最终将走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