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培优2-5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培优2-5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培优2-5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培优2-5

专题六生态学专题

1、紫茎泽兰是我国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生态学家发现在紫茎泽兰侵害区块状、条状种植皇竹草能够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籽实传播,阻止其入侵,实地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引入前指样地引入皇竹草前,引入后指样地引入皇竹草2年后。Simpson 多样性数值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

(1)从长期看,紫茎泽兰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生态系统引进新物种后可能改变原有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___。请用表中数据分析紫茎泽兰对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引入皇竹草之前相比,引入皇竹草之后样地紫茎泽兰种群密度较________。皇竹草与紫茎泽兰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___。不同地段的样地内,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4)将紫茎泽兰经过复合菌种处理发酵后,能显著降解其有毒物质,作为饲料原料是防治紫茎泽兰的另一思路。要使猪增重500 kg,至少需要__________ kg 的紫茎泽兰。

2、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除了光能,属于非生物成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2中的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 (填字母)。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___所利用。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甲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丙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中,种内斗争最不剧烈的是________点。

(4)农业上常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____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3、如图甲是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能量金字塔(Ⅰ~Ⅳ表示营养级,E1,E2表示能量),图丙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图甲中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

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B___________(“一定”或“不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2)图乙中的凡是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该能量的散失与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有关。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说明,在某生态系统中,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__,X和Y 呈(“正”或“负”)相关.

(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它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

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

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

表现为_____________。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_____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千焦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_____________千焦。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

(4)调查发现,某山区滥砍滥伐,植被覆盖面积大幅下降,同时当地居民甲状腺肿大发病率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元素缺乏,当地居民该元素摄入量不足,致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成为“水华”。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死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某住宅小区的人工生物浮床能起到净化水质和增加水体景观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若想防止水华,可以选择种植能富集__________营养元素的植物使生态系统修复。经生态系统修复后,该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将会升高。已知凤眼莲能通过富集Cu、Hg起到净化水体污染的作用,该植物吸收Cu、Hg的方式是__________,采收后的凤眼莲不适合做家畜饲料,原因是重金属会沿着食物链__________,造成对人、畜的危害。

(3)若在发生水华的水域内种植挺水植物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恢复其稳态。上述措施是利用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来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6、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改为人工鱼塘后,从结构上分析改变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程度。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3)2013年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和。

(4)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不摄食饵料,按目前的状态发展,2013年后的一个时期内,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5)若浮游藻类继续大量繁殖,则会危及到养殖鱼类的安全,甚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由这种原因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时间往往发生在一天中的(填“凌晨”、“中午”、“傍晚”或“深夜”),因为此时间段。

7、如表所示为科研人员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一般属于____________,次生杂木林的生物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2)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农田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

(3)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___________是捕食者。甲乙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了群落内部的___________。 8、下图为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不同藻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结果。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1)脆杆藻与微囊藻都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据图分析,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 _____________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鱼。

(2)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 )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右图(图示25个中格),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个/mL 。

(3)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摄食会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一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为使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生态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调整食物链(网)结构。

(4)对该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

椭圆萝卜螺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m -

2·a -

1)。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螺在一定温度下进行48 h 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密闭后置于光下(如表,“+”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为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_________(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

★脆杆藻

▲鱼鳞藻

微囊藻

1、(1)S 速度方向(速度) (2)样方法降低了物种多样性

(3)小竞争水平(4)2500

2、 (1)A D (2)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

(3)二者数量都将减少四 C (4)C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不一定(2)③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3、(1)B、D CO

2

(3)小正(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1)竞争信息传递(2)分解者二氧化碳 100a

(3)负反馈(4)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状腺肿大

5、(1)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间接和直接

(2)N和P 物种丰富度主动运输逐级递增

(3)结构和功能捕食和竞争

6、(1)消费者水平(2)营养结构最简单食物或栖息空间

(3)出生率和死亡率(4)乙反馈调节

7、(1)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多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3)饵料中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4)减少

(5)凌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最低

8、(1)核糖体中营养化(2)8×107

(3)(次生)演替物种多样性

(4)246 ①③

高三生物补差计划

高三生物培优补弱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部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本人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高三复习及培优补差工作中,针对所选学生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辅导计划,精心培养,全面促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以期学生成绩取得明显进步和切实提高。 二、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培优补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争取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主要有以下同学:93 王圆圆,达古拉,张雪,张峰,张晓悦,刘昭,童世博,张森,张千,杨冬霞。97 苏慧,高原,付首如,高嘉璞,刘晓,鲁忠,白楷舸,赵晓瑞,刘志繁,高雪娇。98 白亮,赵禄,张海鑫,姜涛,赵颖娜,高宇翔,薛世亮,郭浩,韩艳梅,华志浩。 三、定内容 培优的内容是做各地区高考卷,拓宽思路,提高做题速度,规范答案。补弱的内容是教会学生会复习,会做题,能得分,掌握比较基础的内容以及解题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树立高考信心。- 四、辅导时间 1、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鼓励和启发的方法。 2、每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 五、具体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⑴多加关注该生课堂反应,关注复习效果,随堂查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⑵练习、作业、训练、试卷面批面评,单另点拨,当面辅导。 ⑶和所辅导学生保持密切交流沟通,一起摸清弱科弱项及薄弱专题单元,单另加餐,布置针对性试题,加大训练量,做针对性辅导。 武爱玲 2015/3/1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附答案)

2020届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11: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附答案) 一、“图解法”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 应用1:基因突变与减数分裂 典例1. 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 B.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C.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应用2:交叉互换与减数分裂 典例2.如图所示,这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图解(图2),同源染色体相联系的部位称为交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 B.同源染色体交叉的出现是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结果 C.交叉的结果造成了染色体结构的畸变 D.该图可见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应用3:染色体变异与减数分裂 典例3. 假设一个精原细胞(含4条染色体,基因组成为AaBb)进行有丝分裂时,有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分裂完成时产生了A1和 A2两个细胞。另一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考虑交叉互换),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跑为B1和B2,B1完成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并产生C1 和C2两个细胞,B2也完成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D1和D2两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1、A2、B1、B2四个细胞染色体组成均不正常,但其中A1和A2、B1和B2细胞中DNA 数和染色体数相同 B.A1和A2、C1和C2、D1和D2这三组细胞遗传信息两两相同 C.若A1基因组成为AaB,则A2基因组成为AaBbb,且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 时间:2009-11-02 11:24 来源:互联网作者:转载点击: 2002次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底四月底 (二)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三)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

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 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 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 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包括: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内环境与稳态、水盐平衡及调节、血糖平衡及调节、人的体温调节、免疫。 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可以给学生补充教参中的部分内容(如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设计等)、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转台、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问题。体液调节中补充内分泌系统的基础知识、整理高中课本上提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孕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 在复习免疫时要归纳总结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 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专题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包括: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

最新高三生物培优补差

高三生物培优补差(二) 1.下面各项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细胞内的水只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B. 蛋白质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不在生物体内参与物质运输 C. 将淀粉和糖原水解为基本单位,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D. 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胆固醇摄入越多,越不容易造成血管堵塞。2.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D.人体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 3. 如图表示甲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能全部观察到 B.图中甲和乙染色体上的碱基数量都是A=T、G=C C.图中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图中共存在4对基因,长茎对矮茎为显性 4.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A.分离色素时,往试管中加入层析液,使液面高度低于滤液细线 B.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要先将培养液混合均匀再取出 C.鉴定酒精时,可以直接将重铬酸钾溶液滴入待测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D.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解离之后经过漂洗就可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5.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会导致人发烧、出疹子、关节痛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消灭侵入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只依靠体液免疫 C.构成寨卡病毒大分子物质的单体有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的一段时间内,会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6.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三生物培优资料

08年高三生物培优资料(5.6,距离高考30天) 1.(10分)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够分泌胆汁,肝细胞中与此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 。 (2)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其 吞噬过程如右图所示),这种免疫方式叫做 免疫,其中细 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 ,图中吞入和外排过程发生的结构基础是 。 (3)我国是乙肝病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乙肝病毒(HBV )是一种DNA 病毒,它能侵入人体 的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增殖。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 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4)乙肝病毒不直接损伤肝细胞,肝组织损伤是通过免疫 反应引起的。机体在清除乙肝病毒的同时,常常会导致肝细胞破裂、变性和坏死,这一反应属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 病,此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 是 。 (5)右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血 管A 端与B 端相比,血糖浓度较高是的血管A 端,此时胰岛分泌的激素 分泌量减少。 1.(10分)(1)高尔基体(2)非特异性 细胞膜上具有糖蛋白 细胞膜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 (3)如图(3分,评分方法如右图,每部分全对得1分) (4)自身免疫 效应T 细胞 (5)胰高血糖素 2.(9分)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 方案: Ⅰ 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Ⅱ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材料用具、研究过程(略)。 III 调查结果分析。 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面的“家庭成员血友病调查表”,判断“本人”的基因型(用B 或b 表示) 是 。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哥哥 妹妹 本人 枯否氏细胞吞噬作用示意图 A 肝脏细胞 B 血流方向血管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转录 翻译 DNA RNA 蛋白质 复制 转录 翻译 (1分) (1分) (1分)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最新焦兆群报告(高三后期备考策略及培优工作)电子版

高三后期备考策略 一、高三后期复习的重要性: 高三三轮次备考的定位 一轮复习看精神,二轮复习看水平,三轮复习看状态 二轮复习靠题海战术是提高不了成绩的,必须抓好备课,策略不当,效率不可能高,老师的作用要充分地发挥,不能等着高考的到来。 三轮复习:越到高考,管理越重要。 高三后期复习备考的重要性 备考后期,是学生复习迎考的攻坚期 备考后期,是教师指导备考的关键期备考后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期 二、高三后期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知识方面:基础知识还不扎实;知识点呈散点分布; 部分知识出现遗忘。 (二)学科能力方面:审题能力普遍不足;提取信息能力不足;理科计算能力欠缺;文科表述能力欠缺;答题规范存在问题。 (三)考试技巧:学生答题常出现的问题(高考阅卷的经验) 书写字迹不佳(最佳字体?);答题位置超出扫描切割区;学科专业术语书写错误;口语化答题。答案组织,包括:分析、解题思路的规范性;表述的规范性;格式的规范性。 (四)高考学生丢分因素分析: (1)审题能力的不足。考生的审题能力不足,不能明确知识考查范围,不能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近年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比较突出。其中文科占失分总量的1/2左右,理科占失分总量的1/3左右。 (2)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欠缺。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推理与判断、抽象与概括等思维和论证的能力不足,仍然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这在理科差不多是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文 精品文档

(3)书面表达水平不高。高考作为一种书面考试,其非选择题部分,最终是体现在应试者的书面表达。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足,仍然是各学科不可小视的一个重要失分原因。文科答卷主要表现为废话太多,词不达意;理科答卷多表现为步骤不完整和表达不准确。 (4)答题方法和技巧不足。在试题形式和评卷规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答卷规范和答题技巧直接影响到得失分。主观题由人工评阅,考生落实到卷面上的答案与评卷规则和阅卷思路、习惯越吻合,得分的机会就越大。 三、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高考的要求我们需要从以下工作入手: (一)研究高考,把握命题方向 1、研究影响2017年高考命题的几份文件 2016年2月: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2016年第二期《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10月: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2016年10月11日《中国教育报》 2016年10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 精品文档

2020高考人教版生物复习练习题:第11讲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Word版含解析

[新题培优练] [基础达标] 1.(2019·河北涞水波峰中学高三月考)下表是某科研小组研究光合作用强度时所得到的部分结果,请结合温度影响酶的曲线和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判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改变的条件M N 测定的光合作用强度P K A.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P>K,则M>N B.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M>N,则P>K C.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M>N,则P>K D.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P>K,则M>N 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知,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降低或升高,酶的活性均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均减弱,故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P>K,则M>N或M<N,A错误;据A项分析,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M>N,则P>K或P<K,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S点为CO2补偿点,Q点对应的CO2浓度是CO2饱和点,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当M>N处于CO2浓度饱和点之后时,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变即P=K,当M>N处于CO2浓度饱和点之前时,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强,即P>K,C错误;据C项分析,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P>K,则说明一定是在CO2浓度饱和点之前提高了CO2浓度,即M>N,D正确。 2.(2019·北京临川中学月考)小麦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随外界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 B.CO2浓度在100 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 C.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解析:选C。随着外界CO2浓度的增加,小麦的CO2固定量不断增大,说明小麦的CO2固定量与外界CO2浓度呈正相关,A正确;由图可知,外界CO2浓度在100 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B正确;CO2浓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不变,但仍然固定二氧化碳,C错误;外界CO2浓度在100 mg·L-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2,而玉米能够固定二氧化碳,说明玉米比小麦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即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D正确。 3. (2019·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模拟)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内在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或色素的数量不足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与C5的生成量都多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解析:选C。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或色素的数量不足,A正确;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增加,产生的ATP和[H]增加,因此相同时间

高三生物专题训练

2006届木格高中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测试 2006.04.05 考号:姓名: 1.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某同学设计的做法是,将用于实验的雌花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做如下处理:①号花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号花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 ) A.①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 B.②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2.为了考察影响腹足类动物在泥质海滩潮间分布的最低限的因素,需要将其迁移到较低的海滩。设计迁移实验时的对照组应该是:①迁移到较低海滩的腹足类动物②较低海滩的所有软体动物③没有经过迁移,留在原地的腹足类动物 ④按同样方法选取保管并放回原地的腹足类动物 A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液 B.无染色体形成 C.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D.显微镜倍率不够 4.向含有DNA 的浓度较高的氯化钠溶液中加人蒸馏水会使( ) A. DNA的溶解度下降 B. DNA 的溶解度上升 C.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 D. DNA和蛋白质充分溶解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中出现的颜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向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加人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DNA 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6.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将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7.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人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二)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C.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解析:选B。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实现的,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有差异,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一部分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又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反应,D正确。 2.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解析:选B。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两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3.(2015·甘肃兰州调研)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会变大。 4.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催化酚类3的反应速率 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解析:选A。由图1可知,横坐标代表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纵坐标代表POD的活性,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生物学科的学习特点 生物作为高考理科综合中的一门学科,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用生物学知识来说,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需要强化的,因为总有些不可避免会遗忘,所以在考前的突击,是有很好效果的。 生物学科的内容要求记忆的比较多,遗忘性也比较大。在复习时可以查找知识上的盲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并编织好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对知识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点特别多又特别杂,主干的知识又非常重要,所以考生在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重点知识重点读。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近几年来生物的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生态等主干知识章节中,这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 生物学科知识在高考中的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生物学科要求:“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高考题目年年有变化,但考查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没有变化。从试题来看,高考有些试题直接来源于教材。复习要回归教材,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一定要扎实、准确、熟练,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基础知识学好了,复习时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生物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所以考生在读书时应特别注意教材中对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描述。在考试时用准确的生物

学术语回答描述,最好能够做到用教材的描述答题——“知识回归考纲、描述回归教材”。 生物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包括能独立完成生物课本上的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现在的高考,与以前的高考不同,以前的高考记忆的内容多,而现在的高考题却是以知识的运用为主,因此,要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死记硬背是肯定行不通的,要进行适度训练。通过训练,可以检查知识的漏洞,检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并且能学会一些解题技巧。通过训练,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同样,通过训练,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因此进行适度训练有必要,但一定要记住:训练要适度,题海战术有害无益。在平时应适度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相应的能力。生物实验题在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分值也越来越大。生物考试成绩差距较大,主要是因为实验得分率相差较

高三生物培优补差计划电子教案

精品文档 高三生物培优补弱计划 武爱玲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部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本人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高三复习及培优补差工作中,针对所选学生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辅导计划,精心培养,全面促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以期学生成绩取得明显进步和切实提高。 二、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培优补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争取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主要有以下同学:93 王圆圆,达古拉,张雪,张峰,张晓悦,刘昭,童世博,张森,张千,杨冬霞。97 苏慧,高原,付首如,高嘉璞,刘晓,鲁忠,白楷舸,赵晓瑞,刘志繁,高雪娇。98 白亮,赵禄,张海鑫,姜涛,赵

颖娜,高宇翔,薛世亮,郭浩,韩艳梅,华志浩。 三、定内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培优的内容是做各地区高考卷,拓宽思路,提高做题速度,规范答案。补弱的内容是教会学生会复习,会做题,能得分,掌握比较基础的内容以及解题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树立高考信心。- 四、辅导时间 1、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鼓励和启发的方法。 2、每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 五、具体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⑴多加关注该生课堂反应,关注复习效果,随堂查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⑵练习、作业、训练、试卷面批面评,单另点拨,当面辅导。 ⑶和所辅导学生保持密切交流沟通,一起摸清弱科弱项及薄弱专题单

【高考试卷】2020届届高考生物专题十四判断基因的位置精准培优专练

2020年高考冲刺试卷 芳草香出品

培优点十四判断基因的位置 一、“实验法”判断基因的位置 应用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实例1.下列是摩尔根所做的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其中能确定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 ①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②纯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 ③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④杂合红眼雌果蝇×纯合红眼雄果蝇 ⑤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已知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F1不论雌雄全部表现为红眼,不能判断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①错误;纯合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若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都表现为红眼,若在X染色体,后代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②正确;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无论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后代雌性和雄性都表现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③错误;杂合红眼雌果蝇×纯合红眼雄果蝇,若后代全部是红眼,说明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出现白眼,说明在X染色体上,④正确;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全部是白眼,不能判断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⑤错误。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的实验组合是②④,B 正确。 【答案】B 应用2:判断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 实例2.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 【主要知识点梳理】 【习题巩固】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O、N B.f1、f2、f3……f n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 有多样性 C.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B.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不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3.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B.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内膜、外膜和基质,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 4.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其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面内质网上有酶的分布 B.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任何一层都是生物膜 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膜 B.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要跨过0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乙醇和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7.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 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豌豆根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C、H、0;C、H、O、N;C、H、O、N、P B.葡萄糖、蛋白质、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碱基 10.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第1讲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 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是 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 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导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二、落实培优补差方案 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残缺不全,基本解题方法不熟悉的特点,在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知识点逐一过关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六个分层落实教学常规,实现共同提高。 1、学生分层。 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为A,B, C三层。其中A 层学生:成绩优秀,基础扎实,学习自觉,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解题能力。B层学生:成绩中等,上课能听懂,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题目,但综合能力欠缺,逻辑分析思维尚未成熟,主动性积极性较好。C层学生:基础不扎实。表现为:计算能力弱,领悟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意志不坚定。根据自愿,学生可在层间流动,也可脚踏两层。 2、备课分层: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坚持通过集体备课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经过分析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备课内容以学案和教案呈现出来.学案供学生使用,内容主要有:考纲要求,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链接高考,总结归纳,课后练习五部分.其中基础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课后练习都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教案供教师使用。任课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范例、探究点的设置、方法规律、作业布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