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的表现

线的表现

线的表现
线的表现

神奇的符号变幻无穷

——“线”在儿童美术中的表现

东渡小学陈丽建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知道,儿童画中的表现方法有好几种,如点、线、面、色彩等等。而其中的“线”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不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因此,“线”是支撑和表现艺术形象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无论是儿童美术中的创作画、国画速写,还是生活中的事物,都离不开“线”。下面主要谈谈我对“线”的一些看法。

(一)对线的认识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形体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

每一种线都有各自表达的含义。粗线表示刚劲、苍老、强硬,可以让人联想到老人的手、苍老的柏树;而细线则表示圆润、细腻,可以让人联想到一根针、一支笔、一根头发;长长的曲线表示柔美、妖娆,可以让人联想到女人的身体,柳树的枝条,山间的小路;而粗粗的直线让人感到笨拙、扎实、坚固。不同形状不同长短的线条都能带来不同的感觉,给人以遐想。

纵观中外美术史,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岩画、壁画,如江苏连云港将军涯岩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均以线造型。中国绘画中“十八描”充分体现了线条的多样性与表现力,中国书法更是把线条的魅力发挥到极至。线条不但可以表现极强的形式美感,而且还能反映出丰富的情感。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痛快,有的线条秀丽妩媚,阿娜多姿……

(二)线在实际儿童绘画中的表现

几乎每一个儿童画画的第一笔都是线。一岁半以后的孩子,就开始喜欢涂鸦,拿着蜡笔或粉笔,在纸上、地上、墙上随意地画着各种图案。或许这在成人不经意时看来,只是胡乱画的,但只要仔细用心去观察、琢磨,就不难发现这些涂鸦当中,更多的都是由不同的线条

组成的。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曲、有直,就像五线谱中那些“跳动的音符”,具有生命似的在儿童画里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对于他们来说,涂鸦代表了很多的事物,看上去很随意的一条线,可能代表了小鸟在飞,小朋友在玩,河水在淌……线条对于儿童来讲,是一种神奇的符号,他们从出生起就希望借助各种声音、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行为、语言未成熟前,儿童喜欢拿笔在纸上胡乱涂鸦来表现自己,借助这种方式与人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儿童画线限于知识经验、工具、技巧等方面的影响,无法达到很高的诸如国画书法的境界,但也能表现出有明显倾向的情感的线条,从这些线条就能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开朗的还是低沉的;性格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儿时,如果遇到烦恼的事情,会拿起一支笔在纸上乱涂,脑子里不知道想些什么,只听到纸上发出的“唰唰”声,画面中的线条看起来杂乱无章,如渔网般又不像渔网的线条那样有条理。但遇到开心事时,画出来的画面可就完全不同了,线条显得那样流畅,那样优美,那样富有规律性,让人一看就可以感觉到作者的心情。

也曾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儿童画一张由“树”、“人”和“房子”三种物体构成的画。这时就有很多儿童用线来表示,其中有一个儿童画了这样一张画:一棵树长在房子的后面,这座房子的门是关着的,而这个人就站在这门口,举着双手。这位心理学家从“房子的门是关着的”,“人是举着双手”的画面,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孩子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或许已经受过什么心理的伤害,不想再让自己受伤,“举起双手”,是这个孩子其实内心渴望得到自由,渴望自己也能过得开开心心。线是千变万化的,它会随着人的心情改变而改变。儿童所画的每一笔都是其性格、情感、经验与潜意识的反映,即“个性心理特征”的反映,由线构成了一幅幅不同的儿童画,也表达出了一种种不同的含义。

线条是绘画的基础之一,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己的一种绘画语言。这些线条被儿童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美术作品中。

在这些儿童美术中,儿童有时会喜欢用各种形状的线来表现一种事物,在画一个鸡蛋的例子中就不难发现。我们成人的印象中,鸡蛋是椭圆形的,如果要画一个鸡蛋,势必会用细的椭圆形的线。但或许在儿童们眼里,鸡蛋就并非是这个形状,他们会用三角形的线,圆形的线,甚至是不规则的线。这些儿童画,由表面看来不讲什么技法,它和“农民画”一样,不讲“画理”、“画法”,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常规,只会用各式的线条加上色彩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概念,并使笔下的线条自然形成一些有抑扬顿挫的偶然效果及独特的稚趣,讲神似不求形似,使人看了叹为观止。线条在儿童美术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说,在对儿童进行线条画教学中,教师要把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简单化,用易懂的线条表达

出来,让学生可以在乱涂乱画中理解线条的作用。举个实际的例子,我曾上过这样一堂美术课,叫做《五彩的烟花》,一看到这题目,应该就会想到烟花,最普遍的就是由一根一根的线组成的。所以我首先就从线条的分类、形状来分析,例举了几组不同的线:波浪线、螺旋线、三角形的线、弧形线,直线等,并用多媒体放映实际的各种不同形状的烟花,通过这些,让学生懂得其实烟花在我们的眼里就被简化了,可以由线或点构成一幅画面。接着我拿出一张已经用白色蜡笔画了线的白纸,借助说老师变魔术的方法,在上面涂上了颜色,学生看后都兴奋起来了,原来就是区区的几条看起来似乎透明的线,能够画出这么好看的烟花。这时学生就对线条有所了解,有所感想了,是否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蜡笔画不同形状的线,然后涂上颜色呢?这样一来,学生画出来的作品肯定就会各具特点,千奇百怪,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生活中的事物有的复杂、有的简单,但都可以像我和这些学生一样,用富有变化的线表现出来。

在儿童美术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门画种,那就是中国画。现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四年级的课本就有一部分内容讲中国画。现在各学校也开展了社团活动,我们学校就由我来带国画班。国画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源自于中国,也在中国盛行。在中国画中,白描就是最突出的单纯用抑扬顿挫、长短曲直的线条勾勒出来的。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旋涡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而儿童美术中的中国画延承了古人的文化,但也可以说有所创新,毕竟儿童概念中的事物与成人的是不一样的,或许对事物的理解还不是那么透彻,但在中国画中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独特的韵味。在每个星期社团活动课时,我都会让学生模仿名家的国画,让她们学习用线条的表现形式来显现。在五年级学生陈攀羽的国画中,最主要就是线条的魅力。画上是一位老人和一棵松树。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儿童的还是成人的中国画,“线”都是作为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已经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儿童美术中的速写也是别具特点的一门,就其表现要素或表现手段来讲,一般为线条,明暗色调和线条与明暗色调结合。线条是速写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也是速写最基本的造型要素,线条所具有的表现的直接性和快速、简练、准确的表现特征,既符合速写自身的特点,又能充分适应速写的造型需要,线条因其工具、材料的不同,而带给线条以各具特色的丰富变化。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速写形式,通过线的长短、粗细、曲直的变化和线的穿插、重叠、疏密等线条组合,或用以表现形象的轮廓,或用以暗示形体的体积空间,或用以概括物象的层次,或用以强化形象的特定动态和情绪,大大增强了速写的表现力。而以明暗色调

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速写,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用密集的线条排列,控制线条排列的疏密,来构成具有明暗变化的色调。

(三)生活中、自然界中的线

线状的物体: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树桩的年轮、水的旋窝、柳条、面条、五线谱、弹簧等…… 还有依附于具体形体的线:如轮廓线。如门框、叶子的边沿、城墙等……通过说线,儿童就会意识到“线”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注意寻找就能发现。

总之,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画面上,它可以随着思想感情、文化素质、性格、经历不同而产生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产生或刚强或优柔,或畅快或持重,或明朗或暗晦,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线条在儿童美术作品中,发挥出了变幻无穷的魅力。客观的物体并没有线条环绕着它们,而儿童却可以用线条解释所看到的物体,这就是线的艺术,线的语言,无论艺术作品中的线怎样复杂生动,都来源于自然界和生活,让我们一起热爱儿童美术中的线,热爱绘画,热爱生活吧!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造型的表现力》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科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造型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搜集造型特征明显的艺术作品。 学具:学生搜集喜欢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本课我们将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表现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教师讲解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 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 1.线条 (1)绘画中的线条。 师:回顾人类艺术的发展,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贯穿了世界艺术的发展史。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线条作为主要表现语言的作品,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 展示视频:线与造型、世界名画中的线。

在绘画中,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当属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和甘肃敦煌壁画。其中《朝元仙杖图》是武宗元所绘,画面运用单线白描来刻画人物,线的疏密、虚实变化丰富而凝练,充满了节奏与韵律之美。对人物体态结构的精确刻画,凸显了人物的活力和神采。关于道教的《朝元仙仗图》,最早可以上溯到吴道子的《五圣朝元图》。(展示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和吴道子《五圣朝元图》。) (欣赏永乐宫壁画和敦煌壁画,欣赏视频:永乐宫壁画,体会线条在壁画中的运用;欣赏中国画作品《五马图》《春如线》和波洛克抽象画作品,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雕塑中的线条。 展示唐代石雕菩萨和希腊雕塑《命运三女神》。 石雕菩萨立像残躯身材颀长,披肩斜下的线条、扎束裙带的横向线条,与长裙下垂的衣纹线条产生了对比,加强了身体的美感。 《命运三女神》是帕特农神庙的东面人字形山墙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组雕像残片。三位女神是克罗索、克拉西斯和阿特罗波斯。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线。她们是宙斯的御前顾问西米斯的女儿。人们从三女神的姿态神情中看到的不是神,而是人间姐妹之间亲密动人之情,从坐躺姿态中隐现出各人的个性气质。现存的这三个女神的雕像,头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躯,恬静而潇洒的姿态,仍给人以极其优美的形象。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处理,希腊式薄衫穿在三神的身上,纤细而又繁复的湿衣褶,随着人体的结构而起伏,女性人体的优美轮廓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3)建筑中的线条。 古根海姆博物馆反常的设计风格,区别于经典建筑美学原则,自由的线条勾勒出变幻奇异的造型。 鸟巢体育场依靠结构互相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4)工艺品中的线条。 欣赏希腊瓶画和中国彩陶、瓷器上的线造型。 师总结: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设计意图:理解不同的线条给人以为不一样的感受,艺术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这些线条丰富的表现力。) 2.明暗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画家发现自然光线照射所引起的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用明暗色调进行模拟。自此,西方逐步发展了运用明暗色调再现光影效果,从而在画面背景上凸显物象的绘画形式。 达·芬奇素描,像雾一样的明暗变化,出色地表现出了画家所树立的明暗造型原理。 靳尚谊油画《塔吉克新娘》,色调从明到暗逐渐过渡,微妙的明暗变化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地融为一体,不仅符合视觉真实,而且反应了人物微妙的表情。

第四节 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

第四节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 前面介绍了水锤计算的解析法。解析法的优点是应用简便,但难以求解较为复杂锤问题。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原则上可以解决任何形式的边界条件问题,可以较合理应水轮机的特性,能较方便地计人摩阻的影响,也便于用数字计算机计算。 特征线法有两种,一种以ζ-v(或H-V)为坐标场,一种以x-t为坐标场,两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图14-12 简单管示意图 一、以ζ-v为坐标场的特征线法 图14-12表示一特性沿管长不变的水管,P为管中任意一点,距A点和B点的距离分为和。根据基本方程式(14-5)和式(14-6)可导出求解P、B、A三点水锤压强时征线方程。 (一)任意断面P的水锤求解 根据基本方程式(14-5)和式(15一6),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变化为 式中上标“P”表示地点,下标“t”表示时间,例如,表示P点在时刻t的水头,余类推。对于某一确定的断面P,为一常数,为便于书写,在波函数F和f中略去了。 对于A点,在时刻可写出下列相似的方程 因F是由A向P传播的反向波,故。由于水管特性不变,。考虑以上关系,将式(a)和式(b)两组方程相减,得 以上二式消去f,并将ζ=△H/Ho、v=V/Vmax和ρ=cVmax/2gHo。 对于B点,在时刻可以写出与式(b)相似的方程

因f是由B向P传播的正向波,故,将式(c)与(a)两组方程相减,以上法处理,得 从形式上看,式(14-35)是反x向写出的,称之为反向方程,在ζ-v坐标场上是一根斜率为2ρ的直 线,如图14-13中的线;式(9-36)是顺x向写出的方程,成为正向方程,在ζ-v坐标场上是一根斜率为-2ρ的直线,如图14-13中的线。 图14-13 ζ-v坐标场上得特征线 在式(14-35)和式(14-36)中,如已知A点在时刻和B点在时刻的压强和流速 ,即可求出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和为图14-13中Pt的坐标值,可用 和两条直线的交点求出。用特征线法求解压强和流速的方法就是过去广为采用的水锤计算的图解法。 (二)进口B点的水锤求解 已知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列出PB间反向方程 压力水管进口为水库或平水建筑物,,故由上式可确定未知量。 (三)管末A点的水锤求解 已知P点在时刻t的压强和流速,列出PA间的正向方程

中国美学的特点

中国美学的特点 “美学”作为一个学术意义上的学科,是在西方现代学术分野的思潮当中确定位置的。一般而言,20世纪之前的西方哲学所关注的重点是在“真”、“善”、“美”,与“美”相对应的哲学分支即是美学。20世纪初,由日本人翻译成“美学”的Aesthetics进入中国知识界的视野,以王国维为代表的有深厚的古学造诣又有着开阔眼界的学者对此投入了热情的关注,并积极地加以引介。中国美学自此开始了一个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并在欧风美雨当中成长的过程。然而,中国现代美学从奠定到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了独特的面貌:始于美学领域的讨论,往往“越界”而至于文学的、历史的、日常生活的乃至社会的、政治的领域。在今天看来,这不一定是学术上“不成熟”的表现,而恰恰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美育思想的独特之处。 关于中国美学的研究存在许多困难。这在于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美学,同时运用西方的美学理论来重构中国美学的历史还只是新近的事情。比起中国哲学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开掘。 对于中国是否有美学是一个一直具有争议的问题。在此争论的背后,还隐藏着两种对立的立场,即西化派和保守派。在中国传统思想面临危机和中西思想发生碰撞的时候,西化派和保守派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前者否认中国传统思想的价值,要求用西方思想取而代之。与此相反,后者中国传统思想的优越性,认为其创造性的转化会获得新的生命力。这种立场在美学上也是一样的。对于中国的美学传统,西化派否定,保守派则夸大。但对于中国美学的思考应该超出这两种思想的对立,不是从某种预设的立场出发,而是从中国美学自身的历史出发。 事实上,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美学在西方的历史上经历了诗学、感性学和艺术哲学等几种形态,其中尤其是感性学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但中国的美学不是在感性学的意义所使用的。同时中国关于美与艺术的思考也没有形成"知识学",亦即关于知识的系统表达。如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黑格尔的《美学》都是关于美的思考的体系。而这在中国美学的历史上是无法寻找的。 尽管这样,我们现在还是在谈论中国美学,不过它是在极其宽广的意义上使用的。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思想中也有丰富而深刻的关于美和艺术的本性的思考。只要美学不是狭义地规定为感性学,而是可以广义地规定为关于美和艺术的思考的话,那么中国美学的历史就可以得到承认。当然这既要考虑到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共同性,也要考虑到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性。我们要力图避免用西方美学来衡量中国美学,或者是将中国美学西方化。 中国美学的确具有独特的形态。这特别表现在其文本样式方面。中国几乎没有关于美和美感分析的独立性的系统著作,而只有格言般的片言只语。它们主要保存在儒家、道家和禅宗等思想性的论著中。不过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关于各种艺术门类的论述,如诗论、文论、画论和乐论等。这些论著既有关于各们艺术门类特性的探讨,也有对于具体作品的赏析。

《生活中的线条》教案

《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既是上一课《蔬果的剖面》的内容延伸,又为下一课《节奏的美感》奠定了绘画基础。线条是造型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生活中由于运动方向、材料、排列方式等因素会使线条产生许多变化,因此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也是画家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线条,体会直线与曲线带给人们的动与静的感觉,欣赏画家用不同形式表现的线条,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能够体会不同种类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感知不同线条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 2、过程方法:学生能用曲与直的线条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3、情感态度:学生在对不同作品的观察和创作中提高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曲线和直线的对比中,体会它们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表现在自己的美术创作中。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曲线和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实物球、范画、美术工具和材料。 学生准备:绘画纸、彩色笔或水粉颜料。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游戏导入新课:观察球的运动,感受动感线条。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这里有个乒乓球,请大家观察一下球在运动时候产生什么样的线条?

教师分别示范拍球、滚球、抛球等动作,让学生感受动感线条,并画出相应的线条。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门窗、桌椅、墙角线,说一说是什么线。 教师归纳:平直的线如:门框、墙角线还有马路等会给人以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表现静止的感觉就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运动。 (二)、揭示课题:生活中的线条 在生活和艺术创造过程中线条的运用非常广泛。线条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三)、发展阶段: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同桌的两位同学一个说出线 条的名字,一个画出来。 总结:我们所知道的线条有:直线、曲线、折线、虚线、斜线、螺旋线…… 2、欣赏课件(我身边的直线):我校教学楼、教室里的窗户、电线、我们学习用 的课桌、家乡的大桥等) 3、欣赏课件(我身边的曲线):绽放的烟花、舞动的线条、美丽的鲜花、甜美的 水果、流动的河流、可爱的斑马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美感的特征

一,美感的基本特征 1.美感是差异性与一致性的统一 2. 美感是个人直觉性与社会功利性的统一 二,山水审美体验包括几个层次? 差别大体可分为由浅入深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 悦形、逸情、畅神 山水的形象、色彩、音响、光影等为人所感知并引起心理生理上愉悦,此为悦形。山水与人的审美经验、文化素养和心理思维等结合,达到情景交融,此为逸情。 感性和理性统一,精神得到升华,此为畅神。 三,造成审美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1.个体感知形象的能力不同 2.个体的心理特点、观察和思维方式不同 3.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不同 4.个体的心境和情绪不同 四,旅游景观的客观特征,受动特征 1,旅游景观的特征之客观特征 综合性→→涉及各种构景要素的特征以及组景规律 五维性→→时间维(游客行进或时间季节变化) →→非视觉要素维 地域性——地理地带性的烙印 时代性——在社会政治观念变革时期变化最明显 2,旅游景观的受动特征 ①审美空间的阈限性 ②审美感知的差异性 ③审美画面的选择性 五,大海之美、江河之美和湖泊之美的美学比较 1,江河是人类文明之源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恒河与古印度文明 黄河与中原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古巴比伦文明 2,湖泊,具有蓄积的特性积淀了江河文明因子 , 3,大海山海相连最佳观海地 六,中国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审美异同。 1.小巧细秀与崇高壮观 存在严整对称的秩序美 巨大壮观面积的广袤性 园里山大、水大,建筑物数量众多

2.淡雅素朴与浓丽绚烂 清水芙蓉自然淡雅 建筑物的题名 建筑物外观的色相、装修及内部陈设 七,中国古建筑的建造深受哪些思维理念的影响 1.风水理论 2.礼乐思想 3.阴阳五行说 4.宗法制度的影响 5.自然观的影响 6. “化家为国”的思想理念 八,审美情感的特征 审美情感的主要特点第一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不同于纯粹的生理快感第二审美情感比日常的情感往往蕴含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第三审美情感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所以有可能表现为含蓄的而不像日常情感那样锋芒外露。 九,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对于审美活动的重要作用。 构成形式美的组合规律有整齐一律,对称均衡,比例与尺度等 1,最简单的形式美基本法则,组合规律 特点同一形式因素的一致和重复 体现统一有序的洁净美、严肃美,但缺少变化,显得单调沉闷 2,对称在一条中轴线的左右或上下两侧, 包含着大体均等的形式构成因素 平衡而稳定,使人感到舒适、安全 均衡中轴两侧的形体量可以不相等,但吸引力相等 是有变化、自由的对称 3,比例研究长、宽、高三个方向度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和谐的比例可以引起人的美感 尺度审美对象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 大小之间的关系 4,节奏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反复连续 韵律具有一定秩序和情感色彩的节奏

第一节 一阶线性方程的特征线解法

第一节一阶线性方程的特征线解法 ) ,(),(),(),(t x D u t x C u t x B u t x A t x =++1.一阶线性方程的一般形式: 的已知函数。为其中),(),(),,(),,(),,(t x t x D t x C t x B t x A (1) 时,即 当0),(≡t x D 0 ),(),(),(=++u t x C u t x B u t x A t x (2) 称方程为齐次的,否则为非齐次的。

2.一阶线性方程的Cauchy 问题?? ?==++)()0,(),(),(),(),(x x u t x D u t x C u t x B u t x A t x ?(3) ??? ??==c x t x B dt t x A dx )0(),(),((4) 称(4)为(3)的特征方程,其解称为(3)的特征线。3.一阶线性方程的Cauchy 问题的求解:特征线法 思路:利用(4)将(3)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先求特征线上点对应的函数关系,任意化即可。

例1:?? ?∈=>∈=+光滑)()()()0,() 0,(000x R x x x t R x a x t ρρρρρ解: 特征方程为:?????== c x a dx dt )0( 1特征线为: c at c t x +=),(沿着特征线),,(c t x x =() t c t x t U ),,()(ρ=满足以下常微分初值问题:?????====??+??=??+??=) ()0,()0),0(()0(00c c x U t a x t dt dx x dt dU ρρρρρρρ

线的表现力教案 (2)

《线的表现力》美术教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老彩陶文化,感受彩陶的实用与审美价 值。 2.运用有趣的线条装饰彩陶各部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学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教学重难点: 运用线条装饰彩陶各部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及常规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空大穿越 1、设置悬念,点击课件播放图片,介绍彩陶历史及价 值。 2、小结板书课题。 二、坛坛罐罐变变变 1、感受外形 1)、点击课件,提问:这些坛坛罐罐的外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小结:坛坛罐罐有着不同的外形,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高,有的矮。 2)、看课件了解罐子的不同外形,加深印象。提问:坛坛罐罐的外形可以由几个部分组成?

小结:坛坛罐罐可以由口、颈、腹、底、耳、嘴组成。 3)、创设故事情境:有一个罐子被施了魔法,能够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看课件动画,直观感受罐子各部分都可以变形。 4)、小结:罐子的各部分都可以变魔术。 2、学生尝试 1)、画外形的比赛要求:在一分钟内,尝试画出最多种不同变化的罐子,然后选出一幅最棒的作业,展示给大家欣赏。 2)、创设“小小鉴赏家”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互评与自评。 问:你觉得哪一组的罐子形状画得最丰富呢?提问:你觉得你设计的罐子中,哪一个最满意呢? 3、教师示范: 1)、示范画出罐子,强调线条流畅,“顶天立地”,感受线条要画得流畅,形状要画得饱满。 提问:这是个胖罐子,如果我想画个瘦罐子怎么办呢? 2)、小结并鼓励学生。 三、坛坛罐罐穿花衣 1、提问:罐子画好了,怎么把它打扮得更漂亮呢?(加 花纹) 2、点击课件播放纹样组合图片。(板书“花纹”)

初中美术_《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山东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中的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线条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语言,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本课作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欣赏来感受线条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基本特性和功能,从中受到启发,初步建立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意识。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线条,赏析美术作品,体会线条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线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感知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本课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设计,通过观察线条、感知线条、理解线条,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种类线条的美感。 2.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中国的线条艺术发展的历史,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3.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了解线条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比观察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线条,感知不同形式的线条的不同美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4.通过赏析中外美术作品,理解线条的表现力,体会线条如何表现主观情感,初步建立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了解线条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比观察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线条,感知不同形式的线条的不同美感。 【难点】通过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体会线条如何表现主观情感,感受线条具有的表现力。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林徽因的照片) 提问:同学们知道照片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吗? (——林徽因)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那首有名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就出自她的笔下。她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我们一起来看她参与设计的作品。 (大屏幕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国徽。) 建国初期,林徽因接到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任务的时候,她已经重病在身。在研究好了设计方案以后,她让自己的学生去画草图。一个周以后,学生来交作业,她只看了一眼就说,“这样

风格美学九大风格特点

风格美学九大风格特点 节选至《顾问式整体形象设计师》发型风格美学文驰峰 一、可爱型风格特点 (一)可爱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曲线型,量感为小量感。 (二)可爱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柔和质感。(三)可爱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柔和质感。(四)可爱型风格色彩搭配 可爱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暖色系的春季型为标准。(五)可爱型风格形象设计特点 可爱型风格打造的是可爱的、乖巧的、活泼的、年轻点甜美的圆滑的整体印象。 二、优雅型风格特点 (一)优雅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优雅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曲线型,量感为中量感。 (二)优雅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优雅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中间质感。(三)优雅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优雅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中间质感。(四)优雅型风格色彩搭配 优雅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暖色系的春秋季型为标准。(五)优雅型风格形象设计特点 优雅型风格打造的是优雅的、淑女的、典雅的、飘逸的、高雅的、雅致的整体印象。 三、浪漫型风格特点 (一)浪漫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浪漫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曲线型,量感为大量感。 (二)浪漫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浪漫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硬朗质感。(三)浪漫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硬朗质感。(四)浪漫型风格色彩搭配 浪漫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暖色系的秋季型为标准。(五)浪漫型风格形象设计特点 浪漫型风格打造的是浪漫的、女人的、性感的、迷人的、热烈的整体印象。 四、时尚型风格特点 (一)时尚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时尚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中间型,量感为小量感。 (二)时尚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时尚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中间型,质感为柔和质感。(三)时尚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时尚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中间型,质感为柔和质感。(四)时尚型风格色彩搭配 时尚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中性色系的春夏季型为标准。

曲面特征线

如何批量删除Civil曲面的点?CTRL+Select 在曲面编辑的时候,是可以删除曲面的点的。但是只能一次选中一个点。当有多个点需要删除的 时候,这种操作方式就变得非常繁琐了。那么如何批量删除曲面的点呢? 如图,希望批量删除矩形区域的点。 首先,第一步要将曲面的样式调整为只显示点,而将其它的所有显示如三角形、等高线等都关闭。按住Ctrl键,这时你就会发现可以在屏幕上拉框选择多个Civil曲面点了。 选择完成以后,再激活曲面编辑的删除点命令即可。 下图就是删除点以后的情形:

当然,如果你后悔不应该删除这些点,想恢复原状怎么办?除了undo以外,还可以在曲面的特性里面,取消掉你对于曲面的编辑工作。当然可以按住Shift键进行一次多选操作。Civil在曲面定义中会保留你对于曲面操作的历史。

两个强大的编辑工具 – Boundary Trim & Boundary Break 这两个命令是在这个工作空间下的,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换工作空间。 就是这两个命令:boundary break 和 boundary trim 示例: 原始图形如下:

这里面有很多AutoCAD点,线还有一个闭合的PL线。 如果希望删除闭合PL线中的所有对象,可以使用Boundary Trim命令,执行效果如下:

当然可以选择区域内删除,或者选择区域外删除。详细可以看这个命令的对话框。对于boundary break命令,执行效果如下:

因此,灵活使用Boundary Trim命令,就可以批量删除Civil3D曲面某个区域中不想要的点。比如在场地设计中,在最后创建模型的时候,有时需要把道路、放坡范围内的原地形点删除。就可以使用这个命令。但是注意,目前还无法直接针对曲面对象进行操作,需要: ?将曲面的样式调整为点显示。 ?将曲面的点全部提取出来成为AutoCAD的点。 ?生成道路的边界或者放坡的边界。可能要对于边界进行加工,比如转化为2D闭合PL线。 ?使用Boundary Trim命令,选定边界,删除区域内的点。 ?利用剩下的点重新来创建地形曲面。 ?再叠加道路、场地放坡数据,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三维模型了。 当然,通常可以使用曲面粘帖的编辑操作直接得到想要的效果,以上操作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使用。

美感的生成及其基本特征

第17讲美感的生成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狭义和广义美感概念的基本内涵。 2、美感生成根源的理解和把握。 3、美感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重点与难点】 1、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美感生成的根源。 2、厘清美感特征中诸多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方法】 教材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学时】1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在前面的教材讲述中,我们学习的内容包括:美学的产生与学科属性、美的本质 问题的探讨、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等,主要是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审美现象,问题是,审美现象并不局限于客体对象,而是与主体的感受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一个事物是否是美的事物,一个最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它是否能够引起主体的审美愉悦,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这是与此有关的一个美学概念——美感。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探讨。第一,什么是美感?第二,美感产生的根源何在?第三,美感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美学中与美的问题同等重要的问题之一。研究美感关系到美学的全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感是现代美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本质论研究转向审美主体研究之后的必然。现代美学之父费希纳主张,美学要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兴起所谓的自下而上的美学。 美感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感是狭义意义上的,也叫审美感受。这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由具体的审美对象的美所激起兴奋愉悦等情感状态,这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主观反映,而且是多种心理功能互相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了感情上的体验评价,又包括了精神上的满足,还包括了理智上的启示。 广义上的美感则叫审美意识,它指的是审美中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

《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初二年级第一册第四课的内容,这是初中阶段重要的造型表现课,线条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同时线条更是美术活动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也是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艺术语言。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生活、自然中线条的发现和感知,以及对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感知,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到线条具有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增强学生们的感受力。同时拓宽艺术视野,感知、体验艺术与生活、与情感的关联,从而打开学生认识和理解线条的一扇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造型和线条都有一定的把握能力很认知能力,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线条视而不见,不过心,不思考。所以如何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去发现,感受,理解就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去造型和表现。 (三)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收集相关素材、范例等;学具:教科书、图画本、铅笔、橡皮等相关学习材料;课件多媒体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自然、生活中的线和艺术中的线的联系观察和审美欣赏,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并感知线条的表现力及其美感,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艺术中线条的审美欣赏学习,促进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多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欣赏中,发现美、探究美,体会探索与创新对各种艺术表现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线条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知识目标:初步感知线条,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及其作用,线条

是重要的美术语言之一;如何应用线条表达。使学生初步感受线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地位、作用和形式美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发现、感知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体会线条表现出的情感和性格,感受线条具有的表现力。 (二)教学难点:如何能够感知到线条的表现力。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设计创设课堂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比较欣赏、直观演示、艺术体验与创意表现。使学生从生活中走到艺术作品中,在从艺术作品中回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五【教学过程】

美感的生成及其基本特征培训资料

美感的生成及其基本 特征

第17讲美感的生成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狭义和广义美感概念的基本内涵。 2、美感生成根源的理解和把握。 3、美感基本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重点与难点】 1、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美感生成的根源。 2、厘清美感特征中诸多对立统一关系。 【教学方法】 教材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学时】 1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在前面的教材讲述中,我们学习的内容包括:美学的产生与学科属性、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等,主要是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审美现象,问题是,审美现象并不局限于客体对象,而是与主体的感受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一个事物是否是美的事物,一个最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它是否能够引起主体的审美愉悦,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这是与此有关的一个美学概念——美感。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探讨。第一,什么是美感?

第二,美感产生的根源何在?第三,美感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什么是美感 美感是美学中与美的问题同等重要的问题之一。研究美感关系到美学的全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感是现代美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本质论研究转向审美主体研究之后的必然。现代美学之父费希纳主张,美学要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兴起所谓的自下而上的美学。 美感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感是狭义意义上的,也叫审美感受。这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由具体的审美对象的美所激起兴奋愉悦等情感状态,这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主观反映,而且是多种心理功能互相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了感情上的体验评价,又包括了精神上的满足,还包括了理智上的启示。 广义上的美感则叫审美意识,它指的是审美中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包括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审美观点、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共同组成的审美意识系统。 二、美感的产生根源 以往观点:立普斯的移情说、谷鲁斯的内模仿说、洛克的心理距离说、克罗齐的直觉说。 与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都来源于劳动。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脉络,由实用到审美的发展逻辑。因此,我们的观点:美感是客观美的对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的美的对象和主观的美感都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人的感觉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的感觉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 “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二)只有创造了人的本质客观展开的丰富性之后,才有主观感觉的丰富性。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就已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衍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不可磨灭的美。中国古代美学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美学传统。这个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意识、心理、好尚、趣味之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组成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世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 ①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②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③灵动性 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 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 ④天趣性 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⑤工巧性

利用特征线法求解方程u +b·Du+cu=f(x,t)的初值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34328686.html, 利用特征线法求解方程u +b·Du+cu=f(x,t)的初值问题 作者:吴建成王平心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4期 【摘要】本文研究具有初值条件u(x,0)=g(x)的方程u+b·Du+cu=f(x,t)的初值问题。方程u+b·Du+cu=f(x,t)是具有常系数的一阶非齐次线性偏微分方程,这类方程在变分法、质点力学和几何学中都出现过,因此研究这类方程的目的是更好地应用于这些学科。求解这类方程的最基本方法是特征线法。它是把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或常微分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些常微分方程得到所要求的解。本文分别运用特征线法以及特征线法的特殊情况求解了该初值问题,两种方法所得到的解是一致的,都是u(x,t)=g(x-bt)(x+b(u-t),u)du。因此,有了通过特征线法所求得的该初值问题的解的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线性偏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特征线法;常微分方程 0 引言 1)初值问题 其中,c∈R1,b=(b1,b2,…,bn)∈R都是常数。x=(x1,x2,…,xn)是n维空间变量,t是时间变量(x,t)是已知函数。 2)分析 上述初值问题中的方程(1)是一阶非齐次线性偏微分方程,在大多数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教程中,一阶偏微分方程通常受到简单的处理,原因之一是具有很明显应用意义的偏微分方程即位势方程、热传导方程和波动方程等都是标准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实际上,一阶偏微分方程在变分法、质点力学和几何光学中都出现过,在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其它工程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种群分析中,个体(不必是生物体,如生产的产品如灯泡、晶体管、食品或更一般的任一类似的物品的集合)根据统计样本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变得不合格,因此研究一阶偏微分方程有着实际意义。 一阶偏微分方程的特点是:其通解可以通过解一个常微分方程组而得到,称这种求解方法为特征线法[1]。而高阶偏微分方程和一阶偏微分方程组没有这个特点。特征线法是一种重要 又实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证明了半有界弦振动的一维半线性波动方程的间断初边值问题的分片光滑解的全局存在性定理[2];用该方法给出了一类仓库货物储存模型解的递推表达式,并 证明其光滑性从而得到了经典解的唯一性[3];通过运用特征线法,讨论了无粘性Burgers方程

小学美术《线的表现力1》优质课教案

《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认识线的种类和变化,发现线的组织排列规律,掌握以线为表现媒介,用线的基本组织排列方式和美感法则装饰出一件平面服饰作品。 过程与方法: 欣赏自然界中呈现的线为视觉感受的图片,欣赏生活领域中以线为设计元素具有美感表现的各种物品图片,从中感悟线的长短、粗细、曲直以及不同组合形式带来的速度、质感、柔美、力量等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领略线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胡节奏美、韵律美等,从对线的表现力的感性认识升华到能在绘画到能在绘画中运用线胡表现力进行实践,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自然界中线的变化以及不同组织排列规律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体验线强大的表现力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由此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 学生能准确的表达自然界中线的纹理图案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并能运用从中提炼出的线美感表现法则,完成一件平面服饰的装饰。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板书,教材,一根纸条。 学具:彩纸,水彩笔或者中性笔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

师生互动:我来画你来做。 教师分别画出横线,曲线,波浪线,折线,三角形,圆形让一名学生到讲台摆出上面的形状。 教师小结:一根小小的线条,竟然能表现出很多的模样,线的本领大不大?其实线不仅本领大而且还有很多的秘密,现在我们一起走进线的王国,去寻找线的秘密。 导入课题《线的秘密》 二探究学习,了解线的变化特点以及排列组合。1·播放课件 大自然中的线:浩瀚的沙漠留下了一条条蜿蜒的线,由疏渐密伸向远方;碧绿的梯田裹上了一道道繁忙的曲线,时而环绕时而伸向远方,给我们柔软,优美的感觉;挺拔的树干在清冷的冬晨显得坚毅,粗细排列的直线给予我们刚强和力量;粗细穿插的斜线条线,给予我们不安的感觉。 建筑中的线:横线和竖线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显得更加庄严,直线弧线和反复排列的折线桥梁坚挺;弯曲的立交桥并列的曲线上下穿插在一起,像一条条火龙在飞舞。 在刚才的旅行中我们发现许多的线,大家看看这些线长短粗细曲直的变化,它们按照交叉,发散,并列的排列方式,形成了大自然中缤纷美丽,变化无穷的景象, 总结线条排列的规律:重复,交叉,交错排列 2·听音乐感受线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画线。 教师小结:不同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线来表现。 3·欣赏名家作品 欣赏了大自然中的线条,艺术家也非常青睐于线条,课件出示《奔流》《建楼曲》同桌之间小声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副作品,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美感的形成原理

美感的形成原理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根本原因。教育人们形成合理的观念文化形态,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合理的主观愿望和主观需求,正是人类观念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美育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美感好感缺憾感观念形态 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感觉到美,有的客观事物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为什么过去人们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又认为不美?对于这些关于美学现象的最普通的问题,从来都是那些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超人的智慧和努力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仍然没有被任何人真正解决。本文利用观念主义的哲学思想,试图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探索一条途径。 一主观感觉 人的正常的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文化为基础的。人类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的认识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人类文化,从功能上分为知识文化、技术文化和观念文化等三种文化范畴。观念文化是人产生“自我”感觉的文化基础。 人以“自我”形态为根据,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行为,称为人的主观感觉。人的“自我”形态,取决于人的观念形态。人在主观上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自我”形态,人就会以一定的“自我”形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一定的主观愿望(欲望),由一定的主观愿望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需求,由一定的主观需求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感觉。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主要有两种形态,这就是“快乐感觉”和“痛苦感觉”。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就会产生快乐感觉。当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就会产生痛苦感觉。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好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吃卤猪肘时,卤猪肘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好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美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看到一只刚出锅的卤猪肘时,卤猪肘的形状、色泽和香味等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美感。当客观事物没有满足人的观需求时,人因此而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缺憾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非常想吃卤猪肘而没有吃到时的饥饿焦急感觉,就称为缺憾感。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坏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美学除了研究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外,还要研究美感,即审美心理。美学作为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连接着主客两头,前面已经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美感研究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研究审美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美感属于审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和中心。在西方,自从被称为“现代美学之父”的费希纳1876年在其《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应区分“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后,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注重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转向注重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 什么叫“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把对美的哲学探讨,即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经过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来探讨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又称为“哲学美学”)。费希纳主张美学必须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经过不断的归纳去寻求美的法则。他把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美学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美学”(又称为“科学美学”)。20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美学”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这就表明审美心理研究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李泽厚从60年代起就提出要注重审美心理研究,明确指出审美心理学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主体。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无疑指出了审美心理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他 说:“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审美心境的研究,早已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主流……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李泽厚的弟子滕守尧的博士论文《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就是按照李泽厚的美学体系,专论美感心理机制的著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