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本科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自动化专业)

大学本科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自动化专业)

大学本科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自动化专业)
大学本科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电子,自动化专业)

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电类专业《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

曾令琴编写

2007年6月

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电路基础》课程是大学本科、专科、高职电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电类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路基础》是研究电路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其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初步学习一些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布线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工程实际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使学习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熟悉电路的功能及电路模型、集中参数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电流和电压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意义和应用。

(2)熟悉理想电路元件与实际元器件的区别;牢固掌握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理解欧姆定律在电学中的普遍意义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无源二端电阻网络的化简方法。

(3)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概念及特点;熟悉电源模型与实际电源的对应关系及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互换方法。

(4)深刻理解电功、电功率的定义,掌握计算电路元件吸收或发出功率的方法。

(5)深刻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内容,熟悉基氏两定律的扩展应用,掌握应用基氏两定律分析复杂电路的方法和技能。

(6)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与电压、电流实际方向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基氏定律的直接应用—支路电流法。

(7)深刻理解“电路等效”的概念,清楚电路等效变换的条件,熟练掌握电路“等效”的方法;了解电阻Y形连接和Δ形连接的特点,掌握Y-Δ等效变换公式。

(8)熟悉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方法,了解电桥平衡条件及其测电阻的方法,掌握“匹配”的概念及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9)深刻理解和掌握“受控源”的定义、分类及性质,掌握含有“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

换和计算方法,具有区分受控源和独立源特点的能力。

2. 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教学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懂得严格遵守电工操作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实验室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具有实验操作的初步技能。

(2)具有使用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简单电路实验装置、数字万用表、交、直流毫安表等常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的技能。

(3)具有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技能,具有在实验中查找实验误差原因的能力。

(4)具有自己拟定实验步骤,以验证KCL、KVL定律的能力。

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熟悉复杂直流电路常用名词的解释,了解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进一步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

(2)理解“假想回路电流”在回路电流法中的意义,了解回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和方法,掌握运用回路电流法求解少回路多支路复杂直流网络的方法。

(3)理解电路参考点在结点电压法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结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初步掌握运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少结点多支路复杂直流网络的方法,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

(4)深刻理解叠加定理,学会应用叠加定理分析和求解线性电压的思想和方法,熟悉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

(5)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的内容,熟悉有源二端网络的概念,了解运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和分析电路的步骤、方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常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具有独立做好对叠加定理验证实验的能力。

(2)在老师指导下,掌握戴维南定理实验的技能,具有对戴维南定理实验分析的能力。

(3)掌握能够初步看懂电气设备及复杂电路图的技能。

第3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正弦交流稳态电路的分析在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和掌握正弦量的

三角函数表示法和波形图表示法。

(2)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及它们分别反映了正弦量的哪些方面,深刻理解有效值的概念及其它与正弦量最大值之间的数量关系。

(3)理解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同相、反相、正交、超前、滞后等相位差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4)掌握单一参数的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即时元件、动态元件的区别和由来;熟悉单一参数元件上的功率关系,深刻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其不同点。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正确使用单相功率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单相调压器的技能。

(2)具有运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单相功率表测试单相交流电路参数的能力。

(3)具有对交流电路实验进行分析和报告的能力,掌握分析实验误差及误差原因的能力。

第4章相量分析法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相量的概念,了解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掌握正弦量的解析法和相量法之间的相互变换。

(2)深刻理解和掌握电路元件R、L、C端口特性的相量形式,理解并熟练记忆三大基本元件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及其相量、相量图的表示方法,掌握根据时域电路模型画出相对应的相量电路模型的方法。

(3)深刻理解和掌握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4)深刻理解阻抗Z和导纳Y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熟悉计算电路阻抗与导纳的方法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等效变换,掌握阻抗的串联、导纳的并联及其它们的串并联分析方法,掌握求解无源二端网络输入阻抗的方法。

(5)掌握应用相量图法对正弦交流电路画出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熟悉根据相量图运用几何知识和电路基本计算公式求解电路待求量的方法。

(6)掌握应用相量法对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的方法,明确直流电路分析中的支路电流、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等方法均适用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只不过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用电压、电流相量代替,电阻用复数阻抗代替罢了。

(7)深刻理解正弦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无功”所代表的涵义,区别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单位的不同,掌握运用功率三角形求解和计算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各种功率的方法。

(8)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熟悉提高功率因数对工程的实际意义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掌握计算补偿电容器容量的方法。

2、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对日光灯各部分作用了解和能够对它们进行正确连线和实验的技能。

(2)了解和熟悉感性电路提高功率的方法,具有对感性电路进行功率补偿的技能。

(3)掌握测量日光灯电路的技能,具有分析日光灯电路有关问题的能力。

(4)具有对测量数据及实验结果进行可行性报告的能力。

第5章谐振电路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电路谐振的定义、条件、特征及电路的固有频率。

(2)深刻理解和掌握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特性阻抗、品质因数及谐振特点及其计算。

(3)深刻理解和掌握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特性阻抗、品质因数及谐振特点及其计算。

(4)理解和掌握简单实用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特性阻抗、品质因数、谐振特点。

(5)理解谐振电路的电流谐振曲线及选择性、通频带等概念和它们在谐振分析中的作用。

2、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用实验的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幅频特性曲线的能力。

(2)通过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和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理解电路品质因数Q的物理意义,掌握谐振电路谐振曲线的测定方法。

(3)具有对谐振电路实验结果进行可行性报告的能力。

第6章互感耦合电路与变压器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互感现象,和耦合电感M的物理意义及电路符号,了解耦合电感元件的定义。

(2)掌握正确列写耦合电感电路的互感电压表达式的方法,包括时域微分方程和相量方程组。

(3)熟悉耦合系数的概念。

(4)理解同名端的概念,掌握同名端的判别方法。

(5)掌握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变换方法,并能够用“去耦法”求解简单电路的等效电感。

(6)掌握“直接法”分析和计算含互感耦合的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

(7)了解空心变压器的概念及电路符号,掌握其电路分析的要点和方法。

(8)了解理想变压器的定义及电路符号,熟悉理想变压器的条件和主要性能,掌握正确列写理想变压器伏案关系方程式的能力。

(9)了解全耦合变压器的定义及电路符号,熟悉全耦合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掌握全耦合变压器变比的求解。

2、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初步对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短路进行实验的能力。

(2)掌握利用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短路实验测定单相变压器参数的方法,掌握其实验技能。

(3)掌握变压器同极性端的测试方法,具有独立测试和差别变压器同名端的能力。

(4)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报告的能力。

第7章三相电路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其基本概念;了解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供电体制,理解三相四线制的优越性。

(2)理解中线的作用;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和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简单分析方法。

(3)理解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关系;掌握三相负载电路的连接方法;熟悉三相功率的计算。

(4)熟悉三相电路中功率的测量方法,掌握二瓦计法测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方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正确连接三相负载电路的技能。

(2)具有测量三相电路中点电压,相、线电压,相、线电流的技能。

(3)具有应用二瓦计法测量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技能和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4)通过到电厂或变电所的参观,具有熟悉发配电基本知识的能力;

(5)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安全用电常识的基本应变能力。

第8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动态电路出现过渡过程的物理本质,掌握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方法。

(2)理解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掌握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求解步骤和方法。

(3)熟悉和掌握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三要素法。

(4)了解阶跃函数的概念,掌握一阶电路阶跃响应的求解方法。

(5)了解冲激函数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6)了解RLC二阶电路的自由振荡及动态分析过程。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的能力

(2)掌握一阶动态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学习示波器观测波形的方法,掌握示波器实验和观测技能。

第9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产生及其基本概念。

(2)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各次谐波的概念,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为傅里叶级数的方法。

(3)理解和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的对称性与其谐波成分之间的关系。

(4)理解和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的平滑性与其谐波成分之间的关系。

(5)理解和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理解和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电流电路的稳态响应分析方法—谐波分析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周期性非正弦电压谐波分解的能力。

(2)通过实验的方法,掌握研究周期性非正弦电压有效值与各次谐波电压有效值的关系的技能。

(3)通过实验理解基波与三次谐波的合成,具有正确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第10章二端口网络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特点和定义。

(2)熟悉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及参数,能较为熟练地计算参数。

(3)充分理解二端口网络各种参数的物理意义,熟悉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特性阻抗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熟练掌握二端口网络各种参数之间的换算。

(5)理解二端口网络等效电路的概念、结构及参数的求法。

2. 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理解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测量直流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技能。

(2)具有根据实验测量结果正确报告的能力。

第11章均匀传输线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熟悉分布参数电路的特点,。

(2)掌握在正弦信号激励下,均匀传输线的稳定状态。

(3)熟悉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均匀传输线上电压、电流的波动性质。

(4)重点理解分布参数电路的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掌握和理解无损耗传输线的波过程。

2. 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实践环节,进一步了解正弦稳态下,无损耗传输线在不同终端情况时电压沿线分布情况。

(2)具有分析无损耗传输线的波过程能力。

第12章拉普拉斯变换

1.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熟悉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2)在熟悉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算形式、运算阻抗和运算导纳以及运算电路的基础上,掌握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和研究线性电路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和掌握分解定理及其应用。

2. 能力培养要求

(1)具有分析和计算拉普拉斯变换的线性电路的能力。

(2)具有熟练掌握分解定理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实践环节

(一)实训项目

1. 技能训练实训项目

(1)电路测量预备知识及技能的训练

实训内容:电工测量的预备知识,有效数字,测量误差和仪表的准确度,常用电路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

(2)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试及焊接技术练习

实训内容:根据电阻的色环标志辨别其阻值的多少,学习用万用表检测电容的极性及好坏,判别线圈和变压器的好、坏,练习焊接工艺,并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

(3)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配盘练习

实训内容: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的连接方法:单股铝芯线的直线连接,单股铝芯线的T形连接,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等导线连接工艺,普通家用配电盘的制作,综合盘的制作,自动空气开关箱的制作。

2. 技能训练实训要求

(1)学习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和调节方法,掌握直流电路中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方法;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测量电阻的方法;学习交直流毫安表测量电流的方法,认识单相功率表盘面上各旋钮的功能和测量功率时的连接方法,了解单相调压器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训掌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等元件的识读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元件用仪表检测其性能及好坏的方法,初步掌握焊接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3)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所要求的电工工艺基本知识和初步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操作技能,学会普通电工配盘工艺,熟悉常用盘上元器件的功能及用途、内部结构及安装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3、技能训练时间安排

(1)电路测量预备知识及技能的训练实训安排在课程实验开始之前进行,时间可安排为一天。

(2)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试及焊接技术练习应安排在课程学习的中间段,时间一周。

(3)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配盘练习实训安排在课程基本讲完之后,时间一周。

(二)实验项目

1、实验项目

(1)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2)实验二: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3)实验三:三表法测量电路参数

(4)实验四: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5)实验五:串联谐振的研究

(6)实验六:变压器参数测定及绕组极性判别

(7)实验七: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8)实验八: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9)实验九: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研究

(10)实验十:线性无源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2、实验的能力要求

(1)学会直读式仪表和基本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电阻、电压和电流的测试技能。

(2)能够自拟实验步骤,验证电路定律。

(3)具有使用单相调压器、电流插箱、交流单相功率表的技能和测试电路参数的技能。

(4)熟悉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线路连接的初步技能。

(5)具有连接三相电路的初步技能,掌握测量三相电路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分析数据和查找故障的初步能力。

(6)具有用实验的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幅频特性曲线的能力,通过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和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理解电路品质因数Q的物理意义,掌握谐振电路谐振曲线的测定方法。

(7)具有初步对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短路进行实验的能力,掌握利用单相变压器的空载、短路实验测定单相变压器参数的方法,掌握其实验技能。掌握变压器同极性端的测试方法,具有独立测试和差别变压器同名端的能力。

(8)具有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的能力,掌握一阶动态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9)具有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周期性非正弦电压谐波分解的能力,通过实验的方法,掌握研究周期性非正弦电压有效值与各次谐波电压有效值的关系的技能。具有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周期性非正弦电压谐波分解的能力。

(10)通过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理解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测量直流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技能,具有根据实验测量结果正确报告的能力。

3、实验考核标准和方法

(1)实验考核方法

为了评价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除了根据平时实验的完成情况(参照提交的实验报告),还应安排适当形式的实验考试,着重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考试采取在规定进行的实验项目中抽查的方式,由学生随机抽取曾经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再重做,指导教师记录学生实验操

作中各项要求达到的水平,作为评定实验操作的70%成绩,另外的30%成绩由现场进行的与实验内容要求相关的理论答辩来评定。

(2)实验考核评分项目

○1实验连接成功时所用的时间(考核连接的快慢速度);

○2仪表的联接及量程选择;

○3线路连接工艺及布局的合理性;

○4现场答辩与实践有关的题目(每人三题,在事先给定的90道练习题中现场抽取);

○5实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四、学时分配建议(包括实验)

五、说明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在多次广泛征求后续课程意见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既保留长期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又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既要有学科上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有教学上的灵活性、适用性;既要有内容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又要具有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可行性;既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这样的思路制订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现对大纲作以下说明:

1、电路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作为工科本科学生学习该课程必须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编写基本教材和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2、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的本科或学制为三年的高职高专电类各专业。完成全课程的理论教学指导时数为86学时,实验、实训教学指导时数为86学时。

3、本教学大纲在制定的过程中,按照重创新、重应用的原则安排课程内容和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力求体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学时分配是指导性的,也是建议性的,各校教师可根据专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块,根据各学校学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时数。

4、《电路基础》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与分工

(1)具有复数运算能力,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

(2)具有高中物理学电磁学基础。

(3)本课程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一般应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进行。

本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作为本科及高职高专各电类专业《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指出了电类各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同时也可以作为本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之一。

5、作业要求

(1)电路基础课程的作业中特别要注意电压、电流的大、小写问题,大写通常表示恒量(如直流量或正弦量中的有效值、最大值等),而小写通常表示的是变量(如正弦量的瞬时值);

(2)作业应整齐、工整,书写规范,求解具体电路时一定注意画出题目中的电路图,列写方程式时注意电路图上的参考方向和方程式中的正、负号应一致;

(3)作业要求独立完成,如果经教师批改后发现错误,应在作业本上及时纠正,以便于复习时作为正确的参考。

6、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教材:《电路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曾令琴主编

(2)参考书目:①《电路分析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刘原主编

②《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关源主编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办公自动化》是我校计算机和财会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全面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主要组件以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全面掌握办公自动化所必备的相关技术手段,并能在今后的办公室管理以及其它管理工作中熟练运用。通过学习该课程,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办公技能,包括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熟练运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时安排】 四大模块共计120学时,如下表: 二、【教学大纲】 编号:ISBN978-7-115-17130-6/TP 课程名称:办公自动化基础教程 xp、Internet知识)、Windows实习实训模块(常用办公软件)(主要内容:基础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 36学时)Windows操作系统(1、互联网知识 主要内容: Windows操作系统、电子邮件的收发、软件下载及安装、可移动磁盘的使用、计算机维护中文打字教程键盘指法练习(键位、功能/快捷键)熟悉手指指法;(所使用软件有金山打字通、打字高手练习) 计算机远程协助应用、推广个人或公司网站、网上购物发布信息资料等: 电子商务. 国际互联网:浏览器的使用、国际著名网站认识(搜索引擎网站的使用)、博客网(电子邮箱及博客主页注册及建立)、网上资料下载(MP3、资料等)、系统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病毒及网络安全等 教学要求:

了解Windows 基本特点、功能;熟悉桌面系统的组成;掌握鼠标、键盘功能键及一些常用快捷键的使用;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资源管理器的使用;了解控制面板与常用附件的使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的输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教学重点: Windows的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开始菜单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控制面板中一些主要应用程序的使用。 实习实训模块 36学时)(2、Word2007 文字排版软件 主要内容: 1.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文字编辑、文字格式化、段落编辑 2. 项目符号及编号:多级目录的制作 3. 制表位:日历的制作、图形的制作 4. 表格的处理:表格的制作、编辑、格式化、公式的操作 5. 图片处理:插入图片、编辑图片 6. 长文档的编辑:书刊的制作、目录的制作、页眉页脚的设置 7. 打印输出:页面设置、打印预览、打印输出 8. 使用公式:运算符及优先顺序,输入和编辑公式,相对、绝对和混合引用,链接公式、外部应用。 9. 工作表函数:函数及其参数,输入函数,编辑函数,组合函数(数学、文本、逻辑、查找函数)、插入函数。使用名称创建名称等。 10. 创建数组公式,控制计算,审核公式,公式的其他高级应用 11. 用图表表示数据:使用图表向导,图表类型,图表选项等数据地图及其编辑。 12. 在Word 2007中插入数据(在Word 2007) 教学要求: 了解Word的功能及运行环境;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熟悉Word工作窗口、菜单、工具栏的操作方法及获得帮助的方法;能熟练运用Word进行工作分析与工作说明书、岗位设计与组织结构图、理念和员工的结合、人员招募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团队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设计制作。 教学重点: Word的功能;Word进行工作分析与工作说明书、岗位设计与组织结构图、理念和员工的结合、人员招募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团队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具体运用。 教学难点: Word运用的设计制作。 24学时)电子表格(3、Excel主要内容: 1. 在Excel 2007工作表中插入数据(在Excel 2007工作表中使用Word 2007 2. 绘制图形对象:使用绘图工具栏、创建形状、添加剪贴画、使用艺术字,使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69440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电路基础知识(一) 电路基础知识(1)——电阻 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着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Ω、KΩ、MΩ表示。 一、电阻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阻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敏感电阻) 第一部分:主称,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的名字。如R表示电阻,W表示电位器。 第二部分:材料,用字母表示,表示电阻体用什么材料组成,T-碳膜、H-合成碳膜、S-有机实心、N-无机实心、J-金属膜、Y-氮化膜、C-沉积膜、I-玻璃釉膜、X-线绕。 第三部分:分类,一般用数字表示,个别类型用字母表示,表示产品属于什么类型。1-普通、2-普通、3-超高频、4-高阻、5-高温、6-精密、7-精密、8-高压、9-特殊、G-高功率、T-可调。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表示同类产品中不同品种,以区分产品的外型尺寸和性能指标等例如:R T 1 1型普通碳膜电阻a1} 二、电阻器的分类 1、线绕电阻器:通用线绕电阻器、精密线绕电阻器、大功率线绕电阻器、高频线绕电阻器。 2、薄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合成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化学沉积膜电阻器、玻璃釉膜电阻器、金属氮化膜电阻器。 3、实心电阻器:无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有机合成实心碳质电阻器。

4、敏感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 三、主要特性参数 1、标称阻值:电阻器上面所标示的阻值。 2、允许误差:标称阻值与实际阻值的差值跟标称阻值之比的百分数称阻值偏差,它表示电阻器的精度。 允许误差与精度等级对应关系如下:±0.5%-0.05、±1%-0.1(或00)、±2%-0.2(或0)、±5%-Ⅰ级、±10%-Ⅱ级、±20%-Ⅲ级 3、额定功率:在正常的大气压力90-106.6KPa及环境温度为-55℃~+70℃的条件下,电阻器长期工作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系列为(W):、、、、1、2、4、8、10、16、25、40、50、75、100、150、250、500 非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系列为(W):、、、、1、2、5、10、25、50、1004、额定电压:由阻值和额定功率换算出的电压。 5、最高工作电压: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在低气压工作时,最高工作电压较低。 6、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所引起的电阻值的相对变化。温度系数越小,电阻的稳定性越好。 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为正温度系数,反之为负温度系数。 7、老化系数:电阻器在额定功率长期负荷下,阻值相对变化的百分数,它是表示电阻器寿命长短的参数。 8、电压系数: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电压每变化1伏,电阻器的相对变化量。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 2.课程代码: 3.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 4.课程性质:必修课 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6.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课总学时:256总学分:16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学时:3周课程设计学分:3 7.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各专业 8.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CB电路设计一、课程设计简介 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是着眼于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技能;毕业设计是针对本专业的要求所进行的全面的综合训练;而课程设计则是针对某几门课程构成的课程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群中所学到的理论学以致用,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包括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方案的论证、方案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板电路(即PCB)设计、元器件的选型、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安装与焊接,电路的调试,撰写设计报告等实践内容。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讨论和研究相结合为辅的方式进行,着重就设计题目的要求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形成、电路调试和参数测量等展开讨论。 由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学生自选题目需要通过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共同审核批准),讲解示范的案例,指导学生各自对自己考虑到的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行

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并进行论证,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电子产品,撰写设计报告。需要注意是,设计方案的原理图须经Proteus软件仿真确信无误后,才能进行印刷电路图的制作,硬件电路的制作,以避免造成覆铜板、元器件等材料的浪费。电路系统经反复调试,完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后,再完善设计报告。设计的整个过程在创新实验室或电子工艺实验室中完成。 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升从事工程设计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思路、内容、步骤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设计、安装、焊接、调试等实践过程,使电子产品达到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性能指标的能力。 3、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转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工程设计的程序和实施方法;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可以给毕业设计提供坚实的铺垫。 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调工作能力。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文件打下基础。 5、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基本要求: 1、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的工程设计能力。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能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问韪、解决问题的能力。

25030203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_自动化专业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学时:80 学分:3.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课程编码:25030210 开设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撰写人:郑雁翎 审核人:XXX 一、课程说明 《数字电子电路》是自动化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阐述数字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具有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初步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入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事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的数学及物理基础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计算机控制》、《微机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的处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常用数字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数字电子技术发展潮流和方向,掌握具体数字电路及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能应用常用的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进行逻辑电路设计等,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本科生在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分析、设计、综合与创新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达到掌握先进电子技术的目的。

电子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0432001 二、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基础 三、课程性质:本科录音艺术专业B2类可选专业基础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总学时:36(一学期);总学分:2。 五、开课单位: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系 六、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音响工程方向和音乐音响导演专业的学生奠定电子学理论基础。 1、掌握电路、电子线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位、电流、功率)的含义、参考方向、参考极性、理解并会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 2、掌握电阻电路的串并联化简方法。掌握主要的网络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 3、了解电磁感应的理论。掌握录音、摸音、消磁和杜比降噪的原理。 4、了解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及场效应管(MOS)的构造、参数及外特性。 5、掌握二极管的应用:整流、检波、限幅、稳压。 6、掌握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并了解交流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γiγo的计算)。 7、了解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8、了解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掌握各种基本门电路(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同或)。 9、掌握一般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和一般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七、教学形式: 课程采用理论讲述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动手能力。 八、课程教材: 李源生主著《电工电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九、参考教材: 秦曾煌著《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童诗白著《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杨志忠著《数字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十、考查与考试: 学期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闭卷考试。 1、容易度 本课程考试内容难易度适中。 2、题型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

《办公自动化》 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办公自动化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系统科学与工程,以计算机、通讯、自动化技术作为支持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和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了解常用办公软件和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使学生在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办公礼仪。 2.掌握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和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 3.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 4. 了解和使用常用办公设备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 本课程适用全校非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学时为52课时。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设备要求 本课程采用“情景导入-任务讲解-上机实训-疑难解析与拓展-课后练习”五段教学法,将职业场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的驱动下,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时,要注意配置与课程内容相一致或兼容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以供教学演示和实际练习之用。 (五)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推荐教材:《办公自动化应用教程》 主编:曾海文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Office 2010 办公软件应用教程》 主编:赖利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模块一认识办公自动化 基本知识点:

办公自动化的概念、网络化办公的相关理论、办公自动化系统、基本办公礼仪 学时分配:理论1学时、实训1学时 模块二Word2010的应用 基本知识点: 启动和退出Word 2010、Word 2010界面的窗口组成、空白文档的新建、文档的保存、文档的关闭、打开文档、模板的使用、文档内容的选取方法、文本内容的删除、文本内容的移动与复制方法、快速查找与替换、撤消与恢复、字符格式化、字符常规格式化、段落格式化、设置带项目符号和编号的段落格式、边框和底纹、分栏、首字下沉、自选图形、文本框的应用及图文混排、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艺术字的应用、图片的应用、制作与编辑表格、表格中公式计算和排序、版式设计与打印输出、设置页眉和页脚、文档的打印预览。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训14学时 模块三excel2010的应用 基本知识点: EXCEL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单元格格式化的方法、数据快速录入和批注录入、样式与条件格式、自动套用格式和样式、使用自动套用格式、条件格式的应用1.使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创建公式、使用函数、使用不同的单元格引用方法计算数据、创建二维图表、处理三维图表、编辑和格式化图表、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使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预览页面整体效果、设置打印页面、输出报表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实训14学时 模块四PowerPoint 2010的应用 基本知识点: PowerPoint 2010的用途以及新功能、PowerPoint 2010的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 2010窗口的组成、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概念、PowerPoint 2010六种视图的作用、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幻灯片中各种对象的处理、幻灯片各种对象的插入、演示文稿中各种动画效果的配置、手动放映方式、自动放映幻灯片、自定义放映、交互式放映、放映方式设置与放映时的其它控制、页面设置的方法、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打印预览及打印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输出 学时分配:理论2学时、实训10学时 模块五常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 基本知识点: 阅读软件的应用、看图软件的应用、截图软件的应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照片视频制作软件的使用、光盘刻录软件的使用、打印机的安装和使用、扫描仪的安装和使用、复印机和

电路48+8学时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8 总学分:3.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安全工程(安检方向)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 参考教材:《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必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电路理论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泛的工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电路的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下初步的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学时) 1.理解电源和负载、激励与响应、输入与输出、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元件的基本概念;理解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的关系及建模的概念。 2.熟练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3.熟练掌握瞬时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其在不同参考方向下的含义。 4.了解集中参数元件的假定、集中电路的概念及电路元件的分类。 5.熟练掌握线性电路元件(R )的符号、欧姆定律及元件约束方程、伏安特性、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吸收的功率和能量的公式、开路和短路的定义;了解无源元件的概念;了解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一、学科基础课 (1) 1.《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1) 2.《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7) 3.《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27)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34) 5.《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41) 6.《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55) 7.《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64) 8.《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74) 二、专业主干课 (82) 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82) 2.《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95) 3.《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08) 5.《互换性及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19) 6.《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28)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36) 8.《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145) 9.《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53) 三、专业方向选修课 (164) 1.《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64) 2.《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大纲 (174) 3.《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80) 4.《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91) 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10) 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16) 7.《机械制造技术装备》课程教学大纲 (223) 四、专业任意选修课 (230) 模块1 (230) 1.《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30) 2.《电机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236) 3.《数控机床检测及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247) 4.《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7) 5.《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263) 6.《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72) 模块2 (280) 1.《UG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80) 2.《快速成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86) 3.《汽车原理与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293) 4.《有限元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305) 5.《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312) 6.《自动机与自动线》课程教学大纲 (320)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专业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进而说明各种基本电路的应用范围、效率和形式。重点介绍常用基本器件、整流、滤波、稳压、放大电路等,同时介绍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和数字电路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础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主要参数及应用。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理解放大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4)掌握常用器件的识别和简单测试。 (5)掌握单级小信号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6)掌握整流电路的输出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7)掌握本门电路的符号及逻辑功能、基本触发器的符号及逻辑功能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等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充分发挥模型、实物、示教板、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注意因材施教,对部分内容的应用实例可适当取舍,充分提高课 堂教学的效果。 (2)在教学叙述时,注意前后呼应和一致性。例如,在介绍器件时,可依结构、原理、特性、主要参数、具体应用这一思路进行;讲放大电路时,可将典型电路讲清讲透,然后再延伸到一般电路、实用电路。以典型带动一般;对整流电路,注意二极管整流和晶闸管整流的对比,突出其区别,以加深印象;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数字电路,强调其外部特性和功能。教师备课时适当参阅相关参考书,吃透教材。

自动化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路原理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80 (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20)学分:6 适应专业:自动化专业开课单位:电力学院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大学物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电路原理》是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不仅使电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也直接为解决电工电子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近代电路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能分析计算电路,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 主要知识点: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集总电路的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重点: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的灵活应用。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的区别。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主要知识点: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5.支路电流法。 重点:实际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求法通过本章的学习 难点:等效的实质。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主要知识点:独立方程个数,支路电路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重点: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难点: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主要知识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 难点:戴维南定理的灵活应用8.叠加定理 第六章储能元件 主要知识点: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电感电容元件的串并联重点:两种元件的伏安关系 第七章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主要知识点: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重点:换路定律;零输入和零状态的概念;三要素的分析一阶电路暂态过程;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 电平标准 下面总结一下各电平标准。和新手以及有需要的人共享一下^_^. 现在常用的电平标准有TTL、CMOS、LVTTL、LVCMOS、ECL、PECL、LVPECL、RS232、RS485等,还有一些速度比较高的LVDS、GTL、PGTL、CML、HSTL、SSTL 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供电电源、电平标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三极管结构。 VCC:5V;VOH>=2.4V;VOL<=0.5V;VIH>=2V;VIL<=0.8V。 因为2.4V与5V之间还有很大空闲,对改善噪声容限并没什么好处,又会白白增大系 统功耗,还会影响速度。所以后来就把一部分“砍”掉了。也就是后面的LVTTL。 LVTTL又分3.3V、2.5V以及更低电压的LVTTL(Low Voltage TTL)。 3.3V LVTTL: VCC:3.3V;VOH>=2.4V;VOL<=0.4V;VIH>=2V;VIL<=0.8V。 2.5V LVTTL: VCC:2.5V;VOH>=2.0V;VOL<=0.2V;VIH>=1.7V;VIL<=0.7V。 更低的LVTTL不常用就先不讲了。多用在处理器等高速芯片,使用时查看芯片手册就 OK了。 TTL使用注意:TTL电平一般过冲都会比较严重,可能在始端串22欧或33欧电阻;

TTL电平输入脚悬空时是内部认为是高电平。要下拉的话应用1k以下电阻下拉。TTL输出不能驱动CMOS输入。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PMOS+NMOS。 VCC:5V;VOH>=4.45V;VOL<=0.5V;VIH>=3.5V;VIL<=1.5V。 相对TTL有了更大的噪声容限,输入阻抗远大于TTL输入阻抗。对应3.3V LVTTL,出现了LVCMOS,可以与3.3V的LVTTL直接相互驱动。 3.3V LVCMOS: VCC:3.3V;VOH>=3.2V;VOL<=0.1V;VIH>=2.0V;VIL<=0.7V。 2.5V LVCMOS: VCC:2.5V;VOH>=2V;VOL<=0.1V;VIH>=1.7V;VIL<=0.7V。 CMOS使用注意:CMOS结构内部寄生有可控硅结构,当输入或输入管脚高于VCC 一定值(比如一些芯片是0.7V)时,电流足够大的话,可能引起闩锁效应,导致芯片的烧毁。 ECL:Emitter Coupled Logic 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差分结构) VCC=0V;Vee:-5.2V;VOH=-0.88V;VOL=-1.72V;VIH=-1.24V;VIL=-1.36V。 速度快,驱动能力强,噪声小,很容易达到几百M的应用。但是功耗大,需要负电源。 为简化电源,出现了PECL(ECL结构,改用正电压供电)和LVPECL。 PECL:Pseudo/Positive ECL VCC=5V;VOH=4.12V;VOL=3.28V;VIH=3.78V;VIL=3.64V LVPELC:Low Voltage PECL VCC=3.3V;VOH=2.42V;VOL=1.58V;VIH=2.06V;VIL=1.94V ECL、PECL、LVPECL使用注意:不同电平不能直接驱动。中间可用交流耦合、电阻网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56+0学时)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部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教育、社会责任、人生领悟、民族自信、感恩等多种育人要素,倡导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共鸣。 三.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基础知识( 5学时) [知识点]:电路分析基本变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概念;线性电阻元件和独立源的定义及伏安关系;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受控源。 [重点] 电流、电压、功率及参考方向的概念,电路的两类约束关系(元件约束和拓扑约束) [难点] 电流、电压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关系、关联非关联参考下功率计算及功率正负含义,受控源电路分析 [基本要求] 1、理解电路分析基本变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概念;2、掌握线性电阻元件和独立源的定义及伏安关系;3、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4、理解受控源的概念。 [实践与练习] 课后作业布置建议: 习题:1-1、1-2、1-3 、1-5、1-6、1-12、1-9、1-13、1-17 、1-30、1-31。 课程思政映射点:由电压、电流单位以物理学家伏特和安培名字命名,以及基尔霍夫21岁提出基尔霍夫定律,引导学生敬畏科学家、崇尚科学精神。 第二章等效变换分析法( 5学时) [知识点]:单口网络等效条件;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无源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T~π等效变换。 [重点]:单口网络的等效条件,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方法;

自动化PLC教学大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西门子PLC实训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本课程任务是: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构成,掌握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拆装;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软件结构,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掌握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与应用;掌握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指令简单应用;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应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气工程人员的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电气工程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S7-200结构、工作原理、拆装 2.能够掌握S7-200编程语言的使用 3.能够应用S7-200PLC实现常见自动化控制 4.掌握如何进行系统安装、接线、调试 5.熟练运用电工工具检查和维修设备线路 6.了解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应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自动化专业PLC应用基础模块、PLC功能指令应用模块、PLC工业应用模块三部分组成。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西门子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基础 课题一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构成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circuit 课程编号:1510064002 课程计划学时:80(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16) 学分:4.5 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本章重点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功率的计算、电路元件特性、以及基尔霍夫定律,难点是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全章课堂讲授6学时,实验1学时。 第一节电路及电路模型 要求了解电路的作用(考核概率1%),理解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考核概率1%),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考核概率80%)。 1.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2.电路的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变换,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3.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 第二节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含义(考核概率50%)。 第三节电功率和能量 理解功率的定义(考核概率50%),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考核概率80%)。 1.功率的定义 2.功率计算方法 第四节电路元件 要求了解电路集总参数的概念(考核概率1%)。

(完整版)教学大纲-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Funda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Lab Ⅰ 课程代码:E0200710 学时数:20 学分数:1 课程类型:实验课程 适用学科专业:电子类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 执笔者:崔红玲编写日期:2013-11-15 审核人: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以“电路分析基础”作为背景知识,在服务于理论课程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学会简单的电子测量方法,能够设计搭建简单的单元电路。 一、Introduction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 course in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Circuit Analysis”, this course not only serves for the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aims at helping students have a perceptual cognition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will be able to know about basic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devices, handle simpl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sign and build the basic circuit unit. 二、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建立工程上的感性认识,增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设计单元电路引导 学生学会应用理论知识,通过预设的问题和实验中遇到的小故障,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培养学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Goals The course will guide the students to have a perceptual cognition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n ability. Student will be able to apply the electronic theory and thus improve the students’ hands practically by designing the circuit unit. Also, They will have 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b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faults in the experiments. These teaching activities will enhance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教学大纲-2017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032005 课程英文名称: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Examples 课程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适用专业:自动化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实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系统”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主要的控制方法、控制技术,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例教学,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全方位、多视角介绍采用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要求学生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建立起“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前沿技术。 (三)实施说明 在讲授具体内容时,从一个具体的被控对象分析入手到合理的控制要求的形成,从控制装置、元器件部件选型到控制方案的产生,从硬件结构到电路细节,从软件框图到控制算法以及实施过程一一进行分析讲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自动控制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了解程度;考核学生自动化产品研发思路和独立思考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学生成绩采用二级制(通过、不通过)。成绩由学术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及课堂表现组成,占总的40% ;学术报告成绩占总的60%。 (七)主要参考书目: 1. 《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实施》,林敏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过程控制系统》,俞金寿孙自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PLC编程及应用》(第4版),廖常初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课程通过对精选实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选型、研制、调试和实施等讲授,使学生建立“控制”与“系统”的概念,了解自动化系统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本课程将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单片机、自动化仪表、工控机、PLC等组建不同工业流程的设计实例和实施过程,本课程将为后续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模拟电路》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应开设在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未开设)课程之后,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系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后续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主编(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于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元器件(要求列出章节名) 第一节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节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双极型晶体管 第四节场效应管 第五节晶闸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8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场效应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晶闸管的结构、 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重点掌握】:PN结特性及PN结方程;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了解】: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结构及主要参数。 【难点】: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第五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1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甲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 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重点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 电路。 【了解】:放大的概念。 【难点】: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第一节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第二节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学时:48 适用对象: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 业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简介 机器人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管 理、维护维修、系统安装调试和集成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及其应用,掌 握机器人系统组成、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机器 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 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 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概述 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机器人的组成原理、机器人应用与外部的关系、机器人应用技术的现状 第2章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的基本术语与图形符号、机器人的技术参数、机器人的运动学基础、机器人的动力学基础 第3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机器人的腕部机构、机器人的手部机构、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第4章机器人的驱动系统 机器人的驱动系统概述、电动机及其特性、液压驱动系统及其特性 第5章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及其参数、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速、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机器人控制的示教再现、机器人控制系统举例 第6章机器人的感觉系统 机器人的传感技术、机器人的内部传感器、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器、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机器人传感器的选择 第7章机器人的语言系统 机器人的语言系统概述、常用的机器人语言简介、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机器人的编程示例 第8章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 工业机器人概述、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装配机器人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实验 其他教学 环节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4 第三章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 6 1 第四章机器人的驱动系统8 第五章机器人的控制系统8 第六章机器人的感觉系统8 1 第七章机器人的语言系统 6 第八章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