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

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

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
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

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

———以政治思想为中心

[韩]赵源一

(国立全南大学中国学科,韩国 550749)

[摘 要]孟子的“仁义论”是综合原始儒家的“仁”论与前期墨家“义”论而形成,但是孟子将“仁义”概念结合于他的“心性”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涵义。由此,孟子政治哲学确立了超阶级的普遍性与道德对于世俗权利的优越性。我们将具备此含义的孟子之政治思想称为仁义的政治思想。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仁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涵;构成仁义政治思想的思维方式;以及其思维方式所蕴涵的意义与问题。

[关键词]孟子;仁;义;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6)03—0021—06

An N ews

Notation to Mengzi ’s Thought

CHO Won 2il

(Major in Sinology ,Chonnam National U niversity 550749,K orea )

Abstract :The “Ren Yi doct rine ”of Mengzi consist s of “Ren doct rine ”f rom t he Conf ucianism and “Yi doct rine ”f rom Mozi.However ,Mengzi innovated a new meaning t hrough combining t he concept of Ren Yi wit h his concept of “heart filling ”.Hence Mengzi ’s political p hilosop hy established t he super -class pop ularity and t he superiority of et hics to interest ownership.This paper regards Mengzi ’s t hought as t he Ren -Yi -based political t hought ,and discussed it s f undamental implications and mode of t hinking. K ey words :Meng Zi ;Ren ;Yi ;mode of t hinking

[收稿日期]2006-05-10

[作者简介]赵源一(1968—

),男,韩国人,韩国国立全南大学中国学科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第20卷 第3期

2006年05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20,No.3May.2006

22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32第3期赵源一: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以政治思想为中心

42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52第3期赵源一:关于孟子思想之新诠释———以政治思想为中心

[参 考 文 献]

[1] 十三经引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朱公迁.诗经义疏[M ].四库全书本.

[3]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 ].平津馆丛书本.

[4] 刘宝楠.论语正义[M ].续皇清经解本.

[5] 赵岐.孟子章句[M ].四部丛刊本.

[6] 焦循.孟子正义[M ].焦氏遗书本.

[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海渊阁明刻本.

[8] 孙诒让.墨子闲诂[M ].北京:中华书局,1954.

[9] 吴毓治.墨子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3.

[10][日]渡边卓.中国古代思想の研究[M ].东京:创文社,1977.

[11]黄俊杰.孟学思想史(卷一)[M ].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

[12][日]中村元.中国人の思维方法[M ].东京:春秋社,1988.

[13]中村元.中国人之思维方法[M ].徐复观译.台北:学生书局,

1991.

[14][日]岛森哲男.孟子の人间观における内なるものと外なるも

の[A ].中国における人间性の探究[C ].东京:创文社,1983.

[15]黄俊杰.孟子[M ].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

62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探析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孟子的道德观以性善论为基础,德性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个体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义利观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崇尚道义、依义取利是其价值观的取向。本文探索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积极因素,结合当前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义利观;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1 引言 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把其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融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推崇仁政、井田制及先富民而后教之的主张;强调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醒统治者注意对百姓的道德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人皆有善性,只要道德个体存心养性、保持善端、反求诸己,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存在着价值观念困惑、理想信念迷失、心理素质不高、道德修养不够等现象。在新时期,着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2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分析 3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都在社会现实中发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一、填空 1、人的学习具有社会性特点、主动性特点、继承性和创造性特点。 2、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自主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和创造性特点。 3、一般来说,知识结构有“塔式知识结构”、“网络式知识结构”和“T型知识结构”三中模型。 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性三品说”。 6、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样,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 7、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 8、关于修养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9、关于修养的目的,儒家认为,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关于修养的境界,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 1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了解,把握要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12、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掌握了关于“道”的规则就是“德”,“德者,得也”,这样可以“外德于人”,即“以善德施于别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又可以“内德于己”,即“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各得其益”。 13、道德具有普遍性特点,具有非强制性特点,具有内化性特点。 14、道德具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15、道德的评价形式主要有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三种形式。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18、社会公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二是在公共场所中处理人群关系的一般准则。 19、中国传统家庭道德中的孝,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恭顺,即“孝顺”,另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即“孝敬”。 20、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论文关键词:孟子民君仁政道德 论文摘要: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的。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济上富民、惠民;政治上宽民、爱民;思想上教民、化民。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的实际治理中,百姓是尤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诸侯的赏识可以成为大夫,得到天子的欢心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百姓的拥护才可以成为天子。由此可见,在百姓、大夫、诸侯、天子的层层结构中,天子的地位最高、最尊贵,但也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才能成为天子。失去了民心,天子也就不复存在了。可见孟子“民贵君轻”的含义是,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万万不可动摇,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那么统治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呢?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而做起: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以前,孔子就主张在经济上惠民。他说:“养民也惠。”(《论语?公冶长》)“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去引导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制民之产”是使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即“恒产”。有了“恒产”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犯上作乱了。所以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加以处罚,这就等于陷害。所以说,英明仁德的君主应该

高二语文《孟子》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一、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固”可以理解为安定、团结,意思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二、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一)养民: (1)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孟子·滕文公上》) (2)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3)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他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孟子·尽心下》)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

仁政学说——《孟子》解读

第6单元 仁政学说 孟子肯定人人皆有“仁心”,因此,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虐政”,痛斥“残民”现象,表现出了他对社会极大的责任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他要求执政者言“仁义而已”而非言“利”“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对百姓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要有“恻隐之心”。他提醒执政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君子以仁存心”。这些都有着历史进步意义。“仁政”论体系那了孟子基本的政治思想。 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代表,《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文学特色。学习本单元,除了要结合文本理解“仁政”的基本含义,还要注意体味《孟子》的语言风格,分析善于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同时要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 行仁政而王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③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又称梁君。 ②[叟]对老者的敬称。 ③[亦有]只有。

吾国?’大夫①曰:‘何以利吾家②?’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③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⑤。未有仁而遗其亲⑥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⑦。天下可运于掌⑧。《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⑨。’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⑩。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11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12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曰:)“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 ①[大夫]周代社会次于诸侯的一个等级。当时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大夫、士等。 ②[家]指大夫之家,即大夫的受封之地。 ③[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相互争夺私利。征,夺取。 ④[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万辆兵车中占有千辆,千辆兵车中占有百辆,(这些大夫之家的家产)不能算是不多了。 ⑤[不夺不餍]意思是不把国君的一切夺取过来是不会满足的。餍,满足。 ⑥[遗其亲]抛弃其父母。遗,遗弃。 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两句]尊敬自家的来人,推广开来也尊敬别家的老人;疼爱自家的幼者,推广开 来也疼爱别家的幼者。第一个“老”“幼”做动词,有“尊敬”“疼爱”的意思。 ⑧[天下可运于掌]治理天下就像运转手掌一样容易。 ⑨[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见《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通“型”,作榜样。寡妻,嫡妻,正妻。御,治理。 ⑩[“权,然后知轻重”两句]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权:本指秤锤,这里 用作动词,指称物。 11[抑]还是。 12[构怨]结怨。

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论文关键词〕孟子修养〔论文摘要〕中国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 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裨 益。“修养”一词本为“修身养性”之意。《孟子?尽心上》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宋代程颐后来将“修身”与“养性” 结合起来,提出了“修养”这一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学识、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陶冶和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所最 终实现的程度和达到的境界。因此,修养问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思想修养、文化修养、修养、理论修养、技艺修养等等。道德修养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道德情操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其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色。一、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一个人之所以要进行 自我的道德修养,其目的在于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孔子那里,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在孔子看来,只有尧舜这样的圣德明君才算得上是圣人,一般 人是很难达到圣人之境的。所以,在个体的道德人格追求上,孔子充分认识到如果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事实上是很不现实的。于是,孔子从现实可能性的角度指出:“圣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在对理想人格的 追求上非常务实,主张“圣人若不可求,可求君子”,一个人若能达到君子之境亦可也。那么,圣人之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它与君子之境的差异又在哪里呢?孔子认为,圣人之为圣人,其关键在于他能够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统一,从而对现世乃 至后世以积极的影响,所以圣人能够做到不朽,即所谓“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 ?传??襄公二十四年》)。而君子则不同,孔子认为君子的人格应当是“智、仁、勇”的统一。所谓“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 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知仁愿为而不惑,知仁 善为而无忧,知仁勇为、知仁敢为而不惧,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的话,就算是君子了。孔子的期望是:“ 圣人之境”要追求,“君子之德”是基础。那么,一个人应当如何努力才能培养自己的“君子之德”,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圣人之境”呢?孔子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即欲成德,先修身,强调只有通过自我的道德修养才有可能铸大德、成大器。孔子将如何进行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称作

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关沙沙 09级思政 200902010044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孟子、儒家学说、民本思想、经济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的实际治理中,百姓是尤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可见孟子“民贵君轻”的含义是,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万万不可动摇。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那么统治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呢?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以前,孔子就主张在经济上惠民。他说:“养民也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就是说,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去引导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 一、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要“保民”,要“与民同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二、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1、养民:一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还骂那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的所谓“良臣”是“民贼”。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三、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四、性善 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性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都有向善的能力。 其次,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再次,“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 五、尽心知性 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 “尽心”即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尽心”是前提条件。 在孟子看来,只要在“寡欲”、“内省”、“养气”上下功夫,就可能实现“尽心知性”。 六、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明人伦 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教育方法:“存养式”,即保持并发展人的善性。

孟子解读之治国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他的思想的某些方面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不但不过时,相反,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恰恰成为现实社会中的较先进的。《寡人之于国也》是他论述“王道”思想的一篇文章,集中体现了他的治国思想。 一环保立国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针对 动物、植物生长发育受时间限制的特点,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不违农时”,“以时”不错过农作物的生长时令,不妨碍树木的正常生长。尊重自然规律,不打破自然规律不正体现了环保思想吗?顺应了自然规律,自 然界回报给人的就会是不胜食不胜用。人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第一必需就是能满足人的动物性需要,就是满 足填饱肚子的愿望。只有用来填饱肚子的东西足够多,人才能不必为食物你争我夺,才消除和去掉为争夺食物 而造成的血淋淋的场面和血腥的气息。也就是说保证国民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前提。没有 充足的物资供应做保障,不用敌国侵略,其内部也会发生争夺食物的战争,一旦战争发生,那么稳定的社会局 面必定荡然无存。孟子早在二千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推行“王道”必然是安定的社会局面下才能进行。如果提到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只要看一下我们国家的扶贫政策就明白了。 二生产富国 在初步解决了人的吃饱肚子问题之后,就应该考虑如何使国家富裕起来,要想使国家富裕就要有国家政策扶植,并且由国家机器保证政令畅通。孟子主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无夺其时。”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历来重农轻商、忽视手工业,所以孟子主张发展农业。住宅周围种植桑树,表面上是发展农业,实际种桑是为了养蚕,养蚕为了缫丝、缫丝为了织布,织布就已经是手工业了。宅院种桑是发展 庭院经济。蓄养鸡豚狗彘就已经是畜牧业了。百亩之田,已经是大田农业。所以孟子的主张已经涉及到古代社 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主张工农并举,多层次、多方面发展社会生产,虽然孟子没有明确提出国家的政 治干预问题,但结合前文,便会明白。孟子提出的是“王道”,由谁推行“王道”,自然是国君了,那么这些措施自然由国君推行了。有了国家政策的明确指导,再加上国家机器的保证实行,国家能不富吗? 三尊老稳国 “五十者衣帛矣,七十者食肉矣,颁白着不负戴于道路。”在医药落后的古代,能活到五十者就很不错了,七十者就凤毛麟角了,所以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语。让踏入人生黄昏阶段的老年人吃好、穿好、不从事体力劳动,充分体现了孟子对老年人的关注。而关不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是一个国家能否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老年人的现在 就是青年人的未来,如果老年人生活境遇差,青年人就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产生消极影响。他 们可能在生产时消极怠工,在打仗时消极作战。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可言。所以对待老年人问题是关乎国 家稳定发展的问题。从当今社会来说,也能证实这一点。我国刚刚发布了社会保障白皮书,重点是老年人的保障,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就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上世纪八十年代,十六个在职者养活一个退休者,而现在, 四个在职者养活一个退休者,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将是两个在职者养活一个退休者。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在问题 到来时圆满地解决。孟子能够认识到这点,足以表现孟子的先见之明。 四教育兴国 自从孔子开办私学,到战国时期开办私学的人越来越多,受教育的社会人口越来越多,教育问题已经是不得不 提上国君的奏案,办什么样的教育,为哪些人办教育是统治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任凭私学泛滥,任凭各种 思想通行而不加以干涉,那么可能就是为国君培养掘墓人。作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虽然没有涉及到教育 的阶级性问题,但他已经认识到了教育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他明确提出“谨庠序之教”庠序即公学,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使公办学校教育严谨,即提出了教风学风问题,即态度要严谨。接着,孟子还提出了教育内容“申之以孝悌之义”用“孝”“悌”作为教育内容。“孝”就是孝敬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推而广之,自然会忠于国君,君主为一国之父母吗!“悌”就是兄弟之间互敬互爱,兄弟和睦 就是家族和睦,家族和睦就会社会稳定。办好教育,不仅为国君培养了应声虫,还稳定了社会。社会保持长治 久安,国家昌盛就指日可待了。 五立德固国 国家政局稳不稳固,其核心问题领导人英不英明,领导者如何作到英明呢?“立德”。国君要树立良好的品德。孟子说:“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其核心问题是领导者勇于承担责任,不归罪于年成即遇事不推委,

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3

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胡丽萍 摘要: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是儒家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思想、丰富内容和多样化的方法,不断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的科学化、内容的丰富化以及方法的创新。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演绎归纳法,全面归纳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探讨自我道德修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就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①这句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作用。在中国,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人的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尤其是孟子的自我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 1.近年来理论界关于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观点梳理 经查相关论文,发现大部分学者都从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和方法四方面探讨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现将其代表性的观点作如下梳理: 渠长根,贺艳秋从作用、目的、内容、原则、途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孟子的自我教育思想。指出孟子自我教育的作用是求放心,目的和内容是明人伦,原则和途径是反求诸己、自求自得,方法有持志养气、专心有恒、循序渐进等。②任颖卮从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道德修养的人格目标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他指出“性善说”是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存心养性是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寡欲养气、反求诸己是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③沈道海指出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包括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以“善教得民”为目的的道德作用论,以“居仁由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道德范畴论,以“反省内求”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④ 马晓颖从道德修养的人性基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道德修养的目标、道德修养方法四个方面论述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其中人性基础是性善论,必要性指其重要性和可能性,目标是养成理想人格,修养方法主要指以内在之维的存心、尽心、求放心、养气等。⑤ 2.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并没有形成关于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明确界定。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却为我们探讨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我们认为,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是孟子提出的以对人性的思考为理论前提,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为道德修养的目的,以应该具备哪些道德素质为内容,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些目标为方法的理论体系。 1)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理论前提。所谓的理论前提,就是孟子提出的这个理论能成立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对人性的探讨。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总称为“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指的是: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这四端,既人天生就有善性。既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二、道德论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全市公开课)(整理精校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全市公开课) 必修教案 0405 17:37 ::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简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二、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在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人格境界上,孟子的认识与孔子不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所以,孟子指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愿意并付诸努力,那么“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认识与他的人性论密不可分,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四个“善端”,据此,人人都能够成善达仁,成为圣人。所以,成就圣人之境关键要“存心保善”,“寡欲养心”,通过“反求诸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孟子看来,现实社会中之所以很多人不能成为圣人,关键就在于他们为外在的名利所惑,不注重心性修养,从而使得四心皆失,而不能成为圣人。 孟子从其性善论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的“成仁之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存心保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都具有成圣达仁的潜能,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既然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那么,人人就都应当具有成圣达仁的可能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因此,道德修养的首要

任务是要“存心”,即保持自己“善端”的本性不变。在孟子看来人人都可以成尧舜,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存心保善”。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所以,圣人“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 二是“寡欲养心”。孟子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保持自己的“善端”,就是因为受到各种欲望的引诱,因此,要做到“存心养心”保持本色就必须寡欲,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杜绝各种杂念、欲望、诱惑对自己心灵的侵扰,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唯有清心寡欲才能做到操守自洁,不为物役。在孟子看来,社会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缺德不善之人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心”养好。不能“养心”,怎能“存心”?不能“存心”,又如何能够“保善”呢?所以对于善者和恶人,孟子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后来的李翱和杨简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李翱认为要“养心”就要去思绝虑,以此来保护“本心”,他说:“弗虑弗思,情则不生,乃为正思。”(李翱《复性书》)杨简则提出“不起意”的主张,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凡事不起意念,善之本心就不会失落。他说:“孟子明心,孔子毋意,意毋则此心明矣。”(《绝四记》,《慈湖先生遗书》卷二) 三是“反求诸己”。孟子认为既然人性本善,那么道德修养就只须切己自反,发明本心即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对现实的意义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 对现实的意义 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已有之,到孟子把民本思想发展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他在“民本”理念的诸多方面直接沿袭了孔子的许多思想,立足于“仁政王道”治国方略的基础上把“民本位”的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他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消极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有前瞻性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清晰,全面,深刻的解读,认真分析潜藏在它背后的历史动因,能够挖掘内涵并赋予它合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现实意义以人为本 “民本”一词,语出《尚书·七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是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国本)、官本而言的(其实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思想可以说是儒家的一大特色。在我国的上古社会存在着朴素的人文主义传统,早期的统治者们都隐约意识到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固国安邦的地位和作用。孟子正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之一。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神权”思想开始动摇,“重民”的意识在人们尤其是部分统治者的心中越来越明显了。民本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的。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济上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