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936

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936

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936
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2007716151936

十、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法氏囊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措施、控制和消灭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禽类饲养、经营和禽类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或免疫学试验。

2.1 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鸭、珍珠鸡、鸵鸟等也可感染。火鸡多呈隐性感染。在自然条件下,3~6周龄鸡最易感。本病

在易感鸡群中发病率在90%以上,甚至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为20~30%。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时或超强毒株流行时,死亡率可达60~80%。

本病流行特点是无明显季节性、突然发病、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如不死亡,发病鸡多在1周左右康复。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眼结膜及呼吸道感染。在感染后3~11天之间排毒达到高峰。由于该病毒耐酸、耐碱,对紫外线有抵抗力,在鸡舍中可存活122天,在受污染饲料、饮水和粪便中52天仍有感染性。

2.2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天。

临床表现为昏睡、呆立、翅膀下垂等症状;病禽以排白色水样稀便为主,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污染。

2.3 病理变化

2.3.1 剖检病变:感染发生死亡的鸡通常呈现脱水,胸部、腹部和腿部肌肉常有条状、斑点状出血,死亡及病程后期的鸡肾肿大,尿酸盐沉积。

法氏囊先肿胀、后萎缩。在感染后2~3天,法氏囊呈胶冻样水肿,体积和重量会增大至正常的1.5~4倍;偶尔可见整个法氏囊广泛出血,如紫色葡萄;感染5~7天后,法氏囊会逐渐萎缩,重量为正常的1/3~1/5,颜色由淡粉红色变为蜡黄色;但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可在72小时内引起法

氏囊的严重萎缩。感染3~5天的法氏囊切开后,可见有多量黄色粘液或奶油样物,黏膜充血、出血,并常见有坏死灶。

感染鸡的胸腺可见出血点;脾脏可能轻度肿大,表面有弥漫性的灰白色的病灶。

2.3.2 组织学病变:主要是法氏囊、脾脏、哈德逊氏腺和盲肠扁桃体内的淋巴组织的变性和坏死。

2.4 实验室诊断

2.4.1 病原分离鉴定(见GB 19167)

2.4.2 免疫学诊断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病毒血清微量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见GB 19167)

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禽类,都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 疫情处理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血清学检测做出的诊断结果可作为疫情处理的依据。

4.1 发现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疫情时,养殖户应立即将病禽(场)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

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等,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2 当疫情呈散发时,须对发病禽群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按照GB 16548进行)。同时,对禽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附件1),对受威胁禽群进行隔离监测。

4.3 当疫情呈暴发时按照以下要求处理

4.3.1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指患病禽类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指疫点外延3公里范围内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4.3.2 封锁

由县级以上(含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申请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对疫区进行封锁,并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疫点:出入口必须有消毒设施。严禁人、禽、车辆的进出和禽类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在特殊情况下必须

出入时,须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出入。

疫区:交通要道建立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派专人监视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流动,对进出人员、车辆须进行消毒。停止疫区内禽类及其产品的交易、移动。

4.3.3 扑杀

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扑杀发病禽群。

4.3.4 无害化处理

对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禽类产品(包括禽肉、蛋、精液、羽、绒、内脏、骨、血等)按照GB 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禽类排泄物和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等物品均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禽类尸体需要运送时,应使用防漏容器,须有明显标志,并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4.3.5 紧急免疫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禽类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4.3.6 消毒

对疫点内禽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载工具、饮水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见附件1)。

4.3.7 紧急监测

对疫区、受威胁区内禽类实施紧急疫情监测,掌握疫情

动态。

4.3.8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

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的禽类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一经查明立即按照GB 16548采取就地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4.3.9 封锁令的解除

疫点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对有关场所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最后一只病禽扑杀21天后,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疫区解除封锁后,要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6个月内如未发现新的病例,即可宣布该次疫情被扑灭。

4.3.10 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

5 预防与控制

实行“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

饲养、生产、经营等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15号令)的要求,并须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饲养场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控制人员出入,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

5.2 加强消毒管理,做好基础防疫工作

各饲养场、屠宰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5.3 免疫

根据当地流行病史、母源抗体水平、禽群的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等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确定免疫时间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按疫苗说明书要求进行免疫。

必须使用经国家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疫苗。

5.4 监测

由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组织实施。

5.4.1. 监测方法

以监测抗体为主。可采取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方法进行监测。

5.4.2 监测对象

鸡、鸭、火鸡等易感禽类。

5.4.3 监测比例

规模养禽场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父母代以上种禽场、

有出口任务养禽场的监测,每批次(群)按照0.5%的比例进行监测;商品代养禽场,每批次(群)按照0.1%的比例进行监测。每批次(群)监测数量不得少于20份。

散养禽以及对流通环节中的交易市场、禽类屠宰厂(场)、异地调入的批量活禽进行不定期的监测。

5.4.4 监测样品

血清或卵黄。

5.4.5 监测结果及处理

监测结果要及时汇总,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定期上报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中发现因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的疫苗而造成的阳性结果的禽群,一律按传染性法氏囊病阳性的有关规定处理。

5.5 引种检疫

国内异地引入种禽及其精液、种蛋时,应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到达引入地后,种禽必须隔离饲养7天以上,并由引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附件1

消毒

1 消毒前的准备

1.1 消毒前必须清除污物、粪便、饲料、垫料等有机物;

1.2 消毒药品必须选用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有效的,如烧碱、醛类、氧化剂类、酚制剂类、氯制剂类、双季胺盐类等。

1.3 备有喷雾器、火焰喷射枪、消毒车辆、消毒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防护靴、防护眼罩、防护服等)、消毒容器等。

1.4 注意消毒剂不可混用.

2 消毒范围

禽舍地面及内外墙壁,舍外环境;饲养、饮水等用具,运输等设施设备以及其它一切可能被污染的场所和设施设备。

3 消毒方法

3.1 金属设施设备的消毒,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法消毒;

3.2 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方法消毒;

3.3 养禽场的饲料、粪便、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等方法消毒;

3.4 饲养、管理等人员可采取淋浴等方法消毒;

3.5 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可采取浸泡、高压灭菌等方法消毒;

3.6 疫区范围内办公、饲养人员的宿舍、公共食堂等场所,可采用喷洒的方法消毒;

3.7 屠宰加工、贮藏等场所以及区域内池塘等水域的消毒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并避免造成有害物质的污染。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防控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防控 孙海龙 1 宫天国2孟凡金3 ( 1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2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普兰店 116200 ,3 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前言 该病1962年由Gosgrove首先发现,同年,Winterfield分离到病原。1970年,Hitchner提议将该病定名为IBD。1985年,美国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1987年欧洲又出现了所谓的IBDV超强毒株(vvIBDV )。我国也有类似的报道,1992年,我国学者幸桂香、李德山等报道了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vvIBDV,并认为是目前引起鸡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IBDV毒力不断增强,即使是高母源抗体的鸡只也能感染发病,死亡率从10%-50%不等,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针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防控?本文将结合其致病机理分析简述如下。 1 致病机理 IBD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实验研究发现攻毒感染后4~5小时,即可以在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尤其是肠道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在感染后5小时,形成初期的病毒血症,病毒通过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再进入肝脏,能在枯否氏细胞中检出病毒,一部分病毒则进入主循环系统,随后病毒通过心脏,并由此扩散到法氏囊。在感染后11~13h,即可在法氏囊检测到病毒。IBDV主要在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内复制,由此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切除法氏囊,或者破环B淋巴细胞的化学试剂处理法氏囊,鸡感染IBDV的几率减少约1,000倍,说明IBD主要是发生于幼龄鸡(主要是12周龄以前的鸡)。一旦发生病毒血症,病毒扩散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尤其是脾脏、胸腺和二级淋巴组织,在感染后16小时,即可以在各个脏器检测到IBDV,最终导致鸡只发病产生免疫抑制或死亡。 2 法氏囊病变 急性感染时法氏囊极度肿大,呈冻胶样。在感染后3天,法氏囊开始变大,重量也增加。通常在感染后第4天,法氏囊的重量为原来的两倍。感染后5天,法氏囊开始萎缩,恢复到原来的正常量。到感染后8天,法氏囊已萎缩,其重量仅为原重的三分之一。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防控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防控 孙海龙1 宫天国2孟凡金3 ( 1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2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普兰店 116200 ,3 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 前言 该病1962年由Gosgrove首先发现,同年,Winterfield分离到病原。1970年,Hitchner提议将该病定名为IBD。1985年,美国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1987年欧洲又出现了所谓的IBDV超强毒株(vvIBDV )。我国也有类似的报道,1992年,我国学者幸桂香、李德山等报道了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vvIBDV,并认为是目前引起鸡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IBDV 毒力不断增强,即使是高母源抗体的鸡只也能感染发病,死亡率从10%-50%不等,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针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防控?本文将结合其致病机理分析简述如下。 1 致病机理 IBD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实验研究发现攻毒感染后4~5小时,即可以在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尤其是肠道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在感染后5小时,形成初期的病毒血症,病毒通过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再进入肝脏,能在枯否氏细胞中检出病毒,一部分病毒则进入主循环系统,随后病毒通过心脏,并由此扩散到法氏囊。在感染后11~13h,即可在法氏囊检测到病毒。IBDV主要在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内复制,由此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切除法氏囊,或者破环B淋巴细胞的化学试剂处理法氏囊,鸡感染IBDV的几率减少约1,000倍,说明IBD主要是发生于幼龄鸡(主要是12周龄以前的鸡)。一旦发生病毒血症,病毒扩散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尤其是脾脏、胸腺和二级淋巴组织,在感染后16小时,即可以在各个脏器检测到IBDV,最终导致鸡只发病产生免疫抑制或死亡。 2 法氏囊病变 急性感染时法氏囊极度肿大,呈冻胶样。在感染后3天,法氏囊开始变大,重量也增加。通常在感染后第4天,法氏囊的重量为原来的两倍。感染后5天,法氏囊开始萎缩,恢复到原来的正常量。到感染后8天,法氏囊已萎缩,其重量仅为原重的三分之一。

鸡的法氏囊病及防治

鸡的法氏囊病预防及治疗 作者: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经过科研部门及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从去年以来,我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规模饲养场(户)中,尤其是已经免疫过的鸡群又时有爆发,造成鸡只大批死亡,使饲养场(户)对法氏囊病疫苗产生疑虑。 【临床特征】由于雏鸡体状况、饲养管理和病毒致病力的强弱不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可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高潮在3~6周龄,因母源抗体在3周龄前可保护雏鸡不感染本病,若雏鸡来自传染性法氏囊病阴性的种鸡群,则雏鸡的发病日龄可以提前。潜伏期约24小时,易感的鸡群中,初发的法氏囊病多呈急性型,一旦流行之后,常呈隐性感染。病的初期症状之一是部分鸡有自啄肛门羽毛现象。有的会引起鸡的啄肛,病鸡厌食,无神,羽毛松乱,无光泽,皮肤干燥,沉郁,嗜眠,排出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肛周羽毛常被污染,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头下垂,眼睑闭合,脱水,眼窝凹陷,最后衰弱而死亡,或者恢复,个体鸡的病程为5~7天,整个鸡群的病程为2周左右。急性病鸡可在出现症状后1~2天死亡,3~6天为死亡高峰期,6天后死亡逐渐下降,9天后死亡迅速平息或停止。病死率0%~60%,较为常见者为2%~8%之间,但雏鸡病死率有时可高达60%以上。由于法氏囊被破坏,产生免疫抑制现象,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而易患其他传染病,给鸡群造成严重危害。 【病理变化】病死鸡尸体脱水,胸肌颜色发暗,胸肌与股肌常有出血。腺胃及其与肌胃接合部黏膜以及肠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肾脏苍白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尿酸盐沉着。脾轻度肿大,表面散在细小的坏死灶。肝脏表面带黄色条纹,边缘常表现坏死变化。胸腺和盲肠扁桃体有时肿大、出血。最显著的病变表现在法氏囊,在感染早期,法氏囊由于充血、水肿稍肿大。感染后3~4天法氏囊的水肿和充血更为明显,并有出血,其体积和重量增加达正常的2倍左右。此时法氏囊外形变圆,呈樱桃大、榛子大不等,浆膜覆盖有淡黄色胶样渗出物,法氏囊本身由正常的白色变为奶油黄色,黏膜散布点状或斑状出血和坏死灶,囊腔内蓄积胶冻样或果浆样渗出物。感染第5天法氏囊开始缩小,到第8天仅为正常大小的1/3左右。此时法氏囊呈纺锤状,因炎性渗出物消失,而变为深灰色。有些病程较长的鸡法氏囊内积存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物。据统计,本病各种常见病变的出现率为:法氏囊淡黄色胶冻样水肿占95.1%,法氏囊出血为17.5%,胸肌、大腿肌出血为74.4%,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为53.2%,胸腺肿大、出血为47%,肾肿大、苍白为56%。组织病理学变化为法氏囊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固有层的淋巴小结、小梁和黏膜下层明显充血、水肿,伴发出血和异染性细胞浸润。淋巴滤泡髓质部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常被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方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方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 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 为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 1.流行特点本病只发生于鸡,虽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白色轻型品种鸡反应严重,肉鸡较蛋鸡更为敏感。 本病多发生于 3 周至开产前的小鸡, 3~7 周龄为发病高峰期, 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 3 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制,从而易感染其他传染病。 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本病还可经蛋传递。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 5~7 月份为高发期。 鸡场卫生环境差的还可反复发生,有的鸡群感染率可达 100%,死亡率一般为 10%~20%,有的高达 90%。 本病常伴有并发症,以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大肠杆菌 1 / 8

病为多见。 主要通过接触或经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用具等而传播。 昆虫、老鼠、饲养人员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在易感鸡群中,该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 23 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为自啄或互啄泄殖腔。 随着病情的发展,鸡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蓬松无光泽,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腹泻物中常带有石灰样的尿酸盐。 后期病鸡严重脱水,眼窝下陷,并逐渐消瘦,最后极度衰竭而死。 耐过雏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 剖检可见: 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法氏囊(位于直肠后上方的一囊状物) 肿大,法氏囊内带有淡黄色的胶胨样渗出液,有时因严重出血而使得整个法氏囊似紫色的葡萄。 但在病程后期法氏囊多出现严重坏死而萎缩。 另外,病死鸡表现脱水,腿和胸部肌肉常有出血,颜色暗红。 肾脏显著肿大,输尿管扩张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脾脏及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 由此可见,该病的诊断在临床症状方面缺乏特征性,而病理变化却具有极强的诊断意义。

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期间注意事项

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期间注意事项 1首次使用时间 鸡苗再出壳后自身的先天性免疫能力很低在一定时间内主要靠母原抗体的帮助来抵御各种疾病的侵害,在预防接种中传法苗对母原抗体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新城疫疫苗,而传支苗不受母原抗体影响。所以传法苗的接种应在这两种疫苗的之后使用并且间隔至少5天。因此通常选择14日龄接种。 2前期疫苗的使用对传法苗的影响 新城疫和传支苗的使用会消耗掉一部分母原抗体,并且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会刺激幼鸡的呼吸系统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引起呼吸道症状,使幼鸡的抗病能力降低。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接种传法苗就会让本来就不健康的鸡群雪上加霜。所以接种传法苗要想获得良好的防疫效果就应从育雏的早期抓起,比如在7天防疫前中后连续使用纯中药脾胃健+心肺健或者倍利乐4---5天,都可以明显提高鸡苗的综合抗病能力,提升免疫效果减少疫苗接种对幼鸡的损伤。让鸡群的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疾病的影响 除疫苗反映引起的呼吸道病外球虫病也是影响传法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球虫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如果鸡群在感染球虫病的情况下接种传法苗很可能导致免疫的失败;并且传法苗的接种会使肠道免疫系统在短时间内防御能力降低,给正在繁殖期的球虫提供了可趁

之机,造成免疫过后球虫病的爆发。 所以只有健康的鸡群才能进行传法苗的预防接种,不管有没有球虫发病我们都要在10天左右使用整肠安和迪球散,给鸡群进行一次肠内大扫除,祛除肠内湿热防治肠炎球虫。 4疫苗本身的使用 在保证疫苗质量的情况下使用疫苗要做到严格按照标准计量使用,禁止加量以减少疫苗对禽免疫器官的损伤。 如果饮水免疫停水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引起喝水争抢,造成疫苗使用不均匀,1小时即可。饮水时间也不要过长,1--1﹒5小时为宜,以保证疫苗的活性不受损失 如果说14天防疫过后最常见的病是呼吸道病、肠炎病、球虫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那麽注意并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很好的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 鲁东区技术员潘维善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法氏囊位于泄殖腔的背侧,也称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在70-80日龄时体积最大,以后逐渐消退,性成熟时消失。该病引起雏鸡免疫抑制,故对马立起氏病和新城疫疫苗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也使病鸡对球虫、大肠杆菌、腺病毒和沙门氏杆菌更易感,造成养鸡业的巨大损失。病原是双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抵抗力强,对一般酸性消毒药能耐受,碱性消毒药能较快杀灭。本病由1957年前后开始在美国东海岸的特拉华、马里兰以及威吉尼亚为中心开始发生。我国在1979年首次在广州发生。1980年在北京分离到病原,1982年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传播开来,但当时都以局部地区散发或以亚临床型发生。然而最近几年来在全国呈爆发形势发生。症状病变明显严重,发病率死亡率高,造成由本病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原学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为双RNA病毒科。电镜观察表明IBDV 有两种不同大小的颗粒,大颗粒约60nm,小颗粒约20nm,均为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病毒粒子无囊膜,仅由核酸和

衣壳组成。核酸为双股双节段RNA,衣壳是由一层32个壳粒按5:3:2对称形式排列构成。国际病毒病名委员会将本病 毒分类属于单股RNA病毒科。过去有的学者将本病毒划分 为呼肠孤病毒,也有的学者分类为腺毒科。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本病毒比上述俩类病毒都小。与腺性病毒不同:他在感染细胞的细胞浆内复制,沿着某些病毒颗粒的边缘排列着四个结构单位;与呼肠孤病毒不同之处在于病毒体只有一层而不是双层衣壳,病毒RNA为单股。所以有人把本病毒称为双股、核糖核酸病毒也是不对的。1985在美 国特拉华州分离到4株血型,A、D、E、G株。经交叉试验、统计分析,将IBDV1型分为个6亚型。在我国广东李树根等1990年分离到6个变异毒株,李德山1991年;辛国香1992年报道,从死亡率高达55%的鸡发病群病例中分离到强毒,可以在健康鸡36小时发病,发病率100%,死亡率60-80%[1]。病鸡舍中的病毒可存活100d以上。病毒耐热,耐阳光及紫 外线照射。56℃加热5h仍存活,60℃可存活0.5h,70℃则迅速灭活。病毒耐酸不耐碱,pH2.0经1h不被灭活,pH12则受抑制。病毒对乙醚和氯仿不敏感。3%的煤酚皂溶液、0.2%的过氧乙酸、2%次氯酸钠、5%的漂白粉、3%的石炭酸、3%福尔马林、0.1%的升汞溶液可在30min内灭活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 流行病学IBDV的自然宿主仅为雏鸡和火鸡。从鸡分离的IBDV只感染鸡,感染火鸡不发病,但能引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自1988年发现并确诊首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来,该病的发生从来没有间断。给养鸡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虽然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治措施也有多加强,但仍时有发生。给病仍然是养鸡业生产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1 流行病学 本病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与2~15周龄的鸡,3~6周龄最易感。本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感染。发病率为3%~3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60%以上。另外,由于法氏囊发炎,使其免疫功能受到破坏,因而雏鸡经接种过马立克氏病、新城疫等疫苗后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反应,甚至免疫失败。该病常与大肠杆菌、新城疫、支原体混合感染,从而增加鸡群的死亡率。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临床症状潜伏期2~3天,易感鸡群感染后发病突然,采食量急剧下降,腹泻,排出米汤样稀白粪便或拉白色、黄色、绿色水样稀便。发病1~2天后的病鸡精神萎靡,随着病情发展,在第3~4天开始死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腹泻厌食,中后期触摸病鸡有冷感,此时因过度拉稀脱水严重,最后极度衰竭而死,病程6~7天,呈“一过性”,死亡高峰集中在感染后的5~6天,一般情况感染后的第7天进入恢复期,鸡群逐渐恢复健康。 2.2 病理变化病鸡脱水,肌肉发干、淤血,胸肌、大腿外侧有时可见点状、条状出血;法氏囊外观肿大,有胶冻样物附着,充血或质地较硬,色苍白,剪开后可见黏膜出血、坏死,囊内有灰白色或血色分泌物;发病初期法氏囊肿大,后期萎缩,肝胀呈条文状,苍白色;肾脏常见苍白、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输尿管苍白、肿大、变粗;少数病例可见到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条纹状出血。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山西省黎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雷晓峰 山西省武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刘卫平刘晓东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其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在30%--50%之间。是目前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10年5月10日,我县一鸡场雏鸡群突然大批发病,2~3天内波及60%~70%的鸡,发病3天后死亡达到高峰,经我县技术人员的诊断,初步判定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技术人员在对发病鸡群注射了双价卵黄液2天后,死亡停止。 一、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于20-30日龄雏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发病率高、快,易与新城疫、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并发或继发,增加死亡率。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本病还可经蛋垂直传染。 二、临床症状 病初发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多,有些自啄肛门,排白色水样稀粪,重者脱水,卧地不起,极度虚弱、最后死亡。耐过雏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 三、病理变化

1、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出血、坏死、有粘液或蛋清样、血样分泌物,浆膜黄蜡样,法氏囊粘膜肥厚;发病初期法氏囊肿大,5~6天后法氏囊萎缩,内有干酪样分泌物,整个囊体呈紫黑色,俗称“紫葡萄”; 2、肌肉出血,病死鸡表现脱水,在胸肌、腹肌、腿肌斑状出血; 3、肾脏肿大,苍白,有尿酸盐沉积呈“花斑肾”; 4、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 四、诊断 本病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爆发时,诊断并不困难,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若需确诊,尚须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以及血清学试验。 五、病因浅析 1、免疫方法不当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方法有3种,即饮水、滴鼻和点眼。但有的饲养户怕麻烦、图省事,将滴鼻与点眼改为头浸;有的饲养户在饮水时,不注重水的质量,随意使用自来水稀释疫苗:也有的将2次免疫改为1次免疫。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2、消毒不彻底发生法氏囊病的用户,大部分是利用饲养过几批鸡的鸡棚、鸡舍,每批出栏后,没有按正规的方法进行消毒,疫源很难彻底消灭。 3、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各种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及其制品都有抑制和杀死疫苗弱毒的作用。有的饲养户为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预防疾病,而在免疫接种前后仍然用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1.流行特点本病只发生于鸡,虽各品种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白色轻型品种鸡反应严重,肉鸡较蛋鸡更为敏感。本病多发生于3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发病高峰期,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抵抗力。3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轻度症状,但引起严重免疫抑制,从而易感染其他传染病。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本病还可经蛋传递。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7 月份为高发期。鸡场卫生环境差的还可反复发生,有的鸡群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为10%?20%,有的高达90%。本病常伴有并发症,以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大肠杆菌病为多见。主要通过接触或经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用具等而传播。昆虫、老鼠、饲养人员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在易感鸡群中,该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 3 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为自啄或互啄泄殖腔。随着病情的发展,鸡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蓬松无光泽,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腹泻物中常带有石灰样的尿酸盐。后期病鸡严重脱水,眼窝下陷,并逐渐消瘦,最后极度衰竭而死。耐过雏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发生特征性病变,法氏囊( 位于直肠后上方的一囊状物)肿大,法氏囊内带有淡黄色的胶胨样渗出液,有时因严重出血而使得整个法氏囊似紫色的葡萄。但在病程后期法氏囊多出现严重坏死而萎缩。另外,病死鸡表现脱水,腿和胸部肌肉常有出血,颜色暗红。肾脏显著肿大,输尿管扩张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脾脏及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由此可见,该病的诊断在临床症状方面缺乏特征性,而病理变化却具有极强的诊断意义。 3.临床诊断 本病在高度易感鸡群中急性爆发时,诊断并不困难,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若需确诊,尚须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以及血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一、历史与分布 19571957年首先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年首先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年首先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 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发现的鸡群中发现的,,又称甘布罗病 19701970年世界禽病大会正式定名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年世界禽病大会正式定名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我国于我国于197919791979年首先在广州报道年首先在广州报道 目前本病仍然是世界大多数地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19621962年年Winterfield Winterfield和和Hitchner Hitchner成功分离到病原成功分离到病原

1、分类分类::双股双股RNA RNA RNA病毒科病毒科病毒科,,禽双股禽双股RNA RNA RNA病毒属病毒属病毒属。。 二、病原学 3、血清型血清型::有两个 血清血清I I 型为鸡源毒株型为鸡源毒株,,只对鸡致病只对鸡致病,,他可以分为他可以分为66个血清亚型清亚型。。 血清血清II II II型为火鸡源毒株型为火鸡源毒株型为火鸡源毒株,,无致病性 2、基因组基因组::为双股为双股RNA RNA RNA,,两个两个RNA RNA RNA片段长度分别为片段长度分别为32003200--3400bp 3400bp和和2800bp 2800bp。。共编码共编码55种结构蛋白种结构蛋白,,其中VP2VP2为主要的保护性抗原蛋白为主要的保护性抗原蛋白

4、毒株的差异毒株的差异:: 4.1 IBDV 4.1 IBDV标准强毒标准强毒标准强毒::在鸡群中自然感染发病后在鸡群中自然感染发病后,,其发病率可达率可达100%100%100%,,但是死亡率只有但是死亡率只有202020--30%30%。。 4.2 IBDV 4.2 IBDV超强毒株超强毒株超强毒株::临床症状更加的严重临床症状更加的严重、、死亡率更高,一般在一般在60%60%60%以上以上以上,,易感鸡龄区间扩大易感鸡龄区间扩大,,包括母鸡的整个生长期整个生长期,,且能够突破高的母源抗体而感染鸡只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经过科研部门及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从去年以来,我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一些规模饲养场(户)中,尤其是已经免疫过的鸡群又时有爆发,造成鸡只大批死亡,使饲养场(户)对法氏囊病疫苗产生疑虑。 1 发生鸡法氏囊病的原因 1.1 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是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抗体,对外来病源有一定的抵御作用。由于引进鸡雏来自四面八方,种鸡在开产前是否免疫,在没有抗体监测的情况下,雏鸡母源抗体存在与否不详。过早接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失去免疫作用,过晚接种又易被野毒感染而发病。 1.2 病毒毒株与疫苗的抗源性差异 目前,畜禽疫苗购销渠道比较混乱。外地科研部门新生产的产品流入到各地,一些饲养户都是按照疫苗经销商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实施免疫,而忽略了当地传染病流行特点,往往出现法氏囊病毒毒株和疫苗毒株的抗原性不符,这样,难免出现免疫失败。也可能有变异毒株的存在,仍然会发生法氏囊病。 1.3 免疫方法不当 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方法有3种,即饮水、滴鼻和点眼。但有的饲养户怕麻烦、图省事,将滴鼻与点眼改为头浸;有的饲养户在饮水时,不注重水的质量,随意使用自来水稀释疫苗:也有的将2次免疫改为1次免疫。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1.4 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 各种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及其制品都有抑制和杀死疫苗弱毒的作用。有的饲养户为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预防疾病,而在免疫接种前后仍然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或含此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结果减弱或抑制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1.5 消毒不彻底 发生法氏囊病的用户,大部分是利用饲养过几批鸡的鸡棚、鸡舍,每批出栏后,

鸡病的主要症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病的主要症状 疾病名称:传染性法氏囊炎 疾病类型:传染病 疾病概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又称甘博罗病。目前本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该病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该病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一)病原 病毒属于双核糖核酸病毒,能在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肾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及幼素领猴肾细胞等各种细胞上生长良好,并产生病理变化。病毒抵抗力强,能耐受乙醚、氯仿、高温及胰酶的处理,对紫外线有抵抗力,56℃5小时、60℃30分钟均不能使其失活,耐酸(pH2)但不耐碱(pH12)。1%石炭酸、甲醇、福尔马林或70%酒精处理1小时可杀死病毒,3%石炭酸、甲酚或0.1%汞溶液处理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0.5%氯化铵作用10分钟能杀死病毒。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即Ⅰ型和Ⅱ型。血清Ⅰ型对鸡致病,Ⅱ型对火鸡致病。Ⅰ型又存在不同的亚型,两型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极差,但亚型之间有一定的

交叉保护性 (二)流行病学 3~6周龄的鸡对本病易感,3周龄以下的雏鸡受感染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火鸡和鸭也能自然感染。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能持续存在于鸡舍的环境中。饲养过病鸡的鸡舍在清除病鸡之后的54~122天,对其它鸡仍有感染性。病鸡舍的小粉甲虫、蚊子、鼠等均有感染性。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种蛋可感染本病,经常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尘土、鸡舍用具、人员衣服、昆虫等途径而传播。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来航鸡尤为易感,在易感鸡群中,感染率高达几乎100%,发病率为7%~10%,有时达30%以上,死亡率不定,但在来航鸡可能高达50%。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三)临床症状 在易感鸡群中,本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3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之一是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现象。发病后,病鸡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腹泻物中常含有尿酸盐,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污染或沾污泥土。随着病程的发展,饮、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畏寒,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行走摇摆,体温正常或在疾病末期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无光泽,蓬松脱水,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而死。5~7天死亡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病程一般为5~7天,长的可达21天。本病明显的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生、感染率高、尖峰死亡曲线、迅速康复。但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