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三《氮及其化合物》总复习

2014高三《氮及其化合物》总复习

2014高三《氮及其化合物》总复习
2014高三《氮及其化合物》总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

【复习学案】

一、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是亚硝酸HNO2的酸酐,N2O5是硝酸的酸酐,NO2和N2O4是两种不同的氧化物。)

种类色态化学性质

N2O 无色气体较不活泼

NO 无色气体活泼,不溶于水

N2O3(亚硝酸酐)红棕色气体,低温时为深蓝色挥发

性液体或蓝色固体

常温极易分解为NO、NO2 NO2红棕色气体较活泼,与水反应

N2O4无色气体较活泼,受热易分解

N2O5(硝酸酸酐)无色固体气态时不稳定,易分解

1、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气还可以与镁反应,化学方程式:N2+Mg= Mg3N2

产生:氮肥生产,金属冶炼和汽车的那个交通工具使用的尾气中,能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雷雨发庄稼”的反应原理:N2+O2=NO;2NO + O2=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雨水中的HNO3渗入土壤与矿物质作用生成硝酸盐,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被植物根系吸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转化:火山爆发,雷鸣电击等也能将氮气转化为氮氧化物

2、氮氧化物的性质

NO NO2

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

微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密度略

大于空气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由

于在人体内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

以在神经系统承担递质作用。还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密度比空气大,支持燃烧,易液化,空气中的NO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

点燃放电

以帮助细胞记忆和再获信息,在心血管系统中还可以起到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因而被评为“明星分子”。学烟雾,并且对高空平流层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化学性质①2NO + O2= 2NO2(易被氧气氧

化,无色气体转化为红棕色,可用

于检验NO的存在和制取NO2)NO

为不成盐氧化物,

②N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

(与CO中毒原理类似)

③6NO+4NH3=5N2+6H2O

④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

入水中的总反应:

4NO+3O2+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4HNO3

①NO2在通常状况下,能自身互相

结合生成无色的N2O4气体2NO2

N2O4(故它们均无绝对

纯净物,故通常测得NO2的相对分

子质量大于它的实际值,此可逆

反应在解题有许多的应用);

②NO2很难被氧化,易与水反应

3NO2 + H2O = 2HNO3 + NO

③NO2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湿润

的KI淀粉试纸变蓝。

实验室制备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 4H2O

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

尾气吸收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危害它们都能导致肺部病变,出现哮喘,气管炎,肺部肿等疾患。

小试牛刀:

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A、C、D(填编号).

A.破坏臭氧层 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 C.造成酸雨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2)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NO为无色气体

B.实验室制备NO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3)在含Cu+离子的酶的活化中,亚硝酸根(NO2-)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NO2-+2H+=Cu2++NO↑+H2O

3、氮氧化物的危害:

①空气中的NO2形成硝酸型酸雨②在阳光照射下,NO2和O2经复杂反应生成O3 。O3与一

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产生有毒烟雾,成为光化学烟雾。③造成臭氧空洞

4、氮氧化物的来源和防治措施:

①来源:氮肥生产,金属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使用的尾气中,都能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火山爆发,雷鸣电闪等也能将氨气转化为氮氧化物

②防治措施: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汽车等交通工具安装尾气转换器

催化剂

(2CO+2NO=N2+2CO2);对生产化肥,硝酸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NO + NO2 + 2NaOH =2NaNO2 + H2O;2NO2 + 2NaOH = NaNO 2 +NaNO3+ H2O);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g);ΔH<0 注意:二氧化氮是不成盐氧化物,因为氮虽然能与碱反应,但生成的是+3和+5价的氮而非二氧化氮中的+4价,所以二氧化氮是不成盐氧化物。因此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而不是二氧化氮。(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

▲鉴别NO2和Br2

鉴别物质的要求是:原理正确,方法简便,现象明显。

NO2和Br2蒸气的一些性质很相似,如:①都是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②都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以把氧化为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变蓝;③溶于水都显酸性;④能与碱

溶液反应;因此无法用观色态、闻气味、淀粉KI试纸或测定酸碱性的方法进行鉴别。那怎样才能将它们鉴别开呢?

方法1: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木条继续燃烧则气体为NO2;木条熄灭则气体为Br2蒸气。原理:NO2能支持燃烧而Br2蒸气不能。

方法2: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水,若气体溶解且溶液呈无色,则气体为NO2;若气体仍为红棕色且溶液呈棕黄色,则气体为Br2蒸气。原理:NO2与水的反应为3NO2+ H2O = 2HNO3 + NO;溴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方法3:加入AgNO3溶液后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者为Br2蒸气;无明显现象者为NO2。

原理:(淡黄色)。

方法4: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CCl4溶液(或苯),振荡,若溶液变为橙红色则气体为Br2蒸气;若气体仍为红棕色且溶液变为浅黄色则气体为NO2。原理:Br2是非极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方法5: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氨水,分别放到两个集气瓶口,有白烟者为NO2,无此现象者为Br2蒸气。原理:

方法6: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滴入苯酚的稀溶液,产生沉淀者为Br2蒸气。

原理:

二、氨气及铵盐

1、制备原理:工业合成氨:N 2+3H 22NH 3(催化剂:铁触媒;高温:500℃;高压)H 2的来源:水煤气〖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 和H2),现象为火焰腾起更高,而且变为淡蓝色(氢气和CO 燃烧的颜色)。化学方程式为C+H 2O=CO+H 2。这就是湿煤比干煤燃烧更旺的原因。〗 实验室制备氨气: Ca (OH )2 + 2NH 4Cl = CaCl 2 + 2NH 3↑ + 2H 2O

2、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气态:刺激性味: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g ·mL -1,密度比

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 约700体积氨气(HCl 气体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常做制冷剂。 比较液氨与氨水:

名 称

液 氨 氨 水 物质分类

纯净物(非电解质) 氨的水溶液是混合物。NH 3·H 2O 是一种弱电解质 物质成分 氨分子 氨分子,一水合氨分子,水分子,氨离子,氢氧

根离子,氢离子

物理性质

腐蚀性,易挥发 无色透明且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形成 气态的氨气通过加

压或冷却 氨气通入水中制得

主要性质

不具有碱性 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具有碱的通性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

在 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3、 氨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NH 3·H 2O :一元弱碱,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O

NH 3+H 2O (①氨水不能写成NH 4OH.。因为溶液中只有NH 3·H 2O ,NH 3,NH 4+,OH -,H 2O ,H +,不存在NH 4OH 。②氨溶于水的水溶液称

为氨水,其中大三部分NH 3与水结合一水合氨NH 3·H 2O ,但氨水的溶质仍然为NH 3。计算氨水的物质的量溶度和质量分数时需特别注意。③NH 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的时候需湿润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 3的存在④氨水的密度:氨气的密度小于1g ·mL -1

,且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小。另一种常见溶液为酒精溶液具有相似特征)

②与酸反应:

氨气与稀硫酸反应:现象无明显现象

△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2SO4

氨气与浓盐酸反应:现象产生白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Cl

氨气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白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NO3

NH3遇挥发性酸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检验NH3(操作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后靠近盛NH3集气瓶口,有大量白烟生成)

▲NH3的相关方程式

1.少量氨在氯气中燃烧:2NH3+3Cl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6HCl

2.足量的氨和氯气反应:8NH3+3Cl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6NH4Cl

3.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4NH3+3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2+6H2O

4.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NH3+3Cu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3Cu+3H2O

5.工业上合成碳铵:NH3+CO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HCO3

6.氨水与醋酸反应:NH3·H2O+CH3CO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H3COONH4+H2O

NH3·H2O+CH3CO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H3COO-+NH4++H2O

7.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OH)2↓+2NH4Cl Mg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OH)2↓+2NH4+

8.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2(SO4)3+6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l(OH)3↓+3NH4+

9.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2↓+2NH4Cl Fe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2↓+2NH4+

10.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3+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3↓+3NH4Cl Fe3++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3↓+3NH4+

1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CuSO4+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OH)2↓+(NH4)2SO4 Cu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OH)2↓+2NH4+

12.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gNO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OH↓+NH4NO3 Ag++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OH↓+NH4+

13.硝酸银溶液加入过量氨水:AgNO3+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NH3)2NO3+2H2O Ag++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NH3)2++2H2O

14.酸锌溶液中加入氨水:ZnSO4+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Zn(OH)2↓+(NH4)2SO4 Zn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Zn(OH)2↓+2NH4+

15.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氮反应:4NH3+6N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N2+6H2O

16.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N2+12H2O

③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制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也是工业上制NO的方法)

4、铵盐:含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的盐。

①物理性质:均易溶于水,为白/无色体。

②常见铵盐:硫酸铵俗称硫铵或肥田粉,氯化铵俗称氯铵,氯铵可用作印染和制干电池原料和金属焊接上;碳酸铵俗称碳铵,硝酸铵俗称硝铵,硝酸铵可用来做炸药;均属于铵态氮肥。

③铵盐的化学性质:

A、铵盐受热分解,大部分产生氨气(所以保存于阴凉处),经历了两次化学变化;而固态碘受热升华为碘蒸气,

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NH3↑+CO2↑+H2O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固体NH4Cl受热变成气体,气体遇冷又变为固体NH4Cl;固态碘受热变成蒸汽,蒸汽遇冷又变成固态碘,这两种现象的本质相同?

答:不相同;固体NH4Cl受热分解成NH3和HCl,发生了化学变化,当温度降低,NH3与HCl 又化合为NH4Cl,经历两次化学变化;而固态碘受热升华称为碘蒸气,温度降低碘蒸气又冷凝为碘固体,是两次物理过程

硝酸铵受热分解:5NH4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N2↑+2HNO3+9H2O;NH4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O+2H2O

强热硫酸铵:3(NH4)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3SO2↑+4NH3↑+6H2O

磷酸铵受热分解:(NH4)3PO33NH3↑+H3PO4

铵盐相关方程式:

1、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H4Cl+Ag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Cl↓+NH4NO3

Cl-+A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Cl↓

2、氯化铵溶液呈酸性:NH4Cl+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3·H2O+HCl

NH4++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3·H2O+H+

3、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NH4Cl+Na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aCl+NH3↑+H2O

NH4++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3↑+H2O

4、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共热:2NH4Cl+Ca(O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Cl2+2NH3↑+2H2O

5、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 Mg(OH)2+2NH4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Cl2+2NH3↑+2H2O

Mg(OH)2+2NH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2++2NH3↑+2H2O

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2+NH4Cl+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l(OH)3+NaCl+NH3↑

AlO2-+NH4++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l(OH)3+NH3↑

7、硅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Na2SiO3+2NH4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aCl+H2SiO3↓+2NH3↑

8、SiO32-+2NH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2SiO3↓+2NH3↑

8、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NH4Cl+NaN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NaCl +2H2O

NH4++N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2H2O

B、铵盐与碱共热均产生氨气:

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Cl2+2NH3↑+2H2O

(本性质用于检验NH4+,将晶体与浓NaOH溶液混合共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为铵盐)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原理:

1、实验室用消石灰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氨气:Ca(OH)2+2NH4Cl=CaCl2+H2O+2NH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氨气。

2、由于氨气溶于水后溶液变成碱性,所以可以用无色酚酞指示剂验证其碱性。

3、氨气呈碱性,所以可以利用或者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收集是否已满。

4 、氨气遇到浓盐酸产生大量白色的烟,也可以利用其性质来检验是否气体已满。NH3+HCl →NH4Cl

5、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可以利用其性质来进行倒扣实验。NH3+H2O→NH3·H2O

实验药品:

镊子、试管、导气管、硬质试管、铁架台、药匙、天平、酒精灯、水槽、火柴

固体粉末消石灰、氯化铵粉末、酚酞试剂、红色石蕊试纸

实验装置:

1、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

置,并检查气密性。

2、 称取适量消石灰和

氯化铵粉末,混合,

将混合好的固体有

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连接好装置,加热。

3、 用湿润的红色的石

蕊试纸放入试管口,

进行验满。

4、 将收集满的试管的

气体移出用大拇指

堵住,移入事先加入

无色酚酞的的水槽

中将大拇指移开,观

察现象。

1、 用酒精灯稍稍给大试管加热,可以观察到水槽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去酒精灯观察到导气管口有倒吸。 观察到大试管中有大量水珠生成。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表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已经收集满了。 可以看到水嗤一下很快的充满试管,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于水之后,溶液呈碱性。 2NH 4Cl +Ca(OH)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Cl 2+2NH 3 ↑+2H 2O NH3+H2O NH 3·H 2O

讨论: (1)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

硝酸铵受撞击、加热易爆炸,且产物与温度有关,可能产生NH3、N2、N2O 、NO

(2)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 、KOH 代替Ca(OH)2 因为NaOH 、KOH 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

又KOH 、NaOH 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 、KOH 代替Ca(OH)2制NH3。

(3)用试管收集氨气为什么要堵棉花

因为NH3分子微粒直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此外,棉花还起到固定试管的作用。

(4)实验室制NH3除水蒸气为什么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

NH3与CaCl2反应能生成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钙)

CaCl2+8NH3==CaCl2·8NH3

▲用固体NH 4Cl 和固体Ca(OH)2制取NH 3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5)实验室快速制得氨气的方法

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 或CaO(或加热浓氨水)

相关反应原理见新课标高中总复习导与练化学第1轮第48页

▲所示装置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往三颈瓶内的浓氨水中不断通入空气,将红热的铂丝插入瓶中并接近液面。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后变为白烟,铂丝始终保持红热。 相关方程式: 4NH 3+5O 2

4NO +6H 2O (催化剂Pt )

②2NO + O 2 = 2NO 2

③3NO 2 + H 2O = 2HNO 3 + NO

④NH 3+HNO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 4NO 3

5、铵盐的用途:主要用作氮肥,称为铵态氮肥。

▲氨与酸作用即得铵盐,但NH 3与多元弱酸反应时,NH 3与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时,其产物可能不同:

NH 3 +H 3PO

4

NH 4H 2PO 3 NH 3 +H 3PO

4

(NH 4)2HPO 3 NH 3 +H 3PO

4(NH 4)3PO 3

▲铵盐溶于水时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

三、硝酸

1、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g ·cm -3

,沸点83℃;溶解性: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69%;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出HNO 3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发烟硝酸。浓硝酸为挥发性酸,打开瓶盖露置于空气中,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硝酸对皮肤,衣物,纸张等都有腐蚀性。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洗涤。硝酸有挥发性,所以在实

验室里可以把硝酸盐跟浓硫酸共同加热来制取。反应为:NaNO 3(固)+H 2SO 4(浓) NaHSO 4+HNO 3↑

2、硝酸的化学性质:

⑴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 3 = 4NO 2↑+ O 2↑ + 2H 2O

① 硝酸的浓度越大越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光越强分解越快。。②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因为少部分硝酸分解而产生的NO 2气体溶解在硝酸中。③硝酸的保存:贮存在避光,低温处,通常放在棕色试剂瓶中④如果将浓硝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再溶于水时,该混合气可被水完全吸收,无残留气体。这是因为收集到的气体中22:O NO V V =4:1溶于水时,发生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恰好均被完全吸收 ⑵具有酸的通性: HNO 3

H ++NO 3-

(但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 ⑶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1:浓硝酸与铜反应:

现象:铜迅速溶解,溶液变蓝绿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光照或△ △

化学方程式:Cu+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NO3)2+2NO2↑+2H2O

实验2:稀硝酸与铜反应:

现象:铜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产生无色气体,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3Cu+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Cu(NO3)2+2NO ↑+4H2O

另:浓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C + 4HNO3(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O2↑+4NO2↑+2H2O

硝酸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锌与浓硝酸反应:Zn+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Zn(NO3)2+2NO2↑+2H2O

Zn+4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Zn2++2NO2↑+2H2O

2、锌和稀硝酸反应:3Zn+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Zn(NO3)2+2NO ↑+4H2O

3Zn+8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Zn2++2NO ↑+4H2O

3、银与浓硝酸反应:Ag+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NO3+NO2↑+H2O

Ag+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NO2↑+H2O

4、银与稀硝酸反应:3Ag+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AgNO3+NO ↑+2H2O

3Ag+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Ag++NO↑+2H2O

5、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NO3)2+2NO2↑+2H2O

Cu+4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2++2NO2↑+2H2O

6、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Cu(NO3)2+2NO ↑+4H2O

3Cu+8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Cu2++2NO ↑+4H2O

7、少量的铁与浓硝酸共热:Fe+6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NO3)3+3NO2↑+3H2O

Fe+6H++3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3++3NO2↑+3H2O

8、过量的铁与浓硝酸共热:Fe+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NO3)2+2NO2↑+2H2O

Fe+4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2++2NO2↑+2H2O

9、少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NO3)3+NO↑+2H2O

Fe+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3++NO ↑+2H2O

10、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3Fe+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NO3)2+2NO ↑+4H2O 3Fe+8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2++2NO ↑+4H2O

11、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O2↑+4NO2↑+2H2O

12、碳与稀硝酸共热:3C+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CO2↑+4NO ↑+2H2O

13、硫与浓硝酸共热:S+6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2SO4+6NO2↑+2H2O

14、硫与稀硝酸共热:S+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2SO4+2NO↑

15、磷与浓硝酸共热:P+5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3PO4+5NO2+H2O↑

16、磷与稀硝酸共热:3P+5HNO3+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H3PO4+5NO↑

17、氧化钠溶于硝酸:Na2O+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aNO3+H2O

Na2O+2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a++H2O

18、氧化铜与硝酸反应:CuO+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NO3)2+H2O

CuO+2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2++H2O

19、氧化铁溶于硝酸:Fe2O3+6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Fe(NO3)3+3H2O

Fe2O3+6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Fe3++3H2O

20、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FeO+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NO3)3+NO2↑+2H2O FeO+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3++NO2↑+2H2O

21、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3FeO+10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NO3)3+NO ↑+5H2O

3FeO+10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3++NO ↑+5H2O

22、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硝酸:Fe3O4+10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NO3)3+NO2↑+5H2O Fe3O4+1O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3++NO2↑+5H2O

23、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硝酸:3Fe3O4+2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Fe(NO3)3+NO ↑+14H2O 3Fe3O4+2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Fe3++NO ↑+14H2O

24、二氧化硫通入浓硝酸中:SO2+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2SO4+2NO2↑

SO2+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O42-+2NO2↑

25、二氧化硫通入稀硝酸中:3SO2+2HNO3+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H2SO4+2NO↑

3SO2+2NO3-+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H++3SO42-+2NO↑

26、氢硫酸与浓硝酸反应:H2S+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2NO2↑+2H2O

H2S+2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 ↓+2NO2↑+H2O

27、氢硫酸与稀硝酸反应:3H2S+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S↓+2NO ↑+4H2O

3H2S+2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S↓+2NO↑+4H2O

28、亚硫酸与与浓硝酸反应:H2SO3+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2SO4+2NO2↑+H2O

H2SO3+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O42-+2NO2↑+H2O

29、亚硫酸与稀硝酸反应:3H2SO3+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H2SO4+2NO↑+H2O

3H2SO3+2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H++3SO42-+2NO↑+H2O

30、氢碘酸与浓硝酸反应:2HI+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I2+2NO2↑+2H2O

4H++2I-+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I2+2NO2↑+2H2O

31、氢碘酸与稀硝酸反应:6HI+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I2+2NO +4H2O

8H++2I-+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I2+2NO+4H2O

32、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反应:NaOH+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aNO3+H2O

H++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2O

33、氢氧化镁与硝酸反应:Mg(OH)2+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NO3)2+2H2O

Mg(OH)2+2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2++2H2O

35、氢氧化铝与硝酸反应:Al(OH)3+3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l(NO3)3+3H2O

AI(OH)3+3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l3++3H2O

36、氨水与硝酸反应:NH3·H2O+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NO3+H2O

NH3·H2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H2O

37、氢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Fe(OH)2+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NO3)3+NO2↑+3H2O

Fe(OH)2+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3++NO2↑+3H2O

38、氢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3Fe(OH)2+10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NO3)3+NO↑+8H2O

3Fe(OH)2+10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3++NO↑+8H2O

39、硝酸亚铁溶液与浓硝酸反应:Fe(NO3)2+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NO3)3+NO2↑+H2O

Fe2++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3++H2O+NO2↑

40、硝酸亚铁溶液与稀硝酸反应:3Fe(NO3)2+10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NO3)3+NO ↑+5H2O

3Fe2++10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Fe3++NO↑+5H2O

41、硫化钠与浓硝酸反应:Na2S+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aNO3+S↓+2NO2↑+2H2O S2-+4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2NO2↑+2H2O

42、硫化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3Na2S+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NaNO3+3S↓+2NO ↑

+4H2O

3S2-+8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S↓+2NO↑+4H2O

43、碘化钾溶液与浓硝酸混合:2KI+4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KNO3+I2+2NO2↑+2H2O 2I-+4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I2+2NO2↑+2H2O

44、碘化钾与稀硝酸反应:6KI+8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KNO3+I2+2NO↑+4H2O

6I-+8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I2+2NO↑+4H2O

45、亚硫酸钠与浓硝酸反应:Na2SO3+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a2SO4+2NO2↑+H2O SO32-+2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O42-+2NO2↑+H2O

46、亚硫酸钠与稀硝酸反应:3Na2SO3+2H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Na2SO4+2NO↑+H2O

3SO42-+2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SO42-+2NO↑+H2O

【小结归纳】硝酸的强氧化性:

①硝酸不论浓的还是稀的都有强氧化性,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同浓度的硝酸温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②能氧化除Au、Pt外的几乎所有金属;但反应均无氢气产生,一般浓HNO3与金属反应生成NO2而稀HNO3则生成NO。Pt、Au能溶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体积比为1:3)中。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

③常温下浓硝酸使 Al,Fe 钝化。

4、硝酸的用途:①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氮肥等②在实验室里,硝酸是一种重要的试剂

5、硝酸的工业制法:氨氧法制硝酸

其法以氨和空气为原料,用Pt—Rh合金网为催化剂在氧化炉中于800℃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的NO在冷却时与O2生NO2,NO2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在过量空气中O2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最高浓度可达50%。

4NH3+5O24NO+6H2O①

2NO+O2==2NO2②

3NO2 + H2O = 2HNO3 + NO③

4NO2+O2+2H2O==4HNO3④

③中的NO可以进入②中继续利用制取的50%的硝酸用硝酸镁或者浓H2SO4做吸水剂,蒸馏,可得到高浓度的硝酸,甚至98%以上的“发烟”硝酸。

尾气处理,生产过程中NO循环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原料,并且减少尾气中的NOX的排放,

尾气一般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综合利用尾气中的NOX

2NO2+2NaOH =NaNO2 +NaNO3 +H2O

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氮有关化合物方程式:

1、实验室用硝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微热制备硝酸:NaNO3+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aHSO4+HNO3↑

2、硝酸钠受热分解:2NaNO32NaNO2+O2↑

3、铜和硝酸钠的酸化溶液反应:3Cu+2NaNO3+4H2SO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CuSO4+Na2SO4+2NO↑+4H2O

3Cu+8H++2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Cu2++2NO↑+4H2O

4、加热硝酸铜固体:2Cu(NO3)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uO+2NO2↑+O2↑

5、加热硝酸银固体:2AgNO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Ag+2NO

2↑+O2↑

规律总结1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

(1)NO或NO2与N2(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反应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由4NO2+O2+2H2O4HNO3可知当体积比

(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4NO+2O24NO2,4NO2+O2+2H2O4HNO3,总反应式为:4NO+3O2+2H2O4HNO3。当体积比V(NO):V(O2)

(4)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1)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 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进行计算。

规律总结2铵盐的分解规律

(1)不稳定性酸的铵盐分解产物为NH3、酸酐和水。如:NH4HCO3NH3↑+CO2↑+H2O。

(2)挥发性酸对应的铵盐分解产物为NH3和相应的酸。如:NH4Cl NH3↑+HCl↑。

(3)高沸点酸的铵盐分解产物为NH3和酸(或酸式盐)。

如:(NH4)3PO43NH3↑+H3PO4(NH4)2SO42NH3↑+H2SO4。

(4)氧化性酸的铵盐分解产物随着温度高低不同而分解产物不同。

如:NH4NO3N2O+2H2O NH4NO3NH3↑+HNO32NH4NO32N2↑+O2↑+4H2O。

规律总结3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定量计算及产物的推断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

(1)金属的还原能力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价态不同。

(2)同种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硝酸越稀,被还原的价态越低。

(3)有些反应起始时硝酸浓度较大,被还原放出N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渐渐地放出NO气体。因此,有些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过程,硝酸被还原的产物可能不止一种。

▲知识网络:

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起影响气压的几个因素。根据克拉伯龙方程:PV=nRT,推出P=(nRT)/V (R为常数)。要使P变小,可改变n、T、V中的一个变量。所以减小气压的方法有三种:①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n);②降低气体的温度(T);③增大气体的体积(V)。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有两种方法:物理方法与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可把气体抽走或物理溶解,化学方法可通过化学反应或化学溶解;降低气体的温度,我们可以采用冷水浇注或用湿毛巾放于瓶底,也可以把装置转移入较低温的环境;而增大气体的体积,可以采取,升高温度(如,用热水浇注或热毛巾放于瓶底)或改变容器的体积的方法。

对于用化学方法来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方法又和气体的溶解度、吸收液的种类有关。

①气体溶解性大小会对喷泉的形成产生影响。如,易溶于水的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难溶于水的气体;由于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一样,从而就使得压强的减少不一样,是喷泉能否产生以及喷泉大小的关键。②吸收液的种类也会对喷泉的形成产生影响,不同的吸收液,与气体之间能否反应、气体在其中溶解度的大小,都决定了喷泉实验的成败。

通过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条件,我们总结出了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甁中有液体,会使瓶口留下空气,形成的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

②气体要充满烧瓶;③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

1.喷泉的计算

根据充入烧瓶中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烧瓶内所盛气体的纯度或平均式量。

2.喷泉的设计

关键是如何使烧瓶内的气体大量地减少。

制作方法:取一玻璃瓶,瓶口塞入一打孔胶塞。塞孔中插入一尖嘴玻璃管,外端套一胶管.

使用方法:用注射器从瓶内抽气若干次,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管。将玻璃瓶倒置于水槽中。去掉弹簧夹,则见有水经胶管从玻璃管尖嘴喷出,形成喷

泉.

喷泉实验是一个富有探索意义的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

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

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如图1)。这类实验的要求是:

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

液体快速反应。能进行喷泉实验的物质通常有以下几组:

3.形成喷泉的组合

(1)UTP(常温常压下),NH3(NH3溶解度为1:700)、HCl(HCl溶解度为1:500)、SO2、NO2 (3NO2+H2O=2HNO3+NO)与水组合能形成喷泉。

(2)酸性气体与NaOH(aq)组合能形成喷泉,例如CO2与NaOH(2NaOH+CO2=Na2CO3+H2O),SO2与NaOH(SO2+H2O=H2SO3),Cl2和NaOH(2NaOH+Cl2=NaClO+NaCl+H2O)等。

(3)有机气体与有机溶剂组合也能形成喷泉。

(4)O2、N2、H2 等不溶于水的气体,设计一定实验条件将其反应

掉,也能形成喷泉。

注意:虽然NO2与SO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只要滴管中的水加

多即可,就是让相同体积的气体溶与更多水中,从而使烧瓶内外形成

气压差,从而形成喷泉。

喷泉实验能形象地说明某些气体极易溶于水(或特定溶液)。根据

其原理进行拓展还可以探讨喷泉实验的多种应用。

一、根据实验装置和条件拓展

例如,2002年全国理综试题第29题给出如图2所示的装置,要

求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通过分析产生喷泉现象的原理,不难发现。只要打开止水夹,

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管内

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后迅速溶解,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就能发

生喷泉。

二、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拓展

例如,某同学用HCl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烧瓶内的水不

足烧瓶容积的1/3,其原因不可能是()。

(A)烧瓶潮湿(B)装置气密性不好(C)水里没有加石蕊

试液(D)烧瓶内未集满HCl

喷泉实验失败的原因很多,要弄清本质进行大胆假设。很明

显(A)(B)(D)都能使喷入烧瓶内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所以答案为(C)。

三、根据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拓展

如图3所示,甲学生在烧瓶中充满O2,并在反匙燃烧匙中加入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欲做O2的喷泉实验。实验开始,用凸透镜将日光聚焦于反匙燃烧匙中的固体,燃烧匙内出现

一阵火光和白烟。等一会儿,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看到有美丽的喷泉发生。请问他在反匙燃烧匙中加入了什么物质?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结合喷泉实验的原理,我们会很容易想到反匙燃烧匙中加入的物质是白磷。白磷与烧瓶内的O2反应生成P2O5固体,

使烧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被压入烧瓶内形

成喷泉。

四、根据实验中的生成物拓展

喷泉实验是不是只能喷液体,能不能喷出别的什么物质

呢?

如图4装置,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若要在该装置

中产生喷烟现象,该怎样操作?若想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

象,该怎样操作?

分析:挤压胶头滴管,滴管中的水溶解右瓶中的部分NH3

使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a、b,左瓶中的HCl进入右瓶生成

NH4Cl固体而产生喷烟现象。若此时打开活塞c,则烧杯内的

水会压向左右两个烧瓶,在左瓶中产生红色喷泉,在右瓶中产生蓝色喷泉。

五、根据实验中的反应物拓展

是不是只有无机物气体才能产生喷泉现象呢?

把充满乙烯的圆底烧瓶用带有尖嘴导管的橡皮塞塞紧,按图5安装好仪器。

松开弹簧夹A,通过导管C向盛溴水的锥形瓶中鼓入空气,使约10 mL溴水压入烧瓶,再把弹簧夹A夹紧。振荡烧瓶,溴水很快褪色,有油状物生成,烧瓶内形成负压。松开弹簧夹A,溴水自动喷入。喷入约10 mL溴水后,再把弹簧夹A夹紧,振荡烧瓶,溴水又很快褪色。如此重复操作几次。当喷入的溴水颜色不能完全褪尽时,说明烧瓶中的气体已经完全反应。松开弹簧夹B,让蒸馏水喷入烧瓶也可形成喷泉。只要反应完全,液体几乎可充满整个烧瓶。

六、关于生成物浓度的计算拓展

例如,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 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B)①>②(C)①=②(D)无法确定

解析:①设烧瓶的体积为V L,则充满NH3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发生喷泉现象后,烧瓶将充满溶有NH3的溶液,即溶液的体积为VL,所以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②设烧瓶的体积为VL,则充满NO2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发生如下反应:

3NO2+2H2O=2HNO3+NO,反应后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mol。由于剩余V L NO气

体,所以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为V L,因此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mol/L。所以答案选(C)。

七、根据实验原理反向思维拓展

通常的喷泉实验是设法减小烧瓶内压强形成负压,使液体喷入烧瓶。能

不能增大外面的压强将液体压入烧瓶呢?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①如图6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是

()

(A)碳酸钠和稀盐酸(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C)铜和稀硫酸(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产生大量的CO2气体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从而将反应混合物压入烧瓶。也能形成喷泉。所以答案选(A)。

②如图7装置,在锥形瓶外放一个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

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产生了喷泉,问水

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浓硫酸(B)食盐(C)硝酸钾(D)硫酸铜

分析: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可使锥形瓶内的酒精部分气化

而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将酒精压入烧瓶形成喷泉。答案为(A)。

因此,通过化学反应或某些物理方法使烧瓶外面的压强大

于烧瓶里面的压强也能形成喷泉。

以上两例的原理实际上就是人造喷泉和火山爆发的原理。

八、喷泉原理的迁移拓展

如图8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A NH3 H2O

B SO2 NaOH溶液

C CO2 6mol/L H2SO4溶液

D HCl 6mol/L Na2SO4溶液

分析:当滴入的液体Y将锥形瓶中的气体X溶解或发生反应后,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大气压通过导管将空气压入小气球a使它鼓胀起来。因此,不符合条件的只有(C)。这个实验虽然没有产生喷泉现象,但它的原理跟喷泉实验原理是相同的

喷泉实验的物理推导原理如下:如右图1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

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如图安装好装置。打开橡皮管的滴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氨气溶于水使瓶内压强迅速下降,当瓶内压强下降到一定程

度时,外界大气压就将烧杯内的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假设

烧瓶的容积为250 mL,玻璃管长35 cm,胶头滴管中可挤出0.5

mL水,那么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多大时才能形成喷泉呢?

答:要使水通过玻璃管喷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外压强差必须

超过一个特定的值。设大气压为P0,35 cm水柱产生的压强为

P1,形成喷泉时烧瓶内压强为P,要使水柱喷入瓶内,要求

P

则P

意尔定律,当压强由10.34 m水柱变为9.99 m水柱时,气体的体积由250 mL变为V,

=,V=241.5 mL,即烧瓶内气体体积至少减少

250 mL-241.5 mL=8.5 mL.故当滴管内0.5 mL水挤入烧瓶后如能溶解8.5 mL 1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即1 mL水溶解多于17 mL气体时,就能形成喷泉。NH3、HBr、HCl、HI、SO2、NO2等气体的溶解度均大于17,在水中都能形成喷泉。CO2、H2S、Cl2等气体在水中不能形成喷泉,但在NaOH溶液中可以形成喷泉。根据其原理进行拓展还可以探讨喷泉实验的多种应用。▲根据实验装置进行的条件拓展

例: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2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做干燥剂。

(3)用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上述喷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只提供如图(b)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做喷泉实验的两个关键是:①使气体与溶剂接触。②是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造成内外压差比较大即可发生喷泉现象。根据这两点可回答第③④两问的问题。

答案: (1)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向下排空气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4)方法一、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方法二、烧瓶上覆盖冷毛巾或淋洒冷水,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引发喷泉;方法三、在烧瓶上涂抹无水乙醇,由于乙醇挥发带走热量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引发喷泉。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的问题拓展

例:某同学用HCl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烧瓶内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其原因不可能是()。

(A)烧瓶潮湿(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水里没有加石蕊试液(D)烧瓶内未集满HCl

解析:喷泉实验失败的原因很多,要弄清本质进行大胆假设。很明显(A)(B)(D)都能使喷入烧瓶内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所以答案为(C)。

▲根据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进行的操作拓展

例:如图3所示,甲学生在烧瓶中充满O2,并在反匙燃烧匙中加入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欲做O2的喷泉实验。实验开始,用凸透镜将日光聚焦于反匙燃烧匙中的固体,燃烧匙内出现一阵火光和白烟。等一会儿,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看到有美丽的喷泉发生。请问他在反匙燃烧匙中加入了什么物质?

解析:综合分析上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结合喷泉实验的原理,我们会很容易想到反匙燃烧匙中加入的物质是白磷。白磷与烧瓶内的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使烧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上海乌托邦教育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填空题(共14题,满分56分) 1.(4分)(2014?上海)函数y=1﹣2cos2(2x)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 2.(4分)(2014?上海)若复数z=1+2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_________. 3.(4分)(2014?上海)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1的右焦点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_________. 4.(4分)(2014?上海)设f(x)=,若f(2)=4,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5.(4分)(2014?上海)若实数x,y满足xy=1,则x2+2y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4分)(2014?上海)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底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7.(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3cosθ﹣4sinθ)=1,则C与极轴的交点到极点的距离是 _________. 8.(4分)(2014?上海)设无穷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若a1=(a3+a4+…a n),则q=_________.9.(4分)(2014?上海)若f(x)=﹣,则满足f(x)<0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0.(4分)(2014?上海)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商场拟在未来的连续10天中随机选择3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3天恰好为连续3天的概率是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11.(4分)(2014?上海)已知互异的复数a,b满足ab≠0,集合{a,b}={a2,b2},则a+b=_________. 12.(4分)(2014?上海)设常数a使方程sinx+cosx=a在闭区间[0,2π]上恰有三个解x1,x2,x3,则x1+x2+x3= _________. 13.(4分)(2014?上海)某游戏的得分为1,2,3,4,5,随机变量ξ表示小白玩该游戏的得分,若E(ξ)=4.2,则小白得5分的概率至少为_________. 14.(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x=﹣,直线l:x=6,若对于点A(m,0),存在C上的点P和l上 的Q使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4题,满分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2014理综化学(浙江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Ba-137 Cu-64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 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K1=10-1.2 Cl2(aq)+ H2O HClO + H+ +Cl-K2=10-3.4 HClO H+ + ClO-K 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4届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引领+技巧点拨)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11课时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最高考系列 高考总复习》2014届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引领+技巧点拨)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11课时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 合应用 1. (选修11P 44习题4改编)以双曲线x 24-y 25 =1的中心为顶点,且以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拋物线方程是__________. 答案:y 2=12x 解析:双曲线x 24-y 25 =1的中心为O(0,0),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3,0),则拋物线的顶点为(0,0),焦点为(3,0),所以p =6,所以拋物线方程是y 2=12x. 2. 以双曲线-3x 2+y 2=12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的椭圆的方程是________. 答案:x 24+y 216=1 解析:双曲线方程可化为y 212-x 24=1,焦点为(0,±4),顶点为(0,±23).∴ 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且a =4,c =23,此时b =2,∴ 椭圆方程为x 24+y 216=1. 3. 若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与椭圆x 26+y 22 =1的右焦点重合,则p =________. 答案:4 解析:椭圆x 26+y 22=1的右焦点(2,0)是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所以p 2 =2,p =4. 4. 已知双曲线x 2-y 23 =1的左顶点为A 1,右焦点为F 2,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PA 1→2PF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2 解析:设点P(x ,y),其中x≥1.依题意得A 1(-1,0),F 2(2,0),由双曲线方程得y 2=3(x 2-1).PA 1→2PF 2→=(-1-x ,-y)2(2-x ,-y)=(x +1)(x -2)+y 2=x 2+y 2-x -2= x 2+3(x 2-1)-x -2=4x 2-x -5=4? ????x -182-8116 ,其中x≥1.因此,当x =1时,PA 1→2PF 2→取得最小值-2. 5. 已知椭圆C :x 22+y 2=1的两焦点为F 1,F 2,点P(x 0,y 0)满足x 202 +y 20≤1,则PF 1+PF 2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2,22] 解析:当P 在原点处时,PF 1+PF 2取得最小值2;当P 在椭圆上时,PF 1+PF 2取得最大值22,故PF 1+PF 2的取值范围为[2,22].

2014高考一轮复习数列专题一-理

第六章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a 7-2a 4=-1,a 3=0,则公差d = ( ) A .-2 B .-1 C.12 D .2 答案 B 解析 由等差中项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可知2a 4=a 5+a 3,∴2d =a 7-a 5=-1,即d =-1 2.故选B. 2.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3a 5a 7a 9a 11=243,则a 29 a 11的值为 ( ) A .9 B .1 C .2 D .3 答案 D 解析 由等比数列性质可知a 3a 5a 7a 9a 11=a 5 7=243,所以得a 7=3,又a 29a 11=a 7a 11a 11 =a 7,故选D. 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a 5=1 2S 5,且a 9=20,则S 11= ( ) A .260 B .220 C .130 D .110 答案 D 解析 ∵S 5=a 1+a 52×5,又∵12S 5=a 1+a 5,∴a 1+a 5=0.∴a 3=0,∴S 11=a 1+a 112×11=a 3+a 92×11=0+20 2×11=110,故选D. 4.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 }中,若a 2n -a n -1-a n +1=0(n ∈N * ,n ≥2),

则S2 009等于() A.0 B.2 C.2 009 D.4 018 答案 D 解析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由于a2n-a n-1-a n+1=0(n∈N*,n≥2),则a2n-2a n=0,a n=2,S2 009=4 018,故选D. 5.数列{a n}是等比数列且a n>0,a2a4+2a3a5+a4a6=25,那么a3+a5的值等于() A.5 B.10 C.15 D.20 答案 A 解析由于a2a4=a23,a4a6=a25,所以a2·a4+2a3·a5+a4·a6=a23+2a3a5+a25=(a3+a5)2=25.所以a3+a5=±5.又a n>0,所以a3+a5=5.所以选A. 6.首项为1,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中,a3,a4,a6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则这个等比数列的第四项是() A.8 B.-8 C.-6 D.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a24=a3·a6?(1+3d)2=(1+2d)·(1+5d) ?d(d+1)=0?d=-1,∴a3=-1,a4=-2,∴q=2. ∴a6=a4·q=-4,第四项为a6·q=-8. 7.设函数f(x)满足f(n+1)=2f(n)+n 2(n∈N *),且f(1)=2,则f(20)=() A.95 B.97 C.105 D.192 答案 B

2014届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大题规范训练三

弋阳一中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 大题规范练(三) 数列综合题 (限时:60分钟) 1.(2013·高考山东卷)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4=4S 2,a 2n =2a n +1. (1)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 设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且T n +a n +12n =λ(λ为常数),令c n =b 2n (n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R n . 2.已知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6项和S 6=21,且4a 1、32 a 2、a 2成等差数列. (1)求a n ; (2)设{b n }是首项为2,公差为-a 1的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T n ,求不等式T n -b n >0的解集. 3.(2014·济南市模拟)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a n +1=2S n +1(n ∈N *),等差数列{b n } 满足b 3=3,b 5=9. (1)分别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 (2)设c n = b n +2a n +2(n ∈N *),求证: c n +1<c n ≤13 .

4.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1= a n a n +3(n ∈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a n ; (2)若数列{b n }满足b n =(3n -1)n 2n a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若不等式(-1)n λ<T n 对一切n ∈N *恒成立,求λ的取值范围. 5.(2014·辽宁省五校联考)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2=a (a ≠0),a n +2=p ·a 2 n +1a n (其中p 为非零常数,n ∈N *). (1)判断数列?? ????a n +1a n 是不是等比数列; (2)求a n ; (3)当a =1时,令b n = na n +2a n ,S n 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求S n . 6.(2013·高考广东卷)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1,2S n n =a n +1-13n 2-n -23 ,n ∈

2014年高考数学试题(江苏卷)及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Ⅰ 参考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cl S =圆柱侧,其中c 是圆柱底面的周长,l 为母线长. 圆柱的体积公式:Sh V =圆柱, 其中S 是圆柱的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已知集合A ={4,3,1,2--},}3,2,1{-=B ,则=B A ▲ . 2. 已知复数2)i 25(+=z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 ▲ . 3. 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 ▲ . 4. 从1,2,3,6这4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 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是 ▲ . 5. 已知函数x y cos =与)2sin(?+=x y (0≤π?<),它 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 3 π 的交点,则?的值是 ▲ . 6. 设抽测的树木的底部周长均在区间[80,130]上,其频率 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60株树木中,有 ▲ 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小于100cm. 开始 0←n 1+←n n 202>n 输出n 结束 (第3题) N Y 组距 频率 100 80 90 110 120 130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底部周长/cm (第6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赏析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 4 NH 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赏析:考察化学技术。A项正确,体现光能的运用;B项正确,通过化学方法可以转变成氮气;C项正确,推算C=1mol/6.02×1023×10-12L=1.6×10-12mol/L;D项错误,汽油与甲醇的燃烧热不同,比例不同,热值不同。选择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赏析:考察实验原理的分析。汞是重金属,有毒,易挥发,不能深埋处理;乙酸乙酯水解成乙酸,是电解质,浓度不同,PH值和和电导率不同,可以测定;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配制出来的浓度偏低,中和滴定消耗的体积增大,测定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茚三酮反应,广泛用于指纹鉴定,与氨、胺和蛋白质等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发生蓝色显色反应。选择B。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赏析:考察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令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a+a+1+a+2+a+3=22,a=4, W是Si、T是Ge、X是N、Y是O、Z是Cl,沸点:H2O>NH3>HCl,HNO3、HNO2、氨基酸只有共价键,NH4NO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SiO2、Si3N4熔点高、硬度大,但SiCl4熔点低、硬度小;Ge是半导体,GeCl4是共价化合物。选择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 O O OH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CHO)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2014高考一轮复习章末检测

2014高考一轮复习章末检测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试题及答案 1、(单选)某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先减小,后增大到原来大小,其他力保持不变,则物体在这变化过程中,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B.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C.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解析设这个变化的力原来的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那么其他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一个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的力,原来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在其中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先减小,后增大到原来大小,另一个力保持不变,则在此变化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正确;因为不知道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如果物体最初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合外力和初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果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选项A、B错误;若物体原来水平向左运动,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也向左,即与速度同向,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选项C错误. 答案 D 2、(多选)(2013·苏州一模)中国女排享誉世界排坛,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名将冯坤将排球从底线A点的正上方以某一速度水平发出,排球正好擦着球网落在对方底线的B点上,且AB平行于边界CD.已知网高为h,球场的长度为s,不计空气阻力且排球可看成质点,则排球被发出时,击球点的高度H和水平初速度v分别为 ().

A.H=h B.H=h C.v=D.v= 解析由平抛知识可知gt2=H,H-h=g得H=h,A正确、B错误.由vt=s,得v =,D正确、C错误. 答案AD 3、(单选)“飞车走壁”杂技表演比较受青少年的喜爱,这项运动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简化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表演者沿表演台的侧壁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表演时杂技演员和摩托车的总质量不变,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湖南卷)及参考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数学(理工农医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满足 (z i i i z +=为虚数单位)的复数z = A .1122i + B .1122i - C .1122i -+ D .1122 i -- 2.对一个容量为N 的总体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是123,,,p p p 则 A .123 p p p =< B .231 p p p =< C .132p p p =< D .123p p p == 3.已知(),()f x g x 分别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32()()1,f x g x x x -=++ (1)(1)f g +则= A .-3 B .-1 C .1 D .3 4.5 1(2)2 x y -的展开式中23 x y 的系数是 A .-20 B .-5 C .5 D .20 5.已知命题2 2 :,;:,.p x y x y q x y x y >-<->>若则命题若则在命题 ①p q ∧②p q ∨③()p q ∧?④()p q ?∨中,真命题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2,2]t ∈-,则输出的S 属于 A .[6,2]-- B .[5,1]-- C .[4,5]- D .[3,6]- 7.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何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 .1 B .2 C .3 D .4

2020年浙江卷化学高考试题(含答案)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NaCl B.4NaHSO C.HCOONa D.3NaHCO 2.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 A.NaOH B.2CaCl C.HCl D.24K SO 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2CO B.熟石灰:42CaSO 2H O ? C.胆矾:42CuSO 5H O ? D.小苏打:3NaHCO 5.下列表示不正确... 的是( ) A.乙烯的结构式: 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242C H O C.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 D.甲基的电子式: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 和37 Cl 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C.HCOOH 和2HOCH CHO 互为同系物 D.H 与Na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 -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2014届高考数学专题汇编10:三角函数

专题10:三角函数 1.(2012年海淀一模理11)若1tan 2α= ,则cos(2)απ 2 += . 2.(2012年西城一模理5)已知函数44()sin cos f x x x ωω=-的最小正周期是π,那么正数ω=( ) A .2 B .1 C . 12 D .1 4 3.(2012年门头沟一模理4)在ABC ?中,已知4 A π ∠=,3 B π ∠= ,1AB =,则BC 为 ( ) 1 1 4.(2012年东城11校联考理1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若 sin A C =, 30=B ,2=b ,则边c = . 5.(2012年房山一模11)已知函数()()?ω+=x x f sin (ω>0, π?<<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ω=_ _,?=_ _. 6.(2012年密云一模理6) 已知函数sin(),(0,||)2 y x π ω?ω?=+>< 的简图如右上图, 则 ω ? 的值为( ) A. 6π B. 6π C. 3π D. 3π 7.(2012年西城二模理9)在△ABC 中,BC ,AC =,π 3 A =,则 B = _____. 8.(2012年海淀二模理1)若sin cos 0θθ<,则角θ是( ) A .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D.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x y O π2π 1 -1 9.(2012年朝阳二模理4)在△ABC 中, 2AB = ,3AC = ,0AB AC ?< ,且△ABC 的面积为3 2 ,则BAC ∠等于( ) A .60 或120 B .120 C .150 D .30 或150 10.(2012年昌平二模理9)在?ABC 中,4 ,2,2π ===A b a 那么角C =_________. 11.(2012年东城二模理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点 A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 90到点 B ,那么点B 的坐标为____,若直线OB 的倾斜角为α,则sin2α的值为 . 12.(2012年海淀二模理11)在AB C ?中,若 120=∠A ,5c =,ABC ? 的面积为, 则a = . 13.(2013届北京大兴区一模理科) 函数()cos f x x =( ) A .在ππ (,)22 -上递增 B .在π(,0]2-上递增,在π(0,)2上递减 C .在ππ (,)22 -上递减 D .在π(,0]2-上递减,在π(0,)2上递增 14.(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3月联考数学(理)试题 )已知函数sin() y A x ω?=+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41 sin(2)55y x =+ B .31 sin(2)25y x = + C .441 sin()555 y x =- D .441 sin()555 y x =+ 15.(北京市丰台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试题)函数2sin()y x ω?=+在一个 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2sin(2)4 y x π =- B .2sin(2)4y x π =+ C .32sin()8 y x π =+ D .72sin()216 x y π =+ 16.(2013届北京大兴区一模理科)函数 f x x x ()s i nc o s =的最大值是 。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2014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带解析)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结束】 X Y W Z T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复习(一)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复习(一) 考试要求 1. 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 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中心,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 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 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5. 能判断某个句子用在某种语言环境下是否恰当,并能改正; 6. 能用合适的语言作准确诠释、能对精彩句子作一点赏析。 7. 理解句式特点,根据语境和语义提示写出合适的句子,根据提示仿写出合适的句子。 8. 能对关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的表述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能用合乎要求的对其作准确归纳。 9. 能找到体现人物观点、情感和态度的相关文字依据。 10.会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 考试内容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术语及表达技巧清单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2014届高三高考数学最后一讲

2014届高考数学最后一讲 一、主要考点: (一)、填空题 1.复数,2.集合(简易逻辑),3.双曲线与抛物线,4.统计,5.概率,6.流程图,7.立体几何,8.导数,9.三角,10.向量,11.数列,12.解析几何,13.不等式,14.杂题(函数) 填空题的能力题体现在考试说明中的C级(8个)以及B级(36个)中,近几年,主要体现在:导数,三角计算,解析几何(直线与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数量积),不等式(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或函数),数列综合,函数综合等. (二)、解答题 15.三角与向量,16.立体几何,17.应用题,18.解析几何,19.数列,20.函数综合二:时间安排(参考意见) 填空题(用时40分钟左右):1—6题防止犯低级错误,平均用时在2分钟左右。 7—12题防止犯运算错误,平均用时在2.5分钟左右。13—14防止犯耗时错误,平均用时在5分钟左右。 解答题(用时在85分钟左右):15—16题防止犯运算和表述错误,平均用时10分钟左右。17—18题防止犯审题和建模错误,平均用时在15分钟左右。19—20题防止犯第一问会而不做和以后的耗时错误,平均用时在16分钟左右。 三:题型分析 (一)填空题:解题的基本方法一般有:①直接求解法;②数形结合法;③特殊化法(特殊值法、特殊函数法、特殊角法、特殊数列法、图形特殊位置法、特殊点法、特殊方程法、特殊模型法);④整体代换法;⑤类比、归纳法;⑥图表法等. (二)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类重要题型,这些题涵盖了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具有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多、能力要求高、突显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特点,解答题综合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值占90分,主要分六块:三角函数(或与平面向量交汇)、立体几何、应用问题、函数与导数(或与不等式交汇)、数列(或与不等式交汇)、解析几何(或与平面向量交汇).从历年高考题看综合题这些题型的命制都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和解题规律,从阅卷中发现考生“会而得不全分”的现象大有人在,针对以上情况,最后几天时间里,能不断回顾之前做过的典型题目,从知识、方法等层面进行反思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考场上能将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学到的方法体现在你的解题中,将你会做的做对,相信你的高考数学一定能取得满意成绩!!! 四:特别提醒: (1)对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考虑周密,书写规范,关键步骤清晰,防止分段扣分.解题步骤一定要按教科书要求,避免因“对而不全”失分. (2)对不会做的题目: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分段得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对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①缺步解答:如遇到一个不会做的问题,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每一步演算到得分点时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 ②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若题目有两问,第(1)问想不出来,可把第(1)问作“已知”,先做第(2)问,跳一步再解答. ③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

2014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版】

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卷) 7.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答案】D 【解析】发电需要能源,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A正确;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B正确;物质的量为6.02×1023mol-1根据浓度单位,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 ·L-1的目标分子,C正确;汽油与甲醇的热值不同,D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答案】B 【解析】A金属汞深埋会产生汞蒸气,汞离子本身也是污染物,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增加,B正确;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即实际计量减小,滴定加入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C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可能含有氨基酸,D错误。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答案】D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1卷解析版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1卷分析版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已知集合{} {}22|,032|2 <≤-=≥--=x x B x x x A ,则=B A I ( ) A .]1,2[-- B . )2,1[- C..]1,1[- D .)2,1[ 【答案】A 【分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 1A x x =≤-或}3x ≥,故{} 21A B x x =-≤≤-I ,选A . 【考点定位】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2、集合的运算. 2. =-+2 3 )1()1(i i ( ) A. i +1 B. i -1 C. i +-1 D. i --1 【答案】D 【分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 =-+23)1()1(i i 22(1)(1)2(1) 1(1)2i i i i i i i +++==----. 【考点定位】复数的运算. 3.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为R ,且)(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x g x f 是偶函数 B .)(|)(|x g x f 是奇函数 C..|)(|)(x g x f 是奇函数 D .|)()(|x g x f 是奇函数 【答案】C 【分析】 试题分析:设()()()H x f x g x =,则()()()H x f x g x -=--,因为)(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故()()()()H x f x g x H x -=-=-,即|)(|)(x g x f 是奇函数,选C . 【考点定位】函数的奇偶性. 4.已知F 为双曲线C :)0(32 2 >=-m m my x 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A. 3 B. 3 C. m 3 D. m 3 【答案】A 【分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为22133 x y m -=.则2 33c m =+, 33c m =+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浙江卷)WORD解析版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 胡征善 2013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体现《考试说明》的权威作用和指导作用,全卷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知能范围均与《考试说明》吻合。进一步说明高考备考谁不按《考试说明》安排复习而沉溺于“题海”,谁就会“吃亏”“受苦”且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ks5u 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 D .CH 3 CH —CH 2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 —CHCH 2—O —C ]n O CH 3 O 色化学的原则 【解析】A 选项: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固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C 选项:As 和P 同主族。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B 选项:pH 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 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 B .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解析】A 选项: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萃取后还要分液。B 选项: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170℃,不可能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D 选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不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加水后又溶解),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 4等重金属盐溶液变性析出(变性是不可逆过程,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加水不再溶解)。C 选项: 通常认为是Cl —替换氧化铝中的O 2—而形成可溶性的氯化物,所以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Cl —破坏。 9、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由“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可推出X 为C ,因此Y 为O ,Z 为Si ,W 为S ,Q 为Cl 。A 选项:Na 和S 可形成类似于Na 2O 2 的Na 2S 2。Z 与Y 组成的物质是SiO 2,SiO 2是原子晶体,熔融时不能导电。C 选项:S 得电子能力比Cl 弱。D A .钠与W 可能形成Na 2W 2化合物 B .由Z 与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 .W 得电子能力比Q 强 D .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第二节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 [知识能否忆起] 一、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符号表示为a n +1-a n =d (n ∈N *,d 为常数). 2.等差中项:数列a ,A ,b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 =a +b 2,其中A 叫做a ,b 的 等差中项.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a n =a 1+(n -1)d . 2.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n (n -1)2d =(a 1+a n )n 2 .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m ,n ,p ,q ∈N *,且m +n =p +q ,{a n }为等差数列,则a m +a n =a p +a q .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k ,a 2k ,a 3k ,a 4k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d . 3.若{a n }为等差数列,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n 2d . 4.等差数列的增减性:d >0时为递增数列,且当a 1<0时前n 项和S n 有最小值.d <0时为递减数列,且当a 1>0时前n 项和S n 有最大值. 5.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为d .若其前n 项之和可以写成S n =An 2+Bn ,则A =d 2,B =a 1-d 2,当d ≠0时它表示二次函数,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是{a n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小题能否全取] 1.(2012·福建高考)等差数列{a n }中,a 1+a 5=10,a 4=7,则数列{a n }的公差为( ) A .1 B .2 C .3 D .4 解析:选B 法一: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题意得? ???? 2a 1+4d =10, a 1+3d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