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0211001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标准

学时:54 学分:3

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

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

2、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二、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三、试题类型: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计算题等

四、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言

[本章重点]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学概念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定义

二、国民生产总值定义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换算

四、流量与存量的判断

五、利用利率计算现值

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各理论流派的主要争论点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本章重点]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衡量

一、GNP,NNP,NI,PI,DPI的定义及关系

二、用支出法核算GNP

三、用收入法核算GNP

第二节价格指数与失业率

一、价格指数

(一)GDP消涨指数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三)生产者价格指数

二、失业率的计算

三、奥肯定律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一、国民收入的生产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

三、国民收入的消费

第四节宏观经济均衡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二、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

三、财政政策的作用

四、投资需求的相关变动

第三章经济增长

[本章重点]

第一节资本积累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与方式

二、索洛模型基本假设

三、经济稳态及条件

四、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

五、索洛模型的基本方程及结论

六、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含义

第二节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一、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二、黄金稳态过程

第三节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

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

二、技术进步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三、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四、增长率分解式

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一、索洛模型的主要缺陷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类型及主要观点

三、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

四、最优经济增长路径

五、经济增长动力体系

第四章失业

[本章重点]

第一节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率

一、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二、摩擦性失业定义及形成原因

三、结构性失业定义及形成原因

四、周期性失业定义及形成原因

五、自然失业率定义及其计算

第二节摩擦性失业和机构性失业

一、摩擦性失业成本

二、结构性失业成本

三、职业搜寻理论

四、贝弗里奇曲线

第三节实际工资刚性

一、工资刚性内涵

二、最低工资法的利弊

二、内部人—外部人模型

四、效率工资理论

第四节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

一、短期失业原因、成本

二、长期失业的原因、成本

三、失业人员的构成

四、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及原因

五、主动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第五章通货膨胀

[本章重点]

第一节货币的概念

一、货币三职能

二、货币的类型

三、三种货币口径

第二节货币数量论

一、数量方程式

二、货币供给的部门、方式

三、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关系

四、古典两分法

五、铸币税内涵

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利率

一、实际和名义利率

二、事先和事后利率

三、费雪方程式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三、恶性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四、各类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第六章开放经济

[本章重点]

第一节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一、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

二、对外净投资和净出口

第二节小国开放经济模型

一、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基本框架

二、宏观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第三节汇率

一、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换算

二、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

三、经济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四、名义汇率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大国开放经济模型

一、对外净投资定义

二、大国开放经济模型

三、经济政策效果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本章重点]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定义

二、影响总需求因素

三、总需求曲线

四、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第二节总供给曲线

一、长期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影响因素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影响因素

三、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四、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五、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第三节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

一、用短期均衡解释经济波动

二、总需求变动对短期均衡的冲击及其对策

三、总供给变动对短期均衡的冲击及其对策

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本章重点]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计划支出线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三、收入和支出的变动

第二节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的需求决定

二、货币的国际

三、利率的决定因素

四、利率的传导机制

第三节IS—LM模型

一、NI的决定

二、IS曲线及其推导过程

三、流动性偏好

四、LM曲线及其推导过程

五、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间关系

第四节IS—LM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四、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关系

第九章总供给理论

[本章重点]

第一节总供给模型

一、工资粘性模型

二、价格粘性模型

三、工人错觉模型

四、不完全信息模型

五、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

第二节总产量的波动和调整

一、总需求变动对总产量的冲击及调整

二、总供给变动对总产量的冲击和调整第三节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

二、菲利普斯曲线修正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动

四、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意义

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意义

第十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本章重点]

第一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二节浮动汇率制下的小国开放经济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贸易政策

第三节固定汇率下的小国开放经济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贸易政策

第四节利率差异与价格变动

一、国际间的利率差异

二、价格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本章重点]

第一节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一、卢卡斯批判

第二节有规则和无规则

一、时间不一致性

二、货币政策规则

三、财政政策规则

第三节经济波动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二、新凯恩斯理论

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本章重点]

第一节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模型

二、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二、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五、不同性质考试内容所占比重

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部分占60%左右,分析及综合应用部分占40%左右。

六、成绩评定方式

学科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考试成绩占70%~60%。

课程考试标准批准:制定: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

?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重要结论: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 D 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稳定化政策: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IS代表“投资”和“储蓄”。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 LM代表“流动性”和“货币”。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假设货币供给固定,价格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

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庇古效应<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余额发生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随着物价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并将更多地消费。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扩张性移动,并导致更高的收入。> ?描述价格的下降对均衡收入可能的效应。 ①使收入增加。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从而引起LM曲线右移,增加了收入。 ·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P↓和实际货币余额↑,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消费者支出↑→IS曲线向右移动,导致更高的收入。 ②使收入减少 ·根据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如此,债务人的支出更少了,债权人的支出更多了,若债务人的消费倾向>债权人的,则会导致支出的↓→IS曲线左移→收入↓。 ·预期通货紧缩效应。根据r=i-π(预期),假定每个人都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下降,则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i,r会↑→抑制投资→IS曲线左移→收入↓。?浮动汇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优点各是什么? ①浮动汇率优点 ·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的国际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2、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3、GDP(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GNP(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5、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6、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7、GDP、GNP的区别: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产值,而不管生产的产值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则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8、奥肯定律: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9、黄金率: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水平率”,记作K g 10、费雪效应:通过费雪方程i=r+π可看出,通货膨胀率π和名义利率i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π上升一个百分点,i也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11、IS曲线:是投资和储蓄的代称,代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12、LM曲线:是流动性即货币的需求和货币供给的代称,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3、牺牲率:反通货膨胀时期产量的总损失与由于反通货膨胀而赢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百分数二者的比率,换句话说就是每降低1%的通货膨胀率必须降低的实际GDP的百分数。 14、时滞: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这些政策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会滞后于实际经济的运行,因而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15、时间不一致性:在特定时点上作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的状况。 16、挤出效应: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 17、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非线性逆向关系。 18、自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实际收入Y会不断扩张,税收不断增加从而使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减少(增加);当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增加(减少)。这相当于在宏观经济中置放了一个自动稳定器。 19、通胀:普遍的、持续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百分比是通货膨胀率 20、凯恩斯失业:又称为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21、铸币税:中央政府通过发行货币为其预算开支进行融资,融资导致物价水平上涨,公众手中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广大货币持有者征收了

跨考教育 纯干货: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复习指南

纯干货:2016考研宏观经济学复习指南 一、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简评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据统计,全国共有243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列为参考书目。 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第六版教材于2014年7月出版,预期一些高校依然会将第五版教材(甚至第四版)列为2016年考研参考书目。复习过程中,适当了解第六版教材变动地方(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有针对性的复习。 (2)对于跨专业学生,以及专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即使所报院校未将该书列为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为中级宏观教材,如曼昆《宏观经济学》或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建议在第一轮复习时将该书作为重要参考书目。 (3)该书的难度为中级偏初级,而名校要求达到的层次为中级,甚至有些名校难度为中级偏高级,因此复习时,特别是第二轮复习时,应该参考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如曼昆《宏观经济学》或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4)对于各章后面的“结束语”,要点归纳部分一定要看,有些部分甚至容易出考题。但是,对于批判性的语句不需要看。 2.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据统计,全国共有24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列为参考书目。 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该书难度为初试水平,行文通俗易懂,适合于初学者使用。 (2)不少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指定参考书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和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生可以不看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但一定要看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特别是教材中开放经济学那一块内容。 3.曼昆《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全面复习。 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作图分析、计算、简单和论述。 关于论述, 重点关注失业的经济效应; 1、失业者的私人成本——收入上的减少,等于以前的工资与任何失业救济之间的差额 2、失业的社会成本:产出损失,等于现实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这包括失业引起的除失业者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的损失 (1)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还要增加相应的支出 (2)企业损失了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所能赚取的利润 (3)其他工人损失了国民产出较高时本应挣得的额外工资 如果联系价格变量,货币需求曲线是什么? 根据PQ=MV ,价格越大高货币需求越大。 如果联系利率变量,货币需求曲线又是什么? 不要M 部分 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技术水平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封闭经济;劳动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且为常数;储蓄是收入的函数;人均收入函数符合“稻田”条件 “稻田”条件: M/L

有y=f(x),f(0)=0,f'(x)>0,f"(x)<0 ∞=→)('lim 0x f x ,0)('lim =→∞x f x 解释稳态增长条件的内容; 稳态增长是经济呈均衡状态S=I 时的增长 设S :储蓄率,Y :人均收入,S ·Y :人均储蓄 人均储蓄的用途,“资本广化” n :劳动力(人口)增长率,k :人均资本,δ:折旧率 资本广化=(n+δ)·k k k n y S ?=?+-?)(δ 稳态条件的增长要求Δk =0 ∴k n y S ?+=?)(δ 运用索洛模型,说明为什么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①技术进步使单位资本产出增加或单位产出不变节约资本。 技术进步使y =f (k )上移 ②经济稳态增加条件为k n y S ?+=?)(δ,由于技术进步,在稳态点不变下,人均收入也会增加 *-+=y y y n y * 1' ③结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因素。

宏观经济学练习及答案

1.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这个国家的国民福利水平能够划等号吗为什么 2.请解释为什么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会改变人们的收入再分配,从而进一步减少总需求 3.假定把狭义的货币供给定义为通货加活期存款,M=Cu+D,则影响货币供给的部门和变量有哪些(习题指南P154) 有公众、银行和中央银行,因为公众(家庭和企业)对通货和活期存款的需求会影响货币的构成,而活期存款又是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则对货币起最重要的作用,三者交互作用决定着货币供给。与此相适应,通货存款比率、准备率和强力货币就成为影响货币供给的三个最主要的变量。 三、计算题 1.假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为4%,劳动的增长率为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为5%,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为,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求“ 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⑵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⑶假定实行一项减税政策使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又将如何变动 2.假定总需求曲线AD1=5000-1000P,总供给曲线AS=2000+2000P,试求:(1)均衡价格和产量。 (2)当总需求曲线变为AD2=5600-1000P时,价格和产量为多少 (3)若充分就业产量Y*=4000,经济调整到最后,价格和产量各为多少 (4)作出(1)、(2)、(3)的示意图。 答:(1)由AD1=AS得:5000-1000P=2000+2000P => P=1, AD1=5000-1000P=4000; (2)由AD2=AS得:5600-1000P=2000+2000P => P=,AD2=5600-1000P=4400; (3)由AD2= Y*得:5600-1000P=4000 => P=; ⑴1、4000;⑵、4400;⑶、4000;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复习课程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 单选20'辨析题20'简答20'作图分析题10'计算题15'论述15' 第九章、第六章三四节、第七章三四节不考。第三、四、五十章是重点,约占70%左右。考试题型:单项选择20分,辨析题20分,简答题20分,作图分析题10分,计算题15分,论述题15分。 第一章占5%以下,估计考选择题; 第二章占10%左右,掌握用收入法及消费法算国民收入,一二三四节比较重要; 第三章占10%左右,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怎样求均衡GDP,节俭悖论; 第四章与第十章结合考,占40%,考察投资函数,IS、LM曲线,货币需求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对IS-LM曲线的移动作用),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流动偏好性的缺陷,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第五章同样结合第十章考,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曲线的移动作用,求均衡国民收入,均衡物价水平,模型与政策的结合; 第六章占10%左右;第七章,第八章占15%小题。 反正重点是三大模型,大家有什么别的消息多多补充哈! 宏观经济学考试内容 第一章<=5’ 第二章<=10’国民收入概念,GDP、GNP、NI及其相互关系,收入法/支出法 第三章<=10’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如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节俭悖论,乘数原理第四章投资函数,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twice),IS曲线,LM曲线的三大区域,求均衡国民收入,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及配合使用,凯恩斯极端、古典极端) 第五章需求曲线的移动(财政、货币政策),古典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求均衡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AS-AD Model下的政策分析 第六章<=10’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 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 第八章<=15‘ 第九章不考 第十章内容包含在第四、五章中 注:第四、五章约有55’,分数加总肯定是100分的哈。 题型: 单选20’辨析20’简单20’作图10’计算15’论述15’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A》考试大纲 (48学时) 一、使用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共100分,其中单选题:10%(每题1分);名词解释题:15%(每题3分);计算题:20%(每题10分);简答题:40%(每题8分);应用分析题:15%(1题)。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内生产净值(NDP) 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了解和掌握:均衡产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4.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四、乘数论 五、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六、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七、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了解和掌握:投资的决定,IS和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 1.IS曲线及其推导 2.IS曲线的斜率 3.IS曲线的移动 三、利率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说明 【复习范围】 第一讲宏观经济学绪论 【 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 GDP(或GNP)的含义;】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境原则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原则 【2.GDP(或GNP)的三种核算方法和GDP折算系数;】 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获得,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 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 按支出法计算GDP,包括以下几项支出: 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出口X—进口M) GDP=C+I+G+NX 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GDP等于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折算系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及其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消费+(净投资+重置投资)+净出口 (2)国内生产净值(NDP) ------是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DP = GDP-折旧额 (3)国民收入(NI) ------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NI = NDP -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注: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 (4)个人收入(PI)------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PI = NI - (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DPI = PI - 个人所得税 【4.国民收入核算中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Y): 用Y来表示国民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 从支出角度,把企业库存的变动看作存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Y)等于消费(C)加投资(I),即: Y =C+ I 从收入的角度,把利润看作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国内生产总值Y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C,另一部分当作储蓄S,即: Y=C+S 由于: C+I=Y=C+S,就得到 C+I =C+S I S

(完整版)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第一部分各章提要、补充说明、习题选答及补充练习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本章提要 本章是全书的导论部分,因此,它要告诉读者的首先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力图要给出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大概轮廓。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需要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宏观经济在短期内为何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长期又是什么力量决定一国经济的增长。经济运行中最常见的宏观问题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因此,宏观经济学必将以相当的篇幅来讨论这两个问题。由于本书是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因此我们在导论中还特别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大概状况。宏观经济学存在意义,是通过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对宏观经济现象作出的有效的分析,然后判断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和趋势,从而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依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流派(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争构成了宏观经济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它们在市场机制能否保证使经济波动回复到均衡状态上面有着截然相反的哲学信念和观点,但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毕竟有着各个流派都遵循的规则和方法。 二、补充说明 1.宏观经济学导读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从短期看,是要解决实际总产出的决定问题以及为什么实际总产出会围绕潜在总产出发生波动;从长期看,是要探讨潜在总产出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增长,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外的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概念,因为在不同的时间范围

内,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当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也各自不同。 在短期里,宏观经济学假定潜在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固定不变。在这一假定之下来分析实际总产出的决定与波动问题。由于潜在总产出水平既定,因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四部分的大小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短期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显然,在这四部分中,除了政府购买是外生决定的,我们不易描述其变化的行为方程外,其他三部分都会发生波动,因而,会导致实际总产出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潜在总产出也有可能小于潜在总产出。当实际总产出大于潜在总产出时,我们就说经济处于过热状态,反之,当实际总产出小于潜在总产出时,我们就说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在短期里,由于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因此,当经济出现过热或者萧条时,市场自身很难进行自我调整,为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以使实际经济运行尽量稳定在潜在总产出水平上。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来实现;另一种是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的供应量来改变利率,进而影响投资。 在中期,我们仍假定潜在产出是固定不变的,但现在我们放弃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而让价格能自由波动。一旦价格可以变化,我们马上可以发现,市场自身具有非常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经济萧条时,整个社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此时,借助菲利普斯曲线,我们可以发现,在市场的压力下,价格水平会下降。在名义货币供给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增加,这会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国内投资增加;同时,在一个实现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本币贬值从而导致净出口增加;如果是在一个实行固定汇率的开放经济中,价格水平的下降直接导致本币贬值从而导致净出口增加。 总之,当实际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市场会迫使价格水平下降,而价格水平的下降又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实际产出的增加。反之,当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时,市场会迫使价格水平上升,而价格水平的上升则会导致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实际产出的减少。由此可见,只要价格可以自由变动,市场机制就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总能使经济的运行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上来。 当然,市场的自我调节也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市场的自我调节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在经济萧条时,社会上会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在

最新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这个总结是按照蔡老师划定的考试范围,主要以讲义为蓝本,同时参考了课本和其他少量资料,按照我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增删。希望对大家有参考意义。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 1、总产出(GDP) (1)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 (2)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 2、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3、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形成原困、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成本与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4、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支出法:从产品使用出发,计算一年内在购买的各项最终商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总和,从而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流量的货币价值总和。包括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G、净出口NX。 2、收入法 从收入角度,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具体项目有: 3、增加值法:GDP计算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因此,相加的应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 三、GDP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GNP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吗?) 1、不能衡量不进入市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2、地下经济无法统计入GDP;

完整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社会(一个国家、地区)总体经济运行及其后果核心问题:经济波动与就业、价格与通胀、经济增长与发展

页1页,第10共. 二、各章知识点分析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了解与识记 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均衡国民收入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 2、GDP的内涵,(知道什么项目计入GDP,GDP与GNP的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殖法需要了解) 4、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区别 5、GDP折算数 二、理解与分析 1、国民收入各个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了解与识记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含义及简章经济的假设条件 2、均衡产出的含义及条件 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4、其他消费理论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重点) 2、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的各个乘数(重点) 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经济学投资的概念、投资函数、投资的影响因素 2、IS曲线的含义 3、货币需求函数、交易需求及投机需求 4、凯恩斯陷阱、古典极端 5、LM曲线的含义 6、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IS曲线(方程)及其移动(IS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2、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LM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均衡的变动 4、失衡的区域及失衡的恢复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章节) 页2页,第10共. 一、了解与识记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理解与分析 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3、挤出效应的内涵、图形分析、影响因素。 4、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自然失业率(结合第18章充分理解) 2、财政政策、政策工具(哪些是扩张性的,哪些是紧缩性的?)、局限性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总原则是什么?——“逆经济风向行事” 4、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价格决定,买空(多头),卖空(空头),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可以略看) 二、理解与分析 1、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 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关系:四个目标是矛盾统一的。矛盾:(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不能同时实现;统一: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个统一体,(根据奥肯定律)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如何发挥作用? 3、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局限性是什么? 4、利用货币创造乘数的计算。 5、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的区别(了解) 第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了解与识记 1、总需求的含义及构成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会计类专业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并能够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选择题:30%;判断题:10%;计算题:20%;作图分析题、简答题:30%;论述或案例题:10%。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0分值 1.考试内容:①宏观经济学的特点②国内生产总值③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④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⑤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⑥名义GDP和实际GDP 2.考试要求:⑴识记:GDP;GNP;NDP;NI;PI;PDI;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⑵领会: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和收入两种方法;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实际和名义GDP的折算。⑶应用: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5 分值 1.考试内容:①均衡产出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③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④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⑤乘数论⑥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⑦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⑧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考试要求:⑴识记: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乘数的系列概念。⑵领会: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法;均衡条件以及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⑶应用:影响因素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以及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投资的决定②IS曲线③利率的决定④LM曲线⑤IS-LM 分析 2.考试要求:⑴识记:投资函数;曲线;资本边际效益;投资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⑵领会:IS曲线(即产品市场均衡)和LM曲线(即货币市场的均衡)以及IS-LM模型(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曲线的图形推导;IS曲线的移动;货币需求动机: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LM曲线的图形推导;LM曲线的移动。⑶应用:理解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对均衡收入的变动和利率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出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 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出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 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因此坚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 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 就现代凯恩斯学派而论,最有影响的是两大支派,即新古典综合派(以汉森、萨缪尔森等为代表)和新剑桥学派(以罗宾逊、斯拉法等为代表)。前者是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同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后者则试图把凯恩斯理论与更早的古典派传统—— 就现代古典学派而论,自60年代以后,便形成了反对“凯恩斯革命”的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和理性预期学派(以卢卡斯等为代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又出现了所谓“供给学派”(以拉法为代表) 凯恩斯主义理论虽然受到理论和政策实践两方面的挑战,但目前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支 第二讲 凯恩斯对古典学派革命的核心,就是认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开始,应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把握政府的经济作用。然后通过以下各讲的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是如何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这就是所谓“市场失灵”。当出现这类市场失灵现象 (一)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全

?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重要结论: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稳定化政策: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IS代表“投资”和“储蓄”。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 LM代表“流动性”和“货币”。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假设货币供给固定,价格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庇古效应<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余额发生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随着物价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并将更多地消费。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扩性移动,并导致更高的收入。> ?描述价格的下降对均衡收入可能的效应。 ①使收入增加。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从而引起LM曲线右移,增加了收入。 ·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P↓和实际货币余额↑,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消费者支出↑→IS曲线向右移动,导致更高的收入。 ②使收入减少 ·根据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如此,债务人的支出更少了,债权人的支出更多了,若债务人的消费倾向>债权人的,则会导致支出的↓→IS曲线左移→收入↓。 ·预期通货紧缩效应。根据r=i-π(预期),假定每个人都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下降,

国际经济学(2015)复习指南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南(2015) 一、期末考试范围 世界贸易概览、标准贸易模型、李嘉图模型与HO模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学分析、长期汇率模型、短期汇率模型、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学、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学 二、期末考试题型 1.选择题(20分,20小题); 2.简答题(24分,3小题) 3.计算题(30分,3小题) 4.论述题(26分,2小题) 三、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美]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配套习题”中ch2、ch3、4、ch5、ch6、ch8、ch13、ch14、ch15、ch16、ch17的选择题。 (二)简答题 1.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于其GDP而言很大。请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2.一个世纪之前,英国的进口主要来自相对遥远的地区:北美、拉丁美洲和亚洲;而现在,大部分英国的进口来自其他欧洲国家。请从世界贸易模式的改变说明这种现象。 3.假设挪威与瑞典相互贸易,挪威出口鱼,而瑞典出口沃尔沃汽车。由于过度捕鱼,挪威现在捕获的鱼量低于前些年,造成了过市场上鱼相对价格的变动。请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对挪威贸易条件的影响。 4.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粮食、石油。分析以下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1)中东战争使得石油供应紧缺;(2)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销售;(3)美国的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4)俄罗斯农业歉收;(5)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橘的进口关税。 5.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外来援助是被“捆绑”住的。也就是说,援助往往带有条件,要求接受国将援助用于购买援助国的产品。这种援助对接受国的福利可能有什么影响? 6.美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高,但大部分服务是非贸易品。一些分析家认为这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问题,因为美国具有优势的产品无法在世界市场上出售。这个结论错在什么地方? 7.“韩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2.50美元,如果允许韩国无限制地向美国出口,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会降到这个水平。”这个结论错在什么地方? 8.“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谈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这段话错在什么地方?

曼昆版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曼昆版宏观经济学期末 考试重点 https://www.doczj.com/doc/f5382565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单选20 判断|名词解释(提过的名词解释)10 计算(两大题 30分)细致分步给分公式 论述 40分(2大题)有把握画图 课后习题 ppt习题 第23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 答: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 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 GDP 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 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列出 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 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 NX )。 (1)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2)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 厂。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 了一艘潜艇。 (4)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与

劳务(进口)。国内企业卖给另一个国家的买者,如波音公司卖给中国航空公司飞机,增加 了净出口。 2.名义 GDP和真实GDP怎样区分 答:名义 GDP:用当年的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 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名义 GDP 并不能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它没有经过通货膨胀校正。 真实GDP: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它经过通货膨胀校正。 3.GDP 平减指数(定义、计算) 答:GDP 平减指数是名义的 GDP 和真实的 GDP 的比率,它是经济学家用来考察经济平均物价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真实GDP)*100 第24章 1.消费物价指数CPI(计算、步骤、存在问题、(数据问题)怎样利用CPI 进行货币的转换)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用公式来表示即为:CPI =(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格)*100 如何计算消费物价指数 1)固定“篮子” 劳工统计局通过调查消费者找出普通消费者“购物篮”中的物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