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方法、设计验证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船舶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的设计。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60-1979 船用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

GB/T 3029-1996 船用通风附件技术条件

CB/T 204-1999 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

CB/T 210-1995 风管吊架

Q/SWS 52-014-200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

3 设计依据

3.1 船舶建造合同及其技术文件。

3.2 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

3.3 空调通风系统详细设计图纸资料。

3.4 全船总布置图、舱室布置图、防火分割图、绝缘和甲板敷料图及相关区域的船体结构图、管系原理图、主干电缆走向图等有关资料。

3.6 空调通风设备资料。

33设计准则

4.1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应符合该船入级的船级社及挂旗国的规范要求。4.2 空调通风管系应用不燃材料制造。

4.3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02 m2,则风管壁厚至少为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该长度最好分成在舱壁或甲板的两侧各为450 mm,且此根风管应具有与舱壁或甲板同样的耐火隔热性。

4.4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A级舱壁或甲板时,若风管净截面超过0.075 m2,除应满足上述4.3条外,还应设置挡火闸,挡火闸应自动动作,也能在舱壁或甲板的两侧人工关闭。

4.5 空调通风管系服务于A级分隔包围的处所、厨房、驾控室等区域,风管进出该区域的限界时,风管壁厚至少3 mm,跨越长度至少900 mm,且风管接近穿

过限界处设有自动挡火闸。

4.6 空调通风管系穿过B级舱壁时,若风管净截面积超过0.02m2,应装有长度为900 mm的钢质套管,该套管最好分成在舱壁两侧各为450 mm。

4.7 空调通风管系的主要进风口应能在被通风处所的外部加以关闭。

4.8 风管穿过桁材的通舱件应满足规范要求。

4.9 风管上设置的调风门或防火风闸应便于人员操作或维修。

4.10 管路上宜采用小角度弯头,两个弯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为管子通径的5倍。

4.11 空调通风管路应尽量采用标准截面,截面的规格应参照GB/T1560-1979《船用通风系统管路和附件的公称通径》的规定。

4.12 空调通风管路中采用的通风附件应满足GB/T3029-1996《船用通风附件技术条件》的规定。

4.13 空调通风管路穿过舱壁或甲板的通舱管件应按CB/T 204-1999《船用通风管路通舱管件》的要求制造。

4.14 空调通风管路中的风管吊架应按CB/T210-1995《风管吊架》的要求制造。

4.154.15 主风管上开支管时,为保证风量流通,沿气流方向要有一定的倾角。

4.164.16 依据通风管路服务区域的要求,确定支管的分布形式,并在适当位置

加设调风门。

4.17 空调通风管路一般应布置在主干电缆和相关管系的下面,同时也要考虑相邻管系的布置情况,并保证相互间的间距要求。

4.18 空调通风管路布置力求整齐、美观,并符合使用操作要求,便于施工、清理和维护。

5 设计内容

5.1 按区域利用船体结构模型、木作流通图和天花板排版图作为背景进行空调通风设备、附件和风管的建模,内容包括:

a)a)空调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空调压缩机组和单位空调等;

b)b)各类通风装置:如风机,通风筒,水密百叶窗及有关基座等;

c)c)空调风管,机械抽送风管,平衡风管,回风风管及管路上的布风

器、抽送风头、通风栅、调风门、防火风闸等附件和固定件。

5.2 通过计算机建模进行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平衡,最后进行综合布置。

5.3 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生成风管制作图、安装图以及托盘表。

5.4 利用计算机设绘铁舾件的制作图和安装图。

6 设计程序和方法

图9 螺旋风管的安装形式

6.3 确定空调通风设备的布置位置

通过舱室布置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确定空调通风设备(中央空调器,压缩机组,通风机和单位空调等)的布置位置。

6.4 确定布风器、抽风头和通风栅等的布置位置

根据舱室布置图、天花排版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

相互协调,确定布风器、抽风头和通风栅等的布置位置。

6.5 确定空调通风管路的走向位置

根据舱室布置图、天花排版图、防火分割图、绝缘和甲板敷料图、空调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以及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确定空调通风管路的三维走向。注意点:

a)a)穿过“A”级分隔舱壁的风管贯通件应满足“SOLAS”规范要求,即

当风管的净截面积S≥0.02m2时,其使用的贯通件长度应≥900mm;

b)b)风管必须通过大梁时,开孔及补强要求按Q/SWS 52-014-2003《船体

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的规定;。

c)c)附件安装参照6.2条的要求;

d)d)风管平均间隔1.5~2.0m设置风管吊架1只。

6.6 空调通风管路的干涉检查和优化处理

通过风管建模,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风管、水管、电缆托架、船体结构以及木作结构进行干涉检查,通过干涉检查可以进一步调整风管、水管、电缆托架的相对走向,确保其布置正确及合理。

6.7 由于在平面安装图中有些地方重叠后安装信息不详,为了便于施工,空调通风管路安装图在下列场所需设绘剖面图。

a) 风管和电缆在同一个围井内的风管布置;

b) 风管与水管和电缆交叉通过的地方,特别是处于大梁下管子密集的地方;

c) 送风、回风管进出空调器室的风管排列;

d) 舱壁、挡风板或大梁上有集中开孔的地方;

e)e)舱壁或围壁上有安装通风附件的地方。

6.8 空调通风管系安装托盘表应完整地表达机电设备、管子、支架及有关附件等物量信息。

7 设计验证要求

7.1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符合规格书的要求和详细设计图纸的要求;7.2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符合相关专业的图纸和资料的要求。

7.3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的要求。

7.4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有关设备的要求。

7.5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船级社和“SOLAS”的规范要求。

7.6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满足船东的要求。

7.7 空调通风管系综合布置是否符合提高预舾装率、缩短造船周期的要求。

《船舶行业要求规范条件》

《船舶行业要求规范条件》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国家鼓励企业做优做强,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船舶设计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淘汰落后产能。 (三)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船舶建造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四)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符合CB/T3000《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以下简称CB/T3000标准)定义的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二、基本要求 (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范围包括船舶建造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禁止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材料和生产工艺。

(七)应具有生产场所用地长期的合法土地使用权,生产用地面积应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适应。 三、生产设施、设备和计量检测要求(八)应具备与所建造船舶相适应的岸线、船台或船坞、舾装码头、起重设施、涂装设施、厂房和仓库,并应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及供电、供水、供气能力。 (九)应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船体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喷涂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 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船舶建造的要求。 ()应具备满足船舶建造要求的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密性试验用设备、倾斜试验用设备、无损检测设备、测厚仪、理化实验设备等检测设备及各类计量器具。 四、建造技术能力要求(一)企业的造船生产应满足现代总装造船的要求,具备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体系和作业流程。造船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组织形式应与作业流程、工程分解方式相适应。 (二)应按照精细化管理和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建立工程计划管理体系,能够进行生产能力测算、生产资源与生产任务的量化平衡分析,具有企业标准作业周期和作业指导书。 (三)应设有专门的生产设计部门,具有现代造船生产设计能力,建立区域生产设计模式,船、机、电等专业能够按区域配

基于三维建模的船舶管系设计

基于三维建模的船舶管系设计 摘要:三维建模技术的崛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生产设计和创新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工作平台。设计人员可以直接从三维概念和构思入手,通过模型仿真来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本文介绍了NUPAS-CADMA TIC在船舶管系设计中的应用,并以一个实际案例阐述了三维建模的整个流程,同时探究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 关键字:三维建模模型仿真管系设计优势 引言 船舶管系的设计, 首先必须进行原理设计, 然后根据原理图进行管系的布置设计。管系原理图没有说明管系的具体位置, 因此利用原理图无法进行管系的制造及安装。传统的管子制造是按“样棒弯管”法进行。由于该方法制造的管子安装质量差、劳动强度大、船舶建造周期长,所以现在已不再使用。现在的管子制作都是通过计算机布置管路、放样及出零件图, 然后在车间按零件图预制好。 船舶管系三维建模国内外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设计手段不断更新,当今船舶的三维建模设计应用越来越普遍。船舶三维建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船舶设计手段,它是对传统的以二维平面设计(AUTOCAD 为平台)为主的船舶管系放样方式的突破。改变了传统管系放样模式,将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与现代船舶管系放样紧密结合,能够准确的反应设计者的意图,直观真实地呈现在设计者面前,使得船舶管系放样与建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减少劳动强度,防止返工现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建造周期的目的[1]。 目前三维建模在国外的发展要领先于国内。在国外,三维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在国内,由于知识产权等因素的制约,加上起步较晚,国内的三维软件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国际常用船舶设计软件主要有Tribon 、NUPAS 、NAPA、Catia 等,国内的软件有东欣、沪东等,从上世纪90 年代起,上海沪东开始研发自己的三维放样软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同时被国内很多厂家采用,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是Tribon[2]。下面就三维建模软件NUPAS-CADMATIC为例,从建模到输出管系透视图ISOS 和管道图SPOOLS,如何识别图纸探讨三维建模在船舶管系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势。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验收规范(参考Word)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本章适用于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1.2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等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1.3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1.4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绝热材料和设备进场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核查或复验: 1对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热回收装置等设备的风量、风压及热工技术性能进行核查; 2 对风机的风量、风压、效率等技术性能进行核查; 3 对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材料密度、吸水率进行复验; 4 对合同中约定的复验项目进行复验。 1.5通风与空调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6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划分应按本规范3.3.4条的规定执行。当需要重新划分检验批时,可按照系统、楼层、建筑分区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2主控项目 2.1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 3 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 4 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进行分室(区)温度调控。对有分栋、分户、分室(区)冷、热计量要求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实现相应的计量要求。 检验方法: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核对。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2.2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管材料的品种、规格、厚度与性能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和现行国家产 品标准的要求; 2 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 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3 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4 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 的连接和加固等处,应有防冷桥的措施。 检验方法:按设计施工图核对、尺量、观察检查,查阅产品进场验收记录、检查风管及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记录。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目录 前言 1.范围叙述 (2) 2.引用工艺标准 (2) 3.设计指导准则 (2) 4.设计方法 (2) 5.管子穿越结构的开孔要求 (7) 6.管子穿越水密非水密舱壁的结构形式 (9) 7.管路取段的原则 (10) 8.管路支架布置及焊装 (11) 9.附页:管子首尾段取段表 (17)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1.范围叙述 本规则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分段划分原则和管系附件的布置要求,以及管系穿越船体结构的开孔规范,管子取段等技术要领。 本规则适用于柴油机动力装置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其它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工艺标准。 GB/T11693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GB/T116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 SWSxx-xxxx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GB) SWS 通仓管件螺纹式 SWS 通仓管件套管式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ISO)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JISB) SWS 甲板护圈(法兰符合JISB) 3. 管系生产设计的基本准则 (管系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 3.1.1 是将管系放样,托盘管理,使其在壳舾涂一体化生产过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分段建造结合区域舾装的现代造船模式。 (生产设计的)一般规则 3.2.1 必须符合相应船级社的规范规定。 3.2.2 要积极推广应用管附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的优化组合技术。 3.2.3 要根据工厂的起吊和运输能力,实施管系的布置和区域划分。 总体要求

3.3.1 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确保功能的完满实施。 3.3.2 必须满足可操作性和维修保养的要求。 3.3.3 必须满足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3.4 必须妥善解决好管系与设备,管系与分段合拢接口要求。 4. 设计的一般方法 总体构思。 4.1.1 机仓区域: a.机仓双层底分段、 b.机仓底层分段、 c.机仓上下平台甲板分段、 d.机仓棚区域分段、 e.烟囱区域分段。 4.1.2 货仓区域: a. 货仓双层底分段、 b.首尾分段、 c.主甲板货仓分段、 d.隔仓分段、 e.顶边仓(或主甲板下走道)分段。 4.1.3上层建筑区域: 布置(规则)要领: 4.2.1 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也可划分为前二(左,右)后一。平台甲板区域的管子划分最好在平台甲板上+200mm~+300mm。便于机舱平台甲板下部的管系安装工作在平台分段上实施完整。 4.2.2 货仓区域分段的划分。货仓区域管系划分应在隔仓+200mm~+300mm或是隔仓-400mm~-500mm,最大限度的满足空气测量注入管系在分段布置完整。 4.2.3 首尾分段划分。首尾分段划分要考虑到锚铰机液压装置及舵铰机液压装置的分段预舾装,可采用区域性划分,尽量使系统分置在一个分段上。 4.2.4 上层建筑分段划分。上层建筑的分段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或者是一个作业区的区域性布置。 组装单元的设计要领。 4.3.1 机仓单元划分。机仓单元通常按区域划分和按功能划分二种模式。机舱底层和烟囱部位是按区域划分,其它部位则按功能划分。 4.3.2 机仓底层区域单元划分。机仓底层一般分为三大区域:

船舶管系安装布置要点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系:动力工程系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管系)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班级:11G251 评阅教师:xxx 学号: xx 完成日期:2014年6月3日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题目:船舶管系安装布置 摘要:在船舶建造中,船舶管系的安装布置工作量较大,据统计,船舶管系的加工与安装所耗费的工时,约占整个造船工程的12%—15%。其在船舶建造环节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详细介绍了管系布置原则、管子附件布置原则、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管子支架、绝缘包扎、管子平台制作等工序。使船舶建造更加规范化、正规化。为现代造船的发展,规范管系制作及安装,保证管系制作和安装质量。 关键词:管系布置,规范,安装要求,质量,平台。

目录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1) 目录 (3) 前言 (4) 一.管系布置原则 (5) 二.管子附件布置原则 (9) 三.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 (10) 四、船舷通海阀和排出口的要求 (15) 五.管子支架 (17) 六.绝缘包扎 (21) 七.管系平台制做 (22) 八.管子焊接 (31)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7) 致谢 (39)

前言 我国船舶工业已跻身世界造船大国之列,船舶制造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船舶上的"管路系统"却尤为重要,他是指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成套设备,以保证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正常地工作以及船舶安全航行而设置的辅助机械、辅助设备、检测仪表、附件以及管路的总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船舶管路系统的管件安装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工序。管件的安装就是把一根根单独的管件还有相应的阀件在船舶上连接起来,并且用支架固定,最后和系统的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系。 1、外观要求横平竖直(疏排水和粪便水要求有一定的斜度)美观大方,和船体结构还有其他管件要有一定间隙。 2、支架有的管路设计已经把需要安装的支架设计好了,按照图纸制作安装就可以了,没有放样的根据管径确定支架的距离,以管件不颤动为原则。还有支架不可以加在船体外板上,尽可能加在船体加强结构上。 3、法兰互相连接的法兰不可以错位,螺栓用力要均匀,法兰不能有偏口现象。安装原则 安装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管路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比如船舶的机舱,安装应当先从底层管路开始然后再向上层安装。 2、因为某种原因两根管发生冲突时,应当把管径粗、安装难度大的管件安装上,修改管径小容易安装的管件。 3、用套管连接的管件安装时一定要把需要现场焊接的套管口安装在平焊或者容易焊接的部位。 4、管件修改时尽量减少弯头的使用。 压力试验 当管路安装完成后根据要求要进行压力试验,方法有气密试验、水密试验、油压试验等。 压力试验前应当把系统的设备口连接管、舱室连接管等管件密封起来,然后在容易操作的地方安装打压用的压力表、压力介质注入模具(俗称磅头),连接打压设备

船舶管系原理图简介

管系原理图简介 管路系统是为了实现某一功能,完成某一指定任务的管路系统,由机械设备、管路及附件、检测仪表组成。 船舶的管路系统按照功能用途分为动力管系和船舶管系两大类,动力管系主要是为主机和辅机服务,包括燃油、滑油、冷却水、压缩空气、排气、加热等系统,船舶管系主要是保证船舶安全和满足船上人员正常生活所需,包括舱底水、压载水、疏排水、生活用水、消防水、生活污水、测深透气等系统。 一般船舶大约有如下系统: 1. 燃油系统,可分为:○1燃油输送系统(含注入、储存、输送)○2燃油分离和净化系统○3燃油日用系统○4燃油泄放系统。 2. 滑油系统,可分为:○1滑油输送系统(含注入、储存、输送)○2滑油分离和净化系统○3滑油日用系统○4滑油泄放系统。 3. 尾管滑油系统 4. 海水冷却系统 5. 淡水冷却系统 6. 压缩空气系统,可分为:○1起动空气;○2工作空气,○3控制空气。 7. 机舱排气系统 8. 蒸汽和凝水系统(部分船为热油加热系统) 9. 舱底、压载、消防系统: 10. 透气、测深管系,可分为:○1机舱部分○2货舱部分 11. 机舱供水管系 12. 甲板疏排水管系 13. 生活污水处理管系

14. 油污水及处理系统 15. 焚烧炉系统 16. 生活供水管系 17. 生活污水管系 18. 空调、制冷管系 部分工程船舶还有特殊的工程管系,如液压管系、高压泥浆管系、高压冲洗管系、自润滑管系等等。 大部分船舶的管系原理图是由设计院设计,船厂根据船厂实际和习惯进行转化、反馈、送审,完善。 部分成熟船型如1700箱集装箱系列船的管系原理图由船厂自行设计。 管系原理图完善后供管系生产设计,施工部门报验,系统调试。同时将阀门附件和管材导入托盘系统库,供生产设计托盘点用,并向物资部门提供详细的阀门附件和管材订货清单。 但对于首制船,由于设计周期短,原理图往往是在送审的同时就需要提交生产设计,后期由于厂家图纸修改,船东船检提出意见,以及本身的设计错误等,因此原理图也是在不断的修改完善中,对生产设计有一定的影响。 一、管系原理图设计的依据和要求 1.规格书对管路系统的要求,设备的配置情况,主要设备的参数等 2.最新的国际公约、规则、法规,以及该船所入船级船级社规范的相关要求和 约束;我厂在建船入级规范有GL(德国劳氏), ABS(美国船级社), BV(法国船级社),DNV(挪威船级社),CCS(中国船级社)等 3.总布置图、机舱布置图、机舱结构图、舱容图; 4.常用的管路阀门、附件、管材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汇总

说明:本目录收集载有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内容(章、节)和相关内容的国家标准GB、国家标准建筑系列GB50×××、GBJ、建设部标准CJJ、CJ、JJ、ZBP、ZBJ等的目录,有些标准规范虽用于公共建筑和专门工程建筑,但并无暖通空调内容章节故不收录。 一、基础类 1.1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应用 1.2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1.3GBJ1-8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4GBJ144-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1.5GBJ155-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1.6CJJ55-93供热术语标准 1.7CJJ65-95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1.8GB140-59输送液体与气体管道的规定代号 1.9GB4270-84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说明 1.10GB4457-84至GB4640-84机械制图 1.11GB11943-89锅炉制图 1.12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1.13JGJ35-87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1.14JGJ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15GBJ300-8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6GB/T16732-97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 1.17GB/T16803-97采暖、通风、空调、净化术语 二、暖通空调一般设计规范 2.1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2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共设计规范 2.4GB50189-93旅游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2.5GB50264-97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2.6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2.7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2.8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2.9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2.10GB11790-8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三、住宅及公共建筑类 3.1GB50038-9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3.2GBJ96-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标准号:GB 50019-2003 ◆发布日期:2003 年 ◆实施日期:2004 年4 月1 日 ◆发布单位:建设部 ◆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 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第 2.1.1 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 -20 ℃;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不应低于15 ℃;中作业不应低于12 ℃;重作业不应低于10 ℃。 注:( 1 )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 2 )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 -100m2 )时,轻工业可低至10 ℃;中作业可低至7 ℃,重作业可低至 5 ℃。 三、辅助建筑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25 ℃;更衣室23 ℃;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20 ℃;办公用室16 -18 ℃;食堂14 ℃;盥洗室、厕所12 ℃。 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参照有关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 2.1.2 条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地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不宜大于0.3m /s ;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20kcal/ (m3 · h )] 时,不宜大于0.3m /s ;当室内散热量天于或等于23W/m3 时,不宜大于0.5m /s 。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第 2.1.4 条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温度的允许温差,按[表 2.1.4 ]确定。 夏季工作地点(℃)[表 2.1.4 ] 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 1 -2 ℃。 第 2.1.5 条设置局部送风的生产厂房,其室内工作地点的允许风速,应按本规范第 4.3.5 条至第 4.3.7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 2.1.6 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应采用24 -28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风速不应大于0.3m /s 。 二、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工作区的风速,宜采用0.2 -0.5m /s, 当室内温度高于30 ℃时,可大于0.5m /s 。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第二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 2.2.1 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 5 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 2.2.2 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 2.2.3 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 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 2.2.4 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 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 2.2.5 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1 天的日平均温度。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目录 前言 1.围叙述 (2) 2.引用工艺标准 (2) 3.设计指导准则 (2) 4.设计方法 (2) 5.管子穿越结构的开孔要求 (7) 6.管子穿越水密非水密舱壁的结构形式 (9) 7.管路取段的原则 (10) 8.管路支架布置及焊装 (11) 9.附页:管子首尾段取段表 (17)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1.围叙述 本规则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分段划分原则和管系附件的布置要求,以及管系穿越船体结构的开孔规,管子取段等技术要领。 本规则适用于柴油机动力装置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其它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工艺标准。 GB/T11693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GB/T116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 SWSxx-xxxx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GB) SWS 通仓管件螺纹式 SWS 通仓管件套管式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ISO)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JISB) SWS 甲板护圈(法兰符合JISB) 3. 管系生产设计的基本准则 3.1 (管系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 3.1.1 是将管系放样,托盘管理,使其在壳舾涂一体化生产过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分段建造结合区域舾装的现代造船模式。 3.2 (生产设计的)一般规则 3.2.1 必须符合相应船级社的规规定。 3.2.2 要积极推广应用管附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的优化组合技术。 3.2.3 要根据工厂的起吊和运输能力,实施管系的布置和区域划分。 3.3 总体要求 3.3.1 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确保功能的完满实施。 3.3.2 必须满足可操作性和维修保养的要求。 3.3.3 必须满足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3.4 必须妥善解决好管系与设备,管系与分段合拢接口要求。 4. 设计的一般方法 4.1 总体构思。 4.1.1 机仓区域: a.机仓双层底分段、 b.机仓底层分段、 c.机仓上下平台甲板分段、 d.机仓棚区域分段、 e.烟囱区域分段。 4.1.2 货仓区域: a. 货仓双层底分段、 b.首尾分段、 c.主甲板货仓分段、 d.隔仓分段、 e.顶边仓(或主甲板下走道)分段。 4.1.3上层建筑区域: 4.2 布置(规则)要领: 4.2.1 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也可划分为前二(左,右)后一。平台甲板区域的管子划分最好在平台甲板上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一) 4.。3 散热器采暖 4.3.1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 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3 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4 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5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 6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7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等散热器。 4.3.2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 两道外门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4.3.3 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 4.3.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4.3.5 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20片 细柱型25片

长翼型7片 4.3.6 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4.3.7 民用建筑和室内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业建筑中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暗设时,应计算管道中水的冷却对散热器数量的增加。 4.3.8 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 4.3.9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4.3.10 垂直单、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亦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注: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 4.3.11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4.3.12 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采暖与通风设计规范(二) 4.4 热水辐射采暖 4.4.1 设计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时,应会同有关专业采取防止建筑物构件龟裂和破损的措施。 4.4.2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4.4.2的要求。 表 4.4.2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

船舶管系生产规范模板

船舶管系生产规范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准则 (2) 5 设计内容 (3) 6 设计程序 (3) 7 设计方法 (6) 图1 管系布置的间距 (6) 图2 管子与电缆、风管的相对位置 (6) 图3 空气管在主甲板上的高度尺寸 (7) 图4 测深管底端安装位置 (8) 图5 测深管末端安装位置 (8) 图6 两阀间距 (10) 图7 卫生设备安装高度 (10) 图8 区域划分图 (12) 图9 经过水密甲板, 非水密隔舱的几种结构形式 (13) 图10 平行管路法兰布置方法 (14) 图11 FBU钢管支架 (14) 图12 U型螺纹支架 (14) 图13 扁铁支架 (14) 图14 BRC铜管多路支架 (15) 图15 BRC铜管单路支架 (15) 图16 塑料支架 (15)

图17 支架焊接形式 (15) 图18 支架焊接形式 (16) 图19 支架焊接形式 (16) 图20 支架固定形式 (16) 图21 支架固定形式 (17) 表1 测深管底端防击板尺寸及安装要求 (7) 表2 支架最大间距规定 (17) 。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 内容、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柴油机动力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 其它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 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1693-1994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GB/T11694-19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 Q/SWS 34-001- 测深管末端 Q/SWS 34-010- 船用焊接套管 Q/SWS 34-011- 法兰式通舱管件 Q/SWS 34-012- 螺纹接头通舱件 Q/SWS 34-013- 船用法兰密封垫片及选用规定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oc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 号文件“关于印发《2008 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收了 发达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次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本规范共分11 章和10 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设 计计算参数,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 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规范编制组(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 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1693-1994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GB/T11694-19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 3 设计依据 3.1 管系生产设计必须依据船舶建造规格书及船东与公司所签合同的有关条款规定。 3.2管系生产设计必须依据相关船级社的规范、规则以及船级社检验的有关要求。 3.3管系生产设计必须根据船体结构(主尺度、甲板高度、梁拱、舷弧)线型及分段、总段划分的要求进行,并根据有关全船布置,机舱、泵舱、主船体及上层建筑区域的各类机电设备,船舶设施及房舱设施的具体布置要求进行。 3.4 管系生产设计必须根据产品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所确定的各类管路系统工作原理图、布置图的要求进行。 3.5管系生产设计必须依据主机、辅机、甲板机械等各类机电设备的技术资料要求和管系阀件、附件的连接规定。 3.6 管系生产设计必须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3.7管系生产设计必须参照《船舶建造质量标准建造精度》有关规定。 3.8管系生产设计必须根据公司确定的船舶建造方针的相关要求进行,必须根据公司生产中心制模式进行设绘和出图。 4 设计准则 4.1管系生产设计,通过综合布置和托盘设计,应使其适应各个相关工艺阶段壳舾涂一体化作业的需要,满足区域舾装技术的要求。 4.2管系生产设计必须满足系统功能的需求,确保功能的完满实施,服从详细设计所确定的技术要求。 4.3管系生产设计要积极推行单元组装和模块技术,大力提高预舾装水平,推

行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施工周期所相关的新工艺。 4.4管系生产设计要大力推广应用标准系列的管子材料及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系统附件和管子附件。 4.5管系生产设计应该减少并逐步消除现场取样的管子零件,逐步实现综合布置的完全覆盖。 4.6管系综合布置必须满足管系正常操作和方便保养维修的相关要求。 4.7管系综合布置应妥善解决好管系与设备、分段(总段)合拢处的接口要求,要从综合布置和管件取段两方面着手,逐步处理好舾装的精度。 4.8深化管系安装托盘设计必须细化舾装的工艺阶段,提供准确和完整的工艺信息和管理信息。 4.9管系生产设计出图进度必须满足各作业阶段的需要,具体要求: 4.9.1在船体分段开工前,应及时编制提供全船管子材料和连接附件订货清单,管系阀件、附件、垫片及特殊紧固件等订货清单,管系自制件清单及全船管系施工图纸目录。 4.9.2在船体分段开工时,管系零件制造图和支架制造图应与船体分段结构图同时设绘和提供,要求管子零件制造与船体分段零件加工同时进行,支架及时制造或订货。 4.9.3船体分段开工时,还应提供有关的单元组装制作图,单元托盘表及相关设备、机座、阀件等清单。 4.9.4在提供相关的分段管子零件图,并保证按时生产的前提下,时隔15~20天后,应按时提供管系安装图、管系零件图支架图、安装托盘表、开孔图等施工图纸,以便按时实施相关分段预舾装作业。 4.9.5在船体分段开始大组立时,应及时提供总段管子零件制造图、管系安装图、安装托盘表、支架图等施工图纸,以便按时实施相关总段预舾装。 4.9.6在船体总段开始总组时,应及时提供船上各施工区域管子零件制造图,管系安装图、安装托盘表、支架图等施工图纸,以便按时实施相关区域的坞内舾装。 4.9.7在坞内舾装开始时,应及时提供相关的未放样管系走向图、工艺分解及施工说明。 5 设计内容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篇一:2015年现行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常用规范 篇二:通风空调考试题及答案 暖通专业规范考试题 选用规范1、GB 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2、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 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一、单选题(共25道题,每题1分) 1、 GB50738-3.3.4通风与空调工程使用的绝热材料和风机盘管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C )的有关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A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B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 GB50738-4.3.2矩形风管的弯头可采用直角、弧形或 1 内斜线形,宜采用(B),曲率半径宜为一个平面边长。 A内圆外方形 B内外同心弧形 C内外偏心弧形 D外圆内方形 3、 GB50738-4.3.5变径管单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30?,双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60?。圆形风管三通、四通、支管与总管夹角宜为(C)。 A 10~50? B 15~60? C 25~60? D 30~60? 4、 GB50738-6.2.3电动、气动调节风阀应进行驱动装置的动作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在(C)下工作正常。

A工作压力 B设计压力 C最大设计工作压力 D最小设计工作压力 5、 GB50738-6.2.7三通调节风阀手柄开关应标明(B);阀板应调节方便,且不与风管相碰擦。 A开启的角度 B调节的角度 C关闭的角度 D以上均正确 6、 GB50738-6.4.3散流器的扩散环和调节环应(A),轴向环片间距应分布均匀。 A同轴 B同向 C同列 D同位 7、 GB50242-8.3.6散热器背面与装饰后的墙内表面安装距离,如设计未注明时应为(B)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8、GB50738-15.2.1风管强度与严密性试验应按风管系统的类别和材质分别制作试验风管,并且 2 不应小于(C)平方米。 A 5 B 10 C15 D20 9、GB50738-6.6.1软接风管包括(B),软接风管接缝连接处应严密。 A复合风管和柔性风管 B柔性短管和柔性风管 C复合风管和防火风管 D柔性短管和防火风管 10、GB50738-7.2.8支吊架焊接应采用(D),焊缝高度应与较薄焊接件厚度相同,焊缝饱满、均匀。 A点焊 B角焊缝点焊 C满焊 D角焊缝满焊 11、GB50738-7.3.4支吊架定位放线时,应按施工图中管道、设备等的安装位置弹出支吊架的中心线,确定支吊架安装位置。严禁将管道(C)作为管道支架。 A预留端 B分支管 C穿墙套管 D其他吊架 12、GB50738-7.3.4-4公称直径DN100~150沟槽连接管道支吊架允许最大间距为(B)

船舶管路选用原则

船舶管路附件选用原则 船舶管路系统的含义及其组成 在船舶动力装置中,船舶管路系统是泛指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成套辅助机械(如泵、风机、压气机、分油机等),设备(如热交换器、箱柜、过滤器、空气瓶等),检测仪表和管路(管子及其附件)的总称,简称管系。 船舶管路系统按用途分为两大类:为推进装置服务的管系称为动力管系,以保证推进装置正常工作;为全船服务的管系称为船舶管系,以保证jian船的生命力、安全航行以及船员和旅客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船舶管系是造船生产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有许多部件组成。一根成品管要经几道工序形成---------管子下料,管附件组装,焊接,泵压(水,气)交验,管子表面处理。所以在选用管附件应按原则工艺的要求,保证设备使用,船舶安全。 根据建造船只类型,用途的不同,船东提出条件要求,所以船舶管附件都应按标准件选用。在特殊情况下,除标准外,可采非标准件设计(JNS厂标)。 GB---------国际标准 CB-------- 国内标准,基本用国际标准代替 CBM-------部标 JB-----------军标 船舶管路基本附件1.管子,.2弯头,3.法兰,4.螺纹接头,5.阀件,6.密封垫片,7.管支架,8.连接套管,9.螺栓九大类。常用的材质有:钢(20#,45#),铜(黄铜,紫铜),不锈钢(316L1Cr18Ni9Ti),铜铁镍合金(B10) 一..管子选用 常用管子有:20#无缝钢管(20#镀锌无缝钢管,20#镀塑无缝钢管,镀锌,镀塑“镀塑成本大”的功能是一样,主要是防止海水的侵蚀,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紫铜管,黄铜管,不锈钢管(316L,1Cr18NI9TI,HDR), 铜铁镍合金管(B10)等。

船舶管系设计和安装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和安装工作总结 管系生产设计和安装是一个系统而又繁琐的工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来做好这件事.现就管系在设计及安装过程中部结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管子在设计过程中的布置要求: 在进行管系生产设计前首先需要熟悉该船的建造方针、技术规格书、所有详细设计图纸及相关工艺文件。同时需要确定所有管系对所选用的管材、阀附件及连接件型式的要求,并最终需要得到船东认可。 在保证各系统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美观整齐、节省空间、管材消耗少、尽量减少连接件、弯曲少、便于拆装和操作,同时还需便于管子焊接、表面处理及方便于交通运输。管路布置时,应尽量满足分段划分要求,尽量提高管子的预装率,对设备及舾装件的组合尽可能避开高空和狭窄部位的作业,尽量采用功能性单元、组装单元、集管单元、模块及分段预装,使预装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也应考虑船体结构油漆的可能性。船体分段之间要设合拢管,合拢管段长度应大于或等于800mm,特殊情况不少于400mm,管端连接件应为现场校装焊接。 机舱内布置管路前,需要熟悉所有设备的性能和要求,设备布置应由大到小,由下到上进行统一布置,便于拆卸、调试、维修、操作方便,设备周围应确保操作空间的实际距离;主机、副机、锚、舵机、各种泵及吊机等应确保前、后、左、右有一定的操作空。主机左、右侧花钢板以下周围500~600mm以内不能布管,个别不能避免也要保证通道500mm,便于人员进出检修,要确保热交换器的滤芯等能拉出检修。 布管时要尽量满足管路生产设计软件系统的要求,并结合酸洗、镀锌生产厂家的能力和要求。考虑船上狭窄部位钢管需要进行打磨、喷塑、特涂、热浸锌,其支管长度要尽量短,从支管开口处至主管端部最长不要超过700mm。对于弯管,在一段管子中不宜超过一个90o弯角或两个小弯角。 管子布置时需要考虑到方便工作人员的通行,在高度方向尽量保持在2000mm以上,但不得小于1900mm;主要通道的宽度应保持在800mm以上,但不得低于600mm,操作维修通道需要保持在400mm以上;对于箱柜等的人孔以及检查手孔前的空间为600mm。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一) 4.。3 散热器采暖 4(3(1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 的规定; 2 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3 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4 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5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 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 6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7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等 散热器。 4(3(2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 两道外门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4(3(3 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 并方便维修。 4(3(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4(3(5 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 20片

细柱型 25片 长翼型 7片 4(3(6 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4(3(7 民用建筑和室内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业建筑中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暗设时,应计算管道中水的冷却对散热器数量的增加。 4(3(8 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 4.3(9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4.3.10 垂直单、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亦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注: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 4.3.11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4.3.12 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采暖与通风设计规范(二) 4(4 热水辐射采暖 4(4(1 设计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时,应会同有关专业采取防止建筑物构件龟裂和破损的措施。 4.4.2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4.4.2的要求。 表 4.4.2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