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体制改革分析与探讨

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体制改革分析与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03705423.html,

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体制改革分析与探讨

作者:卢水灵蔡丽蓉施连杰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9期

摘要: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利弊进行分析,探索食品安全大部制改革给食品监管工作带来的优势,剖析大部制改革尚存的问题及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东莞市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模式的改革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食品安全大部制监管模式

1.引言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历了卫生监管体制到分段监管体制的变革,对于我国食品监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苏丹红”、“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暴露出明显弊端。2009年2月,我国出台《食品安全法》,重新梳理了食品安全监管

体制,建立了分段监管模式下的协调体制。2009年8月,深圳、顺德先后启动大部制改革,

整合工商、质监、知识产权等部门,组建了统一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初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大部制体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分段监管模式的弊端,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道路指明了方向。2011年10月,国务院将工商、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了权责关系,保障地方各级政府依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履行监管职责。但是在目前“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体制下,各部门监管职责不清、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我国食品安全大部制改革的优势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职能导向型政府向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利于再造工作流程,为公众提供更为便利和优质的公共服务,2009年,深圳、顺德等整合了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酒类办及卫生局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将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合并到一个部门统一管辖,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无缝式衔接,优势明显。

2.1新的组织架构与绩效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大部制改革后,人员重组或部门精减,实现了原有监管机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的优势互补。[1]原质监有实力较强的技术结构作支撑,原工商有三级监管体系和人员,整合后监管的

手段和力量更加充实。各部门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一定程度上使行政机构的公共服务生产率与质量得到改善。

2.2改革实现了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机统一。[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