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检测题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检测题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检测题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检测题1

水圈和水循环

【课前检测】

一、选择题

图1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B .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C .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D .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 .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 .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D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图2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A .降水、蒸发

B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C .蒸发、降水

D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4.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地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

B .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

C .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

D .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

图3是“三种陆地水体转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图3 图2 图1

5.箭头b 、d 代表的现象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9~10月

图4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6.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

图1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

A .8月1日6时至12时

B .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C .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D .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 .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 .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 .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 .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图2为“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图”。读图回答3-4题。

图4 图1

3. 图2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 )

A .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B .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C .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D .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4. 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

A .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B .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

C .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D .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塔里木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雅鲁藏布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6.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 .水田改旱地

B .植树造林

C .覆膜种植农作物

D .修建梯田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3为“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第7题。

7.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沼泽水

8.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

A .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 .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 .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图3

图2

D .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应遵循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规律,图4为“某地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B .蒸发、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C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修建水库

D .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修建水库

10.下列人类行为中可以增强环节⑤的是( )

A .开采地下水

B .打机井

C .植树造林

D .城市化建设

图5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双选)

11.图3中a 、b 、c 、d 分别表示( )

A .a —水汽输送

B .b —地表径流

C .c —地下径流

D .d —蒸发

12.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A .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C .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二、综合题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2:“水循环示意图”。

图5 图4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关系最密切。

【课前检测】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B

【课后检测】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A

6.C

7.C

8.D

9.A 10.C 11.BD 12.BC

13. (1)G(地表径流) 涵养水源

(2)D(降水) 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3)C(水汽输送) G(地表径流)

(4)BD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节 水圈与水循环 导学案

第二节水圈与水循环(第2课) --海水的性质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资料,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分析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主要因素(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说明水温度、盐度、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 地理情境 视频:蛟龙探海 问题:从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性质考虑,大国重器“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到底牛在哪里?“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下潜、上浮中、在深海环境和不同海底地形条件下面临哪些考验与威胁? 课堂探究 一、海水的温度 【问题探究】 学习任务1:读图2—2—3,完成下列任务。 (1)观察:沿180°经线太平洋表层水温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2)思考:影响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的因素。 (3)比较:沿30°N太平洋东西两岸表层海水温度有何差异?试推测其原因。 (4)拓展:与8月相比,2月海洋表面平均温度分布图有何变化? 学习任务2:读“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 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完成下列任务。 (1)归纳: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特征。 (2)分析:影响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主要因 素。 (3)拓展:推断三个观测站纬度位置的差异。

1.7 2.数百年来,北极航道大部分时间被厚厚的冰层 覆盖而被称为“传说中的航道”。近年来,北极正加速 融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道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鉴于低成本的驱动,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选择北极航道。右图示意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分析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二、海水的盐度 【问题探究】 学习任务3:读图2—2—3,完成下列任务。 (1)绘图:沿180°经线太平洋表层盐度的变化曲线。

水圈与水循环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着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B.冰川C.河水D.湖泊淡水 二、综合题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________循环,B地的 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据 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 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 __________。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D 6.B 二、综合题 7、(1)陆上内海陆间陆上内(2)a a河位于断层处,地下水补给量大而稳定,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3)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降水丰沛(4)水的固、液、气三种相态的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

【精选】鲁教版地理必修1《水圈与水循环》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 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 一、水圈的组成。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 [多媒体课作展示:地球水体的主要形式] 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哪些水体形式人类可以直接利用? ③要求学生按各种水体所占的比重画一幅扇形百分比图。 [展示课件:各种水体所占比重图]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水圈和水循环.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水圈和水循环第二章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首先利用图2-3-1“水与地理环境”及问题,激发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学习水圈和水循环知识的兴趣。 在第一目“水圈的组成”中,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水圈的概念,接着运用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及文字介绍了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得出淡水资源的不足以及节约、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的结论。 在第二目“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中,全球水循环的过程和规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教材简要介绍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按空间范围不同所划分的三种水循环类型,重点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紧扣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特点,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实现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影响自然环境。在对水资源的可更新性进行论述后,又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水资源的开采超过了更新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造成水资源枯竭的角度论述了水资源的有限性。 活动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主要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活动题2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本节内容体现了圈层之间的联系性,为以后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有关材料和数据,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通过阅读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及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学习者特征: 对课本中的有关文字不理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1.要求学生先学习课本,完成预习学案。 2.通过简图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即“以图带讲”的教法学法。学案导学法、探究学习法.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水圈和水循环”完成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

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一、课标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课标,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知识,如水循环、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银子之一;水资源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了解了组成地球的四大圈层,本章内容的前两节已经介绍了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本节课的内容为水圈可自然而然的进入。同时水是人类生存得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地球上水圈的组成的饼图的分析和水循环示意图的分析与绘制,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人类生存得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五、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六、教学难点 1、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 2、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七、教法 1、创设情境 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最新鲁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最新鲁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 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 一、水圈的组成。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 [多媒体课作展示:地球水体的主要形式] 大气水 0.001% 冰川 水圈海洋水 96.54% 湖泊水 地表水土壤水 江、河水 陆地水沼泽水 生物水 地下水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哪些水体形式人类可以直接利用? ③要求学生按各种水体所占的比重画一幅扇形百分比图。 [展示课件:各种水体所占比重图]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承转]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一过程称水循环。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多媒体展示课件]:水循环示意图。 [活动]在小组内讨论完成以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 ①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哪几种? ②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 ③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④在海陆间水循环的各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吗?试举例。 (学生回答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并加以总结) [活动]学生自学教材P49页4-6段内容,概括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师总结]①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组成连续统一的水圈,同时也将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联系在一起。 ②水循环是巨大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得到缓解。 ③由于水循环的存在,水资源才能周而复始地补充更新,成为可再生资源。 ④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水圈与水循环》教案1(鲁教版必修1)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的概念 ②了解陆地各种水体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 ③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分类、环节及意义。 ④理解洋流成因、分类和地理意义。 ⑤读图分析,说明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绘制水循环的全过程图,掌握水循环的组成环节。 ②通过填绘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图,掌握各大洋洋流的名称,并能够分析说明各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②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 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 一、水圈的组成。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 大气水0.001% 水圈 (淡水占2.53%)海洋水96.54% 陆地水 3.45% 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 ③淡水占水体总量的多少?淡水的主体是什么?主要存在于什么地方? [教师小结]: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承转]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一过程称水循环。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活动]读课本P49页1-3段及图2-3-3,在小组内讨论完成以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 ①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哪几种? ②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 ③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简单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④在海陆间水循环的各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吗?试举例。 (学生回答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并加以总结) [活动]学生自学教材P49页4-6段内容,概括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师总结]①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组成连续统一的水圈,同时也将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联系在一起。 ②水循环是巨大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得到缓解。 ③由于水循环的存在,水资源才能周而复始地补充更新,成为可再生资源。 ④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学生对下述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总结] 既然水是可循环再生的资源,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继续活动]比较P50页图2-3-4、2-3-5中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度化有何异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A图中的河流主要靠而水补给,河流径流量变化与降

鲁教版水圈与水循环说课稿

《水圈和水循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根据课标要求,讲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说教法 1.创设情景设臵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说学法 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 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1】: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而且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板书】: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一、水圈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2—3—2“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总结: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水圈和水循环(一)

水圈和水循环(一) 【复习目标】 1.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通过学习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复习案】 阅读课本回答:陆地淡水主要是有哪些水体组成?其主体是谁?他们分布在什么地方?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简答水循环的概念。 2.在下图中用箭头呈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3.列表比较水循环类型 4. 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水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 (1) (2) (3) (4) 【探究案】 探究点一|水循环 1.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 地区非常重要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 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 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例1.(2013·四川高考节选)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例2.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水圈与水循环可用试题1

1、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 B.重力 C.大气运动 D.水的三相变化 2、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3、水圈中储量最多的水和储量最多的淡水分别是: A.海洋水和淡水湖泊水 B.海洋水和地下淡水 C.海洋水和冰川 D.海洋水和陆地水 4、水平衡原理的含义是: A.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储水变化量。 B.海洋上多年平均蒸发量减去多年平均径流量等于多年平均降水量 C.陆地上(内流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加多年平均径流量等于多年平均降水量 D.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等于多年平均径流量 5、有关长江水参与水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 A.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只参与内陆循环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6、陆地淡水的主体是: A.冰川 B.沼泽水 C.淡水湖泊水 D.河水 7、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入大气所通过的环节是: 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径流 9、关于河流补给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B.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泉水是河流中游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 D.就世界范围而言,靠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10、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和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分别是: A.雨水和地下水 B.雨水和湖水 C.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 D.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1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川 D.雨水 12、大陆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格陵兰岛 B.亚欧大陆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17、我国北方季风区有一条大河,一年内有两次汛期,该河补给主要是: A.雨水和地下水 B.雨水和冰川融水 C.雨水和积雪融水 D.雨水和湖泊水 读右图,完成4~5题。 4.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6°W 14°W 24°N 洋 流

高中地理水圈和水循环选择题

高中地理水圈和水循环选择题 (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 1、(4分)华北平原地面大面积下沉的主要原因( ) A. 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 过度抽取地下水 C.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D. 污染气体形成酸雨侵蚀地表 2、(4分)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 A. 节约用水 B. 修建水库 C. 跨流域调水 D. 植树造林 3、(4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 A. 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 B. 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C. 径流量空间分布不均 D. 地表水空间分布不均 4、(4分)下列措施能够合理且有效地促进节水的有( ) ①加大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意识②改善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 ③合理制定各行业用水定额④对耗水太多的工业企业一律淘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4分)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A. 干旱区 B. 半干旱区 C. 半湿润区 D. 湿润区 6、(4分)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 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7、(4分)读美国西部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单选题。

旧金山夏季多雾,其主要原因是 A.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受到沿岸暖流的影响 C.夏季降水多,多雾气 D.山区多,雾气易形成 8、(4分)下图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图示大陆西海岸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水汽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尘埃多,水汽易凝结 9、(4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秘鲁渔场上空海鸟增多 C.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10、(4分)解决缺水问题的“开源”措施是( ) ①修水库②合理开发及抽取地下水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提高水的利用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1、(4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分布不均 B. 地形类型不同 C. 降水量分布不均 D. 各地蒸发量不同 12、(4分)有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水圈和水循环

水圈和水循环 水圈和水循环同步练习 【课堂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循环可以充分补给陆地上水体的水量 B、水循环将海洋的能量输送到陆地,使陆地普遍增温 C、水循环使水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的特点 D、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2.在水循环的各主要环节中,跨流域调水能直接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陆地蒸发 3.下列地理现象中,能与海陆间大循环过程结合的是()。 ①滚滚长江东流水的“水”②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风”③塔里木河河水的蒸发④长江 流域的梅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径流量最小 D.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变化很大 C.雨水补给的河流都有夏汛 D.绝大多数河流具有多种补给 5.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D.冰川水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 C.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淡水资源 D.水资源被开发后很快恢复更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6.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的河流是( )。 A.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河流 B.单一水源补给的河流

C干旱地区的河流 D.季风气候区的河流 7.我国大多数河流( )。 (1)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2)流量稳定,对生产和生活极为有利(3)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4)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5)主要靠降水补给 (6)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A.(l)(3)(5) B.(3)(5)(6) C.(2)(4)(6) D.(1)(2)(5) 8.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互补 B随季节变化 C河水补给地下水 D地下水补给河水 9.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 A.地中海沿岸多雨 B.新西兰正值夏季 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D.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0.下列渔场中与上升流有关的是()。 A、秘鲁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渔场 1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位于北半球的暖流是:() 12.下列地理现象,洋流不是重要影响因素的是( ) A.澳大利亚东部的沙漠 B.智利境内的荒漠 C.浅海中污染物的净化 D.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13.1月份,一艘轮船由伦敦经地中海驶向孟买,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逆流航行 B.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顺流航行 C.船经曼德海峡时为顺流航行 D.船在印度洋驶向孟买时为顺流航行 14.下列各海区的大洋环流中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 A.北大西洋热带、副热带海区 B.南印度洋副热带海区 C.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

高中地理必修1水圈和水循环

水圈和水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的概念 ②了解陆地各种水体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 ③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分类、环节及意义。 ④理解洋流成因、分类和地理意义。 ⑤读图分析,说明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绘制水循环的全过程图,掌握水循环的组成环节。 ②通过填绘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图,掌握各大洋洋流的名称,并能够分析说明各洋 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②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 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 一、水圈的组成。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

大气水0.001% 水圈 (淡水占2.53%)海洋水96.54% 陆地水 3.45% 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 ③淡水占水体总量的多少?淡水的主体是什么?主要存在于什么地方? [教师小结]: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承转]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一过程称水循环。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活动]读课本P49页1-3段及图2-3-3,在小组内讨论完成以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 ①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哪几种? ②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 ③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简单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④在海陆间水循环的各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吗?试举例。 (学生回答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并加以总结) [活动]学生自学教材P49页4-6段内容,概括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师总结]①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组成连续统一的水圈,同时也将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联系在一起。 ②水循环是巨大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得到缓解。 ③由于水循环的存在,水资源才能周而复始地补充更新,成为可再生资源。 ④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学生对下述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总结] 既然水是可循环再生的资源,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继续活动]比较P50页图2-3-4、2-3-5中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度化有何异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A图中的河流主要靠而水补给,河流径流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基本一致,B图中的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河流径流量变化过大往往不利于水资源的利用,径流量太大会造成洪涝灾害,径流量过小又会造成河流断流,造成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严重缺水,甚至饮水发生困难。那么,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调节河流径流呢?你能举出我国对河流径流调节的一些重大工程吗?——三

高中地理复习知识点 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知识点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被相继印上了它们的背面。根据下面的人民币图案回答1~2题。 节()

A.1 B. 2 C. 3 D. 4 A. B. C. D. 9. 右图中易形成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中低纬海区的洋流() A.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 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 C. 寒流自北向南流 D. 暖流自南向北流 11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日本暖流对我国台湾东部沿海的影响是() A. 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 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 降低气温

D. 增加降水量 (1)图中A 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 地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 ___循环 和______ __循环。 (2)a 、b 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 _河,判 断依据是_______ 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 ____城 市,原因是_______ 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 外因_____ _____。 16.读大洋环流示 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 (1)此海区属于 ___半球,此大洋环流是以______为中心。 (2)如果此大洋为太平洋,则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 (3)如果此大洋为印度洋,此时为___季,在次季节里,下列那些地理现象可信?________;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A .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B .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出现台风 C .舟山渔场正直带鱼讯 17.右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 (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寒流还是暖流?_________。 (2)图中相临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为5℃,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20℃,判断A 点的纬度位置为__________。 (3)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的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高中地理 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新人教版

《水圈和水循环》教学案例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组成(板书) 1.水圈的组成(板书) 【播放视频】1、从宇宙看地球为蓝色的水球 2、地球表面浩瀚连续的海洋水和南北两极洁白连绵的冰川。 【明确】地球表面仅29%是陆地,71%是海洋。 【教师提问】读课本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说出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分析提问】由比例图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南北两极的冰川。 【教师提问】在这些淡水资源中我们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为什么只能用这些?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他水体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效利用。 【强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平日节约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和义务。 【引导讨论】看书讨论一下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有哪些特点,使其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淡水资源? 2.可利用的水资源(板书)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可以循环利用,与人类关系也最为密切,成为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拓展引导】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在许多地方有河流、湖泊等其实并不缺少淡水,但当地为什么还是缺水? 【讨论回答】当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拓展引导】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哪些不良行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决措施? 【学生回答】不良行为:工厂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过量农药等. 解决措施:严格执法,工厂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 毒高效农药等. 【分析引导】在这些有限的淡水资源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3.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板书) 【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教案鲁教版必修一

水圈和水循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两项要求:①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②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⑵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读水循环示意图,锻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了解各种水体的相互转化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水作为可更新资源,其循环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其数量也是有限的。从而自觉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各种水循环的过程 2.水体的各种补给关系 【教学难点】 水体的各种补给关系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教学方法】 教案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上存在着海洋水、湖泊水、江河水、大气水等不同类型的水体,这些水体之间有联系吗?生活中我们经历的雨雪天气,这些大气降水的水分来自哪里,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有没有思考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水圈的组成和水循环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水圈的定义,并说说水圈有哪些水体组成。 板书:(一)、水圈的组成 讲解: 1、定义:水圈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水圈中的各种水体我们按照其空间分布可以分为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其中陆地

水体我们还可以将其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具体的分类: 大气水 河流水 地表水湖泊水 水圈陆地水冰川水等 潜水 地下水 海洋水承压水 讲解: 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海洋水占地球总水体的96.53%,陆地水大约占3.5%,其余为大气水,淡水仅占全球水体的2.52%。 读图:读课本地球表面淡水组成图,分析各种淡水的比重。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常所能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哪几种水体? 回答:(略) 讲解:人类能够利用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这些水体在淡水中的比重非常低。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逐渐增大,同时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将越来越紧张,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提问:同学们按照水的相态变化可以将水分为哪几类? 回答: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固态水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两极和高山上;气态水主要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承转:地球的水体之间正是通过相态的变化发生联系,使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作用。那么这些水体是通过哪些方式和环节进行相互联系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循环。 板书:(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定义 提问:阅读课本回答水循环的定义以及主要类型? 回答: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称为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空间范围的不同,分为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提问:李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体现的是哪一种循环?真的到海不复还吗? 回答:(略) 讲解:这首诗句对应的是海陆间大循环的内容,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接纳众多河流形成滚滚黄河水。这些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而大气水主要又来自于海洋被蒸发的水分,所以黄河之水是可以复回的。 讲解:同学们,组成地球水圈的各种水体不是弧立的,而是有联系的,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及地下径流等环节相互沟通,根据发生领域的不同可以把水循环分类:板书:2.海陆间大循环 3.海上内循环 4.陆上内循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