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

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到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答案] D

[解析]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以保证物质选择性地出入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水溶性染色剂(PI)不是细胞所需要物质,因而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溶于水中的物质(如PI)都可以通过,而使细胞核着色。

2.把体积与浓度(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相同的葡萄糖(甲)和蔗糖溶液(乙)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右图),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

A.甲高于乙B.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C.乙高于甲D.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答案] B

[解析] 蔗糖比葡萄糖分子量高,所以质量相同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比葡萄糖低,因而葡萄糖一侧溶液浓度较高。随着时间推移,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一边,导致蔗糖一侧溶液浓度升高。

3.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②膜具有流动性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④膜内蛋

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

[答案] A

[解析] 结构决定功能,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决定了膜具有流动性,保证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2014·兰州一中)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答案] C

[解析] 如果进行加热、水的颜色变红说明温度太高细胞死亡,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主要是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故A错误,C正确。故B错误,D错误。

5.(2014·汕头)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 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答案] C

[解析] 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故A、B错误。甲组原来是在完全营养液中,而乙原来是在蒸馏水中,甲组的外界溶液浓度肯定比乙高,故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故选C。

6.(2014·兰州一中)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鉴定(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有伸缩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失水

D.比较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水性的大小

[答案] D

[解析] 只有成熟植物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正确。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故B正确。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渗透失水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故C正确。质壁分离实验无法比较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吸水性的大小,故D错误。

7.(2014·兰州一中)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K+、NO-3)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答案] B

[解析] 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因是活细胞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故A正确。从开始根系就在吸收K+、NO-3,故B错误。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因为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增加会进行吸水,其细胞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而乙组幼苗可能因失水过多而死亡,故C正确。图中在失去水分的时候却在吸收矿质元素,故D正确。

8.(2014·吉林大学附中)下列关于生物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

B.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D.流动镶嵌模型能完美无缺地解释膜的各种功能

[答案] D

[解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A正确;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对细胞膜的研究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C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能反映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D错误。

9.(2014·济南一中)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

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K+和NO+3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答案] C

[解析] 硝酸钾溶液中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故重新从外界吸收水分,故C正确。

10.(2014·聊城)下列现象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②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

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⑤

[答案] C

[解析] 水分子和气体分子以及脂质小分子通过半透膜为自由扩散,故①正确。细胞壁为全透性,故②错。细胞壁全透性,大分子可以通过,不是自由扩散,故③错。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为自由扩散,故④正确。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故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为自由扩散,故⑤正确。故C正确。

11.(2014·惠州)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 )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答案] B

[解析] 细胞吸收离子数量多少取决于细胞膜载体种类和数量多少,故A错,B正确。吸收离子为主动运输,故C错。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故D错。

12.(2014·聊城)分别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红细胞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 )

A.两种细胞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两种细胞都会失水皱缩

C.前者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会吸水胀破

D.前者会吸水适度膨胀,后者会吸水胀破

[答案] D

[解析] 清水浓度比细胞液浓度低,二者都吸水,故A、B、C错。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限制,故会吸水适度膨胀,细胞不会涨破,而红细胞会吸水涨破,故D正确。

13.右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为主动运输,故D正确。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和载体,故A错。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B错。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故C错。

14.(2014·济南一中) 下列生理过程中,物质通过细胞膜时不需要载体的是( ) A.Ca2+进入根毛细胞B.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C.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D.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答案] B

[解析] Ca2+进入根毛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氧气进入肺泡细胞为自由扩散,不需要。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为协助扩散,需要。

15.(2014·济南一中)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之外,这属于( ) 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

C.胞吐D.胞吞

[答案] C

[解析] 据题意分析,该物质没有直接通过细胞膜,故不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故A、B错。该物质从细胞内到细胞外,为胞吐,故C正确。胞吞是从细胞外到细胞内,故D错。

16.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只有成熟植物细胞才有大型液泡,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A正确。细胞处于2 mol/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失水细胞液浓度在增加,直到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当,故B正确。细胞处于2 mol/L的乙二醇溶液,一开始失水,一定时间后,乙二醇扩散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重新吸水,故C错。KNO3溶液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液泡,故D 正确。

17.(2014·吉林大学附中)如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的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是( )

A.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答案] D

[解析] 水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进行扩散,而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图中半透膜的a侧溶液浓度大于b侧溶液浓度,所以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b侧向a侧扩散的速度大于由a 侧向b侧扩散的速度,最终表现出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a侧为红色,b侧仍为无色。

18.(2014·日照)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1是指细胞膜

B .图中5是指内质网

C .图中7是暗反应的场所

D .图中8处可产生CO 2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1是核膜,2是细胞器膜,3是细胞膜,7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场所,8是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5是内质网膜,6是高尔基体膜,B 正确。

19.(2014·吉林大学附中)下列各项表示三个相邻细胞的水分渗透关系,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是a>b>c ,那么,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水分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转移的,若细胞液浓度大小是a>b>c ,则c 中的水分会向a 和b 转移,b 中的水分会向a 转移。A 正确。

20.(2014·安徽高考,2)下图为氨基酸和Na +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形可知,肾小管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逆浓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其动力来自于Na+协同运输中的离子梯度);管腔中的钠离子进入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属被动运输,综合分析,D选项正确。

21.(2014·济南一中)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答案] B

[解析] 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故B正确。

22.(2014·济南一中)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

①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液泡中的水分流到细胞外,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开来,故B正确。

23.三种血细胞中,白细胞体积最大,却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白细胞完成这两个生理活动是依靠( )

A.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渗透作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C.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D.特殊技能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解析] 白细胞之所以能透过毛细血管,关键是由于其能进行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属于胞吞作用,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白细胞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4.下列与细胞膜功能无关的一组是( )

A.识别和分泌B.排泄和免疫

C.内吞和外排D.支持和遗传

[答案] D

[解析] 细胞膜的功能与支持和遗传无关。

25.浸入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答案] D

[解析] 洋葱表皮细胞浸入1mol/L的KNO3溶液中,会先发生质壁分离,此过程中水分子以渗出细胞为主——自由扩散,后来KNO3进入细胞——主动运输;质壁分离复原,此过程水分子又以进入细胞为主——自由扩散。

26.某学生将2.5%的尿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h 后打算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视野找不到了。原因是( )

A.错拿了对照样品

B.时间过长,细胞壁也收缩了

C.溶质颗粒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

D.2h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假象

[答案] C

[解析] 尿可以通过细胞膜,因而开始时蚕豆表皮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又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27.人体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取决于( )

A.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

B.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载体

C.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及细胞膜上的载体

D.肾小管内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大小

[答案] C

[解析] 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28.最能证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原理的是( )

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

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

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答案] D

[解析] 只有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才能通过渗透作用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29.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多肽)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答案] B

[解析] 顺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协助才能通过人工膜,因此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0.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装片加热,A项错。当KNO3溶液浓度过高时,会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失去一切正常生理功能,C、D项错。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植物细胞不会因吸水而涨破,故B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9分)(2014·济南)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图中[ ]________。

(2)细胞膜从结构上来说,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磷脂双分子层(2)一定的流动性(3)b a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解析] 据图分析:(1)细胞膜基本骨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2)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可以运动,故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3)氧气为自由扩散,无需载体和能量,为b。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为a。

32.(9分)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

(1)①曲线甲代表________,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__(a、b、c……)表示。

③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____(a、b、c……)表示。

(2)若图1代表某生物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则该过程被称为________,其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的结构特点。

[答案] (1)①自由扩散能量供应②吸收 a ③c

(2)胞吐流动性

[解析] (1)图2中的曲线甲表明吸收物质的数量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成正比,没有饱和现象,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分析曲线乙可知,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之后,仍能吸收该物质,可见细胞能够逆浓度梯度吸收该物质,并且在Q点出现饱和现象,此时细胞供能不足,说明细胞吸收该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推知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a表示。需注意的是a、e两过程均为主动运输,但是a为膜外物质向膜内的运输(吸收),e为膜内物质向膜外运输(排出)。细胞的内、外侧可依据糖蛋白的位置来判定,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2)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3.(9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为细胞提供________。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降低增加(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呼吸(分解) 能量(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 (4)选择透过性

34.(9分)(2013·江苏,27)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材: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S1>S2

(2)原生质层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②标号蒸馏水③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解析] 本题通过渗透作用实验及拓展,考查实验分析、评价和设计能力。

(1)由于渗透平衡时存在液面差△h,即相当于对渗透系统产生了一个外力作用,可推断为S1>S2,验证的方法是用吸管吸取△h处的液体后,仍会发生渗透作用。

(2)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能主动吸

收物质,而物理性半透膜不具备这一特性。

(3)①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而K+和NO-3能透过半透膜,因此X装置会在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②实验设计时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要进行编号,制装片时要先在载玻中央滴加蒸馏水,便于外表皮展开和维持生活状态。③两组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都因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因此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4)由于K+和NO-3能够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被细胞吸收,因此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自动复原的现象。

35.(9分)(2014·吉林大学附中)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其中A~D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据图回答:

(1)观察图甲可知,该生物膜是______,它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图中________(物质)的种类。

(2)图甲中a~e,能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乙细胞吸K+排Na+,则Na+和K+的运输方式分别可用图甲中________(a~e)表示。

(4)提取动物的图甲结构,最好选用________做材料,原因是________。

(5)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细胞膜中水通道蛋白是普遍存在的。如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甲中________(a~e)表示。

[答案] (1)细胞膜 A (2)b、c、d

(3)e、a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5)c

[解析] (1)图中D表示糖蛋白,所以含有物质D的一侧是细胞外侧。该生物膜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的上蛋白质,即A。

(2)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能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3)细胞吸K排Na,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运输,故d表示Na的运输,a表示K的运输。

(4)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膜的干扰。

(5)c表示物质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36.(10分)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 000 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蔗糖溶液、

(2)实验步骤: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________,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________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回答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作为因变量。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2)②等量的蒸馏水等量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③水浴锅冰块

(3)①渗透②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

(4)①低温会影响渗透作用,且使渗透速率减慢

②若1组漏斗液面比2组低

③若1、2两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

④低温不会影响渗透作用

[解析] 实验中的自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实验因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因此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就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为因变量,漏斗液面高度会因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 4、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6、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3、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可以说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性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和对应的生物解释(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矿工职业病硅肺——硅尘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进而破坏细胞结构 B.嗑瓜子太多会嘴唇干——与细胞渗透失水有关 C.新宰的鸡肉放置一段时间再煮更新鲜——这与肌细胞线粒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D.大量出汗应多喝淡盐水——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 2.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胡萝卜(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3.下图A中有两个相同的渗透装置,装置1中盛有溶液a,装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都为蔗糖溶液(蔗糖无法通过半透膜),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 C.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 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4.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 B.通常情况下,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髙浓度一侧运输 C.胞吞作用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

D.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 6.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方式a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 B.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7.将生鸡蛋的大头保持壳膜完好去掉蛋壳,小头开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将蛋壳内灌入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烧杯的清水中并用铅笔标上吃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卵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 B.半小时后吃水线低于烧杯的水面是由于清水渗入蛋壳所致 C.若将清水换为15%的NaCl溶液,则蛋壳先上浮后下沉 D.若将正常的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则线粒体内膜先涨破 8.某实验小组在装有清水的水槽中放置两个用半透膜封口的漏斗,漏斗甲装有一定量10%的蔗糖溶液,漏斗乙装有等量15%的蔗糖溶液。两漏斗形状、大小一致且置于水槽相同深度处。初始时刻水分进入漏斗的速率分别为V1和V2,渗透平衡时漏斗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S1和S2。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1> V2、S1> S2B.V1< V2、S1> S2 C.V1> V2、S1= S2D.V1< V2、S1< S2 9.下列关于活细胞内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生物膜都有选择透过性 B.不同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同 C.小分子物质都比较容易通过生物膜 D.甘油进出细胞的速度取决于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 10.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中①④过程的运输方式正确的

高考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与专题练习附解析

必修1专题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试大纲】 1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考点梳理】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1)发生的条件: 具有大液泡;具有细胞壁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 可以证明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 判断某细胞是否是活细胞(只适用于成熟植物细胞);; 证明膜具有流动性;检验细胞液及外界液体的浓度大小。 4、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涨作用(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中央大液泡的细胞):如成熟的叶肉细胞等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

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它有重与糖蛋白糖类,结合形成的4.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细胞膜上的叫做糖被。蛋白质) 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要的功能(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胞表面 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除糖蛋白外,细胞表面还有糖脂。四、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化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主动运输: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浓度差⑴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浓度差和载体蛋白⑵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载体蛋白和能量(主动运输不受浓度限制)⑶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能量,体现了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的进行消耗。例如:变形虫的取食和排泄;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五、比较几组概念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如:O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2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不同生物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典例分析】

细胞生物学课程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Cell 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性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本科 学时学分:课程共18学时;课程共1学分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本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的本科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性,基本技能性实验,以及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四大类。基础验证性和基本技能性实验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规范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与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应用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配合理论课教学,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技术,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通过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兴趣设计研

究课题进行实验,期末要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通过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从而达到集思广益,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 (如果指导书上有实验步骤,可以简单梳理步骤或省略此步),实验结果,结果讨论,有时还要求做思考题。 2、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验操作考查 为主。实验课成绩评定可分为三个部分:出勤率、实验态度占总成绩10%;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占总成绩60%;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的思路、论文撰写、课堂讨论)占总成绩3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与细胞器的显微观察4学时验证性实验必做实验二细胞培养以及冷冻复苏技术5学时综合性实验必做实验三细胞膜的渗透性观察3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实验四细胞融合技术(PEG法)4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实验五细胞骨架的显示与观察4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实验六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5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 5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实验七细胞组分分离技术及细胞组分 的化学反应 实验八精子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5学时设计性实验选做实验九叶绿体分离及离体叶绿体 4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 的还原活性 合计实验个数:9 合计学时数:39学时

细胞生物学课后题

一、细胞内膜泡运输的概况、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膜泡运输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的膜泡靶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主要分为一下三种类型: COPⅠ包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COPⅡ衣被小泡:介导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网格蛋白衣被小泡:介导质膜→胞内体、高尔基体→胞内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的物质运输 二、试述物质跨膜的种类及其特点 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被动运输: 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on)。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 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2、促进扩散:特点: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非线性关系; ③特异性;④饱和性。 (二)主动运输: 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③都有载体蛋白。(三)吞排作用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试述Na+—K+泵的工作原理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3个Na+,转进2个K+。 四、试述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 1)、细胞间隙连接 细胞间隙连接:是一种细胞间的直接通讯方式。两个相邻的细胞以连接子相联系。连接子中央为直径1.5nm的亲水性孔道。 2)、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信号分子(受体)与另一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细胞应答的过程,即细胞识别。 3)、化学通讯 细胞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至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根据化学信号分子可以作用的距离范围,可分为以下3类: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高中生物细胞器表格讲解与例题解析(含答案)

八种细胞器的比较表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届·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B.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解析】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甲基绿染液是观察DNA分布时所用的染液。 【答案】C 2.(2011届·质检)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电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膜呈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线粒体表面积的4倍 C.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后离心,沉淀物中即可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D.溶酶体膜不被其的水解酶分解是因为其不含蛋白质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A项应该是暗—亮—暗,即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A项错误;B项应是大于四倍,因为线粒体有很多突起的嵴,增加了膜面积,B项错误;D项,溶酶体膜上是含有蛋白质的,所有的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只不过溶酶体的水解酶肯定是不能酶解自己的那种,D项错误。 【答案】C 4.(2011届·江二中月考)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解析】图中9是中心体,所以只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A项正确;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和2,B项错误;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D项正确;含有DNA能进行转录的结构有3、5、6,C项正确。 【答案】B 5.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需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膜,离开细胞需要穿过一层细胞膜,再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又需要穿过三层膜,共穿过6层膜。 【答案】B 6.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解析】线粒体、叶绿体可发生DNA复制和转录等生理功能,因此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也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答案】C 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物质输入和输出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班次姓名 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分子 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可能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木糖的分子太大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 2.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 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该过 程中没有发生()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渗透作用 3.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 载体才能完成的是() A.胆固醇进入骨骼肌细胞B.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C.唾液淀粉酶的分泌 D.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4.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 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 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 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 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5.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 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 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 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B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6.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 在视野中看到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下图所示状 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A.a>b,细胞渗透吸水 B.a =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 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 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 发现() A.甲槽 内水的 体积减 小 B.乙槽 内溶液的体积减小 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D.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8.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 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 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 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 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 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 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9. 以紫色洋葱鳞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 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 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 保持着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 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 10.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大于 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 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 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12.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 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基绿染液单独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染色,观察 细胞内DNA的分布 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进行体验细胞膜 制备实验 C.用苏丹Ⅲ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可观 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用健那绿对黑藻细胞进行染色后观察到蓝绿色的线 粒体 13.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型管两 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 1、(4分)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几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__,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 (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则Ca2+和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依次是[ ]______ ____和[ ]__________。 (3)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细胞识别体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__________(填结构)进行信息交流。 (4)图中③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5)提取制备动物细胞膜,最好选用__________作为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然后经过_______ ___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将膜的成分分离、提纯后可以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其中的蛋白质成分;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接近于_ ________。 2、(4分)图甲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丙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ABCD代表物质运输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甲可知,含有核酸的结构有______(填序号),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甲中序号)。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CO 2 浓度最高的结构是 ______(填图甲中序号)。 (2)图乙细胞中含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囊泡Y到达并与?融合,若囊泡Y 内“货物”为水解酶,可推测结构?是________, (3)乙醇能以图丙中________(填丙中序号)的方式进入细胞。BD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条件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_。 3、(4分)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仅能使无机盐离子选择性被动通过的一类通道蛋白。在离子通道上常具有门,因此又称为门通道。根据门开关条件的不同,大体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和压力激活通道(如图一)。电压门通道由膜电位控制门的开关;配体门通道门的开关取决于细胞内外特定的物质(配体)与相应的通道蛋白(受体)结合,从而影响离子进出细胞;压力激活通道门的开关取决于机械力的作用。图二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神经冲动、刺激肌肉收缩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先后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各门通道开放顺序以数字标注)。请分析回答。 (1)乙酰胆碱储存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离子通道X、Y、Z中属于配体门通道的是_______。 (3)据图分析,进入突触小体中的Ca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兴奋的传导。在突触小体内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中,Na+和Ca2+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 (5)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它们执行不同的功能,从其组成成分上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不同。 (6)高等动物内环境稳态还需要激素的参与,激素由____运输到达靶细胞发挥____作用。

榆林市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

榆林市高中生物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和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 A.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B.小分子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被动运输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 D.蛋白质分子通过载体的作用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2.下图为“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过程和细胞观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活动应选择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B.第2次观察时中央大液泡把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挤到四周,紧贴着细胞壁 C.吸水纸的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出的多余液体 D.若图2细胞中紫色开始变浅,则该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以黑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实验”和“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观察的均是活的叶肉细胞 B.“观察叶绿体实验”时需选取幼嫩的黑藻叶片 C.“观察叶绿体实验”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中运动 D.“观察质壁分离实验”可看到细胞内绿色的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加深 4.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进出细胞都要依靠主动运输 B.胞吞胞吐运输物质时也要消耗能量 C.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质的结合是具有特异性的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 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方式不同 C.体温的变化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没有影响 D.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6.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学习心得

细胞生物学学习体会 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有幸聆听到王金发教授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讲授,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2、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5年9-12月,本人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进修学习,有幸聆听王金发教授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

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3、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位,如细胞膜、线粒体、核膜、细胞外等部位。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分选,与信号肽和导肽有关。蛋白质的分选主要通过核孔运输、跨膜运输、小泡运输方式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一)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四章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复习题 1.下列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A.蚕豆叶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2.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甘油、葡萄糖 B.脂肪酸、酒精 C.钾离子、水 D.氨基酸、钠离子 3.(2010·佛山模拟)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g/mL)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 A.h1>h2,M1<M2 B.h1>h2,M1=M2 C.h1>h2,M1>M2 D.h1<h2,M1>M2 4.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如图。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 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 水量 6.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几种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生物膜很可能是细胞 膜,因为有糖蛋白D B.a~d中,属于被动运输 的是b和c C.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 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 b,进食6小时后,C代表 的激素——胰岛素分泌会 增加 D.因为组成生物膜的分子都是运动的,所以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7 .如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情况。若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后,下列曲线中最有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8.(思维拓展题)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 Ca2+、Mg2+的大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 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 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 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细胞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 1.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答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找答案。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2.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性? 答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1858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细胞学说、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细胞学说又是后二者的基石。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是生物科学和医学分支进一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1)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 细胞的发现(1665-1674) 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描述了用自制的显微镜(3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

高中生物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2)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观察。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及时清洗和摆放实验用具,爱护实验卫生等。 教学重点 1、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 2、渗透作用;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难点 1、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操作的细节)。 3、细胞膜不仅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具准备 1、渗透演示实验。 2、萝卜条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 3、渗透原理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让我们先来分析水是怎么进出细胞的。请同学们先看一下渗透现象的示意图。 一.渗透作用 展示课件,思考: 1.课本上的讨论题 2.什么是半透膜?(允许一些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让别的一些分子(或离子)透过的膜) 3.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两个怎样的条件? (1)要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 讲解:(1)蔗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2)两侧的水分子都在运动。(3)由于下侧(烧杯内)的水分子数量多(相对浓度大),所以由下侧进入上侧(漏斗内)的水分子比由上侧进入下侧的水分子多。(4)整体表现为水分子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了漏斗。这种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运动叫渗透作用。这个装置叫渗透装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最新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分支学科,已被教育部列为理科生物学教学的优秀重点基础课程。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汇聚点,因此,细胞生物学教学在生命科学综合素质教育及实验技能综合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决定了本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在教学中应以重点内容的课程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操作与观察,并在实践中加以深化巩固。为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其他教学手段作为补充。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特性、功能及其调控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技术。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第一章绪论 1.主要内容 (1)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2)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2.教学要求 (1)了解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2)了解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3)了解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4)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5)了解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6)了解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二)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1.主要内容 (1)细胞的基本概念; (2)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3)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4)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了解细胞的基本共性; (4)了解病毒的基本知识; (5)了解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复制); (6)理解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7)了解并掌握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细菌和蓝藻; (8)了解古核细胞(古细菌); (9)理解并掌握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10)理解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2)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 (3)理解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细胞器与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4)了解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类与脂质等的显示方法; (5)理解并掌握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6)了解细胞内特异核酸序列的定位与定性; (7)理解并掌握利用放射性标记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合成动态; (8)了解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 (四)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主要内容 (1)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2)细胞连接; (3)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和功能; (2)了解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3)掌握并理解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种类与功能; (4)了解细胞表面的粘着因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