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_重点学校_腐败案频发

中小学_重点学校_腐败案频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小学“重点学校”腐败案频发

千万元捐资助学款“撂倒”一串校长

前不久,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原领导班子被“一锅端”。原校长唐运南、原党委书记许剑日前因贪污受贿罪被起诉。而此前该校4名原副校长周怀生、黄日梅、郭林华、方福海等也分别被判处“判3缓3”至4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

从2004年到2007年间,唐运南伙同以上人员对招收初一学生暗箱操作,分数不够用钱买,从而形成一个1600万元的所谓“捐资助学款”小金库。随后,他们通过虚报账目、加班津贴、直接私分等手段侵吞巨额公款。

透视这起教育腐败窝案,人们不禁要问:“捐资助学”缘何成为乱收费的“挡箭牌”?

名校招生“新招”:分数不够收取“捐资助学款”

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广西大学附中是一所重点中学,良好的校风、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教学成果,使其在广西公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推崇。

2002年12月至2007年11月2

日刑拘之前,唐运南在该校任校长。从

2004年起,这所中学推出招生新招:凡

分数不够的,除西大职工子女和友好单位的学生外,其他由学校组织重新参加考试,对考试成绩列前300名的学生分成三个分数段,按照“招生名额”除部分学生收取“借读费”外,其他分别收取

6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捐资助学

款”。这个“招生名额”一般由学校内部划定,分数线也每年在变。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2007年案发时止,广西大学附中先后向学生家长收取“捐资助学款”1600多万元。

“小金库”体制外运行:

“为所欲为”

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广西大学附中的账目由广西大学财务处统一管理,所有“捐资助学款”必须统一缴纳到公共专用账户上。但实际上广西大学附中绝大部分“捐资助学款”并没按照有关规

定执行,而是经唐运南同意,存入几名副校长的私人账户和学校食堂账户,成为“账外资金”。

为了相互牵制,掩人耳目,唐运南等人“商量”:以一个校领导的名字开户,存折由第二个人保管,密码由第三个人掌管。2005年至2007年间,西大附中以个人名义开办存储账户多达11个。

殊不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这些“捐资助学款”账外资金却成了“唐僧肉”。在唐运南的“牵头”下,学校领导班子动辄以开会为名分发劳务费、以寒暑假加班为名发放“红包”……唐运南更

是常常拿一大堆发票回来,动辄一两万元在“小金库”里“报销”。2005年至

2007年间,唐运南单独或伙同他人侵

吞、骗取公款共计67万余元,个人实际所得36万余元。

广西大学附中四名涉贪的原副校长供述,看着唐运南把“小金库”当成“提款机”,他们心理不平衡。于是,也都想方设法找发票“报销”。有一次,在唐运南再一次以“业务费”的名义报销发票后,许剑等人直接将原副校长郭林华卡中的13万元公款私分。这一次“报销”,有的甚至一张票据也没有。

为了防止意外,不留下后患,2006年4月,周怀生等人扛着重达七八公斤的原始票据,来到广西大学东校园西头的一间杂货房,有人负责焚烧,有人负责把风,把这些票据烧毁。整个焚烧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2007年7月,广西大学纪委对西

大附中的账目进行审查,要求学校提供近几年来的捐资助学款支出情况。为应付检查,在唐运南和许剑的指使下,相关人员紧急删除了总务处的电脑记录,并在市区内一家宾馆包下房间连夜赶制假账。

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南宁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杨怀民说,广西大学附

长剑

反腐Fanfu Changjian

30

中属于二级单位,在人事、财务上归广西大学管理,在业务上受南宁市教育局的领导,而“捐资助学款”按规定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协调财政部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广西大学附中监督管理上出现了缺位,巨额“捐资助学款”长期在体制外运行,资金不入账,开支随意。

“捐资助学”成乱收费

“挡箭牌”

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各省区市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办法。实践证明,捐资助学已成为弥补我国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的措施之一。

按照相关规定,捐资助学属于自愿行为,学校不得把捐资助学同录取学生挂钩,杜绝以钱买分、以钱买学籍、以钱选择公办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做法。但现实生活中,捐资助学却“走了样”,甚至成为乱收费的“挡箭牌”。

以此案为例,捐资助学应以自愿为前提,而想让孩子进附中的一些家长,只好昧着意愿去“自愿”。“因为尽管我们非自愿,但如果不交钱就别想进附中,即便如此,还得托关系,找门路,否则连钱都交不上。”一位学生家长说。

除了参照分数收取“捐资助学款”作为学校的“小金库”外,唐运南自己收取“捐资助学款”的方式还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职权挤占招生指标,直接收取学生家长所谓“捐资助学款”后占为己有;另一种是以上级领导打招呼为由,两头欺骗,骗取家长和学校财务人员,自己从中截留。

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副教授盘世贵说,近年来,国家重拳出击整治教育乱收费,以往借招生之机盛行的“择校费”“赞助费”“校中校”“试验班”等乱收费行为有所收敛,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乱收费问题,像广西大学附中这样的打“擦边球”,以慈善为名,行乱收费之实,也并非是孤立的案例。

专家认为,遏制教育乱收费除了教

育、物价、纪检部门严格督查学校执行

收费标准、严格实行收费听证制度外,

必要时要在学生或学生家长中聘请“义

务监督员”,对学校收费和公示情况进

行全程监督。同时,要加强对那些有令

不行、有禁不止的校长、书记等的问责。

根治“重点校”腐败案

利刃何在?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名校腐败案件

说明了什么?在今年3月25日由21世

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发起的“重点学校该

不该取消”研讨会上,刚刚被“一锅端”

的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原领导班子腐败

案,成为与会者的讨论焦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会者比

较一致的看法是: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

置失衡,正成为教育腐败的重要诱因。

“我们的优势教育资源比10年、15

年前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而学龄人口

比10年、15年前大大降低了,怎么能

说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了呢?这里面有

特定的制度性原因。”21世纪教育发展

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

杨东平以“重点学校”制度为例说:

“我们人为地用倾斜的方式打造少数名

牌学校,制造了学校差距。”

据介绍,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

距越来越大,主要源于择校收费制度。

择校收费制度起始于非义务教育的高

中阶段,教育管理部门通过“限人数、限

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加以规范。

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收择校费是违法

的,有关部门和学校均否认这项收费。

为了规避风险,学校收取的择校费通常

是以“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的名义出

现。

“择校收费政策将‘以钱择校’、‘以

权择校’合法化和制度化,是对义务教

育法精神和教育公平原则的粗暴破坏,

明显改变公办学校的公益性,公办重点

学校人为地制造和扩大了社会阶层差

距。”杨东平说,“择校收费有一个新变

种,即重点学校与某些相关政府部门以

‘共建’的名义招收‘共建生’。这是有关

部门典型的以权谋私行为,也是择校生

政策难以革除的重要原因。”

如果能够依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

化,教育腐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没有

依法办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有关部门责任的缺失。

北京市政协委员、律师刘凝近几年

都有关于教育的提案,他自言是“一个

从20多年前大学毕业以后就彻底脱离

教育界,但非常关心教育”的人。

“根据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阶

段是不能有好学校的。”刘凝解释说,义

务教育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一个公共产

品,既不提供高水平教育也不提供低水

平教育,而是提供均衡水平的教育。

刘凝说,所谓的均衡教育,不是说

不挂重点中学的牌子,不管什么条件都

能招生。在硬件上,比如教学楼、操场、

试验设备,实现平衡配置相对容易,最

重要的是校长、老师的平衡配置。“大范

围的平衡不容易,但是局部的平衡应该

不难,比如在北京某个区的范围内统一

分配师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讲得

非常清晰,就跟出门往右拐打酱油一样

简单,并不难理解。”

王晋堂是北京市一中的原校长,他

说教育领域有两类情况值得警惕。一类

情况是不懂法、不知法。家长不懂还可

以理解,一些搞教育的人和教育学者也

不懂法,说明法律还不够普及。另一类

情况是知法违法。个别主管教育的官

员,屁股坐到了利益上,知道一些事情

不能做,但还是要暗箱操作。

杨东平说,相关部门依法行政、依

法治教,是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

的关键。他说,地方政府必须按照义务

教育法的规定,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

能,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障教育公

平,恢复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促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同时,通过取消重点学校和择

校费制度,恢复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

使择校竞争得到明显改善,义务教育阶

段“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栏目主持人:余洋yuyang5076@163.com

31

2009/8总第32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