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_回顾与反思_束定芳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_回顾与反思_束定芳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_回顾与反思_束定芳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_回顾与反思_束定芳

2009年8月August 2009第32卷第3期Vol.32No.3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本文数据统计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唐树华、黄洁、田臻和唐晓磊等的帮助,特此致谢。1

该文章的英文原文“Temporal Sequence and Word Order in Chinese ”于1985年载于Haiman 主编的Iconicity in Syntax ,由

John Benjamins 出版公司出版。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肇始于20世

纪80年代末。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最初引进、介绍到迅速发展、多方位应用以及理论反思几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国内语言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回顾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背景、主要特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简要勾勒和分析,旨在对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1.中国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如果把James H.Y.Tai (戴浩一)1988年由黄河翻译并发表于《国外语言学》上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1一文作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传播和应用的开端的话,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已历经整整二十载。为呈现这期间的总体发展轮廓和趋势,我们对1988

年至今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语言类刊物上发表的认知语言学方向的论文和引进、出版的主要著作做了统计(见下页图1和表1)。

其中论文数据来源于六种语言学类主要学术期刊:《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和《当代语言学》。前五种是我国汉语和外语界引用、转载率较高的刊物,《当代语言学》则是一份侧重国外语言学成果引进并与汉语研究结合的重要刊物。

从图1可以看出,这二十年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数量、范围、水平都在大幅提高,其主要发展趋势在各刊物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最初约十年的稳步增长及本世纪以来的全方位迅速发展。

对认知语言学相关著作的检索主要通过北京图书馆馆藏书目中含“认知”或“语言”的书目查找,并手工缩小范围,同时利用上海外教社、北京外研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网站进行搜索和补充,统计结果见表1。

国内专著和引进著作呈现出与期刊论文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

———回顾与反思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束定芳

提要: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肇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和思想最初引进我国并非针对形式主义的反动,而是为适应语言学界寻求语法描写和解释充分性的需求,为语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从初步引进、应用、多方位发展到反思与国际化,中国认知语言学在语法研究、翻译、文学、诗学、外语教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概述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发展的历程,总结其发展背景和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汉语研究、解释的充分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05(2009)03-0248-09

图1六种主要语言学刊物认知语言学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统计(1988至今

1988-1998

1999-2003

2004-2008

2158012151

7

2010

0160

272

111

0128

096032012000021011

010112

24

86

时间国内专著(总计97部)

总量概述认知语法认知语义

认知语用隐喻应用类型学语法化论文集引进著作(总计15部)

总量认知语法概述

认知语用隐喻认知语义类型学应用

总计

112

表1国内认知语言学专著出版、引进情况

束定芳

249

2

据中国社会科学论文引用索引(CSSSCI )统计,“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下)的引用率达68次(1998年-

2007年)。

相似的发展趋势。在最初约十年时间里,国内仅出版了两部认知语言学方面的著作。但进入本世纪后,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专著和引进著作的数量都稳步增长,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学者们从认知语法、隐喻、认知语用、语言类型学等多个角度,结合我国语言、文化的特点,对认知语言学各分支、流派进行概述、应用和反思,并逐步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之中(见表1)。

依据这二十年间的论文、专著的数量及其涉及的主题范围和研究方法,我们将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粗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初步引进与应用阶段(1988-1998);(2)多方位介绍与发展阶段(1999-2003);(3)发展、反思与国际化阶段(2004-2008)。需要说明的是,这几个阶段并非界限分明、相互独立,而是一个彼此交错、同步发展的过程。

1.1初步引进与应用阶段

国外认知语言学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1975年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 分校举办的

语言学暑期班上宣读的四篇论文,分别是

Kay 有关颜色词的研究,Rosch 对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Talmy 对多种语言中空间关系表达方式的讨论和Fillmore 关于“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 )的论述。

我国语言学界从认知视角对语言现象的研究,始于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中后期。最早进行尝试的是旅美台湾学者戴浩一。他以汉语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完全不同于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角度解释了汉语语法现象,这一新动向引起了国内语言学界的极大兴趣,也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外语言学》连续3期刊载的对戴文的译介(1988,1990,1991)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的开始。自此,国内语言学界开始了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持续关注,

早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外认知语言学奠基之作的评介和相关理论综述。对重要著作和文章的评介是研究成果和理论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期刊论文中,这类文章占了相当的比重,也为我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沈家煊对《认知语法基础》的评介,石毓智对《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一书的评介等。

(2)汉语语法研究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直接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序、词类等问题的研究都有启发,能解释一些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不好解释或不能解释的问题。如陆俭明(1988)针对类似“盛碗里两条鱼”成立,“*盛碗里鱼”不成立的语言现象,指出“一定的语法范畴(数量范畴就是其中的一个)对一定的句法结构都会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沈家煊(1995)则用“有界”和“无界”的概念解释了数量范畴为什么会对这类双宾结构起制约作用。而且,沈家煊引入“有界”和“无界”的概念来划分词类,对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动词分为持续动词和非持续动词、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这三者加以概括,说明词类划分背后的认知理据。另外,刘宁生(1994)对汉语空间关系表达的研究等都是直接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决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这期间的专著———《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1998)和《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计算分析》(袁毓林1998)也主要是引介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并用以解释一些具体的汉语语法现象。

(3)隐喻、原型理论的介绍与应用。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颠覆了传统的亚里斯多德范畴观和隐喻观,对于认知语言学核心主张的确立起到了奠基作用。在我国认知语言学发展初期隐喻和范畴观相关研究也占了相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

250

对较大的比例,如袁毓林(1995)应用“家族相似性”概念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束定芳(1996,1998)对隐喻的本质、工作机制的探讨等。

1.2多方位介绍与发展阶段

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约1999-2003年),随着研究成果数量和涉及的主题

范围的扩展,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进入了多方位介绍与发展阶段。论文、专著的数量大幅增长,涉及的主题范围迅速扩大,各类学术会议相继召开。

(1)论文专著数量大幅增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短短5年的第二阶段(1999-2003),论文和专著的数量(论文

260,专著15)远远超过了第一阶段11年(1988-1998)的总数(论文11,专著2)。

正是在这期间,沈家煊(1999a )、石毓智(2000,2001)、束定芳(2000)、熊学亮(1999)、张辉(2003)等十几本专著相继出版,极大地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应用的发展。同时外研社和北大出版社也通过引进版权出版了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原著,如Langacker (1987)的《认知语法基础》(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Ungerer 和Schmid 合著的《认知语言学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等,为中国研究者和学

习者直接研读原著提供了方便。

(2)主题范围迅速扩大。

国内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第一阶段的主题较为集中,主要探集中在汉语语法认知、语言与认知的关系、隐喻和转喻等方面。相比之下,在第二阶段,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关隐、转喻的探讨激增,评介类文章、认知语用、认知语义方面的研究也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语法化、概念合成、心理空间、认知语言学在翻译、文学、教学、词典学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迅速发展。

(3)各类学术会议与学术讲座相继举行。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也在各类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中得到体现。

2001年,首届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与会代表70余人;2003年,第二届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与会代表100余人,心理空间理论创始人Fauconnier 应邀到会发表主题演讲;2004年,第三届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200余人,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Langacker 和构式语法代表人物Goldberg 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同年4月,隐喻认知理论的奠基者Lakoff 应邀在我国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高校进行了为期两周左右的巡回演讲。5月,神经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Lamb 应邀参加了

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认知功能语言学讲习班”。

1.3发展、反思与国际化阶段

2004年以后,一方面,中国认知语言学

研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论文、专著的数量和涉及范围都稳步上升,同时各类研讨会和主题学术会议也有所增长。2006年5月,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成立,

Fauconnier 和Turner 到会发表主题演讲。11

月,湖南师范大学举办“第一届国际认知语义学研讨会”,Talmy 应邀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2007年5月,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

束定芳

图2第二阶段(1999-2003)与第一阶段论文、专著

数量(1988-1998)对比

251

讨会在湖南大学召开,Langacker,Geeraerts,Tsur,Panther等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7月,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被正式接纳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的成员。2008年7月,首届中德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德国召开。

另一方面,在对国外理论介绍应用的同时,国内一部分学者也对相关理论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反思(如刘正光2001)。2004年以后,中国学界客观思考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及对汉语研究适用性的研究明显增长。如石毓智(2004a,2008),邓云华、石毓智(2007)等指出了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以及“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还对语言规律的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陆俭明(2004)提出“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来解释构式语法尚未解释清楚的问题:“为什么相同的词类序列、相同的词语、相同的构造层次,而且相同的内部语法结构关系,甚至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还是相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却会造成不同的句式,表示不同的句式意义?”沈家煊(2008)也指出语言学家的任务不是研究语言学理论而是语言,强调基于语言事实而非基于语言学流派的研究。

2.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2.1针对汉语研究问题的借鉴与应用而非对乔姆斯基理论的反动

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完全出自与国际认知语言学发展根本不同的背景和传统。尽管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早在1979年就被译介到中国,但是生成语法理论并没有被广大的汉语研究者所接受,没有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系统应用,也并未如在美国那样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实际上,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最初的引进与借用是部分语言学家为了走出汉语语法研究结构主义方法陷入的困境的一种尝试,有着中国汉语语法研究特殊的学术背景。

受结构主义理论影响,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描写为目标。八十年代后期陈平(1987)“描写与解释”一文发表后,对现代汉语语法现象、语法规则的解释开始引起汉语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学者们陆续发表论著,力图寻求观察、描写和解释的充分性与合理性。沈家煊(2000:19)指出,语法研究所追求的目标,高一点的是要对哪些合乎语法,哪些不合语法作出预测(predication),低一点的是要对合乎和不合语法的现象作出解释(explanation)。陆俭明,郭锐(1998)对于汉语界进行认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进行了解释。他们指出,汉语语法认知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从人的认知角度对种种语法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而且要求自己所作的解释在语法形式上能找到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证据,如从“临摹性”、“典型范畴”、“常规关系”、“隐喻”等角度,对汉语的词序、词的重叠、词类的本质特点、肯定与否定既对称又不对称等现象作出解释等。同时,认知语法学还能挖掘出一些用以往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所不易发现的语法现象,比如张敏(1998)从认知角度解释偏正结构中“的”字隐现问题时挖掘出的关于“我儿子”、“我的儿子”等结构的区别与联系。

2.2外语学者和汉语学者的互动与互补

科学研究不光涉及概念、模型、方法,同时也涉及到人物、活动及其交流方式(Geeraerts&Cuyckens,2007)。在中国,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在各自的领域做了积极的探索,从而推动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其中一些文章和论著可谓中国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代表作。汉语界学者的论著被外语界普遍引用,外语背景学者的论著也受到汉语界的关注。

2.3研究涉及的范围广,参与的人数众多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范围广,参与人数众多。这在专著、期刊论文数量、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都有体现(见表2)。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252

研究主题专著期刊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认知语法284948560

认知语义10305014

隐喻、转喻979201615

认知语用73410153

概述263830

构式语法023628

语法化35420

心理空间、概念合成070183

对比研究71614174

语言类型学15215

书评05300

应用1314141000以上

总计973311571892

表2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主题分布(1988-2007)

注:以上期刊论文统计来源于前文提到的六种语言类核心期刊,专著统计中“对比研究”与其它主题的数量重叠,论文集都并入“概述”。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几乎涉及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所有相关领域,参与人数众多并逐年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从事语言学研究的高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总人数大幅增长。其次,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也与汉语界和外语界学者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传统有密切的关系。中国语言学研究可粗略分为外语界的研究和汉语界的研究。语言学在学科分类中被分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前者关注语言的普遍理论,尤其是国外新的语言学理论,能够迅速将新成果引进国内,并应用到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以及外语教学过程中去。后者主要关注汉语言事实的描写和解释,尤其是如何发掘和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服务于汉语教学和信息加工的需求。但近年来汉语界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开始关注国外语言学新理论,并应用于汉语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汉语研究的发展。总之,前者侧重理论的介绍,关注理论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后者更关注的是理论的实用性。这两种背景的语言学家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促成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广、人数多的特点。

另外,不能不提的一点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本身所特有的吸引力。与形式语言学相比,认知语言学关注的语言现象丰富多彩,使语言研究变得饶有趣味;同时认知语言学关注不同语言之间,以及同一语言中相似形式之间的差异,其解释性对于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沈家煊2008)。

2.4研究会、国际会议、学术讲座、学术专著系列出版的推动作用

2006年5月,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成

束定芳253

立。研究会集中了中国外语界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语言学者。三年多来,研究会组织了系列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为广大认知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汉、外语界学者以及中外学者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迄今为止,研究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认知语言学年会以及各种主题会议,如“认知语义学国际会议”(2006,长沙;2008,苏州),“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国际会议”(2008,上海)和“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2008,杭州);“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2008,蚌埠)”等。

同时,“认知语言学暑期班”、“认知语言学十讲”等短期培训对推动中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了三届认知语言学暑期班(2006,2007,200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多期认知语言学系列讲座。

3.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3.1存在的问题

(1)低层次的重复介绍多,具体语言现象研究少

在各类期刊发表的论文中,书评与概述占了很大的比例。很多文章只是在理论问题上打转,局限于对基本概念的阐述。一些研究停留于低层次的重复介绍,缺乏结合我国语言实际和语料的系统、创新的研究。

(2)研究范围广,方法论研究少

我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因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而迅速与国际接轨。但是总体来说,我们的认知研究语言学研究范围广,但是方法论研究少。多数研究着眼于将国际认知语言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汉语研究、外语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很少有研究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

(3)邀请来讲座的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少,在国外产生影响的研究少

国际认知语言学界的许多著名学者,如Langacker,Lakoff,Talmy,Croft,Kemmer等都来过中国,与中国学者、学子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这对我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国际交流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我国认知语言学学者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很少,在国外学者中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少。

3.2中国认知语言学发展展望

(1)加强基于汉语语料的对比或类型学研究

外语界的研究者能够较快地接受和理解国外语言学成果和理论,对所掌握的外语语言也有一定的直觉。他们了解国外语言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致力于寻找人类语言的共性与特性,并使之服务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沈家煊(2007)建议外语界的人多做汉语和外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语言教学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探求语言的普遍规律,透过语言之间表面上的差异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

(2)研究方法多元化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一方面是指认知语言学视角与其他语言学研究视角的结合,呈现出视角多元化以及研究跨领域互补的特点;另一方面指认知语言学具体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认知语言学研究不再主要依赖内省法,而是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纳不同的实证方法,如心理实验法、视听语料法、语料库法或调查法等。

(3)进一步加强基于语料库的(Corpus-based)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其基于用途(usage-based)的语言观,认为语言知识源起于语言的使用。在基于用途的模型中(如Langacker1987,1988,1999;Barlow&Kemmer2000;Tomasello2000;Croft&Cruse2004),备受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该观点的重要影响在于它考虑到了低层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254

图式在与高层图式竞争过程中的优先性、使用背景和具体使用事件对意义建构的作用、标记/类型频率以及实际语言使用语料比如语料库的重要性等。

近年来,作为对传统内省法进行补充的语料库方法的应用呈上升趋势。在国际学术期刊《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中搜索到使用语料库方法的论文26篇中,有21篇是2004年以后发表的。另外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的论文集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Metaphor and Metonymy (2006)就是对隐喻、转喻基于语料库的系列研究,其中十二篇论文利用语料库方法验证、修订甚至推翻了传统内省法提出的假设或理论。其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还有基于语料库的构式研究(Gries,Hampe&Schonefeld 2005),基于语料库的象似性(iconicity)研究(Diessel2008)等。

(4)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更多的相关领域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本质的看法将为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启示。如认知语言学可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可以为词典编撰等工作提供新思路。认知语言学理论应该也更可能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

4.结束语

二十年来,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和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认知语言学的魅力在于对语言事实及规律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预测性,以及它对语言使用者心理现实性和相关文化、语言特性的充分考虑。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为相关研究对语义和广义语境作为语言研究重心的回归(resemantization&recontextualization),更符合汉语的语言特点。中国语言学家可以也必将对认知语言学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Diessel,H.2008.Iconicity of sequence: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ing of temporal adverbial clauses in English[J].Cognitive Linguisitcs,Vol.19,Issue3:465-490.Geeraerts,D.&H.Cuyckens(eds.).2007.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C.A.2004.Review on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J].Cognitive Linguistics 15,1:104-112.

Sampson,G.Schools of Linguistics: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M].Stanford,CA:Stanford UP,1980.

Stefanowitsch,A.&S.Th.Gries(eds.).2006.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Metaphor and Metonymy[C].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陈平,1987,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1-15。戴浩一著,1988,黄河译,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10-20。

戴浩一著,叶蜚声译,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4):21-27。戴浩一著,叶蜚声译,1991,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J]。国外语言学(1):25-33。戴浩一、苏秀芬,台湾手语的呼应方式[A].百川汇海:李壬葵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C],2006,341-363.

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323-330.

林书武,1997,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11-19。

刘宁生,1994,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J]。中国语文(3):169-179。

刘正光,2001,莱柯芙隐喻理论中的缺陷[J]。外语与外语教学(1):25-2。

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J]。语法研究和探索(4):172-186。

陆俭明,2004,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2):15-20。

陆俭明、郭锐,1998,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束定芳255

[J]。世界汉语教学(4):3-21。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5):367-380。

沈家煊,1999a,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1999b,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3-15。

沈家煊,2000,说“偷”和“抢[J]。语言教学与研究(1):19-24。

沈家煊,2004,语法研究的目标——

—预测还是解释?

[J]。中国语文(6):483-491。

沈家煊,2008,认知语言学系列丛书序[A]。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0,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1,语法的形式和理据[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4a,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外国语(2):21-33。

石毓智,2004b,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束定芳,1996,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1):9-16。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旭,1999,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1):34-40。熊学亮,1999,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徐盛桓,2002,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1):6-16。

徐盛桓,2007,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3):2-9。

徐盛桓,2008,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2):93-99。

袁毓林,1994,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J]。中国语文(4):241-253。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154-170。

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辉,2003,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军事谊文出版社。

张辉、宋伟,2004,ERP与语言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6):38-68。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收稿日期:2008-12-28;

作者修改稿,2009-03-05;

本刊修订,2009-06-15

通讯地址:273165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shudfk@yahoo.com>

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256

328

Abstracts of Articles in This Issue

On the unaccusativity of verbs in Chinese existentials,by Sui Na and Wang Guangcheng,p.221

In the literature on Chinese existentials,some researchers hol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verbs that are not unaccusative:the motion verb(e.g.you(swim),fei(fly)and pa(craw))and some transitive verbs(e.g.xie(write),hua(paint),xiu(embroider)and ke(carv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perties of these two types of verbs in Chinese existentials and argues that all the verbs in the existentials exhibit unaccusative properties.We propose that it is the event predicate“OCCUR”that determines the unaccustivity of the verbs in this type of sentences.Following Huang(2007),we hold that the unaccusative/unergative dichotomy in its essence represents two types of events.The study also defends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 of the existential verbs.

On the construction of‘ai V bu V’,by Li Wenhao,p.231

The construction of‘ai V bu V’implicates that the speaker is displeased and leaves the hearer to his or her discretion.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the construction of ‘ai V bu V’has come as a result of the contraction and ellipsis of‘ai V or bu V(I don’t care/it’s up to you to…)’.The meaning extension of‘ai V bu V’has occurred in tandem with its stabilization mainly through grammat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zation.As a typical instance of this construction,‘ai li bu li’(ignore)has undergone a high degree of subjectiv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 due to frequent use.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metaphors:A cross-cultural study,by Xiang Chengdong and Wang Mao,p.239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metaphor by making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animal metaphors in two typologically different languages,i.e.English and Chinese.The“GREAT CHAIN OF BEING”metaphor(Lakoff&Turner1989),along with the principle of metaphorical highlighting(K觟vecses2002),was used as a framework in compar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animal metaphors of the two languag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anim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similar to a certain extent,many aspects of them are culture-specific.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36animal metaphors under investigation in these two languages a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from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decades:Review and reflection,by Shu Dingfang,p.248

Stud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started in China in the late1980s.Instead of being a revolution against generative grammar or truth-conditional(logical)semantics,it tried to cater for the need to search for descriptive and explanatory adequac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Starting from limited applications of cognitive principles to Chinese grammatical analysis,Chinese CL

329 has undergone rapid expansions and made great advances in different areas in the past20years.This paper aims to sketch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 development,the achievements Chinese cognitive linguists have made in the past20years and possible directions Chine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might take in the future.

Theme studies:An overview,by Zhang Daqun,p.257

The notion of Theme has been an issue of much debate since it was first advanced by the Prague School in the1930s.Based on Halliday’s conception of Theme,this paper sets out to evaluate different views proposed by scholars such as Fries,Martin,Huddleston,Thompson and Huang.It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me,demonstrating that disagreements over Theme largely revolve around its definition,identification and type.This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Method of Development and Periodicity,aiming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me in discourse.Finally,the paper shows that Theme studies are beginning to extend from the clause level to the discourse level,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role of the interpersonal Theme in discourse organization.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output o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comparison with reading input,by Niu Ruiying,p.266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output o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comparison with reading input.Participants were240Chinese university English major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for three different tasks:a collaborative written output task,a collaborative oral output task and a reading input task.All three groups took vocabulary posttests four times after task treatment.Posttest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llaborative output,especially collaborative oral output,led to significantly mor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than reading input did.However,collaborative written output and collaborative oral output did not bring abou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vocabulary learning.The findings we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lexical learning mechanisms involved in collaborative output,task requirement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earners’attentional resources in task performance.

Effect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ask type on structural priming in L2production of English dative constructions,by Wang Min,p.276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prob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magnitude of syntactic priming is modulated by proficiency level and task type.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structural priming effect which occurred in L2production of English dative constructions.Participants were two groups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whose English proficiency belonged to two distinct levels.Experiment1adopted a written sentence completion task and Experiment2an oral picture description task.It was found that both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ask typ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magnitude of structural priming in L2production.More specifically,L2learners with higher language proficiency were more sensitive to syntactic priming and the priming effect was stronger in the oral picture description task.However,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ask type.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语义学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具有多个相关义项的语言现象。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盲目的, 而是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时变化的结果, 因此认知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新义项以基本义项为核心, 按照辐射型或链接型方式排列, 构成一个词项意义的原型范畴。人们总是从基本义项出发, 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等方式, 将新义项赋予现有词项, 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 认知; 一词多义;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Abstract:Polysemy is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a lexical item has more than one related meaning. It is the diachronic result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by human cognition. New meanings, centering on the basic meaning and arranged in a radiant or linear manner, form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of a w ord. People tend to attach new meanings to a lexical item by w ay of categoriz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iking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polysemy. Key words: cognition, polysemy,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即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以上的意义, 语言学家将此语言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 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减轻了人们词汇记忆的负担,是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语言手段。因而,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成为了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做过众多的研究, 其中主要有: K atz 和Fo rdo r( 1963) 基于组词间的类似性提出的语义成分分析法(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由德国学者J. Trier 提出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以及传统的真值语义分析。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有看清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的关系, 也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范畴化的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方式,发展模式以及认知手段进行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 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 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之。所谓“心生而言立” , 其认知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一概念生成一语言符号(赵艳芳,20 0 1 : 3 5 )。Lakof与Jo h n s o n (1 9 8 0 : 1 9 5 : 1 9 9 9 ) 以及L a k o f (19 8 7 )根据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和语言等均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体验哲学和C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 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 (王寅, 2 0 0 5 : 1 6 )。认知是和语言不可分的,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和发端。语言是由客观世界, 人的认知体验, 社会、文化历时与共时价值观及其语用因素促动形成的、具有动态演绎、延异性质和形态的象征符号系统和精

认知语言学作业

认知语言学概述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研究认知语言学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摘录了部分内容,试图通过他们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和总结帮助初学者了解认知语言学这门课程。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言认知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最近十几年内受到了语言学界的青睐,国外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国内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认知语言学向占主导地位的、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发起了挑战,语言学家也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证实。本文主要阐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界对认知语言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 一、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基础 1、哲学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客观为基础,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简称经验主义)为哲学依据。经验主义认为没有绝对客观的现实,也没有完全离开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的感知和思维。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性,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物理的、生理的),人与人(社会的、文化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和智力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吃、穿、住、行)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但大脑不是象一面镜子一样一成不变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具有自身的认识事物的结构和规律。每一种经验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结构,正是这种多维的结构构成了经验的完型。因此,客观现实反映在大脑中形成了认知世界或认知结构。认知语言学就是研究这一认知结构及其规律对语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范畴理论、知识、意义、理解、语言、推理、真理等都提出新的解释。(赵艳芳,2000) 2、心理学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继承和发展了心理学中关于经验联想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崇尚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批判其他人认为的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心”的观点。它从人的生理基础出发,认为大脑与人身不可分,提出了“身在心中,心在身中”观点,即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生作用的人自身。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最基本的要素是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而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是通过人自身与外界发生作用而直接被理解的,其他概念和范畴是通过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模式而间接被认识的。认知具有自己动态的完整结构和模式,不是机器可以模拟的(王廷,汪安圣,1996)。 乔姆斯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和认知能力是人类大脑生物结构所固有的,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天赋予的大脑结构特征中来的。人类习得语言是人类先天具有习得语言的特殊机制的结果,即“语言习得机制”。它是在人们无法了解语言在人的大脑中是如何生成,理解,而儿童又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习得复杂的母语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假想。Chomsky的普遍语法认为人类大脑中先天存在一种跨越不同语言的语法通则,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语法”向个体语法(即特定语言的语法)转化的过程。假如没有这种天赋,在语言数据输入不充分的情况下,语言习得将不可能产生。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包括二语习得是人类先天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的产物。由这一假说派生的“管约理论”、“原则—参数语法”、“最简理论”都根本上继承了原则,即人类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自足的形式系统,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给人类的语法设定了原则(尚亚宁,雷宏友,2008)。 3、语言学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人类普遍认知组织的一部分,它产生于个体认知发展

认知语言学讲解

陈忠著 , 《认知语言学研究》 , 2005年 , 第1页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概说 第一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及其背景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并以1989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为准,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式成立。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相对立,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认知语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G.Lokoff;R.W Langacker ;C.Fillmore;M.Johnson; R.TayIor;Haiman,M.John;D.Geeraerts;P.Kay等。 戴浩一1985《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原则》、1990《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争议》;谢信一1991《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1999《转指和转喻》、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张敏l 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理论》;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自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认知语言学认为,抽象的心智活动不能脱离身体经验和形体。认知结构与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并且以感知、动觉、经验为基础,思维具有想象性。概念要么来源于经验,要么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发展而来;思维具有完形件和整体性;语言符号不是直接对应于客观世界.而是与用科学概念结构保持一致。 关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认知诺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一方面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在结构方面也参照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换言之,语言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是建立在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基础之上的。语言不能脱离人类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功能而独立运作。 就语义而言,用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描写语义是不够的,语义和使用者的知识系统密不可分。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绝对而明确的界限。语言能力跟一般认知能力是分不开的。 从语言内部层面来看,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句法跟词汇互参互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不存在一个可以脱离语义、词汇意义独立运转的独立的句法系统。 关于句法是不是自足、自主的形式系统,这是认知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争执的焦点。以生成语法为代表的极端形式主义观点的基本主张,是句法自主论。该观点把句法看做是自主的系统.可以脱离语义独立运作。并且认为语百符号的编码具有任意性。 关于语吉符号有没有任意性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索绪尔把符号内部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结合,但是大量的语言事实都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如:“大小、长短、左右、前后、高低”合乎正常范式和语感,而x“小大、短长、右左、后的、低高”却不正常。在“量级”表达形式方面,高量级和低量级之间往往不对称、不均衡,因此“量级”范畴的编码并不是任意的。在这种不对称、不均衡的背后,是认知动因在起制约作用。 无论是“量级”、空间、时间关系,还是其他方面,也无沦是汉语还是英语,语言都不是任意进行编码的。而且编码的依据也不是仅仅根据句法规则。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及方法之一

分支。小学主要由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组成。训诂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语言意义变化的学科。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的著作是《尔雅》,它实际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分类词典。它由叙篇(已亡)、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释官、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十九篇组成。《尔雅》对古代词语变迁的轨迹记载和解释得特别清楚。例如《尔雅·释天》在对几个与“年”有关的同义词的解释时指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训诂学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重要贡献包括:(1)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540部;(2)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3)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等。(陆宗达,2002) 在欧洲,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一方面与修辞学、语文学有关,另一方面与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密切相关。早期的语义学就主要研究语义变化的类型、方式和原因。1883年,法国语文学家Breal发表的一篇论文把语义学这一新学科的目标明确规定为研究意义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根据逻辑学和语文学等标准对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类。 20世纪的前30年间,语义学逐渐摆脱了传统修辞学中X畴概念的束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文明史等邻近学科吸取营养,对语义变化过程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现代语义学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刻影响。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语言的共时状态是一种有组织的结构系统,其中的成分互相依赖,个体的意义取决于它与系统中其它个体的关系。语义学家们把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意义变化的研究中。其中杰出的代表是德国的Jost Trier。他通过对德语中有关“知识”词语的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

L. Talmy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2 vol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第一卷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概念结构系统 第一部分语言中概念结构的基础 第一章语法与认知的关系 一句话在听者头脑中引发一个“认知表征”(cognitive representation),即CR,语言的两个分系统——语法和词汇——分别界定CR中的不同部分:语法界定结构(structure),词汇界定内容(content)。 语法成分界定的各种概念是一个极其有限的集合,是一个成分有限的系统,但它们构成的是语言的“基本概念结构系统”(Fundamental conceptual structuring system),即为语言这一认知系统提供一些有高度选择性的概念结构“图式”或“框架”(Schematic framework)。语法因此决定语言这一认知系统的概念结构。 语言这一认知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其他认知系统(如视觉、推理)的概念系统有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语法与词汇的定义与意义无关,是按形式标准定义 开放类(词汇):实词和复合词组 封闭类(语法):显性的和具体的,包括黏着的(-ed)和自由的(even);隐性的和抽象的,包括“名、动、主、宾、词序、构式”。 由语法界定的概念——语法概念——的性质(区别于词汇概念) 1.语义上受限制 范畴有限:有数范畴,没有色范畴。 范畴的成分有限:有单数、复数、双数、少量数,没有奇数偶数,dozen数,没有no, some, many, most, all等自由形式表达的数范畴。 2.语法成分的所指具有指称的拓扑性(topological reference),非欧几里德性。 拓扑性:图式保持不变(橡皮泥变形后画在上面的几何图形保持不变) This speck is smaller than that speck. This planet is smaller than that planet. This和 that,比较句表达的大小远近关系,都与对象的绝对大小和距离的远近无关。 图式: 。。 The ant crawled across my palm. The bus drove across the country. across界定的概念图式: I swam across the lake. 与lake的大小形状无关(shape neutral, magnitude neutral) 一张纸团成一团后仍然叫它“一张纸”,这是量词的拓扑性。 大部分语法成分所指的概念具有拓扑性或准拓扑性:点、线、在…处、在…里、域、边、分割、单数、复数、同、异、邻接、对应、分布方式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_认知文体学_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_介绍

2004年9月 第36卷 第5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 eign L 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Sept.2004 Vol.36No.5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介绍 重庆大学 刘国辉 E.Semino&J.Culpeper(eds.).2002.Cognitive Stylistics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Tex t A nalysi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 pany.Xvi+ 333pp. 一 认知文体学 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 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两位学者Semino和Culpeper主编并作序,汇集12位作者在认知语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成。其目的是展现认知文体学的研究现状和文体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认知文体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既新也旧。旧是因为文体学一直关注语篇与读者的语篇解读,语言形式与效果的关系。比如M ukar ovsky(1970)的 前景化 理论(F oregrounding theor y)在当代英美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就起过重要作用,它特别关注语言选择和语言模式的认知效果。不过,认知文体学与传统的文体学还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传统文体学倾向于用语言理论或框架来解释或预测语言材料的解读,而认知文体学则关注语言分析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这就为语篇及其解读的关系提供了更系统、更详尽的描述。 二 该书前三章涉及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特定具体语篇中的应用。在第一章,Cr aig Hamilton阐释了 概念整合 或 复合 理论如何解释隐喻、类比和讽喻在Christine de P izan15世纪的语篇T he Book of the City of L adies中的运用。他的分析系统地解释了读者对这本书的直觉理解,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群对此解读的相同性和差异性。最后,他声称: 今天很多学者都明白文学批评需要转向认知,以免它成为一种完全伪造而又无意义的事业。 他还说,像 女性读者 和 性别记忆 等时髦概念缺乏合适的科学基础。第二章,M arg ar et F reeman认为对思维和语言体验认知的关注必然导致语篇,尤其诗歌物理结构形态的重新评估。他分析了Emily Dickinson原创的两首诗歌手稿,由于多次印刷,评论家认为它们已经模糊不清了。他展现了人们如何用认知手法来获得这两篇文章的合适解读,以及Dickinson个人概念宇宙中的知识域和概念隐喻。他强调: 认知诗学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于它能够解释语篇意义的产生和合适理解。 第三章,Yanna Popova讨论了Henry James的T he Fig ure in the Carpet,这个故事有歧义,引起了文学批评者的不同解读。Popova在此并不是想解歧,而是想利用认知语言学概念来洞察歧义存在的原故所在。她还考察了James神话大约三十个不同的版本,并分析了其中的两种主要解读。她认为利用认知语言学方法可以区分基本的 原型 解读和其它非基本的解读,即解读的变异。这些不同的解读并非同样可以接受,因此她提出: 在解读理论中需要提出一个介于多元化和客观存在之间的中间地带。 第四章到第八章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和其它理论方法的折中应用。同时第七章和第八章还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范式的不足。第四章Peter Stockw ell分析了M il ton四首不同篇章结构的商籁体,从指示语、句法结构、否定以及概念隐喻、吸引(attraction)、分心(distr ac 398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摘要:本文综述概括了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效力,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它们是:意义即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语义成分基于空间和拓扑物体、基本认知模型是意象图式模型、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且部分地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原型特征。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基本特征;理论效力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cognitive semantics is and what it can do in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e six tenets are: semantics is conceptualization, meaning is perceptively grounded, semantic elements are spatial or topological elements, cognitive models are primarily image-schematic, semantics is the basis for syntax which is at least determined by semantics, concepts show prototypical effects. Key words: cognitive semantics; basic tenets; theoretical power Title: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1. 引言 语义学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传统:客观途径和认知途径。客观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客观外部世界中的某物,即句法结构向客观世界(包括可能世界)物体的映射,因而常用真值条件来定义。那么,语言的意义与语言使用者没有关系。而认知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即心理实体,是语言构成成分向认知结构的映射。语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次要的,而且只有在认知结构确定下来以后才能确定下来。那么,意义独立于真值。外部世界的作用只有在考察认知结构与它的关系时才被考虑进来。 根据Talmy(2000:5)的论述,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认知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部分,它的一些基本主张也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下文将分别讨论。 2. 意义即(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 这一命题标志着认知语义学同传统语义学的根本分歧。传统语义学的基本取向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和语言观可以表述为(Lakoff 1987;163): 客观认知:思想是抽象符号的操作。符号的意义对应于外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因此,大脑可以表征外部世界,折射(mirror)自然。 客观概念:概念是表达下面两种关系的符号:1)符号与概念系统中的其他概念有关联;2)与客观现实世界或可能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相对应。 传统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总是与可能世界相联系,如命题是可能世界与真值的函数。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脑海中,即语言的意义是语言表达式向认知或心理实体的映射。这一观点否定了真值条件在确定语言的意义中的首要地位。相反,由于真值是认知结构与世界的关系,那么,语言表达式的真值就是次要的了。 但是,意义即概念化的观点不同于Fodor的思维语理论,虽然他也是用心理实体来表征语言的信息。Fodor的思维语理论指的是,说话人根据一组内在的规则计算语言的推理并形成语言回应。构成思维语的心理实体形成语言,语言的句法结构由一组组递归性规则管辖。事

浅谈认知语言学

浅谈认知语言学 发表时间:2018-10-22T16:13:42.36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作者:封锋林聖典肖冲 [导读] 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它从语境的角度解释词汇的含义,是人们理解词义的重要联系和过渡过程。然而,人们对于该理论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关注并深入研究该理论的学者也屈指可数。本文对于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哲学基础、理论目标、理论方法及其在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所探析,同时,对其所得到的评价及几点不足也有所提及。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 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其二,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2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 2.1核心思想 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3]。因此,框架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概念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结构[4]。 2.2哲学基础 框架语义学是由菲尔莫尔最早提出的自然语言语义学的一个具体路向[5],并以经典主义哲学及皮亚杰(J.Piaget)的楗构论为思想基础。同时,语义又是非自主的,是和经验紧密结合的,那么,语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6]。所以,框架语义学又属于经验主义语义学(empirical semantics)的范畴,它源自经验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formal semantics),它与经验之间相互联系,并不代表割裂[7]。因此,框架语义学是以经典主义哲学、建构论以及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思想。 2.3理论目标 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为词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且便捷的方式,也为描述新词语创生、旧词添加新义,以及将语篇中各成分的意义组配成语篇整体意义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8]。因此,框架语义学的理论目标就是在结合语境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帮助人们理解词义、句义以及语篇的含义。 2.4理论方法 菲尔莫尔认为,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并非是在现实中的实体,而是一个概念意识上的原型,它可以充分解释真实情景与词语使用之间相互适应的复杂性,并且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9]。因为语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果要理解一个单词的含义,就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而掌握与这个单词有关的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同一框架或交替框架的词汇的含义,并且熟悉其语境,理解一个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含义。 在借助于框架语义学理解语义的过程中,许多多义词都可适用于多个不同的框架,同样的,一种事实经常可以在不同的框架中进行阐述,一个情景可以用两种相对立的方式框定[10]。因此,语言的框架结构还应该是灵活可变的。 3框架语义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 框架语义学主要是描述语义和句式结构的理论,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于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词汇语义研究方面。例如,陈勇提出,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词汇的同义现象应被分为框架之间的同义、同一框架内的同义这两种情况。而李春华和李勇忠则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以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框架转化在建构意义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毛海燕以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为基础,研究英汉词汇对比的程序和方式,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词汇语义对比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性应用[11]。类似这类研究都使框架语义学对于语义理解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使人们对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解更为深刻,也为语言学中语义语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阐释词汇、句法和语义现象的同时,框架语义学在编撰字典和创新语料库等方面也有所运用,同时,它还有助于第一语言习得、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双语框架语料库可被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单词及其语义框架。而语义框架提供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及其他新知识的效率。教师则可使用语料库里的有关信息来编写练习,以弥补教学软件的不足。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义学的一部分,是人们理解词义的过渡和桥梁,它以概念框架结构为基础,使人们在理解及表达语义的同时,对其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及背景知识也有所了解。 4结语 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术语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已开始被冠之以专名“认知术语学”。[10]认知术语学是术语学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不同类型思维活动之间、某一知识领域概念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