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重点全记录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重点全记录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重点全记录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重点全记录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二、谓语前臵

所谓?谓语前臵?,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谁欤?哭者。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美哉!室。仁夫公子重耳!惜乎!子不遇时。展矣君子。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甚矣,汝之不惠。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助哉!夫子。来,尸虫!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宾语前臵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臵?。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宾语前臵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

宾语前臵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

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

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

(1)动词宾语例

彼且奚适也??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圣王有百,吾孰法焉?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子〃鲁问》)

吾谁欺?欺天乎?

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是用副词作状语时,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要放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

(2)介词宾语例

乃入见,曰:何以战?吾谁与为亲?许子奚为不自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疑问代词宾语前臵的规则在上古比较严格。

例外:《论语〃子张》:?子夏云何??

2、?如何?、?何如?问题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在?如何?这个结构中,?何?是个?谓语?,而不是宾语,是?如之何?的紧缩和凝固的形式。因此,?如何?与?何如?的来源是不一样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汇合在了一起。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相似结构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先生助之奈何?虽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

3、疑问代词作宾语和作状语的辨别

(1)注意动词谓语后面有无其他的宾语

①皆曰:?安有此理??②或向儒者日:?方此时也,尧安在??

③姜氏欲之,焉辟害?④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⑤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⑥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⑦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朞年?⑧许子奚为不自织?

⑨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⑩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认清句中充当谓语的词语性质

太后问:?侍中何少??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在?何……之有?的格式中,?何?字和名词一起构成偏正结构作动词?有?的宾语

对日:?姜氏何餍之有!?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4)疑问代在句词中是充当状语、还是宾语,有时还得照顾习惯的说法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

否定句就是句子里含有否定词的句子。

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词:不、毋、未、莫、无、勿、弗、非、否

1、语法条件:a.句子是否定句; b.宾语是代词

父母之不我爱。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2、常见句式

(1)?不?字句

居则曰:?不吾知也。?乱世恶善,不此听也。

余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2)?未?字句

邻国未吾亲也。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3)?毋?字句

毋吾以也。毋是剪弃。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莫?字句

莫余毒也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注意:带有否定副词?弗?、?勿?、?非?和动词?无?的否定句,一般没有前臵的情况

例外: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韩非子〃孤愤》)

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的规律先秦已不严格

有事而不告我。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汉代以后的仿古例: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不余欺也。

(三)宾语用代词?之?、?是?复指而前臵

1、定义

为强调宾语,将宾语前臵,并在前臵宾语与动词之间加?是?、?之?等代词复指,我们一般称之为?复指提宾?。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寡君其罪之恐,敢于知鲁国之难?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宋何罪之有?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康公我之自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比较: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2、?惟(唯)……是(之)……?形式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意:此格式的前臵宾语若是代词则只能用?之?复指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也。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3、凝固形式?是之谓?、?此之谓?

是之谓政令行。此之谓不朽。

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附录:

?斯?、?焉?也可以用作复指代词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注意:

在古汉语中,还有一种貌似复指提宾的格式。

子曰:?德之不惰,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四)一般强调性宾语前臵

1、动词的宾语前臵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介词的宾语前臵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四、古汉表示动作行为数量的词序

(一)古今表示行为数量的差异

(二)基本类型

1、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的方法)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又与之遇,【七】遇皆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数词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仿古例:

臣常至政事堂,三发问而近不答。巡问:?吾于读书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五、定语后臵

(一)数量定语后臵

吏二缚一人诣王。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二)修饰定语后臵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六、介宾倒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定要前臵。(略)

(二)有复指代词?之??是?作标志的句子,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

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三)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

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

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四)介词?以?的宾语强调提前

蛹以为母,蛾以为父。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背景知识】句子的分类

同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即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考察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称。

日食饮得无衰乎?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按照谓语性质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包括着眼于谓语的组织形式和着眼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两种。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我们在从谓语性质上来考察句子的时候,还是采取了从语法意义上来分类的方法。即:我们在讲古汉语单句时,是把它分成了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这三类。

判断句是指名词性(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谓语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

一、古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比较(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1、不用判断词?是?

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直接作谓语,靠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荀卿,赵人。

2、句中常出现?者?、?也?

?者?是代词,用在主语后面,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能舒缓语气;?也?是语气词,用在句尾,表达判断语气。

陈胜者,阳城人也。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肯定形式

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夫鲁,齐晋之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有?者?句

陈轸者,游说之士。兵者,不祥之器。

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王,人君也。

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南冥者,天池也。

2、否定形式

楚虽大,非吾族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今者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注意:?非?字虽然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这个?非?决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否定副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当是时,臣唯知韩信,非知陛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关于不用判断词的判断句,有四点值得注意

第一、在判断句中,有时候是对前面已经叙述过的事情进行判断,常用代词?是?、?此?来复指该事,使判断物件更加明白,有时也可不用。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受寡君,(是)寡君之愿也。

第二、因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在上文出现过,有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只出现谓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第三、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停顿。这种情况多见于主语是单音节词的判断句。

此非君子之言。

第四、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后面用?也者?,而在谓语后面则用?者也?或?耳?等。

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故吏者,民之木纲者也。

总结:

A.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是?用于联系判断句主语与谓语,并帮助表示判断。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是?而是将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判断。

B.现代汉语否定用?不?,古代汉语否定用?非?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

1、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和作用

?是?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是吾宝也。

?是?与?此?的比较: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多指代的是前文的内容,当指代的内容减少时,其指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进而演变为判断词。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巫妪、弟子,是女子也。

先秦时代,?是?不作判断词用

例外:韩是魏之县也。此是何种也?

?是?在汉代演变为判断词

此必是豫让也。此是家人言耳。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是是帚彗。

?是?作为判断词在两汉以后广泛使用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仿古例:

夫殷周之不革(变革)者,是(此)不得已也。然则变化无穷者,是地利也。

是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互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是常道也。

【判断词“是”的形成】

最初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王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937年版),提出判断词?是?产生于六朝。1958

年《汉语史稿》又提前到西汉末年。

是吾宝也。是社稷之臣也。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马建忠、杨伯峻等提出先秦即有判断词?是?,并举《诗经秦风小戎》?四牡孔阜,六辔石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

我们认为?是?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臵宾语。?是中=中是=使之为中??是骖=骖是=使之为骖?。

?是?作判断词:先秦——两汉——魏晋后

(萌芽)(渐多)(普遍)

3、?是?词性的鉴别

(1)?是?前面另有代词作主语

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2)?是?前面有副词修饰

此必是豫让也。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

(3)?是?夹在两名词之间,句尾已无加强判断语气的?也?字

问今是何世。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四、?为?、?惟?、?乃?、?即?在判断句中的性质与作用

1、为

是普通动词,表达?成为?、?作为?等含义。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弃其杖,化为邓林。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借用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的?是?,但不是专职的判断词。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2、惟(维)

常用在判断句主谓之间,不是判断词,是语气词,加强语气。作用是引出谓语。多见于先秦。

我马维骐。尔惟旧人。

陈述句用例:蚩尤惟始作乱。百工维时。

3、乃

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乃狼也。

陈述句用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乃入见。

修饰判断词例:访之,乃是逸少。(《世说新语》)

4、即

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

梁父即楚将项燕。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陈述句用例:贱即买。贵即卖。

修饰判断词例:枯体即是荣体。

结论:文言语言中没有与现代汉语中的?是?相同的作用单一而又十分典型的判断动词。

补充:在对有?乃、即、维(惟)?的句子进行翻译时会含有?是?,但并不是这些副词或语气词直接含有的意思而是通过句意判断而添加的。

五、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主语与谓语所表示的事物相同

亚父者,范增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主语包含在谓语所表示的事物中

陈胜者,阳城人也。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非判断的内容,就是?判断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曹公,豺虎也。

2、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疱月更刀,折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3、表达条件关系

夫战,勇气也。百乘,显使也。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六、判断句的辨别

尔母,婢也。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粟者,民之所种。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例外: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1、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

2、古今被动表示法的比较

古今都有意念被动句,即不用任何特殊词语的被动句。

现代汉语一般用?被?构成被动句式,古汉语还可以用?于?、?为?、?见?等构成被动句式。

二、古汉语常见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从句子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昌邑王贺嗣位,官属皆征入。

补充:如何判断意念被动句

A.谓语动词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看也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但是谓语动词后

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C.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又是对主语不利的,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

在动词后加?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于?字后是主动者。?于?和主动者构成介词词组出现在动词之后作句子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于?译成?被?。

(2)格式:

被动者+V+于+主动者=被动者+被+主动者+V

(3)?于?的词性和作用:

?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

(4)古文中常用?于?字被动句构成主动与被动比较的语句,进行正反含义的对比。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5)?于?字被动句式先秦常见,消失的原因是介词?于?的用法较多,是否引入主动者有时不好辨认。

孙嘉聘于齐。》屈原放逐于楚国。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6)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也可以引出施事者。

志乎古,必遗乎今。

2、?为(wéi)?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为?,?为?后可出现主动者,主动者后还可加?所?字。此时?为?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状语,但主动者可以不出现,?所?字也可以不出现。

(2)格式:

被动者+为+主动者+V

被动者+为+主动者+所+V=被动者+被+主动者+V

被动者+为+V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道术将为天下裂。

(3)?为?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为?是助动词,表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为?是介词,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4)?所?的词性和作用:

?所?为助动词,表被动语态,帮助构成被动句。

止,将为三军获。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诚令成安君听足下令,若信者亦已为擒矣。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5)战国末?为?字被动句式中出现了?所?字。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

(6)?为……所?结构的被动句一直保留在现代汉语里。

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

(7)?为?字句消失的原因,也是?为?的用法较多,引入的是主动者还是对象,有时不好辨识。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

3、?见?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见?,?见?后不能出现主动者。主动者如需出现,必须在动词后加?于?再加主动者。

(2)格式:

被动者+见+V=被动者+被+V

被动者+见+V+于+主动者=被动者+被+主动者+V

薄者见疑。弥子瑕见爱于卫君。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才高见屈,遭时而然。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3)?见?的词性和作用:

助动词,表被动含义,作状语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4)南北朝后,?见?字句发展出一种新用法。即句子的受事一般是?我?,但不出现在主语的位臵上,而是让主动者作主语,句子的含义是?对我怎么样?。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冀君实或见恕也。

(5)?见?字被动句消失的原因,是不能直接引入主动者。

4、?被?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被?,?被?后可以不出现主动者,也可以出现主动者。

(2)格式:

被动者+被+动词被动者+被+主动者+动词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

(3)?被?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被?是助动词,表示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被?是介词,其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句式

一、古代汉语中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赐?、?与?、?予?、?遗?、?贻?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宾语,

近宾表示给予的对象,远宾表示给予的内容。

公赐之食。赐赵夙耿,赐毕万魏。

文公与之处。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汤使遗之牛羊。贻我彤管。

二、古代汉语中具有告知、教示义的动词?语?、?告?、?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双宾语,

近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对象,远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内容。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于是乎我原以示之信。

三、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构在理解和翻

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

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天生民而立之君。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四、古汉语有些使动用法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这更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

代词

一、关于代词

1、代词的虚实问题

王力《汉语语法纲要》:?另有一类词,如‘我、你、他、这、那、这么、这么着’等等,它们本身并

不能表示实物或德行行为,然而它们却能替代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的用途。由此看来,它们本身是虚词,而它们所代替的却是实词。我们把它们称为代词,代词可认为半虚词。?

语法作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是实词。

词汇意义:含义抽象,如?这?、?何?、?者?,是虚词。

2、古今代词分类的差异

古今都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古代还有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二、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的特点:没有性的区别,男女通用;没有尊卑上下的区别;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语法作用上的差异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魏晋以前,?吾?很少作宾语,但在否定句中作前臵宾语是可以的。?我?则能够作宾语。

吾视其辙乱。此教我先威众耳。居则曰:?不吾知也。??予、余?的关系

上古同为余母鱼部字,假借来记录同一第一人称代词。《尚书》多用?予?,《左传》多用?余?。

予欲左右有民!曰:?余病矣。?

?朕、台、卬?的消亡

朕皇考曰伯庸。非台小子,敢行称乱。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三、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语法作用的差异

?女(汝)、尔、若?可作主、宾、定语;?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作主语,但决不能作宾语。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补充

A.从使用环境看,?尔、女、汝?多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平辈或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称呼,其

它场合下称呼对方则是不敬的表现;?若?是一般的称呼;?而、乃?只表示单数。

B.?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活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予录乃勋,引登九列。

?女?与?汝?的关系

?女?泥母鱼部,?汝?日母鱼部。都是假借来记录第二人称的。先借?女?,又借?汝?。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

?而?与?乃?的关系

?而?日母之部,?乃?泥母之部。假借来记录同一个第二人称代词。故二字用法相同。

四、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没有专职的第三人称代词

重复名词: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省略主语: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借用指示代词彼、其、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闻其声。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

?彼、其、之?兼表第三人称时用法的差异

?彼?借用率不高,一般作主语。?其?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

彼竭我盈,故克之!李陵既生降,推其家声。

爱共叔段,欲立之。

第三人称代词的产生:六朝时出现?伊?、?渠?:

伊必能克蜀。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唐代?他?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五、古汉语人称复数表示法

古汉语人称代词无单复数之分,单数可表复数。

齐师伐我。吾与汝毕力平险。

加?侪、曹、属、辈、等?表人称复数。

吾侪何知焉? 若属皆且为所虏。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我辈岂是蓬蒿人。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

古汉语的尊称和谦称

尊称和谦称都是名词,但起的是代词的作用

谦称代替的是第一人称代词的作用。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是臣之大荣也。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仆非敢如此也。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尊称代替的是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

子将若何?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先生助之奈何?

足下事皆成。大王来何操?

古代自称名是谦称,称人字是尊称。

文倦于事。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三、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此、斯、兹、是

此皆古之良马也。微斯人,吾谁与归?兹游快且愧矣!是女子不好。

2、远指代词——彼、夫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食夫稻,衣夫锦。

注意:?夫?的指示性比?彼?轻,后来演变成了发语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泛指代词——之(用作定语或宾语)

之子于归,远送於野。姜氏欲之,焉辟害?

4、特指代词——其(用作定语)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5、充当谓语的指示代词——然、尔

河东凶亦然。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常指代人物或处所,代表一个范围或方面;同时还具有语气词的作用,表示句尾的停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焉?的词义梳理

《说文》:?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段注:?今未审何鸟也。?

兼词?焉?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语气词?焉?

于是余有叹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代词?焉?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疑问代词?焉?

姜氏欲之,焉辟害?

助词?焉?

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注意:?焉?的兼词与语气词之别

A.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南方有鸟焉。殽有二陵焉

B.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或方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C.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的词或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D.表示限制、感叹、祈使、推测、疑问语气的句子,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君无尤焉!君何患焉?

比较:诸

?诸?是人称代词?之?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

不识有诸?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吾敢违诸乎?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四、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孰为夫子?

?孰?多用来指人,也用来指事物,一般用在选择问句中,并且不能出现在宾语的位臵上。

父与夫孰亲?脍炙与羊枣孰美?

例外: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孰与?问题:

吾与徐公孰美?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义。

[胡不]见我于王?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胡(曷、奚)为?仍表达?为什么?的含义。

胡为至今不朝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

许子奚为不自织?

例外:彼且奚适也?吾子其曷归?

说明

A.?盍?是?何不?的合音,在句中常作状语,相当于?为什么不?。

盍各言尔志?

?盍?相当于?何?,而不是?何不?。

盍不出从乎?

2、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可用来问处所,表达?哪里?义。

沛公安在?且焉臵土石?王攻楚将恶出兵?学恶乎始,恶乎终?

常用来表示反问,表达?为什么?、?怎么?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余焉能战?

四、无定代词

指代的内容不固定的代词。古汉语中主要有?或?与?莫?。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1)表人,译作?有人、有的人、有些人?

宋人或得玉。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表物,译作?有的、有的东西?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3)表时间,译作?有时候、有时、偶尔?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含义是:没有谁、没有(什么)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群臣莫对。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注意:先秦时,只是偶尔用作否定副词,汉以后发展为表禁止的否定副词

小子何莫学乎诗。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

2、辅助性代词

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代词。主要有?者?和?所?。

(一)?者?与?所?的指代性分析

都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可理解为?……的人(或事物)?。?者?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主动者,即行为动作的发出者;?所?指代的是行为的对象,即行为动作的承受者。

寻声暗问弹者谁。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二)?者?的用法分析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与形容词性词组)后构成?者?字结构。称代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主体,是名词性的,可充当名词能充当的一切成分。

送往者,迎来者。大者王,小者侯。

与数词与时间词结合,指代一定的范围与种类。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与名词结合,用来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陈胜者,阳城人也。

(三)?所?的用法分析

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名词性的,可充当名词能充当的一切成分。

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所不为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

?所……者?,等于?所?字结构。

所爱者,挠法活之。臣之所好者道也。

?所以(从、由、与、为)?,指代介词的物件

?所以?——工具、方式、手段、原因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所从?——处所或时间

是吾剑之所从坠。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所由?——原因

是乱之所由作也。

?所与?——有关联的人物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所为?——原因、目的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论以所为起大事。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注意:所+动词=所+介词+动词(+宾语)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懼,

不知所出。

七、其它类型

1、旁指代词——他、它、佗、异

王顾左右而言他。无它故焉。佗邑唯命。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功也。

2、逐指代词——每、各

子入太庙,每事问。今也每食不饱。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万物各异理。

古书的注解

古人注和今人注

古书的注释:

古人注——清代及之前的注释,用文言文写成,有一定的体例(简称古注)

今人注——用现代汉语白话文写成,较为通俗(一般来说,可包括?五四?以来学者的注释,但解放后的较多)。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旧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3、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2、注释的兴盛——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a.内部因素:语言变化产生解释的需要。(客观因素)

b.外部因素:统治者的提倡。(人为因素)

c.文化因素:今古文之争。(学术因素)

(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注释体式:章句、传注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

(2)注释体式:义疏、集解、音义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本期注释的特点: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5、注释的复兴——清

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三、古注的体式类型

(一)传注体

这一类注释的名称繁多,最常见的有诂、训、传、注、笺等称呼。共同特点是都将古代文献中字词名物的诠释作为主要内容。

1、诂、训

孔颖达《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

以告人也。?

马瑞辰《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盖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而单词则为诂,重语则为训。?

其实,在注书过程中,古人对训、诂往往不作严格区分。凡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的,一般称作?诂、训?。

2、传

传述的意思。《说文》:?传,遽也。?段注:?传者,今之驿马。?传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颜师古注《汉书》曰:?传谓解说经义者也。?后代成为一般的注释名称。

3、笺

表识的意思。《说文》:?笺,表識书也。?始于郑玄《毛诗笺》。一般是对原注隐而不显略而不详之处加以申发,或者记下自己的不同看法。后代的?笺注?只是?注解?的意思。

4、注

注释的通称。《说文》:?注,灌也。?古代经与注本分离,东汉以来,始经、注合载

(二)义疏体

疏通其义的意思,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释。又称作正义,也称作疏。?正前人之疏义,奉诏列载,定名曰正,故在唐代又称作正义,也称作疏。?

特点:旁征博引,罗列大量材料,證发经注,但有时不免繁琐冗长。

《十三经注疏》

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三)章句体

?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有的指出中心思想,这就叫章句。

(四)集解体

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

(五)补注体

补注体注释有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等名称,这是一种对前人注释作补充、订正的注释。

(六)音义体

音义是一种注音兼释义的著作,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證、音隐、音释等名称。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代表作。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现象。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的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着释义。

四、古注的体例

毛传:毛亨对《诗经》的注释。?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郑玄对《诗经》的注释。?笺?有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

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

陆德明音义:唐陆德明在其《经典释文》中关于《诗经》字词读音释义的解释。

五、古注的常用术语

1、曰、为、谓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④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繡裳。?毛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繡。?

2、谓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

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有时也用于讲解句意,相当于?这句话是说?。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首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杨注:?入首耳,著乎心,谓闻则志而不忘也。布乎四体,谓有威议润身也。形乎动静,谓知所措履也。?与?谓之?的差别:

①被释词的位臵不同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3、貌、之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4、犹

用?犹?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犹?可译为?等于、等于说?等。

(1)以同义词或近义词相释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臵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崖也。?

《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不平谓何:?郑笺:?谓何,犹云何。?(2)指出该词在句中用的是引申义,有?相当于?、?等于说?的意思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焦循正义:?老无敬训,幼无爱训,故云‘犹敬’‘犹爱’。?

(3)以今语释古语

《说文》?尔?字下云:?丽尔犹靡丽也。?段注:?丽尔,古语;靡丽,今语。?(4)以本字释借字

《礼记》:?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郑玄注:?索,犹散也。?

5、言

用以串讲句意和章旨,或用以指出言外之意。

《诗〃秦风〃黄鸟》:?维此仲行,百夫之防。?郑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杜注:?言刖多。?

6、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

《礼记〃内则》:?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郑玄注:?庸之言用。?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注:?学之为言效也。??之言?有时只是单纯释义,而与语音无关。

《说文》:?曾,词之舒也。?段注:?曾之言乃也。?

7、读曰、读为

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段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曰畔。畔,崖也。?

8、读若、读如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段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脩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

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9、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

《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10、如字

注音术语。表示某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去读。

《礼记〃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陆德明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

11、当为、当作

主要用来改正古书中的错字。

《礼记〃丧大记》:?君之丧,大胥是敛。?郑玄注:?胥,乐官也,不掌丧事。胥当为祝,字之误也。?

12、词(辞)

用来指明被释的词是虚词。《广雅〃释诂》:?曰、惟、每、虽、兮、者、其、各、而、乌、岂、也、乎、些、只,词也。?

《诗经〃周南〃汉广》:?汉有遊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13、一曰

用以指出别义,或指出并存数说。《说文〃艸部》:?莹,玉色……一曰石之次玉者。?

14、浑言、析言

?浑言?是笼统地说,即只就两词的共同点而言,又称?统言?、?通言?。?析言?是分析地说,即只就两词各自的特点而言。

《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段注:?短尾名‘隹’,长尾名‘鸟’,析言则然,浑言则不别也。?

15、一声之转

所谓一声之转,是说几个字在声纽同一的前提下语音发生转变,也称?声之转?。

《方言》:?(床)其杠,北燕朝鲜之间谓之‘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杠’,南楚之间谓之‘赵’。?郭璞注:?‘赵’当作‘桃’,声之转也。?

六、古注的内容

(一)解释字词含义

与字典辞书不同,古注对词义的解释是词在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即词的具体义或临时义。《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赵注:?时谓草木零落之时。?

《礼记〃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郑注:?不食,谓不垦耕。?方式:一是直接释词,二是在串讲句义中释词。

《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注:?勇士,义勇者也。元,首也。?

《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古注在解释词义时,还注意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

《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郑注:?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古书注音,有时隐含着释义。

《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

音义:?朝,如字。难,乃旦反。?

(二)串讲句子大意

1、翻译

《尚书》:?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

《书传》:?考我所以明子之法,乃尽文王德也。?

《孟子〃尽心上》:?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赵注:?当自勉强以忠恕之道,求仁之术此最为近也。?

2、点明深层含义

《诗经〃邶风〃柏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郑笺:?言己心志坚平,过於石席。?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杜注:?言刖多。?

《左传〃昭公三年》:?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

杜注:?言晋衰弱,不能征讨救诸侯。?

3、推因

《诗经〃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朱熹注:?後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故众妾乐其德而

称愿之……?

4、说明全句的比喻义

《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毛传:?牂羊,牝羊也。坟,大也。罶,曲梁也,寡妇之笱也。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

郑笺:?‘无是道’者,喻周已衰,求其复兴不可得也。‘不可久’者,喻周将亡,如心星之光耀见于鱼笱之中,其去须臾也。?

注意:

一是在串讲中包含对原文词义的解释,

二是串讲时根据上下文意恰当地补出了省说的字句。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郑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三)申述篇章旨意

《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

赵注:?章旨:言王化之本在於使民养生丧死之备用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四)分析古书句读

1、明注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饗从径,馁而弗食。?

《经典释文》:?一读‘以壶飨从’绝句,读‘径’为‘经’,连下句。?

《左传〃昭公三年》:?即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此也吾弗知齐其为氏矣。?杜注:?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音义:?吾弗知,绝句。?

2、暗注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杜注:?若遂以为傅相。?

音律句读与文意句读有时并不一致。

《诗〃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邀以游。?毛传:?非我无酒可以邀游忘忧也。?

《诗〃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毛传:?王命南仲于太祖。?

(五)阐释语法现象

1、虚词用法

《诗经〃周南〃汉广》:?汉有遊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淮南子〃精神篇》:?不识天下之以我备其物与??高诱注:?与,耶,辞也。?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矣。?赵注:?焉耳者,恳至之辞。?

《史记〃张仪列传》:?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引辱乎??索隐:?郑玄曰:嘻,悲恨之声。?对虚词用法的细微差别做比较分析。

《春秋〃宣公八年》:?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春秋〃定公十五年》:?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昃乃克葬。?

《公羊传》:?‘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

2、实词用法

《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杜注:?以女妻人曰女。?

《史记〃卫世家》:?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韦昭注:?是使白骨生肉,德至厚也。?

《左传〃桓公四年》: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杜注:?秦以芮小,轻之,故为芮所败。?

3、句法

《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糓。?毛传:?中糓,糓中。?

《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六)注明难字读音

《诗经〃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

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鍼虎。从死,自杀以从死。?

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鍼,其廉反,徐又音针。从死,上才容反。?

(七)说明修辞手段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传:?兴也。皋,泽也。言身饮而名著也。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八)诠释成语典故

《别赋》:?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李善注:?王充《论衡》曰:‘睹乔木知旧都。’《孟子》曰:‘故国者,非为乔木,有世臣也。’《楚辞》曰:‘济江海兮蝉蜕,决北梁兮永辞。’?

《孟子》:?且志曰:‘枉尺而直寻’,若可为也。?

焦循正义:?《文子〃上义篇》:‘屈寸而申尺,小枉而大直,圣人为之。’《尸子》引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为也。’文子东周初人,而尸佼为商鞅师,《谷梁传》尝引其言,亦略前于孟子。陈代所引‘志’,或者即此等书。?

(九)考证名物制度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

《汉书〃李广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于草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

颜师古注:?孟康曰:‘刁斗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今在荥阳库中也。’苏林曰:‘形如鋗,无缘。’师古曰:鐎音谯郡之谯,温器也。……鋗即铫也。今俗或呼铜铫,音姚。?

七、读古注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先要了解古注的体例。

2、弄清注疏文字与被注问题的对应关系。

3、弄清各家观点和本书编者的倾向。

4、有分析有批判地读古注。

5、自己动手,解决靠古注仍无法解决的问题。

古书的标点问题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①简略②与口语一致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①口头流传成书②口耳相授流传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②虚词③节奏④押韵

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①训诂之风②崇古之风

二、古人的句读实践

1、何谓?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是?句?和?读?的合称。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一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3、句读符号

ヽ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し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〇用于句未的停顿。

4、句读符号与标点符号的差异

标点符号的数量比句读符号多。标点符号的作用比句读符号丰富。

5、?句读?的意义

三、标点古文的要求(原则)

1、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3、语句必须符合文言语法

4、押韵的文字必须符合古韵

四、标点古文的步骤

1、认字明词,熟悉全文

2、先段后点,由易到难

3、通读全文,调整复核

五、标点古文的方法

(一)从句子首尾常见的词语断句标点

1、从句子开头常见的词语断句标点

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发语词、复音虚词、谦词和敬词

2、从句子结尾常见的词语断句标点

语气词复音虚词

3、从独立的词语或词组断句标点

叹词概括之词

(二)从句中常见的惯用词语断句标点

1、从表序数和表顺序的词语判断

2、通过句中表疑问的词语断句标点

3、从表言词语断句标点

(三)从各种句式常用词语的固定结构断句标点

(四)从修辞断句标点

六、古书标点中的主要问题

1、当断不断

2、不当断而断

3、当归上句而误判属下句

4、当属下句而误判归上句

5、杂糅粘连

6、句子虽已点断,但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七、古书标点致误原因

1、不明词义致误

2、不明语法致误

3、不明音韵致误

4、不明文化常识致误

5、不明引述致误

6、不明语气致误

上古音简说

一、?叶音说?及其错误

1、?叶音说?是怎样产生的?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六书造字法 六书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汉字的四大造字法 简介:古代中国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六书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还有不够完善周密的地方。但它仍然不失为了解汉字的最好的纲要。可以说“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象形文字 是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是构字方式的一种文字。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門”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会意字

概述会意字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 也。”类指事类,谊同义,同挥,指犹言导向。他这八字的界 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 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 \ 假借字 简介假借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 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 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 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作“”,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就借语音相同的“”来表示北方的意思。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古代汉语笔记(汇编)

古代汉语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小方 绪论 一、拱手礼 二、姓名联 三、师德规范 四、古代汉语绪论 一、拱手礼 拱手礼即肃拜 源于上古周礼 古时推手为揖 引手为肃 《现代汉语词典》: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分吉凶,吉礼又分男女,男左手抱着右手,女右手抱着左手。凶礼,男女手势相反着抱。 二、姓名联 要求:上下联每个音步尾字平仄相反。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依据姓、名的内涵写上下联;嵌字式。 补充:用到入声的三种文体:近体诗、词、对联。 仁者/所乐/,嫦娥/所居/。山月同现。 (yue,读如字,基本通常的读音;le,快乐、乐趣;yao,破读,喜爱,四声);luo,乐拓乐托,连绵词) ——(日月同现,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月同现的时候,就是高和小。)孔子《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正人/为邻/,矩矱/为法/。知行合修。 (矱yue,现代普通话第一声;古时是入声。古代汉语四声圈法字法;《论语先进》: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人,里面就包含一个方字。)

三、师德规范 尊重同学、热爱同学、要求同学、帮助同学、为同学示范。 四、古代汉语绪论 三个问题: 什么是古代汉语? 什么是近代汉语? 什么是现代汉语? 口语:现代汉语 | 书面语:白话:|近代汉语||文言:||||三||唐代宋代元明清|| 代秦|||| :汉||变文话本小说、剧曲|| 夏魏|骈文|唐代四六为主|| 商晋|南唐|古文运动|| 周|北以||五四解放| |朝后||运动以后|狭义|||| 历朝历代的书面语材料有: 一、商 商代甲骨(前1300-1046) 商代金文(出现少量,周代出现大量金文), 例如:司母戊鼎,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商代后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商汤王的洗澡盆上面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羊字头,下面一个包,会意字,读ji,与急、亟同源,就是赶快,天天新。日,恐怕是曰,文言词爰,就是的意思。翻译为:赶快日新,就要日新,又要日新。 今文《尚书》28篇,其中的商书5篇: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商代重要的语料。 二、周 西周: 1、西周金文: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西周懿王或孝王时期由名为曶者所作的铜鼎的铭文。相当于公元899年,上面有404字,现存380个字。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整理版)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 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 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 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 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 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

熙字典》214 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 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 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 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 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 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 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 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古代汉语考试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切: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2、叶音: 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4、声纽: 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 5、入派三声: 是一种声调系统的变化。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具体情况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6、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7、破读、如字: “破读”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的方法。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8、读若、读如: 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9、浑言、析言: 浑言:汉语训诂学用语,指笼统的说。 析言: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 10、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11、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12、黏对: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13、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二、简答 1、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导读:本文是关于《古代汉语》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您!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苏武传 一、字:竝==并,毉==医,蹈—搯,畔——叛,县→悬,见→现,旃—氈,去—弆,伏—服,舩==船,驩—欢,- 霑==沾,衿==襟,决→诀,欧→呕,鄉→向,宿—夙,昔—夕,壹—一,以—已,物—歾,(MO)彊→强,须→鬚. 二、虚词:1 、少以父任:因(介)。2 、稍迁:逐渐。3 、数通使相窥观:屡次。(副)。4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如果。5 、明日复然:如此(代词)。6 、君因我降:依靠,凭借。7 、即时诛灭:立刻。8 、羝乳乃得归:才。9 、信义安所见:哪里(疑代)。`10 、壹听陵言:一定、务必要。(副)11、具自陈道:全部。12、令汉且贳陵罪:令,假设。且,姑且。12、庶几乎曹柯之盟:庶几,差不多。乎,句中语气词。13、已矣:算了吧。14、凡随武还者九人:总共。 三、实词: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行”,辈份。3 、因厚赂单于:送厚礼。4 、置币遗单于:泛指用作礼品的玉、马、皮、帛等物。5 、会武等至匈奴:正遇上。6 、数通使相窥观:窥探观察。7 、欲发使送武等:派遣。8 、以状语武:“状”情况。“语”,告诉。(动)9 、单于使使晓武:前“使”,动词,派。后“使”,名词,使者。10、会论虞常:判决罪犯。11、副有罪,当相坐:相连坐,一个人犯罪,他的亲属也要连带一同受罚,称为“连坐”。12、马畜弥山:满。13、即时诛灭:杀。14、白单于:报告。15、羝乳乃得归:“羝”公羊,“乳”,生育。16、

杖汉节牧羊:“杖”拄。(动)“节”,使节。17、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屮”,草。“食”吃。(去,收藏。)18、扶辇下除:台阶。19、宦骑亡:逃走。20、加以老母系保宫:囚禁。21、法令亡常:无。22、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泣”,泪。“决”,诀别。23、旦夕临数月:哭吊死者。24、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25、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驽,才能低下。贳,赦免,宽大。 四、词类活用:1 、宜皆降之:使动。使…投降。2 、舆归营:名→状,用车。3 、单于壮其节:形→意动,认为…壮勇。4 、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5 、剑斩虞常已:名→状,用剑。6 、空以身膏草野:名→动,肥美、滋润。7 、反欲斗两主:使动,使…斗。8 、单于愈益降之:使动,使…降。9 、绝不饮食:使动,使…饮食。10、别其官属常惠等:使动,使…分开。11、王必欲降武:使动,使…降。 五、句:1 、何以复加?(疑代)2 、何谓相坐?(同上)3 、何以女为见(同上)。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5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 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六、常用字: 1 、赂:(1 )常用义:(赠送的)财物。( 2 )引申义:用财物赠送给别人。如“因厚赂单于。”—贿赂(带贬义)。上古时“贿赂”用“赇”字来表示。 2 、阙:(1 )本义:皇宫门前两边的楼,中间有通道。如本课“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北阙”就是皇宫北门两边的楼。(2 )引申义:A 一般的城楼—朝廷—宫殿。B 豁口、空隙读que ,——缺点、缺漏,此义现多写为“缺”。( 3 )又读jue.通“掘”。 3 、乳:(1 )本义:人或鸟的生育(动),(2 )引申义:A 其他动物的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翻译重点(自己总结)

《郑伯克段于鄢》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 《齐桓公伐楚》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为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您(指齐国诸侯之师)比邻渤海,我们居住在南海,本来两国相距甚远,一向互不相干。不料您进入了我们的领地,这是为什么呢?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没有向您进贡,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那还是请您到水边上去问问吧。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如果您使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很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吧。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 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维德是依。 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 皇天无亲,维德是辅。 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 《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就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而言,也没什么害处。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关秦,将焉取之?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蹇叔哭师》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说明:按照该提纲复习,基本通论知识点与词句部分可以熟练掌握,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此版本教材是商务出版社的三册套教材,与现在的两册套教材可以通用,页数稍有出入,请 使用者自行注意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 《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臵、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1]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 句子 治国何患?何谓也?(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又何马之能知也。(以上是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判断句:此黎丘丈人之智也。是必夫奇鬼也。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 (“是”是指示代词“这”意。)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分承修辞方法。“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 2 、萦青绕白:指代修辞方法。“青”指代青山,“白”指代河 流山川。3 、故为之文以志:双宾语。 1 、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 2 、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 、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 4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5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 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 2 、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 3 、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1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 2 、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 3 、有令德也夫:判 断句。4 、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客何好?客何能?(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为之驾。(双宾语) 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宾语前置)。 4 、 不拊爱子其民(二动词共一宾语)5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判断句)。 1 、寡人将谁朝而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千里之马至者三:数量词作谓语。 3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 乎?(“见”表被动的助动词,整句是被动句。)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判断句) 2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宾语前置)。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示目的的判断句。 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谓语。“者”字结构表示“的次数”作主语。 5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被动句。 6 、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双宾语。6 、大王来何操(疑代宾语前置) 7 、吾为若德。(双宾语)。 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何以复加?(疑代) 2 、何谓相坐?(同上) 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 5 、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1 、卿弟安在?(疑代) 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 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f72720156.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1页-

古代汉语笔记16993

古代汉语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三、学习古代汉语有何意义 四、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2、查检词语和典故 3、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1)《助字辨略》 清人刘淇着 (2)《经传释词》 清人王引之着 (3)《词诠》 近人杨树达着, (4)《古书虚词集释》 (5)《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着。 第一章文字 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一、关于汉字形体结构的重要理论——六书说 二、汉字的形体构造 1、象形 甲骨文“鱼”金文“鱼” 甲骨文“马”甲骨文“虎” (2)象形字的特点 甲骨文“鹿”甲骨文“象”金文“象” 2、指事 3、会意

[甲“逐”] [篆“戒”] [篆“寒”] (2)会意字的特点 4、形声 (1)许慎对“形声”的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叙》: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2)形声字的特点 (3)形声字常见的结构形式 见教材P77 (4)形声字比较特殊的一些结构 颖、栽、腾、胜、谷、赖、疆、荆、佞 旌、旗、徒、听、归 游、随 归、星[]、屦 豪、雷、夜 5、转注 6、假借 (1)许慎对“假借”的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六书”的“假借”与通常所谓“通假”有别 第三节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 一、甲骨文 二、金文 第四节古书中的用字 一、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如上古时代,一个“共”字就兼表“共同”的“共”、“拱手”的“拱”、“供应”的“供”等词,如: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商君书·修权》)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荀子·赋》)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左传·僖公四年》) 3、古今字的特点 然—燃孰—熟队—坠县—悬其—箕要—腰反—返 辟—避属—嘱章—彰竟—境贾—价昏—婚取—娶 解—懈 敛—殓赴—讣说—悦陈—阵 身—娠 《诗经》:“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2.异体字之间形体上的差异 三、通假字 1.什么是通假 2.用字通假的几种类型 四、繁简字 松—松 干—乾—干—干 斗—斗(鬭、閗) 谷—谷 里—裏(里) 余—余 后—後 曹植《登台赋》:“从明后之嬉游,聊登台以娱情。” 钟—锺 《诗经·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发—发 获—获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第十一节代词 1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指人的。有“谁、孰”。a“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奚以”询问方法。 (3)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 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

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2、指示代词:(1)“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之、兹”泛指,c“之”作定、宾。 (2)“此、是、斯”近指。a表示“这”义。b作主、定、宾语。c“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此和彼对应。 (3)“彼、夫”远指。a表“那”义。b“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 (4)“尔、若、然”,谓词性。a表“如此”“象这(那)样”义。b在先秦,“尔”作定、宾语。c“若”只作定语。d“然”多作谓语。 (5)“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a“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c“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相当“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e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复习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重点

1.汉字的源头:一是刻划记号,二是原始绘画。 2.汉字的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 3.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汉字。 4.金文是指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汉字。 5.许慎《说文解字》所列“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6.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7.古今字指在不同时代里用来表示同一意义的不同的一对字或一组字。其中产生在前的叫古字,产生在后的叫今字。 8.通假字指在古书中本有其字而不用,却临时借用音词同音近字来代替用字的现象。 9.假借特点:本无其字,永久借用。通假特点:本有其字,临时借用。 10.古汉语词汇特点:一单音词占多数。二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三一词多义。 11.联绵词的特点:1一个语素。2词形多样。3相同相近的读音 12.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大多具有双声(声母相同)如“荒忽,参差,踟蹰,匍匐,伶例,邂逅,枇杷,唐突”等。叠韵(韵母相同)如“窈窕,徘徊,潺湲,婆汝,荒唐,仓皇,玫瑰,依稀”等。双声叠韵如“缤纷,辗转,优游,燕婉” 13.合成复音词分为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变义复词 14.偏义复词指由两个近义,反义或意义相关的语素组成的复合词,但在具有语境中,其中一个语素有意义,并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记录一个音节的陪衬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园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得失偏义失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异同偏义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偏义作 15.变义复词 “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春”“秋"本为季节名,连用产生新义“年纪”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 本为单音词。前者指土地神,后者指五谷神。连用指国家 16.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是否组成新词 a.“其后,马孙竟与汉结婚”“结”指“结 合”“婚”指婚姻“”婚姻“则是指结为 婚姻,结为亲家的意思。 b.云鬓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 睡指”睡眠“觉”是醒来“的意 思两词连用指睡醒。 c.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地“是土地”方“是见方,与今天地方差异明显 d,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响“指回声”应指回应相应,两词连用是像回声一样应和 一、《包牺氏之王于天下》《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 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 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上古时候的人在洞穴中居住而生活于野外,后世 的圣人改用宫室,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防 御风雪,这大概取象于《大壮》卦。古时丧葬,只用薪草厚厚裹覆(死尸),埋葬于荒野之中,不聚土做坟墓,不植树为标记,丧期也没有定数,后世 圣人改用棺橔下葬,这大概取象于《大过》卦。 上古用结绳记事以治理天下,后世圣人,改以契 刻文字,百有所治理,万民有所稽察,这大概取象 于《夬》卦。 一、《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 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 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 姑且等着瞧吧。 四、《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③,杀之,置诸 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见其手(6),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 入(7),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又曰:‘衮职有 阙,惟仲山甫补之(11)。,能补过也。君能补过, 衮不废矣(12)。”犹不改。宣子骤谏(13),公患 之,使鉏麑贼之(14)。晨往,寝门辟矣(15), 盛服将朝(16)。尚早,坐而假寐(17)。麑退,叹 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8)。贼民之主, 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 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 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 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 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 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 忧虑。他们打算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 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 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 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 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 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 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事情容 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如果这样, 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 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 有了依*。《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 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 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 去了。”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36):“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 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 《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39)。’其我 之谓矣。”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 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 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 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 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 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说:‘我 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这话大 概说的是我吧。” (三)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 死④而不远徙⑤;虽有舟舆⑥,无所乘之;虽有 甲兵⑦,无所陈之⑧。使人复结绳⑨而用之。至 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⑩,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 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 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 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 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 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 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 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 往来。 (三)季氏将伐颛臾《季氏》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 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 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 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 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xiàng)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 (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 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 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 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 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 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也。”[1]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 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 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 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 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 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 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 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 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 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 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 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五、《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周语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 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8),为民者宣之 使言(9)。故天子听政(10),使公卿至于列士 献诗(11),瞽献曲(12),史献书(13),师箴 (14),瞍赋(15),曚诵(16),百工谏(17), 庶人传语(18),近臣尽规,亲戚补察(19),瞽、 史教诲,耆、艾修之(20),而后王斟酌焉,是 以事行而不悖(2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 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2), 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3)。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4)。夫 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25),成而行之,胡可 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6)?” 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 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 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 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 导而让人说话。所以君王在处理政事上,让三公 九卿及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 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 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 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能纷纷进谏,平民则自己的 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子尽规劝之责,君王 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 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 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 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 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 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 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以用 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便能表露出来。 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去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 去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 断增加。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 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 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十、《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 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 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 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 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 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 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 行不行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