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8套中考模拟卷】2019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附8套中考模拟卷】2019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9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部分,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chì) ______热②挑(xìn) _______ ③吹毛求( cī) ______ ④苦心孤(yì) _____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弥猿为亲;夜宿石涯之下,朝游锋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署,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毛泽东《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⑥子曰:“____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何有与我哉!”(《论语》)

⑦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名著阅读。(5分)

(1)保尔和其他人为什么要修一条通向森林的铁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方式来选拔官员的?后来,格列佛又是因为什么惹了麻烦而不得不离开小人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信息,概括材料要点。(3分)

2019年11月3日,位于虎丘山东麓的苏州虎丘书院正式成立,书院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继承虎丘地区历史文脉、恢复苏州书院文化。与此同时,书院图书馆也正式成为苏州图书馆的第45家分馆。

苏州虎丘书院经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苏州市唐文治国学研究会、苏州长光集团联合筹办,于2019年7月获苏州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挂靠苏州市文联,属民间公益性学术团体。书院位于苏州虎阜路31号,占地13亩,内设苏州图书馆虎丘书院分馆、地方文献馆、国学研究室、大讲堂、文学馆、企业文化研究所等。书院图书馆一楼为藏书阅览室,设古籍室、苏州地方文献室、电脑查询处等,二楼开辟“讲坛”专室,可以供文化学者交流、上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6-9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忠之.属也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C.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登轼而.望之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旦日,卒中往往

..,屋舍俨然(《桃花源记》)..语(《陈涉世家》)D.土地平旷

8.“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曹刿为什么说“未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自己的话概括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原因。(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夜无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孔乙己》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8分)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②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③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④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⑤看时又全没有人。⑥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⑦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⑧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⑨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⑩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11)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12)“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13)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14)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15)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16)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17)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18)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1.选文中第①句话属于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分)

12.选文中第⑦句中画线部分是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描写顺序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以“老师讲课”为题,写一段描写性文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7分)

信任的力量

①某报曾登载过一则短文:作者在德国打工,某天房东要去旅游,请小伙子帮忙照看热带鱼,说着就把房门的钥匙交给了他。房东与他素昧平生,竟然对一个陌生人如此信任,让他又感动又颇有压力。

②某次他去买东西,不料已经到了闭店时间,老板说:“先生,你可以继续挑选,不过我要回家了,自动收款机就在出口处。另外劳驾您走时替我顺手把店门关好。祝您晚安!”

③读了这两则发生在德国的故事,我不会认为那里的一切都是阳光灿烂,或诸事均坦坦荡荡,墙角处肯定也会有蜘蛛网。但是这两个故事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这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令人羡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真诚。

④1991年我去德国参加华文文学研讨会,会后应歌德学院院长邀请去该院讲学。因经费不足,院长就私人掏腰包,把本应学院邀请的公务活动,变成了他的“个人邀请”,因此接送或讲学期间的外出,一概由院长夫妇驾驶私家车出行,接待人员也全由院长的夫人与子女担当。像这位院长这么讲原则,守信用,在有些国家可能是凤毛麟角了。

⑤其实我国古往今来有诸多关于严守信用及对人信任的倡导。“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不论是什么人,有地位的人或德高望重的人也好,平民百姓或只是一般服务人员也好,首要一条,都应当是受公众信任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公众眼里的民族精神与社会财富。

⑥受人信任的人,自己的心灵深处有一个人格法庭。那里虽然没有法警看守,也没有廉价的信誓旦旦,却时刻有一颗滚烫的良心,当然事物有时也会走向反面,并不是所有的诚实都能收获信任,否则唐初诗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就不会在狱中唱出:“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毋庸讳言,当今社会有着不可轻视的“不信任感”。有人说,假如雷锋健在,他那些助人为乐的行为,一多半会惹来怀疑的目光。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社会现象。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诚实的人被欺骗得太多,诚实人也会怀疑诚实。一旦诚实人怀疑诚实,人的世界就会堕落。”

⑦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中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教师对学生如此,其他一切亲情、友情及干群关系,或邻里关系,乃至国际关系,无不如此。彼此有了互信,便可能获得一切,没有互信,便一切都无从谈起。“信任”是一件得之很难失之最易的品行。被信任者即是被信赖者,那也是人生的重要财富,这种财富积累的愈多,做事的成功率愈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信任富翁”愈多,其社会愈安定,愈同心,愈和谐。不论哪个领域、哪个角落,若是产生了信任危机,那么他便距“危机四伏”不太遥远了。

⑧信任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责任,能增强人的自律意识。

(选自2019年4月2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14.文章开头就列举了三个事例,是不是重复?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信任有哪些力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17分)

感觉

冯骥才

①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入眼帘,搅乱心脑,心灵才能让听觉牵着梦游一般地飘入音乐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②我这感觉既强烈又奇妙,以至我怀疑自己有点神经质。记得那次绝对是个黄昏,大概听舒曼的《梦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灌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东西变成一堆分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还依稀映着一点淡淡的橘色的夕照。

③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还是琴音充满我的心里,一股潜流似的婉转回旋。于是我被感动起来,随之而来,便是动心的感觉渐渐加强,心里的潜流形成一个疾转的漩涡,到了感动的潮头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根无形的搅

棒,把沉淀心底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翻腾起来。说不出是什么难忘的事或感受过的情绪,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忧伤?思念?委屈?已经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泪珠子竟然自个儿夺眶而出,衣襟很快就湿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为这绝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异常的、令人颤栗的幸福的感觉。平日里,偶然给什么意外的事物触发,也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却总是一掠而过,从来没有凝聚起来,这样有力地撞击我的心扉。

④然而我不明白,这感觉是怎样来的,是那琴音引来的?到底是哪个旋律、哪个和声打动?奇怪的是,以后,多少次,黄昏时,我设法支开家里的人,依旧在这光线晦暗、阴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独自倚门倾听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现那种忍俊不禁、苦乐交加的感觉了。琴音像一阵微弱的风,难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头。怎么回事?

⑤感觉是找不到的,只有它来找你。

⑥两年后,我早已忘掉寻觅这感觉的念头,却意外碰到了它。

⑦那是个深秋时节,刚刚下过一场蒙蒙小雨,天色将暮,人在户外,脸颊和双手都感到微微凉意。我才办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条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边,蜿蜒又清亮,缓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着一些垂柳;右边是一面石砌的高墙,不知当年是哪家豪门显贵的宅院。这石墙很长,向前延长很远。院内一些老杨树把它巨大的伞状的树冠伸出来。树上的叶子正在脱落,地上积了厚厚一层,枝上的不多。虽然无风,不时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叶子,自个儿脱开枝头,从半空中打着各式各样的旋儿忽悠悠落下来,落在地上的叶子中间,立时混在一起,分不开来。大树也就立刻显得轻松一些似的。我踏着这落叶走,忽然发现一片叶子,异常显眼,它比一般叶子稍小,崭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叶,可惜它生不逢时,没有长足,没有胀满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散尽汁液与幽香,就早早随同老叶一同飘落。可是,大自然已经不可逆地到了落叶时节,谁又管它这一片无足轻重的叶子呢!我看见这涂了一层蜡似的翠绿的叶面上注着几滴晶亮的水珠,兴许是刚才的雨滴,却正像它无以言传的伤心的泪。它多么热爱这树上的生活——风里的喧哗,雨里的喧闹,阳光里闪动的光华,它多么渴望在这树上多多留连一刻。生活,尽管给生命许许多多折磨、苦涩、烦恼、欺骗和不幸,谁愿意丢弃它?甚至依旧甘心把一切奉献给它。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永远是希望吗?

⑧我怜惜地拾起这片绿叶,抬眼一望,蓦然发现高高的、被雨淋湿发暗的墙头上,趴着一只雪白的猫,呆呆瞧着我;杨树深处,有两扇玻璃窗反映着雨后如洗的蓝天,好像躲在暗处的一双美丽的眼睛……突然,就是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动起来。那次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异样的感觉,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搅动起来,视觉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热泪遮挡住了。我站在满地褐黄斑驳的落叶中间,贪婪地享受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让这情感尽情宣泄和延长,多留它一些时候。谁知它只是这一小阵子,转眼竟然雾一般渐渐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拥聚与凝结起来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开来,抓都抓不着。咦,这是怎么回事?

⑨我手里拈着这片闪光而早落的叶子,痴呆呆地站着。

17.文章开头写“黄昏时听音乐”的情景有何特点?有什么样的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生活,你拿什么偿还一切生命对你的奉献”这句话含义的

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⑧段中写“这片绿叶”、“蓝天”有什么寓意?作者想借此表达对生活的什么样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在文中写道了两次不同寻常的感觉,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两次感觉有什么异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留一点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玷.污diàn 收敛.liǎn 滑稽.jī鲜.为人知 xiān

B、蓦.然mó遒.劲qiú制裁. cái 恪.尽职守kè

C、绮.丽qǐ牟.取mú谀.词yú莫名惊诧.chà

D、拮据.jù妖饶.ráo 苋.菜xiàn 恻.隐之心cè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

...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

B、叫卖者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

C、对调子的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相辅相成

....,滚瓜熟,随口而出。

D、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

....,照收不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

②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③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无论如何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

④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

⑤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

⑥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

⑦就这一点来说,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A.④②⑤①⑥③⑦ B.②⑤①⑥③⑦④ C.④②⑤⑦①⑥③ D.②⑤①⑥③④⑦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A.原句: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

改句:旅鼠是一种以草根、草茎和苔藓等遍布北极草原的植物为食的啮齿类动物。 B.原句:妈妈对我说::“你快去我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改句:妈妈对我说,要我快去她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C.原句:新一代歌手,都比三五十年前的歌手更加活泼和热情。

改句:新一代歌手,无不比三五十年前的歌手更加活泼和热情。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释】⑴南谷:地名,在永州乡下。⑵杪(miǎo):树木的末梢。孙觌《西山超然亭》:“孤亭坐林杪,俯见飞鸟背。”引申为年月季节的末尾。杪秋:秋末,深秋。⑶幽谷:深谷。⑷疏:稀疏。寂历:寂寞,寂静。⑸微:指泉声细微。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此诗写的是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

B.首联点明了时令,即深秋的早晨。

C.中间四句写诗人一路所见,自然界的一切都呈现出荒芜的景象。

D.尾联写诗人的“心机”让麋鹿惊恐起来。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颔联一个“唯”字,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无所见。

B.诗人在诗中寄寓了忘情山水、自在豁达的心境。

C.题目中的“荒”字总领全文,使诗人笔下的画面涂上了一层惨淡之色。

D.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刘恕①,字道原,筠州②人。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③,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④,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⑤,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⑥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⑦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⑧,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⑨,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⑩,悉.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

【注释】①刘恕(1032~1078):《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③历数:历史典故。地里:地理。族姓:家族名姓。公府案牍:公案文书。④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南侧,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⑤宋次道知毫州:宋次道担任毫州知州。⑥馔(zhuàn):饮食,吃喝。⑦殊废:不要打扰。⑧无以给旨甘:没有办法自己供应的。⑨故茵辱:旧褥子。⑩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求书/不远数百里 B.恕/能言其行事始终

C.此非吾/所为来也 D.尽其书/而去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具()(2)遗()(3)悉()10.翻译文中下列句子。(4分)

(1)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2)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

中/华-资*源%库

11.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刘恕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老大徒伤悲。

(5)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到乡翻似烂柯人。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6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

孙道荣

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

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

..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

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

..是粉红色哦。”

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

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的呢?

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

我希望永远能够嗅到花的芳香,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有删改)

1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

..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

‘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

..是粉红色哦。’”

14.从文中四位孩子的趣事中,你感受到孩子的哪些天性?这四件趣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5分)

15.请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妙处。(3分)

16.在作者眼里,面临高考的孩子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失去芬芳的。请你站在中考体验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这段经历中的收获。(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14分)

破译植物的语言

①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斯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目前,也有一些科学家在从事破译植物语言的研究,德国德勒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赫伯特·魏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②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的反应几乎一样。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

时释放的啡呔。在动物身上,这些激素帮助把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的化学物质转化为前列腺素。而在植物组织里,这种激素有助于亚麻酸(相当于动物身上花生四烯酸的物质)转化为茉莉酮酸,这是一种性质和前列腺素相近的化学物质。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吆’的方式。”

③植物能与邻居联络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某些植物突然感到虫咬刺痛,它会马上招呼旁边的伙伴,提防虫子。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味”信号。甚至在附近的植物被虫咬之前,这种信号就开始启动附近植物的防御系统了。

④槐树会产生有毒的苦味物质。一旦槐树的树叶被羚羊或长颈鹿吃掉,这时,不仅仅被吃掉的槐树的树叶会产生这种物质,周围所有的槐树像是接到预报似的也都争先恐后的释放出毒素。

⑤破译植物的语言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因此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多年的研究后,他们对于植物的语言已经有了多种解释。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往往听不到。据他讲,迄今他已零碎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

⑥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了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的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气体乙烯。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用这种气体的分子轰击标准激光束,会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⑦还有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谜。正如施特恩海默说的那样:“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使树木的联络声音变得容易听起来。”

⑧毫无疑问,破译植物的语言,不仅对于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实践生产中也将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科研人员相信,破译植物的语言必将对农业

生产产生重要作用。例如运用波恩大学的研究成果,给农民配备合适的窃听装置,农民就能区分健康与疾病的蔬菜或其他农作物。同时,通过探测植物的声音可以形成预警机制,随时探查植物病虫害的情况。另外,了解水果和蔬菜的语言还有助于它们的储藏和运输。声学研究证据表明,苹果释放出的乙烯气体比其他植物高,能够引起周围植物枯萎。因此,科学家敦促果农要单独存放苹果。

⑨科学家们预言,植物语言的破译,对于植物病虫害的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最适环境的调控,农业耕作的安排,乃至植物各种药用成分的分离提取等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3分)

18.本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19.从⑧、⑨两段中我们获取到什么具体明确的信息?(3分)

20.通读全文,你发现植物是怎样“说话”的?(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

(1)自选一个角度;

(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

(3)不超过150字。

【材料】

政协委员提议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3月5日,都是“学雷锋”的日子。全国政协委员刘江龙,选择了在3月4日提交提案,建议申报“雷锋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雷锋在中国是‘3月来了4月走’。但是,‘雷锋精神’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发挥影响。”刘江龙说。他讲了几个小故事:

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大厅中悬挂着5幅人物肖像,雷锋肖像也在其中。西点军校的学生守则上,印有雷锋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在泰国,政府曾专门印发了《雷锋》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

“所以,我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将‘雷锋精神’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风气。”刘江龙委员说。

(二)写作(50分)

22.请以“有你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B

2.C 可改为引经据典

3.D (A前后矛盾。B词语赘余,删掉“不再”。C宾语残缺,“学生以学习为主”后加上“的方针”。)

4.A 5.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6.D 7.B

(二)8. C

9. 具:准备遗:赠送悉:全、都

10. (1)为了读书往往不惜走上几百里路,一拿到书又读又抄的,几乎忘了吃饭睡觉。

(2)这不是我来这里要做的,你不要打扰我读书。

11.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清贫自守,清身自好。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略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一)13.(3分)

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1分),女儿说的“颜色”指色彩(1分),

对颜色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1分)。

14.(5分)

孩子的天性:天真活泼、幽默乐观、伶俐可爱、充满童趣、调皮搞怪。(2分,答对二

点即可)

这四件趣事与下文(“我”孩子失去芬芳的高考生活)形成对比,引起“我”的思考,揭示文章主题。(3分)

15.(3分)(答对三点得3分)

(1)运用比喻,作者将孩子失去天性、失去成长的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使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2)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即可)

(3)画龙点睛,暗示中心。

(4)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16.(5分)

事例(2分),收获(2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一:备考的日子,繁重沉闷。夜深人静,妈妈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来到我书桌前,我深切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倍感振奋。

示例二:在体育迎考的日子里,所有的训练项目枯燥乏味,我流汗,甚至流血,但是最终我得了A。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我变得更自信、更强大。(二)

17.植物的语言(3分)

18. 举例子,更为具体地说明了植物能用特有的体味“语言”来联络同伴,以此启动附近植

物的防御系统。(4分,答对举例子得2分,作用2分)

19. 破译植物的语言,不仅对于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植物病

虫害的抑制,作物生长发育最适环境的调控,农业耕作的安排,乃至植物各种药用成分

的分离提取等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3分不仅,而且,乃至各一分)

20. ①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抑制疼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的反应是

一种语言。

②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味”语言。

③当植物的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气

体乙烯。用这种气体的分子轰击标准激光束,会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

波。

④植物还能以一种微弱的光为能量进行交流。(4分一点一分)

四、综合性习与写作(56分)

21.综合性习略

22.写作(50分)

思路点拨:本文题中的“你”,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个人”,如父亲、母亲、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甚至是一本书、一道风景等。但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应该是让人难忘的,对人的一生有影响和教育意义的。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C.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D.懈殆流水账相辅相成粗制滥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

....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

C.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

....,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D.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确切还需要大大提高。

5.依然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年轻的朋友,不经意间的阅读、无功利心的阅读会带给我们意外的喜悦。看似无用的阅读,看似离你那么遥远的人和事件,那些文字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为表面的“无用”

而打折扣。无用的作用其实已经发生,这阅读不曾教会你某种生存技能,然而,在悠远的岁月,它却可

能,,,,,

,无功利心的阅读会带给我们真切的喜悦。它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不断擦亮你注视生活的目光。

①润泽你的精神②诱惑你对世界的好奇心③推开心灵的门窗④也还有对生命的打量⑤拓展你的情怀⑥对他人的尊重与同情

A.⑤①②④③⑥B.③⑤①②④⑥C.⑤②①③⑥④D.③①②④⑤⑥

6.名著积累(4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要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他”最初是一个的人。(2分)(2)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他”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2分)

7.综合性学习(4分)

自从国务院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2分)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阅读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

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2分)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