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知识典1

高中历史知识典1

高中历史知识典籍

历史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国家的形成

(1)时间:大约五千年前(2)区域:黄河、长江流域

(3)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

(4)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商的政治

(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2)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天下为公到家天下)

3、商朝的政治。

(1)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2)突出表现:通过占卦给予决定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以藩屏周。(2)含义:封邦建国

(3)受封对象:姬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评价

积极: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了疆域;暂时的满足了西周贵族的需要有利于稳定政局。

消极:分封制初期对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诸侯国势实力增强,明显的威胁甚至削落了周王室的统治。

(5)春秋末期分封制的瓦解

原因:(1)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瓦解

(2)政治:诸侯国强大周王室衰微

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矛盾。

(3)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4)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5)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为大宗,庶子进行分封,为小宗)

(6)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的地位。

(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区别:(1)目的不同:分封制是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宗法制是为了权力的继承保证王权的稳固。

(2)内容不同:分封制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建立诸侯国,

在封国内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3)作用不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联系,

进而强化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形成了森严的宗法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4)结果不同:分封制下诸侯国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力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宗法制在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直到今天仍有影响。

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铺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王权与神权的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时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背景: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六国,统一中国。

2、理论来源:法家思想

3、实践:商鞅变法

4、战国时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萌芽时期。

5、建立:(1)确立了至高无上皇权的地位。(秦始皇嬴政采用了“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

(2)皇帝制度的确立:由来:三皇五帝的传说;基本特征: 皇

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之上。

本质:君主专制。

二、郡县制

1、形成: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实行,春秋后期开始出现战

国时期普遍实行。

2、特点:郡守和县令有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3、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不同点:

分封制:(1)朝代:西周实行

(2)产生基础:是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3)官员产生的方式及权力:官位世袭,拥有封地

(4)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独立。

(5)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郡县制:(1)朝代:秦

(2)产生基础: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

(3)官员的产生的方式及权力:皇帝任免;官位不得世袭;

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土地

(4)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绝对服从中央。

(5)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的集权和统一。

相同点: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地方的行政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4、实行郡县制的原因:(1)周朝分裂与动乱的教训。

(2)来自内部外部的种种挑战。

(3)有效的防止匈奴对边关的骚扰。(4)强化对边缘地区的直接控制。(5)是其政治制度客观限定的结果。

5、意义:(1)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管理。

(2)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3)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防止地方割据分裂。

三、三公九卿

1、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

2、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栗内史、

少府、史称“九卿”。

3、职责:(1)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2)太尉:主管军事。

(3)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4、影响:(1)有利于权力的集中。(2)加强中央集权制。

(3)提高行政效率。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2、特点:(1)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皇帝直接任免中央或地方的官吏。

3、作用:积极(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2)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3)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

消极:形成了暴政统治和腐败,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课时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特点(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落、分散。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一、法令出一

1、含义:历代官僚体制和中央、地方的管理体系有所变化,但都以维护黄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即“法令出一”。

2、特点:(1)皇权带有独断性,随意性;君臣关系:“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3、弊端:皇帝的独断性,随意性影响政治决策。

二、君权和相权

1、历朝代削弱相权的措施

(1)西汉汉武帝时期:频繁任免丞相;设“中朝”(又称“内朝抑制丞相为首的“外朝”势力。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丞相行政权。

2、三省六部制:

(1)中书省(草拟);(2)门下省(执行);(3)尚书省(审核);

六部:(1)吏:考核,任免四品一下官员。户:中央的财政国库。礼:贡举、祭祀典礼。兵:军事。刑:司法、审计事物。

(4)特点:以分权达到集权的目的;相互牵制和监督;

分散相权,集中皇权。

(5)发展: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6)目的: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7)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是我国管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3、宋代:设政事堂为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长官是枢密使(军事);三司长官三司使(总理财政)。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秦朝:(1)中央:御史大夫(2)地方:监御史

2、汉朝:(1)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台(东汉至元的中央监察机构)

(2)地方:刺史

3、宋朝:提点刑狱司、通判。

4、明初至清末:都察院。

5作用:(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腐败;有利于政治清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2)消极:专制制度本质决定其效果有限,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张枉法的形势司空见惯,使监察系统受到破坏。

四、选官制度的变化

1、发展: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2、(1)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的展。

(2)直接目的:集纳人才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3、世官制:

(1)实行时间:先秦时期(2)依据:血缘宗族(3)范围:贵族(4)特点:官位世袭(5)评价:下层人士没有机会参政。

(5)发展:世官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4、察举制:

(1)实行时间:秦朝至魏晋南北朝(2)依据:才德门第

(3)范围:贤良,人才(4)特点:封闭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5)评价:百姓不的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5、科举制

(1)实行时间:隋唐至明清时期(2)依据:考试成绩

(3)范围:面向所有的知识分子。

(4)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入仕的机会。

(5)实质:控制人才,将强君主专制。

(6)原因: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南朝后期土族势力衰落,庶族地主的发展,要求参与政权。政治:扩大封建统治的础。

6、科举制的评价:

(1)积极: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中学风气的形成;追求一定的公平公正。

(2)消极: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得人;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五、行省的设置

1、行省的设立发展:

(1)汉初郡国并行制(2)秦汉行政规划区:州、郡、县。

(3)唐宋行政规划区:道、路、州、县。(4)元代:行省制度。

2、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专制统治。

3、意义(影响):(1)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

4、行省设置的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六、思维扩展府兵制到募兵制

1、府兵制的改革

(1)内容: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2)特点:兵农合一,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

(3)影响:有利于农业的生产,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扩大

兵源,壮大了军事实力;清楚了胡汉分治的遗迹。

(4)隋唐的府兵制与西魏府兵制的区别

不在军民异籍、兵农合一。

2、唐朝调整、完善的府兵制

(1)措施:外轻内重;实行兵将分离;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自备武器粮食。

(2)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加重了农民负担。

(3)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军队叛乱。

3、府兵制的崩溃

(1)原因:均田制的破坏,失去了经济基础;

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府兵的地位不断下降。

4唐朝募兵制

(1)目的:增强军事实力

(2)内容:国家招募男丁,供给衣食免征赋税。

(3)影响:①积极:募兵制减少了农民兵役的负担节省消耗。

②消极:容易形成军阀是以后藩镇割据的根源。

课时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君主专制政体强化

明朝: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属于皇帝,宣布成为定制。

(2)影响: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

一、内阁制

1、确立:明朝明成祖设立内阁制

2、原因:(1)直接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根本原因:强化君主专制

3、弊端:宦官专权

4、发展:(1)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2)明成祖:设内阁

5、影响:(1)皇权进一步加强(2)宦官参政政治黑暗。

6、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一)相同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二)不同点:

丞相制:(1)地位:法定、制度、赋权

(2)职权:参与决策(3):制约皇权。

内阁制:(1)地位:非法定、资询机构、不能统领百帅。

(2)职权:无决策权(3)对皇权的作用:不能制约相权。

7、西方的内阁制与中国的内阁制的区别:

无实权:受司礼监牵制

一、中央军机处

1、时间:雍正年间

2、原因:(1)根本:加强专制统治,巩固清朝政权。

(2)直接:为了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军事机密泄露。

3、特点:简、精、速、密

4、职能:跪受笔录,秉旨承办。

5、作用:(1)提高了行政效率(2)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3)表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衰落

6、意义: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7、地方密折制

(1)内容:在日常的奏章之外,还命令地方官员密折奏事

(2)作用:加强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地方政治的自主与能动性受到压抑。

四、边疆政策

1、原则:(1)尊重个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笼络民族上层分子。

2、、边疆治理:理藩院;改土归流。

专题一知识扩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

(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国家制度。

(2)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走向血缘统治。

(3)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封建社会制度的核心:中央集权制度

(3)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4)职能:镇压百姓;抵御外部侵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维护国家统一。

三、明清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影响

(1)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造成了中国社会政治黑暗和近代中国落后

(3)导致了思想禁锢文化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文化发展。

(4)积极: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五、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1、背景: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

的日益尖锐。

2、目的:稳定巩固社会的封建统治。

3、原因:(1)积极: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封建社会经

济的繁荣与发展。

(2)消极:皇帝专权,政治腐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六、知识扩展

隋唐租庸调制

1、含义:(1)租:成年男子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的谷物

(2)庸: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3)调:服徭役期间,不去者可缴纳一定量的绢布

2、原因:社会生产的需要;隋唐都经历的战乱;

农民迫切的需要土地和劳动时间

3、条件:国家掌握了大量的荒无土地

唐朝租用调制

1、原则:轻徭薄赋

2、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唐朝的经济衰败;财政困难。

租用调制进步性:

(1)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2)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3)保证政府的收入

3、巩固府兵制

两税法

1、背景:均田制的破坏;政府的财政来源大大减少。

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3、时间:780年人物:宰相杨炎

4、意义:(1)是唐朝中期以来极度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

(2)保证了国家财政的税收

(3)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5、局限:(1)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2)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负担严重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40-1949)

课时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1、原因:(1)列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开辟销售市场;

掠夺原料资源。

(2)中国:资源丰富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力衰落内部危机严重。

(3)经过:(1)鸦片战争1840—1842 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3)中法战争1883—1885

(4)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马关条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90—1901 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根本:打开中国市场;直接:保护鸦片走私

(2)结果:战败,1842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危害:中国领土被破坏;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丧失关税自主权;加重人民的负担。

(5) 鸦片战争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地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起步;民主资本主义产生;

(6)鸦片战争前中英情况对比

中国:(1)政治: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2)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3)军事: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4)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5)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英国:(1)政治: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经济: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3)军事:船坚炮利

(4)外交:殖民扩张(5)综合:资本主义迅速崛起(7)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腐朽落后,组织不利②英国实力强大蓄谋已久。

③根本: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修约

(3)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浦事件。

(4)过程:1856年,英舰袭击广州战争爆发;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大沽攻占天津;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撤军;1859年,英法借口换约再攻大沽;1860年,英法占天津逼北京,火烧圆明园。(5)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6)影响: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门户,是中国丧失更多的自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4、中法战争(1883—1885)

(1)背景:法国侵略越南;黑旗军抗法(河内、纸桥战役)

(2)经过:东南沿海战场:马尾海战—台湾战役—镇海之战镇南关大捷—临洮大捷

(3)结果:1885年,清政府乘胜即收,中国不败而败中国西南门户打开。

5、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市场狭小,资源有限;浓厚封建性残余;内部起义不断。

(2)原因:直接:1894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起义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根本:积极扩张蓄谋已久。

(3)经过:平壤之战、黄海之战、旅顺口和威海卫之战。

(4)结果:清朝战败,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日本迅速崛起;刺激西方加紧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6、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异同点和得出的结论

1)同: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2)异:《南京条约》中关税协定;《马关条约》中设厂的规定。3)结论:《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新要求。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90—1901)

(1)原因:直接:义和团运动根本:进一步瓜分侵略中国(2)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设东郊民港为使馆界;查办反帝官员取缔反帝组织;北京到山海关有列强据守。

(3)辛丑条约影响: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形成国中之国;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控制中国腹地。

(4)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辛丑条约最突出的特点:突出反映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奴役,以及对中人民的压迫。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背景:(1)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资本输出的影响

2、过程: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1)原因:马关条约损害了俄法德三国的侵略权益

2)目的:不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而是列强争夺中国

3)过程:提出照会,武力强迫

4)结果: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要白银3000万两。

3、门户开放政策

(1)原因:19世纪90年代成为一等工业强国;美西战争丧失了瓜分的最好时间;出于分享权力的需要。

(2)内容: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势力范围内对他国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3)实质: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的既得利益;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享有均等的机会。

(4)影响:美国对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

的同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课时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三元里抗英

1、原因:1)根本:英军侵略。2)清政府卑躬屈膝

3)广大人民的内在精神

2、导火线:1841年,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英里抢劫。

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打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性质);表现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1)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想垄断主义国家过渡;英俄侵略新疆。

2、经过:(1)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

(2)1876年率军出征,收复北疆大部

(3)1880年,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3、策略:先背后南,缓进急战。

4、作用:(1)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西北领土的音谋;维护国家领土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

5、收复新疆的原因

( 1)正确的作战方针(2)清军战士英勇作战

(3)广大人民的支持(4)灵活的外交手段

三、黄海海战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决战

2、时间:1884年(甲午年)

3、主要将领:丁汝昌、刘不詹、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

4、结果:(1)中国军队损失产重,但双方战舰损失相当

(2)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避战自保”陷入被动。(3)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5、战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落后(2)清朝统治腐败,逃避战求和政策(3)清军防务松弛,官兵临阵脱逃

四、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中日甲午海战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籍澎湖列岛

2、经过:(1)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

(2)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3、结果:失败

(1)原因:1)敌强我弱2)清政府的腐败,缺乏清政府的支持。

五、义和团运动

1、兴起:(1)前身:义和拳,山东、直隶一带的秘密法请组织,大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

(2)根本原因: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猖獗

2、发展过程:1898年秋山东兴起袁世凯镇压——直隶京津地区——清政府取用“招抚”政策,利用义和团——1900年义和团进入京

津城,达到高潮

3、英勇的斗争:(1)阻击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扒铁路、毁电线围攻八国联军。

(2)围攻东郊民港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4、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2)主观原因:“扶清灭洋”的口号中“扶清”使义和团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

(3)根本原因:义和团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革命纲领

6、性质: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7、影响:(1)加速了腐朽清政府的垮台

(2)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3)义和团在中国近代史反帝爱国主义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课时三伟大的抗大的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的原因:

(1)根本: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2)直接: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3)中国国民政府权力围剿红军提供了可乘之机。

(4)西方国家忙于应对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5)国际上英美等国对侵略者实行绥靖政策

2、罪行:

(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成立满洲国。

(2)1935年分离蚕食华北,制造华北事变。

(3)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全面侵华开,在华东华北发动攻击妄图在三个月内消灭中国。

(4)1937年发动八一三事变,11月攻占上海,12月占领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

(5)1938年进犯徐州,10月广州武汉被占领,中国抗日进入持续阶段。

(6)用活人实验并实行毒气战和细菌战。

3、背景:(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逐步走上对外扩张,1927年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日本陷入极端困境,企图发动对外战争的手段摆脱危机

4、罪行措施:

(1)思想:推行奴化教育(2)政治:扶植傀儡政权

(3)经济:榨取中国资财,掠夺劳动力

(4)目的:巩固扩占领区

二、抗日救亡运动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

政策。

2、表现:(1)中共:九一八事变后中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展为抗联军,后来成为东北抗日军队的核心力量。

(3)国民党爱国军队:泸抗战、山海关抗战、长城抗战、多伦抗战、西安事变。

(4)关内人民: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业者抵制日货;1935年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

(5)爱国人士: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3、特点:1)自发性、形式多样。

3)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4)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4、西安事变

(1)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结果: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3)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有内战到和平、有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1、过程: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共的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确定方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展现初步形成——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变中共军队——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国共合作宣言

2、全民族抗战实现的因素

(1)决定因素: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3)重要因素: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4)全民族抗战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主导作用:中共的提倡主导和促成。

(6)标志:国民党宣布合作宣言。

3、国民党的正面抗战战场:

(1)凇泸会战:1937年8月~11月,上海失守。(意义:打败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日军占领太原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意义:中共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3)徐州会战:1937年12月~1938年5月,徐州失守,但是在1938年春,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导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意义: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4)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抗战进入持

续阶段。

(5)枣宜会战:1940年,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4、中共的敌后战场:

(1)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主要任务,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政策,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2)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的中枢和中后方。

(4)1940年,彭德华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

(5)开展了各种“反淸乡、反扫荡、反蚕食”的斗争。

5、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的比较:

(1)局部抗战:1)领导力量:没有统一的领导。

2)群众基础:关内外社会各界。

3)军事斗争:爱国军民的自发斗争。

4)抗战效果:未能阻挡日寇的侵略。

(2)全民族抗战:1)领导力量:国共合作,共同领导。

2)群众基础:广泛动员,全民参与。

3)军事斗争: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4)抗战效果: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础。

6、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

(1)两者的根本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群众。

(2)形成根本区别的原因: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7、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1)反侵略斗争第一次的完全胜利,改变了中国在近代史以来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屈辱史。

(2)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五大常认理事国之一(3)洗血了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促使了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重新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8、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1)牵制了日军绝大部分主力,是东方抗击日本的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的战场。(3)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有利倡导者和推动者。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的成立:

(1)背景:1)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中国政府对德、意、日正式宣战

(2)时间:1942年1月

(3)意义: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

2、中共七大的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军民发起敌后反攻

(2)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3)时间:1945年春、延安

(4)内容:1)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

2)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族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3、胜利的条件:

(1)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1942)。

(2)中共七大的召开。

4、背景:1)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进日本投降

2)美国向广岛、长崎投向的两颗原子弹

3)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5)德国投降,欧洲站结束

6)中期大召开

5、过程:(1)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1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

(2)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3)10月25日,台湾光复,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

6、胜利的原因:

(1)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斗争;

(2)建立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根本);

(3)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

(4)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5)两大战场相互依存;

(6)百年受辱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

7、意义:

(1)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性的胜利,洗血了民族百年的耻辱。

(2)为民族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中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族革命

一、近代中国民族革命的概述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2)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民族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4、近代中国的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二近代中国民族革命阶段

1、农民阶级领导的天平天国运动(失败)——民主革命的先声

2、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民主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彻底的民主革命。

课时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1、爆发的原因:(1)根本: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腐朽的统治所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

(2)直接:自然灾害严重,西方宗教的影响。

(3)迅速发展的原因:

1)是一次反对清朝统治的正义战争

2)英德利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3)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

4)清军腐败不堪

2、标志:金田起义

3、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2)永安建制(1851年九月)1)初步奠定建立了政权基础2)反应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3)定都天津(1853年初)1)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显示了封建的革命精神

4、准备:(1)组织准备:创立了拜上帝会

(2)理论准备:拜上帝教

(3)思想准备:1)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2)理论特点:将农民的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4)准备特点:1)利用宗教,带有宗教色彩。

2)将西方的宗教与中国民间的宗教相结合。

5、北伐、西征、天津保卫战

(1)北伐:

1)时间:1853年。2)目的: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3)结果:打乱敌人计划为西征东征创造条件

4)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

(2)西征:

1)时间:1853年。2)目的:巩固大本营

3)结果:败湘军;控制了安徽、江西湖北等部分地区

4)意义:有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3)东征:1)时间:1856年2)目的: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身的经济力量。

3)夺取了扬州,打垮了江南江北大营。

4)巩固了天京

(4)太平天国运动进入了全盛时期。

6、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年

2)内容:·土地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核心: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4)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5)评价:进步性:是农民阶级提出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局限性: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发展;具有空想性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6)群众基础:农民阶级的支持

7)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的蓬勃发展(2)《资政新篇》

1)时间:1859年

2)内容:·经济:允许私人开办工业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外交: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制度。

3)评价:进步性:是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阶级革命的产物、不能调动农民

的积极性。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3)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异:《天朝田亩制度》

·经济形式:小农经济·经济基础:公有制平均主义。

·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全盛实时期

·目的:巩固天国·中心:解决土地问题

·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的蓬勃发展

《资政新篇》

·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基础:私有制

·背景:衰落时期

·目的:振兴天国·中心:效仿西方

·作用:未付诸实行

同:1)具有反封建性2)都是纲领性文件

3)从未真正实行过

★结论:《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资政新篇》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未能实行的原因

1)《天》·客观:没有一定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主观:平均分配的土地生产、生产资料都是空想

·根本: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2)《资》·客观:当时处于战乱时期

·主观:不是农民实践产物,没有反应当时农民最迫切的要求和愿望。

·根本: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5)《天》与《资》的共同局限性

1)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2)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7、天京事变

(1)时间:1856年

(2)原因:根本:农民阶级阶级的局限性

直接:洪杨矛盾,军事上的胜利导致了领导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

(3)过程:洪杨矛盾—韦创辉滥杀—洪处死韦—石达开出走(4)影响:1)太平天国运动有盛转衰的转折点

2)严重削落了太平天国运动战斗力

3)政治上巩固了洪秀全的地位加速了政权的腐败。

8、天京沦陷

(1)时间:1864年夏

(2)意义:标志着太平天运动失败。

9、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2)政治: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战略上的失误

3)思想: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4)组织:难以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

5)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10、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反对商品经济强化私有制这不到人民的支持;打击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扩大了自己的敌对势力。

11、太过天平运动的意义

(1)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是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斗争

(4)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2、探究问题

(1)英法在什么背景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2)为什么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在华的利益1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14、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征

(1)反封建同时反侵略,具有民主革命性质。

(2)一些领导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寻求真理。

(3)太平天国运动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15、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自发而单纯的农民运动

(2)有力的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3)对旧有的经济结构造成了破坏,有利于后来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课时二辛亥革命

背景:(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控制和掠夺(2)清政府企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概念:(1)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2)广义:从1894年到1912年进行的革命斗争

一、武昌起义(1911、10、10)

1、背景:(1)保路运动的不断扩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争信心。

(2)湖北新军部分西调镇压保路运动

(3)席卷全国的抗捐抗税风暴表明人民与清政府对立

(4)清政府形成孤立形势成熟

2、时间:1911年10月10日

3、结果:占领了武昌城、汉口、汉阳

4、领导者:(1)1911年,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起来,组成共同的领导机构。

(2)领导人:1)蒋羽武——临时总司令

2)孙武——参谋长

5、主力军:新军

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6、革命团体:(1)1894年孙中山兴中会

(3)同盟会

1)时间:1905年8月2)地点:日本东京

3)革命纲领:三民主义4)刊物:民报

5)作用: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条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资产阶级民族思想广泛传播

7、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与同盟会的国内分布

武昌:共进会、文学会、日知会

上海:光复会、1911年武昌革命爆发后,同盟会总部有东京

迁往上海,1912年初迁南京

长沙:华兴会香港:兴中会总会

8、政体:五族共和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2、条件1)政治基础:武昌起义、各省的独立、清朝统治的崩溃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3)组织基础: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

3、时间:1912年1月1日

4、纪元:中华民国纪年

5、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6、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选举为临时的总统,国旗为五色旗(汉满蒙回藏)。

三、《临时约法》的颁布

1、内容:(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享有人身、居住、信仰等自由。

(3)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2、评价:是中国近代第一步资产阶级宪法。

3、目的:企图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民族共和制度。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结果:失败

(1)标志: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经过: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原因: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实力雄厚。

2、评价:(1)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的近代化

(3)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了的君主专制政体。

(4)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前的封建

帝制

(2)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

(3)是民族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语言、习俗都发生了重

大变化。

4、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1)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前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1)要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改革。

(2)要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有所妥协。

(3)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

(4)资产阶级方案的中国行不通。

课时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i.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阶段划分

1、五四运动和中共的创立时期(1919~1923)

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第一国内革命战争)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二、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1)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国际:十月革命的影响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发展:(1)第一阶段:

1)时间:1919年5月4日2)地点:北京

3)主力:青年学生4)方式:游行示威

5)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2)第二阶段:

1)时间:1919年6月初2)地点:上海

3)主力:工人阶级4)方式:三罢

4、结果:初步取得胜利,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6月

10日罢免了亲日卖国贼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意义:(1)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比较

相同点:(1)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任务:反帝反封建

(3)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同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