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1、唯物主义发展的阶段: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古希腊德模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它认为世界万物由不同形状、大小的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2)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当时自然科学理论只有力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建立在这一科学成果基础上的唯物主义理论,不能不用机械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质的现象和过程,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过程。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主要是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静态的研究,形成了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被哲学家提升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即唯心史观。 庸俗唯物主义:把十九世纪的近代唯物主义庸俗化,把意识等同于物质,看做大脑的分泌物,哲学上一般不把它作为唯物主义的一种历史形态。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3、物质和运动关系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运动和静止 (1)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量变与质变 (1)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属于激变论 (2)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属于庸俗进化论 6、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是事物发 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观实 质是扬弃 (2)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 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7、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 是把必然性 降低为偶然性,往往会导致宿命论。

哲学名词解释

1.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3.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4.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5.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6.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8.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10.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1.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 1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考点突破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二、重难点提示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核心突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由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来区分的,而不能从两个词语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如: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文中的学者就是按照字面意思,把唯物主义理解为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因而是错误的。 要点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重要提示】 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重要提示】 唯心主义从根本方向上来说是错误的,但并不能说其一无是处。如唯心主义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的发展。正是唯心主义的不断攻击,才使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断进步。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构成世界的最小微粒,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唯物主义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修改自己关于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哲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派别 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试题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问题导思知识梳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 (2)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②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 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③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④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 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⑤可知论和⑥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是什么? ⑦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⑧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的基本 观点是什么? 唯心主义认为⑨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2)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中总是贯穿和渗透着本体论。 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要 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 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 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 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认为人类 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基本 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 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 种可贵的猜测,历史观 上是唯心主义(唯心史 观) 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 局限性 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纠错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但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并不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例1(2016·浙江4月选考)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 A.彻底的不可知论B.不可知论 C.不彻底的可知论D.可知论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属于可知论的观点,故D当选。 变式训练1 “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B.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 C.物质和意识能否辩证统一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答案A 解析“气者,理之依也”,认为理依存于气,“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认为气依存于理,材料中两者的根本分歧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故A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是两者的根本分歧,故排除B、C、D。答案选A。

哲学基本派别 专项训练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练习题 1.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1~2题。1.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②唯心主义的态度③客观的看待事物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6.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7.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②气者,理之依也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⑤存在即被感知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⑤⑥8.李某宣称,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对此,现代科学和政府都无能为力,只有李某才能拯救人类。从哲学上看,这些言论() ①是与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②是与无神论根本对立的有神论 ③否认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④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 9.“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回答10—11题: 10、“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 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按图索骥③画饼充饥④削足适履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神创造的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C.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可知的 1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指()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4.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我思故我在D.物是观念的集合 15.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这种观点()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没有科学依据 B.是历史唯物主义 C.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16.“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是我国“大跃进”时期常见的标语。这从哲学角度分析属于()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2017成人高考政治辅导讲义:哲学的主要派别

2017成人高考政治辅导讲义::哲学的主要 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科学标准,使我们能够科学地把握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别哲学基本派别的惟一科学的标准。依据哲学家怎样回答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一切哲学,归根到底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所以它们都是一元论哲学。哲学史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是哲学上的折中主义。但它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而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所以它并未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实质,主要是用什么观点、沿着什么路线去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第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

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都是可知论者,可见,在可知论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不可知论是违背事实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作为哲学的非基本派别,并未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不可知论只是表现了哲学路线上的某种不彻底性,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第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首先,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及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或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基本特征是: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否定神创世界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土、风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朴素性质。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优良传统,高举无神论的旗帜,在反对封建主义、经院哲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不彻底性(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归纳练习-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考点4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一)哲学基本问题 ⒈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异。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 ⒉内容: 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这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追求物质利益≠唯物主义;追求精神文明≠唯心主义。 ⑵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或者不能彻底的反映存在。这是哲学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哲学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理论,无非分别属于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与根本观点 两千多年来。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①合理性: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不是科学的世界观 a.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一种或几种物质具体形态; 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根据; c.不系统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3年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哲学基本派别及主要观点

1

2

3

4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几种流派 1.目的论——客观唯心主义 用目的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内在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 2. 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 5

认为历史的发展、个人的际遇是由命运决定的理论。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服从它的支配,听任它的摆布,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鼓吹“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反对作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宿命论突出地表现在某些宗教思想中。 3. 万物有灵论(物活论)——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精灵”,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的哲学学说。又称万物有灵论。它认为任何物质形态都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混淆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本质界限。这种理论指出,原始人通过对梦境、幻觉、睡眠、疾病、影子、映象、回声、呼吸等现象的认识而产生了存有非物质性独立灵魂的观念,觉得灵魂在物体中的去留乃决定着这些物体生命的有无。又名物活论。 4. 唯意志论——客观唯心主义 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亦即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这个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意志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5.自然神论——客观唯心主义 一种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神论。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几个流派 1. 唯我论——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它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结论。典型代表者有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19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等人。他们把世界看作是个人感知的结果或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认为只有自我及其意识才是唯一真实的、本原性的存在。 2. 马赫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马赫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马赫主义又叫“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极端宣扬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把 6

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

唯物主义(),是哲学上两个敌对地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地思想体系.一般地说,它是先进阶级地世界观,反映着适合生产力和科学发展地先进阶级地利益.唯物主义哲学往往是社会上地先进势力、进步阶级用来反对反动势力和宗教迷信,维护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前进地思想武器.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地意识或精神而独立存在地客观实在,意识则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地反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地,精神是第二性地.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地,物质是第二性地.唯物主义地基本观点,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世界先有物质,然后才有意识.第二,意识是具有高度发展和组织地物质——人脑地机能,是人脑对物质世界地反映.第三,意识是对物质世界地反映.这些论证都说明了:物质是世界地本原,它可以不依赖精神而独立存在,所以是第一性地;意识来源于物质,它必须依赖物质而存在,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地精神,因此精神是第二性地.随着社会地发展,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个主要地发展阶段:古代地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地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地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地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地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地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地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地关系

问题而形成地.物质和意识地关系问题是哲学地基本问题,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地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地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地方面,对这一方面回答地不同哲学地性质就不同.哲学地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地基本问题,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哲学基本问题地第二方面是指 、世界地本原性、思维与存在地同一性问题、世界地物质性、世界地精神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地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地对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地对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地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决定性、预见性、能动性、主动性 、事物发展过程中地“度”是指 、事物质变地临界点、事物保持一定量地质地限度、事物保持一定质地量地限度、事物质变地关节点 、人类生活地现实世界是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地统一体、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地统一体、

哲学的主要派别

政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和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或观点。从这个意思上说,哲学也是一种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 方法论是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人们用世界观指导或影响自己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这是世界观也就是方法论。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的差异会导致方法论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又体现了世界观的差异。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资何者为第一性,即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何者为本原所派生;其二,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制约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哲学都必须回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也不能少。三、哲学的主要派别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中,根据第一方面的问题分为: 1、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哲学根据其对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的不同,又划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2、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物质,坚持物资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哲学根据其对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的认识水平不同,又划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问题分为: 可知论: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是正确的。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大多数唯心主义都是可知论,只有少数唯心主义者主张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2021高考政治一轮习题:第72练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含解析)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有人说股市瞬息万变,变幻莫测,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是徒劳的。以下对此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④属于不可知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从哲学角度看,下面漫画中官员与农民的争辩()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回答 ②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立场的对立 ③是围绕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展开的 ④表明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下列观点中,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气者,理之依也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5.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④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A.①③②B.③④① C.②③①D.④①③ 6.“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这一观点() 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B.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 C.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7.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孟子的哲学立场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子良质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粪溷:音fenhun,古时指厕所)。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每日一题:哲学的基本派别(2018年3月7日)

哲学的基本派别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门格尔、希克斯等人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5个面包可以“无差别”,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选项中与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的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吾心即是宇宙”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③“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本质上是正确的。但都有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朴素唯物主义缺乏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 (1)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从哲学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1.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深入到电子水平时,由于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人们认识了原子内部的结构,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的神话。唯心主义哲学利用这一科学成就,提出“原子消失了”“物质也就消失了”的说法,动摇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就瓦解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对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来说是一大退步 B.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 C.是否承认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D.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长期以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但最终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这是因为 ①对世界存在状况的认识从属于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第二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看到这本教材,你会想到些什么内容呢?(生答:呈现关键词) 我们学习《经济生活》是为了发展经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 学习哲学是为了什么呢?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之学”,可见学习哲学就是为了使我们更加聪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智慧的科学,它揭示了世界的 普遍本质和共同规律,能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时世界 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让我们以更高、 更宽的视野来认识世界。 如果你真的了解自己,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就不会好高骛远; 如果你有一双“慧眼”,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认清事情的本质, 就不会被别人的恶意中伤而伤害,因为你知道,伤害你的不是他, 而是你自己,是你自己选择了让他伤害,聪明的我不会选择让他伤害。 如果你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就不会 因一次考试而深受打击,不会被生活中的挫折所压垮,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如果你了解矛盾的特殊性,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就不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如果你了解到只有实践才能改变世界,就会在确定目标和计划后去做,去改变! 学习哲学,希望你能在哲学智慧的引领下,能更好地处理与社会、 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使自己的生活从容淡定,游刃有余。 第一讲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①②③④ 【大纲考点】 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 3.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 4.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情分析】 近五年全国卷没有命题 【自主学习】网络梳理、小题自测 【核心突破】 核心考点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基本派别的经典观点

《生活与哲学》难点整合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结合经典观点理解各派别及形态: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1、五行说:(1)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哲学 (2)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3)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2、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形神说:(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2)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4、气理说:(1)气者,理之依也;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王夫之 (2)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 (3)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1、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 2、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 三、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1、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2、心外无物;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王守仁 3、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 4、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象山(陆九渊) 5、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6、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7、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8、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休谟 9、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费希特 10、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11、万物是我们的表象——叔本华 12、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杜威 13、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 14、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柏格森 15、疑邻偷斧——民间故事 四、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1、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2、(绝对)理念论——柏拉图 3、绝对精神(观念)论——黑格尔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5、理在事先;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 6、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孔子 7、求神拜佛,封建迷信:“8”就是发;喜鹊报喜,乌鸦叫丧;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哲学上各种概念.派别.主义

中英文哲学名词解释:哲学主义 哲学主义 形上学 (Metaphysics) 研究我们所接触的物质世界的背後到底是什麽,甚至这个物质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见"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 美学研究一件事物要具备什麽元素才能称得上是"美"。 伦理学研究人应以怎样的行为标准去生活,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 生态哲学 (Ecophilosophy) 研究世界各地的哲学及文化趋势与地球生态的关系。 一元论 (Monism) 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种元素造成的。 二元论 (Dualism) 宇宙万物都由两部份组成的。例如:柏拉图的二元论是"宇宙分为理型世界与感官世界"(见"理型论")。无神论 (Atheism) 宇宙没有神。 一神论 (Monotheism) 全宇宙只有一个神。例如:基督教。 多神论 (Polytheism) 宇宙中有多过一个神。例如:佛教。 不可知论 (Agnostism) 无法确定是否有神存在。 泛神论 (Pantheism) 认为假如神是无穷无限的话,他便应存在於(他所造的)万物中。 自然神论 (Deism) 相信神在创造宇宙万物之後,只会透过大自然显现自己,绝对不会透过超自然的方式显现。 知识论关於知识的起源及其本质的一些理论。 宇宙论关於宇宙、时间及空间的来由和它们的本质的一些理论。 理型论宇宙分为"理型世界"和"感官世界",比如说:人是由肉体(理型)和灵魂(感官)组成的。 机械论 (Machanistism) 一种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都在相同且永远不变的规则下活动,因此所有的变化都能用数学精确地计算出来。 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 研究人类的个体的存在,一个人的存在方式。 理想主义 (Idealism) 相信在生命的基本物质上,有一种精神、思想存在着。 虚无主义 (Nihilism) 每一件事物都没有特别的意义,怎样都可以。 理性主义 (Rationalism) 在学习知识上,理性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经验主义 (Empiricism) 在学习知识上,感官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享乐主义人要感到幸福,就应尽情享乐,尽量避免苦痛。 人文主义 (Humanism)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强调以感性去生活,追求感情, 神秘主义 (Mysticism/ Occultism) "我"是"上帝"的一部份,像水滴是海洋的一部份一样。"我"放弃自我就能融入"上帝" (一个更广大且永恒的"我")中,像水滴融入海洋一样。 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 强调利用潜意识来表达自己,让自己自由发挥,丝毫不受理性压抑。新达尔文主义 (Neo-Darwinism) 认为生命的生长和繁殖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唯物主义 (Materialism) 相信物质世界是由各种分子组成,我们透过肉体感官认识这世界。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问题 3.从基本派别来看,哲学史上存在着两大阵营。下列说法中能体现两大阵营根本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人是万物的尺度”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③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 ④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 A.②→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② D.④→②→③ 5.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 A.胸有成竹一叶障目 B.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C.盲人摸象唇亡齿寒 D.拔苗助长刻舟求剑

6.荀子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馀用也。”此观点( ) ①蕴含辩证法的思想②属于相对主义的观点 ③蕴含唯物主义的思想④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有这样一个推论: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下列观点与巴门尼德的推论体现的世界观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物是感觉的集合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子良质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坠,自有拂窗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粪溷:音fenhun,古时指厕所)。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况在何处?”两人辩论的实质是( ) ①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 ②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 ③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 ④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从哲学角度看,对漫画“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成功者的谦词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精析 1.B [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排除。②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排除。] 2.A [“形、物、气”指代的是物质,“神、心、理”指代的是意识,物质和意识谁依赖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